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234.47 KB
- 文档页数:2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摘要:文章结合相关资料,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关活动的认识;革新岗位排班;将管理制度,以及护理流程给予优化;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常规与专科两种护理方式进行融合。
通过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发现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abstrac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relevant information,this paper tried to improve nurses’understanding to related activities; schedule innovations posts;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care process; advocate“people-oriented” service concept; integrate both conventional and specialist care way. through the use of high-quality care in cardiothoracic surgery clinical care,this paper found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care ha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关键词:优质护理;护理服务;临床护理;护理质量;满意程度key words: high-quality care;care;clinical care;quality of care;satisfaction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77-020 引言我院在2011年5月的时候举办了一次优质护理服务展示活动。
其中,我科为首例展开试验科室,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具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2011年5月,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展示活动,其中以我院心胸外科病房作为研究示范区域,选取床位50张,平均每年进行700例以上的心胸外科手术。
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上应用优质的护理服务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患者对护理需求的增加,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上的应用,并为提升护理质量提出建议。
1、护理质量的重要性护理服务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医疗机构的声誉。
因此,不论是医院、养老院还是家庭护理,护理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2、提升护理质量的措施为了提升护理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培训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是提供护理服务的主体,在工作中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2)建立规范化的护理制度。
规范化的护理制度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得到标准化的护理服务。
同时,护理制度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纠纷的风险。
(3)倡导患者中心的护理理念。
护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因此护理工作应该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意愿,关心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4)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机制。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机制,对护理服务进行全程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3、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上的应用在临床实践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
医务人员应该始终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给予他们温暖、关怀和安慰,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2)提供规范的护理服务。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化的护理制度进行工作,保证护理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减少医疗风险。
(3)定期进行质量评估。
医疗机构应该定期对护理服务进行质量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优质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优质护理是指在保证患者安全、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基础上,以患者为中心,以全面关注为基础,以人性化服务为导向,系统性地对患者进行个性化、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
本文将重点分析优质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一、提高患者满意度妇产科患者属于特殊群体,他们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更多的心理抚慰和支持。
优质护理的应用可以让患者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温暖,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在妇产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安抚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痛苦和恐惧,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重要的帮助。
二、减少并发症发生优质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妇产科患者来说,由于其生殖系统的特殊性,很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通过完善的护理方法和严密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三、提高医疗质量优质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
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护士是患者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具有重大的作用。
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得病人得到更加专业和细致的护理服务,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四、增强患者信任感通过优质护理的应用,可以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患者往往会对其治疗过程产生一些疑问和不安,如果护士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解答疑虑、减轻恐惧、提供支持,那么患者的治疗信任感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只有通过全面关注患者需求、注重人性化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的护理服务,才能得到患者的认可和信任,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因此,医护人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实践中的实施”作者:李爱萍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1期【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46-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卫生保健的要求不断增加,伴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理要求以“病人”为中心。
为此2010年卫生部下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以夯实基础护理为切入点,以此密切护患关系,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病人切实感受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史上的一项伟大变革,是护理发展史上的一个大跨越,它倡导人文精神,倡导科学护理,要求护士在夯实基础护理的同时履行职责,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相结合,护理管理和护理创新相结合的优质护理服务。
