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临床应用再评价_孙忠实
- 格式:pdf
- 大小:778.30 KB
- 文档页数:4
维生素E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维生素E,又叫生育酚,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
早期主要用于治疗不孕症、习惯性流产以及肌营养不良症等,以后随着对它的药理作用的深入了解,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比如仅皮肤可就有比较广泛的使用,可用于硬皮病、汗管角化症、黄褐斑、对称性掌拓红斑角化症、外阴白斑、银屑病、慢性皮肤溃疡、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及冻疮等许多疾病。
1 维生素E与生殖系统疾病维生素E与性机能的关系比较密切。
脑垂体中存在着高浓度的VE,服用VE时,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机能亢进,分泌增加。
因此,维生素E能调节性腺机能,治疗阳萎。
对女子则能增加卵巢重量及机能,使成熟卵泡增加,黄体细胞增大。
VE还能抑制孕酮在体内的氧化,从而增强孕酮的作用。
因此,临床上用维生素E治疗先兆性流产,男性或女性不育症,月经异常,更年期病变等。
2 维生素E能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口服维生素E可使维生素A的吸收增加数倍。
还可以作为抗氧化剂,在肠道或组织中避免维生素A被氧化破坏。
新生儿和乳幼儿血液中维生素E含量比成年人低十倍以上,对乳幼儿生长发育及增强气管上皮细胞的抵抗力极为不利。
在给乳幼儿补充维牛素A的同时,适当的服用维生素E能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有利于乳幼儿生长发育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 维生素与贫血早产儿或营养较差的乳幼儿的贫血常和其血浆中维生素E含量低下有关,维生素E对乳幼儿贫血有显著疗效。
维生素E缺乏时,红细胞膜容易损伤,红细胞寿命显著缩短。
为乳幼儿贫血的原因之一。
4 维生紊E与心血管疾病缺乏维生素E可使大动脉的中膜坏死、钙化、纤维化,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维生素E可抑制动脉硬化,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有增加动脉弹性的作用。
维生素E能增加心肌氧的利用率,改善其对低氧的耐受性,同时又能促进毛细血管及小血管增生,改善冠脉循环、减少血栓形成。
因此临床上用维生素E治疗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
5 维生素E与衰老的关系维生素E缺乏时,不饱和脂质氧化形成的过氧化脂质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进入溶酶体后如不能被酶分解或排出,则可蓄积而形成色素颗粒素。
奇妙的微量营养素(三)维生素E奇妙的微量营养素(三)维生素E维生素E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
长期以来,维生素E被视为促生育药而应用于临床,故又名生育酚,是所有具有α-生育酚活性的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维生素E是在1922年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Evans和Bishop发现的,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用酸败的猪油喂养大鼠可造成不孕症,而在膳食中加入莴苣和全麦却能够使大鼠恢复生殖能力,这表明植物性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是大鼠正常生育所必需的。
1936年Evans等人从麦胚中分离出维生素E的第一个生物活性成分,称为α-生育酚。
在随后的的几年中他们相继从植物油中发现了维生素E的其它活性形式。
维生素E是雌性大鼠生殖所必需的。
后被证实为人类必需的营养素。
因为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特性,因此被认为可以预防多种与氧化应激有关的疾病。
近年来,随着自由基化学及其临床研究的迅速发展,为有关维生素E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揭示了维生素E对预防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疾病以及延缓衰老等的作用。
这些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的关注和研究的兴趣。
一.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抗氧化作用】维生素E是高效抗氧化剂,在体内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攻击。
在细胞膜上维生素E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一起构成体内抗氧化系统,保护细胞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细胞骨架及其他蛋白质的巯基及细胞内的核酸免受自由基的攻击。
在非酶抗氧化系统中维生素E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它与自由基反应后生成生育酚羟自由基,此化合物又可被维生素C、谷胱甘肽及辅酶Q重新还原为生育酚,从而又恢复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维生素E 作为抗氧化剂,也防止维生素A、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的氧化,保证它们在体内的功能。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有研究认为,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形成,而ox-LDL的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一个关键机制。
