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实验四 小鼠脾脏、胸腺单个核细胞分离及流式染色实验
- 格式:pptx
- 大小:1001.34 KB
- 文档页数:25
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离及细胞计数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人:1实验原理小鼠脾脏位于上腹部左后侧,体积较大,长条形,属于外周免疫器官。
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可经再循环驻如脾脏等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所以富含各类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的分离:采用红细胞裂解法,是根据细胞对渗透压变化的敏感度。
红细胞由于细胞结构较为简单,仅有细胞膜结构,对于膨胀的耐受能力较差,因此绝大部分就会涨破,受到破坏。
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去除红细胞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2实验材料:1)健康小鼠2)手术器械(剪刀、镊子)、解剖板3)70%乙醇4)PBS缓冲液、红细胞裂解液(ACK)5)0.2%台盼蓝6)细胞计数板、计数器7)离心机8)显微镜3实验方法:3.1取小鼠脾脏●将小鼠颈椎脱位处死,用酒精消毒。
●用剪刀剪开背部皮肤,再找到脾脏,用镊子夹出脾脏并剪除周围组织。
3.2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将取出的脾脏置于盛有3mlPBS缓冲液的平皿中,然后再置于尼龙指套中,用针芯轻轻碾压使得单个核细胞悬浮于平皿中。
●吸取平皿中细胞悬液置于刻度离心管(15ml)中,以15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加入ASK至2-3ml,轻轻吹打混匀并放置2min,以破坏红细胞。
然后加入PBS缓冲液至10ml,以1500rpm离心10min。
●弃去上清液,用PBS缓冲液定容至2ml,吹打混匀即为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悬液。
3.3计算细胞浓度稀释十倍,随机选取一个大方格计数细胞计数为324个,计算细胞浓度为324×104×10=3.24×107/ml3.4计算细胞活力在总计为324个细胞中计数,死亡细胞有16个,计算细胞活力为:324-16/324×100%=95.1%在理论范围之内4实验结果4.1研磨脾脏得到细胞悬液本实验中将小鼠的脾脏放入尼龙指套内,置于少量PBS液中缓慢研磨,获得细胞悬液。
实验中,我们发现尼龙指套不能滤去所有结缔组织,操作中会有结为絮状团块的结缔组织。
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离及细胞计数实验时间:_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 实验人: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原理小鼠脾脏位于上腹部左后侧,体积较大,长条形,属于外周免疫器官。
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可经再循环驻如脾脏等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所以富含各类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的分离:采用红细胞裂解法,是根据细胞对渗透压变化的敏感度。
红细胞由于细胞结构较为简单,仅有细胞膜结构,对于膨胀的耐受能力较差,因此绝大部分就会涨破,受到破坏。
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去除红细胞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2实验材料:1)健康小鼠2)手术器械(剪刀、镊子)、解剖板3)70汇醇4)PBS缓冲液、红细胞裂解液(ACK5)0.2%台盼蓝6)细胞计数板、计数器7)离心机8)显微镜3实验方法:3.1取小鼠脾脏将小鼠颈椎脱位处死,用酒精消毒。
用剪刀剪开背部皮肤,再找到脾脏,用镊子夹出脾脏并剪除周围组织。
3.2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将取出的脾脏置于盛有3mlPBS缓冲液的平皿中,然后再置于尼龙指套中,用针芯轻轻碾压使得单个核细胞悬浮于平皿中。
吸取平皿中细胞悬液置于刻度离心管(15ml)中,以1500rpm离心10min, 弃去上清液,加入ASK至2-3ml,轻轻吹打混匀并放置2min,以破坏红细胞。
然后加入PBS缓冲液至10ml,以1500rpm离心10min。
弃去上清液,用PBS缓冲液定容至2ml,吹打混匀即为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悬液。
3.3 计算细胞浓度稀释十倍,随机选取一个大方格计数细胞计数为324个,计算细胞浓度为324X 104X 10=3.24 X 107/ml3.4 计算细胞活力在总计为324个细胞中计数,死亡细胞有16 个,计算细胞活力为:324- 16/324 X 100%=95.1%在理论范围之内4 实验结果4.1 研磨脾脏得到细胞悬液本实验中将小鼠的脾脏放入尼龙指套内,置于少量PBS液中缓慢研磨,获得细胞悬液。
