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胎儿脊柱及四肢畸形产前诊断中的效果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2
胎儿系统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在孕中期单胎妊娠诊断胎儿手足畸形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分析胎儿系统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在孕中期单胎妊娠诊断胎儿手足畸形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产检的90例孕中期单胎妊娠孕妇,对照组42例行系统二维超声检查,观察组48例与实时三维超声联合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
结果:观察组检出率14.58%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诊断符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胎儿系统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在孕中期单胎妊娠诊断胎儿手足畸形的检出符合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系统二维超声;实时三维超声;孕中期;手足畸形【中图分类号】R445.1;R7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7-0205-01手足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缺陷疾病,胎儿手足畸形可提示染色体异常,给患儿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带来巨大压力[1]。
本文旨在探讨胎儿系统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在孕中期单胎妊娠诊断胎儿手足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产检的90例孕中期单胎妊娠孕妇,其中,观察组48例,年龄22~37岁,平均(29.12±7.82)岁,孕周18~24周,平均(21.21±2.31)周,初产妇27例,经产妇21例;对照组42例,年龄21-38岁,平均(29.23±7.14)岁,孕周19~23周,平均(21.23±2.30)周,初产妇23例,经产妇19例;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二维系统超声检查:取平卧位,使用凸阵式探头系统检查胎儿,探头频率设定为3.5MHz,依次观察胎儿的头面部、颈部、胸腹腔各脏器、脊柱、四肢发育情况,重点监测胎儿手足横切面情况。
健康随笔婚育之友对准妈妈来说,产前超声检查既紧张又期待。
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困惑:在孕中期遇到“大排畸”(即胎儿系统性产前筛查)该做三维还是四维?三维四维是不是比二维更高级?下面我们就来说明超声检查二维、三维、四维到底有何区别?二维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是切面成像,虽然不是立体成像,但分辨率高,因而对胎儿畸形的判断能力要远远高于三维。
二维图像是判断胎儿有无畸形的根本依据,最终结论也是以二维图像推导而来的。
因此说,二维超声检查是进行胎儿畸形筛查的首选方法。
三维超声能够提供胎儿颜面或其他部位的立体图像,是二维技术的辅助手段。
当胎儿在二维检查发现有异常时,可以再利用三维进一步核查胎儿发育情况。
三维超声可以弥补二维超声的局限,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比如,胎儿体表结构的畸形(如唇裂),三维超声能够更加直观立体地呈现出来,可以更好地评估预后。
此外,三维图像立体直观,更易被孕妇及家人接受,即所谓宝宝的第一张照片,满足了孕妇及家人的情感需求。
四维是在三维基础上形成的“动态的三维”,其动态影像可以让准爸妈看到胎儿宫内的活动,促进亲子感情的培养。
一般情况下,先利用二维技术进行检查,若发现胎儿异常,则进一步用三维、四维探头来进行筛查,确诊胎儿情况。
因此说,胎儿系统性产前筛查的核心是二维超声,是基础手段,三维、四维超声是“锦上添花”,提升立体层面的认知。
三种产前超声检查各有千秋。
准妈妈尽量避免长时间、多次数的超声检查,如非必要,不要做四维检查。
产前超声检查主要检查胎儿解剖结构的大体形态,以及对胎盘和羊水进行评估,目的是排外大部分胎儿畸形。
因此,检查内容都是围绕不同时期胎儿生长的结构情况,以及最佳观察时期来设置的。
专家提醒准妈妈,产前超声检查的3个重要时间千万不要错过:孕11~13周+6天:主要是评估胎龄、确定胚胎数目和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 )检查。
因为超过这个时间以后,所测的胎龄准确度不高,同时可以发现在孕早期出现的一些胎儿畸形,如无脑儿、前脑无裂畸形等。
超声科普之产科超声二维、三维及四维的区别随着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变快,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变大,这使得人们的身心都承受着很大的负担,身体状况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疾病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
一旦患上疾病,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也使得人们的就诊意识渐渐提高了。