losartan(4605人)和阿替洛尔(4588人),随诊5年,二者药物的降压效果相似,对心肌梗死和心血管原因死亡无明显差异,对逆转左心室肥厚氯沙坦明显优于阿替洛尔,首要综合终点(心血管死亡、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前者比后者下降13%(P =0.021),脑卒中的危险性下降25%(P =0.001),新诊断糖尿病的发病率减少25%(P =0.001)。
正在进行的VAL U E(长期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估),总共14400例,随诊4~6年,将在2004年发表结果。
4.3 急性心肌梗死 已有大型临床试验(SA VE,A IRE 和I -SIS -4等)证实A CEI 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缺乏ARB 大型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的有O PT IM AA L 临床试验。
50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对比氯沙坦和开搏通疗效,VA LIA NT 试验总共14500例心肌梗死后高危患者,比较缬沙坦、开搏通和二者联合应用的疗效,将于2003年结束。
4.4 肾脏保护作用 已有3个临床试验有关AR B 对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
IRM A -2(伊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微白蛋白尿的影响)随诊2年,总共590例患者分成安慰剂、伊贝沙坦150mg #d -1和伊贝沙坦300mg #d -13组,结果显示安慰剂组需要更多的利尿剂,B 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产生糖尿病肾病者分别为30,19和10人(P =0.001),似乎与血压改变的关系不大。
IDN T(伊贝沙坦与糖尿病肾病临床试验)共有1715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分成伊贝沙坦300mg #d -1,氨氯地平10mg #d -1和安慰剂3组,血压下降目标为135/85mmHg 。
平均血压安慰剂较高,高出3.3mmHg(P =0.001)。
终点为血肌酐增长1倍,肾病终末期和总死亡率,结果伊贝沙坦比安慰剂组减少20%(P =0.02),比氨氯地平组减少23%(P =0.006)。
中国药事2009年第23卷第7期713维生素E临床新用途饶红霞(湖北省赤壁市人民医院,赤壁437300)摘要:目的介绍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的临床新用途。
方法近年来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报告表明,维生素E具有显著的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结果与结论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抗衰老、保胎等作用。
维生素E将为预防和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和衰老等慢性疾病做出贡献。
关键词:维生素E;临床新用途中图分类号:R977.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777(2009)07—0713—02NewClinicalUsesforVitaminERaoHongxia(People'sHospitalofChibi,HubeiProvince,Chibi437300)ABSTRACT:objectiveTointroducethenewclinicalusesforVitaminE.MethodsInrecentyears,themassiveexperimentsortheclinicalresearchreportindicatedthatVitaminEhastheremarkableanti-tumor,preventioncardiovasculardisease,toenhancefunctionsandSOonorganismimmunity,isinthehumanityvitalactivitytheessentialmaterial.ResultsandConclusionsVitaminE(othernametocopher01),isonekindoffatsolubleVitamin,hasanti—senilly,functionsand80onfetusprotection.TheVitaminEcanpreventandtreatpuzzlesthehumanitycancer,theheartcerebrovasculardiseaseandfadeswaitspersistentlytheolddiseasetOmakethecontribution.KEYWORD:VitaminE;newclinicaluses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抗衰老、保胎等作用。
今年1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多烯酸乙酯软胶囊新标准(XGB2005-045)开始正式实施,将多烯酸乙酯有效成分含量由55%大幅提高到84%以上。
实行新标准的多烯酸乙酯药品质量达到了欧洲药典及美国FDA批准的同类处方药的水平。
经多项国际大型临床试验证实,这种高含量的多烯酸乙酯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性,因此得到药学和医学临床专家的认可。
另外,在最近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召开的“多烯酸乙酯质量新标准与临床合理应用研讨会”上,多位专家也发出了要重新认识这种源于鱼油的生化药品的呼吁。
临床应用的重新认识,对近几年一直处于负增长的多烯酸乙酯市场前景来说,应该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转机。
多烯酸乙酯是否能成为市场新的潜力品种?此“鱼油”非彼鱼油多烯酸乙酯药品是从海洋鱼类的鱼油中提取精制而成,含有两种有效成分:EPA-E(二十碳五烯酸乙酯)和DHA-E(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
如要达到药品级别,EPA-E和DHA-E的总含量则必须达到80%以上,其功能为心源性猝死二级预防及降低甘油三酯,主要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是严格的处方药。
