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的发育分期
- 格式:ppt
- 大小:295.50 KB
- 文档页数:25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9月 第3卷第17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3月儿科就诊的乳腺发育儿童184例进行乳腺tanner分期超声检查观察分析,最小年龄4岁,最大年龄9岁,年龄中位值(5.84±0.34)岁;纳入标准:(1)所选儿童均为女性,儿童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并授权参与研究;(2)女童入院后经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有149例女童确诊为性早熟,35例女童为青春发育早期组。
排除标准:(1)中枢性疾病;(2)外周性系统疾病;(3)外源性雌二醇、孕激素暴露。
1.2 实验室检验受查女童均进行体质量的测量,进行雌二醇、孕酮、垂体泌乳素的检测,记录0、30min、60min及90min时间段的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激素水平,取两个指标的峰值进行记录比值(LH/FSH)[1]。
1.3 检查方法均给予受查女童乳腺tanner分期超声检查,使用仪器为超声飞利浦EPIQ7,采用L12-5探头,超声探头频率5~12MHz,指导女童取仰卧位,双手抱头自然状态,检查者持探头力度为图像清晰显示乳腺组织,乳腺外形不变形,扫描以乳晕为中心,采用顺逆时针360°进行连续性、转动性检查,测量范围为乳腺高回声纵向最大直径(探头与肋骨垂直)、横向最大直径(探头与肋骨平行)、最大垂直前后直径(探头与肋骨平行)。
乳腺容积=纵径×横径×前后径×0.523,基于早熟乳腺发育尚不对称,需进行双侧乳腺的测量计算体积平均数值。
1.4 超声分期标准乳腺tanner分期超声根据乳腺发育情况,分为Ⅰ~Ⅴ期[2]。
Ⅰ期为边界不清的乳晕后方的高回声,乳腺体积<0.85cm3;Ⅱ期为乳晕后方高回声结节,中央呈星形或线形低回声区(单纯的分支状导管结构),乳腺体积0.85~3.88cm3;Ⅲ期为高回声的腺体组织,由乳晕后方向外延伸,中央为蜘蛛状低回声导管区,乳腺体积4.18~5.57cm3;Ⅳ期可见乳晕周围纤维腺体组织(高回声),中央区显示为低回声结节,部分可清晰显示皮下脂肪组织,乳腺体积6.57~11.47cm3;Ⅴ期(发育期)为高回声腺体组织,前方皮下脂肪组织增多,没有以上分期中的中央低回声结节。
乳腺who分级标准
乳腺WHO分级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乳腺组织病理学状况的分级方法。
该标准由国际癌症协会(IARC)制定,旨在统一各国乳腺癌分期的标准,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具体来说,WHO分级标准将乳腺组织划分为5个等级:
1. 0级:表示不确定或未知。
2. I级:表示良性病变,包括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单纯性囊肿等。
3. II级:可能为恶性,但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
4. III级:通常认为有恶性倾向,但仍需手术切除后进行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
5. IV级:表示高度怀疑为恶性,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WHO分级标准并非绝对准确,其评估结果还需结合临床经验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乳腺疾病,如炎性乳癌等,还需要采用其他评估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儿童乳房发育标准表
重要提示:
一般来说,女孩的乳房发育开始于8-12岁。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关注孩子的乳房发育。
以下是女孩乳房发育的年龄表作为参考。
儿童乳房发育标准表
第一阶段(1-9岁):青春期之前,乳房尚未发育。
第二阶段(10-11岁):在乳房发育的早期,乳头下的乳房细菌开始生长,呈现出明显的丘状突起。
女孩到10-11岁时乳腺增生,此时会形成乳核,用手触摸会发现结节或小肿块,并且有压痛。
第三阶段(12-13岁):当乳腺女孩为12-13岁时,胸管和皮下脂肪会逐渐增加。
乳房也会逐渐肿胀并充满弹性。
乳房会像成人一样变圆,但会变小。
第四阶段(14-15岁):乳房迅速增大,乳头和乳晕向前突出,像一个小球。
第五阶段(16-18岁):正常成人乳房,乳头乳晕球和乳房圆形融合成一体。
提示:根据调查,女孩乳房发育的平均年龄为10.8-11.4岁。
应该注意的是,如果一个女孩超过16岁并且她的乳房没有发育,那么父母和朋友必须意识到性发育迟缓或卵巢发育不良。
青春期少女的乳房护理
1.注意姿势。
走路时,应抬起头和胸,收紧腹部和臀部;坐着时,
还应挺直坐着,不要背背;睡觉时,应采取仰卧或侧卧姿势,而不要俯卧。
2.避免在劳动或运动中受伤,要注意保护乳房,避免撞击伤或挤压伤。
3.良好的胸部健美操主要是加强胸部肌肉的锻炼,如多做胸部伸展运动或俯卧撑,胸部健美操等。
