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原理方法介绍-讲座1
- 格式:ppt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30
第一性原理通俗易懂什么是第一性原理?在科学方法论中,第一性原理是指基于最基本的事实和原则进行推论和分析的方法。
它是一种不依赖于任何已知观测数据或已有理论的推理方式。
换句话说,第一性原理是基于最简单的必然的事实和基本规律,以及自洽的逻辑推理来构建解释现象和问题的方法。
第一性原理的由来第一性原理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所有的推理都应该从一些基础原理开始,这些原理本身不需要再加以证明,它们是不可分割的。
然后,通过对这些基础原理的逻辑推理,我们可以获得更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的解释。
第一性原理的应用领域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可以应用到许多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工程学、经济学等。
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从而提出创新的理论和方法。
以物理学为例,第一性原理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基本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揭示宇宙的奥秘。
通过对基本物理定律的逻辑推理,科学家可以建立起完整的物理理论体系,从而解释和预测各种物理现象。
在工程学中,第一性原理的思维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设计新的产品和技术。
通过对材料和工艺的基本规律的理解,他们可以创造出更高效、更可靠的工程方案。
第一性原理的优势和挑战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首先,它可以避免对现有知识的盲从和依赖。
通过从基本事实和原则出发,我们可以得到更为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其次,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它可以应用于不同领域的问题,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能帮助我们得到深入的理解。
然而,使用第一性原理进行分析和推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第一性原理的推理过程可能比较复杂和繁琐。
需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拆解和分析,才能建立起逻辑严密的推理链条。
其次,第一性原理的应用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深入的思维。
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学科基础,才能运用第一性原理来解决问题。
如何运用第一性原理?运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挖掘问题的本质,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步骤,可以帮助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进行推理和分析:1.定义问题或现象:首先,需要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分析的现象是什么。
【洞见干货】李善友《认知升级之第一性原理》,507张PPT全解!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李善友6月18日在混沌大学的分享《认知升级-第一性原理》一课,版权为李善友教授所有公众号“没有钱的市场部”记录整理成年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
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算是低水平的重复,而不是有效学习。
这个时代,是创新者的时代,如何创建创新的思维模型?如何看到事物背后的道理?如何成为一个创新家而不是创新者?今天的课程将对你有帮助!乔布斯说,当你不知道你是谁的时候,你的偶像会提醒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要到哪儿去。
如果你还没有偶像,请听听这堂课。
李善友今天课程主要是以下3个模块:非连续性: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创新家创新原理: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创新家开门:何为才是真正的创新教育?▍第一板块:非连续性: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创新家无论是科学革命的发生,还是顶级投资人形成自己思维模型的公理中,都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假设——非连续性。
人类的认知进化都是宇宙观模型的变化:最开始的天圆地方,到日心说,地心说,椭圆形模型,绝对时空模型,相对时空模型,大爆炸到现在的超弦模型。
不敢相信,中国竟然有活着的哲学家。
王东岳这样解释:越原始的物质存在状态,它在宇宙中的存在丰度越高(倪按:通俗地说,即总质量越大),衍存时间越长,也就是稳定性越强;越后衍的物种,它在宇宙中的总存在质量越小,存在的时间越短,也就是稳定度越差。
先拿原子来看。
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号元素——氢元素,约占宇宙元素总量的80%,而第2号元素——氦元素约占宇宙元素总量的20%,其他90种天然元素加起来的总质量还不到1%。
再看太阳系。
太阳系中心的太阳是一颗恒星,它是基本粒子存态和原子存态的基本存在形式,太阳的质量占据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九大行星加上星际物质只占太阳系总质量的0.14%。
