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DOC)
- 格式:doc
- 大小:244.00 KB
- 文档页数:20
地形图的应用(国家大体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建筑工程计划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腹地形资料。
专门是在计划设计时期,不仅要以地形图为底图,进行总平面的布设,而且还要依照需要,在地形图上进行必然的量算工作,以便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计划和设计。
1.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称为国际分幅)2.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一.梯形分幅与编号一、1:10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万的世界地图实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
即自赤道向北或向南别离按纬差4°分成横列,各列依次用A、B…V表示。
自经度180°开始起算,自西向东按经差6°分成纵行,各行依次用l、2…60表示。
每一幅图的编号由其所在的“横列一纵行”的代号组成。
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东经118°24′20″,纬度为39°56′30″,那么所在的1:100万比例尺图的图号为J—50。
二、1:1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和编号将一幅1:100万的图,按经差30′,纬差20′分为144幅1:10万的图。
3、这三种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都是以1:10万比例尺因为基础的。
每幅1:10万的图,划分成4幅1:5万的图,别离在1:10万的图号后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
每幅1:5万的图又可分为4幅1:2.5万的图,别离以一、二、3、4编号。
每幅1:10万图分为64幅1:1万的图,别离以(1)、(2)、……(64)表示。
1:5000和1:2000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是在1:10000图的基础上进行的。
每幅1:10000 的图分为4幅1:5000的图,别离在1:10000的图号后面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
每幅1:5000的因又分成9幅1:2000的图,别离以l、二、……9表示,图幅的大小及编二、矩形分幅与编号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采纳矩形分幅法,它是按统一的直角坐标格网划分的。
采纳矩形分幅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一样采纳图幅西南角坐标千米数编号法。
浅谈地形图测绘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摘要:在开展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地形图的测绘工作非常重要,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本文对地形图测绘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采用更加有效地方式对我国工程行业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工程建设;地形图;地形测绘;测绘工程前言在开展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地形图测绘工作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对地理空间的相关数据测量和采集,能够使建筑同自然之间拥有更加和谐的关系,使人为建筑信息能够在地理空间位置的标准规范过程中变得更加明确,采用数字、名称和距离等方式对空间位置进行标注,对建筑工程的信息进行清楚地标注工作,对距离、地名以及各种属性进行划分,使地理空间位置能够清楚地在地形图上展现出来,方便工程建设施工的开展。
1地形图测绘通过地形图能够对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形有清楚地掌握,对当地的地面起伏状态进行相对位置的划分,对河流的走向以及各种交通状况进行充分地了解全面掌握建筑工程中的各方面地形内容,使工程建设中的地区能够在地形图的帮助下变得更加清晰可见,能够以此为依据开展工程方案的设置工作。
地形图的测绘工作需要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测绘工作的形式,对测绘工作开展更加有效地设计,使地形图的设计工作能够满足以下三方面的要求:a.地形图的精确准确度必须要满足设计额需求;b.适当的选择地形图的比例尺;c.要有快速的时效性,测图的范围合适,出图的时间要快。
同时,地形图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使建筑工程的建设进度受到重要影响,所以在整个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采用更加有效地方式对地形图进行标注,加快绘制过程的精度和准度。
2地形图在各种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阶段所起的作用在地形图施工的绘制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工程施工图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如果要在江河领域兴建水利工程,则需要在全流域中开展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的设计工作,对于那些大型枢纽工程,要明确大坝的选址位置,从而根据大坝的选址位置对上游的工程建设面积进行规划,合理选择地形图中的比例尺,使大坝在初步的设计工作中能够选择更加有效地方式完成施工阶段的施工工作。
水利工程中的地形图制作与应用指南概述:水利工程中的地形图在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形图的制作方法和应用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形图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
1.地形图的制作方法地形图是一种表现地表地貌和地形特征的平面图。
在水利工程中,制作地形图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1地形数据的获取地形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获取,如航空航天遥感图像、激光雷达测量、测绘数据等。