4.营养要适度,青春期妇女不能单方面追求曲线美而盲目饮食,偏食要摄入适量的蛋白质食物,可以增加乳房脂肪的量,保持乳房丰满。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分期及生理特点妇女一生包含了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更年期和老年期。
在每个阶段,女性的身体和生理特点都会有所变化。
婴儿期是指从出生到一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身体发育迅速,体重增加,身长增长。
婴儿的身体机能还不健全,需要依赖父母或护理人员的照料。
婴儿的身体肌肉和骨骼系统尚不发达,无法独立行走或站立。
儿童期是指从一岁到十二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继续发育,体重和身高也继续增加。
儿童可以学会走路、跑步和跳跃等基本动作。
他们也开始发展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青春期是指从十二岁到十八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女性的身体开始经历青春期的变化。
青春期是女性第一次月经来潮的开始,这标志着女性进入了生育期。
女性的乳房也开始发育,身体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如体毛的增加和骨盆的扩大。
在这个阶段,女性的生殖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器官都会发育完善,为将来的生育做准备。
成年期是指从十八岁到四十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发育达到成熟的阶段。
女性的生育能力达到顶峰,可以怀孕和生育健康的孩子。
女性的身体和生理功能往往处在最佳状态,但在一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一些生殖系统问题,如月经不调和盆腔炎等。
更年期是指四十岁左右到五十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女性的生育能力逐渐减弱,卵巢逐渐停止排卵,经期逐渐不规律,最终停经。
女性的身体和心理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潮热、情绪波动、失眠等。
一些女性还可能出现更年期综合症,如骨质疏松症和心血管疾病。
老年期是指五十岁左右以后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女性的身体开始出现老年退化的迹象,如皮肤松弛,体力下降等。
女性的骨密度也会逐渐减少,容易发生骨折。
老年期女性更容易出现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
老年期女性也需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女性一生经历了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六个阶段。
每个阶段女性的身体和生理特点都会发生变化。
乳腺癌的分期标准(二)引言概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乳腺癌的分期标准是评估疾病的程度和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分期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和解读。
正文内容1. 早期乳腺癌的分期标准- 肿瘤大小的测量:根据乳腺癌的肿瘤大小,将其分为T1、T2和T3三个阶段,有助于评估肿瘤的生长速率和浸润情况。
- 淋巴结转移的检测:通过淋巴结活检或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确定乳腺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进而分期为N0、N1、N2和N3。
- 远处转移的判断:通过全身影像学检查,如骨扫描、CT、MRI 等,确定乳腺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分期为M0和M1。
2. 中期乳腺癌的分期标准- Tumor-Node-Metastasis 分期系统:将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结合起来,采用TNM系统进行中期乳腺癌的分期。
例如,T2N1M0表示乳腺癌肿瘤较大、有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转移。
- 分期的重要性:中期乳腺癌的分期信息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3. 晚期乳腺癌的分期标准- 分期系统的扩展: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晚期乳腺癌的病情,现有的分期系统经常进行扩展,包括对乳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进一步细分。