小鼠脾细胞分离+CFSE染色步骤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与CFSE染色步骤实验材料:小鼠1只、组织剪1把、镊子2把、75%酒精、小鼠固定板、1640培养液(10%FBS,1%双抗)、含0.1%FBS的PBS溶液(无菌)、PBS溶液(无菌)、ACK溶液(无菌)、移液管、枪头、组织研磨棒(无菌)、12孔细胞培养板、15mL离心管、300目尼龙网(无菌),细胞计数板,手术台布。
实验前准备工作:做好上述实验器具的灭菌工作;将手术台布裹在小鼠固定板上,喷75%酒精,组织剪和镊子用75%酒精浸泡后置于生物安全柜中紫外照射30min;实验步骤:1. 取一只6-8周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后,将其全部浸泡于75%酒精中5min。
2. 取出小鼠将其固定于固定板上,用组织剪和镊子沿小鼠腹白线剪开腹腔,拨开小肠在腹腔左上方紧贴小肠部位取褐红色长条型脾脏,用组织剪剪开筋膜同时不要把脾脏剪破,将取下的脾脏用PBS冲洗两遍,剪去脾脏上连接的结缔组织。
3. 将脾脏转移入组织研磨棒中,向其中加入2mLPBS溶液后研磨三下,尽量不残留较大组织块;再用3ml PBS冲洗研磨棒后,将脾脏研磨液经300目尼龙网过滤至15mL离心管中,再用2ml PBS冲洗研磨器内壁,同样过滤至15mL离心管中,离心500g,5min。
4. 弃上清后,加入2mL 常温ACK,轻微吹打,裂解红细胞1min 后加入等体积(2mL)PBS 终止裂解,轻微吹打细胞混匀后离心500g,5min。
CFSE染色开始:5. 弃上清,用4ml PBS(0.1%FBS)重新混匀细胞,反复吹打为单细胞悬液,再用300目尼龙网过滤。
取10μL细胞液于细胞计数板上计数,并将细胞浓度调至1.0×107/ml。
6. 提前将CFSE按照说明书配成5mM母液并2ul分装储存于-80冰箱备用,其工作浓度为0.5-25μM.7. 分出一部分细胞加入24孔板中,用于做CFSE空白对照8. 2μlCFSE + 6ml浓度1.0×107/ml的细胞,工作浓度约为1.67μM,37℃,10min,避光。
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实验一免疫系统组织和细胞形态学一、实验目的观察小鼠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二、实验内容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
该系统具有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生理平衡的功能,是执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物质基础。
本次实验主要观察免疫器官大体解剖学、免疫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小鼠是啮齿目中体形较小的动物,淋巴系统很发达,包括胸腺、脾脏、淋巴管、外周淋巴结及肠道派氏集合淋巴结。
本实验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解剖小鼠,观察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并制血涂片,观察小鼠免疫细胞。
(一)小鼠免疫器官解剖学观察【材料】1动物:昆明种小白鼠。
2试剂:3%来苏尔水,瑞特氏染液。
3器材:眼科镊,眼科剪,玻片。
【方法】1小鼠脱臼处死,投入盛有3%来苏尔水的缸内,浸泡5分钟。
取出小鼠,仰卧位置于试验台上,使动物腹部朝上。
2以镊子提起耻骨处皮肤,用剪刀沿正中线直剪开至下颌部,然后钝性分离皮肤,再把皮肤向四肢剪开。
3注意观察腹壁,用剪刀沿正中线自阴部至膈肌为止剪开,观察腹腔液量及性状,观察脾脏。
4切开膈肌,剪断胸骨,翻起胸骨,观察胸腺、心脏及肺脏,胸腺位于小鼠胸腔心脏前上方,内有许多大淋巴细胞(即前胸腺细胞)及特定的上皮网状细胞(分泌胸腺激素)。
5解剖结束,深埋动物。
(二)免疫细胞的形态观察【材料】1动物:昆明种小白鼠。
2试剂:3%来苏尔水,瑞特氏染液,pH8.6硫酸盐缓冲液,20%盐酸甲醇。
3器材:眼科镊,眼科剪,玻片。
【方法】1准备洁净玻片两张,一张用于推片,另一张用于固定标本。
2剪断小鼠尾巴取血或小鼠眼球取血,迅速在玻片上涂血膜制备血涂片,自然干燥。
3瑞氏染色(1)染色:甲醇固定标本2分钟(亦可省略),滴加瑞氏染液数滴覆盖血膜,染色1分钟,再加等量的pH8.6硫酸盐缓冲液或新制蒸馏水,用洗耳球吹打,使之与染液混匀,静置染色8~10分钟,弃去染料,水洗。
解刨小鼠提取脾细胞实验报告
解刨小鼠提取脾细胞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解刨小鼠,提取脾细胞,以便进行后续的免疫学研究。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
1. 实验材料:小白鼠、生理盐水、70%乙醇、福尔马林、石蜡等。
2. 实验仪器:手术刀、注射器、组织培养皿、显微镜等。
三、实验步骤
1. 解剖小白鼠:将小白鼠放入无菌条件下,用70%乙醇消毒表面。
然后用手术刀在胸部进行切口,打开胸腔,找到心脏,将心脏割断。
接
着将小白鼠向上抬起头部,用手术刀在颈部进行切口,打开颈部皮肤
和肌肉层,在颈动脉两侧夹住气管和食管,并清除周围组织。
最后将
气管和食管割断,并将颈动脉及其分支全部割断。
2. 取出脾脏:用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将脾脏从周围组织中分离出来,然后将脾脏放入组织培养皿中加入生理盐水洗涤。
3. 细胞处理:将清洗干净的脾脏放入福尔马林中固定30分钟,再用酒精和石蜡等物质进行包埋。
最后用显微镜观察并提取细胞。
