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秋教授简介
- 格式:pdf
- 大小:126.14 KB
- 文档页数:2
基于OBE理念职业本科“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作者:田宁来源:《科技风》2024年第12期摘要:本文以职业本科“材料力学”课程为载体,结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探索职业本科课程如何在OBE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并将OBE理念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
对职业本科发展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并确定课程目标、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改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对课程教学评价进行多元化设计。
上述改进可以明显改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操作技能,这为OBE理念在职业本科教学改革中应用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职业本科;材料力学;OBE理念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高端技术人才需求缺口量巨大,仅依靠应用型本科及部分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远远达不到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不利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1]。
在此背景下,我國十分重视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力争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本科院校和专业[2]。
因此,可以看出职业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可以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使命是培养适合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层次技术人才。
我国职业本科试点是由2019年6月开始,到目前为止只有4年时间[3]。
虽然我国对职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相关经验积累较少,在意识、制度、方法、社会氛围等多个维度与国外发达国家具有较大的差距[4]。
“材料力学”课程在课程体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大多数工科专业的必需课程,但该课程在大多职业本科院校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评价形式化等诸多问题,加上这门课程本身概念抽象、内容繁杂、公式复杂,造成学生学习困难,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56]。
OBE(OutcomebasedEducation)又称学习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由美国教育家(SpadyW.G)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随后该理论被欧美等国家重视,并在普通教育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OBE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其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和推崇,并且逐渐成为教育改革领域的主流理念[78]。
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17期170㊀㊀作者简介:狄晓娇(1978-),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广告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学生成绩分析狄晓娇(辽宁广告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00)摘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接触到数据挖掘这一先进的概念,力图通过数据挖掘从学生的成绩中找到隐含在其中的有效信息,这样既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习重点,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决策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以多届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成绩,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主要使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知识将决策树应用在学生成绩数据挖掘的模型上,使用S P S S M o d e l e r 软件利用C5.0算法分析出哪些因素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的影响最大,揭示其中规律,为今后教学工作及教学安排提供有效的科学的指导依据.关键词:数据挖掘;考试成绩;决策树;关联规则中图分类号:G 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18.17.0831㊀决策树的基本概念在已有的大量源数据中得到有效的分类器有许多种办法,决策树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办法.他在数据挖掘中尤其在数据分类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决策树算法主要是通过一组输入样本数据然后对样本进行决策树归纳的一种方法.决策树的表现形式是一个倒树状结构图,并且在树枝的节点上一般还附带概率结果,它是一种是直观的使用统计概率来分析对象的图表示方法.2㊀几种常用的决策树算法常见的算法有C H A I D ㊁C A R T ㊁Q u e s t 和C 5.0.判断决策树算法是否合适,就看每一个决策树分组的组之间的差别是否够大,属性差别越大就是算法越合适.决策树算法擅长处理离散型数据,并且处理非数值性数据时效率的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3㊀决策树的评价标准建立了决策树模型后需要给出该模型的评估值,这样才可以来判断模型的优劣.学习算法模型使用训练集(t r a i n i n g se t )建立模型,使用校验集(t e s t s e t )来评估模型.经过校验集评估后决策树进行评价.评估指标有分类的准确度,描述的简洁性和计算的复杂程度等指标.4㊀决策树在计算机成绩分析中的应用4.1㊀确定挖掘对象本次挖掘的对象是以«计算机基础»为基础信息,之所以选择这门课程,是因为它是新生入学的第一门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也是今后继续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计算机基础»包含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考试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的期末,即每年的1月份进行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总分为40分,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的形式为上机操作,其中包括W o r d ,E x c e l 和p o w e r po i n t 分别占总成绩的40%,40%,20%.