我院有幸成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医院之一。
院领导高度重视,护理部切实领会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方案精神,制定了适合全院的实施方案。
积极带领全院护理队伍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实行了弹性排班模式、一体化健康教育管理的变革,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病人满意度提高,护士的职业价值感提升,达到了三个满意即“病人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
在这次活动实践中取得骄人的成效。
现将三年来优质护理服务在我科实施心得体会总结如下:1.1 优化工作流程、实施程序化工作模式.将护理创新理念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根据科室特点优化工作流程,使工作模式程序化、固定化、合理化、专业化。
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留在病人床旁,做好床边护理,做好护患沟通,做好健康宣教。
避免护士再治疗室和护理站聚集,使每一位护士能有序地进行护理活动。
1.2 评估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合理实施生活护理1.责任护士夯实基础护理工作和专科护理工作.1.3 转变护士思维模式提升服务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转变护士的观念优质护理服务才能真正开展和落实。
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308-01【摘要】目的: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提供优质服务。
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为目标,以病人为中心,贯彻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结果: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了理性的认识,提升了护士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社会及患者满意度【关键词】护理服务护理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护理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
过去护理人员提供的只是护理技术,而现在注重的是护理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因此必须加强护理质量管理,转变护理服务理念,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主题思想,由对疾病的护理转变为对病人的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在院领导、护理部的支持督导下,我科以“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用心服务,让你满意”为宗旨,开展优质护理工作。
1 转变服务意识,改变服务态度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1]。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搞好优质护理的关键,护理人员应该严格自律并且具有慎独意识。
慎独精神是护理人员保证优质护理工作的基础,并以此规范护士的服务语言及行为,以适应患者的实际需求。
2 提高护理质量2.1 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基础护理措施:加强落实基础护理,可以协调、融洽护患关系,密切观察病情,了解患者需求,进行健康教育,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做好基础护理,既要有现代护理学的新观念,又要有丰富扎实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知识,才能真正解决患者的需求,从而不断丰富和拓展护理服务内涵,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提高护理质量,得到患者的认可,使护理工作更完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2 优化护理模式:实施人性化的全程优质服务,结合整体护理,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
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对病人进行全面全程的整体护理,护患关系更融洽,患者满意度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
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护
理路径实施中的应用及效果
1. 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护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同时,优质护理服务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 提高工作效率:临床护理路径明确了护理工作的顺序和步骤,使护士能够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工作,避免了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3. 降低医疗成本: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避免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4. 促进患者康复:优质护理服务注重患者的康复过程,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5. 提升护士的专业素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需要护士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等。
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升护士的专业素质。
6. 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临床护理路径强调多学科的合作,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效果。
总的来说,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中的应用及效果是显著的,它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还可以促
进患者的康复,提升护士的专业素质,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护士站前移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践与体会
护士站前移是指护士在患者护理过程中,从传统的医生和护士分
工明确的护理模式之中走出来,更多地参与临床决策和护理实践中,
成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最终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在
这一过程中,护士站前移的实践与体会应包括以下方面:
1. 与医生密切协作,参与患者护理和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护士通过自身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能够提供更全面和细致的护理服务,更好地解决患者的疑惑和需求,以及避免因患者信息传递不畅导
致的医疗失误。
2.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需求。
护士
站前移将患者置于护理决策的核心,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以提高护
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3. 持续学习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护士站前移需要不断更
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跟进医学科技的发展,积极参与教学培训和学
术交流,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总之,护士站前移的实践与体会是护士在患者护理过程中走出传
统的护理模式,以更全面、个性化、专业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护理
质量的过程。
护士需要密切协作、关注患者需求、持续学习和提高专
业水平,以更好地站在患者的角度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浅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优点及临床实践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为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性、全方位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其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患者满意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通过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可以使患者感受到护理工作的细致和关怀,提高了患者的获得感和信任感,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2. 降低患者恢复期和住院时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和恢复期。
