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金融 委托代理理论

公司金融 委托代理理论

公司金融 委托代理理论
公司金融 委托代理理论

第五专题资本结构:代理成本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理论的发展以及不确定性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等新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在资本结构理论中的应用,以探讨MM定理是否存在的资本结构理论受到众多经济学家的挑战,资本结构理论获得了较大发展,步入新资本结构理论时期。新资本结构理论主要以资本结构委托代理论、资本结构信息经济学理论和资本结构证券设计理论的等构成。

新资本结构理论的最突出特征是认识到了信息不对称在资本结构决定中的主导作用。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者占有的信息是不同的。在信息不对称分布下,拥有较少信息的一方希望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取信息,而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则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获利。金融市场的买卖双方就存在着典型的信息不对称。比如,借方比贷方更清楚借贷抵押品的可靠性、管理层的勤俭程度和道德水准;对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说,企业家总是拥有一些不为他人所知的有关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内幕信息,这就使企业家在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抗争博弈中占有优势。

资本结构委托代理理论和资本结构信息经济学理论都是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研究资本结构问题,但两种理论研究的问题是不同的,体现在:资本结构委托代理论研究的是金融契约事后信息不对称(即隐藏行动)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分析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和最优资本结构决定等问题;资本结构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是金融契约事前信息不对称(即隐藏信息)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探讨企业资本结构、融资方式选择在克服逆向选择问题方面的信息传递功能以及对经济主体投资决策的影响。

本专题首先研究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的资本结构委托代理理论。

一、企业融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一)企业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

科斯(Coase,1937)在其著名的论文《企业的本质》中提出,“企业是生产要素的一组契约,其中每一种要素都以自我利益为驱动力”,这即是所谓的科斯的“企业是一种契约”的企业契约理论。围绕科斯

的“企业是一种契约”的思想,众多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科斯的企业契约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企业委托代理论。

企业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是由构成企业的各利益相关主体(stakeholder)(包括外部的债权人、关联交易商、客户、内部股东、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等)组成的共同组织,是这些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缔结的

一组契约的联结(a nexus of a set of contracting relationships among individuals)。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的不完备等市场不完全性的存在,企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往往不一致,更多的时候还表现为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如果把企业理解为契约关系的集合体,则企业不是一个单一的经济主体(Fama and Miller 1972),而是企业内部各经济主体按其各自的目的行动结果的一种均衡。

企业内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当某一经济主体通过契约关系将达到某一目的的行为委托给另一经济主体实施时,两经济主体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agency relationship)。其中,行为委托主体称为委托人(principal),代替委托人实施行为的主体称为代理人(agent)。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在两者的行为目标上存在着不一致,即代理人在代理委托人的行为时有着与委托人不一致的目标。由于行动的目标不一致,所以,代理人行动的结果往往与委托人所希望的结果不一致,有时甚至发生冲突。

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行为目标的不一致以及利益冲突来源于契约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代理人通常存在从事道德风险行为的倾向。委托人事前无法完全观察到代理人的行为,它只能通过代理人事后行动的结果来判断代理人是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或给自己带来了利益。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在代理人没有达到委托人的目的时,委托人无法判断这种结果究竟是不可避免的风险造成的,还是由于代理人不够努力造成的。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契约的不完备性,即使委托人事后观察到代理人的行为,从第三者的角度(如从法院的角度)来看,也无法根据委托人观察到的行为来判断代理人的对错。在这种情况下,契约本身就给代理人留下了进行相机抉择的余地,代理人就有追求自己利益的动机。

为确保代理人的行为不偏离委托人的目的或不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委托人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控制。这种措施包括:(1)对代理人进行监督(monitoring);(2)在确保代理人保留效用(rezervation utility)的前提下,设计一个代理人的激励约束契约;(3)要求代理人保证不采取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或在代理人采取损害委托人利益行为时给予委托人必要的补偿。

当然,监督、约束代理人的行为会发生代理成本。按照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的定义,代理成本包括为设计、监督和约束利益冲突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一组契约所必须付出的成本,加上执行契约时成本超过利益所造成的剩余损失。因此,代理成本包括监督成本、约束成本和剩余损失之和。委托代理理论所要解决的正是如