人们在出现疾病后会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所以很多人认为超声大多是在身体出现了明显问题之后进行检查的,一般情况下,检查后所带来的结果也都是一些疾病。
这些检查机器不仅对于这些“坏事”进行检查,还能够检查一些“好事”,就像孕妇。
在产科经常会需要孕妇进行身体检测,这是为了观测孕妇的身体情况是否良好和胎儿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通过检查能够让医生有效了解状况,并制定接下来的孕期方案,让孕妇顺利的剩下健康的婴儿。
超声检查就是这样一种检查仪器,孕妇在检查的时候可能会面临二维、三维及四维的选择,但是由于对其不够了解,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本文就将带大家了解一下产科超声二维、三维及四维的区别。
超声检查是什么首先说一下超声的概念。
人们的耳朵能够接收到的声波是有限制的,一旦声波的频率超过了这个限制,就被称作是超声波。
一般人们能听到的最高的声波频率有两万赫兹,所以超声波的声波频率就会高于两万赫兹。
超声检查就是用这种超声波来发射到人体上,人的体内会对这些声波进行反射,计算机将这些反射的信息收集起来并形成图像呈现出来,由于人体的器官能够全方面的反射声波,所以超声检查能够很好的将人体内部结构进行成像。
由于超声检查对于人体没有什么伤害,所以很适合于孕妇进行产科检查,并且超声检查的成像清晰,能够帮助孕妇看到自己的孩子,满足孕妇心愿,让孕妇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度过孕期。
超声检查对于胎儿状况的直观呈现也有助于医生随时了解胎儿情况,一旦胎儿出现问题或者畸形就需要及时纠正、干预治疗,第一时间把危害降到最低,保证胎儿健康发育,顺利生产。
超声二维、三维及四维分别指什么1.超声二维二维超声是医生通过将超声探头对人体发出超声波,使得超声波通过孕妇身体,进入到子宫内,在接触到胎儿后再反射出来,计算机会接收这些反馈信息,根据胎儿身体不同部分的反射声波不同,将胎儿的形体二维的呈现出来。
探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发表时间:2015-10-16T11:39:02.49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7期作者:王战玲1 艾东1 张丽萍2 [导读] 1延安市宝塔区妇幼保健院 716000;2延安市志丹县人民医院 717500 在进行产前胎儿畸形筛查时,采用三维超声检查可以更好的发现胎儿所存在的畸形情况,在临床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王战玲1 艾东1 张丽萍21延安市宝塔区妇幼保健院 716000;2延安市志丹县人民医院 717500 【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内收治的120例初诊为可疑胎儿结构的孕妇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进行产前检查,而实验组则采用三维超声进行产前检查,对检查结果和引产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随访进行结果的观察。
结果:经过随访,实验组在胎儿畸形筛查效果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产前胎儿畸形筛查时,采用三维超声检查可以更好的发现胎儿所存在的畸形情况,在临床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胎儿畸形;筛查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婚前强制体检的取消,胎儿畸形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并对家庭和社会均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因此,对孕妇进行必要的保健检测以便于及早发现胎儿畸形情况,对全面减少围生期死亡率以及进一步提升人口素质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畸形儿出生的重要方法是产前超声筛查,但虽然大部分的畸形胎儿可以通过传统的二维超声检查得以发现,但超声检查方法仍需要不断的技术革新,以提高临床畸形胎儿的产前诊断水平[1]。
为了探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本次实验选取我院近3年内收治的120例初诊为可疑胎儿结构的孕妇作为实验对象,具体实验报告如下。
三维与二维超声诊断结果的对比摘要:目的通过回顾近几年来同时采用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的孕龄介于20—36周1625例孕妇中156例148处畸形,探讨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检查的价值。
方法对近几年我院利用依序连续超声检查方法[1],检出的经产后或引产后结果证实的胎儿畸形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诊断的结果结果差异。
结果二维超声总体诊断符合率96.8%,12处畸形漏诊,三维超声多查出4出畸形,一例由二维超声怀疑得到确诊,而却有12例21处畸形二维超声清晰显示并诊断,但三维超声显示不清而无法做出诊断。
结论三维超声对胎儿器官的显示率明显低于二维超声,对胎儿畸形诊断意义不大。
关键词:胎儿畸形;二维超声;三维超声我国每年有85-119万缺陷儿出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胎儿有没有畸形,哪里畸形及预后怎样等等是每个父母最关心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血清学检查,染色体核型检查和超声检查等等技术的发展,更要求医生能够早期精准查出胎儿畸形。
