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5
《日月潭》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起源和特点;2. 掌握日月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3. 了解日月潭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4. 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的意识。
导学内容:一、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起源1. 位于台湾省南投县鱼池乡和水里乡交界处,地处横贯中央山脉之中的中横公路上;2. 日月潭是因地处海拔约760米的山谷,由日潭和月潭相连而得名。
二、日月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1. 日月潭是台湾原住民赛夏族的圣地,传说中有一对情侣分别跳入日潭和月潭的故事;2. 清朝时期,日月潭成为游览胜地,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游玩。
三、日月潭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1. 日月潭周围山清水秀,植被茂密,是鸟类栖息地;2. 近年来,政府和社会组织加强了对日月潭生态环境的保护,推行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措施。
导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起源;2. 阅读相关资料,讨论日月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3. 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日月潭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4. 倡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并设计保护日月潭生态环境的口号或海报。
导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起源、文化背景、历史故事,以及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加深对日月潭的认识和热爱。
第二课时一、导言《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位于台湾南投县鱼池乡,是一个双湖泊,形状就像日月两颗宝石,故名为日月潭。
这里风景优美,景色迷人,是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
本次导学案将带领同学们了解日月潭的历史、地理、生态等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
二、目标1. 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景观特点。
2. 了解日月潭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3. 了解日月潭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情况。
4. 提高同学们对自然风光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三、任务1. 阅读介绍日月潭的资料,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情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导学案第【1】篇〗日月潭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祖国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重点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热爱祖国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咱们的祖国可美了,你以前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自由说2、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不少。
我听说祖国宝岛台湾有一处景点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就是日月潭。
(点击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简单归纳并把它们写在黑板上3、师:你们真会提问题。
现在,孙老师就带着大家一同去日月潭看看,再读读课文,相信这些问题你们一定能自己解决。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师:请各位小旅客系好安全带,我们的飞机就要起飞了。
今天我们前往的目的地是台湾省的日月潭,请大家观看录象。
(课件播放录象)2、师:各位小旅客,刚才看见了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3、师:要想欣赏日月潭的美景,我们得来读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解决。
看谁最先读正确、流利。
(学生自由大声读,师相机指导,遇到读书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及时鼓励)4、检查读书情况:⑴开火车读带拼音的生字。
(有一位学生读错,请小老师带读后读对,老师及时给予鼓励。
)⑵指名读去掉注音的生字⑶指名读课文中的生词:师:生字宝宝找到了朋友,组成了词语,你们还认识吗?读得正确、大声的,老师奖励给他一幅图,这些图还能让你们有一些发现呢。
(指名读词,课件随机出示表示该词语意思的。
如读到“隐隐约约”时,日月潭就有些模糊)你们发现了什么?⑷游戏巩固识字:摘苹果。
日月潭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和历史背景。
2. 了解日月潭的文化意义和重要的旅游景点。
3. 掌握日月潭旅游的必备知识和注意事项。
4. 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弘扬生态旅游理念。
导学提要:日月潭位于中国台湾地区,是台湾最大的淡水湖泊。
它地处中央山脉,被称为“宝岛明珠”,因为湖面形状像太阳和月亮一样而得名。
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将深入了解日月潭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1. 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日月潭位于南投县,距离台中市约1小时车程。
它是全台最大的淡水湖,面积约为7.73平方公里,最深处达27.5米。
潭水清澈见底,四周群山环绕,景色十分壮观。
另外,日月潭还有三座岛屿,分别是玄光寺岛、慈恩塔和南投泡温泉浴场,每个岛屿都有各自的独特魅力。
2. 日月潭的历史背景:日月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早在原住民时代,就有泰雅族人居住在这里。
后来,日月潭成为了清朝时期台湾的“四大名胜”之一,也是台湾最早发展的旅游景区之一。
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月潭还成为了当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如今,日月潭作为台湾的国家级风景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3. 文化意义和旅游景点:日月潭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景点,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在日月潭附近,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和文化景点,如玄光寺、慈恩塔和九族文化村等。
