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卡尺内校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269.00 KB
- 文档页数:5
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通用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工程、汽车维修等领域。
为了确保通用卡尺的测量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校准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校准前准备1. 校准设备准备:准备一台精确可靠的校准设备,如高精度千分尺或光学投影仪。
2. 校准标准物准备:准备一组已经校准过的标准物,其尺寸范围应涵盖通用卡尺的测量范围。
3. 工作环境准备:确保校准过程在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进行,避免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三、校准步骤1. 清洁卡尺: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清洁卡尺的测量面和刻度线,确保无灰尘或污渍。
2. 零点校准:将卡尺的测量面与校准设备的测量面接触,并将卡尺的刻度线与校准设备的刻度线对齐。
确保卡尺的测量面与校准设备的测量面完全平行,并记录下卡尺的零点位置。
3. 测量校准:使用校准标准物对卡尺进行多个点的测量。
确保标准物与卡尺的测量面完全接触,并将卡尺的刻度线与标准物的尺寸对齐。
记录下每个点的测量结果,并与标准物的尺寸进行比较。
4. 校准结果分析:根据测量结果与标准物的尺寸比较,计算出卡尺的误差值。
根据误差值的大小,判断卡尺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或修理。
5. 调整或修理:如果卡尺的误差值超出了允许范围,需要进行调整或修理。
具体的调整或修理方法应根据卡尺的型号和制造商的要求进行。
四、校准注意事项1. 校准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对卡尺造成损坏或变形。
2. 校准设备和标准物要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灰尘或污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在测量时要确保卡尺的测量面与被测物完全接触,并尽量减少人为误差。
4. 校准结果应记录下来,包括每个点的测量结果、误差值以及调整或修理的情况,以便于后续的追溯和分析。
5. 定期进行校准,根据卡尺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建议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校准。
五、校准报告校准完成后,应编制校准报告,包括卡尺的基本信息、校准日期、校准设备和标准物的信息、测量点的测量结果和误差值、调整或修理的情况等。
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通用卡尺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测量工具,为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通用卡尺校准的详细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校准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校准设备和材料1. 校准设备:- 校准块:包括标准块、校准环等。
- 量具卡尺:用于测量校准结果。
- 电子天平:用于测量标准块的质量。
- 清洁布:用于清洁卡尺和校准设备。
2. 校准材料:- 标准块:具有已知精度的金属块。
- 校准环:用于校准卡尺的内径。
三、校准步骤1. 准备工作:- 清洁卡尺:使用清洁布擦拭卡尺的刻度线和测量面,确保无灰尘和污垢。
- 准备校准块:使用清洁布擦拭标准块和校准环,确保无灰尘和污垢。
- 检查校准设备:检查量具卡尺和电子天平的正常工作状态。
2. 校准卡尺的外径测量:- 将卡尺放置在平整的水平表面上。
- 使用量具卡尺测量卡尺的外径,并记录测量结果。
- 将卡尺与标准块进行比较,计算卡尺的误差。
3. 校准卡尺的内径测量:- 将校准环放置在卡尺的内测量面上。
- 使用量具卡尺测量卡尺的内径,并记录测量结果。
- 将卡尺与校准环进行比较,计算卡尺的误差。
4. 校准结果的判定:- 根据校准结果计算出卡尺的误差。
- 判断卡尺的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 若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则需要进行调整或者更换卡尺。
5. 校准记录:- 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包括卡尺的型号、编号、校准日期、校准人员等信息。
- 保存校准记录,并确保其可追溯性。
四、校准要求1. 校准环的精度要求:- 内径:±0.01mm- 外径:±0.01mm2. 标准块的精度要求:- 长度:±0.02mm- 宽度:±0.02mm- 高度:±0.02mm3. 卡尺的误差要求:- 外径测量误差:±0.05mm- 内径测量误差:±0.05mm4. 校准记录要求:- 校准记录必须包含卡尺的型号、编号、校准日期、校准人员等信息。
