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芍倍注射疗法临床应用指南(2019版)补充意见解读通用版
- 格式:pptx
- 大小:4.90 MB
- 文档页数:18
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卫生部推广的“十年百项”适宜技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选择优良术式,评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方法:将399例静脉曲张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0例,对照组199例。
治疗组行中药芍倍注射术,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
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体征、痊愈时间、并发症、后遗症、手术时间、安全性等。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7%、96.48%,均未发现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治疗组症状、体征、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且,且无后遗症发生,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具有疗程短、疼痛轻、出血少、并发症少、无后遗症等优点,其临床疗效满意、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值得基层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曲张型混合痔中药芍倍注射术外剥内扎术对比观察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7年11月,运用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1] 诊断标准:①间歇性便时肛门部出血,表现为大便带血、染血、滴血或射血;②肛门部有异物感,伴有坠胀不适和疼痛,大便或劳累后,有囊性肿块脱出肛门外,能自行复位或需手法复位或不能复位;③肛门镜窥见齿线上红色囊性肿块,常见于3、7、11点位,表面粘膜充血、糜烂或有纤维化病变。
排除标准:血栓型、炎型、结缔组织型混合痔者;合并肛瘘、肛周脓肿、直肠恶性肿瘤或肠道感染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者。
1.2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399例均为门诊患者,依就诊顺序奇偶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200例,男112例,女88例;年龄16~90岁,平均45.2±13.6岁;病程2~45年,平均9.9±2.7年;病性属中医辨证血热淤滞型者170例,环状混合痔嵌顿水肿无血栓形成者131例;病位在3点位者161例,7点位者157例,11点位者154例,其他点位者39例;兼直肠粘膜松弛者72例。
芍倍注射液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2-09-27T10:29:32.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程永升李雪辉李超陈科廖丽彬[导读] 芍倍注射液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程永升李雪辉李超陈科廖丽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哈密红星医院肛肠科 839000)【摘要】目的:观察芍倍注射液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环状混合痔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芍倍注射液加外剥内扎术,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手术方式。
观察两组平均住院时间、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门潮湿、肛周皮赘、复发率、治愈率等指标。
结果: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芍倍注射液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芍倍注射液注射术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65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017-01 我科于2005年开始采用芍倍注射液加外剥内扎术对环状混合痔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005~2010年我科收治环状混合痔患者112例,均按照《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诊断,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
其中,男30例,女26例,平均年龄(49.0±1.5)岁,病程1~35 年,平均5.8 年,对照组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平均年龄(50.2±1.0)岁,病程1~36 年,平均6.0 年。
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痔的类型和分度无统计学差异(P>0. 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术前准备,手术当日清洁灌肠。
取截石位,肛内碘伏充分消毒。
(1)治疗组:先根据痔核的自然分布情况以痔核间的凹陷为界分段一般分为4~6段。
芍倍注射液与痔软化注射术临床应用指南第一章芍倍注射液药品知识1、芍倍注射液是国家批准生产的正规药品吗答:是。
芍倍注射液于2003年12月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生产批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
2、芍倍注射液药是什么时候上市供应的答:2003年。
芍倍注射液(原名安痔注射液、安氏化痔液)1990年被北京市卫生局批准为院内制剂;2003年6月取得了国家中药二类新药证书,并更名芍倍注射液,同年上市供应。
3、芍倍注射液药是哪家药厂生产的答:芍倍注射液是和力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