这些景点展示了台湾的历史和多元文化。
此外,日月潭还有受欢迎的旅游活动,如环湖自行车道、划船和乘坐观光船等。
游客可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验当地的特色活动和文化。
4. 必备知识和注意事项:在前往日月潭旅游时,有几个必备的知识和注意事项需要了解。
首先是交通方式,可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自驾游前往。
其次是旅游季节,最佳的旅游季节是春季和秋季,避开暑假和寒假的旅游高峰期。
此外,还要注意保护环境,不随意乱扔垃圾,保持景区的整洁和美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第二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以及迷人的风光。
3、当小导游,巩固课文,同时感受同胞情深,培养热爱祖国宝岛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课后的生字,读读。
2、咱们祖国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昨天我们走进了台湾岛的日月潭,知道那里很美丽。
那你为什么那么美丽呢?让我们一起再去感受感受。
3、齐读第一小节。
说说那里怎么样?板书: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二、教学第二节1、日月潭美丽的地方还很多了。
出示第二节,体会体会,哪里感受到了美?(四人小组先交流交流)(1)板书:潭深水绿。
(2)名字美、形状美①出示句子:“小岛把……”。
②读懂了什么?为什么说形状很美?③什么比作什么?④比较句子,突出理解“圆圆、弯弯”带来的具体形象。
⑤朗读句子。
2、齐读第二小节:四人小组推荐导游来介绍日月潭的由来。
三、教学三、四小节1、日月潭不仅形状奇特,风光更是秀丽无比。
请读读第3、4小节,找一找,日月潭还美在什么地方?(1)清晨,美在什么地方?看图说说:出示句子:清晨的日月潭给你怎样的感觉?(读读)体会:模糊之美、隐隐约约、富有神秘色彩。
(板书:飘着晨雾)(2)出示中午的日月潭的句子:(读读)说说你感觉怎么样?体会:清晰之美,展现眼前。
(板书:清晰展现)读读这句话。
(3)出示雨天图,说说雨中的日月潭:出示句子。
(读读)体会:童话中的仙境。
(板书:一片朦胧)2、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间,它的美景也各不相同。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
齐读3、4节。
3、清晨和中午,不同的时间,日月潭有不同的美;晴天和雨天,不同的。
天气,日月潭更是美得不同。
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还有什么时候日月潭也会很美呢?把你想到的用几句话轻声说给自己听。
(指名说)三、学习第5小节1、师:如此风光秀丽的日月潭,怪不得吸引了(生读)许许多多的中外游人。
日月潭导学设计(通用13篇)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流程:一、温故互查,情景导入1、(出示课件)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最想用哪个成语来形容?2、这个美丽的地方叫日月潭。
(出示课题)3、读课题(通过课件,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问导读,整体感知1、(过渡,今天,我们就走进日月潭,细细地浏览一番。
等会儿,老师还要请大家当小导游呢!)2、检查生字(课件),先读生字再边成词,并理解附近三、互动答疑入境悟情1、现在你们是小导游,假如一个外国游客想去日月潭旅游,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们有信心回答吗?1)、日月潭在哪里?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2、先读课文,完成填空。
再做小导游介绍。
3、指名填空(课件出示)。
4、现在请一位小朋友来做导游,老师做外国的游客。
谁想做小导游?5、朋友,日月潭正是你们所介绍那样吗?看(出示课件)。
6、师介绍:这就是光华岛,一座小小的山,却长满树,绿绿的,就像是水中的一颗绿珠,把湖水分成两半。
我们看着图一起来介绍。
7、小结: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真是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
四、细读品味(过渡:日月潭不光神奇,她还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要换上不同的衣服。
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把日月潭的美表达出来?(一)、清晨1、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清晨的日月潭。
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来学。
(找好词、想画面、美读课文)2、讨论交流:你觉得哪些词特别好?(学生汇报交流)3、理解隐隐约约.4、指导朗读(指读师范读指读点评齐读背诵)(二)中午的日月潭过渡:中午的日月潭有时太阳高照,有时细雨绵绵,你喜欢哪一种情景呢?用刚才的方法选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1、自读2、汇报交流,随机教学。
1)晴天的日月潭a、找好词(太阳高照、清晰、展现)齐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景,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祖国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有热爱祖国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课前准备:日月潭的,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一、激越导入1、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
不信,你瞧!(出示)2、看过这么美的地方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说感受)3、揭题:这就是我国台湾省一个美丽的地方——日月潭。
(板书:日月潭)二、初读课文1、这么美的地方,就在我们的课文当中,请小朋友自己去看看这美丽的地方吧。
请同学们做好小节号,画出生字词,并且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fùhuán rào mào yǐn zhùxī附近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méng long jìng朦胧仙境①认读生自读生字,再请小老师领读。
②质疑对“隐隐约约、朦胧、清晰”的理解。
先把书本放到幻灯机下面,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的字。
然后,老师用一张纸巾盖在字上。
字就看上去模糊,让学生自己感受“隐隐约约、朦胧”。
最后,给它们找反义词“清晰”。
③检查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3、朗读课文日月潭实在是太美了,这些词语也都跑到日月潭里去了,我们也赶紧去看一看吧。
检查学生课文朗读的情况,老师随机正音。
三、指导书写重点四个字展:竖提的左边没有撇。
绕:联系烧、浇,注意右上部没有一点。
省:第一笔是竖。
茂:注意斜勾的写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给合课后“读读记记”出示词语,认读词语。
二、品读课文1、出示课文课文最后一节。
学生朗读。
2、出示问题,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到底是怎么样的风景,能吸引这么多的中外游客。
《日月潭》(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爱的局部。