1.目的对通用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测量范围至300mm的卡尺3. 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卡尺专用量块 4. 环境条件室内温度(20±10)℃,湿度不超过80%5. 准备工作5.1检查外观,确定没有影响计量特性因素后再进行校准6. 计量器具编号组成形式:见《计量器具编号指导书》7. 校验步骤7.1测量面的平面度7.1.1 外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用刀口形直尺7.1.2 校准时,在外量爪测量面位置上进行,其平面度以标准光隙比较确定出厂编号末四位号型别代号类别代号 种别代号7.1.3 光隙颜色:不透光<0.5μm;蓝光≈1μm;红色≈2μm;白色光>3μm 记录:结果:测量面的平面度μm外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应不大于3μm7.2刀口内量爪的平行度7.2.1将1块尺寸为10mm的量块夹持于两外测量爪测量面之间7.2.2紧固螺钉后,该量块应能在量爪测量面间滑动而不脱落7.2.3用外径千分尺测量量爪的上部和下部,记录误差(标准量块尺寸与实际测量数值之差)上下记录:结果:刀口内量爪的平行度μm(最大值减最小值)刀口内量爪的平行度应不大于0.01mm7.3 零值误差7.3.1 把卡尺归“0”位,游标上的“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应相互重合。
7.3.2 如果游标上的第一条和第二条线对准,就是+0.01mm ,如果“尾”标记不是对准 主标尺的49条线,而是左边的1格,那就是-0.02mm7.3.3 记录:结果:零值误差μm“零”标记应不大于±0.005mm ,“尾”标记重合度应不大于±0.01mm 7.4 示值误差 7.4.1外量爪示值误差7.4.1.1用3级或5等量块校准,受检点的分布在主尺和游标均匀分布3点。
7.4.1.2 校准时,每个受检点在量爪的里端和外端两个位置上进行。
7.4.1.3各点示值误差以该点读数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
页数文件名称通用卡尺检定、校准作业指导书生效日期1 目的确保公司所使用的通用卡尺符合测量产品的要求,保证卡尺精度,使卡尺的误差在规定范围内。
2 范围本公司所使用的通用卡尺皆适用。
3 校验标准件(mm)量块 10-291.8 (0-300mm)千分尺 0-25刀口尺 754 校验条件温度20±5°C 湿度60%±20%5 校验步骤5.1 外观检定卡尺外观应无锈蚀:刻线和数字必须清晰,指针末端与任意刻线相重合无偏斜。
5.2 卡尺各部分相互作用:a)尺框沿尺身移动必须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b)紧固螺钉作用必须可靠;c)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
5.3 测量面的平面度:见图1刀口尺必须平放在测量面上图1检定时,用75mm的刀口尺分别在外量爪测量面、基准面的长边、短边和对角线位置上进行。
平面度根据间隙情况确定。
当所有检定方位上出现的间隙均在中间或两端时,取其中一方位间隙量最大的作为平面度。
当其中有的方位中间部位有间隙,而有的方位两端部位有间隙,则平面度以中间何两端最大间隙量之和确定。
5.4内测量爪偏差:见图2页数文件名称通用卡尺检定、校准作业指导书生效日期测微螺杆必须和尺身平行图2用10mm量块夹持于外测量爪之间,紧固尺框后量块在两外测量爪之间滑动而不脱落。
用千分尺沿内测量爪的内端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以测量值与量块尺寸比较之偏差来确定。
5.5 零值偏差:移动尺框使两外测量爪接触,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情况下读数值。
5.6 示值变动性:在相同条件下,移动尺框,使电子数显卡尺或带表卡尺两外测量面接触对于电子数显深度尺,将基准面与平板接触,移动尺身,使测量面与平板接触。
重复10次并读数,示值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
5.7 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在测量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紧固尺框,观察1h内显示值的变化不超过规定值。
5.8 外测量爪偏差:见图3测量面必须和量块的工作面紧贴,无缝隙图3分别用 0-300mm之间的量块夹持于两外测量爪的内端和外端位置检定。
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通用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为了确保通用卡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定期的校准是必要的。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通用卡尺校准的详细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标准化。
二、校准设备和材料准备1. 校准设备:- 校准块组:包括各个规格的标准块,覆盖通用卡尺所需的测量范围。
- 卡尺校准台:用于放置通用卡尺和校准块组。
2. 校准材料:- 清洁布:用于擦拭通用卡尺和校准块组。
- 清洁剂:用于清洁通用卡尺和校准块组。
三、校准步骤1. 准备工作:- 将校准块组按照规格分类,并确保每一个规格的标准块都完好无损。
- 清洁通用卡尺和校准块组,确保表面干净无尘。
2. 校准前准备:- 将校准台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其水平度。
