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 格式:ppt
- 大小:326.00 KB
- 文档页数:31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一、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一)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构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梅瑞迪斯,哈代;宪章派:唯美主义: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观和生活艺术主张“一批杰出的小说家”:马克思评价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等人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认为他们“在自己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二)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期:1970年代,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此为界限,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等人为代表的时代;后期:梅瑞迪斯、哈代等为代表的时代。
(三)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1、与宪章运动关系密切: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中产生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文学作品:《玛丽·巴顿》、《艰难时世》、《雪莉》2、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文学:①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作家;②反映小资产阶级生活;③塑造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人物形象。
3、女作家群体出现:简·奥斯汀、玛丽·雪莱,乔治·艾略特、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等;4、政治上的改良主义与道德上的温情主义:反对暴力革命,主张社会改良;家庭中心与道德批判、道德感化;5、幽默和讽刺的手法见长:以幽默表达对小人物的赞许和宽容(如密考伯先生);以讽刺批判资产阶级的势利、冷酷与自私(四)经典作家:1、简·奥斯汀:生于牧师家庭,作品有:《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劝导》、《诺桑觉寺》;作品多谈论少女婚嫁的问题,被公认为是描写女性意识最卓越的作家,其作品继承了英国十八世纪经典小说中关于少女走向世俗生活的主题,主人公都是从盲目性走向自我认识的典型。
2、萨克雷:早年经历阔绰生活,熟悉上流社会。
一、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在30年代之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批判现实主义是资本主义确立、发展时期的产物。
七月王朝。
里昂工人起义。
1848年六月起义。
宪章运动。
科学共产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二、产生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理性王国”的破灭,社会矛盾的深刻化、明朗化,使得“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浪漫主义文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代之而起的是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刻揭示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文学。
作家从狂想转入冷静,从积极呐喊转为深沉思索。
人们希望看到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作品中小人物增多,普通人受到关注,决定了欧洲小说越来越贴近现实。
同时,欧洲叙事传统为它奠定了基础,客观性、分析性、唯物性增多,主观性引退,总体上是叙事文学。
这股文学潮流,由于它对现存秩序的鲜明、强烈的揭露和批判,而被后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多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继承和发展启蒙运动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发展20世纪高尔基发明“批判现实主义”一词。
19世纪50年代,“现实主义”一词出现,指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这一名词在欧洲影响不大,同时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等等称呼。
不平衡,可以以1871年巴黎公社斗争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法国是发源地,是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许多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曾经经历过浪漫主义创作时期。
《欧那尼》和《红与黑》都在1830年出版。
40年代达到高潮。
50-60年代以福楼拜为主的创作已经略逊一筹。
最精确的现实主义。
•艺术上比较成熟,尤其是结构方面堪称典范,长于探索,较少因袭传统。
英国在40年代出现,已经开始出现劳资矛盾。
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较浓。
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
有劝善、道德说教、温情脉脉的特点,同时关注下层人民、小人物。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20-30年代萌芽,独特主题是批判农奴制。
•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搅在一起,叫做“自然派”。
摘要《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
作者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社会动荡的时代,随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阶级斗争不断激化,爆发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宪章运动。
本文对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进行了探讨,作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简爱。
作品中简爱既无财产又无姿色,但她顽强、勇敢、真诚、热情,追求独立、自由、平等,捍卫个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可以说她是一个既自尊、自爱又自强、自立的时代新女性。
本文着重从简爱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处的环境,阐述了简爱如何在环境的影响下,如何由一个软弱的小女孩,变成一个敢于向命运挑战,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功女性。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在社会的不公面前,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从而为女性争取平等、自由吹响了第一声号角。
体现了十九世纪西方妇女已经开始觉醒的女性意识。
作品所倡导的女性追求自主自强的精神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影响,这种不向压力屈服,敢于向挫折挑战的精神在今天看来都是难能可贵的。