- 进展程度的评估:晚期乳腺癌的分期有助于医生了解肿瘤的生长速率、浸润范围和存在的治疗难度,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4. 分期标准的修订和更新- 国际乳腺癌TNM委员会:乳腺癌的分期标准由国际乳腺癌TNM委员会负责进行修订和更新,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 临床实践的指导:分期标准的修订和更新将根据新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结合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以提高分期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5. 分期标准在治疗决策中的意义- 个体化治疗:乳腺癌的分期标准为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 预后评估:根据乳腺癌的分期,能够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初步评估,对于合理安排随访和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乳腺分级标准
乳腺分级标准是指根据乳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将患者进行分级评估,以便于临床医生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疾病的监测。
乳腺分级标准的制定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痛苦。
乳腺分级标准通常包括乳腺疾病的分期和分级两个方面。
分期是指根据病变的
大小、深度和扩散情况,将疾病分为不同的阶段,常用的分期方法包括TNM分期
和临床分期等。
而分级则是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等级,常用的分级标准有1级、2级、3级等。
乳腺疾病的分级标准通常是根据病变的组织学特点和临床表现来确定的。
对于
乳腺癌等恶性疾病,分级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恶性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而对于乳腺增生、囊肿等良性疾病,分级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程度,制定监测计划和治疗方案。
乳腺分级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病变的大小、形态、组织学特点、生长速度、扩散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家族史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分级标准。
在临床实践中,乳腺分级标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
要意义。
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分级标准,结合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不断提高分级标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乳腺分级标准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是临床
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患者康复的重要依据。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参与到乳腺分级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中,为乳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贡献更多的力量。
乳房发育过程大全女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乳房就会开始发育,乳房的发育预示着女孩子正在走向女人,乳房的发育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乳房的发育预示着女孩子有了第二性特征,乳房有哺乳孩子的作用,乳房需要好好爱护,女孩子的乳房发育过程从开始的平坦开始慢慢地鼓起,中间分为5个过程,一般在17岁,乳房会发生变化,随着经期的到来和结束发生这变化。
1 。
青春期的突出胸部--到了十几岁上,随着年龄增长,乳房的尺寸继续缓慢增加;在这个阶段,乳房和乳晕周围的组织明显隆起,胸部呈现圆锥形。
2。
刚成年时的坚挺乳房--人类身体状况最理想的阶段是在二十五岁,在这个时期人类的身体条件达到了顶峰,所有的生长过程都已结束。
二十多岁的女性有着最接近于半球形的胸部,虽然胸部的重量比以往增加了,但还没有在重力作用下造成乳房的下垂。
3。