然后,生命只在九大行星之一的地球上薄薄的覆盖了一层。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讲义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引言前面讲述的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等数值计算方法中,求解的过程中需要知道一些物理参量,如温度场方程中的热传导系数和浓度场方程中的扩散系数等,这些参量随着材料的不同而改变,需要通过实验或经验来确定,所以这些方法也叫做经验或者半经验方法。
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只需要知道几个基本的物理参量如电子质量、电子的电量、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核电荷数、布朗克常数、波尔半径等,而不需要知道那些经验或半经验的参数。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即对体系薛定额方程的求解。
量子力学是反映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
量子力学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日益深入。
原则上,量子力学完全可以解释原子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固体的。
量子力学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以及许多现代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固体物理学,使人们搞清了“为什么物质有半导体、导体、绝缘体的区别”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发了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重大变革。
目前,结合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计算材料科学已经在材料设计、物性研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固体是具有~1023数量级粒子的多粒子系统,具体应用量子理论时会导致物理方程过于复杂以至于无法求解,所以将量子理论应用于固体系统必须采用一些近似和简化。
绝热近似(Born-Oppenheimei近似)将电子的运动和原子核的运动分开,从而将多粒子系统简化为多电子系统。
Hartree-Fock近似将多电子问题简化为仅与以单电子波函数(分子轨道)为基本变量的单粒子问题。
但是其中波函数的行列式表示使得求解需要非常大的计算量;对于研究分子体系,他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是不适于研究固态体系。
1964年,Hohenberg和Kohn提出了严格的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DFT)。
第一性原理在混沌大学,到底要学什么?怎么学?•思维模型•刻意练习混沌大学三大思维模型1.非连续性2.第一原理3.第二曲线“用第一性原理,跨越非连续性,发现第二曲线”《世界觀: 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第1讲『第一性原理』Part 1常人的逻辑思维,有且仅有两种:归纳法、演绎法。
一、归纳法归纳法是人类最基础、最常见的用智方式,借助感觉和经验来积累知识,从特殊到一般。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使用这个简单的归纳推理,99%人类知识建立在基于经验的归纳法上。
无师自通,也理所当然。
培根《新工具》提倡科学的归纳法,迄今,归纳法仍是常规科学的主要工具。
创业者最擅长归纳法,比如商业计划书中的上升曲线。
休谟是经验论者,他相信“知识源于感觉经验”。
但他第一个发现了归纳法的谬误:即使所有前提都正确,结论依然可能错误。
归纳法是对经验事实的简约处理,仅能收集部分信息,却得出普遍判断。
归纳法有一特征:“只能证伪,不能证明”。
换句话说,归纳法得出的知识一定是错误的,就像我们的眼睛看到外界的事实,一定会进行简约化和扭曲一样。
归纳法,我们的逻辑对经验事实进行处理的结果,也一定是简约和扭曲的。
既然每个人的经验都来自归纳法,你必须承认自己的认知有可能是错的。
——这就是“可证伪性” 的态度。
为什么我们要用归纳法呢?我们是要求存,而不是求真。
二、演绎法常人的思维逻辑只有两种,归纳法有根本问题,演绎法是不是好一点呢?•归纳法:从具象到抽象。
•演绎法:从抽象到抽象。
可以从已知思想推出未知思想。
演绎法的一大特征/好处:你可以从已知的知识里面推演出未知的知识来。
1%的人类知识来自演绎法,但这却是最重要的那一小部分知识。
哲科思维的重要特征“假设与检验” 或者“假设与证明”所有大科学家都是演绎法。
——张守晟抽象思维演绎法的坏处是速度慢;好处是可迁移性。
可迁移性:抽象东西,它生下来就是抽象的,抽象的东西可以从不同领域里边来迁移。
一旦在逻辑上导通一个共同的抽象概念,与此相关的所有具象问题,立即全部化解。
第二章 计算方法及其基本原理介绍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建的形成,参与成键原子的电子壳层重新组合是导致生成稳定多原子化学键的明显特征。
因此阐述化学键的理论应当描写电子壳层的相互作用与重排,借助求解满足适当的Schrodinger 方程的波函数描写分子中电子分布的量子力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般的方法,然而,对于一些实际的体系,不引入一些近似,就不可能求解其Schrodinger 方程。
这些近似使一般量子力学方程简化为现代电子计算机可以求解的方程。
这些近似和关于分子波函数的方程形成计算量子化学的数学基础。
2.1 SCF-MO 方法的基本原理分子轨道的自洽场计算方法(SCF-MO)是各种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核心部分,因此在介绍本文计算工作所用方法之前,有必要对其关键的部分作一简要阐述。
2.1.1 Schrodinger 方程及一些基本近似 为了后面介绍各种具体在自洽场分子轨道(SCF MO)方法方便,这里将主要阐明用于本文量子化学计算的一些重要的基本近似,给出SCF MO 方法的一些基本方程,并对这些方程作简略说明,因为在大量的文献和教材中对这些方程已有系统的推导和阐述[1-5]。
