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80.56 KB
- 文档页数:5
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赵全平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4(000)026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
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瘢痕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乳腺脓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治疗,较之传统手术疗效更为显著,有利于术后恢复以及美观性值得推广。
【总页数】2页(P3473-3474)
【作者】赵全平
【作者单位】襄汾县人民医院,山西襄汾 0415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2.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3.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4.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对比评价
5.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患乳腺脓肿进行治疗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患者。
对对照组中的乳腺肿瘤患者进行传统的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切口疤痕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并且比较分析。
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明显更少,并且患者的疤痕长度更短,p<0.01。
另一方面,观察组中的患者能够继续哺乳的例数更多,术后三个月出现复发情况例数更少。
并且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乳漏现象,而观察组中的患者均治愈。
结论在对乳腺脓肿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使得治疗效果更好,疗程短、痛苦小,保持乳房完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穿刺冲洗;乳腺脓肿;超声引导;切开引流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7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58-02在对乳腺脓肿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术方式的选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1]。
而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就此问题对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患乳腺脓肿进行治疗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
所选患者均为哺乳期女性,且均有乳腺局部红、热、肿、痛的现象,有局部波动感,经过b超等各项检查,均确诊为乳腺脓肿。
排除以下情况患者:患者双侧出现脓肿,患者的脓液小于等于10ml或者大于等于250ml,患者中途改变治疗方式。
对照组中21有例乳腺脓肿患者,年龄段在20岁至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5±3.2)岁,左侧乳腺脓肿患者有9例,右侧乳腺脓肿患者有12例,单房脓肿患者有11例,多房脓肿患者有10例。
20233755[文章编号]1006-2440(2023)05-0494-02[引文格式]李季丹,陈建新,祝志恒,等.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J ].交通医学,2023,37(5):494-495.哺乳期乳房脓肿是乳腺炎的不良转归之一,主要表现为乳房内部脓液积聚,可导致局部皮肤破溃,甚至形成难治性瘘管,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脓肿切开引流是经典的外科干预手段,但存在麻醉配合、创伤较大、换药疼痛、愈合时间长、复哺乳率低等缺点。
因此,超声引导下乳房脓肿穿刺抽脓已逐渐成为重要的外科干预手段之一。
我院乳腺外科2016年1月—2021年12月应用超声引导下行乳房脓肿穿刺抽脓治疗哺乳期乳房脓肿患者,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哺乳期乳房脓肿患者186例,经超声检查均为单侧脓肿,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超声引导穿刺组93例和脓肿切开置管引流组93例。
超声引导穿刺组年龄21~34岁,平均27.5±2.8岁;顺产66例,剖宫产27例;左侧乳房脓肿45例,右侧脓肿48例;脓肿最大径15~95m m ,平均42.2±16.1m m ;平均体质量指数22.7±3.3kg/m 2。
脓肿切开置管引流组年龄19~40岁,平均27.6±4.6岁;顺产59例,剖宫产34例;左侧乳房脓肿42例,右侧脓肿51例;脓肿最大径19~115m m ,平均48.7±17.9m m ;平均体质量指数22.8±2.8kg/m 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入院前已进行乳腺穿刺治疗以及乳房脓肿已引起皮肤破溃或坏死患者。
1.2治疗方法1.2.1超声引导穿刺组:患者仰卧位或侧卧位,背部铺一次性无菌单,充分暴露患侧乳房。
超声探查乳房脓肿位置、大小和深度,标记穿刺点。
以0.5%碘伏消毒,超声引导下以20m L 注射器或50m L 注射器自定位点穿刺进针,到达脓腔后予以适当负压抽吸;如针头堵塞,在超声引导下适当变换针头位置,必要时生理盐水冲洗后再行抽吸;超声影像提示脓液完全抽吸后停止抽吸,局部消毒后加压包扎。
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分析目的:探究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100例,均给予乳腺肿块超声引導下空心针穿刺活检诊断,并进行病理送检。
分析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病理检查良恶性情况、肿瘤类型、穿刺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100.00%,和手术切除组织病理检查符合率为100.00%,活检穿刺和病理检查良性肿瘤均为20例,其中,乳腺腺病有9例,纤维腺瘤有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有3例,乳腺浆细胞性乳腺炎有2例,肉芽肿性炎1例,结核性脓疡1例。
