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新技术开发区供水管网工程可研
- 格式:doc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99
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1.1 背景本文档旨在对管网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以评估该工程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管网工程是指建立和维护各种管道系统,包括供水管网、天然气管网、石油管网等。
管网工程在城市和工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资源的有效供应和运输。
1.2 目的本研究报告的主要目的如下:•评估管网工程的可行性;•分析管网工程的经济性;•提供决策者关于管网工程的建议。
2. 可行性分析2.1 技术可行性管网工程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包括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管道系统的高效运作。
相关技术包括管道设计软件、材料和设备的改进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技术选择和创新,可以提高管网工程的可行性。
2.2 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是评估管网工程是否具有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对于投资者来说,回报率是决策的关键指标。
要评估经济可行性,需要考虑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和收益。
建设成本包括土地购置、设备采购和施工费用等,运营成本包括维护和能源消耗等。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工程的投资回报期和年平均收益率,以评估其经济可行性。
2.3 市场可行性市场可行性是指管网工程在市场上是否有需求和潜在客户。
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并分析竞争态势和市场规模。
在市场需求存在且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情况下,管网工程具有较好的市场可行性。
2.4 法律可行性法律可行性是指管网工程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土地使用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在合规的前提下,管网工程具备法律可行性。
3. 结果与讨论3.1 技术可行性评估结果通过对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管道设计软件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管网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管道材料和设备的不断创新将进一步推动管网工程的发展。
3.2 经济可行性评估结果经过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经济可行性评估结果:•管网工程的投资回报期为5年,年平均收益率为10%;•预计工程建设成本为1000万元,运营成本为200万元/年。
供水管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背景1.1 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对某地区供水管道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通过详细的调研和分析,评估供水管道工程的技术、经济和环境可行性,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 项目目标通过本研究报告,旨在得出以下结论:1.确定供水管道工程的技术实施可行性;2.评估供水管道工程的经济成本和效益;3.分析供水管道工程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2. 进行方法本研究报告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可行性研究: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供水管道工程的技术实施方式;2.实地考察:参观已建成供水管道工程,了解其技术性能和实施效果;3.数据收集:收集当地供水需求、现有供水情况以及相关环境数据;4.经济分析:通过成本估算和效益评估,分析供水管道工程的经济可行性;5.环境影响评价:评估供水管道工程对当地环境的潜在影响。
3. 技术实施可行性评估3.1 技术选型根据文献综述和实地考察,供水管道工程可采用以下技术实施方案:1.材料选择:根据当地水质情况和供水需求,选择适当的管道材料,如塑料管道、钢管等;2.管道布局:根据地形地貌和供水需求,设计合理的管网布局,确保供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3.运行管理:建立供水管道工程的运行管理体系,包括监测设备、维护和修复计划等。
3.2 技术风险分析在实施供水管道工程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技术风险:管道泄漏、供水不稳定、管道破损等。
通过合理的工艺措施和设备选型,可以降低技术风险的发生。
4. 经济可行性评估4.1 成本估算在供水管道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成本项目:1.建设成本:包括管道材料费用、施工人工费用等;2.运行成本:包括电力费用、人员工资等;3.维护成本:包括定期检修、维护设备费用等。
通过充分调研和市场询价,得出供水管道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4.2 效益评估供水管道工程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效益:1.提供稳定的供水资源,满足居民和工业用水需求;2.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3.减少用水浪费,保护水资源;4.降低供水成本,提高供水效率。
供水管道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当前,供水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正常运行的必需品。
由于市内供水管道老化、跨越和水损等原因,导致管道泄漏、供水不稳定等问题频发,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因此,本项目旨在对供水管道进行维护和更新,提升供水管道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为居民提供更加可靠的供水服务。
二、目标分析1.提高供水管道运行效率:通过对老旧供水管道进行替换和维修,减少泄漏和故障的发生,提高供水管道的流量和运行效率。
2.保障居民供水需求:通过对供水管道进行更新改造,使其能够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供水需求,保证居民的正常用水。
3.减少水资源浪费:通过维护和更新供水管道,减少泄漏和损耗,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可行性研究1.技术可行性目前,供水管道维护和更新的技术手段已经日益成熟,包括管道拆除、更换、修补以及添加新的管道等技术,能够满足管道工程的需求。
