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传播符号学研究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28
论大众传播研究的符号学方法-----------------------------------------------------------------------------------丁和根2006-01-17 16:18:55.0内容提要:符号学方法在大众传播研究中的运用,将可能对大众传播研究的松散状态起学科整合作用;同时弥补我国目前传播学研究中过于技术化的偏向,为传播学增添人文学科的底蕴。
由于符号学是一个十分繁复的复合的知识系统,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切入大众传播研究,是目前可以选择的较好途径。
符号学和传播学都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国际范围内发展得很快的学科。
就其性质而言,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着显著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莫过于,符号学不仅是一个研究领域,而且还是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方法论。
这种不同使得符号学对当今的社会人文科学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符号学方法的导入,将会在改进和深化我国的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研究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大众传播学与符号学的联姻大众传播学与符号学的联姻,其实早已不是什么理论的假想。
两者的关系,与其说是大众传播研究应当吸收符号学的方法和成果,毋宁说20世纪下半叶符号学的快速发展本身就是大众传播无孔不入的时代压力的结果。
符号学大师罗兰·巴尔特在1964年发表的《符号学原理》中写道:“可以肯定的是,大众传播的发展在今日使人们空前地关注意指的广泛领域,而与此同时,语言学、信息学、形式逻辑以及结构人类学等学科所取得的成就,又为语义分析提供了新的手段。
符号学在些种情势下呼之欲出,就不再是几个学者的异想天开,而是现代社会的历史要求。
”[1]显然,巴尔特在这里是将大众传播空前发达的时代情境当成了讨论符号学的一种语境。
如果按他所倡导的那样,将符号学理解成主要是研究意指问题(即符号化过程或意义产生过程)的学问,那么现代符号学理论旨趣就在很大程度上与大众传播学息息相关了。
《傳播符號學理論》導論及第一章摘要一.傳播2學派:1.訊息的傳遞(過程學派)注重傳送者與接收者如何進行譯碼(encode)和解碼(decode),及傳播者如何使用傳播媒介及管道。
2.意義生產與交換(符號學派)(1)注重文本的文化角色。
(2)取材語言學、藝術。
(3)視傳播為一種作品。
二.Shannon&Weaver線性傳播模式:1.三層面:(1)技術:如何精確傳播符號?(2)語意:傳播符號如何傳送精確的原意?(3)效果:接受厚的意義如何有效地影響預期行為?缺點:沒有回饋。
三.Redundancy冗贅性:1.訊息中可預測或約定成俗的部份。
2.功能:(1)Shannon&Weaver所界定技術功能。
(2)社交的功能。
(3)冗贅性高→低資訊量→易於學習。
四.Jackbson雅各布雅-社交溝通:指沒有新意,沒有資訊,為使現在管道暢通的傳播行為。
Ex:打招呼。
五.ego-driver 自我驅策:人們希望被他人注意、認同和接受的需求。
六.管道資訊傳遞的物理狀態。
Ex:光波、聲波、電話線、神經系統。
七.媒介1.現場媒介:聲音、表情、身體。
2.再現媒介:圖書、繪畫、攝影、建築→文本。
3.機械媒介:電話、收音機、電視。
注:code符碼:需經譯碼-解碼過程。
signal訊息:單純物理刺激。
Symbol象徵符號:符號與其代表的事實存在約定成俗的通則。
八.feedback 回饋1.使傳播者修正傳達訊息,接受者能融入情境。
2.強調回饋的模式較偏像模控學。
傳播符號學第二章其他模式(一)葛本納模式1.優點:(1)連結訊息和訊息所指涉的「事實」,我們因此能討論接收和意義的問題。
(2)將傳播過程視為二向度輪替所構成:a.水帄向度(認知或接受):這個過程開始於事件E-亦即某件外在的現實事物,被M所感知。
M接收E成為感知對象E1。
「意義」源自於外在刺激和內在概念的配合。
而這種配合由文化所控制,我們內在的概念和思想模式,是文化經驗發展的結果。
传播学概论符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传播学是研究符号的含义和传播过程的学科。
符号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标记或表示,可以是语言、图像、姿势等,用于传达信息和交流。
传播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 符号的含义:传播学关注符号的意义和解读过程。
符号的含义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字面意义,还包括象征和隐喻等多个层面。
传播学研究如何通过符号来传达特定的概念、价值观和情感。
2. 传播过程:传播学研究信息是如何从发送者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编码、传输、接收和解码等环节,以及传播媒介的选择和影响。
传播学研究如何有效地将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并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影响。
