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45.66 KB
- 文档页数:3
全膜法和传统工艺在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的比较摘要:通过全膜法和传统工艺在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分析比较,得出在锅炉补给水系统中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全膜法即“两级反渗透+EDI”除盐工艺是非常明智而合理的方法。
关键词:两级反渗透+EDI、全膜法、锅炉补给水1概述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用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水处理技术在近些年有较快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理论、新的工艺和设备。
而锅炉补给水作为工业生产用水的一部分被企业越来越重视。
锅炉补给水水质要求如下表:项目单位数值电导率 s/cm 0.2硬度mmol/L ≈0SiO2 g/L 20目前常用的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有“传统工艺”和“全膜法工艺”。
传统工艺以前被广泛的应用在锅炉水处理上,而全膜法工艺因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正逐渐取代传统工艺被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所接纳。
下来就以200t/h的产水量来阐述传统工艺和全膜法工艺在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的比较。
2水处理工艺选择2.1 原水水质分析本文水源以黄河水质(某段)进行分析讨论。
其水质如下:全硬度:247.37mg/L,总含盐量:654.1 mg/L由原水水质和要求处理达到的锅炉补给水水质可以看出工艺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对硬度、含盐量的降低。
此外,由于黄河水中悬浮物及浊度含量较高,尤其是到了汛期的时候,故预处理需重点考虑对水中各种悬浮物、胶体的去除,以达到除盐设备进水要求。
所以“预处理+除盐”是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主体工艺。
2.2 工艺流程传统工艺:原水池→原水泵→换热器→药剂添加→机械过滤→超滤→一级反渗透→除碳器→混床→除盐水加氨后送至各用户。
全膜工艺:原水池→原水泵→换热器→药剂添加→机械过滤→超滤→一级反渗透→级间PH调节→二级反渗透→EDI→除盐水加氨后送至各用户。
3全膜法与传统工艺比较3.1预处理工艺的比较传统的反渗透脱盐预处理工艺通常为多介质过滤+ 活性炭过滤,但随着用水要求的提高及水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超滤技术逐步登上水处理行业的舞台,这无疑是净水革命史上的一次飞跃。
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作者:李鸿起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22期摘要:在热力发电厂中,水处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锅炉补给水的制备,即将原水,通过净化加工,供锅炉需要。
所以,在电厂项目的水处理系统设计过程中,主要是设计制取锅炉补给水的系统。
另外为保证优良的给水品质和蒸汽质量,需对凝结水进行精处理;为保证环保要求,需对电厂废水进行处理。
本设计除盐系统采用二级反渗透加混床系统。
将混床串联在反渗透装置之后,反渗透能除去水中大部分盐类,而用混床进行深度除盐。
预处理阶段采用了混凝、澄清、过滤的工艺。
经详细的设计计算及核算,选定的工艺出水可以达到亚临界煤粉炉进水标准,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离子交换;除盐;反渗透1 引言水作为电厂锅炉系统中能量传递与转换的介质,其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在我国相继建设投产,对火电厂的水质处理也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为降低锅炉管的腐蚀速率,减小炉管沉积物与结垢量,提高蒸汽品质,延长相关设备的使用年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必须对锅炉补给水、凝结水、循环水、废水等一系列相关的水进行除盐等处理。
2 项目概述项目名称:华电章丘发电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厂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
项目规模:2X330MW双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机组型式:本期拟建设2X330MW双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电厂规划容量2000MW,并留有再扩建的条件。
配套2x1110t/h亚临界煤粉炉。
额定供汽量:工业负荷l.OMpa,360℃,2x170t/h(工业用汽不回收);采暖负荷0.5Mpa,270℃,2x300t/h(采暖用汽100%回收);3 水处理工艺及设备3.1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选择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系统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因此应当根据锅炉型式、蒸汽参数、减温方式、原水水质等因素,并考虑技术经济两方面因素对系统进行综合比较,选择在技术上先进,能满足热力设备对水质的要求,在经济上又合理的水处理系统。
浅谈火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问题摘要:火力发电厂锅炉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其补给水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
对火力发电锅炉的补给水处理工作进行规范,不仅可以降低锅炉的结垢,而且还可以避免因腐蚀和蒸汽品质的下降而导致的事故,对锅炉的安全和正常运行都是有益的。