选择合适的数据来源是制作地形图的第一步。
1.2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取到的地形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得到所需的地形特征。
通常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配准、数据融合等步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3地貌特征的提取根据水利工程项目的需求,从地形数据中提取出相关的地貌特征,如高程、坡度、水系等。
可以利用GIS软件等工具进行处理和提取。
1.4地形图的设计与制作根据提取的地貌特征,设计并绘制地形图。
地形图应当包含清晰明了的地貌特征图层,以便用户能够直观地理解地形情况。
2.地形图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地形图在水利工程中有多种应用方式,以下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2.1项目规划与设计地形图可以为水利项目的规划与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分析地形图上的地貌特征,工程师可以准确判断水流方向、水位变化、地质条件等,从而为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2工程建设与施工地形图可以在工程建设和施工阶段起到指导作用。
通过地形图,施工人员可以了解地势起伏、流域分布等,帮助他们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和选址,提高施工效率。
2.3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地形图可以用于水资源的管理与调度。
通过分析地形图上的水系分布和流向,可以预测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在不同地区进行合理调度,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利用。
2.4水土保持与防洪减灾地形图可以为水土保持和防洪减灾提供重要指引。
通过分析地貌特征,可以确定易发生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的地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财产安全。
地形图应用有哪些基本内容地形图是一种以地形地貌为主要内容的地图,它是地图学中的一种专题地图。
地形图是地图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重要工具。
它主要用来描述和表现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平原等,以及地表的高程、坡度等信息。
地形图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
首先,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包括地形特征、地貌要素、地表高程等信息。
地形特征是地形图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山脉、丘陵、平原、峡谷、河流、湖泊等自然地形特征,以及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人工地形特征,如城市、道路、建筑物等。
地貌要素是地形图中的重要内容,它描述了地表的形态、结构、成因等信息,如岩石、土壤、沉积物等。
地表高程是地形图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通过等高线、高程点等方式表现地表的高程信息,帮助人们了解地形的起伏变化。
其次,地形图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理教育、自然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方面。
在地质勘探中,地形图可以帮助地质工作者了解地表的地形特征和地质构造,为勘探矿产、石油、天然气等提供重要信息。
在地理教育中,地形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直观地展现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
在自然资源调查中,地形图可以帮助调查人员了解地表的地形特征和地貌要素,为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依据。
在城市规划中,地形图可以帮助规划师了解城市周边的地形特征和地貌要素,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总之,地形图是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它以地形地貌为主要内容,包括地形特征、地貌要素、地表高程等信息。
地形图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理教育、自然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方面。
地形图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们认识和利用地球提供了重要信息和支持。
希望本文对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是高中地理中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要突破这一难点,需要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性质,逐步掌握判读技巧,达到灵活应用。
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知识(一)等高线1、概念:在地图上,把陆地表面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高线(把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深线)。
2、特征(1)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
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3、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二)等高线地形图1、概念: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图。