2.经济可行性(1)投资收益分析:项目投资主要包括供水管道维护和更新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设备租赁费用等。
通过提高供水管道运行效率,降低泄漏和损耗,减少维修和运营成本,达到投资回报率。
(2)成本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后,供水管道的流量和运行效率将得到提升,将为居民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供水,减少供水事故的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从而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社会可行性(1)居民需求:居民对于供水的需求非常高,保障供水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将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提升居民满意度。
(2)环保效益:通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项目将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实施方案1.方案选择综合考虑供水管道维护和更新的需求和资源情况,选择逐段进行管道维修和更新的方案,边维修边投入新的管道,逐步实现供水管道的整体更新。
2.技术措施(1)管道维修:对老旧供水管道进行修补和更新,通过检测和修复漏点、更换老化管道等方式,提高供水管道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供水管道水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一)供水管道水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一、项目背景1.1 项目概述本项目计划在某市扩建新的供水管道水管工程,以满足市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用水需求。
1.2 项目目的本项目旨在改进原有的供水管道水管工程,提高供水质量,减少用水浪费,全面保障市区居民的日常用水需求。
1.3 项目优势本项目具有以下优势:①考虑到市区的水量需求,建设规模大,收益稳定且可持续;②采用先进的供水管道技术,提高供水质量、减少运营成本;③改造现有供水管道,绿化用水量减少。
二、市场分析2.1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城市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市区居民的用水需求不断增加。
据市委统计局数据,市区年用水量已达5.3亿吨。
市区水管工程供应态势不乐观,现状上,大量的管网老旧,损耗量大、泄漏率高。
因此,改造或新建供水管道水管工程的需求已变得迫切。
2.2 市场容量分析根据市委统计局数据,市区年用水量预计增长5%至5.6亿吨,年增长率约1%。
据此,市场容量为5.6亿吨,发展空间广阔。
2.3 市场竞争分析目前,市区已有多个供水公司运营供水管道水管工程,其中大企业5家,小企业15家。
但是,部分企业管网仍然存在问题,供水能力不足。
此外,该市区居民市场需求还未被完全满足,市场空间仍然较大。
三、项目资源分析3.1 人力资源本项目需要有专业的水利和工程管理技术人才,从事市区水管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各个环节,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全力支持。
3.2 财务资源本项目预计总投资3亿,初期注册资金1.5亿。
预计开工后各项投资将逐步按计划进行,资金来源主要为银行贷款。
3.3 物资资源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本项目运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应进口材料有关环节进行畅通的审批流程。
四、项目投资效益分析4.1 投资收益本项目计划开发45公里的供水管道水管工程,工程建设后,将实现年供水量的增加,与此同时,市区用水质量和七年贯彻施工后较上年减少等因素相结合,预计峰值收益可高达3000万元。
供水管线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供水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发展。
因此,对供水管线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某市供水管线进行可行性研究,从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评估,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供水管线概况1. 供水管线总体情况某市供水管线总长度为1000公里,其中主干管道600公里,支线管道400公里。
供水管线主要为钢管和塑料管,运行良好,没有明显的老化迹象。
2. 供水管线运行情况供水管线运行平稳,未出现大面积漏水或断裂情况。
日常维护保养得当,管道内部无明显腐蚀或结垢。
3. 供水管线供水能力供水管线供水能力较强,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用水需求。
供水管线水质优良,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三、可行性研究1. 技术可行性从技术上看,供水管线目前运行良好,无大面积故障,具备与现有系统无缝对接的条件。
通过对供水管线的检测和评估,可以确定其技术可行性,并进行必要的改造和更新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维护便捷性。
2. 经济可行性从经济上看,对供水管线进行适当的改造和维护可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同时也可以借助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供水管线的运行效率,节约水资源和维护成本。
因此,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3. 社会可行性从社会上看,供水管线的正常运行对城市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供水管线的改造和维护能够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从社会上也是可行的。
四、建议及措施1. 建议加大对供水管线的维护和改造力度,定期检查管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供水管线的正常运行。
2. 建议科学合理编制供水管线维护计划,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优化供水管线布局,提高整体效率。
3. 建议引入新技术,如远程监控、智能化管理等,提高供水管线的运行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五、总结通过对某市供水管线的可行性研究,我们得出结论:供水管线目前的运行状况良好,具备改造和更新的条件,技术、经济和社会上都是可行的。