活检穿刺和病理检查恶性肿瘤均为80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有56例,导管内不典型增生14例,转移性浸润癌有5例,黏液腺瘤3例,叶状肉瘤2例。
所有患者在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后无出现气胸或出血等并发症。
结论: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高,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可有效确定乳腺肿块良恶性情况,为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标签: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临床价值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女性居首位恶性肿瘤,为确保女性健康,及早确诊并给予手术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需及早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
有研究显示,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对组织创伤小,提取标本迅速、可尽早明确肿块病理性质,提高早期诊断率等特点,可避免对良性病变的过度治疗和恶性病变的延迟治疗。
本研究探讨了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100例,年龄23~70岁,平均(43.73±10.28)岁。
乳腺肿块的直径1.3~3.6cm,平均直径为(2.21±0.31)cm。
超声引导下穿刺灌洗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灌洗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60例患者,以抛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行切开引流)和观察组(n=30,行超声穿刺灌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差异。
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回乳率和乳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中,以超声引导下穿刺灌洗治疗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方面较切开引流治疗更高,可降低回乳率和乳瘘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穿刺灌洗;乳腺脓肿哺乳期乳腺炎作为女性的常见病症类型,可由高负压吸入、过度按摩乳房等因素引起,病症进展后可形成乳腺脓肿,目前切开引流是治疗脓肿的主要对策,但治疗时间长,换药会产生巨大的痛苦,且术后瘢痕明显,患者同时还需要回乳,否则可能导致乳瘘形成,患者对该手术的整体接受度较低[1]。
选择更有效、更具安全性的治疗措施成为目前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重要前提,现以60例患者为对象,为探究超声引导下穿刺灌洗治疗的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共计60例患者,以抛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分组详情见表1,患者资料于统计学软件SPSS中结果显示p>0.05,具有可比性。
表1分组详情组别人数(例)年龄(岁)平均年龄(岁)观察组3024~3529.67±1.12对照组3023~3529.88±1.22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乳腺脓肿诊断标准;(2)患者村阿紫不同程度乳房红、肿、热、痛表现。
排除标准(1)其他性质致如下包块患者;(2)免疫系统疾病者。
1.2方法1.2.1 对照组使用切开置管引流:通过局部浸润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激进型手术,于脓肿最低位置作一1.5~2.0cm的弧形切口,并分离皮下组织,以血管钳钝性进入脓肿位置,采用手指消除脓腔分隔,充分排除脓液和坏死组织,依次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0.9%氯化钠溶液和1%碘伏反复关系脓腔,脓腔放置1跟引流管。
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对比观察摘要】目的:对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系统评价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在临床上的价值。
方法:87 例乳腺脓肿患者首先应用超声根据不同声像图分类,然后自愿随机分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治疗方案,临床发现对于单个大脓肿及多房性脓肿的治疗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别,但是对于多发性乳腺脓肿的病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
结论:超声引导穿刺的治疗方案在治疗乳腺脓肿时具有不低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而且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身体损害,是一项值得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传统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2-144-01 近年来,我国医学行业一直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正在逐渐系统的发现和解决更多的疑难病例。
人们希望在治疗乳腺疾病的同时使乳腺的完美性得到保护,敦促外科治疗新理念的建立,致使微创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也充分体现出损伤控制外科基本理念。