2、常见等高线地形图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方法1、判读海拔高度:(1)只要知道某地在哪条等高线上,即可读出该地的海拔高度。
(2)若不在等高线上,则此处海拔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准确值2、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只要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就能算出两地间相对高度。
(2)根据等高线重叠的状况,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并估算断崖的相对高度。
3、特殊方法:利用高的更高,低的更低原则(1)适用范围: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
地形图在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一、绘制已知方向线的纵断面图纵断面图是反映指定方向地面起伏变化的剖面图。
在道路、管道等工程设计中,为进行填、挖土(石)方量的概算、合理确定线路的纵坡等,均需较详细地了解沿线路方向上的地面起伏变化情况,为此常根据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等高线绘制线路的纵断面图。
如图9-4所示,欲绘制直线AB、BC纵断面图。
具体步骤如下:(1)在图纸上绘出表示平距的横轴PQ ,过A 点作垂线,作为纵轴,表示高程。
平距的比例尺与地形图的比例尺一直;为了明显地表示地面起伏变化情况,高程比例尺往往比平距比例尺放大10~20倍。
(2)在纵轴上标注高程,在图上沿断面方向量取Cy图9-4 绘制已知方向线的纵断面图两相邻等高线间的平距,依次在横轴上标出,得b、c、d、…、l及C等点。
(3)从各点作横轴的垂线,在垂线上按各点的高程,对照纵轴标注的高程确定各点在剖面上的位置。
(4)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即得已知方向线A —B—C的纵断面图。
二、按规定坡度选定最短路线在道路、管道等工程规划中,一般要求按限制坡度选定一条最短路线。
如图9-5所示,设从公路旁A点到山头B点选定一条路线,限制坡度为4%,地形图比例尺为1:2 000,等高距为1m。
具体方法如下:(1)确定线路上两相邻等高线间的最小等高线平距。
m5.12200004.0m1=⨯==iM h d(2)先以A 点为圆心,以d 为半径,用圆规划弧,交81m 等高线与1点,再以1点为圆心同样以d 为半径划弧,交82m 等高线于2点,依次到B 点。
连接相邻点,便得同坡度路线A —1—2—…—B 。
图9-5 按规定坡度选定最短路线在选线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两相邻等高线间的最小平距大于d的情况,即所作圆弧不能与相邻等高线相交,说明该处的坡度小于指定的坡度,则以最短距离定线。
(3)另外,在图上还可以沿另一方向定出第二条线路A―1′―2′―…―B,可作为方案的比较。
在实际工作中,还需在野外考虑工程上其它因素,如少占或不占耕地,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减少工程费用等,最后确定一条最佳路线。
第一章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第一节地形图在工程建设勘察设计阶段的应用1设计用地形图的特点工程建设一般分为规划设计(勘测)、施工、运营管理阶段。
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要有地形、地质等基础资料,其中地形资料主要是地形图。
没有确实可靠的地形资料是无法进行设计的,地形资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设计的质量和工程的使用效果。
设计对地形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意识地形图的精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二十地形图的比例尺应选择恰当;三是测图范围合适,出图时间要快,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2地形图在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阶段的应用我国具有极其丰富的水资源、港湾和海洋资源。
为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必须兴建水工建筑物,如河坝、船闸、运河、港口、码头等。
为了合理地选择水利枢纽的位置和分布,以便使其在发电、航运、防洪及灌溉等方面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需在全流域测绘比例尺为1:500或1: 100 000的地图,以及水面与河底的纵断面图,一边研究河谷地貌的特点,探讨各个梯级中水利枢纽水头的高低、发电量的大小、回水的分布情况以及流域与水库的面积等,并确定各主要水利枢纽的型式和建造的先后顺序。
拦河坝市水利枢纽工程中的主要工程,地形和地质条件决定了坝址的位置。
最有可能建坝的地方是在河谷最窄而岩层最好的河段。
为了确定建坝以后在河流上形成的水库淹没范围及面积,计算总库容与有效库容,设计库岸的防护工程,确定哪些城镇、工矿企业以及重要耕地被临时淹没或永久浸没,并拟定相应的防护工程措施,涉及航道及码头的的位置,指定库底清理、居民迁移以及交通线改建等的规划,需要各种不同精度的地形图。
3地形图在城市勘测设计阶段的应用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地形图,在确定城市的整体布局时需用各种大、中、小比例尺的地形图。
比如:道路规划、各种管线的规划、工矿企业的规划以及各种建筑物的规划等。
在设计中如果没有地形图,设计人员就没办法确定各种工程及相应建筑物的具体位置。
利用1: 2 000或1:500比例尺地形图作为选址的依据和进行总图设计的地图,在图上设计人寻找合适的位置、放样各种设施、量取距离和高程,并进行工程的定位和定向及坡度的确定,从而计算工程量和工程费用等。
地形图测绘新技术在各建设中的用途摘要:由于建筑工业的不断壮大,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方法引起了施工者们的广泛重视。
本文笔者就地形图测绘技术的作用与性能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地形图测绘;工程建设;作用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测绘技术的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占据着主导作用,在实际测量中地形图测绘要求比较严格。
就目前来看,地形图测绘在建筑测量中依然存在不足,为加强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本文针对于地形图在各个建筑中应用展开探讨。
