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射频介绍

射频介绍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讲义

课程概述

关于射频(RF)

关于射频集成电路

无线通信与射频集成电路设计

课程相关信息

RFIC相关IEEE/IEE期刊和会议

关于射频

? 射频= Radio Frequency (RF) → Wireless!

? Why Wireless?

– 可移动(Mobile)

– 个人化(Personalized)

– 方便灵活(Self-configuring)

– 低成本(在某些情况下)

– and more ...

? Why Wired?

<<>><>?

<<>><>?

? 多高的频率才是射频?

? 为什么使用高频频率?

30-300kHz LF 中波广播530-1700 kHz 300kHz-3MHz MF

短波广播 5.9-26.1 MHz

3-30MHz HF RFID 13 MHz

30-300MHz VHF

调频广播88-108 MHz

我们关心的频段

300-1000MHz UHF

(无线)电视54-88, 174-220 MHz 1-2 GHz L-Band 遥控模型72 MHz

2-4 GHz S-Band 个人移动通信900MHz, 1.8, 1.9, 2 GHz 4-8 GHz C-Band

WLAN, Bluetooth

(ISM Band)

2.4-2.5GHz, 5-6GHz

注1:本表主要参考国外标准

注2:ISM =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

关于射频集成电路

? 是什么推动了RFIC的发展?

– Why IC?

– 体积更小,功耗更低,更便宜→移动性、个人化、低成本

– 功能更强,适合于复杂的现代通信网络

– 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生物芯片、RFID等

? Quiz: why not fully integrated?

?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最具挑战性之处在于,设计者向上必须

懂得无线系统的知识,向下必须具备集成电路物理和工艺

基础,既要掌握模拟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技巧,又要熟悉射频

和微波的理论与技术。(当然,高技术应该带来高收益:)

<<>><>?

<<>><>?

无线通信与射频集成电路设计

? 通信系统的“层次”? 数字通信工程师眼中的系统

– 研究内容:信息论、编码、调制、信道特性、均衡、QoS 等等– 解决问题:信道中的噪声、衰落、干扰 ……

– 目的:在系统的层次提高信息传输的质和量,系统规划

Channel

Encoder Modulator

Decoder Demodulator

10110001

10110001

<<>><>?

? 射频系统工程师眼中的系统

– 研究内容:射频收发机(Transceiver)的体系结构,频率、功耗、增益、噪声、非线性的总体要求和分配– 解决问题:电路模块对系统的影响

– 目的:合理分配资源,满足整体性能要求,降低成本、功耗、体积

BB

Up-Conversion PA

BB

Down-Conversion

Frequency Synthesizer

RF

? RFIC设计工程师眼中的系统

– 研究内容:增益、功率、阻抗、频响、反馈、功耗、噪声、非线性、稳定性、隔离度……

– 解决问题:元件的不理想性对电路的影响

– 目的:选择合适的元件、结构和工作点,使电路达到指标要求

– 与传统微波工程相比:更“自由”,但不确定因素更多

– 与低频模拟电路设计相比:目的和内容不同,寄生现象、品质因数、阻抗匹配、传输线特性等的影响变得至关重要

<<>><>?

<<>><>?

? 三个层面

Circuits

– Gain

– Noise

– Power

– Linearity

– Freq. & BW

– Matching

– Stability

– ......Devices

– Device Physics – I-V Characteristics

– Mobility – Beta

– Breakdown – Modeling – ......

Systems

– Information Theory

–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 Wireless Channel Estimation

– Equalization

– Coding and De-coding

– System Planning

– ......

<<>><>?

? 相关学科和技术

微波理论

无线通信

系统标准

器件模型

EDA 工具

高频封装技术

高频测试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

工艺与器件收发机结构

数字通信RFIC

? RFIC设计简单流程

系统协议物理层标准

收发机结构定义

模块划分系统规划

电路设计

器件模型

版图设计

工艺文件

流片、测试

<<>><>?

<<>><>?

? 无线通信系统和信道

– 噪声与干扰的普遍存在

? 背景噪声(1)? 同信道干扰(2)

? 相邻和临近信道干扰(3)

?

来自其它系统的干扰和阻塞(4)

– 无线信道的不理想性

? 信号随传播距离迅速衰减

? 多径衰落:不同反射路径的信号在接收天线处叠加,造成几十dB 的信号起伏

– 决定了接收机灵敏度、动态范围、选择性,发射机功放的结构,信号的泄漏等指标

1

2

4

3

3

一个简单的蜂窝系统

P r P t d n

?∝

<<>><>?

– Example: GSM 系统的信号和干扰情况

41d B c

56 dBc/?43 dBm

66 dBc/?33 dBm

76 dBc/?23dBm

9 d B c

99 dBc / 0 dBm

?99 d B m

f 0+1.6 MHz f 0+3 MHz

980 MHz f 0+400kHz

f 01000 MHz

12.75 GHz

100 kHz 835 MHz 915 MHz

f 0?3 MHz

GSM Mobile Receive Band 935-960 MHz

? 接收/发射机规划

– 接收机体系结构 (中频的选择,频率规划)

? 镜像频率及其抑制问题

? 超外差(几次变频)

? 低中频

? 零中频

– 接收机模块划分,噪声、增益、线性度、选择性、功耗等的分配或预算(Budget)

– 发射机结构– 频率合成技术NF1

IIP31

G1

NF2

IIP32

G2

NF3

IIP33

G3NF tot=?

IIP3tot=?

G tot=?

<<>><>?

<<>><>?

? 噪声、噪声系数

– 天线噪声:天线从周围环境中接收到的噪声能量,输出到接收机的噪声功率为 ? k = 1.38×1023 joules/K 为玻尔兹曼常数(Boltzmann's constant)

? T n 为等效的天线噪声温度,随频率而变化,但被简单地认为是290°K

? B n 为接收机等效噪声带宽

– 电路中的噪声源

? 电阻、晶体管、PN 结

? 理想的电感电容不产生噪声

– 噪声系数

? 即使没有输入,电路中的噪声源也会在输出端产生噪声功率? 噪声系数通常被定义为电路对信号信噪比的影响程度:

R P n kT n B n

=F SNR in

SNR out

-----------------=

<<>><>?

? 电路的非线性

– 什么是线性/非线性?– 电路本身就是非线性的

? 三极管集电极电流与基极电压的关系? MOS 管漏极电流与栅极电压的关系? PN 结电容

– 非线性电路的简单模型

? – 非线性对系统的影响

? 增益压缩? 谐波失真

?