在这些检查中,超声是最直观、方便简单的方法,已成为胎儿畸形筛查的首选。
但现在有二维超声、三维超声甚至四维超声(即动态三维)检查,超声技术的日益发展使患者及部分医务人员认为越新进的技术检查结果越准确,本文则通过对1625例孕18—35周孕妇中 156例148处超声检出的胎儿畸形进行分析,探讨三维超声检查的意义。
1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2010年-2011年间,1625例孕18—35周的孕妇经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检出156例148处胎儿畸形,包括单胎143例,双胎8例。
1.2 方法采用西门子凤凰超声诊断仪及飞利浦IuII超声诊断仪,带二维探头及三维容积探头,探头频率2.5-5.0MHz,先行二维超声检查,利用依序连续超声检查方法[1]对胎儿进行全面检查,再用三维超声对胎儿颅面部、脊柱及四肢进行检查,记录资料。
1.3 胎儿畸形率的计算方法二维超声诊断率=二维超声诊断畸形例数/实际畸形例数×100%二维超声漏诊率=二维超声诊断漏诊例数/实际畸形例数×100%超声联合诊断率=超声诊断畸形例数/实际畸形例数×100%三维超声漏诊率=三维超声显示不清例数/实际畸形例数×100%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分析,P≤0.05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胎儿椎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覃罗好;梁玉玲;高素芳;刘美娟;孙江连【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胎儿椎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东莞市茶山医院与东莞市石碣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产后或引产X线确诊的21例胎儿椎体畸形为研究对象,将相关二维及三维检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1例胎儿椎体畸形中,半椎体畸形14例,蝴蝶椎畸形5例,半椎体并蝴蝶椎畸形2例,其中单发椎体畸形7例,多发椎体畸形14例,单纯椎体畸形10例,合并其他系统畸形11例.产后或引产后X线检查证实共有39个椎体畸形,其中半椎体27个,蝴蝶椎12个,产前二维超声检出35个(90.48%),二维与三维超声联合检出39个(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02,P<0.05).结论胎儿椎体畸形的产前三维超声检查是二维超声检查进行有效的补充,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能提高对椎体畸形及其伴发畸形诊断的准确性,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以减低严重椎体畸形人口的出生率.【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51)003【总页数】3页(P262-264)【关键词】胎儿椎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价值【作者】覃罗好;梁玉玲;高素芳;刘美娟;孙江连【作者单位】东莞市茶山医院超声科,广东东莞 523380;东莞市石碣医院超声科,广东东莞523290;东莞市茶山医院超声科,广东东莞 523380;东莞市茶山医院超声科,广东东莞 523380;东莞市茶山医院超声科,广东东莞 5233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椎体畸形是临床较为罕见的畸形发育疾病,特别是半椎体畸形,目前数据统计活产胎儿的发生率仅为 0.05%~0.10%[1]。
由于椎体以及两侧的的椎弓而形成3个骨化中心,骨化中心障碍造成半椎体、蝴蝶形椎体及闭锁椎体等畸形[2],同时由于病变的椎体只有部分的结构发育正常且骨化,容易造成脊柱侧弯、前凸或后凸等畸形,这是造成椎体先天畸形的主要因素[3]。
影像技术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6月 第3卷第12期断价值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1):111-113,124.[2]尚柳彤,王婷婷.CT与MRI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99-101.[3]黄云海,郭永梅,徐宏刚,等.DCE-MRI半定量参数及定量参数在前列腺癌诊断的综合应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3):75-77,105.[4]詹利平.CT与MRI在前列腺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2):154-156.[5]修志刚,秦俭.前列腺癌MRI、PET/CT分期与临床分期的初步对照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8,13(5):624-626.近年,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状况越来越早、越来越详细地被描述出来,其中,孕中期超声检查在胎儿四肢、脊柱畸形筛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在实际临床中胎儿脊柱、四肢畸形的漏诊率仍较高[1]。
以往临床主要采用二维彩超进行胎儿脊柱、四肢畸形的产前诊断,但随着三维超声在产科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其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效果日益突出。
