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日本明治维新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2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日本明治维新》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节课,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发展以及对中国和世界的启示。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明治维新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涉及到许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可能对此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阐述明治维新的各个方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及世界的意义。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以及明治维新对世界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直观展示明治维新的各个方面。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明治维新的原因。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明治维新的过程。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阐述明治维新的意义。
5.案例分析:分析明治维新对世界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明治维新的全球意义。
6.总结拓展:让学生谈谈对明治维新的认识,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明治维新的关键信息。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背景:黑船压力、国内矛盾过程:、经济、文化改革影响:日本现代化、亚洲觉醒、世界格局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基础主干落实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1.时代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2.统治危机:二、倒幕运动1.背景: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
2.发动: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3.概况: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同年,倒幕派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
三、明治维新1.开始: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2.内容: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1)积极: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消极: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重点任务驱动【历史解释——探明治维新之原因】材料一(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
(4分)答: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内忧外患。
内忧: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外患:美国海军舰队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
【历史解释——析日本改革之进步】材料二——据高中历史选修教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整理材料三日本明治政府领导人……对西方文明本身并不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
……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2)根据材料二写出属于“殖产兴业”措施的两项内容。
(写出表中序号即可)(4分)答:④和⑥。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日本明治政府领导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分)“非凡的改革方案”中,日本政府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目光的措施是什么?(2分)答:特点:学习西方但不完全模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本节课内容较为重要,对学生了解日本历史和东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讲述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果,使学生认识到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明治维新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涉及众多人物、政策和措施,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明治维新过程中各项政策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明治维新的政策措施。
4.图片资料:运用图片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
2.资料: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3.图片:收集与明治维新相关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日本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日本地理位置。
接着,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5分钟)介绍明治维新的背景,包括黑船压力、国内矛盾等。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使学生对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有更直观的了解。
第四课《日本明治维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理解和概述能力;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过程与方法:利用教材上的图片与材料,让学生感受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通过对比,让学生自然产生思考: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贫穷与落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和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
东亚的日本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的命运。
明治维新是怎样发生的?日本为什么会成功?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历史条件)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了解幕府时代政治状况。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3)倒幕的结果怎样?提示:幕府统治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3.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日本“内忧外患”的时局特点。
提示:内忧:幕府统治腐朽,闭关锁国,陷入统治危机。
外患:美国两次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通商,民族危机严重。
倒幕:倒幕派武装推翻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扫除了障碍。
目标导学二:明治维新的内容1.阅读材料,认识明治维新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材料展示:有关明治维新时期的图片图一:推行地税改革,允许土地买卖。
地税成了日本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或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促进了经济发展) 图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建铁路。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是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使日本摆脱了封建束缚,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渐成为亚洲强国。
本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了解日本历史和明治维新的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日本历史的有关知识,对明治维新的背景有一定了解。
但学生对于明治维新的具体过程和影响还需进一步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也需进行对比分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明治维新的特点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明治维新的特点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3.对比分析法: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分析。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布置预习任务,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明治维新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明治维新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关键事件和时间节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明治维新的特点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明治维新的意义。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包括黑船压力、武士阶级的危机和倒幕运动;第二部分是日本明治维新的过程,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改革;第三部分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包括日本的现代化、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影响以及日本军国主义的崛起。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日本明治维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明治维新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学生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名字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反思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特别是黑船压力、武士阶级的危机和倒幕运动。
2.日本明治维新的过程,特别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3.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特别是日本的现代化、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影响以及日本军国主义的崛起。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和结果,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讲授法:教师讲解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图片。
3.视频:准备相关的历史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本明治维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材,主要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阅读和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认识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历史的初步知识,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了解可能局限于表面知识,对其背景、过程和影响的深入了解尚需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教材,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使学生深入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知识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过程和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Meiji Restoration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society.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请学生回答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日本明治维新》是九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措施和成果,以及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
本课内容较为重要,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分析能力逐渐增强。
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背景知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意义。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对于明治维新背景和过程的深入理解,以及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明治维新的基本情况。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
2.课件: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资料:收集一些与明治维新相关的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日本明治维新。
让学生思考明治维新的背景是什么,以及它对日本历史的影响。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讲解,呈现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明治维新的具体措施和成果,以及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和过程,以及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是一节讲述日本明治维新的课程。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使日本摆脱了封建束缚,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渐强大起来。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及其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明治维新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认识到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日本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途径,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同时,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及其影响,认识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和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原因及其与日本现代化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明治维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及其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明治维新的原因及其与日本现代化的关系,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日本明治维新》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日本在19世纪中叶面临西方列强侵略的背景下,进行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迅速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历史事件。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以及对日本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历程,认识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学习了日本历史的有关知识,对日本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特点以及影响,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认识明治维新的重要性,理解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以及对日本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以及对日本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特点以及对其历史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自主学习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明治维新的特点及其对日本历史的影响。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深入理解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2.资料:有关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明治维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明治维新的背景,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