交调(Cross-Modulation)?

互调(Intermodulation)失真

– 有关指标

? 1-dB 压缩点(1-dB Compression Point)? 3阶截点(3rd-order Intercept Point, IP3)

y a 0a 1x 1a 2x 2a 3x 3+++=

? 小信号放大器设计

– 宽带放大器(DC-GHz)

? 带宽受限的原因

? 极点及其抵消技术

? 密勒效应(Miller Effect)

? 分布式放大器

– 传统微波放大器

? 输入、输出匹配网络设计

? 最大功率增益/最小噪声系数/宽带? 稳定系数

? Smith Chart的使用

– CMOS/Bipolar低噪声放大器(LNA)? 输入阻抗匹配的实现

? 噪声分析、噪声系数的计算和优化? 在片电感?单端vs.差分?

? 还有那些因素影响噪声系数?v in

v out

C1

C2

R1R

2

R s

H s()

R2

1sR2C2

+

-----------------------

R1

1sR1C1

+

-----------------------

R2

1sR2C2

+

-----------------------

+

------------------------------------------------------

=

R21sR1C1

+

()

R11sR2C2

+

()R21sR1C1

+

()

+

----------------------------------------------------------------------------

=

<<>><>?

? 射频混频器(Mixer)

– 工作原理:非线性与时变系统? 单平衡混频电路

? Gilbert乘法器

– 线性度的考虑

? 处理最大幅度的射频信号

? 使用反馈

? 使用中心偏移的跨导组– 噪声的考虑

? 单边带(SSB)与双边带

(DSB)噪声系数

? 跨导电路的噪声? 开关电路的噪声? 减小噪声的策略

RF

Image

IF

LO

LO

RF

<<>><>?

<<>><>?

? 振荡器与频率合成

– 振荡器的起振原理– 正交信号的产生

– 振荡器的Q 值及相位噪声

? 相位噪声产生原因

? 倒易混频(Reciprocal Mixing)? 相位误差

?

降低相位噪声的措施

BW

f LO

f IF

f RF ?f

BW

f int Reciprocal Mixing

<<>><>?

– 频率合成

? PLL 基本原理

? PLL 传输噪声特性? PLL 环路元件? 整数与小数分频

? 射频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

– 分类:A, B, C, D, E, F

– 功率增益,最大输出功率,效率– 线性度

? 互调分量(IM3, IM5 etc.)或谐波抑制

? ACP (Adjacent Channel Power, 已调制信号)? EVM (Error Vector Matgnitude ,误差向量幅度)

– 大信号阻抗匹配

– 线性化技术:前馈、反馈、预失真等

f r

f o

LF

VCO

PD ÷N

? 集成电路工艺及元件

– MOS管

? 积累、耗尽、反型,亚阈区、线性区、饱和区

? 漏电流和跨导的计算

? MOS电容和S/D结电容

? 短沟道效应

? f T和f Max

– CMOS工艺中的电阻电容

– CMOS工艺中的电感

? 模型

? 电感值的计算,Q值的优化

? 有源电感

– 尺寸按比例缩小(Scaling Down)的影响– 其它射频集成电路工艺

R s

C ox/2

Substrate

R si

L

C si

C ox/2

R si

C si

C p

<<>><>?

公交车射频卡刷卡机的设计

摘要 (2) Abstract (3) 第1章绪论 (4) 1.1 课题背景 (4) 1.2 设计意义与目的 (4) 1.3 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 (4) 1.4 系统设计的方案选择 (5) 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 (6) 2.1 系统硬件设计框图 (6) 2.2 系统硬件设计原理图 (6) 2.3 系统各电路详细设计 (7) 2.3.1 单片机的选择与应用 (7) 2.3.2 显示电路 (8) 2.3.3 93C46串行EEPROM (8) 2.3.4 蜂鸣器电路 (9) 2.3.5 看门狗电路 (10) 2.3.6 读卡器电路 (11) 2.3.7 电源电路 (13) 第3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14) 3.1 系统软件设计框图 (14) 3.2 系统软件各模块设计分析及程序流程图 (14) 3.2.1 主程序 (14) 3.2.2 中断服务子程序 (15) 3.2.3 显示程序 (15) 3.2.4 蜂鸣器程序 (18) 3.2.5 93C46串行EEPROM编程 (18) 3.2.6 读卡器程序 (21) 第4章系统的软件调试 (34) 4.1 系统调试软件Medwin (34) 4.2 程序调试示例 (34) 总结 (36) 致谢 (37) 参考文献 (38)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公交车射频卡可以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 本文对公交车射频刷卡机的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采用美国ATMEL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应用PHILIPS公司的MIFARE射频技术实现设计。本设计包含了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两个部分。硬件设计部分描述了所应用的各部分的硬件电路及其原理,主要有:显示电路,看门狗电路,93C46串行EEPROM,蜂鸣器电路以及读卡器电路;同时,给出了完整的系统硬件设计原理图。软件设计采用了汇编语言进行设计,运用模块化结构,并给出了各个模块的流程图,使程序设计的逻辑关系更加简洁明了;采用系统调试软件Medwin进行软件调试;另外,本文也给出了详细的程序清单。 关键词:公交卡,射频卡,单片机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xtension of the city scale, the transportation has already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of the city development.The bus radio frequency card can provide more convenience and faster servance. This text carry on a research to the system design of the the bus radio frequency card machine .It adopted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of the AT89C52 of the American ATMEL company as the control core and applied the MIFARE radio frequency technique of the PHILIPS company to realize the design.This design of the system includ two parts: the hardware design and the software design.The hardware design part described the hardware circuits and the principle of each part, mainly includ:the display circuit, the watchdog circuit, the 93C46 serial EEPROM, the buffer circuit and read card machine.Also ,it gave the system hardware of the integral design principle diagram.Adopting assemble language to edit the software, using blocking structure and giving the flow chart of each block make the logical relation of the program design more simply and directly to understand.It adopted Medwin to debug the program.Moreover, this text also gave detailed program list. Keyword:Bus Card, Radio Frequency Card,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射频接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1 前言 (2) 2 工程概况 (2) 3 正文 (2) 3.1零中频接收系统结构性能和特点 (3) 3.2基于ADS2009对零中频接收系统设计与仿真 (3) 3.3超外差接收系统结构性能和特点 (12) 3.4基于ADS2009对超外差接收系统设计与仿真 (13) 4 有关说明 (16) 5 心得体会 (18) 6 致谢 (18) 7 参考文献 (19)