四、实验结果
通过本实验,成功地解剖出小白鼠,并提取了脾细胞。
经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细胞形态正常,并且数量充足。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要求严格无菌。
2. 解剖小白鼠时要保持手术刀的锋利度。
3. 在取出脾脏时要注意不要损伤其结构。
4. 细胞处理过程中要避免污染。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解剖了小白鼠并提取了脾细胞。
这为后续的免疫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无菌和仪器使用等方面的细节。
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离及细胞计数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人:1实验原理小鼠脾脏位于上腹部左后侧,体积较大,长条形,属于外周免疫器官。
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可经再循环驻如脾脏等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所以富含各类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的分离:采用红细胞裂解法,是根据细胞对渗透压变化的敏感度。
红细胞由于细胞结构较为简单,仅有细胞膜结构,对于膨胀的耐受能力较差,因此绝大部分就会涨破,受到破坏。
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去除红细胞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2实验材料:1)健康小鼠2)手术器械(剪刀、镊子)、解剖板3)70%乙醇4)PBS缓冲液、红细胞裂解液(ACK)5)0.2%台盼蓝6)细胞计数板、计数器7)离心机8)显微镜3实验方法:3.1取小鼠脾脏●将小鼠颈椎脱位处死,用酒精消毒。
●用剪刀剪开背部皮肤,再找到脾脏,用镊子夹出脾脏并剪除周围组织。
3.2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将取出的脾脏置于盛有3mlPBS缓冲液的平皿中,然后再置于尼龙指套中,用针芯轻轻碾压使得单个核细胞悬浮于平皿中。
●吸取平皿中细胞悬液置于刻度离心管(15ml)中,以15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加入ASK至2-3ml,轻轻吹打混匀并放置2min,以破坏红细胞。
然后加入PBS缓冲液至10ml,以1500rpm离心10min。
●弃去上清液,用PBS缓冲液定容至2ml,吹打混匀即为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悬液。
3.3计算细胞浓度稀释十倍,随机选取一个大方格计数细胞计数为324个,计算细胞浓度为324×104×10=3.24×107/ml3.4计算细胞活力在总计为324个细胞中计数,死亡细胞有16个,计算细胞活力为:324-16/324×100%=95.1%在理论范围之内4实验结果4.1研磨脾脏得到细胞悬液本实验中将小鼠的脾脏放入尼龙指套内,置于少量PBS液中缓慢研磨,获得细胞悬液。
实验中,我们发现尼龙指套不能滤去所有结缔组织,操作中会有结为絮状团块的结缔组织。
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的分离一、实验目的1. 熟悉细胞分离的基本原理2. 掌握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的分离的方法3. 掌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台盼蓝染色:正常的活细胞,胞膜结构完整,能够排斥台盼蓝,使之不能够进入胞内。
丧失活性或细胞膜不完整的细胞,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
通常认为细胞膜完整性丧失,即可认为细胞已经死亡。
2.脾是人和脊椎动物最大的淋巴器官。
人的脾脏位于左季肋区的后外侧部,呈卵圆形,脾是血循环中重要的滤过器,能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和血小板。
三、实验材料小鼠手术器械(剪刀、镊子)、酒精喷壶、杀鼠板平皿,尼龙膜指套、研磨棒、吸管、试管、EP管、移液器和tipsPBS缓冲液、红细胞裂解液(ACK)细胞计数板0.2%台盼蓝染液8.显微镜四、实验步骤(一)取小鼠脾脏1.小鼠颈椎脱位处死——用拇指和食指往下按住鼠头,另一只手抓住鼠尾,用力稍向后上方一拉,使之颈椎脱臼,造成脊髓与脑髓断离。
2.取其后右侧卧位,消毒左侧背腹交界处皮肤,剪取脾脏并尽量将去除脂肪及筋膜组织。
(二)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1.将脾脏置于盛有5mLPBS缓冲液的平皿中,然后再置于尼龙指套中。
用针芯轻轻碾磨使单个核细胞通过尼龙指套悬浮于平皿中;2.吸取平皿中细胞悬液(再次用尼龙指套过滤)置于刻度离心管中,加PBS缓冲液(可冲洗培养皿)至10mL,以1500rpm离心5min。
弃去上清,弹散细胞沉淀,加ACK2ml,轻轻吹打混匀并放置3-4min,以破坏红细胞。
然后加PBS缓冲液至10ml,以1500rpm离心5min;3.弃去上清,弹散细胞沉淀,加PBS缓冲液至2ml,吹打混匀即为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悬液。