针对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用水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对策。
锅炉的补给水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管理,很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对锅炉的补给水问题和改善措施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火电厂锅炉;补给水;问题;改进策略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力工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大量的火电设备被投入到了生产和生活中,而锅炉的补给水问题也随之显现了出来。
在实际的生产和运营中,我们所用的大部分都是超临界大型锅炉,超临界锅炉的产能虽然很大,可是在使用的时候,却总是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到锅炉的安全。
1电厂锅炉补给水问题分析我们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三,但是我们国家也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产业的发展与其它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火力发电的发展也离不开水,目前国内大部分都是火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的运营依赖于大量的水。
2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设计在电厂的生产和运营中,我们通常都会选用超临界的一次中间再热型直流锅炉。
在锅炉给水工艺中,一般可划分为冷凝水和供给水。
发电产的热循环系统中的污染主要来自于锅炉的补给水源。
在对锅炉进行供水的时候,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很有可能会导致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和少量的可溶性杂质进入到电厂的循环系统,从而增加了凝结水的压力,从而导致水的凝固不足。
3双室双层浮动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该装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脱盐系统的供水量,并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增加再生液的利用率,从而实现节能增效。
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方案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热电厂锅炉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其技术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热电厂锅炉补给水方面的处理方案以及技术经济的分析都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文章以衡水热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的操作为示例,对其补给水.处理方案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进行了分析,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案的对比,找出最适合热电厂锅炉的补给水系统,对热电厂锅炉运作产生良好的作用,减少浪费污染等现象,节约水资源,促进循环可持续发展。
标签:热电厂;锅炉补给水;方案设计;技术经济前言一般来说,清水经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除去水中部分离子或绝大部分離子杂质后,进一步用以补充热力设备气水循环过程中损失掉的水,被称为补充水,在锅炉运行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热电厂锅炉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其在生产过程中对水质的要求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也得到了进步,在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水循环系统成为现阶段锅炉补给水最佳途径。
在我国采用反渗透技术与离子交换设备相结合方式在锅炉补给水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以减少使用过程中含盐量较高的现象。
1 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含盐量处理方案设计无论采用何种除盐系统,预处理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除盐系统的出水水质。
从出水水质可看出,良好的技术能有效的去除胶体物质和大分子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影响,使后续除盐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
而常规处理,由于其对轻质胶体及有机物的处理能力较差,对后续除盐系统的影响较大,甚至使除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在选择上不仅仅单方面依靠工艺的好坏,其经济的合理性占有关键性的地位,也可以说经济评价是确定技术方案的重要环节之一,利用较少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还能达到高质量的补给水处理效果。
这里我们根据热电厂锅炉运行的基本情况,针对补给水处理提出四种设计方案,并做技术经济的比较分析。
