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笔译策略和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498.50 KB
- 文档页数:56
大学英语笔译知识点总结一、英汉互译中的困难及解决方法1、语法结构的差异英汉语法结构有相当的不同之处。
在英语中,形容词和副词通常放在名词和动词之前,而在汉语中,一般由形容词和副词放在名词和动词之后。
此外,在英语中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通常出现在句子的末尾,而汉语中则通常出现在句子的前面。
要解决这一问题,译者需要对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有深入的了解,并在翻译时进行灵活运用,确保句子通顺、符合习惯表达的方式。
2、词汇的差异英语和汉语词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义、词性以及搭配上。
在翻译时,译者需要充分了解英语和汉语词汇的特点和用法,并在翻译时进行合理的转换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英语词汇在汉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译者需要结合上下文和情境来进行合适的译文转换。
3、句式结构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句式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英语中,一般采用主谓宾的句式结构,而在汉语中则采用主谓宾或主谓双宾的结构。
在翻译时,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句式结构和语义意义进行合理的转换和调整,确保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
二、英语笔译中的常用技巧1、逐词逐句翻译逐词逐句翻译是英语笔译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它要求译者尽量忠实地将原文的词语和句子逐词逐句地翻译成目标语言。
这种技巧适用于对原文内容理解透彻、熟悉目标语言表达方式、能够保持句子流畅性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和内容特点。
2、意译意译是英语笔译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它是指译者在翻译时,根据原文的含义和情感色彩,采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将原文的意义传达到目标语言中。
这种技巧适用于原文与目标语言在语言结构、语境和习惯表达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能够有效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意思。
3、借位翻译借位翻译是英语笔译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它是指译者在翻译时,根据原文的内容和情境,选择适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将原文的意义传达到目标语言中。
借位翻译适用于原文与目标语言在语言结构、文化背景、表达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能够有效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意思。
翻译步骤及策略(汉译英英译汉)一、汉译英的步骤二、英译汉的步骤三、校对五原则四、英文中可帮助行文地道的三个句型五、英译汉时遇到不会的词怎么办?一、汉译英的步骤1.找准核心主语和核心谓语,确定句子主框架。
2.分析原文剩下内容的语法成分。
3.分析逻辑,通过语法进行串句,化零为整。
注意:(1)翻译时一定不要出现语法错误。
(2)汉译英时,要把每一个成分分析得明明白白再动笔。
二、英译汉的步骤1.根据意群将原文进行断句2.读懂大意(这是翻译的前提)3.划分语法成分,例如:定语从句。
好处:①避免错译;②确定基本翻译手法4.调整语序①先在脑海中进行第一次翻译——确定基本句式和用词(考虑需要句中换还是句间换)②第二次翻译——确定翻译技巧③第三次翻译(校对)——得出最终的译文三、校对五原则1.准确传达原文意思(所有原文传达的意思都要在译文中体现,不要漏译任何信息。
)2.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英译汉和汉译英后都要检查,千万不要因为语法问题而丢分!)3.检查翻译技巧是否正确运用(该用的翻译技巧都要用上)4.检查自己的译文是否有翻译腔(若拘泥于原文、不合目的语表达规范——尝试脱离语言外壳,通过改表达,尽量用地道的语言传达信息。
)5.打磨语言(尽量使自己的译文正式、简洁和地道)四、英文中可帮助行文地道的三个句型1.形式主语句式2.形式宾语句式3.there be结构五、英译汉时遇到不会的词怎么办?1.根据上下文去猜。
尽量不要用太绝对的词,选词在语境中要合适。
2.模糊处理法①根本不认识——模棱两可、似翻未翻②不确定时——一律模糊处理。
英汉笔译翻译知识点总结一、翻译基本原则1.忠实原文:译员要尽量准确而精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忠实于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2.流畅通顺:译文的语言应该通顺自然,符合英语或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3.意译和直译:在保证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根据两种语言的语言特点和表达习惯进行适当的意译,尤其是对于一些文化、习俗和历史上的隐喻或难以直译的内容;4.语言风格:要根据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语体特征来选择相应的汉语或英语表达方式,确保译文贴近原文的语言特点;5.语言规范: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遵守语言规范,不使用或尽量避免使用一些不规范或过时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6.专业术语:对于某些特定行业或领域的专业术语,译员需要具备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翻译经验,确保专业术语的准确使用。
二、语言对等1.词义对应: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或短语,确保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同时考虑到词语在语言文化中的习惯用法,避免歧义或误解;2.句式结构:要注意保持译文的语法结构和句式特点,尽量做到与原文相对应,并保持句子的逻辑关系和信息传递的连贯性;3.逻辑衔接:译文在表达所传达的信息时,要考虑到原文的表述方式和逻辑关系,保持原文的表达方式,确保译文的逻辑衔接和信息传达的清晰度。
三、文化因素1.习俗和习惯: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俗和习惯,尤其是涉及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需要进行适当的意译或文化调整;2.历史背景:有些原文中的词语或表达方式可能涉及到特定的历史事件或文化背景,译员需要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背景,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3.惯用语和成语: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汉语和英语的惯用语和成语的差异,避免直译误解,尽量使用相近义的惯用语和成语,确保译文的自然流畅。