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 (2)二、项目背景与意义 (2)三、项目概况 (3)1. 自来水系统现状分析 (4)2. 改造需求与目标设定 (5)四、技术可行性分析 (6)1. 技术原理与方案选择 (7)2. 技术成熟度评估 (9)3. 技术实施难度与风险分析 (10)五、经济可行性分析 (12)1. 项目投资估算 (13)2. 财务效益评价 (14)3. 经济合理性分析 (15)六、社会可行性分析 (16)1. 社会影响评估 (18)2. 公众参与度分析 (19)3. 社会风险及应对措施 (21)七、政策法规与标准支持分析 (22)1. 相关政策法规梳理 (24)2. 标准规范符合性分析 (25)3. 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探讨 (26)八、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28)1. 项目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 (29)2. 施工方案与工艺流程制定 (30)3. 项目实施时间节点与进度控制 (31)九、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计划 (32)1. 项目总投资预算 (32)2. 资金来源与筹措方式 (33)3. 资金使用计划与监控 (35)十、项目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36)1. 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估 (37)2. 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 (39)3. 应急预案与风险管理机制建立 (41)十一、结论与建议 (42)1. 项目可行性总结 (43)2. 建议与展望 (44)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升级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来水管网作为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稳定性和供水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当前部分地区的自来水管网存在老化、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
实施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提高供水能力和服务质量,成为当前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深入分析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供水管网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目录第1章总论 (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2研究依据 (1)1.3研究范围 (2)1.4可研报告结论 (3)第2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4)2.1*****概况 (4)2.2城镇规模及布局 (8)2.3*****利民供水有限公司情况简介 (10)2.4城镇供水现状 (10)2.5*****供水存在问题 (11)2.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第3章工程建设范围及供水规模 (14)3.1服务面积和人口 (14)3.2供水管网规模确定 (15)第4章工程建设内容 (18)第5章供水管网设计方案 (20)5.1设计原则 (20)5.2供水管网设计方案 (20)第6章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32)6.1环境保护 (32)6.2安全卫生 (36)第7章节能 (38)7.1设计依据 (38)7.2节能节水措施 (38)第8章项目建设管理机构、人员编制 (40)8.1实施原则及步骤 (40)8.2管理机构 (40)8.3人员编制 (41)第9章项目实施方案与进度安排 (42)9.1实施措施 (42)9.2主要履行单位的选择 (43)9.3运行管理 (44)9.4项目计划安排 (44)第10章招投标方案 (46)10.1招标投标依据 (46)10.2发包方式 (47)10.3招投标内容 (47)10.4招标组织形式 (47)10.5招标方式 (48)第11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51)11.1估算依据及说明 (51)11.2投资估算 (52)11.3资金筹措 (52)第12章工程效益评价 (53)第13章结论及建议 (55)13.1结论 (55)13.2建议 (55)附表1(投资估算):工程总估算书附表2(水力计算):1、给水管网平差计算表(高日高时)2、给水管网平差计算表(消防校核)3、给水管网平差计算表(事故校核)附件:1、组织机构代码证2、建设规划选址意见3、建设项目用地证明4、建设项目环评批复5、财政配套资金证明6、真实性声明7、建设项目招标方案8、节能登记表附图:1、给水管网平面布臵图2、给水管网总平面平差计算成果图(高日高时)3、给水管网总平面平差计算成果图(消防校核)4、给水管网总平面平差计算成果图(事故校核)第1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供水管网工程1.1.2项目建设单位SD省*****人民政府法定代表人:*****联系人:*****电话:地址:*****府前街1号邮编:1.1.3项目建设地点SD省*****中心镇区。
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供水问题愈发凸显。
有效的供水管道系统是城市居民、企业和公共设施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供水管道老化严重,漏水率高,甚至出现了供水不足的情况,急需对供水管道进行维护和更新。
为解决当前供水管道老化、漏水率高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供水管道可行性研究,旨在确定最佳的供水管道更新方案,以满足城市的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
二、项目目标1. 确定城市供水管道更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 分析城市供水管道现状,找出问题所在。
3. 确定城市供水管道更新的技术方案。
4. 分析城市供水管道更新的经济成本和效益。
5. 提出供水管道更新实施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三、市场调研通过对城市供水管道的市场调研,我们了解到城市供水管道老化、漏水率居高不下的问题比较严重。
许多供水管道已经使用了20多年甚至更久,出现了劣化现象。
漏水率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更新供水管道势在必行。
四、现状分析1. 城市供水管道老化严重,主要表现为管道内壁生锈、结垢、管道断裂等现象。
2. 城市供水管道漏水率高,部分管道严重漏水,造成供水不足。
3. 城市居民对水质要求越来越高,老旧供水管道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五、技术方案考虑到城市供水管道老化、漏水率高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供水管道更新的技术方案:1. 采用优质材料替换老旧供水管道,如聚乙烯管道、玻璃钢管道等。
2. 建立定期管道检查制度,及时发现漏水、断裂等问题并进行维护。
3. 使用先进的管道铺设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更新供水管道的经济成本相对较高,主要包括材料费用、施工费用、人工和设备费用等。
2. 更新供水管道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减少漏水率、提高水质、延长管道使用寿命等方面。