确定任何一个分子的可能稳定状态的电子结构和性质,在非相对论近似下,须求解定态Schrodinger 方程''12121212122ψψT p B A q p A p pA A pq AB B A p A A A E R Z r R Z Z M =⎥⎥⎦⎤⎢⎢⎣⎡-++∇-∇-∑∑∑∑∑∑≠≠ (2.1) 其中分子波函数依赖于电子和原子核的坐标,Hamilton 算符包含了电子p 的动能和电子p 与q 的静电排斥算符,R AB =R 图2-1分子体系的坐标∑∑≠+∇-=p q p pqp e r H 12121ˆ2 (2.2) 以及原子核的动能∑∇-=A A AN M H 2121ˆ (2.3) 和电子与核的相互作用及核排斥能∑∑≠+-=p A B A AB B A pAA eN R Z Z r Z H ,21ˆ (2.4) 式中Z A 和M A 是原子核A 的电荷和质量,r pq =|r p -r q |,r pA =|r p -R A |和R AB =|R A -R B |分别是电子p 和q 、核A 和电子p 及核A 和B 间的距离(均以原子单位表示之)。
1什么是第一性原理?根据原子核和电子互相作用的原理及其基本运动规律,运用量子力学原理,从具体要求出发,经过一些近似处理后直接求解薛定谔方程的算法,称为第一性原理。
广义的第一原理包括两大类,以Hartree-Fock自洽场计算为基础的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从定义可以看出第一性原理涉及到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Hartree-Fock自洽场、密度泛函理论等许多对我来说很陌生的物理化学定义。
因此我通过向师兄请教和上网查资料一点点的了解并学习这些知识。
2第一性原理的作用以密度泛函理论(DFT)为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简单而具有一定精度的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的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方法,与传统的解析方法一样,不但能够给出描述体系微观电子特性的物理量如波函数、态密度、费米面、电子间互作用势等,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得到的体现体系宏观物理特性的参量如结合能、电离能、比热、电导、光电子谱、穆斯堡尔谱等等,而且它还可以帮助人们预言许多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
密度泛函计算的一些结果能够与实验直接进行比较,一些应用程序的发展乃至商业软件的发布,导致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计算方法的广泛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DFT)为第一性原理中的一类,在物理系、化学、材料科学以及其他工程领域中,密度泛函理论(DFT)及其计算已经快速发展成为材料建模模拟的一种“标准工具”。
密度泛函理论可以计算预测固体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能带结构、态密度(DOS)、光学性能、磁性能以及原子集合的总能等等。
3第一性原理怎么用?目前我所学到的利用第一性原理的软件为Material Studio、V ASP软件。
其中Materials Studio(简称MS)是专门为材料科学领域研究者开发的一款可运行在PC上的模拟软件。
使化学及材料科学的研究者们能更方便地建立三维结构模型,并对各种晶体、无定型以及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及相关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
思维模型⼀:第⼀性原理不可否认埃隆·马斯克是⼀个⽜叉的⼈物。
⽽他不⽌⼀次的提到过,他之所以能够在多个领域取得成功,来⾃于他对「第⼀原理」(First Principles)的思考。
下⾯是他在⼀次公开访谈中的表述:“我们运⽤「第⼀原理思维」⽽不是「⽐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常重要的”。
我们在⽣活中总是倾向于⽐较——别⼈已经做过了或者正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就也去做。
这样的结果是只能产⽣细⼩的迭代发展。
「第⼀原理」的思考⽅式是⽤物理学的⾓度看待世界的⽅法,也就是说⼀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层层往上⾛。
这要消耗⼤量的脑⼒。
⼀、什么是第⼀性原理第⼀性原理就是找到问题最开始的起点,即“元起点”或者“元问题”。
第⼀性原理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多德提出的。
先说⼀种思维⽅式:归纳与演绎。
归纳法举个例⼦中国的天鹅是⽩⾊的,欧洲的天鹅是⽩⾊的,所以我们可以推导出全世界的天鹅都是⽩⾊的。
演绎法是什么?演绎法从⼀般性前提出发,通过推导演绎得出结论。
⽐如:所有⼈都会死(⼀般性前提),苏格拉底是⼈,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
演绎法是只要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结论⼀定正确。
归纳法与演绎法是⼈类最重要的思维⽅式。
归纳法:前提正确,结论不⼀定正确。
演绎法:前提正确,结论⼀定正确。
归纳法着眼于结论,长于正确地回答问题。
演绎法着眼于前提,长于准确地提问。
只有提问才能获得新认知,所以演绎法是⼈类获得新认知的途径。
我们⼈类思考问题是遵循因果律,当出现⼀种现象或者结果的时候,我们往往追寻原因是什么,当知道原因之后,⼜会继续往前探索产⽣这个原因的原因是什么。
这就是在⽤演绎法去追寻那个终极的原因。
⽤演绎法往前推的那个元起点就是第⼀性原理。
「第⼀原理」出⾃ 2300 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多德。
这个⼤家印象⾥的⼤胡⼦⽼头是西⽅哲学的集⼤成者,同时也是战神亚历⼭**帝的⽼师——⽼师征服了思想世界,学⽣征服了现实世界,绝对⽜叉的⼀对师徒!在亚⾥⼠多德的书中,第⼀原理是这样表述的:「在每⼀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原理,是⼀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讲义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引言前面讲述的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等数值计算方法中,求解的过程中需要知道一些物理参量,如温度场方程中的热传导系数和浓度场方程中的扩散系数等,这些参量随着材料的不同而改变,需要通过实验或经验来确定,所以这些方法也叫做经验或者半经验方法。
