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要点(董显宏)
- 格式:pptx
- 大小:384.74 KB
- 文档页数:29
矿山储量年度报告编制引言矿山储量年度报告是对矿山资源储量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的重要文件。
该报告不仅对矿山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还是政府监管部门评估和监督矿山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矿山储量年度报告的编制过程和要点。
报告编制流程1. 数据收集在编制矿山储量年度报告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工作。
这包括获取矿山开采的产量数据、矿石质量分析报告、矿山地质调查数据和勘探成果等。
同时,还需要搜集与矿山相关的市场情况、技术进展和政策法规等信息。
2.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矿山资源的储量情况。
这涉及到对矿藏规模、品位、开采效率、资源综合利用率等指标进行计算和评估。
同时,还要对市场需求、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评估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3. 报告撰写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矿山储量年度报告需要进行详细的撰写工作。
报告的格式一般包括封面、目录、引言、矿山概况、储量评估和分析、生产情况和展望、风险因素和对策等内容。
在撰写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简练明了,陈述准确客观,重点突出、层次清晰。
4. 报告审阅在报告撰写完成后,需要进行内部审阅和评审。
这一环节主要是由矿山企业的管理层和技术人员参与,以确保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报告发布经过审阅确认后,矿山储量年度报告正式发布。
一般情况下,该报告会面向矿山企业内部、政府监管部门、投资者以及其他相关利益方。
报告编制要点1. 矿山概况矿山概况是报告的基础部分,介绍矿山的位置、面积、矿藏特点和资源规模等。
同时,还要描述矿山的开采工艺、生产设备和管理体系等情况,以及矿山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人员情况。
2. 储量评估和分析储量评估和分析是报告的核心内容,对矿山资源的储量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评估。
这包括对矿藏规模、品位、可采储量和剩余储量等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开采技术等因素进行动态评估。
3. 生产情况和展望生产情况和展望是报告的重要内容,对矿山的年度产量、产值、成本和效益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资源储量报告编制评审工作重点与质量一、不同资源储量报告相应工作重点1、探矿权范围的地质勘查报告这种报告送交评审的有工作总结报告、普查报告、详查报告等。
工作总结报告大部分处在普查阶段,因矿业权人根据矿业权处置、转让的需要而提交。
工作程度较低,在总结报告中要全面反映投入的工作量,对勘查区找矿潜力作出评价,可估算资源量的进行资源量估算(包括预测资源量)。
资料收集方面不便强调其全面性,只要充分反映已做的全部工作。
普查报告是普查工作的总结,普查工作是对矿化较大地区开展地质、物探、化探工作和取样,对已知矿化区做出初步评价,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出详查范围。
相对而言,在普查阶段,投入的方法手段较多,工作范围较广。
工作严格按实施方案或设计进行,按程序、规范要求操作,物探、化探工作应有专门的总结(文、图);地质测量(填图、剖面测量)、山地工程及钻探工程有专门的记录及对应的图件;地表及坑道中应系统的刻槽取样,钻孔中按不同矿种要求连续采样,采样长度按一般工业指标要求,样长不大于夹石剔除厚度;对于金属矿产,应全孔取样进行光谱分析,根据光谱分析结果,确定基本分析项目,组合分析及化学全分析一定要按要求进行。
为保证分析质量,应对基本分析进行内、外检。
而水文地质工作及矿石加工选冶性能研究则以收集资料为主,不必投入过多的实物工作量;综合工作充分反映不同方法手段工作量与成果,研究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
资源储量估算按一般工业指标进行,有条件的,可采集体重样。
普查工作要求的是对整个勘查区地质情况进行了解,不要认为对某段或某个矿体提交了333资源量,就达到了普查。
详查报告是详查工作及普查工作阶段地质工作的全面总结,故报告中要反映详查阶段以前所有地质工作及所形成的认识。
详查是对详查区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样,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作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或作出可作为矿山设计提供依据的结论。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内容及评审意见书编制的要点探讨本人刘贵忠教授级高工第一批矿产储量评估师应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储量处邀请,根据自已多年对各矿种、特别是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的初浅经验和教训与对新标准规范、现行规程及有关规定要求理解和运用,对地质报告评审内容及评审意见书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交流。
其交流的内容如下:一、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与评审意义及其重要性二、地质勘查工作及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的依据三、如何提高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质量四、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的主要内容五、评审中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六、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编制的主要内容及要点一、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的意义及重要性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是由具有相应勘查资格资质的地勘单位受矿业权人或矿业权行政管理机关委托,经相应的地质勘查和综合整理编制而成的地质勘查成果,是矿业权人进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及矿山开采设计的地质依据,也是国土资源部门进行管理的依据。
因此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客观真实、准确可靠对矿山未来开采的经济性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合法、合规和合理管理。
因此,根据矿床的分布地域、矿床的成因类型,矿体、矿层的赋存特点,因地制宜地、按照不同矿种的相应规范规程及规定等技术要求从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全方位进行评审是保证报告质量的重要一环。