成为母亲之后的完美胸部--在母性以及突然体形变大的乳腺组织的共同刺激下,充盈着乳汁的胸部更加膨胀,并且开始露出了乳房下垂的苗头。
乳房的下方会迭在胸部的皮肤上面,形成一个暗藏的褶皱。
4。
女性在不同年龄段,乳房发育的情况不一样。
一般而言,10岁之前的小女孩,乳房还不会发育,这是乳房发育的第一期,也叫做发育前期,此时在胸部扁平,一侧或双侧的乳房部仅女性能看到乳头突出。
5。
在10岁左右的时候,乳房发育进入第二期,这时候,乳头慢慢增大隆起,出现乳晕,乳房也逐渐隆起,软而富有弹性,乳晕明显高出乳房的皮肤表面,这个时候,在皮下经常可以摸到块状物,质地稍硬。
这个阶段一般维持一两年,女孩到了12岁左右的时候,乳房发育进入第三期,这一阶段,初看起来似乎和第二期没有显著的分别,实际上呢,仔细看看,就会发现乳晕的色素增深,也是以此与第二期做区分,同时,乳房和乳晕都进一步增大、隆起,乳房的形状会更加的饱满。
6。
而到了15岁左右,乳房发育迎来了它的第四期,乳房一直在变大变高变丰满,而乳头和乳晕则高居两侧乳峰上,乳晕的周缘常有一圈浅凹,这一圈浅凹,就是区分第四期和第三期的标志。
文/胡洪清 韩雪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春期女性乳房发育不容忽视!青春期是乳房发育的重要时期,关注青春期女性乳房发育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什么是乳房发育?乳房发育时间因人而异,但一般从青春期开始,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乳腺小叶的数量和大小增加,进而使得乳房大小和形状发生变化,乳晕的颜色变深,乳头逐渐突出,形成成熟的乳房,这就是乳房发育。
乳房发育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在9岁之前,即青春期前,仅有小乳头隆起;第二阶段,9~11岁,乳房和乳头逐渐隆起,出现乳晕;第三阶段,11~12岁,整个乳房逐渐发育,乳房开始凸出,同时身高也在快速上升;第四阶段,13~14岁,女性开始经历月经,乳房会明显变大;第五阶段,15~16岁,乳房已发育成熟,形状与成年女性无异,女性的月经周期会变得更加规律,脂肪的积累也会增加,从而导致体型逐渐变得丰满。
影响青春期女性乳房发育的原因有哪些?1.儿童时期出现肥胖问题在5~9岁时,身体的脂肪迅速增加,而在7~9岁时腰围快速增长的女孩,通常在9岁时已经进入了青春期阶段。
在儿童成长的中期阶段,女孩体内的脂肪含量也与乳房提前发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对于儿童超重这个话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进行早期的干预和预防。
2.过度沉迷电子产品孩子们过度沉迷于电子产品可能会导致他们的青春期过早的到来,对女孩来说,则会造成乳房过早发育。
这可能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体内褪黑素含量的降低有很大的关联。
再加上儿童过度沉迷于电视和游戏,活动量减少,进而导致体重增加。
此外,目前电视上频繁出现的关于暴力、情爱等剧情,都在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进一步影响女性青春期乳房发育。
3.摄入过多含有激素的食品经常食用富含激素的动物源性食品,可能会青春期健康34导致短暂的乳房增大。
此外,食用含有激素催熟的水果、蔬菜、肉类、家禽等食物,频繁而盲目地摄入含有激素的保健食品和滋补品,都有可能导致儿童过早地达到性成熟,从而加速青春期的到来,影响乳房正常发育。
乳腺癌的分子基础和分期评估乳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有了显著提高,但该疾病仍然存在很大的致死风险。
因此,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分期评估体系具有深入了解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乳腺癌的分子基础和分期评估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乳腺癌的分子基础1.1 乳腺癌发生机制乳腺癌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
其发生机制涉及到多个遗传变异、表观遗传调控以及环境因素等。
近年来,研究者通过肿瘤组学技术和转录组测序等手段,揭示了多个与乳腺癌相关的关键基因突变及其信号通路异常激活。
其中包括BRCA1、BRCA2、TP53等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以及HER2、ER、PR等肿瘤促进基因的异常表达。
这些基因变异和调控异常对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改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1.2 乳腺癌分类和分子亚型乳腺癌具有多样性的表现形式,根据细胞特征和分子标记物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不同的亚型。
常见的乳腺癌亚型包括激素受体阳性(HR+)、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度表达(HER2+)以及三阴性等。