在平时成绩中有3次随堂测验同样分别是W o r d ,E x c e l 和p o w e r po i n t ,将其成绩汇总作为平时成绩,总分为60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本论文决定使用决策树方法研究«计算机基础»考试中w o r d ,E x c e l 和p o w e r po i n t 几个部分对最终成绩的影响程度.通过构造决策树可以更容易找到哪些因素对最终成绩影响更大.同时采用关联规则中的A pr i o r i 算法研究«计算机基础»和后续课程«f i r e w o r k s »的关联.4.2㊀数据的预处理本文用到的2013至2015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成绩及«f i r e w o r k s»成绩,是在学校教务部门,使用我校教务部门的教务管理软件下载得到,由于学校的管理软件的功能有限,所以下载的成绩是以班级为单位的.(1)数据的预处理.数据的预处理对与数据挖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文研究的目标模型是多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及其后续学习课程的成绩,并且这些成绩是以E x c e l 文件的形式保存的.其中包含的属性包含学号㊁姓名㊁平时成绩㊁期末成绩㊁总成绩㊁专业名称㊁课程名称㊁任课教师等.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对这些数据进行集成和预处理.(2)数据清理.数据预处理的第一步就是处理缺失数据.通常情况下对于缺失值的处理方法包括:人工填写,使用最有可能的数值,忽略数值,平均值填充等方法.在处理«计算机基础»考试成绩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缺失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缺考造成的,所以对于缺失值的处理方法是忽略条目的方法.由计算机基础是第一学期的考试科目,所以缺考学生没有,得到有效数据2397条.(3)数据集成.我们需要将«计算机基础»,«f i r e w o r k s»等科目的成绩集成在一个成绩表中,也就是数据集成.集成后数据表格包含«计算机应用基础»,«f i r e Gw o r k s »考试成绩,每门课程包括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总成绩,任课教师等属性.其中原始样本为2397个,经过预处理可以进行数据挖掘的样板数为2253个.本次数据挖掘样本有效率为94%.(4)数据的归约.经过数据集成后,我们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归约,对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把连续型数据转换为离散型数据,可以使数据挖掘的结果更加直观简洁.在本文中我们通过数据集成,将学生的成绩数据集成到一个包含学号㊁姓名㊁专业类别㊁平时成绩㊁期末成绩㊁总成绩等属性的数据文件.首先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利用决策树研究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和影响考试通过率因素.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17期171㊀所以首先剔除«f i r e w o r k s»的考试成绩,以及专业类别㊁任课教师属性.还因为姓名与学号两个属性是属于相关属性,也就是说姓名与学号是对应的关系,相互可以替代,但是姓名还有重名的可能,而学号是唯一的,所以将姓名的属性剔除.只保留学号,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总成绩这些属性.对于决策树的构成最好使用离散型数值,这样可以使结果简洁,减少计算量.所以,我们需要将成绩库中的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目前,期末考试的总成绩为100分,而评价学生通过考试的分数线为60分,所以,将总成绩属性离散化为两个部分,即:将高于60分的学生成绩转换为 ye s ,分数低于60分的成绩转换为 n o.平时成绩占总成绩60%,满分为60分,按照平时成绩大于54分,小于等于60分;大于47分,小于等于53分;大于41分,小于等于47分;大于35分,小于等于41分;小于等于35分五个层次,将平时成绩分为 S u pe r H i , M i d , L o w , N o 五个等级.平时成绩分为W o r d ,E x c e l ,p o w e r po i n t 及平时表现分数四个部分,其满分分别是20,20,10,10.将这些成绩按照满分的90%,80%,70%,60%分成 S u pe r H i , M i d , L o w , N o五个等级.与此同时,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共40分,按照期末成绩分数大于35分,小于等于40分;大于31分,小于等于35分;大于27分,小于等于31分;大于23分小于等于27分;小于等于23分,分为 S u pe r H i , M i d , L o w , N o 五个等级.4.3㊀利用决策树做成绩分析使用S P S S M o d e l e r 软件中C 5.0模型,得到运算结果.通过对结果的查看得到对于考试成绩影响最大的是 平时 部分,预测变量的重要性=0.36;然后是p o w Ge r po i n t 和w o r d 部分,预测变量的重要性=0.23;而 出勤 部分对于是否通过考试的影响重要性为0.18.由此得出结论:对于判断一个学生是否通过考试的几个因素中平时成绩最重要,w o r d ,p o w e r po i n t 和出勤情况的占比差不多,但是对于E x c e l 部分的相关性却不是很强,但是由于对于学生来说w o r d 与E x c e l 和p o w e r Gpo i n t 的重要性在学习和以后的应用中是同等重要的,所以应该加强考试出题中E x c e l 的难度比重,如图1所示.图1㊀计算后相关因素的重要性提高E x c e l 成绩与最终考试成绩的相关性,使教学的成果在考试中得到均衡的体现,更好的表现出考试的均衡性.通过对规则的研究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规则,我们发现如图2.图2㊀计算后得到的规则I F p o w e r po i n t 成绩是 H i 或者 M i d t h e n 通过考试的比率为98.33%.其他的规则由于样本比例不是很多所以没有更多的挖掘意义.具体形成的决策树如图3.图3㊀«计算机应用基础»成绩的决策树通过以上的数据挖掘,我们可以看出在众多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中,平时成绩对学生最终成绩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最终成绩,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主要是由考勤及平时几次考试的成绩决定的,因此如果希望提高学生的最终成绩一定要保证平时的出勤率,和平时的学习效果.另外,从以上的规则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对于最终成绩影响较大的还有p o w e r p o i n t 部分,这部分知识点较简单,学习起来也较容易,因此比较容易拿分,因此需要提高其他方面知识点的分布,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5㊀总结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于高校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笔者所在的学校的各个管理部门也在引入先进的管理系统,完善各自部门的管理.