四、修辞手法1.隐喻和比喻:在翻译中,对于原文中的隐喻和比喻,译员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合适的意译,确保译文能够传达原文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情感色彩;2.排比和对仗: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需要注意原文中的排比和对仗等修辞手法,选择相应的汉语或英语表达方式,保持原文的格调和艺术效果;3.修辞疑问:译员需要充分理解原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并在译文中保留相应的修辞特色,确保译文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浅谈汉译英的策略及方法汉译英是翻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为中英文化差异极大,所以在翻译汉语时需要特别注意翻译策略和方法,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因此,在对汉译英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浅谈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些有关中英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是以文化纵深为特点的,强调最大限度的传统和天地人和谐。
英语文化则是以科技进步和国际化为特点的,注重实用性和现代化程度。
而在中英文化差异下,如何制定翻译策略和方法呢?以下从词汇、语法、语义和风格几个方面浅谈一下。
1. 词汇翻译策略和方法中文是一种高度象征化的语言,具有丰富的比喻和隐喻。
英语则是一种高度解释性的语言,偏好使用具体地理性词汇。
要想成功翻译中文,则需要强调原文的比喻和隐喻,同时建立准确的对应关系。
当涉及到中文词汇翻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翻译词汇的联系由于中英文的语言结构和语法形式不同,在词汇翻译时需要建立翻译词汇的联系。
比如,中文诗歌中经常使用的抒情和豪放的词汇与英文中的文雅和客观的词汇相差甚远。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应该关注中英文之间的文化差异,并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美感。
(2)识别主旨中文中有许多可以表达多重含义的词语,这使得对其翻译更加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人员应当识别主旨,在翻译时使用最适宜的词语来传达原文的含义。
(3)理解字面意思中文中有很多成语、俗语和谚语,这些常常无法直接翻译,需要理解字面意思。
翻译人员应在尊重原文的同时,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表达。
汉语的语法和英语的语法不同,因此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运用语法翻译策略和方法。
以下是几点建议:(1)使用情态动词英语中的情态动词(如can、should、may等)可以表达命令、建议或可能性等含义,翻译人员可以使用这些词语来翻译汉语中的语气。
(2)调整语序英语中采用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而汉语中的语序则是主语+宾语+谓语。
在翻译中需要根据语境和句子结构调整语序,以便于传达原文的意思。
(3)保留语法结构中文和英文的语法结构不同,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尽可能地保留语法结构,在表达策略和方法时更为重要。
笔译技巧和方法总结1. 概述笔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语言技能,它的目标是将一种语言文本转译为另一种语言文本,同时保持原文的意思和风格。
为了提高笔译质量和效率,笔译者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技巧和方法以及进一步思考等方面进行总结。
2. 准备工作在进行笔译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准备工作的关键步骤:2.1 了解背景知识在开始笔译之前,了解文章所涉及的背景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专业术语、领域知识和文化背景等。
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并准确地翻译出来。
2.2 收集参考资料在进行笔译之前,收集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是很有帮助的。
这些资料可以包括专业词典、双语语料库和翻译工具等。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2.3 针对不同领域的准备不同领域的翻译存在一些特定的要求和术语。
因此,在进行特定领域的翻译之前,需要对该领域做一些专门的准备工作。
这可以包括阅读相关文献、学习相关词汇和术语等。
3. 技巧和方法以下是一些提高笔译质量和效率的技巧和方法:3.1 精确理解原文在进行翻译之前,确保对原文进行准确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理解原文意思的同时,还要注意捕捉原文的风格和语气。
只有准确理解了原文,才能准确地进行翻译。
3.2 逐句翻译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是逐句翻译。
通过逐句翻译,可以更好地保持原文的结构和意义。
翻译每一句时,要注意句子成分的对应和语序的转换。
3.3 注意通顺和流畅性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注重语句的通顺和流畅性。
确保翻译后的文本能够自然地流畅地读起来。
如果有需要,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使文本更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范。
3.4 保持一致性在进行翻译时,要保持一致性。
这包括词汇的一致性、风格的一致性和术语的一致性等。
通过保持一致性,可以提高翻译的连贯性和可读性。
3.5 避免字面翻译字面翻译有时并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因此,在进行翻译时,要避免过度依赖字面翻译,而是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翻译。
笔译技巧和方法总结笔译技巧和方法总结一、准备工作1.了解原文背景和语境在进行笔译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原文的背景和语境,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避免出现误译。
2.熟悉领域专业术语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专业术语,我们需要在进行笔译之前先了解并掌握这些术语,以免出现翻译错误。
3.选择合适的翻译工具在进行翻译时,可以选择一些翻译工具来辅助翻译。
比如Google Translate、百度翻译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工具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完全依赖它们。