射频是一种频谱介于75kHz-3000GHz之间的电波,当频谱范围介于20Hz-20kHz之间时,这种低频信号难以直接用天线发射,而是要利用无线电技术先经过转换,调制达到一定的高频范围,才可以借助无线电电波传播。射频技术实质是一种借助电磁波来传播信号的无线电技术。 无线电技术应用最早从18世纪下半段开始,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世界已经对频谱进行了多次分段波传播。当前,被广泛采用的频谱分段方式是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所规定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射频所含频率也不断提高。到目前为止,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射频技术也已经在众多领域的到应用。特别是高频电路的应用。其中在通信领域,射频识别是进步最快的重要方面。 工程概况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系统产品越来越普及,成为当今人类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射频接收机位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最前端,其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通信系统。优化设计结构和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以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是射频工程师追求的方向。由于零中频接收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和易于单片集成的特点,已成为射频接收机中极具竞争力的一种结构,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在介绍超外差结构和零中频结构性能和特点的基础上,对超外差结构和零中频结构进行设计与仿真。 正文 下面设计一个接收机系统,使用行为级的功能模块实现收信机的系统级仿真。

射频卡读模块使用说明

CLWG182 射频卡读模块使用说明 一、产品简介 CLWG182为北京长龙科技开发中心的新一代门禁打卡模块。采用了最新设计的电路板,有较强的扩展功能。其特点如下: 1、可以选择支持多种通信接口方式。 2、复位与独特的硬件看门狗电路工作可靠,不存在死机现象。特别适用于无人值守的工作 场合下使用。 3、W iegand和ABA输出方式采用了双晶体管设计的驱动,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在外形尺寸上 满足需要,驱动能力较芯片驱动要强。在9012(TO-92A封装)驱动的情况下,输出电流可以达到200mA。在SC-59封装的情况下,输出电流可以达到100mA。能够支持对100米远的控制器进行打卡操作。 4、L ED、蜂鸣器均提供了外接口,供用户根据需要引出使用。 5、提供了两种封装线性稳压芯片(78L05、78LM05T)的安装孔,供选择使用。 6、提供了E2PROM的扩展安装定位,供门禁打卡头的名单下载用(需定货时商定使用条 件)。 7、提供了SYRIS200控制器兼容的RS485协议。在RS485协议下,通过硬件设置,能够支 持对ID4001卡或TEMIC E5550卡的打卡操作。最重要的是通过对SYRIS200协议的扩展,能够设置E5550卡的主密码、辅助密码和块号。 8、提供了在RS232协议下,利用WIN98平台上的用户读写界面,(用唤醒后读命令一次进 行)设置E5550卡的主密码、辅助密码和块号,以便切换到Wiegand26/34和ABA下进行打卡操作。 9、当模块处于RS485工作状态下时,厂家提供了一种转接器(RS232转RS485),供用户 选择,能够在WIN98平台上的用户读写界面下,利用直接的RS485命令,对模块进行读写操作和系统设定。 CLWG18X系列模块对E5550卡的打卡操作须先核对主密码,然后核对第6块的辅助密码,在核对正确的情况下,将所须读取的数据,按WG26/34的设定,存入卡数据区,在接收到读卡命令后,将数据发送回控制器。 对ID4001卡的读操作较E5550卡的操作简单。 ID4001卡有5个字节,一般只传输后3至4字节(根据命令E而定)。 二、接口简要说明 在Wiegand和ABA方式下,红灯常亮,打卡正确后,传输数据,同时绿灯闪一下,蜂鸣器响一下。 在RS232方式下,红灯间隙闪一下。通信成功后,绿灯闪一下,同时蜂鸣器响一下,但是,蜂鸣器在鸣叫时,在有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会停止鸣叫,转向输入信号的处理。 ABA方式的说明 脉冲宽度为175us,脉冲周期为350us。

智能射频卡门禁系统方案

智能射频卡门禁管理系统 解 决 方 案 中控科技 https://www.doczj.com/doc/4818172617.html,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各种高尚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而怎样满足住户对居住环境日益提高的要求,怎样对小区或大厦进行合理、有效、安全的管理,在现今科技迅速发展的的条件下,必须有一套适合现今发展格局的新的管理方式。 感应卡门禁系统集电脑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磁电技术和非接触式技术于一体,使卡与锁之间实现完整的“对话”功能,以智能来控制门锁的开启,从而开创了门禁管理的新概念。它不仅给管理者提供了更安全、更迅捷、更自动化的管理模式,而且也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选择最佳门禁系统 选择门禁系统的标准是:第一是品质(以可靠性、稳定性、故障率低衡量);第二是够用(正规厂家的产品一般能满足98%以上的用户需求,标准功能即可,功能不是越多越好,以简单实用为最好); 第三是价格(选择性能/价格比好的产品)。 智能射频卡门禁系统特点和优点: 1、非接触感应卡智能门禁系统的特点 非接触感应卡,使用方便便捷,感应速度快 (0.5秒左右),感应距离根据不同读卡器和感应卡感应距离可以选择 5-80公分. 感应卡便于携带,安全耐用永不磨损. 感应卡的芯片内都有一个只读的识别码,这使得复制成为不可能。而且授权系统密码管理严格,绝无仿冒的可能。如果感应卡遗失,可以及时安全挂失. IC卡与感应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而产生的各种故障,并且提高了卡片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无裸露的IC 芯片,无需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伤或油污等因素。整个系统采用质量可靠的进口元器件,并采用多种保护方案,从而保证了系统运行的高可靠性。 抗干扰性强,允许同时多卡操作,能在各种恶劣的工作条件下使用,比磁卡和接触式IC卡更让管理人