(放置冰上)4.取100uL至EP管中,进行计数和活力测定(建议5倍稀释)5.以1500rpm离心5min,根据计数结果稀释到合适的浓度a)注:减少操作的时间,并放置冰上或低温离心机里以保证细胞活力(三)计算细胞浓度1.将上述细胞悬液做一定倍数的稀释;(建议5倍稀释)。
流式检测小鼠脾细胞的原理主要基于对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免疫
分子和荧光标记抗体的结合,再通过激光光束对细胞进行扫描和检测,以及分析荧光信号的特性来确定细胞的类型。
具体的实验原理如下:
1. 脾脏细胞免疫细胞流式细胞术基于激光光束对细胞进行扫
描和检测的原理。
2. 通过单光子激光器激发细胞中的荧光染料,检测和分析荧光信号的特性,从而确定细胞的类型。
3. 荧光标记的抗体可以与细胞表面特定的免疫分子结合,并通过流式细胞仪的检测器测量这些标记染料的荧光信号,从而确定不同细胞类型的比例和表达水平。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流式检
测相关的权威资料或文献。
小鼠脾细胞流式实验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引言部分的内容应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小鼠脾组织中的细胞流式实验步骤。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技术,它能够对单个细胞进行高通量分析,并且在分析多个参数时提供了准确性和高度灵活性。
通过对小鼠脾细胞进行流式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该组织内不同类型细胞的数量、表型和功能,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言、小鼠脾细胞流式实验步骤概述、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概述本文要讨论的主题,并介绍文章结构;然后,在小鼠脾细胞流式实验步骤概述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并解释流式细胞术的基本概念;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重点讨论关于细胞处理和标记方法、流式细胞仪操作步骤以及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的内容;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实验结果和发现,并对其意义、局限性以及下一步研究提出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向读者全面介绍小鼠脾细胞流式实验步骤。
通过详细阐述实验设计、样本制备、细胞处理和标记方法、流式细胞仪操作步骤以及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我们希望读者能够理解并掌握小鼠脾细胞流式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同时,通过讨论实验结果与发现的总结、结果意义与局限性的讨论以及对下一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我们希望启发读者思考关于小鼠脾组织中特定类型细胞功能和相互作用机制方面的问题,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指导。
2. 小鼠脾细胞流式实验步骤概述:2.1 研究对象介绍:小鼠脾细胞是指从小鼠脾脏中分离出的细胞群体。
小鼠脾脏是淋巴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其中包含各种免疫细胞,如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等。
小鼠脾细胞流式实验通过对这些免疫细胞进行标记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免疫反应的机制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变化。
2.2 流式细胞术概念解释: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一种用于分析和计数单个活动或已死亡的细胞的技术。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与计数实验报告1. 引言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抵御病原体侵袭和保护机体免受自身免疫疾病侵害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为了研究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特性和功能,我们需要将其从脾脏中分离出来并进行计数。
本实验旨在描述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分离与计数方法。
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小鼠脾脏样品•细胞培养基•消化酶•离心管•细胞计数板•显微镜2.2 实验方法2.2.1 小鼠脾脏样品的获取1.选择适龄的小鼠,以确保其脾脏发育成熟。
2.用消毒工具将小鼠颈部暴露,进行脾脏的解剖。
3.将脾脏置于无菌的容器中,迅速将其转移到实验室。