我们通过地形图可以全面掌握某个地区的地面起伏状态、坡度的变化、各种各样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土地利用状况以及交通状况、河流的流向分布等,在各种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过程中,都必须对所拟建地区的情况做一个系统全面的调查。
利用我们所掌握熟悉的地形图测绘知识,从中获得各项工程规划设计所需要的各种要素。
一、地形图测绘一般的工程建设通常可以划分为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以及运营管理三个阶段。
在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都需要提前做好勘察测绘工作,了解工程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所必须有的资料要素包括地形、地质等,而在其中,最为主要的地形资料就是地形图。
且测绘工作的成果,一般都是以地形图的形式所呈现的。
所以地形图的测绘设计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要求:a. 地形图的精确准确度必须要满足设计额需求;b. 适当的选择地形图的比例尺;c. 要有快速的时效性,测图的范围合适,出图的时间要快。
另一方面,地形图的质量好坏也是关系到工程设计的成败,它决定着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因此,在整个勘测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详细测绘地形图,务必要做到精度、准度、速度这三个度。
二、地形图在各种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阶段所起的作用在各种各样类型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地形图的选择也是不同的,对河流或者江河而言,要兴建水利工程需要全面整体的规划,还要有全流域的比例尺地形图,大小为1:50000~1:100000;对于水系的某个大型枢纽工程规划设计,最为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坝址以及建坝以及上游所淹没的面积与后库容量等,因此所选择的地形图比例尺大小为1:10000~1:50000;在大坝初步勘测设计中,应选择比例尺为1:10000的地形图,详细设计的应为1:2000~1:5000;另外,在工程施工阶段,可选用测绘为1:1000的地形图。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地形图和地籍图是最常见的两种地图,它们是工程测量、地质勘探、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基础性材料。
地形图主要是地表的自然属性,如地形高低、地形坡度、河流、山脉等等,地籍图则主要是土地的属性,如土地所有者、土地面积、土地用途等。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绘制这些地图,人们发明了很多图式。
本文主要介绍地形图和地籍图的常用图式。
地形图常用图式等高线图等高线是一些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用来表示地形高低的变化。
等高线图是将等高线线条图形化而成的一种地形图。
这种图式被广泛运用于工程测绘、地理学和地质学等领域中,适用于任何地形,如海拔起伏的山区、城市内部道路及建筑、平坦的草原及农田等。
洼地盆地图洼地和盆地都是地形高低的局部低点,也就是地势低洼的地方。
洼地是相对于周围地面较低,水流容易流入或者聚集于此的地方,而盆地则是周围高地围绕而成的大坑。
洼地盆地图,是将洼地和盆地标注在地形图上,便于在水文、水利等研究领域使用。
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指沿着地形的某一条线画出一张地形图。
这种图形形式直观,能清晰展示地形的某一段区域的高度、坡度等变化情况,通常应用于道路、铁路、坑壕和输油管道等选址设计及施工工程中。
地形图图例地图上具有比例尺、坐标、指北针等一系列条目的群组,称为图例。
地形图上常用的图例有等高线图例和河流和水域符号图例。
图例通常位于地图的角落或边缘,便于观察和查找。
地籍图常用图式地籍图界址点符号地籍图界址点符号通常用来表示土地界址线上的角点。
像界址点标明很多欸!例如三角点是路口中心的红色三角形,第一个测量点为黑色点,第二个测量点为白色点,以此类推。
地籍图用途符号地籍图用途符号使用统计图例,在地籍图上为每一个使用目标表示一个对应的符号。
从而标示出土地的用途,例如:绿色区域代表农业用地,黄色区域代表住宅用地,蓝色区域代表工业用地。
地籍图建筑物符号地籍图建筑物符号代表土地上建筑物的属性和位置。
常见的建筑物符号包括房屋、厂房、仓库等。
等高线地形图应用—判断坡度陡缓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规律: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规律公式化:如图图中h表示等高距,d表示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图上距离),α表示坡度角。
tanα=h/d实再假设比例尺为l,l=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以写成l=d图/d实。
d 实=d图/l,所以tanα=hl/d图。
图中h表示等高距,d表示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图上距离),α表示坡度角。
tanα=h/d实再假设比例尺为l,l=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以写成l=d图/d实。
d 实=d图/l,所以tanα=hl/d图。
规律一:比例尺l、等高距h相同:用tanα=hl/d图,在h和l 都相同的情况下,d图越小说明等高线密→tanα越大→坡陡d图越大说明等高线疏→tanα越小→坡缓如下题中第2小题:读图,完成1 ~ 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 B.55m C.60m D.65m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m B.40m C.65m D.90m答案:1C2C3B规律二:等高距h、等高线疏密d相同:用tanα=hl/d图,在h 和d图都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l大→tanα越大→坡陡比例尺l小→tanα越小→坡缓如第4题4.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A. B. C. D.在图幅相同和等高距h相同、等高线疏密程度d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四幅图的比例尺l,选项B的比例尺l最大,表示的范围应越小,内容越详细,坡度越大.因此判定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规律三:比例尺l、等高线疏密d相同:用tanα=hl/d图,在l 和d图都相同的情况下,等高距h大→tanα越大→坡陡等高距h小→tanα越小→坡缓5.下图中坡度最陡的是A B C D规律四:图幅相同,等高线疏密d相同:用tanα=hl/d图,在l 和d图都不相同的情况下,等高距h和比例尺I的积(分子)大→tanα越大→坡陡等高距h和比例尺I的积(分子)小→tanα越小→坡缓如下题中的第6小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章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与测图比例尺的选择本章主要内容:1、工程建设各阶段中地形图的作用;2、工程设计对地形图的要求;3、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分析;4、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5、数字高程模型及其应用。