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只需要知道几个基本的物理参量如电子质量、电子的电量、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核电荷数、布朗克常数、波尔半径等,而不需要知道那些经验或半经验的参数。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即对体系薛定额方程的求解。
量子力学是反映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
量子力学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日益深入。
原则上,量子力学完全可以解释原子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固体的。
量子力学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以及许多现代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固体物理学,使人们搞清了“为什么物质有半导体、导体、绝缘体的区别”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发了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重大变革。
目前,结合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计算材料科学已经在材料设计、物性研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固体是具有~1023数量级粒子的多粒子系统,具体应用量子理论时会导致物理方程过于复杂以至于无法求解,所以将量子理论应用于固体系统必须采用一些近似和简化。
绝热近似(Born-Oppenheimei近似)将电子的运动和原子核的运动分开,从而将多粒子系统简化为多电子系统。
Hartree-Fock近似将多电子问题简化为仅与以单电子波函数(分子轨道)为基本变量的单粒子问题。
但是其中波函数的行列式表示使得求解需要非常大的计算量;对于研究分子体系,他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是不适于研究固态体系。
1964年,Hohenberg和Kohn提出了严格的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DFT)。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引言前面讲述的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等数值计算方法中,求解的过程中需要知道一些物理参量,如温度场方程中的热传导系数和浓度场方程中的扩散系数等,这些参量随着材料的不同而改变,需要通过实验或经验来确定,所以这些方法也叫做经验或者半经验方法。
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只需要知道几个基本的物理参量如电子质量、电子的电量、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核电荷数、布朗克常数、波尔半径等,而不需要知道那些经验或半经验的参数。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即对体系薛定额方程的求解。
量子力学是反映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
量子力学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日益深入。
原则上,量子力学完全可以解释原子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固体的。
量子力学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以及许多现代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固体物理学,使人们搞清了“为什么物质有半导体、导体、绝缘体的区别”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发了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重大变革。
目前,结合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计算材料科学已经在材料设计、物性研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固体是具有~1023数量级粒子的多粒子系统,具体应用量子理论时会导致物理方程过于复杂以至于无法求解,所以将量子理论应用于固体系统必须采用一些近似和简化。
绝热近似(Born-Oppenheimei近似)将电子的运动和原子核的运动分开,从而将多粒子系统简化为多电子系统。
Hartree-Fock近似将多电子问题简化为仅与以单电子波函数(分子轨道)为基本变量的单粒子问题。
但是其中波函数的行列式表示使得求解需要非常大的计算量;对于研究分子体系,他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是不适于研究固态体系。
1964年,Hohenberg和Kohn 提出了严格的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它建立在非均匀作为基本变量。
1965年,Kohn和Sham 电子气理论基础之上,以粒子数密度()r提出Kohn-Sham方程将复杂的多电子问题及其对应的薛定谔方程转化为相对简单的单电子问题及单电子Kohn-Sham方程。
第一性原理方法及应用
一、什么是第一性原理方法
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是物理学家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概念,意思是“从最基本的事实或原理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推导,得出结论”。
因此,第一性原理方法也被称为“自底向上推导法”,从基本原理
出发,然后依次推导出更多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一性原理方法通常应用于物理和材料科学,以电子学为主,是一种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方法,它将量子系统描述为定性和量子能量。
它模拟量子力学系统的行为,忠实地描述材料的性质和结构,帮助科学家精确地计算它们的性质和性能。