- 将通用卡尺放置在校准台上,并确保其与校准台接触坚固。
3. 校准操作:- 使用最小规格的标准块,将其放置在通用卡尺的测量面上。
- 调整通用卡尺的测量指针,使其与标准块的测量面接触,并确保指针与标准块之间无间隙。
- 读取通用卡尺上的测量值,并记录下来。
-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规格的标准块进行校准,直至覆盖通用卡尺的整个测量范围。
4. 校准结果记录:- 将每次校准的测量值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
- 记录通用卡尺的序列号、校准日期、校准人员等相关信息。
- 如果校准结果超出了预定的误差范围,需要进行调整或者维修,并在记录表中标注。
四、校准要求和注意事项1. 校准要求:- 校准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熟悉通用卡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 校准块组应定期送检,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校准记录应详细完整,包括校准结果、校准日期、校准人员等信息。
2. 注意事项:- 在校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通用卡尺和校准块组的表面受到损坏或者污染。
- 校准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眼镜。
- 校准过程中应保持环境的稳定,避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校准结果产生影响。
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通用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用卡尺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通用卡尺校准的详细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校准过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二、校准前准备1. 确保通用卡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无损坏或变形。
2. 准备所需的校准设备和工具,如校准块、校准夹具等。
3. 清洁通用卡尺的测量面和刻度线,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三、校准步骤1. 确定校准点:选择通用卡尺上的几个刻度点作为校准点,通常选择最小刻度和最大刻度之间的几个中间刻度点。
2. 准备校准块:根据通用卡尺的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校准块。
将校准块清洁干净,并确保其表面平整光滑。
3. 进行初始校准:将通用卡尺的两个测量面分别与校准块接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重复此步骤,直到所有校准点都完成初始校准。
4. 计算误差值:将初始校准结果与校准块的真实值进行比较,计算出每个校准点的误差值。
误差值等于测量结果减去校准块的真实值。
5. 调整通用卡尺:根据计算得出的误差值,调整通用卡尺的测量面,使其与校准块的真实值相匹配。
调整方法根据具体的通用卡尺型号和结构而定,可以是调整螺丝或其他可调节部件。
6. 重复校准:对所有校准点依次进行重复校准,直到所有校准点的误差值都在规定范围内。
7. 终检和记录:完成校准后,对通用卡尺进行终检,确保所有校准点的误差值都满足要求。
记录校准结果,包括校准点、误差值和调整方法等信息。
四、校准要求1. 校准块的真实值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并具有可追溯性。
2. 校准点的选择应覆盖通用卡尺的整个测量范围,并尽可能均匀分布。
3. 校准误差值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具体范围根据通用卡尺的精度等级和使用要求而定。
4. 校准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校准点、误差值、调整方法、校准日期等信息,并保存在适当的地方。
五、校准周期通用卡尺的校准周期应根据其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而定。
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通用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等尺寸。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通用卡尺进行定期的校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通用卡尺的校准工作能够按照规范进行。
二、校准前准备工作1. 确保校准工作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和灰尘的干扰。
2. 准备好校准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校准块、校准夹具、螺丝刀等。
3. 检查通用卡尺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坏和变形等情况。
三、校准步骤1. 清洁通用卡尺: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拭通用卡尺的刻度线和测量面,确保其表面干净无尘。