现为比较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胎儿脊柱及四肢畸形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特作如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诊断有胎儿畸形的8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年龄均在22~37岁之间,平均年龄(28.21±6.07)岁;孕期孕22~28周,平均孕周(24.71±2.14)周,初产妇53例,经产妇32例。
纳入本次研究的孕妇均为自然受孕,单胎妊娠,自愿配合进行超声检查,临床资料有效且完整;排除既往有胎儿四肢畸形分娩史,或不能配合完成随访者。
1.2 检查方法选用美国GEVolusonE8彩超诊断仪、二维凸阵探头C5-2(频率3.5~5MHz)、三维探头VL13-5(频率5~9MHz)。
(1)二维超声检查:孕妇取平卧位,必要时进行侧卧检查,将涂有耦合剂的探头置于孕妇的腹部以横切、纵切、斜切角度扫查宫内胎儿状况,按照胎儿头部、面部、脊椎、躯干、内脏、四肢、脐带、胎盘、羊水的先后顺序进行观察,且重点察看胎儿脊椎(颈椎、胸椎、腰椎、骶骨段)、四肢(胫腓骨、股骨、尺桡骨、肱骨、手足等)的解剖结构、形态和姿势,待图像显示清晰时摄片采图。
(2)三维超声检查:选用三维探头,根据检查时不同胎位变化探头的位置以及超声声束的方向,对胎儿的脊椎、四肢等感兴趣区进行定位,选定骨骼或表面模式,适当调整图像的X、Y、Z轴,直至重建后图像能够清晰显示为止,重点察看胎儿脊椎的生理曲度是否正常有无左右弯曲、椎体是否旋转是否排列整齐、是否发生脊柱裂等。
对于四肢肢体则从近端扫查至远端,观察各个肢体的节段、骨骼发育状况,比如前臂与手腕部、足部与小腿的位置关系以及手足掌指(趾)的有无异常等。
1.3 超声诊断标准依据中国医师协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试行)》(2012年前)以及《产前超声检查指南(2012)》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超声诊断。
1.4 观察指标对于超声检查发现疑似胎儿脊柱、四肢畸形的孕妇进行产前(引产者行外观检查或尸检)、产后追踪随访,并以临床追踪随访为标准,比较二维超声、三维超声检出胎儿脊柱、四肢畸形的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描述用率和构成比表示,经卡方检验,且P<0.05为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85例孕妇经临床追踪发现有16例胎儿脊柱和四肢畸形,包括4例脊柱裂(2例为开放性脊柱裂,2例为囊状脊柱裂),5例为脊柱异常弯曲(2例侧弯,2例后凸,1例前凸),7例四肢畸形(5例足内翻,2例短肢畸形)。
三维超声检查确定有15例脊柱和四肢畸形,包括3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胎儿脊柱及四肢畸形产前诊断中的效果比较刘 凤(大理州人民医院 云南 大理 671000)【摘要】目的:对比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胎儿脊柱及四肢畸形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诊断有胎儿畸形的8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二维、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在诊断胎儿脊柱及四肢畸形中的效果。
结果:85例孕妇经临床追踪发现有16例胎儿脊柱和四肢畸形。
三维超声检查确定有15例脊柱和四肢畸形,而二维超声确定有10例,三维超声的诊断率93.75%,较二维超声的62.50%显著升高(P<0.05)。
结论:三维超声能够直观反映胎儿的立体形态以及脏器组织之间的位置关系,大大提高胎儿脊柱及四肢畸形检出率,为临床提供更为丰富的诊治信息。
【关键词】胎儿;脊柱;四肢畸形;三维超声;二维超声【中图分类号】R7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12-0103-02103影像技术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6月 第3卷第12期例脊柱裂(2例开放性脊柱裂,1例囊状脊柱裂),5例脊柱异常弯曲(2例侧弯,2例后凸,1例前凸),7例四肢畸形(5例足内翻,2例短肢体),漏诊1例囊状脊柱裂。
二维超声确定有10例,包括2例脊柱裂(1例开放性脊柱裂,1例囊状脊柱裂),3例脊柱异常弯曲(1例侧弯,1例后凸,1例前凸),5例四肢畸形(4例足内翻,1例短肢体),漏诊开放性脊柱裂、囊状脊柱裂、脊柱侧弯、脊柱后凸、足内翻、短肢体各1例。
三维超声的诊断率93.75%(15/16),较二维超声的62.50%(10/16)显著升高(χ2=4.571,P=0.033)。
3 讨论在临床上,产前诊断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羊水穿刺、取绒毛活检等检查,但这些检查项目极易受设备条件的限制,且为有创性检查,对孕妇、胎儿具有一定的风险,不宜广泛推广应用。
超声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等特点,适用于监测胎儿生长发育以及其健康状况。
二维超声能够清楚显示胎儿脊椎、四肢的表面和深部骨性结果,但其不能提供解剖结构的冠状切面信息,故其假阴性率较高,极易漏诊[2]。