§2-1 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各阶段中地形图所起的作用不同的工程建设其规划设计对地形图要求是不同的,如对于一条河流或水系而言,要综合开发和全面规划需要有全流域的比例尺地形图(1:50000~1:100000);对水系的某枢纽工程(大坝)的设计,主要是坝址的选择、建坝后库容量与上游淹没面积、采用的地形图比例尺应为1:10000~1:50000;在大坝初步设计时用图比例尺为1:10000,详细设计1:2000~1:5000;在施工阶段,可测绘1:1000的地形图。
对于对于城市规划、矿山开发等不同阶段需要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
一项工程从总体规划、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施工设计所需地形图比例尺由小到大。
测绘资料要满足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需要,其主要质量标准是:地形图的精度,比例尺的合理选择,测绘内容的取舍适度等。
地形图的精度与比例尺的大小有关,也就是为工程设计提供的地形图,首先要考虑测图的比例尺,再考虑费用问题。
随测图比例尺的增大相应工作量也会成倍增加,费用也相应增加。
(1:500是1:1000的2倍)如1:1000,19000元/幅、76000元/km2;1:500,9300元/幅、148800元/km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要求:总平面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地地形,对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运输线路及树林、耕地等,应尽量保留;地形坡度应能与建(构)筑物的配置、运输、排水要求的适宜坡度相适应;建(构)筑物的布置应场地周围的地形和现在的建筑群相适应;填挖方总量最少,且接近平衡。
§2-2 工业企业设计对地形图的要求工业企业设计对地形图的要求:在总图运输设计中,对于地形、地物测绘所要求的必要精度;在工业企业的初步设计阶段在总平面图上要确定和绘出车间、仓库、动力设施和铁路线等主要建筑物的轮廓位置和坐标;在竖向布置图上要绘出竖向布置系统,设计地面连接方式、场地平土标高、排水坡向、建筑物地坪的高程以及运输道路的高程等;土方工程图要分别表示出土方的填、挖量与土方总量;管道总平面图的设计系在建筑物之间布置和绘出上下水、动力、电力等地上和地下主要管线的位置与坐标;在施工设计阶段,设计的内容基本上与上述相同,只是比较详细些。
地形图编码测绘法在城区规划建设中的应用摘要:根据实际工作的应用,简要阐述地形图编码测绘法的基本工作思路关健词:编码测绘地形图思路2011年11月,通渭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我测绘院工程、地形测绘中心,对该县冉家石滩工业园区及田家坡物流园区(简称“规划区”)实施1∶1000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工作。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工作,最常用的是草图法测绘和编码法测绘两种,本文以该规划区1:1000地形图测量工作为实例,就编码法测绘地形图的工作思路做以论述。
一、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测区概况:规划区位于定西市通渭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中心地段距离约3公里,行政隶属通渭县平襄镇管辖,平均海拔1740余米。
根据县规化设计部门现场指界情况,本次规划区域分两个地块。
分别隶属平襄镇曹家坡村和小店村管辖。
地势北高南低,相对比高不大。
除民居地外,大部分是台阶式耕地,通视条件较好。
通秦县级公路、207省道、310国道直通项目区,交通较为方便。
小麦,玉米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外出打工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地形图的测绘:最早的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主要是草图法。
即全站仪实地全野外采集地形,地物点数据,作业人员实地绘制地形,地物的草图。
使草图上标注的点号与全站仪实测点号一一对应。
内业数据处理时,将导入电脑内的外业测量坐标数据,在常用的南方成图软件cass7.1绘图环境下,依照外业绘制的工作草图和标注点号,根据软件提供的强大功能,室内人工连成与实地相吻合的地形图。
虽说这种方法提高了成图工作效率,缩短了外业工作时间。
但内业工作量繁重。
一旦出现错、乱点号,内业数据处理人员更是苦不可言,相信作过这方面工作的同志都有亲身体会。
现阶段我测绘院应用的编码法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就解决这一困绕多年的技术难题。
作者近两年来一直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现根据工作应用的情况重点论述这一较为先进的测绘技术。
二、数字化测绘地形图的工作思路数字化成图,古名思义就是用数字的方法制作地形图。
目录1.测区概况 (1)2.项目任务 (1)3.测区已有资料分析与利用 (2)4.基本技术要求 (2)4.1作业依据 (2)4.2平面和高程系统 (3)4.3控制测量和测图的主要技术要求 (3)4.4总体技术方案 (4)4.5地形图编辑要求 (6)5 航带设计技术要求 (6)9.1 作业环境准备 (6)9.2 模型定向精度指标 (7)9.3 数据采集原则 (7)9.4 测绘地物、地貌的要求: (9)10 图形编辑 (17)10.1 作业环境准备 (17)10.2 编辑作业原则 (17)10.3 地形图编辑注意事项 (19)10.4 成图要求 (21)11.图幅拼接 (21)15.质量控制 (21)16.提交资料 (24)受委托方委托,XX公司承担西山公园1:1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项目工程,含以下工作内容:1、进行本项目具体测量工作方案制定与实施;2、采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1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约52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包括航空摄影、航摄内业处理、图根点布设与测量(每幅图1-2个点)、外业像控点测量、航片调绘、1:1000地形图测绘、成果检查验收工作。