3、有酷爱祖国宝岛台湾和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预设】关健点: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风光的句子,体会那里的漂亮,激发学生酷爱祖国宝岛台湾和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沟通【教学打算】: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中国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题导入】:复习导入,提醒课题。
〔5分钟〕〖切入举偶〗1、展示沟通: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假如学生不知道老师就干脆告知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闻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营造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日月潭的憧憬;沟通与展示,造就了学生搜集信息的实力。
2、谈话质疑:师:孩子们,你们喜爱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日我要带着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巡游,观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中国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依据学生的疑问老师进展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学会质疑是提高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
虽然这些疑问起先时是杂乱无序的,但是老师必须要爱护学生质疑的踊跃性,按部就班地加以引导,并结合学生的问题进展梳理、筛选和整理,将最有价值的问题呈此时此刻学生面前,使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化,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学习过程】〔15分钟〕〖对话平台〗一、感知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相互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阅读的过程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相互沟通、双向互动的过程。
通过学生反复读文感知,既稳固了识字,又提高了朗读水平,造就了语感。
二年级日月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潭、湖”等 15 个生字,会写“名、胜”等 9 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 11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理解“群山环绕、名胜古迹”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2、学习难点(1)理解“隐隐约约、朦胧”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日月潭不同时间的美景。
(2)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三、学习方法1、自主识字:通过拼音、偏旁部首等方法自主认识生字。
2、朗读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日月潭的美。
3、图文结合: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和相关图片,理解课文内容。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它就是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
(板书课题:日月潭)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日月潭的风光视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开火车读、齐读。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日月潭的什么?(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日月潭在什么地方?(2)出示地图,介绍台湾省的位置,理解“台湾省”。
(3)“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是什么样子的?结合图片理解。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日月潭位置的美。
2、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2)用“____”画出描写日月潭形状的句子。
(3)结合图片,理解“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日月潭形状的美。
3、学习第三自然段(1)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清晨,日月潭的景色是怎样的?(2)“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弄懂课后思考、练习。
3、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4、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句子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6、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教学用具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咱们祖国山川秀丽,景色迷人。
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万里长城;有象征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龙门石窟;有以奇松、怪石著称的黄山;还有雄伟壮观的泰山。
我们的祖国可真美呀!你们不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家里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吗?2、这些景点都在我国大陆地区,我还听说岛上有一处景色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个地方就叫日月潭。
今天,我们一块去欣赏那儿的美景吧!(板题,读题)(二)情境体验,整体感知1、各位小旅客们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听我为大家介绍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多媒体画面及音乐,师朗读)2、同学们,刚才听了老师的介绍,有什么感受吗?你们想亲眼去看看吗?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日月潭的美。
注意把字音读准。
3、生字词反馈。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三)细细品读,理解课文品读第一段1、小声自由读,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2、指名交流:(1)体会1、2句。
(板书:大湖高山)(2)体会第3句。
联系画面理解“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用动作演示理解“群山环绕”(多媒体辅助)3、指导朗读。
品读第二段1、自由小声读,想想你又看到了什么美?2、点击课件示空拍日月潭图片:把你看到的美景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全班交流,并指导朗读。