七、实施措施和建议1.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城市供水管道的监管力度,确保供水管道的安全和通畅。
2. 市政府应增加对供水管道更新项目的投入,确保供水管道更新工作的顺利实施。
供水管道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供水管道项目工程是为了解决现有供水系统的不足而进行的新建项目。
本文详细探讨了该项目的可行性,并对项目的投资效益、技术可行性、社会经济影响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供水管道项目工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可以为区域居民提供更好的供水服务。
一、引言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现有供水系统已经达到其设计容量的极限。
因此,为了保障区域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求,本项目提出了新建供水管道的方案,并进行可行性研究。
二、投资效益分析1.投资预算:通过调研和设计,我们估计新建供水管道项目的投资金额为X万元。
2.收益预测:根据需求分析和市场调查,预测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年收入可达X万元。
3.投资回收期分析:根据投资金额和年收入预测,计算出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X年,属于可接受范围内。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工程技术方案:设计合理、施工可行、操作维护方便。
2.技术设备:采用先进的供水管道技术和设备,保证供水质量和供水量的稳定。
3.工程施工:具备施工条件、施工周期合理。
4.运维保障:设有专门的运维团队,制定完善的运维计划。
四、市场需求分析1.市场需求调查:通过市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区域居民对供水改善的需求。
2.市场前景分析:考虑到城市发展趋势和人口增长,预测该项目建成后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供水需求。
五、社会经济影响分析2.经济增长:良好的供水条件可以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并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3.生活改善:供水质量和供水量的提升将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品质。
六、可行性研究结论本项目经过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
投资回报期合理,技术可行性高,市场需求旺盛,社会经济影响积极。
因此,建议继续推进供水管道项目工程的实施,并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进度安排。
某市给水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市是我国的经济重镇,工业和城市化程度高,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给水排水管网设施已经运行多年,出现了老化、损坏和不适应城市规模扩张的问题。
因此,对给水排水管网进行改造是迫切需要的。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重新规划、改造和扩建给水排水管网,以提高供水质量和供水能力,同时解决排水问题,确保城市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得到满足。
三、可行性研究内容1.技术可行性通过对现有给水排水管网的调查和评估,确定其老化和损坏的情况,并分析现有管网对城市供水和排水能力的影响。
同时,研究先进的管网技术和设备,以确定采用哪种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和扩建。
2.经济可行性对给水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费用进行估算,并考虑运维成本、维修费用和潜在收入,制定详细的财务计划。
同时,评估改造后的管网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比较改造前后的经济效益。
3.社会可行性分析改造工程对城市环境、居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影响,考虑改造工程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案。
同时,对改造工程的社会接受度进行评估,确定居民和企业对改造工程的支持程度。
4.法律可行性研究相关法规和政策,确保改造工程符合法律要求。
同时,考虑到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方面的法律问题,以确保改造工程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四、预期成果1.确定给水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可行性,为项目的正式启动提供决策依据。
2.提出改造工程的具体方案和实施计划,确定改造的时间进度和投资规模。
3.明确改造工程对城市供水质量和供水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4.评估改造工程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分析改造前后的经济效益。
5.提出改造工程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案,确保改造工程的社会可接受度。
6.确保改造工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改造工程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五、结论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给水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该工程的可行性。
改造工程将解决现有管网老化和损坏问题,提高供水质量和供水能力,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