通过实施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以及综合性的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疾病自理能力,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从而降低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3. 提高护理质量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开展护理质量评价、加强护理培训等措施,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护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以上三个优点是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要优点,但要实现这些优点需要护士在临床实践中认真落实以下几个方面:1. 个性化护理计划在制定护理计划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家庭环境等全方位因素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2. 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身体变化,提供关怀和安慰,确保患者营养、休息和心理上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3. 护理安全的保障在护理服务中,护士需要注意护理安全,如患者的饮食、检查、医嘱等,避免护理错误和疏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 科学管理的质量控制在护理服务中,护士需要根据护理规范和流程操作,规范护理行为,避免不当的操作和患者的损伤,同时开展护理质量评价等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总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恢复期和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需要护士在临床实践中认真落实护理计划、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护理安全的保障、科学管理的质量控制等方面,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带教模式在临床带教中的实践与效果摘要: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一个重要学习阶段,是其正式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个临床实践锻炼,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也能培训学生良好的护理思维和理念。
为提高护理学生的带教效率和质量,促进护理专业学生树立优质护理意识,应积极推行优质护理带教模式。
本文系统阐述了优质护理带教模式的实践,并总结其实施后的效果。
关键词:优质护理;临床带教;实践随着现代护理技术和理念的进步和发展,优质护理应用日益广泛,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1]。
为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化、全程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本文通过临床实践总结了临床优质护理带教经验,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1、优质护理带教模式的临床带教实践1.1 强化引导教育,树立优质护理理念在护理学生实习的前3天,应由护理部门邀请本院或外院专家,。
从优质护理服务的任务、目的、及意义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教育。
另外,要组织学生学习上级管理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到示范区由护士长根据实际状况予以讲解。
要使护理学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优质护理的重要性。
1.2 重视岗前培训,强化学生优质护理技能在入院实习的第4到7天,护理部门应有计划的安排护理学生去各科室进行轮岗学习,由各科室护士长根据科室护理要求,结合临床个案予以讲解,使护理学生尽快熟悉科室环境和该科室的护理特点。
同时,要重视培训护理学生临床适应能力,增强其主观能动性,加强与病人的交流和互动,做到细心、耐心、使优质护理的理念转变为行动力。
1.3 严选带教老师,强化带教队伍的水平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绝大多数是和带教老师一起的,带教老师的言谈举止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护理学生的护理理念,为此应充分重视带教队伍的建设。
医院在选拔临床带教老师时,通常是由科室护士长安排临床,确保带教老师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丰富的临床经验,让有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带教,并且在带教之前还应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5个护士优秀实践案例1. 张华:提升患者安全与满意度背景张华是一名资深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她始终关注患者的安全与满意度。
她认为,提高患者安全与满意度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
实践措施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物安全。
2. 注重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3. 积极沟通,及时解决患者问题与需求。
4. 参与制定和改进护理流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5. 组织健康讲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成果1. 患者满意度提高15%。
2. 药物错误发生率降低30%。
3. 护理流程得到优化,并发症发生率降低20%。
2. 李婷: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专家背景李婷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专家,她深知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性,并致力于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实践措施1. 开展糖尿病知识培训,提高护理团队的专业素养。
2.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方案。
3. 定期监测患者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5. 建立糖尿病患者随访制度,确保患者持续接受专业指导。
成果1. 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25%。
2. 患者血糖控制率提高30%。
3. 患者满意度达到90%。
3. 王雪: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实践背景王雪是一名急诊科护士,她深知急诊科患者病情紧急、复杂,需要快速、准确的护理。
她致力于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实践措施1. 优化急诊科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 加强护理团队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注重患者沟通,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4. 积极参与危重患者抢救,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5.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理解。
成果1. 患者满意度提高20%。
2. 急诊科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30%。
3. 患者平均就诊时间缩短15%。
4. 刘洋:心理护理在肿瘤科的应用背景刘洋是一名肿瘤科护士,她深知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面临的心理压力。
她致力于提供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实践措施1. 开展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需求。
老年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措施与体会为积极响应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号召,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在护理部的直接领导下,老年病科开展了以“落实基础护理,提升优质服务内涵”为主题的创优活动。
老年病科全体护理人员首先进行了创优动员学习,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结合本科室的特点,从点滴的细微工作入手,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从基础护理着手,努力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1、落实基础护理,改善优质服务:首先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护理服务“零”投诉,护患关系“零”距离,护理目标“零”缺陷,护理质量“零”差错,措施落实“百分百”。
做到“我要服务于病人,而不是病人要我服务”。