3. 观众研究:传播学还关注受众对传播信息的接受和理解。
观众研究包括对观众特征、观众行为和观众态度等方面的研究,以了解观众如何解码和对待传播信息。
4. 媒体研究:传播学还研究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介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媒体研究包括对媒体内容、媒体效果以及媒体与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以了解媒体如何塑造和影响社会和文化。
总的来说,传播学旨在研究符号的含义和传播过程,以增进我们对人类交流和社会影响的理解。
传播学概论符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一)传播学概论符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符号的定义符号是指代事物、概念或情感的具体表示,它们可以是语言、图像、手势、颜色等形式。
在传播学中,符号是人们相互交流和理解的重要工具,能够传递信息和意义。
符号的种类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一种用词汇和语法来构成的具体表达形式,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人们通过语言符号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传递思想、观点和感情。
图像符号图像符号是使用图像、图片、图表等视觉元素来表达信息和意义的方式。
通过图像符号,人们能够以视觉的方式获取信息,理解和分享观念。
手势符号手势符号是基于人体动作和姿势的非语言表达方式。
手势符号在跨文化交流中尤为重要,能够跨越语言障碍,传达简单的信息和意义。
色彩符号色彩符号是通过颜色来传递特定的信息和情感的方式。
不同的颜色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它们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符号的含义符号的含义是指符号所代表的具体事物、概念或情感。
符号的含义与人们对其的理解和认识密切相关,因为符号本身并没有固定的意义,它们的含义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共识来构建的。
符号的重要性符号在人类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人们相互交流和理解的桥梁。
通过符号,人们能够传递信息、分享观点、传承文化,并建立共同的认知。
符号也是传播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帮助我们理解沟通和信息传递的过程。
符号的解读与解码符号的解读与解码是指人们对符号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人们通过各自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对符号进行解读,从而获取符号所传递的信息和意义。
符号与文化符号与文化密不可分,不同文化中的符号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人们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学习和理解符号的意义,这些符号与文化共同构成了人们的认知和价值观。
符号的相关理论符号学符号学是研究符号及其含义的学科,它探讨符号的产生、演变和影响等问题。
符号学的主要理论框架包括象征学、符号学和符号建构等。
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符号的含义和解释的学科,它关注词语和句子的意义以及其语境相关性等问题。
《传播学》传播的意义、符号意义的分类、语言符号的暧昧性、传播过程的意义1、什么是意义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意义。
意义本身是抽象和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
2、(符号的)意义的分类符号是意义的携带者,任何一种符号都有特定的意义,我们将之称为符号的意义。
符号的意义可以按如下分类:(1)(诗学和语义学)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
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是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2)(逻辑学)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
外延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如“人”,外延则可列举出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等,内涵则是“能够制造使用工具,具有抽象思维能力”。
(3)(符号学)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区别性意义是通过分析符号间的关系来显示的。
3、语言符号的暧昧性:(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并不总是清晰)(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性。