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项目概况 (4)第三节研究结论 (6)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8)第一节区域概况 (8)第二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10)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第三章市场需求预测及建设规模 (13)第一节市场需求分析 (13)第二节市场需求预测 (13)第三节建设规模 (15)第四节价格预测 (15)第四章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17)第一节建设地点 (17)第二节建设条件 (18)第五章技术、设备和工程方案 (21)第一节设计原则 (21)第二节技术方案 (21)第三节设备方案 (36)第四节工程方案 (47)第六章原材料、燃料供应 (54)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55)第八章节能 (64)第一节设计依据 (64)第二节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64)第三节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65)第四节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66)第五节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分析 (66)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69)第一节劳动安全卫生 (69)第二节消防 (70)第十章组织机构与管理运营 (72)第一节组织施工 (72)第二节工程管理运营 (73)第三节劳动定员 (76)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 (77)第十二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79)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3)第一节投资估算 (83)第二节资金筹措 (87)第十四章财务分析 (88)第一节财务评价 (88)第二节财务分析结论 (91)第十五章效益评价 (93)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 (95)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项目名称某某技术产业开发区供水管网工程二、项目承办单位及概况(一)承办单位:某某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二)承办单位概况:某某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是于2008年12月经某市国资委批准成立的一家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某某区对外统一的投融资平台。
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投资管理与经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土地开发与经营、某技术产业研究及中介服务、城市特许经营和公共服务主体等职能。
公司内设办公室、综合投资部(土地储备部)、经营开发部、项目建设部、财务部“四部一室”。
现有职工20人。
该公司组建以来,公司成员积极争取国内外银行信贷资金和地方财政、社会共建资金,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职能。
力争形成以土地综合利用开发为主,以城市建设、供水、污水处理等为辅的经营开发和公共服务产业集群。
目前,某区内拥有存量经营性用地4500亩,价值5.85亿元。
近期,该公司将根据某区开发建设总体部署和公司经营目标,按照“总体规划、逐步实施、基础先行、滚动发展”的开发建设原则,紧紧围绕“规划设计先行、基础设施先行、土地储备先行”三大重点开展工作,计划用2年左右时间,建成主要路网和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实现该区域重要功能性、公益性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以满足某区招商引资的需求,基本形成某区城市框架。
依据某区的总体规划,该公司将于近期投资兴建某技术创业大厦、科技孵化器、科技公寓、物流中心等园区,为某区今后发展提供创业平台。
该公司将秉承“建设某区、经营某区、服务某区”的使命,不断把公司做大、做实、做强,为实现合力打造某区公共服务的最佳窗口而努力,为建设“富裕、文明、秀美、和谐”的某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一)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及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2、《中华人民共和国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方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5、《长输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J4001-1990)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J50069-2002)7、《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2008)8、《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GBJ43-82)9、《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1、现行有关的技术经济规范和标准12、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二)编制原则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及城市供水的有关要求,确定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如下:1、在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以专业规划为基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确定的工程建设规模,以解决某某技术产业开发区供水矛盾为主要目标,规划建设供水管网工程,布置环状供水管网,保证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当地资源与工程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工程,以减少工程投入,为节省建设资金和合理利用资金创造条件。
3、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财力确定工程规模,在保证满足自来水正常输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造价和工程维护费用,合理有效的使用有限建设资金。
4、应注意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在比较和选择工程方案时,要优先考虑工艺先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以降低工程造价,减少运行成本。
5、工程规模、投资数额等要考虑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做到切合实际,降低工程费用。
(三)编制范围依据某某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情况,对该项目的建设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该可行性研究报告。