二、地质勘查工作及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的主要依据1、国家和自治区有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及要求;有关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要求;2、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及DZ/T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国家或行业(管理部门)分矿种(或相近矿种)的矿产资源储量相关技术标准、新标准规范及现行有关规程及规定要求;3、矿产资源管理部门授予或颁发的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划定矿区范围批复,为进行矿产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其他有效的与矿业权有关的文件、资料。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及评审中的主要问题一、矿体外推圈定矿体圈定,可按某矿种在勘查过程中所确定勘查类型的基础上,以规范中规定的工程间距(结合地质研究程度、开采技术条件、查明程度及矿石选冶试验程度等因素)进行控矿工程间圈连矿体。
矿体外推圈定要在可靠地质研究基础上,充分考虑矿体赋存形态、空间产出的地质规律条件下进行。
当矿体赋存有规律条件下,即矿体长度与厚度呈正相关关系时,在有一定数量控矿工程和数据统计的充分依据情况下,可科学地确定外推长度。
当矿体赋存无规律可循时,无限外推一般按相应网度的二分之一尖(楔)推或四分之一值平(板)推为宜。
当有限外推时,对有色和贵金属矿产,由于矿体特征复杂,当边缘控矿工程存在大于边界品位的二分之一矿化时,可做三分之二尖推或三分之一平推;当边缘工程未见矿时,同无限外推处理,即二分之一尖(楔)推或四分之一平(板)推;上述有限外推和无限外推中的二分之一尖推和四分之一平推、三分之二尖推和三分之一平推的结果都是等值的,可兹证明。
在沿矿体走向或倾向方向上,常按一定间隔进行取样。
当相邻样品工程有一工程样品达不到工业要求,相邻样品之间各种边界点的确定和界限的圈定方法常用插入法进行;当矿体厚度变化比较规律,有用组分分布比较均匀情况下,可采边界线基点计算用内插法、印格法、图解插入法圈定。
对厚度较薄(达不到可采厚度)、品位较高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体采用米·克/吨值之品位、厚度之综合工业指标圈定矿体。
此时,当矿脉厚度有一定变幅,品位变化不均匀时,矿体(脉)不能进行外推圈定。
而对厚度较稳定、品位相对均匀的较稳定的薄脉型矿体采用米·克/吨值圈定矿体边界时,可参照前述矿体外推原则进行。
1、矿体外推圈定的起点间题矿体外推不论是沿矿体走向抑或矿体倾向外推,均应以控制矿体的样品工程为起点进行外推。
在已评审的报告中,已发现几例将矿体外推起点置于没有工程控制的矿体(块段)边界上;这种外推相当于对矿体的连续外推,是不允许的。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与评审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编制与评审是矿产资源领域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该报告对于科学确定储量、开发矿产资源具有指导作用,并且对于评估矿产资源的价值和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报告编制的内容、方法以及评审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报告编制的内容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矿产资源概况、储量计算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储量分类与评价、储量预测与展望等。
其中,矿产资源概况需要对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产量等情况进行描述;储量计算方法需要明确采用的计算方法,并且详细介绍计算过程和依据;数据收集与分析需要搜集并整理相关的数据,同时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储量分类与评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储量的分类标准,并对不同分类的储量进行评价;储量预测与展望需要基于当前资源状况和发展趋势,对未来的储量进行预测和展望。
二、报告编制的方法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方法主要包括储量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储量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矿种和储量类型的特点,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储量估计,例如,对于煤炭资源的储量估计,可以采用井下估算法和表面估算法;对于金属矿产资源的储量估计,可以采用剩余资源法和静态思维法等。
数据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对已有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确定可靠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修正和补充。
定性方法主要通过对矿产资源的特征、条件和环境等进行描述和评价。
三、报告编制的评审程序综上所述,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编制与评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系统性地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同时进行严格的评审程序,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只有在编制和评审过程中严格遵循科学原则和程序,才能制定出可靠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为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矿山储量动态监测中年报编制工作的要点和方法孙志斌【摘要】笔者从多年的矿山储量年报编制工作的实践出发,根据《关于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87号)和《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国土资发[2008]163号)的相关规定,从储量年报编制必须以测量为基础、以回采率为核心、储量分类和图件规范等方面阐述了储量年报编制工作中的要点和方法,对进一步规范储量年报编制和储量动态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2页(P154-155)【关键词】储量年报编制;测量;回采率;储量动态管理【作者】孙志斌【作者单位】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一大队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3国土资源部2006年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87号),通知中明确要求:矿山企业在每年12月31日前要完成对其动用、消耗、损失的资源储量的地质测量工作,建立矿山技术档案和资源储量台账;并在下一年1月底前,将矿山储量年报报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1]。
国土资源部2008年印发了《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63号),从内容到形式以及技术上进一步规范了矿山储量年报编制的要求,使近多年的储量动态管理、矿山储量年报编制及评审工作得到基本的统一和完善。
笔者从2012年开始至今多次参与了新疆煤矿矿山储量年报编制工作,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和采矿、勘查、测量等知识,提出矿山储量年报编制中应把握的工作要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供同行们参考和使用。