首先,是利用无顶压逆流再生阳、阴离子交换器对锅炉进行补给水处理。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方法对比探讨摘要:为满足社会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近年来火力发电厂锅炉装机容量在不断增大,在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也对锅炉补给水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多种锅炉补给水处理方法,要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比较各工艺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技术工艺以经济指标均更占优势的最佳处理方案。
本文结合案例对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方法进行了简单比较,确定全膜法的应用优势更大。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全膜法;超渗透在火力发电厂生产中,锅炉作为核心设备,为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加强对补给水水质的处理,选择适应性与经济性最强的处理方法,以更少的成本来提高补给水处理效果,同时减少废水排放量,达到节能降耗高效生产的效果。
随着火力发电厂的快速发展,锅炉补给水处理方法在不断更新,可以更少的成本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因此锅炉不积水处理方法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最终的生产效益,必须要提高重视。
一、锅炉补给水处理要求火力发电厂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热能转换成电能,整个过程中对补给水的要求比较高,可以说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决定着生产效率以及安全性。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整个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预脱盐、脱盐三个步骤,得到处理达标的脱盐水,为火力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持。
火力发电厂无法直接使用天然水进行生产,需要经过预处理将其中所含的悬浮物以及胶态杂质全部清除干净,常用的方法如自然沉降、沉淀软化、混凝处理以及过滤等,有效降低补给水的硬度与碱度[1]。
然后继续做更进一步的深化处理,例如经过离子交换处理来得到纯度更高的水。
并且因为火力发电厂均使用高温高压锅炉,还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除盐,要求补给水内的溶解盐全部被清除干净,保证达到火力发电生产需求。
二、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结构1.补给水处理流程原水预处理系统中间水池→超滤给水泵→ 自清洗过滤器→超滤装置→超滤产水箱→一级反渗透给水泵→一级反渗透保安过滤器→一级反渗透高压泵→一级反渗透装置→一级反渗透产水箱→二级反渗透高压泵→二级反渗透保安过滤器→二级反渗透装置→二级反渗透产水箱→混床给水泵→一级混床→二级混床→除盐水箱→除盐水泵→全厂各除盐水用户。
【基础知识】火力发电厂各种水质的作用及差别水在火力发电厂水汽循环系统中所经历的过程不同,水质常有较大的差别。
因此根据实用的需要,人们常给予这些水以不同的名称。
热力系统中水的品质,是影响发电厂热力设备(锅炉、汽轮机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如果直接进入水汽循环系统,将会对热力设备造成各种危害。
为了保证热力系统中有良好的水质,必-须采用化水处理工艺对水进行适当的净化处理,并严格监督汽水质量。
一、电厂用水的类别水在火力发电厂水汽循环系统中所经历的过程不同,水质常有较大的差别。
因此根据实用的需要,人们常给予这些水以不同的名称。
它们是原水、锅炉补给水、给水、锅炉水、锅炉排污水、凝结水、冷却水和疏水等。
现简述如下:(1)原水:也称为生水,是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水(如江河水、湖水、地下水等),它是电厂各种用水的水源。
(2)锅炉补给水:原水经过各种水处理工艺净化处理后,用来补充发电厂汽水损失的水称为锅炉补给水。
按其净化处理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软化水和除盐水等。
(3)给水:送进锅炉的水称为给水。
给水主要是由凝结水和锅炉补给水组成。
(4)锅炉水:在锅炉本体的蒸发系统中流动着的水称为锅炉水,习惯上简称炉水。
(5)锅炉排污水:为了防止锅炉结垢和改善蒸汽品质,用排污的方法,排出一部分炉水,这部分排出的炉水称为锅炉排污水。
(6)凝结水:蒸汽在汽轮机中作功后,经冷却水冷却凝结成的水称为凝结水,它是锅炉给水的主要组成部分。
(7)冷却水:用作冷却介质的水为冷却水。
这里主要指用作冷却作功后的蒸汽的冷却水,如果该水循环使用,则称循环冷却水。
(8)疏水:进入加热器的蒸汽将给水加热后,这部分蒸汽冷却下来的水,以及机组停行时,蒸汽系统中的蒸汽冷凝下来的水,都称为疏水。
在水处理工艺过程中,还有所谓清水、软化水、除盐水及自用水等。
二、水质指标所谓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杂质共同表现出的综合特性,而表示水中杂质个体成分或整体性质的项目,称为水质指标。
国内某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增容改造设计浅析发布时间:2022-10-21T01:50:22.683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11期第6月作者:蒋琛朱嘉浩汤阳[导读] 简要分析了国内某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增容改造工程的设计方案比选,蒋琛朱嘉浩汤阳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长沙市中国 410000摘要:简要分析了国内某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增容改造工程的设计方案比选,理论阐述了锅炉补给水系统的设计要点,实践证明了全膜法在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中的优势,为类似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电厂、锅炉补给水、增容改造1.前言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部门积极鼓励发展热电联产,促进节能减排工作。