上世纪90年代,鱼油保健品充斥市场,肆意宣传疗效,而多烯酸乙酯药品良莠不齐,多数产品纯度很低、疗效不理想、不良反应较多,造成了曾经多烯酸乙酯药品被临床医学及药学专家视为鱼油保健品,甚至被临床所淘汰的局面。
这种情况后来引起了重视。
1998年12月,多烯酸乙酯药品通过国家药典委员会的复审,并开始起草药品标准;复审会建议国内药品的EPA-E、DHA-E总含量应高于80%以上,保证多烯酸乙酯药品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同保健品区别开。
2000年颁布的标准将EPA-E、DHA-E 的总含量提高到不少于55%。
2005年12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多烯酸乙脂国家药品标准修订件,将EPA-E、DHA-E的总含量提高到80%以上,并要求EPA-E与DHA-E的比值为0.4~1.0。
新标准的出台终于将多烯酸乙酯药品提高到了欧洲药典及美国FDA批准的同类处方药的质量水平。
losartan(4605人)和阿替洛尔(4588人),随诊5年,二者药物的降压效果相似,对心肌梗死和心血管原因死亡无明显差异,对逆转左心室肥厚氯沙坦明显优于阿替洛尔,首要综合终点(心血管死亡、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前者比后者下降13%(P =0.021),脑卒中的危险性下降25%(P =0.001),新诊断糖尿病的发病率减少25%(P =0.001)。
正在进行的VAL U E(长期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估),总共14400例,随诊4~6年,将在2004年发表结果。
4.3 急性心肌梗死 已有大型临床试验(SA VE,A IRE 和I -SIS -4等)证实A CEI 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缺乏ARB 大型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的有O PT IM AA L 临床试验。
50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对比氯沙坦和开搏通疗效,VA LIA NT 试验总共14500例心肌梗死后高危患者,比较缬沙坦、开搏通和二者联合应用的疗效,将于2003年结束。
4.4 肾脏保护作用 已有3个临床试验有关AR B 对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
IRM A -2(伊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微白蛋白尿的影响)随诊2年,总共590例患者分成安慰剂、伊贝沙坦150mg d -1和伊贝沙坦300mg d -13组,结果显示安慰剂组需要更多的利尿剂, 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产生糖尿病肾病者分别为30,19和10人(P =0.001),似乎与血压改变的关系不大。
IDN T(伊贝沙坦与糖尿病肾病临床试验)共有1715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分成伊贝沙坦300mg d -1,氨氯地平10mg d -1和安慰剂3组,血压下降目标为135/85mmHg 。
平均血压安慰剂较高,高出3.3mmHg(P =0.001)。
终点为血肌酐增长1倍,肾病终末期和总死亡率,结果伊贝沙坦比安慰剂组减少20%(P =0.02),比氨氯地平组减少23%(P =0.006)。
REN AAL 共有2型糖尿病肾病1513人,观察4年,氯沙坦和安慰剂(一般降压治疗)疗效,目标血压<140/90mmHg,终点为终末期肾病死亡率,血肌酐上升1倍,结果氯沙坦组血压较低2~4mmHg ,能降低终点事件16%(P =0.02)。
5 未来的展望正在进行的有ABCD -2V (缬沙坦降低血压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随诊800例,共5年,预期结果在2004年结束。
继HO PE 试验ON T ARGET 研究[7]将比较雷米普利,替米沙坦和替米沙坦联合雷米普利对高危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规模很大,共收集24000患者,由勃林格殷格翰药厂资助,随诊5年,将回答ARB 和A CEI 的优劣,联合用药的疗效。
还有一项研究T RAN SCEND [7]将随机分配4000患者(不能耐受ACEI)成2组,替米沙坦组和安慰剂组,因为替米沙坦的半衰期最长,可能疗效会更好,这些试验尚未出结果。
至今已知A CEI 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有治疗和保护作用。
ARB 应用于临床的时间尚短,大型临床试验不及A CEI 多,从理论上似乎A RB 阻断A 更完美,人们对A RB 抱有很大希望,疗效是肯定的,已知患者对ARB 的耐受性好,无干咳,不良反应与安慰剂相似,至今尚未见报道A RB 有逃逸现象,有的临床试验还在进行中,尚需要经过几年的研究才能见分晓,目前尚不能显示A RB 明显优于ACEI 。
ACEI 和ARB 联合应用可能有协同作用,但是初步小数量临床试用尚未见特殊效果。
参考文献[1]Goodfriend TL,Elliott M E,Catt KJ.Angiotensin receptor and their antagonists[J].N Eng J M ed ,1996;334:1649.[2]Oparil S.Newly emerging pharmacologic differences in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 ers[J].A m J Hypert ,2000,13:18s.[3]Sw edberg K,Pfeffer M ,Granger C,et al .Candesartan in heart failure Assess m ent of reducti on in mortality and morbidity[J].J Card Failure ,1999,5:276.[4]Dunselman PH JM.Effects of the replacement of ACEI enal april by the angiotensi s receptor blocker telmisartan in patients w ith congestive h eart failure[J].Int J Cardiol ,2001(77):131.