1 年报编制的依据及要求矿山储量年报是融合管理和各种技术,包括采矿、勘查、测量等,既要满足储量管理的需要,又要符合采矿、勘查、测量等的规范要求。
因此编制工作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结合矿山实际情况进行。
具体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②《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③《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0215-2002);④《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⑤关于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87号);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63号);⑦其它有关固体矿产地质测量、编录、采集、资料综合整理规程规定;⑧该矿山通过评审备案的生产地质报告、开发利用方案、上一年度矿山储量年报及批复文件。
(2023)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与评审课件(一)2023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与评审课件课件简介该课件旨在介绍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编制及评审流程,以及相关的规范要求和技术方法,帮助学习者掌握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矿产资源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课件内容1.矿产资源储量评估基础–矿产资源定义–矿产资源分类及分级–矿产资源与储量的关系2.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流程–储量评估的程序和方法–数据收集与处理–报告撰写3.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要求–系统性、科学性和可靠性–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满足客观真实性和保密性要求4.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技术方法–金属量计算方法–储量估算方法–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方法课件特点1.理论联系实际,案例丰富2.重点突出,课程明晰3.操作性强,效果显著适用范围1.矿产资源储量评估工作相关人员2.从事矿产资源储量编制及评审工作的专业人员3.从事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人员4.矿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课件收益1.掌握矿产资源储量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提高矿产资源储量编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对矿业公司的发展和管理具有积极意义4.为将来的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有力保障以上是关于2023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与评审课件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学习者掌握矿产资源储量评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水平和实践能力。
课件设计思路1.综合性设计。
本课件以整合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技术和规范为设计思路,全面系统地介绍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编制流程和评审要求。
2.实用性设计。
本课件注重实践教学,以案例为核心模块,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让学习者充分掌握实现矿产资源储量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3.优化性设计。
本课件精选课程内容,突出重点难点,以图表、流程示意图等形式展现,让学习者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提升学习效率。
课件学习要求1.具备一定的矿产资源专业背景知识;2.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意愿;3.熟悉计算机操作和文献检索技能。
附件:矿山储量年报编制提纲及要点2017年9月目录一、矿山年报文字报告提纲及内容要点1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目的任务 (1)第二节年报工作基础 (1)第三节矿山企业及生产经营情况 (2)第二章年报检测工作及探采对比 (3)第一节本次年报检测工作及质量评述 (3)第二节探采对比 (5)第三节本次年报检测工作须要说明的问题 (7)第三章资源储量估算 (8)第一节动用块段的原始分割平差计算 (8)第二节动用块段分割的采损块段重圈估算 (13)第三节新增矿体采损块段储量的估算 (15)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16)第四章矿山“三率” (18)第一节矿山“三率”统计结果 (18)第二节矿山“三率”情况 (18)第五章下一年度拟动用的资源储量 (20)第六章结论 (21)二、年报文字报告附图、附表、附件目录22(一)附图 (22)(二)附表 (22)(三)附件 (22)三、年报主要附图作图要点24(一)矿山地形地质图 (24)(二)资源储量估算图 (24)1、地质块段法: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或垂直纵投影图 (24)2、断面法:资源储量估算剖面(或断面)图 (26)(三)新增采样质量点编录素描图 (27)四、年报主要附表格式及内容要点28(一)采空区测量成果表 (28)(二)新增采样质量点位置测量成果表 (28)(三)新增采样质量点样品登记及单工程矿体厚度品位计算表 (29)(四)原始分割资源储量估算表 (30)(五)重圈的采损块段资源储量估算表 (33)(六)新发现矿体采损块段资源储量估算表 (35)(七)采损块段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 (37)(八)矿山年度资源储量统计结果表 (38)一、矿山储量年报文字报告提纲及内容要点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任务适时、准确掌握矿山年度资源储量的变化情况促进矿山资源储量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解释:1、通过对本年度矿山开采的采空区测量以及新增采样质量点的采样编录工作,估算本年度的矿山采矿消耗的采损资源储量、采损资源储量的探采对比变化(重算和勘查增减量及增减变化原因)、以及开采回采率等;2、统计矿山资源储量的年初资源储量(保有、累计查明)、本年度采损资源储量(开采量、损失量)、本年度资源储量增减变化量(勘查增减、重算增减)、年未资源储量(保有、累计查明);3、收集矿山选厂的选矿回收率(主要矿产的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共伴生矿产选矿回收率以及矿山废石、废水、尾砂的利用率的综合表述)等。
河北省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报编写指南(试行)一、封面扉页(一)报告名称:报告名称由矿山名称+年度+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组成,矿山名称应与采矿许可证中的矿山名称一致。
(二)报告扉页:报告提交单位、单位负责人、单位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查人、报告提交日期。