2.2.2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分离1.将小鼠脾脏放置在无菌离心管中,并加入足够的细胞培养基。
2.使用搅拌器或离心机将脾脏组织均匀分散于培养基中。
3.加入消化酶,按照说明书中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消化。
4.在消化结束后,用细胞培养基冲洗脾脏组织,以去除余留的消化酶。
2.2.3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计数1.取适量的脾脏细胞悬液,加入细胞计数板中。
2.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细胞计数板中的淋巴细胞数量。
3. 实验结果3.1 小鼠脾脏样品的获取从适龄的小鼠身上成功解剖出脾脏,并将其转移到实验室。
3.2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分离经过消化酶的作用,小鼠脾脏细胞成功地被分离并悬浮于培养基中。
3.3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计数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计数了细胞计数板中的淋巴细胞数量,并记录了结果。
具体数据如下: 1. 格子1:20个淋巴细胞 2. 格子2:18个淋巴细胞 3. 格子3:22个淋巴细胞 4. 格子4:19个淋巴细胞根据计数结果求平均值,得到平均每格淋巴细胞数目为19.75个。
4. 结论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成功地分离出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并进行了有效的计数。
通过计数结果,可以推断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数量在每格约为19.75个左右。
这些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特性和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小鼠脾脏的解剖学位置和结构。
2. 学习脾脏细胞分离、培养和计数的方法。
3. 掌握细胞染色、观察和计数的技巧。
4. 了解脾脏细胞在免疫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主要负责滤血、产生抗体和清除衰老、异常红细胞等功能。
脾脏中含有丰富的淋巴细胞,如B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是研究免疫学的重要模型。
本实验通过分离小鼠脾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和计数,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以了解脾脏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免疫学中的应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C57BL/6小鼠。
2. 仪器与试剂:解剖剪、镊子、解剖针、离心管、离心机、PBS缓冲液、胰蛋白酶、细胞培养基、血球计数板、染色剂、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解剖小鼠:处死小鼠后,打开腹腔,分离脾脏。
2. 脾脏细胞分离:将脾脏组织放入PBS缓冲液中,用解剖剪剪碎组织,加入胰蛋白酶消化酶,37℃消化30分钟。
3. 细胞培养:消化后的细胞用PBS缓冲液洗涤,加入细胞培养基,调整细胞密度,进行原代培养。
4. 细胞计数:采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细胞进行计数,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5. 细胞染色:采用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活力。
6. 显微镜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情况和染色效果。
五、实验结果1. 脾脏细胞分离:成功分离出小鼠脾脏细胞,细胞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密度约为1×10^6个/mL。
2. 细胞培养: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生长良好,呈单层生长,细胞形态正常。
3. 细胞计数:培养细胞密度逐渐增加,生长曲线呈指数增长。
4. 细胞染色:细胞染色效果良好,细胞核染色深,细胞质染色浅,细胞活力较高。
5. 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正常,生长旺盛,无明显病变。
六、实验讨论1. 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含有丰富的淋巴细胞,在免疫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2. 本实验成功分离出小鼠脾脏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和计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