二、第一性原理方法在现实应用
第一性原理方法在许多领域的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跨学科领域的复杂系统,比如计算材料物理、有机分子配位、石墨烯结构和功能、纳米材料表面活性性质等等。
例如,第一性原理方法可以被用来研究纳米结构的微观表面性能,从而改善热电材料的性能。
同时,它也可以用来模拟材料的复杂反应趋势,增强生物活性物质的生产效率,以及有效地合成高性能新材料。
研究者也可通过第一性原理方法将生物信号转换成可解释的材料动态,帮助人们开发新的药物和改进医疗设备。
三、未来的研究展望
第一性原理方法是一种优秀的著名的、整体的、量子力学的方法,它可以应用于多种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如电子结构理论、体系模拟、材料性能设计等等。
在未来,第一性原理方法将在许多学科和领域中发挥更大作用,如生物仿生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等,以及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
这将意味着,第一性原理方法能够帮助科学家提升材料的性能,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极大地推动物理学及材料学研究的发展。
摘要碳纳米管是近年来材料界以及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由于其具有介观尺度及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而被认为极具理论研究价值;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碳纳米管直接与纳米技术相关联,也倍受人们关注。
通过如STM、Raman,吸收谱等实验,人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碳纳米管的众多奇特结构和性能。
为了能更进一步弄清碳纳米管的结构和物理特性,理论模拟就显得非常必要。
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本文研究了钙掺杂对碳纳米管吸附二氧化碳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碳纳米管, 电子结构引言一、计算物理学简介计算物理学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数值计算和数字仿真来发现和研究物理现象与物理规律的一门现代交叉学科。
计算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凝聚态体系的电子结构。
由于物质所表现出的许多宏观物理特性,比如超导电性、半导体发光特性、过渡金属的磁性等都和体系的微观电子结构密切相关,并主要由电子的行为所决定,因此研究物质的电子结构是求解相互作用的多电子体系问题。
其实质是一个多体问题的研究。
对于这样一个复杂多体问题的研究,密度泛函理论(DFT)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以密度泛函理论(DFT)为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简单而具有一定精度的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的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方法,与传统的解析方法一样,不但能够给出描述体系微观电子特性的物理量如波函数、态密度、费米面、电子间互作用势等,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得到的体现体系宏观物理特性的参量如结合能、电离能、比热、电导、光电子谱、穆斯堡尔谱等等,而且它还可以帮助人们预言许多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
密度泛函计算的一些结果能够与实验直接进行比较,一些应用程序的发展乃至商业软件的发布,导致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计算方法的广泛应用。
通过计算,人们可以分析某种结构模型对应的物理现象,可以预言有关材料的结构和稳定性等,可以人为设计具有人们希望的物理性能的结构材料。
100种思维模型——第一性原理讲个笑话,问如何把一个大象装进冰箱里。
答:共三步。
1、打开冰箱;2、把大象放进去;3、关上冰箱。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确实是个笑话。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美国著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曾多次提到的思维模型,第一性原理。
他曾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确认自己不是在根据有瑕疵或者不完整的信息来解决问题?第一性原理就是让我们拨开问题的层层表象,回溯事物的本质!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马斯克创建的SpaceX公司吧,没错,就是那家民营造火箭的公司。
因为他有一个宏伟的计划,帮助人类移民火星!!目的是避免因为地球气候变迁导致的人类灭绝。
不管这个想法是否过于超前,我觉得只要人类有梦想,就应该不断去探索广袤宇宙的奥秘。
当然,马斯克不仅仅停留在了想的层面,他切切实实在不断落实这个想法。
第一性原理就是他的最好帮手之一。
首先他成立私人宇航公司Space,商业是技术最好的助推器。
有人愿意为此买单,那么梦想就有了实际的物质基础。
但是他很快发现,这项业务开展不下去了,因为火箭造价高昂,根本发不起。
第三方公司报价6500万美元一个。
好家伙,这么贵,有钱人也经不起折腾啊。
于是,马斯克运用第一性原理,将一个火箭的回归到最本质的组成上面:一个弹头需要什么材料,一个弹体需要什么材料,发动机需要什么材料,镍基合金,钴基合金,铝材质....分别需要多少,市场价格是多少,经过这么一推算,他很快就发现,火箭造价虚高了。
马斯克就决定自己来造火箭。
内包了整个流程,购买原材料,自己制造火箭。
短短几年内,SpaceX就大大削减了发射火箭的成本——有报告称,减到了他早前估计的10%。
起初,火箭上天后就无法返回进行重新使用,在此之后,马斯克和团队又不断开发,实现了对火箭的精准回收,对资源的消耗进一步降低,成本也大幅度缩减。
可见,第一性原理的使用,深入问题的本质,竟然能促进人类技术快速进步。
马斯克的例子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