自尊自强自立的简爱应该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1.1社会背景《简爱》这部小说是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女作家夏洛特勃朗蒂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十九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之间,工人运动在北方工业地区蓬勃开展起来。
在蔓切斯特和它附近的工厂城市里发生了在革命口号下进行的、人数众多的集会和示威游行;当时的英国,虽然实行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政府部门表面上采取了某些改革的措施,比如通过了女工实行十小时工作在劳渥德学校制的法案,但是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善,并没有获得平等的权利,即使是经过了三次高潮的宪章运动,吸引了成百万的工人和劳动群众参加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也没有能提出男女平等问题,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矛盾同时也激发了妇女摆脱男子的压迫和歧视的要求。
在当时的英国,女性是难以取得一席之地的。
尤其是不少处于小资产阶级范畴的妇女,她们受过文化教育,但没有财产,在婚姻市场上缺少竞争能力,往往不得不因贫穷而遭受冷遇,落到寄人篱下、身无分文的境地。
十九世纪中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十九世纪中后期包括30年代到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胜利。
这是欧洲资本主义从确立、巩固、到进入垄断的时期。
这段时期欧洲文学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浪漫主义文学依然存在;批判现实主义取代浪漫主义成为主流;自然主义和各种非理性主义文学在六十年代纷纷出现;无产阶级文学在四十年代进入初期发展时期。
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是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由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与艺术特点:1、以人道主义为武器,研究社会,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对社会历史现象作出了广阔的再现和深刻的批判,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深刻地展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寻求人的心灵自由,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2、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面目。
为了真实地描写生活,现实主义作家十分注重细节的真实。
3、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4、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在叙事艺术、情节结构和人物描写方面都比以往的小说更成熟,它以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成为这一时期文坛最重要的艺术形式。
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览:现实主义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它的出现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但并不是对浪漫主义的彻底否定。
它最初是打着浪漫主义的旗号登上文坛的,许多现实主义作家都是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直到19世纪50年代初,“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才在欧洲开始盛行,现实主义才成为一个自觉的流派。
在欧美范围内,现实主义的发展总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9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为前期,其中心在法、英等国;70年代到20世纪初为后期,其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
1、法国的: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在表现出对现实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的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封建时代的依恋之情。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十九世纪中期文化现实主义是19世纪前期和中期的主要文学思潮。
工业化、科学技术、社会哲学思潮、写实主义绘画都对现实主义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工业化的影响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随着近代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兴起和针对古典主义的贵族艺术而出现的一种“普通人”艺术,它产生在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时期,是城市文明的产物。
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城市生活现象与心理的描绘。
城市文明是由工业化带来的,现实主义的产生,深受工业化的影响。
工业化给现实主义打上了时代烙印。
19世纪工业化成就带来了欧美城市文明的兴起,从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人类面前揭开了崭新的远景。
工业化对现实主义作家的影响工业化带来的后果,对现实主义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如实地把这些现象反映出来,从而有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表现内容。
二、科学的影响19世纪也是科学的世纪,现实主义的产生,深受科学的影响。
19世纪初期和中期,科学得到重大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各国科学发展的共同点是,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资本主义制度同步发展,产生互相促进、高速发展的效果。
科学对现实主义作家的影响科学带来的这些后果,对现实主义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学在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中特别突出。
这跟法国在十九世纪前期成为科学中心有关。
三、社会哲学思潮影响1. 辩证法2.唯物主义哲学3.实证主义哲学社会哲学思潮带来的后果工业化的影响、科学的影响、社会哲学思潮的影响,为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了广阔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内容,改变了作家的思维方式,提供了创作的方法。
他们面对现实,客观冷静地观察生活,真实地反映生活,由此有了现实主义文学。
四、现实主义概念“现实主义”(realism)是从哲学借来的批评术语, 指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一个派别“实在论”,又译“唯实论”。
实在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最初为唯心主义服务,后来,又用来指相对于唯心论的唯物论。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一、历史背景1848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年份。