所以特此将87例乳腺脓肿患者根据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进行特别的观察分析,以便选择出更加权威且适合广泛推广的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临床上有哺乳期妇女87 例,年龄为21 到41 岁不等,平均年龄在31 岁左右。
乳腺脓肿患者多数已经哺乳数天,乳房肿痛来到医院检查。
患者均有乳腺局部红、肿、热、痛临床表现,常规超声结合临床诊断为乳腺脓肿。
根据包块的超声特点进行分类,其中单房脓肿42例、多房脓肿29 例、16 例多发脓肿,共计102 个脓肿。
在这些患者接受治疗之前首先告知患者医院将会采取两种治疗方式,让患者自愿选择其中一种。
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组的乳腺脓肿患者40 例,共计51个脓肿,其中单个脓肿19 个,多房脓肿14 个,多发脓肿18 个。
传统手术治疗组乳腺脓肿患者47 例,共计51 个脓肿,其中单房脓肿24个,多房脓肿15 个,多发脓肿12 个。
B超引导下穿刺冲洗与置管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疗效比较梁建雄;林德安;陈璐;李捷飞【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穿刺冲洗与置管引流术在哺乳期乳腺脓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8月65例哺乳期乳腺脓肿,分为两组,分别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冲洗及置管引流术两种治疗方法,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并进一步把脓腔直径5 cm作为分界点,分析脓腔大小与手术方式选择对治愈率的影响。
结果:穿刺冲洗组与置管引流组治愈率分别为73.53%和100%,置管引流组优于穿刺冲洗组(P<0.05)。
其中,当乳腺脓肿直径<5 cm 时,穿刺冲洗组与置管引流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8.24%和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当脓肿直径>5 cm时,穿刺冲洗组与置管引流组的治愈率分别为58.82%和100%,置管引流组优于穿刺冲洗组(P<0.05)。
两组在继续哺乳率、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当乳腺脓肿直径<5 cm时,可选择B超引导下穿刺冲洗术治疗,当脓肿直径>5 cm时,可考虑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术治疗。
【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131-133)【关键词】乳腺脓肿;B超引导;置管引流术;穿刺冲洗术;继续哺乳率【作者】梁建雄;林德安;陈璐;李捷飞【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钦州 535099;广西钦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钦州 535099;广西钦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钦州 535099;广西钦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钦州 5350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5.8乳腺脓肿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
目前,微创手术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体现了现代外科微创化、功能化的治疗理念,既保证了治疗效果和母乳的正常喂养,又缩短了治疗时间[1]。
乳腺肿物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引导下对乳腺肿物采用粗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在高频彩超引导下应有美国产BARD第三代活检装置及14~16 G粗针,对超声发现的432例乳腺肿物进行穿刺活检,每一肿物均取3~5条组织,送病理检查。
结果取材成功率100%,所取组织条均达到病理切片要求,其中乳腺恶性肿瘤70例,良性病变362例。
结论高频超声引导下乳腺肿物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省时、并发症少的介入性超声诊断技术,患者痛苦小、易接受并可确定良、恶性肿瘤,指导临床医生的进一步治疗,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标签:高频超声引导;乳腺肿物;粗针穿刺;穿刺活检近几年介入性超声取得了重要进展,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技术已成为乳腺肿物诊断的重要方法,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所在医院乳腺中心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对432例乳腺肿物采用14~16 G粗针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取得满意的效果,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32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乳腺中心门诊患者,年龄17~90岁,432例中单侧乳腺肿物425例,双侧7例,肿物直径0.55~7.45 cm。
其中包括局部导管扩张伴实性团块16例;局部腺体结构紊乱3例,范围长径7.45 cm。
声像图均为实性低回声,其中65例边界欠清呈浸润状,367例边界清。
1.2设备及器械应用GE S6型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7~12 MHz,美国产BARD第三代可调试自动活检装置,美国产Badr Magnum 14~16 G穿刺针,射程15~22 mm,取材10 mm。
1.3穿刺方法嘱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根据超声发现的肿物确定穿刺点,常规消毒,应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超声引导下进针至肿物边缘,进针方向需保持与探头方向平行,确定击发进针长度及安全范围,激发活检枪后迅速拔针,穿刺时可在超声监视下看见清晰的进针路径,并尽可能保证每针在肿物内不同的穿刺路径取材,每一病灶取3~5條组织,穿刺结束后,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绷带加压包扎,并嘱患者局部按压20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