随着中心城区10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的逐渐淘汰,部分工业热用户的热需求只能从就近火电厂汲取。
火电厂一般根据热负荷及远期供热规划,通过新增热再抽汽来扩大工业供热能力,同时对已有的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进行增容改造,以满足机组补给水量大幅增加的需求。
在火电厂中,锅炉补给水的水质,直接关系着火电厂机组运行的安全指标和经济指标,优化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能有效地提高火电厂安全运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曾磊. 火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优化设计[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10]]。
但在选择锅炉补给水系统时,不仅应考虑电厂规模、资金及原水水质等情况,还需对所选系统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和计算,最后确定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崔玲,李辉. 反渗透技术在电厂锅炉给水处理中的应用[J], 工业用水与废水, 1999年第30卷]]。
随着超滤、反渗透、电渗析等技术的日臻成熟完善,膜技术已成功应用到大型水处理系中。
膜法处理工艺的运用能节省大量的酸碱药品的消耗量,大大减少由于酸碱废水的排放引起对环境的污染[[ [] 李颖.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比较及相关问题探讨[J], 江西电力, 2005年第3期.]]。
目前,在火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超滤+反渗透+电除盐的全膜处理工艺方案最为先进,适应性最好。
浅谈锅炉补给水预处理系统与技术经济优化摘要:清水经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除去水中部分离子或绝大部分离子杂质后,用来补充热力设备气水循环过程中损失掉的水,被称为锅炉补充水。
关键词:锅炉补给水经济技术预处理系统引言本文将以某火力发电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该厂为2台350MW超临界机组,采用当地城镇污水处理厂经二级生化处理后的排水,经深度处理后作为电厂工业水。
1 预处理系统的选择1.1两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1)对原水水质适应性再生水中悬浮物、胶体、有机物波动较大,而超滤系统(UF)对原水水质的适应性较好,受水质波动的影响较小,无需作复杂的预处理,较常规系统更加灵活、简单。
(2)出水水质超滤(UF)对水中的有机物和各类胶体均具有良好的去除特性,因此超滤系统(UF)的出水水质大大优于常规系统的出水水质。
(3)对除盐系统的影响无论采用何种除盐系统,预处理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除盐系统的出水水质。
从出水水质可看出,UF技术能有效的去除胶体物质和大分子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影响,使后续除盐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
而常规处理,由于其对轻质胶体及有机物的处理能力较差,对后续除盐系统的影响较大,甚至使除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以RO除盐系统为例,由于RO膜的特性,它即脱除了盐类,又滤除了胶体和有机物,因而膜很快被污染,污染后的膜由于无法反洗和用氧化剂清洗,膜的寿命会很快衰竭。
实践表明,采用UF作为RO的前级处理,可使产水量提高1525%,膜寿命提高50%,化学清洗的次数降到每年一次以下。
(4)药品及用量超滤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需根据超滤膜易被污堵的情况进行加强反洗和化学清洗,常用的清洗药剂有NaOCl、NaOH、H2O2、HCl、EDTA等,增加了药品的费用及化学废水的排放量;而常规的过滤处理仅在混凝沉淀阶段中加入凝聚剂和助凝剂,后续的过滤过程不需再加药。
(5)占地面积UF系统模块化的设计使得其体积小,便于施工安装和维护,而常规过滤系统设备数量多,管道阀门安装复杂,占地面积大。
火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优化设计摘要:火电厂热力系统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水是主要的一种工作介质,火电厂的正常运行以及整体的经济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质的优劣。
火力城电力系统中的主要设备是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该系统与火电厂的正常运行有着直接的联系,能够很好的对系统的处理质量进行提升,从而促进工业化的良好生产。
在此背景下,该文章主要针对火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相应的优化设计,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带来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火电厂;锅炉系统;补给水处理;优化分析引言火电厂锅炉在工作过程中会使用到冷却介质以及工作介质,这种介质是水,能够很好的保证火电厂的稳定,火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与锅炉补给水的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
对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工艺与建设进行提升能够很好的使火电厂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以下针对该系统开展了优化分析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1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要求在确定火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时,相关人员需要考虑到水的各项指标和条件,包括水质,补给水率以及排污率等,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比较。