何使企业的各种代理成本达到最小。

(二)企业融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资本结构委托代理理论正是企业委托代理理论在企业金融理论中的运用。在构成企业的一系列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契约中,与企业融资有关的委托代理关系主要表现为因股票融资而引起的股东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由负债融资而引起的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当这两方面的代理关系存在时,就会出现因代理关系而引起的股东与企业经营管理者、股东与外部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由于企业融资中存在着股东与经营管理者、股东与外部债权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就会导致代理成本的发生。巴纳、郝根和森伯特(Barnea, Haugen and Senbet ,1985)认为,由企业融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所可能导致的代理成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关系所产生的经营管理者的非生产性消费(perquisite consumption)和过度投资(overinvestment);(2)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关系所产生的资产替代(asset substitution)和投资不足(underinvestment);(3)新旧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投资不足;(4)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关系所产生的债权人的过渡清算和企业破产等。

企业融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发生和调整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来进行的,体现在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约束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上的兼并、重组、敌对购买等法人控制市场来进行的。由于资本市场的存在,企业融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所可能导致的代理成本将全部由代理人承担。因为如果投资者能够预期到企业融资可能发生的代理成本,那么,作为投资者的股东对经营管理者、或者是债权人对股东所拥有的企业价值的评价就会减去代理成本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降低企业融资中的代理成本的激励一般存在于作为代理人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股东一方。

二、股权融资与经济主体的利益冲突

(一)股权融资中经营管理者的道德风险行为

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指出,当企业的创业经营者(owner-manager)为扩大企业规模,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对外筹集资金,将企业变为开放型公众持股公司时,企业的创业经营者和外部股东之间就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外部股东代理人的企业创业经营者,由于不完全拥有企业的股权,就有可能从事满足自己效用的各种道德风险行为。当创业经营者从事满足自己效用的道德风险行为时,就产生了股东与创业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实际上,在现代大型的股份制企业中,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企业家,一般很少或几乎不持有企业的

股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管理者从事道德风险行为的倾向将更加严重。引发股东和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利益冲突的经营管理者的道德风险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营管理者的低努力水平和各种非生产性消费行为。一般说来,经营管理者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企业就会有较好的经营业绩,企业的市场价值也会上升,这不仅是股东所期望的,也是经营管理者所期望的。但是,从经营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由于经营管理者努力经营的成果由股东和经营管理者双方分享,而努力经营的成本由经营管理者单独分担,因此,这种经营成果与经营成本之间的不对称势必导致经营管理者经营努力水平的降低。

与经营管理者的低努力水平相对应的是,经营管理者往往热衷于非生产性消费,如装修豪华的办公室、乘坐豪华的轿车、管理层员工的高薪等。非生产性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完全归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而其成本的大部分则由股东负担。这种收益与成本分摊的不对称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存在较大的非生产性消费的动机。

第二,源于风险态度不一致的经营管理者的投资不足。根据投资学原理,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具有高收益。从收益分配的角度来看,在现代股份制企业中,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以提供劳动力的形式获取固定的报酬,而股东以提供资本的形式获取股利和资本利得收益(capital gain);从风险回避的角度来看,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条件下,股东可以通过分散投资的方式回避相应的投资风险,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回避风险的难度要大得多,一旦企业经营不善陷入破产的境地,企业经营管理者不仅会失去自己的职位,而且还会遭受社会地位的降低、名誉毁损等损失,难以在经理人市场谋求到职位。因此,从企业所有权的角度看,企业经营风险的大部分由企业的剩余索取权(residual claimait)获得者——股东承担(jensen and Smith,1985),但这不意味着企业经营管理这就能够完全回避经营风险给自己带来的损失(金钱损失和非金钱损失)。正因如此,相对于股东的风险态度而言,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风险态度更加偏向于风险厌恶(risk aversion)。经营管理者的风险厌恶态度又可能使得其在投资决策时选择低风险的投资项目,而放弃对股东来讲可能有利的高风险投资项目。这样,就会导致从股东角度来看的投资不足(放弃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投资项目)问题的发生。

第三、减少股利分配,增加闲余现金收益流量(free cash flow),从事规模扩大的过度投资行为。与股东相比,企业经营管理者可能更加关心企业规模的成长和存续问题。一般说来,规模快速扩张的企业,管理者晋升的机会也会多;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金钱收入和非金钱收入也会较中小企业高。在这种利益趋势下,经营管理者就会存在扩张企业