RF射频问题处理汇总

viemedic RF常见问题处理方式总汇 1、viemedic RF 射频的治疗原理是什么? viemedic RF 射频波穿透皮肤,利用皮肤形成的阻抗作用来产生能量;同时还可以细胞分子产生强烈的共振旋转(百万次/秒的数量级),磨擦会产生热能。两者共同作用使皮肤底层的温度瞬间升高,利用真皮层胶原蛋白加热时会产生的胶原蛋白收紧及刺激皮肤内胶原蛋白再生,具有即时提升紧肤及持久胶原蛋白再生两大功效,在治疗后的2 -- 6个月中胶原蛋白会逐渐增加、重组,使得下垂松弛的皮肤得到紧致提升。 2、什么是viemedic RF射频? RF射频是一种高频变化的电磁波。 射频波的频率范围从3KHZ—300MHZ,而RF(Radio Frequency)射频美容系统的频率是1.15MHZ,它的波谱每秒波动变化在百万次以上。可以穿透皮肤4MM左右到达真皮层。 3、viemedic RF射频能治疗哪些皮肤问题? 用于治疗眼周,全脸面部等部位的鱼尾纹、前额横纹、鼻唇纹、眉间纹,颈纹、妊娠纹及全身细纹,整体提升面部肌肤以及修复皮肤,有效的治疗痤疮和色斑,可使皮肤美白、紧实、细腻,其他美容治疗方面的运用还包括腹部松弛、大腿皮肤松弛、吸脂手术后的恢复等。 4、viemedic RF射频治疗安全吗? viemedic RF射频采用双极射频头严格控制治疗的深度,可以在治疗皮肤深层均匀的加热,使皮肤产生热量和温度,可以对任何皮肤进行治疗,没有灼伤皮肤、脂肪组织的危险,又因为viemedic RF射频仪是作为美国FDA认可的非手术准医学的全新医疗器械,所以它是目前所有用于治疗面部问题器械中最为安全有效的美容仪器。 5、viemedic RF 射频美容需要多少费用? 由于射频技术的特殊性,使射频美容设备价格过于昂贵,在美国一般10万到50万美元一台。我国一些医疗机构一次收费4万--5万元。我们一个疗程3--6个月只需以上费用的几分之一,每次约60分钟,疗程治疗时间控制在3--6个月以内,并不损伤皮肤,不影响工作。 6、viemedic RF射频达到理想效果要作几次? 根据顾客的个体差异不同,一般3个月左右,十次为一疗程,可有效去除面部、身体80%以上的皱纹和瑕疵,逆转实际年龄3--5岁。

Mifare1射频卡操作原理(编程)

Mifare1卡及其读写器ASIC模块之“密码操作”研究与其应用程序开发 关键字:非接触式智能卡 ASIC模块 1、序言 非接触式智能卡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类门禁控制系统,公共交通支付系统,e-purse系统,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IBMS(智能大楼管理系统),海关过境身份识别,以及医疗保险系统等等。 非接触式智能卡以其高度安全保密性,通信高速性,使用方便性,成本日渐低廉等而受到广泛使用,给我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如何认识、理解智能卡,特别是带有非常神秘色彩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已引起很多智能卡的使用者,包括智能卡专业研发的IT科研人员的极大的兴趣和爱好。笔者在此很愿意将自己多年来在智能卡(接触式智能卡及非接触式智能卡)方面的研究及其软硬件应用开发的经验与大家一同交流和分享,以取得我国金卡工程事业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在此,笔者将以符合ISO/IEC14443TYPEA标准的Mifare1S50系列非接触式智能卡及其读写设备专用IC(ASIC)RC150/170模块为对象,与大家一起就“关于非接触式智能卡及其读写器ASIC模块之‘密码操作’”作一些研究与探讨,并将用标准的Intel-51系列微处理器汇编语言进行实际的应用程序的开发。在笔者曾设计和开发的众多智能卡项目中,本文所给出的应用程序都有着良好的运行效果。 2、非接触式智能卡及其读写器ASIC模块RC150/170 Mifare1S50非接触式智能卡片有着16个Sector(扇区);每个Sector包含4个Block(块);每个Block具有16个byte的存储容量。Sector被定义为Sector0至Sector15;Block被分为Block0至Block3;整个Mifare1S50非接触式智能卡共有64个Block。 Sector0中的Block0记录了该张智能卡的序列号(SerialNumber)以及生产厂商的标志信息等,这些信息已在卡片出厂时固化,不能更改。因此该Block不能再复用为应用数据块。 每个Sector中的Block3被特别用来存放对该Sector中应用块Block0,1,2及其本身Block3进行数据存取的密码及存取权限。整个Mifare1S50非接触式智能卡共有16个Block3。根据绝对地址编址,他们可被编为Block3(在Sector0中),Block7(在Sector1中),Block11(在Sector2中),以及Block63(在Sector15中)等等。 对于某一Sector中的Block3的绝对地址编址可以由下列公式计算得到: Block X=(N+1)*4-1

射频及传输线基础知识

传输线的基本知识 传输射频信号的线缆泛称传输线,常用的有两种:双线与同轴线。频率更高则会用到微带线与波导,虽然结构不同,用途各异,但其基本传输特性都由传输线公式所表征。 不妨先让我们作一个实验,在一台PNA3620上测一段同轴线的输入阻抗。我们会发现在某个频率上同轴线末端开路时其输入阻抗却呈现短路,而末端短路时入端反而呈现开路。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到几个结论或想法:首先,这个现象按低频常规电路经验看是想不通的,因此一段线或一个网络必须在使用频率上用射频仪器进行测试才能反映其真实情况。其二,出现这种现象时同轴线的长度为测试频率下的λ/ 4或其奇数倍;因此传输线的特性通常是与长度的波长数有关,让我们习惯用波长数来描述传输线长度,而不是绝对长度,这样作就更通用更广泛一些。最后,这种现象必须通过传输线公式来计算(或阻抗圆图来查出),熟悉传输线公式或圆图是射频、天馈线工作者的基本功。 传输线公式是由著名的电报方程导出的,在这里不作推导而直接引用其公式。对于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只需会利用公式或圆图即可。 这里主要讲无耗传输线,有耗的用得较少,就不多提了。 射频器件(包括天线)的性能是与传输线(也称馈线)有关的,射频器件的匹配过程是在传输线上完成的,可以说射频器件是离不开传输线的。先熟悉传输线是合理的,而电路的东西是比较具体的。即使是天线,作者也尽量将其看成是个射频器件来处理,这种作法符合一般基层工作者的实际水平。 1.1 传输线基本公式 1.电报方程 对于一段均匀传输线,在有关书上可 查到,等效电路如图1-1所示。根据线的 微分参数可列出经典的电报方程,解出的 结果为: V 1= 2 1(V 2+I 2Z 0)e гx + 2 1 (V 2-I 2Z 0)e -гx (1-1) I 1= 21Z (V 2+I 2Z 0)e г x - 21Z (V 2-I 2Z 0)e -г x (1-2) 2 x 为距离或长度,由负载端起算,即负载端的x 为0 2г= α+j β, г为传播系数,α为衰减系数, β为相移系数。无耗时г = j β. 一般情况下常用无耗线来进行分析,这样公式简单一些,也明确一些,或者说理想化一些。而这样作实际上是可行的,真要计算衰减时,再把衰减常数加上。 2 Z 0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2 Z i 为源的输出阻抗(或源内阻),通常假定亦为Z 0;若不是Z 0,其数值仅影响线上电压的幅度大小,并不影响其分布曲线形状。