比如近些年学校陆续上了教务管理系统㊁学生管理系统㊁人事管理系统等等.这样使得笔者所在学校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升级新的管理系统为我校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如何利用先进管理系统带来的宝贵的数据资源也为学校各界人士提出了问题.笔者尝试利用数据挖掘这样一个新兴的学科来对学校的数据进行一些分析,力图从中挖掘出一些隐藏在数据中的一些信息,为学校的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范佳凤,袁娟,许艳敏.基于成绩分析的大学教与学现状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2013,(03).[2]戎荷婷,王瑞玲,武晶,杨秋白.学生行为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探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6,(23).[3]臧琛,李景平,刘海亮,王景磊.工程训练学生成绩考核体系探讨与设计[J ].现代商贸工业,2017,(09).。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108·2021年第23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1)23-0108-02项目式教学体系改革“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苏渤力,于瑞红,王新刚,马洪蕊(防灾科技学院电子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河北廊坊065201)摘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电子信息大类专业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根据课程特点结合项目式教学体系建设,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实践表明,该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关键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项目式教学体系;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1.23.04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讲授8位、16位和32位微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是电子信息大类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1-2]。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器件在汽车电子、航天与国防、工业自动化与控制系统、无线基础设施以及个人消费类电子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该课程讲授先进的微控制器架构和外设、实时处理、数据分析和安全功能,使学生掌握如何提高微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能效[3-4]。
为了提升学生进行高性能低功耗微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企业和行业要求的综合设计能力,课题组根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创新尝试和改进研究[5-6],探索了项目式教学体系模式,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趣味性。
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模式探索1.1课堂讲授与演示各种型号的微控制器在具体的应用领域均有独特的优势,集成开发环境较多,微控制器是设计基础,程序设计是核心。
基于OBE理念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作者:贾毅崇师会燕来源:《科技风》2024年第08期摘要:电工电子技术是多门课程融合的一门课,也是非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以OBE理念为指导,探讨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考核方式的重构等方面,教学实践表明,基于OBE理念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明显提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OBE;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工程教育认证要求高校在培养方案、课堂教学等方面都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1]。
工程教育认证[2-3]是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以最终目标为起点设计教学内容,按照既定成果、构建实现体系、参照评价、产出改进四个环节制定教学目标[4-5]。
OBE理念宏观层面研究较多,微观层面研究较少,王永泉等[6]指出:“把OBE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是教育微观问题,也是痛点和难点”。
本文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结合在教學实践中的思考,探索OBE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1传统模式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现状分析电工电子技术是理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由电路、供配电、电气控制、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内容组成[7]。
课程授课对象是非电类专业学生,他们对电工电子涉及知识不了解,不清楚学习本门课程重要意义,不了解电工电子技术是所学专业不可或缺一部分,所以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积极性不高。
电工电子技术涉及知识点比较多,很多电路原理、电气控制方法比较抽象,难度大,实践性强。
多数非电类专业,虽然对本门课程比较重视,但课时比较紧张,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难以达到满意教学效果[8]。
为了解学生“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学习具体情况,对新疆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2020、2021级共220名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
针对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认知态度、课程期望、课程考核评价等内容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内蒙古民族大学本科毕业生论文格式的规定及要求㈠开本与文档格式1、要求同时提交电子文本与纸质本。
⑴电子文本:用“WORD”编辑保存为“.doc”格式文件,纸张与版芯均采用WORD软件的默认值(即A4纸张、上下页边距为2.54厘米、左右边距为3.17厘米),正文统一用小4号宋体字、1.5倍行距。
⑵纸质本:与电子文本统一格式,使用单页、单面打印。