这些亚型在临床上具有不同的预后和治疗策略。
1.3 基于分子标志物的靶向治疗随着对乳腺癌分子特征认识的深入,逐渐发展了一系列基于分子标志物的靶向治疗策略。
例如,对于HER2+乳腺癌患者,可以采用曲妥珠单抗等靶向HER2抑制剂来阻断信号通路活化;而对于HR+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成为常用的治疗手段。
这些靶向药物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还能有效减少化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二、乳腺癌的分期评估2.1 TNM 分期系统TNM 分期系统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乳腺癌分期评估体系。
其根据肿瘤(T)、淋巴结转移(N)以及远处转移(M)三个指标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风险。
通过对肿瘤本身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以及是否有远处器官转移等因素进行评估,可将乳腺癌划分为不同的分期,并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乳腺BI-RADS分期包括0-6级:欧阳光明(2021.03.07)0级:指采用超声检查不能全面评价病变,需要进一步其他影像学检查诊断。
例如:1) 有乳头溢液、不对称性增厚、皮肤及乳头改变等的临床表现,超声无征象者。
2) 临床扪及肿块,年龄>20岁,首选超声检查有可疑征象或无特征,需行乳腺X线检查。
3) 超声检查及X线均无特征,需鉴别乳腺癌保乳术后形成的疤痕与复发病灶时,推荐MRI检查。
4) 确定治疗前需最后评估者。
1级:乳腺影像检查显示乳腺结构清楚而没有病变显示,可以有把握判断为未见异常或正常。
在我国通常诊断的所谓的乳腺囊性增生症、小叶增生、腺病(统称为纤维囊性改变或结构不良),乳内淋巴结、腋前份淋巴结显示低密度的淋巴结或者中央低密度均视为正常淋巴结,根据BI -RADS的描述均归于此类。
如果临床扪及肿块,并有局限性不对称性改变,尽管最后诊断为硬化性腺病,亦不能归入此类,可能归入3级或4a 级。
2级:可以肯定的乳腺良性肿块(纤维脂肪腺瘤、脂肪瘤、单纯囊肿、积乳囊肿、积油囊肿)、肯定的良性钙化(如环状钙化、边界清楚的短条状钙化、粗的斑点状钙化、稀疏的大小较单一的圆点状钙化、新月形的沉积性钙化等)、多次复查超声检查图像变化不大的乳腺结节,年龄<40岁的纤维腺瘤或首次超声检查年龄<25岁的纤维腺瘤、手术后结构欠规则但多次复查图像无变化的、乳腺假体均属此类。
建议每年一次的随访观察。
3级:几乎为肯定良性,必须强调的是,此类并非是不确定的类型,但是对于乳腺X线摄影来说,它的恶性几率小于2%(亦即几乎都是良性的)。
例如:1) 年龄<40岁的实性椭圆形、边界清、纵横比<1的肿块,良性可能,恶性的危险性<2%。
2) 考虑纤维瘤可能性大:实性肿块呈椭圆形、边界清、纵横比<1。
3) 经过连续2至3年的复查可将原先的3级(可能良性)改为2级(良性)。
4) 多发性复杂囊肿或簇状小囊肿。
乳腺分级标准科普
乳腺分级标准通常采用BI-RADS(乳腺图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进行划分,分为0级至6级,共7个级别。
以下是各个级别的含义:
1. 0级:影像资料信息量不足以作出诊断,需要重做检查。
2. 1级:没有病变。
3. 2级:良性病变。
4. 3级:良性病变可能,恶性几率小于2%。
5. 4级:恶性几率较大,介于3%至95%之间。
6. 5级:恶性几率在95%以上。
7. 6级:已经有病理学证据。
另外,有些乳腺分级标准还将乳腺病变分为四级:
1. 一级:轻微的乳腺增生现象。
2. 二级:良好病变,但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
3. 三级:可能有乳腺纤维瘤,但无恶变表现。
4. 四级:可能有恶变情况,需要进行穿刺活检,确定肿瘤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分级标准旨在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并根据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随访和治疗方案。
如果您在进行乳腺检查时发现异常,请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乳腺分级标准乳腺分级标准是指根据乳腺疾病的程度和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乳腺分级标准通常包括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等多种检查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对乳腺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确定乳腺的分级。
第一级,正常乳腺。
正常乳腺是指没有任何异常的乳腺组织,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和乳腺磁共振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没有发现任何乳腺结节或肿块。