4、(屏蔽)5、芍倍注射液药是中药还是西药答:芍倍注射液是中药复方制剂。
该药是提取中药乌梅、五倍子和赤芍的有效成分枸橼酸、没食子酸和芍药甙组成的复方制剂,是中药制剂的一大发展和创新。
6、芍倍注射液怎么使用答:芍倍注射液的使用,严格地说应按说明执行。
具体方法是:常规消毒皮肤,~1%利多卡因肛门局部麻醉或肛管麻醉,肛门镜下用碘伏消毒肛管及直肠下端,肛门镜下检查内痔分布及大小。
将芍倍注射液与%利多卡因配成1:1浓度,用带5号长针头的5ml注射器抽取药液开始注射。
对I、II期内痔及静脉曲张型混合痔,在肛门镜下暴露每处痔核,按先小后大的顺序于痔核表面中心隆起部位斜刺进针,遇肌性抵抗感后退针给药,每处注射量以痔核均匀、饱满、充盈,表面粘膜颜色呈粉红色为度,每处用量3ml-5ml。
对III期内痔、静脉曲张型混合痔伴直肠粘膜松弛者,注射方法同I、II期内痔,还应在痔核上松弛的直肠粘膜下及齿线附近用本品(1:1浓度)注射,每点用量1ml~3 ml;每位患者一次10ml-20ml,平均15ml,最大用量不超过40ml。
每位患者一般只注射一次。
对不能用利多卡因稀释者可用生理盐水等体积稀释。
7、芍倍注射液能够静脉注射吗答:不能。
芍倍注射液主要用于各期内痔及静脉曲张型混合痔治疗中的止血和使痔核萎缩。
故禁止在静脉内注射。
8、芍倍注射液能够肌肉注射吗答:不能,芍倍注射液主要用于各期内痔及静脉曲张型混合痔治疗中的止血、使痔核萎缩。
神针妙药,拨雾显圣手——芍倍注射液一支自己发明的中药制剂,再加上一支注射器,就能治疗痔疮、肛裂、直肠脱垂、直肠狭窄、肛门狭窄、肛门瘙痒症、腋臭等顽固性肛肠疾病,正如中央党校原副校长苏星接受安氏疗法治疗后的感言“妙药扫开千里雾,神针刺破一天云”。
他不仅打破了传统注射疗法的治疗障碍,更是解决了近一个世纪解决不了的药物及注射的安全性问题,同时扩大了注射疗法的使用范围。
“只要是痔疮,无论多么严重,只要注射一次就能见效,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和并发症。
”健康报这样评价安氏疗法的注射疗效。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肛肠科安阿玥1.注射治疗痔疮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民间有“十人九痔”之说,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项全国性普查显示,痔占肛肠疾病总人数的87.25%。
患病者中又以内痔者居多,占59.86%,外痔占16.01%,混合痔占24.13%。
目前治疗痔的主要方法有手术、注射和保守药物疗法。
手术方法虽然疗效肯定,但患者痛苦大,术后恢复时间长,且不合理的手术方法还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注射疗法源于一百多年前的英国,这种方法避免了手术的痛苦和组织的损伤,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坏死剂到硬化剂的转变,但始终未能解决安全问题。
保守药物疗法仅能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总之,尚无一种方法可以权衡利弊,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芍倍注射液的发明完全克服了这些问题,改写了治疗痔疮的历史。
从此,“没有手术的痛苦和损伤而有手术的疗效”治痔新法诞生了。
(1)芍倍注射液芍倍注射液自1986年问世以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的认同。
从2.5%AN注射液、安氏化痔液到安痔注射液、芍倍注射液,该药一路走来,虽然名字在变,但确切的疗效始终未变。
从一开始人们对他注射后不产生硬结感到怀疑,到后来的好奇,再到现在的认同,所有疑惑被一个个真实的病例彻底破除,真金不怕火炼,眼见为实的疗效令国内外专家和同行毫不吝啬的伸出了大拇指。
芍倍注射液的成功上市并不是一时幸运,而是安老师以辛勤的劳动、精准的科研和大量的数据证明出来的。
Journal of Colorectal &Anal Surgery结直肠肛门外科2021年4月第27卷第2期1例特殊疾病背景的出血性痔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黄丹丹,张迪,彭慧,任东林△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广东广州510655DOI:10.19668/ki.issn1674-0491.2021.02.005出血性痔是临床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常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包括痔切除术、套扎术、注射术等),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当出血性痔合并特殊疾病时,往往会给临床医师制定治疗决策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本文通过回顾1例特殊疾病背景的出血性痔患者的治疗过程,详细分析该患者的病史、诊断、治疗及预后,为临床医师开展痔病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因“反复便血7月余,加重2月”于2019年7月17日到我院就诊。
患者自诉于7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排粪疼痛,伴少量便血,5月余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1.直肠低分化腺癌T 2N 1M 0Ⅲ期;2.前列腺癌未排?”。
随后转至上级医院就诊,因患者拒绝手术故行30次放疗及4疗程化疗。
近两个月出现便后出血加重,以滴血、喷血多见,伴头晕、心悸、肛门疼痛等症状。
1周前于外院就诊,血常规结果提示:血红蛋白63g/L ,血小板66×109/L ,予输血、降压、护心、局部压迫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便后出血症状改善不明显,遂转诊我院。
既往史:患者自诉10余年前诊断“混合痔”,未予处理;高血压病史20余年,测量血压最高值为200/120mmHg ,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
就诊前测得血压值偏低,患者停用降压药1周;冠心病10余年,规律服用降脂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已停用1周。
入院体格检查:腹部视诊未见异常,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肛周皮肤无溢液,因放疗呈花斑样改变(见图1),肛门未见痔核脱出,无触痛。
指诊肛门括约肌紧张,触痛明显,肛管狭窄,直肠黏膜粗糙,未扪及异常肿物,退出指套血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