规模的动机。詹森(Jensen, 1986)认为,当企业拥有较多的闲余现金收益流量(指企业的现金收益对有利的投资项目进行再投资后结余的现金收益)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就会产生将这部分现金收益投资于并非有利于股东利益的企业规模扩大的新项目上的动机,以满足获取企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各种金钱、非金钱收益的欲望。当经营管理者将闲余现金收益用于不利于股东的企业规模扩张的投资时,就会产生经营管理者投资决策上的过度投资(净现值小于零的情况下的投资行为)行为。而实现规模扩张所采取的办法,可能的途径是减少股利分配。

第四、经营管理者的短期、近视(myopia)行为。一般说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金钱和非金钱收益主要取决于其在职期间的经营业绩,所以,经营管理者可能只关心其在职期间的企业业绩,而不考虑其退位之后的企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管理者就存在牺牲股东长远利益,使其在职期间收益增加的经营决策的动机(Jensen and Meckling,1976)。

(二)股东与经营管理者利益冲突的原因

股权融资导致的股东与经营管理者利益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完全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

当封闭的企业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变成开放型的公众持股公司后,公司的股本结构就由原来的创业经营者股本和外部股东股本构成。创业经营者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也就决定于其所持股本比例的大小。如果公开发行股票使得创业经营者股本在企业股本中的比例变得较小,创业经营者就只能获取与其较小的持股比例相对应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费用。而股份制企业中固有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又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拥有企业主要的日常经营决策控制权。这种经营管理者对企业剩余索取权和经营控制权拥有比例的不对称,加上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股东难以观察和监督经营管理者的行为,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所导致的经营管理者非金钱效用和利益事前在契约中无法确认、事后也无法判断等,均会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存在者不努力经营、进行各种非生产性消费、采取有利于自己效用而并非有利于股东的过度投资、投资不足等道德风险行为。

(三)股东与企业经营管理者利益冲突的代价及回避

股权融资所导致的经营管理者的道德风险行为,都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都可以看作是企业的一种股权融资代理成本。

为回避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代理成本,现代股份制企业中通行的做法是实施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将经理人的利益与公司股票未来价格挂钩,使其关注公司未来长期发展,使其通过维护自身利益来维护股东利益。

从企业创业经营者的角度来看,在存在完善的资本市场的情况下,外部股票投资者会认识到企业股权融资所导致的股东与经营管理者的利益冲突,以及经营管理者利己的各种道德风险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企业发行股票的价值,可见,表面上看,股权融资中存在的各种代理成本是由股东承担的,实际上,理性的股东在评价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时已将各种代理成本充分考虑进去,股权融资的代理成本最终还是由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负担。因此,企业创业经营者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必须考虑如何缓解股权融资中所引发的各种利益冲突。从融资方式和资本结构的角度讲,在企业的外部融资额一定的情况下,降低股权融资比例,部分资金利用负债融资,提高负债融资的比例,通常被认为是降低股权融资代理成本的有效措施。

首先,既然经营管理者道德风险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在公众持股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过低所导致的低剩余索取权,那么,增加经营管理者的持股比例就会增大其在企业收益中的剩余索取权比例,也就能有效地抑制其从事道德风险行为的动机。在外部融资额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持股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股权融资的融资额,剩余资金通过负债方式筹措,就能在企业的股本结构中,使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持股比例相对上升,以达到有效防止道德风险行为、缓解其与股东利益冲突的目的。

其次,负债的利用以及负债比率的提高将影响企业的风险负担结构和破产风险的大小(仓泽,1989)。当企业完全利用股权进行外部融资时,企业的风险完全由股东承担,而当企业利用负债进行外部融资时,企业因负债而导致破产的风险将由股东、经营管理者和债权人三方共同负担。因此,较股权融资而言,负债融资有利于促使经营管理者从事有效率的企业经营。另一方面,较高的负债比率使企业的破产风险增大,从而给予企业经营管理者努力经营的激励。因为在企业的投资政策一定的情况下,高负债比率势必导致企业的高破产风险,与股东相比,人力资本投资者回避风险较为困难,企业经营管理者一般倾向于风险厌恶,因此,高负债比率势必给风险厌恶的经营管理者以努力经营、降低破产风险的内在激励。

三、负债融资与经济主体的利益冲突

负债融资或负债比率的上升虽然能够回避股东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抑制经营管理者的道德风险行为,但是,企业负债融资会形成作为企业内部经济主体的股东、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外部债权人之间的以负债契约为媒介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代理关系中,存在着作为委托人的债权人和作为代理人的股东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便于分析,假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为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即不存在股东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债权人与股