在对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进行确定和优化时,需要考虑到正常的处理以及平均的水质,在对相关系统进行设计和校核时,要以最坏的水质作为相应的标准,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锅内的装置和热蒸气的减温方法。
发电厂如果是凝气式的,那么使用的水,一般情况下是化学除盐水,在此过程中,排污率要控制在1%以内。
发电厂如果是供热的,那么不积水,一般情况下会选择蒸馏水和化学除盐水在此过程中排污率要控制在2%以内。
供热式发电厂所使用到的补给水,如果是化学软化水,那么排污率要控制在5%以内。
在对锅炉系统进行选择时,如果系统处于高压以及超高压等的状态,那么要使用一级除盐加混合离子交换系统。
化学除盐在应用过程中,为了保证相关技术合格并且具备一定的经济性,要进行相应的技术经济比较。
2对补给水处理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在处理锅炉补给水系统时,要考虑到精益化和环保问题,首先在进行系统精细化生产时,要对工艺处理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与此同时还要对流程系统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人员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容量问题以及参数的配置问题,保证所选择的技术具备先进性,这样才能够使相应的性能符合要求,在投资运营过程中能够获取一定的效益。
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方案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摘要以某热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为例,介绍了以含盐量较高的新水为水源的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方案设计,及各方案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两种水源的不同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得出了含盐量较高的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的最佳方案为反渗透加混床。
关键词锅炉补给水处理方案设计技术经济分析1概述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地表水及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含盐量普遍较高。
若仍单纯利用传统的离子交换法,则需要大量的酸碱再生药剂, 这样用于每年购买酸碱原材料的费用是相当可观的, 而且大量的酸碱废水污染环境, 且再生频繁、程序繁多、操作管理极不方便。
传统单纯的离子交换除盐已不能满足目前工业迅猛发展的需求。
目前, 我们较多地采用反渗透技术与离子交换设备相结合的联合除盐方法。
2锅炉补给水处理方案设计与分析2.1工程概况以某热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为例,锅炉补给水量为215.8m3 /h,水质分析见表1。
表1 水质全分析项目(业主提供)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工艺的好坏,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经济的合理性,因为经济评价是正确确定技术方案的重要环节之一。
其目的是以较少的投资和较低的运行费用来获得高质量的水处理效果。
根据次高温次高压机组对水质的要求,综合考虑设备投资、占地面积、出水水质、运行费用等因素,拟定系统设计方案,并作了技术经济比较。
方案1:传统离子交换法工业水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阳离子交换器脱碳器中间水箱阴离子交换器混合离子交换器脱盐水箱脱盐水泵用户。
本方案为标准的一级除盐加混床的处理系统,控制系统采用PLC全自动控制,同时通过通讯在主厂房中央控制室内进行监控。
出水水质满足锅炉给水要求。
方案2:预处理+反渗透+混床法工业水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脱盐系统脱碳器中间水箱混合离子交换器脱盐水箱脱盐水泵用户。
本方案为标准的RO+混床的脱盐水处理系统,控制系统采用PLC全自动控制,同时通过通讯在主厂房中央控制室内进行监控。
关于发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的探讨摘要:锅炉作为燃料加工和实现化学能和热能的连续转换的首要环节,它的燃料消耗量极大,因此其运行的优劣对电厂运行经济效益影响极大。
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在锅炉整体运转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直接影响着机组的安全、健康和平稳运行,下文我们先介绍锅炉补给水处理的设备和技术,再指出目前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锅炉;补给水系统;问题与对策中图分类号:tk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概述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由混凝沉淀除盐、过滤、吸附有机物、平衡水中含盐量、消毒杀菌等工艺单元环节组成,各处理单元前后相互关联,其单元功能不能实现则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出水指标。
同时考虑系统运行费用、工业化生产制度、水质变化等因素,在各处理单元满足工艺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通过系统联动运行,以及对各处理单元进行反复调整,才能使得使整个系统在最优工况下运行。
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作为火电汽轮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补给水技术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平稳、可靠运行。