(三)报告文字目录、附图目录、附表目录。
二、正文要求(首次进行矿山资源储量测量的报告)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本次测量目的任务说明测量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依据与要求等。
第二节自然地理概况简要说明XX区位置,原勘探XX区名称、范围、坐标及面积;采矿(探矿)许可证界定的范围、坐标、面积和标高;本次测量的范围、坐标、面积和标高,三者之间平面上的套合关系,地形地貌与交通条件等。
第三节企业概况企业创建、人员结构、主要技术经济参数、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情况。
第二章地质勘查与采矿第一节地质勘查工作评述简述不同时期地质工作情况、提交的成果、审查批准文件号及资源储量。
第二节开采现状XX区开采设计方案及开采现状,矿产资源储量利用情况,资源储量变化情况等。
第三节本次工作评述工作方法,投入的工作量(应详细列表,有关测量数据等要作为附件列出)、质量情况,应用前人资料情况等。
第三章矿床地质第一节XX区地质概况简述XX区基本地质情况(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等)。
第二节矿体特征简述矿体的空间位置、形态、规模、产状及矿石质量等,第四章资源储量估算第一节保有、动用及累计查明的资源储量简要说明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参数、采用的工业指标、矿体圈定与外推原则等。
计算保有资源储量及当年、历年动用的资源储量(开采量、损失量、勘查增减变化量等)。
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需说明的问题资源储量估算基准日及其它需说明的问题第五章结论简述资源储量测量结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
三、附件要求(首次进行矿山资源储量测量的报告)(一)附图1.主要图件:(1)交通位置图;(2)XX区地质图(标注采矿许可证范围);(3)采剥(露天开采)或采掘(井下开采)现状图;(4)井上、井下对照图;(5)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6)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7)采样平面图或剖面图;(9)相关照片。
(二○○四年二月二十八日)第一部分资源储量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按照我省目前的实际情况,其各类资源储量报告可大体分为:地质勘查类报告(持勘查许可证)、小小矿资源储量报告(持采矿许可证或划定矿区范围批文、准予编制报告函件)、资源储量核查报告(持采矿许可证、划定矿区范围批文、准予编制报告函件)、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核实评估报告(建设项目立项批文)、矿山闭坑报告(采矿许可证)五类。
一、地质勘查类报告矿产勘查是矿产开发的前期投入,其最终目的是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所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矿山开发风险,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要求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将矿山开发风险降到最低。
1、编制依据按DZ/T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的统一要求,结合矿种规范进行。
2、编写准则(1)地质勘查报告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
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
(2)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
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
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
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3)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
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4)地质勘查工作应按照有关地质勘查规范对各勘查阶段的要求(或勘查合同的约定)部署工作,并取得相应阶段的各项勘查数据资料。
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编制要求1. 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编制要求1.1 基本要求(1)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以矿山为单元编制;(2)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以上一次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或上年度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为基础,根据本年度矿山地质测量成果编制,应准确反映当年矿山的下列情况:a. 当年动用(开采和损失)和累计消耗的矿产资源储量;b. 当年开拓工程控制的矿体,重新连接圈定计算增减变化的矿产资源储量;c. 矿山累计查明和保有的矿产资源储量;d. 下一年度计划动用的资源储量。
1.2 编制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的基础资料(1)上一次矿区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或上一年度的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
(2)按《矿山测量基本内容和精度要求》,对本年度新增探、采工程(井巷、采区)进行井上井下工程测量、矿山生产测量,圈定采空区范围的有关矿山测量资料。
(3)对新增探、采工程,按《矿山原始地质编录要求》进行编录,按《矿山主要样品采集要求》进行采样及编录的资料。
(4)新增探、采工程所取样品,按有关矿产勘查规范要求送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分析测试,并按要求进行内、外检的资料。
(5)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矿产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按季编制和更新储量台账、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井下对照图和资源储量估算图等资料。
2. 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的构成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由报表及相关附表、附图组成。
附录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格式和填写要求附录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格式和填写要求一、报表(一)封面、扉页1、报告名称:××××矿××××年度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
2、报告扉页:采矿权人名称、采矿许可证号、所在行政区代码、报告提交单位、单位负责人、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负责人、主要编制人员、报告审查人、报告提交日期。
3、报告报表的主要内容目录、附图目录、附表目录、证件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