法国的二月革命、特别是六月革命,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直接对抗中显示出自觉的阶级意识;1847年、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的新高潮,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就在这一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伟大的纲领性著作《共产党宣言》。
在西欧革命浪潮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思想的影响下,东欧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更大的高潮。
在波兰,1830年、1846年和1848年相继爆发了反对奥地利和沙皇俄国的起义。
在捷克,1848年掀起了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斗争。
在匈牙利,1848年的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并发展成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民族独立战争。
在奥地利和土耳其统治下的罗马尼亚几个公国,也都开展了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
这些革命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19世纪40至50年代,北欧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造船、航海、伐木和农业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国资产阶级也先后参加了政权。
在欧洲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北欧各国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与此同时,挪威的民族独立运动也逐渐高涨。
挪威从14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直是丹麦的附庸国,1814年宣布独立,但不久又被迫与瑞典结成“联盟”。
挪威人民长期受异族统治和压迫,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不断起来斗争,到1905年终于获得独立。
在俄国,从50年代开始,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一批革命民主主义者逐渐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成为解放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成为思想界和进步文学的领导力量。
俄国在1853年到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
50年代末期,农民运动又高涨起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加速了。
舆论界几乎都在抗议农奴制的专制残酷,谴责它所造成的经济落后状况。
沙皇慑于革命形势,不得不于1861年宣布进行“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
这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的改革,这是俄国在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前进的第一步。
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二、填补空缺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欧是确立和发展的产物。
2、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
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武器是-,其社会政治主张主要是-4、——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它的问世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的真正开始。
5、早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批判锋芒几乎同时指向了中产阶级和中产阶级。
6、梅里美的代表作是一部女主角是资产阶级文明叛逆者的小说。
7、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对矛盾和不和谐问题的揭示。
8、萨克雷的代表作是一个自私和投机的女性冒险家的形象。
9、呼啸山庄是作者写的。
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是—10、斯凯夫人的代表作是——这是一部以——为背景的小说。
11、《简爱》中的男女主人公是。
——而作者是——12、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尖锐性主要是针对——这是后期才涉及到的——13、卡姆查洛夫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个懒散而无生气的贵族地主形象,他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最后一个形象。
14、俄罗斯三位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是————————,和——15、内克拉索夫是一位著名的——他的代表作是——16、《雷雨》的作者是-,塑造了一个追求个性解放却又被残酷的环境所摧残的女性形象。
17、杜罗洛博夫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剧《雷雨》写了一篇戏剧评论。
18、车尔尼雪夫斯基塑造了一个具有革命民主思想的职业革命者的形象。
19、文学作品《拉辛与莎士比亚》的作者是——这部作品被认为是——第一部文献。
20、——是司汤达的第一部小说。
21、朱利安存在的三个典型环境是逐利-怪诞-阴谋和虚伪-22、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可以分为三类:考证、考证、考证。
23、巴尔扎克用排比法把人类的喜剧连接成一个整体。
24、标志巴尔扎克批判现实主义道路的第一部作品是——25、巴尔扎克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塑造了一个高利贷者的形象,在-。
26、被视为人类喜剧前奏的作品有-27、巴尔扎克在谈到他的政治思想时曾说,“我在两种永恒的灯光下写作”,那就是——和——28、马克思称赞巴尔扎克是一位对现实有深刻理解的作家。
十九世纪中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十九世纪中后期包括30年代到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胜利。
这是欧洲资本主义从确立、巩固、到进入垄断的时期。
这段时期欧洲文学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浪漫主义文学依然存在;批判现实主义取代浪漫主义成为主流;自然主义和各种非理性主义文学在六十年代纷纷出现;无产阶级文学在四十年代进入初期发展时期。
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是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由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与艺术特点:1、以人道主义为武器,研究社会,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对社会历史现象作出了广阔的再现和深刻的批判,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深刻地展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寻求人的心灵自由,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2、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面目。
为了真实地描写生活,现实主义作家十分注重细节的真实。
