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第七章第五节破伤风
- 格式:pdf
- 大小:4.78 MB
- 文档页数:28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摘要】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局部和全身肌肉强直、痉挛和抽搐的一种急性感染。
多见于各种创伤和战伤,如锈钉、木刺伤和污秽的擦伤;也可发生于烧伤、冻伤、新生儿脐带残端、产后感染、动物咬伤等。
【关键词】破伤风护理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
患儿均为外来流动人口,由于经济条件差,采用家中私自接生(用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剪刀、线绳来断脐、结扎),使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而发病。
6例病例住院天数7~21d,平均13.5d,治愈4例,好转出院2例。
1.2病因及病理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性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
破伤风杆菌的菌体易被消灭,但芽孢的抵抗力很强,须煮沸30min、高压蒸汽l0min或浸于50%石炭酸中10~12小时才可将其杀灭。
引起破伤风杆菌感染的三个条件为:①破伤风杆菌直接侵入人体伤口内;②人体抵抗力降低;③有可供细菌生长繁殖的厌氧环境。
当机体发生损伤,如伤口窄深、缺血、坏死组织多、引流不畅及混有其他需氧病菌感染而造成伤口局部缺氧时,破伤风杆菌可在厌氧环境下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的外毒素而引起发病。
2 主要护理诊断2.1有窒息的危险与破伤风病人喉头、呼吸肌的持续痉挛和痰液堵塞气道等因素有关。
2.2气体交换受损与膈肌、呼吸肌痉挛无法进行正常呼吸等因素有关。
2.3吞咽障碍与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的咀嚼肌痉挛(表现为张口困难和牙关紧闭)有关。
2.4清理呼吸道无效和误吸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破伤风发作时喉头、呼吸肌痉挛,并口吐白沫和流涎;②不能有效咳嗽排除呼吸道分泌物。
2.5尿潴留与膀胱括约肌痉挛有关。
2.6有肺部感染的危险与破伤风病人喉头痉挛、呼吸道不畅、支气管分泌物淤积、不能经常翻身等因素有关。
2.7焦虑和恐惧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本病严重发作时病情凶险,病人十分痛苦;②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③对病程、治疗和预后不了解。
《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一)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对水和电解质的需要及分布,掌握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状况的基本评估;掌握水、电解质失衡的基本治疗原则;掌握人对水和钠平衡失调的反应及护理,掌握低钾血症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掌握酸碱平衡的调节及代谢性酸中毒的护理措施。
熟悉:体液平衡的调节;熟悉常见水钠代谢平衡失调类型;熟悉高钾血症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了解:水、电解质的主要功能,了解人体钙的平衡,了解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特点。
(二) 讲授内容第一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第二节:水、钠平衡失调第三节:钾代谢平衡失调第四节:酸碱平衡失调(三) 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代谢性酸中毒最突出的症状是( A )A. 呼吸深快,呼气时有酮味B.唇干舌燥,眼窝凹陷C.心率加快,血压下降D.呼吸浅慢,呼气时有烂苹果气味2、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为( D )A.K+B.Ca2+C.Mg2+D.Na+3、下列哪项为高渗性缺水的最早临床表现( C )A.皮肤弹性降低B.乏力C.口渴D.烦躁4、静脉补充钾盐前,首先应考虑病人的( C )A.血压B.呼吸C.尿量D.神志5、体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缓冲对是( A )A.HCO3-/H2CO3B.HPO2-/H2PO4-C.磷酸盐/磷酸D.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简答题1、简述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答:人体主要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和肾三种途径来维持机体正常的酸碱水平。
血液缓冲系统:当体内酸性物质过多时,HCO3﹣可结合H+产生H2CO3,继而分解为CO2H和H2O,通过呼吸排出CO2;当体内碱性物质过多时,HCO3﹣可结合OH-产生HCO3﹣和H2O。
肺:当pH下降或H2CO3增高时,呼吸系统兴奋性增加,使呼吸深快;加速对排出CO2;反之,则减少CO2的排出。
肾:肾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排H+和NH4+,回收Na+和HCO3-,维持血浆中HCO3﹣的浓度,发挥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