4.做好心理准备进行笔译需要耐心和细心,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或者无法直接翻译的内容。
所以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保持冷静和耐心。
二、基本技巧1.注重上下文连贯性在进行笔译时,需要注意原文中句子之间的连贯性。
我们不能只看一个单独的句子而忽略其前后文,这样容易出现翻译错误。
2.注意语法和用词准确性在进行笔译时,需要注意语法和用词的准确性。
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翻译单词,而应该根据上下文来选择合适的翻译。
3.保持风格一致性在进行笔译时,需要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语气一致。
如果原文是正式的,我们也应该使用正式的语言来翻译。
4.避免直接翻译在进行笔译时,我们不能只是直接翻译单个单词或者句子。
有时候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含义并进行翻译。
三、高级技巧1.运用比喻和类比在进行笔译时,可以运用比喻和类比来更好地表达原文中的含义。
这样可以使翻译更加生动形象,并且更容易理解。
2.使用同义替换有些单个单词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意思,在进行笔译时可以使用同义替换来使翻译更加准确。
3.理解隐含意义有些文章中会存在隐含意义,在进行笔译时需要仔细理解文章内容,并且结合上下文来翻译。
4.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在进行笔译时,可以运用一些语言表达技巧来使翻译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使用修辞手法、排比句等。
四、总结以上是笔译技巧和方法的总结。
在进行笔译时,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注重上下文连贯性,注意语法和用词准确性,保持风格一致性,并且避免直接翻译。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3)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增译名词)(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英汉笔译知识点总结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笔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英汉笔译作为世界上两种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其翻译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对英汉笔译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对英汉笔译工作有所帮助。
一、英汉笔译的特点1.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明显英语与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它们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笔译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避免出现意思不清晰或者语言不通顺的情况。
2. 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进行笔译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涉及到文化内涵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需要进行合适的转换和调整。
二、英汉笔译的难点1. 语法结构的差异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如英语的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使用,以及汉语的主谓一致和语序等问题,这些都是进行英汉笔译时需要注意的难点。
2. 习惯用语和惯用表达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大量的习惯用语和惯用表达,这些表达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而进行英汉笔译时需要能够准确理解并转换这些表达方式。
3. 词汇的选择和转换英语和汉语的词汇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有些词汇是很难直接进行对应转换的,需要翻译人员充分考虑上下文等因素进行恰当的选择和转换。
三、英汉笔译的技巧和方法1. 精读原文,理解意思在进行英汉笔译时,首先要对原文进行仔细的阅读和理解,尽量准确把握原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这样才能保证翻译出来的译文准确、通顺。
2. 考虑语言和文化因素在进行英汉笔译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对那些涉及到文化内涵或者语言习惯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需要进行合适的转换和调整。
3. 注重上下文和语境英汉笔译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上下文和语境的影响,尤其是一些语义模糊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恰当的翻译。
四、英汉笔译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语言不通顺解决方法:要求翻译人员在进行英汉笔译时要多加练习,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韩刚B2A “译点通”笔译独家秘笈之:汉译英十大技巧一、中文结构“三步走”。
主要是指涉及政府外宣类题材的句子结构划分技巧。
所谓“三步走”,具体是指:中文长句中,第一步给出理念、指导方针或原则,第二步具体阐述在这种方针原则的指导下都做了什么或者要做什么,第三步给出结果或者要实现的目标。
在具体行文时,可以按照“每一步”信息的多少进行“逐步”切句或者灵活整合。
有了“三步走”原则,长句一点儿都不可怕!这一汉英句式逻辑分析技巧在实操训练中非常实用也极易掌握!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二、“孰轻孰重”要分明。
主要是指中英句子结构差异:中文结构“前轻后重”,中文结构事实、背景在前,表态、判断、结论在后,英文恰恰相反,是“前重后轻”。
结构差异了然于胸,“表态判断为主,事实背景为从”,在翻译时有了这样一个主从句框架搭建原则,逻辑一目了然,译文自然“行云流水”!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三、结构搭建“三剑客”。
主要是指汉译英时结构搭建常用的三个功能词或形式,即as, ing, with 。
译文结构好不好,它们说了算!可以不夸张地说,谁尽早熟练掌握了这三个功能词或形式,谁就能尽早步入汉英翻译的殿堂!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四、同义重复“并译”行。
主要是指中文具有前后呼应、信息重叠的特点,经常使用四字甚至八字表达同一意思,英译时必须压缩合并减译,提取核心意思,力求简洁、流畅,如:骄傲与自豪,千山万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等等。
中文还有一个典型特点,即“双动词现象”,如:调整和优化,提高和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完善。