(利用多媒体和模具演示的方式体会日月潭形状的美。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朗读感悟,体会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
美观书写。
2、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读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三、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四、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国台湾省日月潭的美丽的风景,介绍了日月潭的具体位置,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日月潭、热爱祖国宝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全文共五节,按“总起——具体描述——总结”的顺序写成。
第一节交代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
第二节写了日月潭名字的来历,第三节和第四节具体描写了日月潭清晨、中午和下雨时的美丽景色,是课文的重点。
第二节一共有三句话。
第三句连用了两个比喻,告诉大家日月潭的湖名和它的形状有关:小岛把湖分成两半,一边像圆圆的太阳,一边像弯弯的月亮;第五节的两个短句,是对课文意思的总结,也是作者喜爱日月潭、热爱祖国台湾宝岛的真挚感情的抒发。
课文的语句简洁、优美。
教学中,结合图像,着力通过表情朗读的训练,来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和领会语言文字。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许多多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出示课件中国地图)如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出示新疆图片);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出示课件北京图片);而在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物产丰富、风光秀丽。
其中有一个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出示课件日月潭风景图片)。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释题:“日月潭”的“潭”就是水很深的池。
3、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日月潭旅游吗?(二)情境体验,整体感知。
《日月潭》导学案
二年级语文:赵曼
一、学习目标
1. 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对本课生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二)预习内容
1.标:标出自然段
2.划:划出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3.记:把文中的好词好句作好记号。
4.想:提出问题,想想收获。
三、导学案:
(一)预习交流
1.组内交流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
2.开展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别字。
(二)合作交流
1.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2.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
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3)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3.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4.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
】
(三)课堂检测:
1.基础巩固:
读拼音、写词语。
huán rào yǐn yǐn yūe yūe()(
)
把词语补充完整。
例:(太)(阳)高照树木()()
群山()()
()()灯光湖水()()
()()秀丽
按课文内容填空。
中午,,日月潭的美景和的建筑,都清晰地在眼前。
下起蒙蒙,日月潭好像披上,周围的一片朦胧,就像中的仙境。
2.合作探究:
读一读,想一想,回答问题。
猫头鹰的面部像猫,身子像老鹰,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
猫头鹰的眼睛与别的鸟不同,是长在正前方的。
白天,它常常站在树枝上闭目养神,可是,到了晚上,它就像一名哨兵,睁着两只闪闪发光的眼睛,注视着田野。
猫头鹰的眼睛也很特别,耳孔很大,周围排列很长的羽毛,好像一对竖起的猫耳朵。
它的听觉很灵,哪怕一点轻微的声音,它都能听见。
(1)这段话共有句。
(2)用“”画出猫头鹰眼睛特别的地方,用“”画出猫头鹰耳朵特别的地方。
(3)因为猫头鹰,,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
(4)查字典。
①“轻微”的“微”,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除去部首有画,在短文中意思是。
(a小,细小。
b低下 c精深 d单位的百万分之一)
②“注视”的“注”,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音节是,在短文中的意思是。
(①灌进去②集中在一点③记载、登记)
(四)课外拓展:
学完课文,你想对台湾人民说些什么?
(五)书写:
1.学生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点”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
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4.班级展示学生作业,评选“小小书法家”。
【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规律,大胆进行书写尝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
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
四、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群山环绕:指日月潭四周有很多山,被群山包围起来。
名胜古迹:指前人遗留下来的建筑。
朦胧:模糊不清。
仙境:指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
五、相关链接:
1.阿里山。
阿里山在嘉义县东北,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
这里所产的是世界罕见
的高级建筑木材,如台湾杉、铁杉、红绘、扁柏和小姬松,称为阿里山特产“五木”。
到了阳春三月,阿里山又成为一个绯艳绚丽的樱林。
这里的樱花驰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为花季,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
山上有高山博物馆,陈列各种奇木异树,高山植物园内种有热带、温带、寒带数百种植物,游人既可饱览林海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波澜的胜景,还可增加见识。
2.国父纪念馆。
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纪念馆占地35000坪,为宫殿式建筑。
馆外有中山公园环绕,还有九曲桥、池塘、假山、柳树等景色点缀。
馆内四大展览室装饰精美,设计新颖,展示中华民国建国史及现代名家艺术品。
此外,馆内的表演厅、灯光、音响设备一流,经常举办高水准的音乐会。
国父纪念馆成为市民户外活动、休闲以及欣赏艺术,文化演出的综合性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