射频卡收费系统设计方案及简介【最新】

射频卡收费系统设计方案及简介 (联网st) 一、系统组成 射频卡收费系统(网络版)由网络服务器和收费工作站了系统组成。如下图: 网络服务器 MT4.C + SQL SERVER 7. 0 或WIH2K+ SQL SERVER2000 丿 局域网(光歼或宜它介血) ?厅工件站 Viitlows9. X 加售饭系域 收费系统网络版服务器使用Windows2000 Server系列(或Windows NT Server 4. 0)操作系统,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7. 0 (Microsoft SQL Server2000)大型数据库系统作为我们的数据库服(舔厅工作站I 图_ 图二 (终请机\ ???128 号) =1485 靖口 l=jj (终请机\占

务器。服务器和工作站Z间局域网(或其它可用连接,如电话拨号. ADSL对接等)进行连接,如(图一)。对于只有一个餐厅或者几个餐 厅距离不超过1. 5公里的情况,服务器和工作站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即 可,如(图二),即图一中方框内的部分可用图二屮方框内的部分代替。注:企业的局域网是由企业自主负责建立。 2、收费工作站采用WINDOWS 9. X或者Windows2000作为操作平 台,安装运行收费系统的管理软件和采集软件两部分。 3、用户使用的收费卡采用MIFARE One (Ml)芯片,该卡共有16 个区的空间可供使用,并且各个系统Z间町以独立使用,互不干扰。 真正实现一卡多用,一卡通用的收费系统。 4、收费工作站子系统主要由POS机、发卡机和监控主机组成, POS机称为终端机,终端机与监控主机通过RS-485接口相连,组成 主从式网络;发卡机与监控主机通过RS-232接口相连。 5、系统容量为:N (服务器数量)X254 (每服务器节点数)X128 (每节点终端机数),每台监控主机(节点)最多可带12 8台终端机, 这些终端机可分配到多达4条电缆线上与工作站相连,每条电缆线的最大长度可达1.5KM,与单一电缆的系统相比,覆盖面积和装机容量扩大了4倍,增人了系统建设的灵活性。 6、监控主机为一般的通用微机,要求采用586/133以上的微机, 并配32M以上内存,硬盘存储空间应大于1G。 7、终端机既可联网运行,也可单独脱网运行,脱网运行时可储 存信息8000条。并且内置自动充电电池,在停电的时候也可照常营业。 二、系统功能:

如何选择射频测试仪器

如何选择射频测试仪器 当前,基于射频原理的无线通信产品俯拾即是,其数量的增长速度也非常惊人。从蜂窝电话和无线PDA,到支持WiFi的笔记本电脑、蓝牙耳机、射频身份标签、无线医疗设备和Zigbee传感器,射频设备的市场规模在飞速扩大。要想进行全面的生产测试并提高测试产能,测试工程师们必须懂得选用最适合的仪器完成这些测试工作。那么,如何选择射频测试仪器呢? 一、射频信号源的选择 所有的射频信号源都能产生连续(CW)射频正弦波信号。某些信号发生器也能够产生模拟调制射频信号(如AM信号或脉冲射频信号),矢量信号发生器采用IQ调制器产生各种模拟或数字调制信号。 射频信号源进一步可以分成很多种,包括固定频率CW正弦波输出源、扫描输出一个频段非固定频率CW正弦波的扫频源、模拟信号发生器以及增加模拟和数字调制功能的矢量信号发生器。 如果测试需要激励信号,那么就需要射频信号源。射频信号源的关键指标是频率与幅值范围、幅值精度和调制质量(对于产生调制信号的信号源而言)。频率调谐速度和幅值稳定时间对于减少测试时间也是非常关键的。 矢量信号发生器是一种高性能的信号源,通常结合任意波形发生器一起产生某些调制信号。通过任意波形发生器可以使矢量信号发生器产生任意类型的模拟或数字调制信号。这种发生器可以在内部产生多种基带波形,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在外部产生某种基带波形然后载入到仪器中。如果测试规范要求被测的元件、设备或系统按照待测设备最终使用中的处理调制方式进行测试,那么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使用矢量信号发生器。 如果测试规范需要进行接收器灵敏度测试、误码率测试、相邻信道抑制、双音互调抑制、或双音互调失真的测试,那么也需要使用射频信号源。双音互调测试和相邻信道抑制测试需要两个信号源,接收器灵敏度测试和/或误码率测试只需要使用一个射频信号源。 如果待测器件是用于移动电话的,那么测试者可能要根据移动电话标准的需要进行调制信