以“调整和优化”为例,这两个词在具体上下文中往往属于同义动词,调整的目的就是优化,而优化就是一种调整,直接取同义翻译即可。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五、“千变万化”增张力。
主要是指中英翻译要“千变万化”,“同义发散”,选取不同角度对同一内容进行诠释,使用同义词进行替换等等,以此来凸显英文语言的多变性。
这与平时大家学习英文写作的要求完全一致,即,同义词替换多多益善!要从写作的高度看翻译!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是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之上的。
这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法方面的一些表达手段上各有其特点。
语序调整主要指词序、句序两方面的调整。
首先我们谈谈词序的调整。
英汉语句中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或表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次序在英、汉语言中则有同有异。
汉语说“他正在卧室里睡觉”,而在英语中却说He is sleeping in the bedroom.(他睡觉在卧室。
);英语汉语都说“他出生于北京”,“He was born in Beijing”。
一、定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定语。
英语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汉语中也大体如此。
有时英语中有后置的,但译成汉语时一般都前置。
something important(后置)重要的事情(前置)如果英语中名词前的定语过多,译文中则不宜完全前置,因为汉语不习惯在名词前用过多的定语。
a little,yellow,ragged beggar(前置)一个要饭的,身材矮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后置)2.短语作定语。
英语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而汉语则反之,但间或也有放在后面的,视汉语习惯而定。
their attempt to cross the river(后置)他们渡江的企图(前置)the decimal system of counting(后置)十进制计算法(后置)二、状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状语。
英语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其他状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形容词或状语的前面,这一点与汉语相同。
He was very active in class.(前置)他在班上很活跃。
(前置)英语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时,一般放在动词之后,而在汉语里则放在动词之前。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后置)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笔译的使用技巧
1. 理解原文意思:在开始笔译之前,确保充分理解原文的意思,包括句子结构、语气、词义等。
2. 保持忠实: 在笔译过程中,尽量保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尽量不做过度的添加或删减。
3. 注重语言流畅:在进行笔译时,要注意语言的流畅度,尽量避免生硬、拗口的表达,使译文读起来自然流畅。
4. 确保准确性:笔译过后要仔细校对,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尤其是专业性的文本更需要谨慎处理。
5. 注意特殊用词:在进行笔译时,要格外注意原文中的专有名词、技术术语等特殊用词的翻译,确保准确传达原文意思。
6. 理解上下文:在进行笔译时,要注意理解上下文和背景知识,尽量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译文,以保证翻译的连贯性和通顺性。
7. 注重语域:根据文体和目标读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语域和表达方式,确保译文贴合目标读者的习惯表达和理解习惯。
英语笔译技巧:英译汉步骤英语笔译技巧:英译汉步骤英译汉是运用汉语把英语所表达的思想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而英译汉的过程则是正确理解英语原文和创造性地用汉语再现英语原文的过程,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我们特别地注意:(1)汉语所要表达的是英语原文的内容,即句子或文章的意义,而不是句子结构;(2)在翻译过程中,英语原文的内容要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而不是将两种语言结构进行简单的转换。
英译汉的过程包括理解,分析句架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理解是表达的前提,若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就谈不上确切的表达,但理解与表达通常是互相联系,往返反复的过程,在进行汉语表达的时候,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考生从英语到汉语,再从汉语到英语反复的推敲。
一、理解理解阶段的目的在于读懂英语原文,弄清原文的意思。
(1)通读全文。
通读全文的目的在于从整体上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理解划线的部分与文章其他部分之间的语法与逻辑关系。
一篇好的文章,其前后的意思都互相关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一个单词或句子只有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才能体现出确切的含义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后才对上文中的某个难以理解的地方“恍然大悟”。
因此,上下文能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解划线的部分,通读全文是很重要的。
(2)分析句子结构。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往往具有非常好的英语语法知识,在做翻译试题时也应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一优势。
在分句子结构时,我们要注意首先把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找出来,这样句子的骨干结构也就清楚了,在分析句子的骨干结构时还应该注意分析句子中成分是否有省略的地方,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是否明确等等。
(3)理解句子含义。
理解句子的依据除了句子本身之外,还有该句子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
在此阶段应清楚下列问题:A.句子中是否含有代词和其他具有指代意义的词,如果有,应根据上下文确定它们指代的内容是什么;B.句子中的短语和一些常用的词往往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那么,在该句中它们的具体含义是什么;C.按照你的理解,该部分的意义是否与全篇文章的内容一致,有无相互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