第二级,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组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增生,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和乳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乳腺内有一些囊性或实质性结节,但这些结节通常为良性的,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第三级,乳腺炎症。
乳腺炎症是指乳腺组织受到了感染或炎症的侵袭,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和乳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乳腺组织内出现了一些炎症性改变,患者可能会出现乳房红肿、疼痛等症状。
第四级,乳腺肿瘤。
乳腺肿瘤是指乳腺组织中出现了肿瘤性的病变,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和乳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乳腺组织内出现了一些肿块或肿瘤,需要进一步进行病理活检以确定是否为恶性肿瘤。
第五级,乳腺癌。
乳腺癌是指乳腺组织中出现了恶性肿瘤,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和乳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乳腺组织内出现了恶性肿瘤,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治疗措施。
乳腺分级标准的制定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同时,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自己的乳腺分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总之,乳腺分级标准是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医生和患者都应该重视乳腺分级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以便更好地进行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儿童单纯乳房发育幼儿在8岁之前可能会出现一侧或双侧乳房的增大,还可能伴有触痛现象。
这种乳房"发育"现象并不都是性早熟,其中绝大多数只是一种第二性征的特殊表现,是一种发育变异现象,也是一种自限性的病症,称之为儿童单纯乳房发育,又称为假性性早熟。
1 儿童单纯乳房发育与性早熟: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激素在正常情况下分泌复杂而严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构成一个互相制约的轴,一旦打破这种制约,性腺分泌亢进就会产生性早熟;反之,则会性不发育。
女孩的正常发育是从10岁左右乳腺开始发育,十二三岁开始来月经,初潮的最佳年龄是13岁半左右;男孩一般比女孩发育晚两年,12岁开始有阴毛和阴囊的发育,在15岁左右出现第一次遗精。
中间的时间差是两年半左右。
但如果女孩在8-9岁以前,男孩在9-11岁以前就出现这些症状,称之为性早熟。
临床上性早熟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真性性早熟,另一类为假性性早熟。
真性性早熟是指发育过程和真正的青春期一样,不仅表现为内、外生殖系统的成熟,而且伴有生长的突增,骨龄的成熟。
假性性早熟仅表现为外生殖系统的发育,无生长的加速与骨龄的成熟,又称之为儿童单纯乳房发育。
儿童单纯乳房发育的特点是:虽然有乳房的略微增大,但乳晕、乳头正常,无其他第二性征发育现象,并且增大的乳房直径不超过5cm,把握这些特点可与真性性早熟进行鉴别。
2 真、假性早熟的常见原因在临床上,真性性早熟只占少数,其常见原因为特发性性早熟,颅内肿瘤,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而大多数患儿均属假性性早熟。
假性性早熟是由于性腺肿瘤、肾上腺增生或肿瘤产生大量性激素,或摄入含有性激素的药物与食物所致。
大部分可表现为单纯的某一种或几种性发育征象。
从食物中进入人体的激素和类激素物质破坏生理平衡,这可以成为假性性早熟的直接原因。
而环境类激素污染物则成为其发病的重要促进因素,这可能是当前儿童性早熟发病明显上升的主要因素。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原因:(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生长发育加速,儿童及青少年普遍比上一代人身材高大,性发育及性成熟有提前趋势。