㈡文本的构成与编制要求:完整的文本应包括封面、目录、开题报告(仅纸质本要求附开题报告)、成绩与评语(仅纸质本要求附成绩与评语)、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语)、注释、参考文献等。
对各部分的要求如下。
1、封面从教务处网站的“文件下载”栏目下载统一格式的“内蒙古民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封面”,各项信息需填写完整。
2、目录应包括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语,只需标至二级标题)、注释、参考文献等(参见以下示例)。
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审批表从教务处网站的“文件下载”栏目下载统一格式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审批表”表格,按要求分别由学生、指导教师和各教学单位填写各项内容,在毕业论文完成之前由各教学单位保存,毕业论文完成之后,装订到论文纸质本内目录页之后。
4、论文成绩与评语从教务处网站的“文件下载”栏目下载统一格式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工作记录表”、“内蒙古民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定表”、“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登记表”,各项内容分别由毕业生论文指导教师和教学单位填写,装订到纸质本内选题审批表之后。
5、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要求200字左右,关键词不超过5个。
6、英文摘要及关键词要求翻译准确。
7、正文(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语)⑴引言(综述):阐述选题的意义(为何进行这项研究);该课题的研究现状;拟探讨的问题和研究的目的。
⑵正文:要求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语言、文字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流畅而优美;图表、符号、公式等统一规范;⑶结语(分析):对本文论述进行简要总结;对本文的研究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哪些问题由于什么原因还需要继续深入探讨,哪些相关问题需要另案研究等内容)。
I G I T C W经验 交流Experience Exchange182DIGITCW2024.01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比较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原理、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和数据库系统的维护等方面知识[1]。
目前该课程在教学方面通常采用以讲授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考核方式通常为课堂问答、课后作业和考试,学习时间通常局限在课堂之上,没有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
基于CDIO-OBE 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强调在教学内容上采用项目式的教学思路来安排教学与实践内容,在课程设计和课程目标制定上,以学习成果驱动教学目标建立,完善课程培养方案,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形式,贯穿学生学习过程始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和成果达成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和考核,实现课程的持续改进。
1 基于CDIO-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总体设计1.1 教学内容本课程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李辉主编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基础(MySQL )》作为教材,教材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信息与数据模型、关系模型与关系规范化理论、数据库设计方法、表的基本操作、数据管理、索引、视图、数据库备份和还原等内容,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来设计体例结构,符合面向地方应用型为主的本科院校学生学习需求。
1.2 CDIO教育模式CDIO 是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概括和表达,学习过程以项目为中心,学生通过学习逐渐掌握从项目构思、设计、实施到运行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数据库的教学过程中引入CDIO 教育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研究和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2]。
1.3 OBE教育理念OBE 意为成果导向教育,更强调以专业最终需求作为成果[3],从需求出发设计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再去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并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讲授与实践,达到教学目标和结果的一致性[4-5]。
施晓秋教授简介
一、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施晓秋
职称:二级教授
二、主要工作经历
1985年至今一直工作于温州大学,期间曾经到香港科技大学、台湾中原大学访学。
三、担任课程
计算机学科导论、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工程概论、软件定义网络
四、研究方向
网络与分布式计算、工程教育
五、获奖情况
入选浙江省首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教师。
六、论文、课题、专利、教学成果等
主持省部级以上(含)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6项,包括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主持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所负责的网络工程
专业通过华盛顿协议等效工程教育认证。
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和《中国大学教学》等发表教研论文12篇。
主持完成网络与分布式计算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
七、学术任职
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建设地方院校工作组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会常务委员、全国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联盟网络工程委员会主任、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组织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新工科研究与建设工作组副组长。
八、研究生培养情况
已毕业硕士研究生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