如“水果”一词,包容范围很大,西红柿、西瓜等属于“水果”还是“蔬菜”,一般人很难分清。
再如“潇洒”一词。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
当然,这种暧昧性所造成的沟通障碍,可以通过传播过程中的其他条件或情境来消除。
甚至还可以借助暧昧性来创造和表达新的意义,如歇后语的使用。
4、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传播过程中,除了符号本身的意义,还有以下意义也在起作用:(1)传播者的意义。
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但符号有时并不能正确传达我们的意图或本意。
符号本体的意义与传播者的意义未必是一回事。
(2)受传者的意义。
对同一组符号构成的文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全媒体传播符号整合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媒体传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传播符号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
这些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构成了全媒体传播的独特魅力。
本文旨在通过对全媒体传播符号整合的研究,探讨其内在规律和外在表现,以期为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全媒体传播符号的概述全媒体传播符号是指在全媒体时代,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的符号,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这些符号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内涵,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在全媒体传播中,这些符号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复杂的信息网络。
三、全媒体传播符号的整合全媒体传播符号的整合是指在不同媒介、不同平台、不同渠道之间,将各种符号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整合不仅包括符号的形态、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还包括符号的传播策略、传播效果等方面。
在全媒体传播符号的整合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要遵循受众需求导向原则,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合适的符号进行传播。
其次,要遵循多元化原则,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平台,将各种符号进行有效整合。
此外,还需要遵循创新性原则,不断探索新的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四、全媒体传播符号整合的实践全媒体传播符号整合在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新闻报道中,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相互补充,形成了丰富的信息网络。
在社交媒体中,用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在广告中,通过各种符号的组合和搭配,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传达产品的信息和价值。
以某品牌广告为例,该广告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符号的整合,将产品的特点、优势、使用方法等信息传达给消费者。
在传播过程中,各种符号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形成了强大的传播效果。
五、全媒体传播符号整合的问题与挑战虽然全媒体传播符号整合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浅谈关于传播活动中的符号学的思考11级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201101213004 邹彦曾经风靡一时的《达芬奇密码》这部小说中,男主角罗伯特•兰登是哈佛大学的著名符号学教授。
在小说中他对于神秘的宗教圣器故事背景的阐释,由死者身边一个神秘的五芒星图案从而层层推演,在面对各种奇怪的符号的时候,兰登教授总是能够从符号的形状、构造解译出其中隐含的知识信息,成为了这本书中整个谜案得以推进的主要助力。
正这本小说使我成为了丹•布朗的忠实粉丝,同时也使我对于符号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宗教神秘的背景下各种宗教圣器所蕴含的故事,所代表的历史事件、人物、地位等等一切都妙不可言。
所以在阅读老师指定的教材《初识传播理论》这本教材,当看到符号学这一章的时候,我立马就兴奋了起来。
在之前对于传播学理论的学习中,虽然有接触一些历史上重大的传播研究实验,和成功的传播说服活动,但似乎并没有接触过一本传播理论的教材有专门谈到过符号学在传播学历史上的重大作用或者意义。