范例一射频卡读写系统

范例一射频卡读写系统 一.系统概述 1. 课题背景 射频识别卡(非接触式IC卡)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成功地结合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的难题,是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一大突破。由于其方便性、耐用性,且可高速通信和多卡操作等特点,非接触式IC卡在门禁安防、身份识别、公共交通等众多领域正逐渐取代接触式IC卡,在市场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1) 公共交通非接触式IC卡应用潜力最大的领域之一就是公共交通领域。例如公交、地铁,乘客将非接触式IC卡做的电子车票放在钱包或者包里就可以检票,方便快捷。公交经营者也宜于管理、减少支出。 (2) 身份识别使用非接触IC卡做为身份识别方式,比一般的证件卡片具有更高的防伪性,存储更多信息,便于管理。我国第二代公民身份证即采用非接触式IC卡,卡中输入生物特征信息及身份信息,以进一步加强防伪,同时便于全国实时管理。 (3) 门禁控制采用基于非接触式IC卡的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检查每个人进入大楼、管理区的准入权限,并记录出入时间。 另外,还有高速公路收费,停车场收费,加油站收费,智能卡水表、电表、煤气表等应用,使用非接触式IC卡都是首选。 射频识别卡的应用前景日益广泛,其应用关键需要大量的读写设备。 2. 非接触IC卡读写系统 非接触IC卡读写设备(或称阅读设备、读写器)是连接非接触IC卡与应用系统间的桥梁,是非接触IC卡应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读写设备的基本任务就是启动非接触卡,与非接触卡建立通信,在应用系统和非接触卡间传递数据。 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将要发送的信息编码后加载到一固定频率的载波上,当非接触式IC 卡(卡片内有一个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送的载波频率相同)进入读写器的工作区域后,谐振电路产生共振并产生电荷积累,当电荷积累到一定数值时,就能为非接触式IC卡内的电路提供工作电压,使IC卡内的芯片开始正常工作,处理读写器发送的数据信息。 一般来说,完整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设备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参见图6-1): (1) MCU:MCU是读写设备的数据处理控制核心。它不仅要控制射频处理模块完成对非接触卡的读写,还要负责通过通信接口与主机或应用系统进行通信以及对键盘、显示设备等其他外部设备的控制。 (2) 射频处理模块:射频处理模块负责射频信号的处理和数据的传输,完成对射频卡的读写。射频处理模块可以采用厂商提供的专用模块或射频基站芯片。射频基站芯片即非接触式IC卡读写芯片,也称射频读写芯片。 (3) 天线:天线的作用就是产生磁通量,为卡片提供电源,在读写设备和卡片之间传送信息。天线的有效电磁场范围就是系统的工作区域。 (4) MCU与主机的通信接口以及键盘、LED/LCD显示等其它外部设备。

基于AT89C51的射频卡读写器的设计

基于AT89C51的射频卡读写器的设计 发表时间:2010-11-18T10:59:16.82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7月上旬刊供稿作者:位永辉张首军[导读] 射频卡与读卡器之间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读写操作 位永辉张首军(西安思源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射频卡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的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结束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基于MF RC500的射频卡读写器的设计。关键词:射频卡射频识别 IC卡 MFRC500 引言 射频卡又称非接触式IC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的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结束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近几年来由于其高度安全保密性、使用简单等特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利用AT89C51、MF RC500等构建射频卡读写器,并在该读写器基础上能很容易地开发出适用于各方面的自动识别系统。 1 射频卡发射原理 射频卡与读卡器之间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读写操作。二者之间的通讯频率为13.56MHZ。射频卡本身是无源卡,当读写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本身的LC振荡器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另一部分则是指令和数据信号,指挥芯片完成对数据的读取、修改、储存等,并返回信号给读写器,完成一次读写操作。 2 MF RC500及其特性 MF RC500是应用于13.56MHz非接触式通信中高集成度IC卡系列中的一员。该IC卡系列利用先进的调制和解调概念,完全集成了在13.56MHz下所有类型的被动非接触通信方式和协议。MF RC500支持ISO14443A所有的层,内部的发送器部分不需要增加有源电路就能够直接驱动近操作距离的天线(可达100mm)。 MF RC500 SO32封装管脚配置如图1 3 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有MCU,MFRC500、看门狗以及RS232通信模块组成。系统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先由MCU控制MF RC500驱动天线对Mifare卡,也就是应答器(PICC),进行读写操作。然后,根据所得的数据对其它接口器件进行响应操作。最后,与PC机之间进行通信,把数据传给上位机。系统 MCU采用AT89C51,是因为89C51开发简单,运行稳定。 4 天线的设计 由于MF RC500的频率是13.56MHz,属于短波段,因此可以采用小环天线。小环天线有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本系统采用方形设计。 5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6 软件编程部分采用基于Keil C的C语言对系统进行编程,部分程序如下: char M500Reset(void) { char status; RC500RST=0; //RC500在RSTPD脚由高变低的时候复位 delay_1ms(25); //注意延时的长度,本系统的晶振频率是11.0592MHz RC500RST=1; delay_50us(200); RC500RST=0; delay_50us(50); .return status; } char M500Config(void)//对RC500的寄存器进行初始化 char M500PiccCommonRequest(unsigned char req_code,unsigned char *atq) //RC500发送请求。 char M500PiccCascAnticoll(unsigned char bcnt,unsigned char *snr) //反碰撞函数,得到一张卡的序列号存入snr中 char M500PiccCascSelect(unsigned char *snr,unsigned char *sak) //选中snr指定的卡,对于Mifarel卡返回值为0008H,值存入sak中 char M500PiccAuthKey(unsigned char auth_mode,unsigned char *snr,unsigned char *keys,unsigned char block) //这是三轮认证函数,整个过程包括:先将所要访问的区密码加密(如区0的初始密码为6个FFH),再将加密后的密码通过Loadkey存入MF RC500的Key缓存中,接着进行认证。 Char M500PiccRead(unsigned char addr,unsigned char *_data) //最后读卡,读到的数据存入_data中。 7 结束语 IC卡以其高度的信息集成及安全性已经融入当今信息技术的主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介绍了基于PHILIPS公司的MFRC500和AT89C51的射频卡读写器的软硬件设计,对射频卡的推广有重要意义。该系统可用于考勤、门禁、售饭、公共交通等领域中。与磁卡、只读射频卡(EM卡)组成的系统相比,系统性能大大改善,并且为“一卡通”的实现提供了必备条件。参考文献: [1]《射频识别(RFID)技术》Klaus Finkenzeller著.陈大才编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 [2]《无线发送/接收IC芯片及其数据通信技术选编》李朝青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单片机原理与控制技术》张志良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年3月

