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560.50 KB
- 文档页数:22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一、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一)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构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梅瑞迪斯,哈代;宪章派:唯美主义: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观和生活艺术主张“一批杰出的小说家”:马克思评价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等人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认为他们“在自己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二)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期:1970年代,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此为界限,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等人为代表的时代;后期:梅瑞迪斯、哈代等为代表的时代。
(三)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1、与宪章运动关系密切: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中产生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文学作品:《玛丽·巴顿》、《艰难时世》、《雪莉》2、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文学:①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作家;②反映小资产阶级生活;③塑造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人物形象。
3、女作家群体出现:简·奥斯汀、玛丽·雪莱,乔治·艾略特、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等;4、政治上的改良主义与道德上的温情主义:反对暴力革命,主张社会改良;家庭中心与道德批判、道德感化;5、幽默和讽刺的手法见长:以幽默表达对小人物的赞许和宽容(如密考伯先生);以讽刺批判资产阶级的势利、冷酷与自私(四)经典作家:1、简·奥斯汀:生于牧师家庭,作品有:《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劝导》、《诺桑觉寺》;作品多谈论少女婚嫁的问题,被公认为是描写女性意识最卓越的作家,其作品继承了英国十八世纪经典小说中关于少女走向世俗生活的主题,主人公都是从盲目性走向自我认识的典型。
2、萨克雷:早年经历阔绰生活,熟悉上流社会。
概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从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英国一跃而居世界首位,被称为“世界工场”,成为一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
但是随着工业资产阶级对封建阶级斗争的胜利,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发展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30、40年代爆发的著名的宪章运动,列宁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出现于30年代,40、50年代达到了它的高峰期。
(2)狄更斯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笔锋几乎触及英国社会各个领域。
(3)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择手段地发财致富和往上爬的女冒险家和冷酷无情的伪善者蓓基·夏泼的形象。
(4)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北与南》,从正面反映劳资矛盾和工人反抗斗争.但也宣扬了阶级调和的观点。
(5)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妮丝·格雷》和《野岗庄园的房客》等,也都各具特色。
2.宪章派诗歌
宪章派诗歌是最早的无产阶级文学,著名的代表作家有厄内斯特·琼斯、威廉·林顿和杰拉尔德·梅西。
琼斯的《未来之歌》、梅西的《红色共和党人抒情诗》等以其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国际主义精神,在早期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概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以真实描绘社会生活为主要特征。
然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则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批评和反思,它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揭示现实主义文学的局限性和缺陷。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概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常常关注个体的命运和生活,而忽视了社会的根本问题。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对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它试图通过揭示社会的本质和根源,唤醒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对主流价值观的质疑。
现实主义文学常常以中产阶级的生活为主要题材,反映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和观念。
然而,这种价值观往往是有限和片面的,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试图突破这种限制,对主流价值观进行质疑和反思,呼唤更多元和包容的观念。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关注个体心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将人物形象简化为符号和代表,忽略了个体的内心体验和复杂性。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对个体心理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它试图通过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使读者更加真实地理解和感受个体的生活经验。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语言和叙事形式的创新。
现实主义文学往往采用传统的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缺乏创新和突破。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试图通过对语言和叙事形式的创新,打破传统的桎梏,开拓新的表达方式。
它尝试用更加生动和多样的语言,以及更加灵活和多层次的叙事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对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批判、对主流价值观的质疑、对个体心理的关注以及对语言和叙事形式的创新等特征。
它通过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反思和批判,试图超越现实主义文学的局限性,呈现更加真实和多样的社会生活。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出现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文学更具深度和广度,更好地反映和表达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一、历史背景1848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年份。
法国的二月革命、特别是六月革命,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直接对抗中显示出自觉的阶级意识;1847年、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的新高潮,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就在这一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伟大的纲领性著作《共产党宣言》。
在西欧革命浪潮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思想的影响下,东欧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更大的高潮。
在波兰,1830年、1846年和1848年相继爆发了反对奥地利和沙皇俄国的起义。
在捷克,1848年掀起了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斗争。
在匈牙利,1848年的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并发展成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民族独立战争。
在奥地利和土耳其统治下的罗马尼亚几个公国,也都开展了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
这些革命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19世纪40至50年代,北欧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造船、航海、伐木和农业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国资产阶级也先后参加了政权。
在欧洲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北欧各国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与此同时,挪威的民族独立运动也逐渐高涨。
挪威从14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直是丹麦的附庸国,1814年宣布独立,但不久又被迫与瑞典结成“联盟”。
挪威人民长期受异族统治和压迫,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不断起来斗争,到1905年终于获得独立。
在俄国,从50年代开始,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一批革命民主主义者逐渐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成为解放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成为思想界和进步文学的领导力量。
俄国在1853年到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
50年代末期,农民运动又高涨起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加速了。
舆论界几乎都在抗议农奴制的专制残酷,谴责它所造成的经济落后状况。
沙皇慑于革命形势,不得不于1861年宣布进行“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
这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的改革,这是俄国在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前进的第一步。
十九世纪中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十九世纪中后期包括30年代到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胜利。
这是欧洲资本主义从确立、巩固、到进入垄断的时期。
这段时期欧洲文学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浪漫主义文学依然存在;批判现实主义取代浪漫主义成为主流;自然主义和各种非理性主义文学在六十年代纷纷出现;无产阶级文学在四十年代进入初期发展时期。
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是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由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与艺术特点:1、以人道主义为武器,研究社会,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对社会历史现象作出了广阔的再现和深刻的批判,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深刻地展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寻求人的心灵自由,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2、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面目。
为了真实地描写生活,现实主义作家十分注重细节的真实。
3、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4、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在叙事艺术、情节结构和人物描写方面都比以往的小说更成熟,它以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成为这一时期文坛最重要的艺术形式。
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览:现实主义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它的出现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但并不是对浪漫主义的彻底否定。
它最初是打着浪漫主义的旗号登上文坛的,许多现实主义作家都是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直到19世纪50年代初,“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才在欧洲开始盛行,现实主义才成为一个自觉的流派。
在欧美范围内,现实主义的发展总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9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为前期,其中心在法、英等国;70年代到20世纪初为后期,其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
1、法国的: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在表现出对现实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的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封建时代的依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