《推荐》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
- 格式:doc
- 大小:31.81 KB
- 文档页数:13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说课稿远离危险_辽师大版尊敬的各位领导:我说课的内容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远离危险”。
一.说教材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小学生活的中段,他们差不多初步把握了一些安全常识,但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更容易发生危险,因此,那个时候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是专门重要的。
因此在教学时,我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社会体会、生活的具体环境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 ctives :(1)Cognitive development:使学生明白得危险无时不在,生活中存在危险的隐患。
(2)Ability development: 学会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识,提高自我爱护的能力。
(3)Affective development: 使学生具有遇事平复,沉着,勇敢,善于动脑摸索的个性心理品质。
学会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识,提高自我爱护的能力是本课的重点(Ke y point),难点(Difficult point)是了解一些自然灾难,明白得一些自救的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1.本课要紧是贯彻课程标准关于“了解安全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躯体和生命”的要求。
就教学内容的编排而言,知识的涉及面比较广,交待的知识也比较多,但关于安全知识,并不是几节课就能完全把握的。
因此我没有拘泥于教材中的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收集学生感爱好的知识,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
2. 我以学生进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纳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观看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英语氛围,在学生能同意的情形下,尽可能的使用英语教学,并鼓舞学生多说英语。
通过渗透,引导,鼓舞,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及实际运用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依照《课程标准》的差不多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本课时,我应用了“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
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的新学校》学校的历史与文化学校的设施与环境爱护学校公物,共建美好校园2. 第2章:《我们的班级》班级的组成与特点班级纪律与规则班级团结协作,共创美好氛围3. 第3章:《我们的老师》老师的职责与付出尊敬老师,与老师和谐相处学会向老师请教,接受老师的指导4. 第4章:《我们的同学》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尊重同学,消除歧视学会合作,共同进步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班级、老师、同学等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和事,增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2.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尊敬师长、团结协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课堂活动所需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新学校、新班级、新老师和新同学的认识。
2. 教学新课:(1)学习第1章,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与文化,引导学生爱护学校公物,共建美好校园。
(2)学习第2章,让学生认识到班级的重要性,培养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3)学习第3章,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学会尊敬老师,与老师和谐相处。
(4)学习第4章,让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消除歧视,共同进步。
3. 例题讲解:针对各章节内容,设计相关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针对例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板书2. 内容:各章节、重点知识点、例题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谈谈你对新学校、新班级、新老师和新同学的认识。
(2)举例说明你是如何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的。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学校生活的重要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级上册说课稿我爱温馨的家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单元《和睦一家亲》的第三课《我爱温馨的家》。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为教学的基本素材,让学生以生活舞台为范
域,体验家庭生活的温馨,认识自己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操劳与养育,感受家庭中的亲情,进而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和长辈。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他们的现实生活对于课堂教学而
言是有着特殊价值的课程资源,他们已知道家及家人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学生的家庭情况各不相同,对幸福家庭的理解可能会有所差别。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使个性与共性并存,允许学生在书中填出自己心中幸福家庭的标准,还可以小组研究后全班汇总,确定出一个全体学生都认可的幸福家庭标准,从这一标准中感悟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
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出发,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知道自己心目中幸福家庭的含义;
2、能够为创建自己的家庭幸福而努力,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
养育之恩的感激;
3、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
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教材辅导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本课程贯串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本册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坚实依托,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其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
本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本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4个单元主题,即:“我是大学生了”“和睦一家亲”“平安生活”“黑土情”。
这四个单元的内容,反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中的三个层面的内容,即“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的家乡”。
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第一单元我是大学生了一、单元介绍设计意图本单元是遵照课程标准“我在成长”第一条“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我与学校”第三条“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第五条“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学生在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学生逐渐从一、二年级的懵懂阶段向有自我意识、乐于探究的方向转化,并积累了一些分析问题的初步和对具体事物的实践体验。
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爱我的家家庭的温暖与亲情尊老爱幼,家庭和睦2. 我们都是好朋友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3. 我们在公共场所公共场所的礼仪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4. 我爱大自然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友谊、公共场所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环保素养的小公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家庭、友谊、公共场所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卡片等。
2. 学具:课堂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友谊、公共场所和自然环境中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我爱我的家通过图片、视频展示家庭的温暖与亲情,让学生感受家的美好。