ic卡分类介绍

什么是“磁卡? 磁卡(Magnetic Card),是以液体磁性材料或磁条为信息载体,将液体磁性材料涂覆在卡片上(如存折)或将宽约6-14mm的磁条压贴在卡片上(如常见的银联卡)。 根据ISO7811/2标准规定,第一磁道能存储76个字母数字型字符,并且在首次被写磁后是只读的;第二磁道能存储37个数字型字符,同时也是只读的;第三磁道能存储104个数字型字符,是可读可写的,银行卡用以记录账面余额等信息。三条磁道在卡上的位置在国际标准ISO007811/5中被严格规定。 磁卡一般作为识别卡用,可以写入、储存、改写信息内容,特点是可靠性强、记录数据密度大、误读率低,信息输入、读出速度快。由于磁卡的信息读写相对简单容易,使用方便,成本低,从而较早地获得了发展,并进入了多个应用领域,如金融、财务、邮电、通信、交通、旅游、医疗、教育、宾馆等。 磁条卡技术是在卡存储数据发展过程中使用时间最久的。基本上常用的磁条卡有两种:高磁(HICO)卡以2750或4000 Oersteds的强度进行编码,而低磁(LOCO)卡以300 Oersteds的强度进行编码。 在IC卡推出之前,从世界范围来看,磁卡由于技术普及基础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与后来发展起来的IC 卡相比有以下不足:信息存储量小、磁条易读出和伪造、保密性差,从而需要计算机网络或中央数据库的支持等。 什么是“条码卡”? 条码卡(Bar Card),以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条形码记载信息,常见的条码符号是由黑条和白空印刷而成,当光照射到条码符号上时,黑条和白空产生较强的对比度,从而利用条、空对光的不同反射率来识读信息。 条码卡分为一维码和二维码两种。一维码比较常用,如日常商品外包装上的条码就是一维码。它的信息存储量小,仅能存储一个代号,使用时通过这个代号调取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二维码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它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像、指纹、签名等,并可脱离计算机使用。 条码卡制作简便,普通的条码按一定要求打印或复印即可,成本较低,但它的识读设备(特别是二维码的识读设备)比较昂贵。与磁卡和IC卡不同的是,条码卡内的信息不能改写,另外,安全性能差、标准也不统一,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应用。 “IC卡”是怎么回事? IC卡即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技术等发展的产物。它将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塑料基片的指定位置上,利用集成电路的可存储特性,保存、读取和修改芯片上的信息。 IC卡的概念是70年代初提出来的,IC卡一出现,就以其超小的体积、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技术、以及特殊的保密措施、和无法被破译及仿造的特点受到普遍欢迎,40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通讯、医疗、身份证明等众多领域。 按照与外界数据传送的形式来分,IC卡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按照卡内集成电路(嵌装的芯片)的不同,IC卡可分为存储器卡、逻辑加密卡和CPU卡 存储器卡适合于仅以IC卡作为数据的转存介质或有软件加密而不担心被篡改的系统,价格较低;逻辑加密卡通过设置卡上的密码区域来控制卡的读写,价格适中,目前应用数量最大;CPU卡又名“智能卡”(其名称来源于英文名词“Smart Card”),卡的集成电路中带有微处理器,自身就可以进行数据计算和信息处理,同时能够利用随机数和密钥进行卡与设备的相互验证,安全性高。虽然价格稍高一些,但应用前景仍然看好。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规划的金融卡,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规划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卡,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的社会保障卡采用的都是这种接触式CPU卡。 在众多实力强大的国际级大财团的推动下,智能卡及其行业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不可逆转之势。 IC卡具有磁卡和条码卡所无法比拟的许多优点:存储容量大,是磁卡的几倍至几十倍;安全性高,具有防伪造、防篡改的能力;可脱机使用,应用较为灵活。同时,也存在着价格高、抗静电和抗紫外线能力弱等缺点。

射频疼痛治疗仪

射频疼痛治疗仪 射频疼痛治疗仪产品概述 ASA-601TP射频疼痛治疗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高频率射电电流,使得电极尖端的 靶点组织内离子运动摩擦生热,组织内蛋白质灭活凝固、水分丧失而萎缩,产生物理化学的性质变化,从而达到热凝毁损靶点的目的。华夏康宁射频针产生的高频电流定时恒温可控地加热人体组织中的病变核团,从而使核团变性,失去活力,达到治疗的效果。该设备适用于神经外科疼痛微创治疗。 射频疼痛治疗仪主要功能 ?电阻抗电刺激的电生理定位 ?温度和时间调控 ?热凝毁损 射频疼痛治疗仪特点 ?全数字参数预测、功能监测 ?指示灯功能监测 ?声响提示功能监测 ?超温保护及超温报警 ?手动开关控制运行/停止 ?全数字触摸键盘控制 射频疼痛治疗仪技术特色 ASA-601TP射频疼痛治疗仪通过射频电流使生物组织热凝,在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关键的技术指标。如射频热凝功率、射频热凝匹配阻抗等。在电路上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抗干扰技术,使病灶温度及恒温控制稳定可靠,保证了病灶毁损范围的可控性。根据电生理学理论设计的电阻抗测量电路,神经电刺激发生器,ASA-601TP射频疼痛治疗仪有效避免了对周围神经的损伤。 ASA-601TP射频疼痛治疗仪工作原理,华夏康宁ASA-601TP射频疼痛治疗仪持续发出高频率的射电电流,射频电流在中性电极和工作电极之间产生一个高频率交替变化的电场,由于电极工作端电力线高度集中、密度大,交替变化的电场使水分随之产生高频振荡而摩擦生热,从而使该部分组织温度升高;让细胞在不同的温度值产生热凝调节、失去生物活性、体积收缩或发生灭活致痛因子、炎症因子和消除水肿等的不同改变。 下面将依据华夏康宁射频热凝器工作时产生产热不同,产生相应的不同治疗原理及其对应的适应症: 从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椎间盘髓核与盘原性疼痛、自主神经、神经末梢、软组织六大适应症阐述,其中外周神经疼痛和椎间盘髓核与原盘性疼痛的治疗是临床的主要应用方向。 中枢神经系统:配合细胞刀手术定位系统在中枢神经核团利用射频热凝器进行热凝变性治疗;或配合影像以及电生理测试定位在脊髓病变区域进行射频热凝治疗。适应症如:帕金森氏病、舞蹈病、扭转痉挛、戒毒、颅内肿瘤、与腺体相关的顽固性癌症疼痛、幻肢痛等。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射频收发系统(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射频无线收发系统 姓名:晁州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学号:10042309 同组人:朱丽洁 指导教师:张小林 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 13 年0 7 月05 日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射频收发系统 摘要: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无线通信领域,越来越多的通信产品大量涌现出来。但设计无线数据传输产品往往需要相当的无线电专业知识和价格高昂的专业设备,因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和新产品的开发。nRF24L01是一个为433MHz ISM频段设计的无线收发芯片,它为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应用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办法, 使用nRF24L01降低了开发难度,缩短了开发周期,使产品能更快地推向市场。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无线数据收发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案,给出了基于无线射频芯片nRF24L01和STC89C52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方法,详细分析了各部分实现原理,并对系统的传输距离、传输数据的正确性进行了测试。试验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无线通信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单片机射频