为实现以上目标,我科严格按等级护理标准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服务。
主要包括:(1)每日为病人整理床单位至少3次,一级护理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床上擦浴1次/2日,床上洗头至少2次/周,(2)晨晚间为卧床病人、老年病人、洗脸、漱口、热水洗脚等,协助完成日常生活护理。
(3)落实安全护理,对危重病人、行动不便的病人上好床档,做到心中有数,按护理级别定时巡视病房,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4)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协助病人打饭,喂饭到口,真正做到护患一家亲,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
(5)为便于征求病人的意见及建议,科室设置了留言薄、每日下午征求患者和陪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根据收集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护理工作。
(6)从小事着手进行细致优化。
如病房门响声大,影响病人休息,我们便把每个房门的合页部位都用石蜡油进行润滑,又如在开水房门口放置防滑垫,防止病人在打开水时滑倒,真正做到了以病人为中心。
2、健康教育,贯穿始终。
健康教育贯穿于入院、住院、出院全过程;老年病科疾患的主要特点:危重患者多、老年患者多;接受能力弱。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对患者从入院介绍、饮食、用药指导以及康复出院等环节,以口头、书面的方式全面进行详细介绍,任何操作,解释到位。
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实践
发表时间:2014-07-14T10:38:31.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6期供稿作者:张旭群努日曼古丽?艾麦尔
[导读]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型,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被“以人为中心”的全新医疗模式所取代。
张旭群努日曼古丽?艾麦尔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848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为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将我院内科收治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80例给予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80例给予内科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差异。
结果:给予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97.5%,而常规护理组满意度仅为88.75%,两组患者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5.6±5.4,明显高于对照组82.6±7.8分,两组间差异显著,同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优质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效果明显,是保证住院期间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值得临床推广的科学护理模式。
【关键词】优质护理内科护理满意度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224-02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型,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被“以人为中心”的全新医疗模式所取代。
而新的医疗模式不仅仅要求医护人员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更要求护理人员对病患无微不至的关怀[1]。
在此背景下,各家医院纷纷提出提高护理质量的口号。
我院通过对80例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并与常规护理模式作对比,探讨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分别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住院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86例,女性74例。
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9.8±13.7岁。
将所有患者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80例给予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80例给予内科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差异。
两组患者间性别构成、年龄分别、疾病种类、文化程度等间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优质护理的基本内容
1.2.1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护理工作的主体是护士,而提高基础护理质量,首先应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如护士长可安排本科室护士轮转、进修等,在其他临床科室学习锻炼,到上级医院提升水平,学他人所长。
同时,可定期组织科室护理学习、竞赛等,鼓励护士多学习先进技术,钻研并熟练掌握现有技术等。
护士除需要具备娴熟的技术外,对心理素质亦有较高的要求。
如面对急诊病人时如何临危不乱,在患者家属面前如何自由应对等。
1.2.2为患者建立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
住院患者长期疼痛困扰下心理难免出现波动。
故保持病房内清洁卫生,整洁有序,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是维持患者心理稳定的重要措施。
1.2.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应以亲切的口吻和关怀的语气与患者交流沟通,不但能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还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有助于培养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4心理安抚
护理人员应以关切的语气和关怀的口吻与其交谈,打消其心理疑虑,告知其基本病情,教育其通过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是能够痊愈的,帮助其树立战胜疼痛的信心。
1.3护理效果评定
比较两组患者间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
其中护理质量评分由护士长进行客观考核并进行评分,而患者护理满意度由患者及家属共同打分,分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统计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Excel表格记录数据,SPSS16.0处理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均数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给予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97.5%,而常规护理组满意度仅为88.75%,两组患者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5.6±5.4,明显高于对照组82.6±7.8分,两组间差异显著,同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间护理满意度差异
项目十分满意(n)基本满意(n)不满意(n)总人数(n)满意度(%)
实验组 42 36 2 80 97.5
对照组 34 37 9 80 88.75
3. 讨论
提高优质护理质量是顺应时代进步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患者康复和护理质量,在新的医疗模式指引下,医疗同仁对优质护理的内容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我院通过160例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指出,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且提高了护理质量。
从医学角度而言,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总体预后,减轻病痛,避免心理波动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从人文角度而言,优质护理对于对于住院患者的人文关怀价值重大[2]。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效果明显,是保证住院期间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
是值得临床推广的科学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钟慕贤,黎俊红.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对提高优质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1):115-117
[2] 黄泽云.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9):2457-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