1.测区概况谷歌略图范围(附图)测区内地貌分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洼谷地等不同类型,地形起伏较大,境内海拔在1456—836米之间,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年降雨量在450毫米左右。
2.项目任务该项目工序分为52km2测区内的图根控制测量、1:1000全数字航测成图(范围线中阴影部分不绘制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图(以下简称DOM)和数字高程模型(以下简称DEM)制作等几项任务。
根据测图和像控需要加密图根控制点;全数字航测成图包括无人机航空摄影、外业像片控制测量、外业地形图调绘、内业空三加密和立体测图、DOM和DEM制作,DLG图形数据编辑等。
3.测区已有资料分析与利用本项目由甲方提供范围线(范围线中阴影部分不绘制地形图)及比例尺为1:10000的测区地形图。
如何应用地形图进行山地建设规划山地建设规划,是指在山区进行各类建设活动前,通过地形图来分析山地地形特征,制定相应的建设方案和规划。
地形图是一种用于描绘地表形态的专业图件,其标示了山地的高度、坡度、地貌等信息,为山地建设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应用地形图进行山地建设规划。
一、地形图的意义和价值地形图是以等高线为主要符号,反映了地面高程的变化,是山地地形的图形化表达。
对于山地建设规划来说,地形图具有以下意义和价值:1. 提供高程和坡度信息:地形图测绘了山地地势的高低差异和变化趋势,能够提供山体高程和坡度的详细信息。
这对于规划道路、水利工程等建设项目十分重要。
2. 揭示地貌特征:地形图展示了山地地表的起伏、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有助于判断地质构造、地貌演化等现象,从而为山地建设规划提供有力的依据。
3. 分析水资源和水文特征:地形图可揭示山地水系组成、发育程度等信息,并提供山地区域水资源分布、径流路径等水文特征,为山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4. 划定地质灾害风险区域:地形图能够识别山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区域,为山地建设规划提供防灾示警。
二、地形图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在进行山地建设规划时,合理运用地形图可以提高规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地形图使用方法和技巧:1. 识别坡度和陡坡区域:通过观察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密度和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初步判断山地的坡度和陡坡区域。
在建设规划时,要特别关注陡坡区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2. 分析地势起伏和坡向:地形图标示了山地的地势起伏和坡向,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山体的形状和坡度变化。
在选择建设用地时,应充分考虑地势起伏和坡向,并结合土地利用要求进行合理分配。
3. 分析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分布:地形图不仅展现了山地水系的组成和分布,还可以反映山地地表径流规律。
规划者可以根据地形图提供的水资源信息,合理规划山地水利工程和供水设施。
地形图应用有哪些基本内容
首先,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包括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
地形特征是指地球表面的高程、坡度、坡向等特征,而地貌形态则是指地球表面的山地、丘陵、平原、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
地形图通过等高线、颜色、符号等方式将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直观地展现出来,使人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情况。
其次,地形图还包括地形图解和地形图说明。
地形图解是对地形图中各种地貌特征和地形特征的解释和说明,例如解释图中的等高线、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的含义和特征;地形图说明则是对地形图制图方法、数据来源、制图单位等内容的说明,使人们能够了解地形图的制图过程和数据来源,增加地形图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另外,地形图的基本内容还包括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在地质勘探中可以用于勘探矿藏、地下水资源等,通过地形图可以清晰地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流动情况;在地理教学中,地形图可以用于教学示范和学生实地考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形图可以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图层,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总的来说,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包括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地形图解和地形图说明、地形图的应用等内容。
地形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在地质勘探、地理教学、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践价值。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和应用价值。
请综合叙述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城市建设发
展中的应用
大比例尺地形图是以建筑总平面和地形总平面图表示的城市建设