2.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锅炉给水需要控制的项目总体上有以下几个:2.1悬浮物标准:当锅炉给水的原水来源于地表水时,视水中悬浮物和胶体含量的多少,可选取混凝、沉降和过滤技术;当原水为地下水时,一般只需过滤,其中铁含量高时,增加锰砂过滤除铁措施。
2.2硬度标准:主要是防止或控制结垢,脱除硬度的方法很多,有石灰软化法、药剂交换软化等,但目前最通用、处理效果最好的方法是离子交换软化法,更新的方法是钠滤膜法。
2.3溶解固形物标准:当锅水的含盐量达到某一极限值时,就会产生汽水共腾,造成蒸汽品质的急剧恶化。
许多对水质要求很高的工业,如电子工业和备有高压锅炉的火力发电厂等,对水的溶解固形物有更严格的要求。
降低溶解固形物的方法一般称为脱盐,主要方法有: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传统工艺多采用离子交换法,更新的方法为反渗透膜法。
2.4溶解氧标准;主要是防止溶解氧对炉体和管道的腐蚀,一般采用热力除氧,其它尚有化学除氧、电化学除氧、真空除氧等。
电厂锅炉可以用中水作为补水,但是中水必须进行处理,此处理包括深度再生处理及化学水处理。
COD及BOD超标,说明你厂的中水没有经过深度再生处理,请参照新办法的电站中水利用标准要求,设置深度处理站虽中水处理后,达到地表二级水标准,再根据化学水处理程序进行正常水处理。
1.8万吨/日反渗透装置大约投资为3500-4000万元左右。
由于中水再生处理的费用比较高,一般不建议将其作为锅炉补水,而是将其作为循环水补水。
有可能的话,还是采用地下水、地表合格水及自来水作为锅炉补水比较合适。
还要注意:中水中氨氮含量较高,对金属有腐蚀性,应当进行处理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用到的有关在线水质检测仪)中水(reclaimedwater)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中水利用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经济可持续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中水利用对企业也有积极作用,可以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我公司针对循环水水质标准,如pH、浊度、余氯、磷、硬度等指标,提供专业的、先进的水质监测仪表。
表3 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控制GB/T 18921— 2002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有什么区别?humanlord 1级分类:理工学科被浏览110次 2014.07.02RT啦...jiangdacai56采纳率:46% 4级 2014.07.03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有机物完全转化为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化物的量,通常用氧气的mg/L,常用来测定COD的是高锰酸钾指数法。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吸收转化的有机物分解转化所需要的氧化物的量,通常用氧气的mg/L。
通常我们测的是BOD5,即五天内COD的变化值生化需氧量编辑词条B添加义项?生化耗氧量,又称“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
常记为BOD。
工艺方法——火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工艺简介1、锅炉给水处理技术电厂的生产效率在较大程度上受到锅炉给水处理影响,现阶段,实际锅炉给水处理通常应用除氧器和除氧剂,这种方法是利用联氨和氨具备的挥发性原理,联合处理和中性处理需要在水质稳定之后才能进行,不过这种方法并不是普遍适用,在新的建机组中使用较为适合。
虽然有着一定的优点,但当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比如锅炉水位较低,除氧效果就可见一斑。
并且,如果分级时温度太高会有毒性气体溢出,对电厂工作人员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可以进行加氧操作,加入氧气之后在较低温度情况下就可以形成保护膜,将危害物质进行了有效的阻隔。
此外,加氧处理可以防止减少水系统腐蚀现象的发生,有效地控制了给水的pH值,有效控制机组的运行耗费也得到了实现。
但是这种技术在国内还没有完全成熟和普及,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条件。
2、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以往,通常采用混凝与过滤进行锅炉补给水的预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操作简单、灵敏度高。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混凝处理中变频技术得到了深度的应用,不但可以改善预处理水质,还减少了人工的投入。
不过,相应的技术在过滤材料方面要使用具备良好性能的先为材料。
在进行锅炉补给水预脱盐处理中,通常采用离子交换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盐分清除问题,但是也存在废料会严重腐蚀管道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膜分离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摆脱了原水水质的影响,符合化学水处理的规范和标准,并且符合现阶段环保标准。
3、循环水处理技术现阶段,对于采用闭式循环冷却的火电厂来说,循环回用冷却水是水处理实现的基本保障。
气机循环冷却水经过一定的流程之后,由水变成蒸汽,再由蒸汽变成液态水,这样的一个过程需要对循环水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对管道不受腐蚀损害做出基本的保障。
作为火电厂最为突出的化学水处理系统,气机循环冷却水系统具备一定的操作难度,很容易产生非中性废液,对水循环使用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还会排放较大量的污水,为此,在以后的技术研究中,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重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