小儿乳腺发育和超声表现作者:吕霞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21年第3期吕霞达州市达川区妇幼保健院小儿乳腺疾病主要包括的是和乳腺正常发育相关的良性病变以及良性肿瘤,在临床上小儿乳腺病变可以说是十分罕见的。
根据资料统计显示,小儿乳腺癌的发病率不足1%,因为小儿发生恶性病变的几率较少,因此和成人相比,小儿乳腺病变管理在临床和影像学上的方法是不同的。
介入治疗会对小儿的乳腺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临床上对于儿科乳腺病变的治疗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影响学情况谨慎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案。
影像科医生不仅需要充分了解儿童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的影响学特征,以及和成人之间的差异,还需要对乳腺疾病患儿的影像学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医生能够依据影像学资料进行精准诊断,并给予患儿有效的治疗。
1、乳腺的胚胎发育女性乳房的发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开始于胚胎发育的第4周,原始的外胚层逐渐形成对索状的原始乳腺,位于胚胎的腹侧体壁,具体是从腋部到腹股沟之间的位置。
胚胎发育到第10周,索状原乳的近端和远端会开始退缩,只有胸壁段原乳最终会发育成乳房。
胚胎发育到第10周至16周,乳腺的乳管会开始形成,并且会深入到乳腺深部位置的间叶细胞中,而间叶细胞最终会形成乳腺的脂肪组织以及纤维组织。
胚胎发育到10至24周时会有乳晕出现,一般胚胎发育到8个月,就会形成乳头,在胎儿乳头形成的初期是呈凹陷状的,后面会逐渐的隆起,变的挺立。
在雌性激素的作用下,胎儿发育到34周左右其乳腺就会有结节形成。
2、乳腺发育的两个生长分化期第一个分化期是胎儿发育期,这个时期也是乳腺的形成期,这个阶段的乳腺是单纯的分支状导管结构。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很多新生儿出生后双侧乳房有略微隆起的情况,乳晕下可能有结节出现,甚至乳房会分泌少量乳汁样的液体,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因为在分娩前,母体的性激素会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的体内,在母体激素的影响下,胎儿乳腺导管的上皮会发生增生,同时管腔会扩大,可能还会引起分泌反应的出现,婴儿出生后留在其体内的母体激素会逐渐被代谢掉,一般12个月以后母体激素的影响就会消失,其乳腺结节也会在出生后6至12个月完全的消失,所以家长只需做好护理即可,不要随意去挤压新生儿的乳房。
小儿乳腺发育和超声表现有哪些?小儿乳腺疾病包括与乳腺正常发育相关的良性病变和良性肿瘤。
尽管这些乳腺病变在临床上相对罕见,资料统计显示小儿乳腺癌的发病率不到1%,恶性转化的几率也非常低。
因此,在监测小儿乳腺病变时,需要采用与成人不同的影像学检测方法。
治疗方面,保守治疗是常见的选择,因介入治疗可能对乳腺发育产生影响。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观察结果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式。
超声检测是医生首选的方法,可以准确了解小儿乳腺的发育病情。
通过观察影像学特征,医生能够清晰了解患儿的乳腺情况,从而提供精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建议。
因此,通过超声检测来评估小儿乳腺病变是医生的重要选择。
这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能够准确了解乳腺发育情况,帮助医生进行精准诊断和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同时降低重复检查的风险。
1乳腺的发育过程女性乳房的发育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胚胎发育的第四周,从原始的外胚层开始逐渐转化形成初级乳腺,位于胚胎的腹侧体壁,大致位于腋部到腹股沟之间。
随着胚胎发育到第10周,原始乳腺的近端和远端开始退缩,只有位于胸壁的乳腺组织会逐渐发展成为乳房。
从第10周开始,乳腺的导管逐渐发育并深入乳腺组织内部的间质细胞。
间质细胞最终会形成乳房的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
此后,乳晕和乳头开始形成并逐渐凸起。
在雌性激素的作用下,胎儿在发育到约34周时会出现乳腺结节。
新生儿出生前会经历两个生长分化期。
第一个分化期发生在胎儿发育阶段,新生儿出生时双侧乳房可能会轻微隆起,乳晕下可能会有结节出现。
这些症状属于正常现象。
在分娩之前,母体的性激素通过胎盘传递到胎儿体内,影响胎儿乳腺的反应。
然而,这些反应会在出生后逐渐消退。
因此,在此期间,家长只需要注意好乳房护理,不要随意挤压新生儿的乳房。
第二个分化期是青春期,受雌激素的持续影响,乳腺的导管和纤维脂肪组织会受到刺激,逐渐开始生长。
同时,孕酮对小叶组织和乳晕也会产生刺激,促进它们进一步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