该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1、总论2、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3、市场需求预测及建设规模4、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5、技术、工程和设备方案6、原材料、燃料供应7、环境影响评价8、节能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0、组织机构与管理运营11、项目实施进度12、项目招投标方案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4、财务分析15、效益评价16、结论与建议第二节项目概况一、项目概要某某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拟改扩建的供水管网位于某某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东起虎跃一路,西至虎跃十二路,北起龙腾一路,南至319国道,全长101.825km。
二、项目建设地点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某技术产业开发区内。
三、建设性质改扩建四、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建成后日供水能力达到6万m3/d。
拟在某某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范围内,沿龙腾一路至319国道、虎跃一路至虎跃十二路铺设管道,管线铺设总长度101.825km。
五、建设期1年,具体时间为: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
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经测算,项目报批用总投资10128.2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9923.6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204.58万元(流动资金为681.92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工程费2160.92万元,设备购置费6025.62万元,设备安装费335.7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73.73万元,预备费为719.68万元,建设期利息207.9万元。
该项目总投资10128.21万元,单位自筹解决2920.31万元,申请银行贷款7207.9万元(包含建设期利息207.9万元)。
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经测算,该项目经营期年均可实现营业收入4378.16万元,年均利润总额830.73万元,投资利润率为7.8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8.78%,投资回收期为8.53年,项目建设期1年,项目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经对项目不确定分析,达产年盈亏平衡点为47.30%,即供水量达到47.30%时可实现保本经营。
经敏感性分析显示,该项目对供水量的变化最为敏感。
某某技术产业开发区供水管网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三节研究结论本项目为某某技术产业开发区供水管网工程,建设工程包括开发区净水厂及管网改扩建、土方开挖、回填,路面恢复硬化、阀门安装等。
本项目报批用总投资10128.21万元。
项目建设规模较大,投资较高,工程实施期为一年。
本项目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成后不但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项目运营后可解决开发区居民及工业企业用水问题,对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区域概况一、某市概况1、地理位置某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渤海湾西南岸,地理坐标在东经117°15'至118°37',北纬36°41'至38°16'之间。
某北通渤海,东临东营市,南邻淄博市,西南与济南市交界,西与德州市接壤,西北隔漳卫河与河北省海兴县、黄骅市相望,是山东省的北大门。
版图面积9453平方公里,辖六县一区,人口374.48万。
某地处我国两个重点开发区(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相重叠的复合经济地带,区域位置优越,是连接华北与华东的枢纽及京津唐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发达区的纽带。
某拥有丰富的土地、石油、天然气、矿产、动植物和海洋资源,公路交通发达,济青高速、滨博高速、京滨高速和205、220国道穿境而过,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
某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为某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社会经济情况某市自然资源丰富,农、林、牧、渔业发达,现已建成棉花、蔬菜、冬枣、水产、牧草“五个百万亩”基地。
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和“冬枣原产地”的某县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冬枣生产基地。
经过数年的发展,某市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工业发展迅猛。
家纺服装、油盐化工、汽车和发动机及零部件、造船及零部件、飞机及机械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粮油果蔬食品深加工、生物工程、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十大产业(链)集群初具规模。
“汽车上路、轮船下海、飞机上天”目标基本实现,陆、海、空立体化高科技产业框架正在形成。
魏桥创业、滨化集团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盟威制造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9年夺得国内同行业之冠,鲁北企业集团是国内第一批“环境友好型企业”、第一批无“三废”绿色化工企业。
某市已有上市公司6家,累计募集资金59.2亿元,其中境外上市2家,募集资金4.89亿美元,列山东省第1位。
二、某区概况1、地理位置某区作为某市委、市政府驻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通讯、信息中心,是鲁北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版图面积1041平方公里,辖2乡2镇11个街道办事处,855个行政村(居),人口63万。
某区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辖区内的黄河大桥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交通枢纽,滨博高速公路、205国道、220国道构成了高等级公路框架。
距济南机场130公里,距青岛机场、港口250公里。
2、社会经济情况2008年,某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8.24亿元,增长19.6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11亿元,同比增长31.93%;利税20.62亿元,同比增长22.76%;利润10.39亿元,同比增长15.95%;实现某技术产业产值50.0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16.09%,增幅列全市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