2. 校准初始位置:将通用卡尺放置在校准夹具上,确保其初始位置与夹具平行并且刻度线对齐。
3. 使用校准块进行校准:选择适当尺寸的校准块,将其放置在通用卡尺的测量面上。
调整卡尺刻度,使其与校准块接触并平行。
使用螺丝刀调整卡尺的刻度,使其与校准块的尺寸一致。
4. 重复校准步骤:根据通用卡尺的不同测量范围,选择不同尺寸的校准块进行校准,确保通用卡尺在各个测量范围内的准确性。
5. 检查校准结果:使用其他已经校准过的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或螺旋测微器等,对校准后的通用卡尺进行验证测量,确保其准确性和一致性。
6. 记录校准结果:将校准后的通用卡尺的序列号、校准日期、校准人员等信息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并进行签名确认。
四、校准频率和标准1. 校准频率:通用卡尺的校准应根据使用频率和重要性确定。
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校准,对于高精度要求的通用卡尺,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校准频率。
2. 校准标准:通用卡尺的校准应参考国家或行业标准,如ISO 9001等。
校准过程中,应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校准块和校准夹具,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校准记录和管理1. 校准记录:对每次校准的通用卡尺都应进行记录,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结果等信息。
校准记录应保存在可靠的档案系统中,以备查证和追溯。
2. 校准管理:建立完善的校准管理制度,包括校准计划、校准记录、校准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等。
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为了确保卡尺测量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卡尺校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校准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校准仪器和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b. 清洁卡尺表面,确保无污垢和杂质。
2. 校准设备准备a. 准备一台精密的校准仪器,如千分尺或者光学投影仪。
b. 确保校准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校准步骤a. 将卡尺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
b. 使用校准仪器测量卡尺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c. 重复测量步骤,至少进行三次测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d. 计算卡尺的平均长度,作为校准结果。
4. 校准结果记录a. 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包括卡尺的编号、校准日期、校准人员等信息。
b. 如有必要,可以附上校准仪器的校准证书或者校准结果的图表。
5. 校准结果评估a. 将校准结果与预定的校准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卡尺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
b. 如果校准结果超出预定的标准范围,需要进行调整或者修理,并重新进行校准。
三、注意事项1. 校准仪器的选择和准确性对校准结果的影响非常重要,应选择合适的校准仪器,并定期进行校准。
2. 在进行卡尺校准之前,必须确保卡尺表面的清洁,以免污垢和杂质影响测量结果。
3. 在进行卡尺校准时,应尽量避免外界干扰和振动,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校准结果应及时记录和保存,以备查证和追溯。
四、校准周期和频率卡尺的校准周期和频率应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进行确定。
普通来说,建议每年对卡尺进行一次校准,但在高精度要求的行业和领域,校准频率可以更高。
五、校准结果的应用校准结果可以用于判断卡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实际测量时,可以根据校准结果进行修正和调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六、总结卡尺校准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按照本指导书的步骤进行校准,可以保证卡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通用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建筑业等领域。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通用卡尺进行定期校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通用卡尺校准的作业指导书,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校准操作。