课堂讨论:如何尊老爱幼,家庭和睦?(2)我们都是好朋友讲解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让学生明白友谊的重要性。
例题讲解: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随堂练习:让学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3)我们在公共场所介绍公共场所的礼仪,让学生学会遵守公共秩序。
例题讲解:爱护公共设施。
随堂练习: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爱护公共设施。
(4)我爱大自然展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例题讲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友谊、公共场所和自然环境。
2. 板书布局:左侧列出各个章节,右侧列出相应的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一篇关于家庭的短文,分享自己的家庭趣事。
(2)列举三个公共场所,并说明自己在这些场所应遵守的秩序。
(3)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以及自己的环保行动。
2024年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爱我的家详细内容:家庭的重要性,家庭关系,家庭规则,孝顺父母,关心家人。
2. 我们都是好朋友详细内容:友谊的意义,友情的培养,朋友之间的尊重与关爱,解决朋友之间的矛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懂得孝顺父母,关心家人。
2. 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友谊的能力,学会尊重和关爱朋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建立友谊、解决朋友之间矛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家庭相册、友情卡片等。
2. 学具:学生准备家庭照片、友情故事、矛盾处理案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庭照片,让学生分享家庭趣事,引出家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爱家人。
3. 实践情景: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家中的孝顺行为,进行互动交流。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建立友谊,以友情故事为例,分析友谊的要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拟解决朋友之间的矛盾,进行角色扮演。
六、板书设计1. 家庭的重要性家庭关系家庭规则孝顺父母关心家人2. 建立友谊友谊的意义友情的培养解决朋友之间的矛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写一写你的家庭,包括家庭成员、家庭趣事等。
(2)请你分享一个你和朋友之间的友情故事,包括你们是如何建立友谊的,以及如何解决矛盾。
答案:见附件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内容真实,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友谊方面的认知程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家庭小帮手”活动,鼓励学生在家里承担一些家务,培养责任心。
(2)开展“友谊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友情故事,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
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爱我的家家庭成员的了解与尊重家庭规则与家庭责任家庭和谐与沟通2. 我们都是好朋友朋友的意义与价值友谊的培养与维护团结互助,共度难关3. 我在学校学规矩学校规则的认识与遵守课堂纪律与学习习惯尊重师长,关爱同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尊重家庭成员,培养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庭成员的尊重与沟通、友谊的培养与维护、学校规则的遵守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挂图、家庭与学校场景道具。
2. 学具:课堂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家庭、朋友、学校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场景中的共同点,引出本册教学内容。
2. 家庭篇章a. 讲解家庭成员的了解与尊重,结合教材实例,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成员的优点。
c. 实践情景:模拟家庭沟通场景,让学生学会和谐沟通,解决家庭矛盾。
3. 朋友篇章a. 讲解友谊的意义与价值,让学生分享与朋友间的美好回忆。
b.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维护友谊,处理与朋友之间的矛盾。
c. 随堂练习:模拟交友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培养友谊。
4. 学校篇章a. 讲解学校规则的认识与遵守,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学校规则的重要性。
c. 角色扮演:模拟尊重师长、关爱同学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六、板书设计1. 家庭篇章:家庭成员、家庭规则、家庭和谐2. 朋友篇章:友谊、维护友谊、团结互助3. 学校篇章:学校规则、学习习惯、尊重师长、关爱同学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观察家庭成员的优点,写一篇《我家的幸福时光》的作文。
2. 课后练习:列举三条与朋友相处的原则,并解释原因。
3. 课后反思:思考自己在学校的表现,针对不足之处,制定改进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反思:对照作业,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身品德素养。
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爱我的家详细内容:家的意义、家庭关系、家庭文化、家庭责任。
2. 我们都是好朋友详细内容:友谊的意义、交友原则、关爱他人、团队合作。
3. 社会大家庭详细内容:社会认识、社会规范、社会公德、社会角色。
4. 安全伴我行详细内容:生活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自然灾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友谊和社会的基本概念,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2.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品德,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增强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庭文化、社会规范、安全意识。
2. 教学重点:家的意义、友谊的重要性、社会角色、生活安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实际生活中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友谊和社会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1)家的意义: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讨论家的功能和责任。
(2)友谊的重要性:讲解交友原则,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社会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了解社会规范。
(4)生活安全:结合实例,讲解生活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品德与社会2. 板书内容:(1)家的意义、家庭文化、家庭责任(2)友谊的意义、交友原则、团队合作(3)社会认识、社会规范、社会角色(4)生活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家的短文。
(2)列举三个你认为重要的友谊原则,并简要说明原因。
(3)设计一个关于社会公德的小故事,体现出社会角色的责任感。
(4)针对生活安全,为自己家庭制定一个安全计划。
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同伴第一单元:我们是一家人第二单元:我们的朋友2. 我和我的家乡第三单元:家乡的节日第四单元:家乡的自然景观3. 我和我的祖国第五单元:我们的祖国第六单元:我是中国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关爱同伴,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2. 使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和自然景观,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同伴、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使学生学会合作、尊重和理解他人。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实践情景引入新课,例如: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挂图、多媒体等教具,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各单元主题、关键词、重要观点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作业题目。
2. 答案:提供详细答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本教案涵盖了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注重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用词严谨,确保段落衔接流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的关键要素;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