发展设计绘图,最早是在中国明代提出使用,然后被欧洲引进发展,
现在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发展设计的一种重要的绘图工具。
大比例尺地
形图拥有特殊的客观性,将地形总平面图以及建筑总平面图一拼而就,能够更加全面地表示出城市建设状况,从而更好地让设计师,施工人
员以及业主能够更好地掌握城市建设发展的进程,更准确地对接城市
建设发展项目。
一方面,大比例尺地形图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准确地表达拟定城市
建设发展规划,通过分析大比例尺地形图,可以更加准确的显示出能
源的流动情况,以及整体的地理环境,帮助设计师更加准确地掌握每
一处规划处的环境属性,从而避免由于设计建设不畅通,而发生一些
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大比例尺地形图能够全面地表示出城市环境,
让施工人员更加准确地掌握城市建设的进程,从而准备建设的全部进程,以及建设工作的安全性,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精确而尽责的管理。
最后,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应用体现的是城市建设的全面与深入,以及安全以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以预测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将在未来持续发挥着重要功能。
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布局,特别是关系到建筑物及安全管理等问题,大比例尺地形图能够帮助业主在未来及时把握发展趋势及量化城市发展收益,提升城市建设发展水平,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多收益。
第一章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第一节地形图在工程建设勘察设计阶段的应用1设计用地形图的特点工程建设一般分为规划设计(勘测)、施工、运营管理阶段。
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要有地形、地质等基础资料,其中地形资料主要是地形图。
没有确实可靠的地形资料是无法进行设计的,地形资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设计的质量和工程的使用效果。
设计对地形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意识地形图的精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二十地形图的比例尺应选择恰当;三是测图范围合适,出图时间要快,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2地形图在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阶段的应用我国具有极其丰富的水资源、港湾和海洋资源。
为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必须兴建水工建筑物,如河坝、船闸、运河、港口、码头等。
为了合理地选择水利枢纽的位置和分布,以便使其在发电、航运、防洪及灌溉等方面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需在全流域测绘比例尺为1:500或1: 100 000的地图,以及水面与河底的纵断面图,一边研究河谷地貌的特点,探讨各个梯级中水利枢纽水头的高低、发电量的大小、回水的分布情况以及流域与水库的面积等,并确定各主要水利枢纽的型式和建造的先后顺序。
拦河坝市水利枢纽工程中的主要工程,地形和地质条件决定了坝址的位置。
最有可能建坝的地方是在河谷最窄而岩层最好的河段。
为了确定建坝以后在河流上形成的水库淹没范围及面积,计算总库容与有效库容,设计库岸的防护工程,确定哪些城镇、工矿企业以及重要耕地被临时淹没或永久浸没,并拟定相应的防护工程措施,涉及航道及码头的的位置,指定库底清理、居民迁移以及交通线改建等的规划,需要各种不同精度的地形图。
3地形图在城市勘测设计阶段的应用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地形图,在确定城市的整体布局时需用各种大、中、小比例尺的地形图。
比如:道路规划、各种管线的规划、工矿企业的规划以及各种建筑物的规划等。
在设计中如果没有地形图,设计人员就没办法确定各种工程及相应建筑物的具体位置。
利用1: 2 000或1:500比例尺地形图作为选址的依据和进行总图设计的地图,在图上设计人寻找合适的位置、放样各种设施、量取距离和高程,并进行工程的定位和定向及坡度的确定,从而计算工程量和工程费用等。
设计人员只有掌握了可靠的自然地理、资源及经济情况后才能进行正确合理的设计。
4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其他作用地形图除了在设计阶段的作用外,在工程施工和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也少不了。
总之,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没有确实可靠的资料是无法进行设计的。
地形资料的的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到设计的质量和工程的使用效果。
所以,在有关规程中明确规定:“没有确实可靠的设计基础资料,是不能进行设计的。
第二节工矿企业设计对地形图的进度要求工矿企业设计对地形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形图的精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二是要选择恰当的比例尺和测图范围;三是出图时间要比较快。
对于工矿企业设计来说,地形图主要用于总图运输设计,结合工矿企业的特点和地形图提供的原始资料,合理布局生产设备和生产车间相互之间的位置。
1工矿企业设计对地形图的平面位置精度要求图1-1体的生产工艺流程,将主要建筑物的轮廓位置按设计所需比例尺绘在透明再将透明纸覆盖在相同的比例尺地形图上纸上,或者做成相同比例的模型摆在地形图上,调整建筑屋顶的安放位置。
同时要考虑现场地形条件、原有建筑物的限制、生产工艺要求等条件。
综上所述,一般要求地形图上场地边界的地物点位置误差不得大于图上±1mm。
在进行总平面的设计时,先按照城市规划、卫生、消防等部门的要求结合具体的生产工艺流程,将主要建筑物的轮廓位置按设计所需比例尺绘在透明再将透明纸覆盖在相同的比例尺地形图上纸上,或者做成相同比例的模型摆在地形图上,调整建筑屋顶的安放位置。
同时要考虑现场地形条件、原有建筑物的限制、生产工艺要求等条件。
综上所述,一般要求地形图上场地边界的地物点位置误差不得大于图上±1mm。
建筑物位置确定后,将其标定在地形上,然后在主要建筑轴线方向上确定两点A、B(如图1-1所示),图解出它们的坐标并反算出方位角α´,将AB方向作为施工坐标系的X(或Y)方向,再在适当位置取一点作为施工坐标系的原点,通常取A点为坐标原点,然后根据AB的设计距离,计算B点的施工坐标。