[5]Neutel JM ,Fri shman WH ,Oparil S,et al .Compari son of tel m i s -artan w i th lisi nopril in the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hyper -tension[J ].A m J T her ap eutics ,1999(6):161.[6]Dahlof B,Devereux R,de Faire V,et al .Losartan i ntervention for endpoint reduction in hypertensi on[J].L ancet ,2002;359:995.[7]S li ght P.T he renin -angiotensin system:a review of trials w ith A -CEI and ARB[J].Eur H eart J ,2002,4:A53.(收稿日期:2002-07-11)维生素E 临床应用再评价孙忠实1,朱珠2(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北京100037;2.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作者简介:孙忠实,男,主任药师Tel:(010)67164985E -mail:Sun -zhongshi@摘要:目的 对维生素E 在防治慢性疾病的疗效进行评价。
方法 根据近年来国外、国内发表的研究资料,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进行归纳综合。
结果与结论 维生素E 是一种高效脂溶性细胞内的抗氧化剂,对冠心病、肿瘤、以及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具有保护作用,长期服用可作为一级预防的策略。
关键词:维生素E;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7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2494(2003)03-0221-04自1922年首次发现维生素E至今已经走过了80年的历程,当时动物实验表明,它是一种正常繁殖必不可少的物质,且因具有酚性羟基,故又称为 生育酚 。
现已弄清维生素E是一个由至少8种异构体组成的、脂溶性的小家族维生素,即有 , , , 四种生育酚和 , , , 四种生育三酚。
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维生素E,主要依赖植物性食品供给,在多种植物油中天然维生素E的含量最为丰富。
在8种成分中,以d- -生育酚含量最多、活性最强。
人工合成的维生素E,主要由石油化工产品加工合成,其主要成分不仅是dl- -生育酚(即外消旋品),且生物活性只有d- -生育酚的50%,同时还不可避免的带入微量的有毒性的化学物质,如三甲基苯酚、间甲酚等[1~2]。
生育酚为抗氧化剂(高效还原剂),极易被氧化,空气、光照、热、碱以及一些重金属元素都可加速其氧化变质,因此,临床应用的均为酯型,如 生育酚醋酸酯、烟酸酯或琥珀酸酯。
如以dl- -生育酚醋酸酯1mg=1IU为准,则d- -生育酚醋酸酯1mg=1.36I U,或d- -生育酚1mg=1.49I U。
人体维生素E正常水平为15~40 mol L-1,相当于6.5~ 17.3 g mL-1。
根据我国的饮食特点,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制定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其中成人维生素E每日需摄入14mg。
一般健康人群较少发生维生素E缺乏症,当患有消化道疾病,肝、胆、胰疾病,胃肠手术以及低脂蛋白血症时,可因吸收不足而缺乏;另一方面,如患有甲亢、接受肠外营养、免疫功能低下、进行性体重下降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可因需要量增加而缺乏。
当然,饮食单一、植物性食物过少或长期素食者也可出现维生素E缺乏症。
例如,目前美国男性平均日摄入量为7~10mg,女性仅为5~8mg,也就是说,他们从食物中获取的维生素E只能满足正常需要的36%~ 57%。
我国人群的情况如何?尚未见报告,估计有相当一部分人群也是补充不足。
1 作用机制口服维生素E后,依靠食物中的脂肪、胆盐以及胰酶等在小肠上部以乳糜微粒结合形式吸收,经毛细淋巴管吸收后进入血循环,其中主要有 , 两种生育酚,再于肝脏与 生育酚转运蛋白( -tocopher ol transfer protein, -T T P)结合后,向全身组织细胞转运、储存,其中以脂肪组织浓度最高。
该复合物经肝脏代谢后再与极低密度脂蛋白(V LDL)结合,继续向组织细胞转运,最终经脂蛋白脂酶水解,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的代谢物主要由尿中排泄,仅有小部分由粪便排泄。
由此可知,血循环中维生素E的水平取决于血浆脂质的浓度。
由于 生育酚与 -T T P亲合力最强,故在体内储存最多,发挥药效时间最长。
维生素E的生理药理作用,早已从传统的作为营养素用以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顺利进行的辅酶成分之一和抗不育作用,发展成为一种能防治多种疾病的保护剂。
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抗氧化、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小板黏附、增强细胞免疫等作用[3~6]。
新近还认为维生素E除具有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 DL)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可抑制蛋白激酶C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以及增加淋巴细胞增殖IL-2,减少PGE2的产生。
大量实验资料和流行病学的研究均证实,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肿瘤、老年痴呆以及胃黏膜的损伤等与体内氧化应激亢进密切相关,故于1980年首次提出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是脂质氧化的结果,即氧化修饰学说(ox idative-modification hypothesis),此学说认为氧化应激是许多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氧化应激是指由于氧自由基过量生成和(或)细胞内抗氧化防御系统受损,导致氧自由基及其相关代谢产物过量聚集,从而对细胞产生多种毒性作用的病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