一、校准前准备1.1 清洁卡尺表面在进行校准之前,首先需要确保卡尺表面干净,没有灰尘、油污等杂质。
可以使用干净的布或棉纱蘸取少量酒精擦拭卡尺表面,确保表面干净无污染。
1.2 检查卡尺零件仔细检查卡尺的各个零部件,确保没有松动、磨损或损坏的情况。
特别要注意卡尺的刻度线是否清晰、完整,卡尺滑动是否顺畅。
1.3 确定校准方法根据卡尺的类型和规格,选择适当的校准方法。
通常有对比法、调整法和标准法等多种校准方法可供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合适的校准方法。
二、校准操作2.1 对比法校准对比法校准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校准方法,适用于一般要求不太严格的情况。
首先,选取一把已经校准好的标准卡尺作为参照,将待校准的卡尺与标准卡尺进行比对,逐一检查各个刻度线的准确性,并进行调整。
2.2 调整法校准调整法校准是一种适用于要求较高精度的情况下的校准方法。
首先,根据校准标准要求,使用专用的调整工具对卡尺进行调整。
调整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卡尺的刻度线进行微调,直至达到校准标准要求。
2.3 标准法校准标准法校准是一种较为严格的校准方法,适用于对卡尺精度要求非常高的情况。
在标准法校准中,需要使用精密的校准设备和标准卡尺进行校准。
根据标准卡尺的准确度,对待校准的卡尺进行比对,并进行调整,以确保卡尺的测量结果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三、校准结果记录3.1 记录校准日期和操作人员在校准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校准的日期和进行校准的操作人员。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追溯和管理,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2 记录校准数据在校准过程中,需要记录校准的数据,包括标准卡尺的测量结果和待校准卡尺的测量结果。
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妥善保存校准记录,以备后续参考和分析。
1. 目的
明确计量器具校准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保证识别该类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产品生产和检测过程中使用的通用类游标卡尺,包括分度值游标0.02mm,数显类0.01mm,测量范围上限至600mm的通用卡尺和深度尺的中间使用过程的检查和校准检验。
3.内容
1.参照引用标准: JJG30-2002通用卡尺检定过程
2.参考图示:
3.校正环境:温度(20±5)℃,湿度不超过80%RH。
校准前应将被校验计量器具及其标准器具置于检具室内,平衡温度时间不小于1小时。
4.校正步骤
4.1外观检验
4.1.1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卡尺内外油污,做好清理清洁。
4.1.2用目视检验,卡尺外部不得有碰伤和锈蚀,各部件是否有影响测量精度的缺失,如有零件缺损,配齐。
4.1.3使卡尺全程滑动,是否顺畅无阻滞。
数值显示应清晰、完整,各按钮功能正确,允许有无影响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2示值校验
4.2.1零值误差
两外测量面密合后,目视游标零刻线是否与主尺零刻线重合,若不重合,调整游标至零线重合,零线重合后测量面仍有间隙或喇叭口,应用研磨器进行研磨测量面平行度至合格。
4.2.2刀口内量爪误差
将一块10mm的3级量块长边夹持在两外测量爪之间,紧固螺钉后,该量块能在量爪测量面间滑动而不脱落,用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读取数据与量块值的差即为内量爪误差。
4.2.3深度误差
将两块20mm的量块放在平板上,使尺身端面与量块接触,伸出测深尺与平板接触,读取数据与量块值的差即为深度误差。
4.2.4 示值误差
用一级量块根据卡尺的规格,选择均布点进行校验。
校验时,对0—150mm的卡尺,取均布3点即:41.2、81.5、121.8mm点进行校验;对300mm卡尺取均布3点即:101.2、201.5、
291.8mm点进行校正;对600mm卡尺校准取点根据工序适用范围进行量块组合校正;每点校正3次,取平均值与量块示值差即为示值误差。
受验点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适当调整。
4.3具体校验的示值项目根据使用需要而定。
4.4取用量块时,手不得碰两测量面,更不可与硬物撞击,要轻拿轻放。
4.5量测时,保持卡尺量测面与量块量测面相切,注意施力刚好使量块在上滑动不可落下为
止。
4.6特殊特性工序如游标卡尺内量脚磨耗过大超过0.06mm或以补偿修正值尚不能得正确
尺寸读数值时,校验员应判定是否可用或维修或降级使用,如条件不允许可委外修理。
若量爪磨损过大,可以用修正值给补偿,将修正值标注在内校合格证背面。
4.7校准完毕,应根据判定标准将合格标识黏贴到量具上,并出具内校合格证。
将结果记录
于《世纪公司计量器具档案》。
4.8检定周期
检定周期一般为A类3个月、B类为6个月,其他情况根据使用频次等各种因素进行动态校准。
4.9判定标准
4.9.2判定标准可根据计量器具的厂内使用环境和量具使用等级,进行适当调整。
5.0结论
根据校准结果判定,根据管理类别贴上准用标贴及填写内校合格证 ,否则为不合格,如不合格时根据其实际情况做出维修和报废处理或降级使用,维修后须再做校准。
编制:审核: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