另外,由总平面设计的解析数据可以计算出其他个点的施工坐标。
再按此施工坐标系将一些重要的设计内容绘在地形图上,量测其与现行地形地物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核。
有此在地形图上确定施工坐标系的原点位置的允许误差一般为图上的1~2mm。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项检核的允许误差亦为1~2mm。
考虑量测的误差,可以得出设计对地形图上地物的平面位置允许误差不应大于图上1mm。
2工矿企业设计对地形图高程精度的要求工业厂地的地面竖向布置,就是将厂区的自然地形加以整平改造,以保证上产运输有良好的联系,合理地组织排水,并要使土方量最小且填挖方量平衡。
根据设计过程,我们可以从地面连接方式设计、建筑物高程设计以及土方量计算等方面分析设计中对地形图高程的精度要求。
工业场地的地面连接方式一般分为平坡式和阶梯式两种,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企业的性质、总平面布置、地址的地质结造及自然地形因素综合考虑决定,其中地形因素有决定性的影响。
地形图可供量取自然地面的坡度,确定地面起伏,即在图上用分规(或直尺)量取两根等高线之间的平距L,根据这两等高线的高程H1、H2,则可以求得相应的地面坡度为L H H i /)(21-= (1-1)在进行地面连接方式的设计时,若场地采用平坡式连接,因关系到场地中的排水问题,所以规定场地的最小排水坡度为0.5%。
一般要求图解坡度的误差不大于场地最小排水坡度的一半,当采用平坡式连接时,对地形图高程的精度要求最高。
设允许图解坡度误差的限差为∆,则图解的坡度中误差i m 为2/∆=i m (1-2)设计规范上规定,设计地面平整的宽度不应小于100m ,否则应采用阶梯式设计。
以上是设计竖向布置系统和地面连接方法对于等高线高程的精度要求。
建(构)筑物的地坪高程、铁路轨顶高程、道路中心线高程以及工程管网的设计原则是要使其尽量与自然地形相适应,考虑到排水条件,室内地坪一般要高出室外地面0.15~0.50m 。
地下管道埋设深度最浅为0.6m.因此,平坦地区地形图的高程中误差可为±0.15m ,最大误差应为±0.3m 以内。
土方量是进行投资预算、施工准备以及论证设计方案可行性的资料,是在竖向布置的高程设计完毕后进行计算的。
其计算的允许误差为10%~20%,受到确定整平坡度的大小、土方量计算的方法、施工验收的方法、土的松散系数、等高线的高程误差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认为等高线高程误差对于土方量计算的影响应小于5%。
土方量计算对地形图的高程精度要求见表1-1。
表1-1 土方量计算对地形图的高程精度要求从上面可以看出,设计中对于地形图的精度要求常取决于设计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设计方法在不断地更新,也将对地形图的精度提高要求。
第三节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地形图精度在工程规划和方案设计中需要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其中校比例尺地形图大多利用现有资料进行汇编而来,二大比例尺地形图则是由实地实测。
在这里,主要讨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精度问题,通过分析地形图精度影响的因素,从而确定适合的测图方法,更好地为设计服务。
由于影响地形图精度的因素很多,而且其中有些因素的影响很难用具体的数字来描述。
所以,在这里进介绍精度分析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并给出一定的经验数据。
目前我国测绘地形图的方法主要有野外地面测图和摄影测量法(航测、地面近景摄影)成图,地面测图方法又分为模拟法测图和数字测图,所测的地形图绝大都数是为了满足工程建设所需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下面主要讨论数字测图的精度。
野外采样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全过程几乎都是遵循解析分析方式进行的。
虽然最后成果仍可表现为图解的线划图,但与传统的平板仪测图想必有本质的区别。
前者不但在效率上有很的提高,而且减轻了野外作业的劳动强度,更为突出的是地形图数学精度的提高。
数字测图是利用电子速测仪(全站仪或半站仪)配合棱镜在野外测量测站至地物点的方向、距离和高差,并将野外测量的数据自动传输(或人工健入)到电子手簿、磁卡或便携式微机内记录。
现场绘制地形(草)图,到内室将数据自动传输到计算机,借助计算机及配套的数字测图软件,人机交互编辑后,按一定的比例尺及图示符号自动生成数字地形图,并控制绘图仪自动输出地形图。
这种方法是从野外实地采集数据的,所以又称野外地面数字测图(以区别其他的数字测图,如航测数字测图),其实只是一种全数字机助测图的方法。
测绘出的地形图是以计算机磁盘(或光盘)为载体的数字地图,它以数字的形式表达地形信息(几何信息和描述信息)。
1数字测图时地物点平面位置的误差来源数字测图时地物点平面位置的精度可用地物点相对于临近的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实地)来衡量。
数字测量是地物点的平面位置的误差主要受下联误差的影响:﹙1﹚ 定向误差对地物点平面位置的影响----m 定; ﹙2﹚ 对中误差对地物点平面位置的影响----m 中; ﹙3﹚ 观测误差对地物点平面位置的影响----m 测;﹙4﹚ 棱镜中心与待测地物点不重合对地物点平面位置的影响----m 重; 因此,数字测图时地物点相对邻近的图根点平面位置的点位中误差可用下式表示:2222重测中定物m m m m m +++= (1-4)2 数字测图时地物点平面位置的精度分析2.1 定向误差对地物点平面位置的影响m 定对地物点平面位置的影响可用下式计算:22022ρa m D m ∙=定 (1-5)式中 D-------测站点到地物点的距离;0a m -------定向方位角中误差; ρ--------206 265″。
设测站点坐标(X 0,Y 0),定向点坐标(X 1,Y 1),则定向方位角0α为0arctanx y ∆∆=α (1-6) 式中, 0x ∆= X 1- X 0 , 0y ∆= Y 1 - X 0 。
对式(1-6)微分得020200cos sin 0y d D x d D d ∆∙+∆∙-=ααα (1-7) 式中 D 0------测站点到定向点的平距。
将式(1-7)转化为中误差形式)sin (cos 00020220222x y m m D m ∆∆+=ααρα (1-8) 式中,设两个图根点之间的相对误差为m xy ,且m xy m y m x m 20022∙=∆=∆,则 xy m D D m202222∙∙=定(1-9) 2.2 对中误差对地物点平面位置的影响对中误差包括测站对中误差和定向对中误差,它通过对测角的影响而影响地物点平面位置。
根据对中误差对测角的影响可推求得12022225m D D m∙∙=中(1-10) 式中 m 1—---仪器上光学对点器的对中误差,一般不超过3mm; D 、D 0 含义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