近年,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超声在产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可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清楚显示脊柱、肢体结构的冠状切面,且其形成的图像较为直观逼真,更为全面地反映畸形部位的超声图像特征[3]。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三维超声对胎儿脊柱与四肢畸形的产前诊断率93.75%,较二维超声的62.50%显著升高。
由此可见,三维超声能够直观反映胎儿的立体形态以及脏器组织之间的位置关系,大大提高胎儿脊柱及四肢畸形检出率,为临床提供更为丰富的诊治信息。
【参考文献】[1]汤华,姚惠莉,梁润和,等.孕中期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实时三维与二维超声检查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3):186-188.[2]韩锁凤.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7):1138-1140.[3]刘惠卿,余海云.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2):199-200.临床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有多种,肋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常见的病因是外伤所致。
当发生肋骨骨折后,人体胸腔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压迫到组织,因此观察病患肋骨的骨折情况,并及时诊断、对症治疗极为重要[1-2]。
临床上常见的诊断方式有DR双能量减影技术、螺旋CT等,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两种诊断方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筛选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1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外伤性肋骨骨折病患37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DR 双能量减影技术、螺旋CT方式进行诊断。
纳入标准:经病患和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外伤性肋骨骨折临床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重要脏器损伤;存在其他疾病;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等不配合医生等。
37例研究对象的年龄为12岁~88岁,平均年龄(36.4±13.3)岁;其中女性12例,男性25例;平均病程(7.4±3.9)小时。
统计病患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发现,P>0.05,差异有可比性,可在同一基线上进行比较。
1.2 方法所有病患于入院后,先抽肘静脉血查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检测,抽动脉血查血气分析等。
然后所有病患采用DR双能量减影技术、螺旋C T方式对病患胸部受伤疼痛部位进行诊断,首先进行D R双能量减影技术检测,然后进行螺旋C T检测。
D R双能量减影技术操作如下:(1)对仪器进行参数调整(美国GE公司生产),选择自动曝光模式。
(2)根据病患的损伤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进行检测,当显像不清晰,不能较好观察时,可再进行骨折一侧的侧位检查。
螺旋CT检测操作具体如下:(1)对扫描仪进行参数调整(美国GE公司生产),电流150mA,电压120kV,层距1.5mm,厚5mm等等。
(2)医护人员协助病患选择合适的体位进行扫描,完成后读取和DR双能量减影技术、螺旋CT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结果比较邝红秋(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西 赣州 342200)【摘要】目的:探明DR双能量减影技术、螺旋CT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的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统计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1月急诊科或入住我院的外伤性肋骨骨折病患3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R双能量减影技术、螺旋CT对研究对象进行检测,并分别记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观察指标主要有:检出率,误诊及漏诊例数,统计分析结果差异性。
结果:统计结果发现,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患均没出现误诊情况。
结论:螺旋CT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较高,漏诊例数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DR双能量减影技术;螺旋CT;外伤性肋骨骨折【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12-0104-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