目录 前言 (1) 1系统设计 (1) 1.1系统设计 (2) 1.2实现过程 (2) 2系统组成………………………………………………………………………… 2 2.1射频收发控制模块 (3) 2.1.1无线射频收发芯片n R F24L01介 绍 (3) 2.1.2稳压部 分…………………………………………………………………… (5) 2.2单片机控制部分 (6) 2.2.1S T C89C52R C功能介 绍 (6) 2.2.2内部结 构…………………………………………………………………… (6) 2.2.3串口通

射频卡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射频卡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一、课题要求分析: 射频卡简介 射频卡(简称RF卡)是一种以无线方式传送数据的集成电路卡片,它具有数据处理及安全认证功能等特有的优点: ●RF卡在读写时是处于非接触操作状态,避免了由于接触不良所造成的读写错误等 误操作,同时避免了灰尘、油污等外部恶劣环境对读写卡的影响。读写错误等误操 作,同时避免了灰尘、油污等外部恶劣环境对读写卡的影响。 ●操作简单、快捷-RF卡采取无线通迅方式,使用时无方向要求,所以使用起来十 分方便。 ●防冲突-RF卡中存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因此终端 可以同时处理多张卡片。 ●便于一卡多用:RF卡中有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又各自有自己的密码,所以可以将 不同的分区用于不同的应用,实现一卡多用。 与接触式IC卡相比较,射频卡具有以下优点: ●可靠性高-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 例如:由于粗暴插卡、非卡外物插入、灰尘、油污导致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故 障; ●卡表面无裸露的芯片,无须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 ●操作方便、快捷-由于非接触通讯,读写器在1cm-10cm范围内就可以对卡片操作, 所以不必象IC卡那样进行插拔工作;非接触卡使用时没有方向性,卡片可以任意 方向掠过读写器表面,可大大提高每次使用的速度; ●防冲突-射频卡中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因此读写器 可以“同时”处理多张非接触式射频卡; ●应用范围广-射频卡的存储器结构特点使它一卡多用;可应用于不同的系统,用户 根据不同的应用设定不同的密码和访问条件; ●加密性能好-射频卡的序列号是唯一的,制造厂家在产品出厂前已将此序列号固 化,不可再更改; 射频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双向验证机制,即读写器验证射频卡的合法性,同时射频卡也验证读写器的合法性;处理前,卡要与读写器进行三次相互认证,而且在通讯过程中所有 的数据都加密。此外,卡中各个扇区都有自己的操作密码和访问条件。 设计采用串口的方式外接的射频IC 卡读写器,提供射频识别及IC 卡读写功能,供研究移动物流智能终端设备使用,来完成无线射频技术与移动物流智能终 端的集成开发任务。 文章在硬件电路设计中深入探讨了射频识别系统的关键技术-射频天线,并设计出完善实用的系统射频天线。随后给出了读写器通用Demo 硬件电路的应用开发方案。文章接着分析了系统的软件实现方案和射频卡读写原理,架构了实现对IC 卡的读数据、写数据、控

射频卡水表说明书样本

射频卡水表( DN15-DN50) 使用说明书 冀制00000218 泊头市普惠仪表有限公司 ,

本水表是用来计量流经自来水管道水的体积总量的仪表, 适用于单向、非脉冲水流。智能射频卡( 冷水、热水、纯净水) 水表以自来水行业最常见, 无故障, 普通湿式水表为母体表, 采用国际上最新微功耗, 超大型大规模集成电脑芯片模块, 以高集成化工业手段而设计制造的可靠电子控制器, 配以本公司研发的超低功耗, 大扭距输出的无压损电机控制阀等相结合生产制造的新一代智能化水表, 是集预付费, 自动计费, 报警及防止不当使用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产品。具有计量准确, 性能可靠, 结构先进等特点, 产品性能指标符合建设部CJ/T 133—标准和本企业标准, 主要用于住宅和企业用水的计量与收费工作, 该水表是以自来水公司和房产物业公司等水管部门现代管理的理想计量收费器具。 一、主要技术性能: 1.被测水温: 0o—40oC( 热水表0o—90 oC) 2.水表的公称压力1Mpa 3.流量表: ( 流量范围见下表) 4.水表的最大允计误差: 从包括最小流最Q1至不包括分界流量( Q2) 的低区±5%包括分界流量( Q2) 至包括过载流量( Q4) 的高区±2%。 5.管道的水压度大于0.02 Mpa. 6相对湿度≤90% 7工作电压: 3V

8模块静态功耗 <8 u A , 平均功耗<10 u A 9卡型号:ATMEL-T5557 二、性能特点: ?非接触式射频卡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密闭整体模块可应用于高湿高温环境,防水、尘、静电对电路的损坏; ?电路经优化设计, 抗干扰性能强, 易于维护; ?卡的使用温在-40 到 +85 °C; ?卡内嵌全球唯一64 位序列号, 具有可追溯性。 ?卡内有密码设置和写保护, 保证数据安全; 三、功能介绍: ?水量计量: 采集并存贮机械水表的计量数据, 能够记录剩余水量, 累积充值量、累计用水量。 ?显示功能: 能够显示十种状态中文提示, 四种状态符号提示。 ?报警功能: 两级报警功能, 分为: 显示报警提示和关阀报警提示。 ?查询功能: 经过相关功能卡显示表内计量数据, 并经过卡回抄表内数据。 ?限购功能: 可预设”限购水量”防止用户囤积水量。 ?阀门控制功能: 用户购水用尽时关闭阀门, 重新购水开启阀门。可按用水量自动进行阀门维护。( 默认15 m.3且大致一个月自动维护一次) ;当磁 攻击时关闭阀门。关阀报警时关闭阀门。电源电压低时关闭阀门。 ?退购功能: 可凭专用”退购卡”退还用户水表中的剩余量。 ?防磁攻击: 磁场靠近或采样信号线被剪断时, 将自动关闭阀门。 ?一卡多表: 可经过设置一张用户卡对应3块子表。 ?电池电压检测: 表内备有大容量锂锰电池, 可供水表长期使用; 四、使用说明: 射频卡智能冷水表计量和监控数据是经过水表和液晶显示并用射频卡传递数据, 液晶显示如下图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