然而在我看来,符号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作为信息传达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具有高识别度和记忆保存的优点,在传播的过程中一定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所以我查找了一些关于符号学的论文并在图书馆借了一些相关的书籍。
了解到,著名传播学者约翰·费思克就曾把大众传播研究分为两大派别,“一派认为传播就是信息的传递、是一种行为,并称之为过程学派(process school),它视传播为影响他人行为或心理状态的过程,关注媒介如何编码,受众如何解码”;这似乎是我所接触和了解的大部分传播书籍告诉我的观点。
即将传播的过程通过编码和解码的一系列转化来描述。
“另一派则因为认为传播是意义的生产与交换、是一种产品,所以称为符号学派(semiotic school),它关注的是信息与文本如何与人们互动并产生意义,即文本的文化功能,主要研究方法是符号学。
”这一种对于传播的解释较之前者更能使我接受,少了一些理论化的,更多一分生动有趣,似乎更接近你我所理解的生活。
《传播符号论》李彬 2013/5/9~5.201.符号理论中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涉及符号构成的形式层面,以结构主义为代表;第二,涉及符号内涵的意义层面,以分析哲学和语言学为典例;第三,涉及符号理解的解释层面,以现象学和阐释学为主干。
2.索绪尔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四组二元对立的范畴:语言与言语,共时态与历时态,能指与所指,横组合与纵组合。
1)语言和言语索绪尔从语言现象中揭示了两种基本的表现形态,即语言language和parole 。
语言是一套隐而不显的准则和规约,是一套关系化的系统或整体性的结构;言语是个人在日常生活里对语言的具体使用,也就是按语言的通用规则说的一句句话。
语言属于社会,言语属于个人;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一元的,言语是多元的;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变化的。
2)共时态synchronie与历时态 diachronie 索绪尔创造了“共时”和“历时”这两个术语,分别说明两种不同的语言研究。
他特别强调共时研究,因为语言单位的价值取决于它所在系统中的地位而不是它的历史。
语言学家必须排除历史,才能把语言的系统描写清楚。
3)能指和所指能指即——音响形象,表达面;所指即——概念,内容面。
能指和所指正如纸的两面,但是这两面的合二为一不像纸那样是必然的,而是约定俗称的,这正是索绪尔提出的符号的一大原则——任意性。
4)横组合与纵组合索绪尔的纵组合,即垂直关系,选择关系,联想关系;横组合,即水平关系,连锁关系,组合关系。
横组合的每个符号都在场,或者说在话语中;相反,纵组合的每个符号都不在场,或者说在话语外,只有通过联想才同在场的符号发生关系。
词语的价值、地位或作用不取决于自身,自身没有任何意义,而仅仅取决于它在语言系统里的位置即在整体结构中的关系.3.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它是由语言的能指和所指根据横向组合原则和纵向的联想原则而在共时态的语法规范内形成的。
因此,对于语言活动而言,说什么是可以选择的,而怎么说却是不可选择。
浅谈传播学之符号学金玉婷浙江科技学院轻工学院印刷工程102 110143032摘要:从符号的历史开始了解符号的由来及发展,要真正了解图像的意义就必须探讨符号与视觉信息的关系,运用符号学原理,探讨符号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发掘符号特性,准确运用符号语言。
并指出设计中符号具有认知性、普遍性、约束性和独特性。
关键词:传播符号学;视觉信息;现代设计引言:符号学?!某位传播学者曾在自己的书中说道:“懂点传播常识的人或许会说,传播符号就是传播学里哪里比较‘玄妙’的东西。
所谓玄妙,意思无非两点,一是听着不懂,二是听完没用……”的确,符号学就是这样的存在,它是偏向于文学理论的东西。
符号的历史符号学是一种元语言,“一种酸味的语言”。
符号学能深刻地影响传播学,符号学的本体性决定了它不仅可以成为打开传播内容的钥匙,更为重要的是,它更成为“透视人类社会的法眼”。
“21世纪是符号学世纪”,社会的符号活动空前活跃,这种“符号充溢”的局面促使传播学研究不得不首先面对符号的问题。
当人们的日常生活,广播电视,电影等等都被各种各样的符号包围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传播符号学研究就不仅仅是传播内容的问题,传播形式本身已经成为了等待人们深思的符号学问题。
传播过程也即符号意义生成,通过媒介传送到接受者并且得以解释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传播学的研究,也即是一种符号意义交流机制的研究。
既然作为一种符号过程,那么这一过程的关键——传播内容(符号,符号内容)的意义传达与接收,也应当得到符号学视野的关照,从而为传播内容的研究提供一种更为深刻的,以意义传达导向的理论解释。
该论文的意义就在于给传播学者们一个近距离接触的符号学的机会。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的以符号分类的方式为特点的符号学是20世纪知识领域的学术高峰结构主义的源头之一。
索绪尔提出:言语是社会成员运用语言能力创造的具体产物;而语言是一种抽象系统,存在于集体心智之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别无选择的社会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