3、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4、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在叙事艺术、情节结构和人物描写方面都比以往的小说更成熟,它以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成为这一时期文坛最重要的艺术形式。
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览:现实主义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它的出现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但并不是对浪漫主义的彻底否定。
它最初是打着浪漫主义的旗号登上文坛的,许多现实主义作家都是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直到19世纪50年代初,“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才在欧洲开始盛行,现实主义才成为一个自觉的流派。
在欧美范围内,现实主义的发展总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9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为前期,其中心在法、英等国;70年代到20世纪初为后期,其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
1、法国的: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在表现出对现实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的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封建时代的依恋之情。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十九世纪,欧洲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是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
这些变革引发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不稳定和不满,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如工人的劳动条件、妇女的地位、贫穷和不平等等。
这些问题引发了文学家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形成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文学流派。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批判的文学体裁。
它通过对社会现象、人类行为、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分析和解释,揭示出社会的缺陷和问题,提出改进和改革的方案,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早发展于19世纪初期的法国和英国,代表作品包括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狄更斯的《呼啸山庄》等。
不久之后,这种文学思潮风靡整个欧洲,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反对形式主义和浪漫主义,主张真实和客观的描写现实生活。
它注重对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和刻画,追求真实而有深度的表达方式。
这种文学形式的主要特征是写实主义的笔调,具有客观、细致的描写,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现实性。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真实和客观的描写为其基础,它以小说、戏剧和散文等不同的文学形式为表达方式,将人物和事件置于真实的历史和社会文化环境中。
这种形式主张以写实的方式呈现人物形象和现象,同时强调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客观分析和刻画。
例如,许多19世纪的俄罗斯作家,如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他们的作品中多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意识,同时也揭示了社会问题和人类处境。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反对浪漫主义的不现实和夸张,它主张通过客观、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来展现人们的内心世界。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反对文艺复兴时期追求完美和理性的艺术思潮,主张描写人性和现实生活的缺陷和矛盾。
这种文学形式能够引导读者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关注,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认识人类存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从历史上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始终是一个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学流派。
批判现实主义是哪个历史时期批判现实主义特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红与黑》、《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等。
中国明清时期的《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都属于批判小说。
一、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英国小说的创作晚于欧洲大陆,始于18世纪,出现伊始便与现实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19世纪20年代起,现实主义在欧洲文学中取代了浪漫主义而占据主导地位,进入鼎盛时期。
有些文学史甚至把19世纪称为“现实主义的世纪”。
实际上,早在笛福、菲尔丁、斯摩莱特等英国作家的身上就已经能看到他们的现实主义倾向,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真正的发展要到19世纪。
19世纪的英国因为工业文明的展开,经济世界第一,如日中天,号称“日不落帝国”。
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不断扩大和拥挤,新富裕的资产阶级大量出现。
旧贵族的没落与挣扎,中产阶级的崛起和胜利以及下层民众的贫困无助互相交织。
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剧烈的社会转型使得这一时期的作家普遍感受深刻,他们真实地昭示各种社会矛盾,揭露资产阶级的丑恶嘴脸,无情鞭笞社会的黑暗现象。
这是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作家有查尔斯·狄更斯、戴维德·赫伯纳·劳伦斯、哈代等等。
二、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定,工业革命的展开,法国迎来了商品经济飞速发展,进入到了一个追名逐利的时代。
这是一个被金钱主宰的社会,每个人都很忙,忙着追求财富和金钱,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地位。
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极端利已主义的自私冷酷的金钱意识形态。
个人的价值在经济发展、宏大叙事、大革命中变得微不足道和渺小,人迷失在了金钱之中,找不到价值,唯有不停地赚钱,拥有更多的金钱才能让人找到价值所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金钱化,亲人也不例外,无论是多少亲密的关系在金钱面前都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