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应用和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34
20XX级(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8、地面坡度与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成反比(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相邻等高线水平距离愈小,等高线排列越密,说明地面坡度愈大;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愈大,等高线排列越稀,则说明地面坡度愈小)。
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拔0米,也可以表示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山丘陵;500米和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和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二.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1)判读等高线数值及变化趋势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断类型。
请你把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
如下图,左图是该地形区的等高线图,右图为模拟示意图,观察有哪些相似之处?由此记忆等高线图的地形特征是不是更简单明了?等高线表示的地形一般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和洼地,判读方法是:①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凡外高内低的为盆地(洼地)。
②凡等高线重合,并用锯齿状表示的为陡崖。
悬崖的相对高度可用公式计算:(n-1)d≤H<(n+1)d(n 为重合的等值线条数,d为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差)。
③.两个山顶之间的两组等高线相对凸出部分表示的鞍部。
④.等高线从高出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最大弯曲处的连线是脊线,也叫分水岭。
⑤.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的为山谷,等高线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⑥.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一、判断部位名称: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鞍部: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
陡崖:等高线重合处。
二、比例尺问题:1.比例尺三种表示表示方式是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比例尺三种表示方式间的相互转化。
2.比例尺公式的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三.相对高度:标注在等高线上的数字,是该条等高线经过地的海拔高度,在同一条等线上,海拔高度相同;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程差叫等高距,同一副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不变;相对高度为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
四.定方向: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此基础上,还可再分出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的方向。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定方向。
在判别方向时,应采用平移指向标确定。
指向标的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但不一定指图的下方,因此,可以通过旋转,使箭头向上,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其他方向。
五.爬山运动: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易于爬山;等高线稠密,坡度陡峻,越难于爬山。
六.攀岩运动与观赏瀑布:攀岩与观赏瀑布最好选择在陡崖。
七.小河、水库与大坝:小河常形成与山谷之中,山脚的口袋型洼地、小盆地,因为有较大的集水面积适宜建设水库,大坝的坝址宜选择在河流流出的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利于施工和减少工程量。
八.修路:沿等高线修筑,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九.气温: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十.居民区:依山傍水、靠近水源、河段上游、地势平坦开阔、向阳坡、上风向、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以减少大气和水体污染的地方。
十一.农业区:在山地或坡度较陡的地方,以发展生态林为主;在丘陵或坡度较缓的地方,以发展经济林为主;发展粮食作物和蔬菜、花卉生产应在坡度平缓且最好有灌溉水源的地方;例一.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米。
第3课时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学习目标1.根据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分析某区域的地形、河流、气候特征等。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进行有关计算和判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3.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点、线、面生产布局,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必备知识梳理1.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特别提醒](1)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2)坡面径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垂直且由高处流向低处。
2.等高线与点状地理事物的区位(1)水库坝址①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_出口最窄处,因为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河流落差大;②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_或_,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2)疗养院疗养院应建在地形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背山面水(河、湖、海)、_宜人、空气_,且有_线通过,交通便利的地方。
(3)宿营地①宿营地应避开_、河岸,以避开暴雨造成的山洪;②避开_、_,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③应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_宿营。
(4)港口港口应建在等高线_、等深线_的海湾地区,最好是陆域_、水域深阔的_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泥沙淤塞。
(5)气象站气象站应建在地势较_、坡度适中、_开阔的地方。
3.等高线与线状地理事物的区位(1)公路、铁路线公路、铁路线一般要求建在坡度平缓的地方,尽量与等高线_,缩短线路,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_、_;通往山顶的公路呈“之”字形弯曲,以减小坡度。
(2)引水路线在选择引水路线时,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特性,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
(3)输油、输气管道路线要尽可能_,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4.等高线与面状地理事物的区位(1)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状况,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布局方案。
例如:平原宜发展_,山区宜发展_、_。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①选“点”:要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海拔及其周围的环境等。
如选择气象观测站,就要选择地势适中,地面较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地带事物屏障的地点较合适。
②选“线”:主要有交通线(公路、铁路)、引水线、输油管线等。
Ⅰ选择交通路线的基本要求: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衡(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地段。
Ⅱ在选择引水路线时,不要仅仅被距离地稍近或稍远所迷惑,而应当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关键,以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
Ⅲ选择输油管线,要考虑线路尽可能短,还要考虑应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③选“面”:主要有确定水库汇水面积及坝址,选择适宜开辟梯田的地区,选定工业区和居民区等。
Ⅰ选择修建水库方案时,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一般选择有较大集水区的盆地(洼地)地区,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这里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其水源要较充足。
Ⅱ开辟梯田,应选择在坡度平缓,有灌溉水源及其附近修建水库后,不能被淹没等条件的地区。
Ⅲ选定工业区和居民区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业区宜建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有什么原料,宜发展什么工业。
第二,交通便利,就近水源,以便提供充足的燃料、用水和运输便利。
第三,选定在较开阔的地形区内(缓坡)可有发展前景。
第四,工业区建在下风向,下河源,而居民区应建在向阳坡,上风向,上河源,以减少大气和水体污染。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
要考虑是否需要移民、水分是否充足等。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洼地呀小盆地河道最窄处。
(2)确定铁路、公路线。
一般情况下,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
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二条等高线;尽量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避免通过沼泽、断崖等。
(3)工业区位的选择。
工业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
化工厂、炼油厂等既污染水源,又污染大气,所以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的下风向或当地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产生固体废气物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并且也要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
(4)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如:开辟梯田,应选择坡度和缓、有灌溉水源及附近修建水库后,未被淹没的地方等。
(5)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6)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不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点的连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水文特征:等高线密信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实际使用等高线历来是文综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常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名称、河流流向;或以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综合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使用问题。
它能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分析计算水平。
一、理解等高线的性质: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作等高线,同一幅地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相同;把海洋深度相同点的连线称作等深线,同一幅图上等深距不一定完全相等。
1、同一条等高线的高程相同。
2、等高线不能相交,能够重合。
特殊地形用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用来表示山坡方向的小短线)表示。
等高线重叠处表示悬崖,用一组与重叠处等高线垂直的示坡线表示。
若按等高线注记不易判别坡向时也采用示坡线。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如山峰;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如盆地或洼地。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但不一定在一幅地图范围闭合。
4、在等高距相等情况下,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二、阅读等高线的方法和技巧:1、三看:①看极端值的大小。
平原:海拔200 m以下;丘陵:海拔500 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 m;山地:海拔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 m;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边缘等高线十分密集,顶部明显稀疏。
某地低于海平面则用负值表示,如吐鲁番盆地艾丁湖面为-155 m。
②看疏密水准。
它表示坡度的陡缓。
③看弯曲方向。
它表示地形走向。
2、掌握等高线判断的基本规律:(1)、等高线的高低规律:“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等高线凸向低值处为山脊,凸向高值处为山谷。
(2)、部分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阅读:①山顶与山峰:数值“中高周低”;②盆地与洼地:数值“周高中低”;③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的:“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即若某处闭合等高线夹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较低等高线的海拔,为山体中的小盆地;若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较高等高线的海拔,为山体中的小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