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负债契约签订后,股东有可能从事各种损害债权人利益或降低企业价值,导致代理成本发生的道德风险行为。股东道德风险行为,或者说,负债融资中代理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股东存在者将本属于债权人的权益转移到自己手中,以提高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的内在动因(incentive)(Jensen and Meckling, 1976)。当然,只有动因存在,道德风险行为并不一定会发生。关键在于,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时,股份制企业的股东有限责任等内在特征为股东从事道德风险行为提供了可能。

(一)负债融资中股东的道德风险行为

负债融资中股东的道德风险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债权人权益的转移

股东以及作为股东利益代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转移本应属于外部债权人权益的手段主要有三种:

⑴股利政策操作。企业利用负债融资后,股东可以在不改变预定的投资项目计划,或投资项目计划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将通过负债融资筹集到的资金用作股利分配的来源,分配给股东;而在投资政策可以改变的情况下,股东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有可能通过削减投资项目的方式,减少投资支出,增加股东的股利分配,使股东的利益增加;更为极端的情况是,当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时,股东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有可能将企业的负债资产以股利的方式分配给股东,以逃避对债权人的债务(Black,1976).

⑵现有债权价值的稀薄化。在企业市场价值和现有营业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经营管理者可通过发行与现有债权具有同等或同等以上优先权益的证券,如向现有股东发行优先股等,使现有债权人的债权价值稀薄化,达到转移现有债权人权益的目的。

假定第t期企业收益中股利分配额为D,债券的利息为R。同时,企业的新投资项目的投资额为I,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为t期的营业收益及新股、新公司债发行所筹集的资金。因此,t期企业的市场价值为:

(5-1)

式中,S为到期为止企业已发行股票在t期的市场价值;s为t期新发行股票的市场价值;B为到期为止企业已发行债券在t期的市场价值;b 为t期新发行债券的市场价值。

另一方面,在t期,对企业的新投资项目而言,下列等式成立,即:

(5-2)

式中,X为企业在第t期的营业收益。

将(5-1)做适当转换,并代入(5-2)式,可以得到:

(5-3)

(5-3)式右边的第一项为现有股东权益,第二项为现有债权人的权益。企业的收益X依存于企业t期以前的投资水平,与t期的企业投资活动无关。因此,在企业新项目投资额I作为给定条件、且一定的情况下,(5-3)式左边的值一定,相对应地,(5-3)式右边现有股东和现有债权人的权益值之和也一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发行与现有公司债券具有同等权益的证券融资,如对现有股东发行优先股,现有公司债券的价值就会被稀释,现有债权人都权益收入就会减少。因为现有股东和现有债权人的权益之和是一定的,现有债权人的权益减少,就意味着现有股东的权益收入增加。

⑶资产替代。资产替代是指企业在负债融资后,股东在投资决策时,放弃低风险低收益投资项目,而将负债资金转向高风险高收益投资项目的行为。一般地,投资项目的收益与风险成正比。股东放弃低风险投资项目,选择高风险投资项目,如果成功,由于债权人只获取负债契约中约定的固定收益,超过低风险投资项目收益的超额收益部分全部归股东所有;如果投资失败,在股东有限责任之下,股东只承担相当于其投资额的损失,其余损失由债权人承担。这种股东有限责任之下的股东与债权人之间收益与风险分摊的非对称性使得股东存在从事资产替代行为的动机。

此外,股东选择风险相对较高的投资项目时,企业股票价值有上升的倾向(Jensen and Meckling, 1976)。比如,某企业T期后满期的公司债面值为B,满期时企业的市场价值为V。在有限责任之下,T期期满时,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为:

(5-4)

根据(5-4)式,我们可以将企业的股票看作是在T期以价格B来购买该企业资产的一种权利,其股票价值可以看成是这种权利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说,企业的股票可以看成是以企业的资产作为对象资产、企业债券面值作为行使价格的一种看涨期权。因为是一种期权,当企业的价值低于债券面值时,投资者可以放弃这种权利。一般地,看涨期权的价值随对象资产价格变化方差的变化而变化,方差越大,期权的价值就越高。从这种意义上讲,股东选择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势必使企业投资项目价值变化的方差变大,作为期权的股票价值也就有可能上升。股票价值上升后,股东也就可以获得额外的收益。

第二,债务超过和投资不足

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有可能使企业因负债过多而导致企业对较高收益的投资项目无法融资、融资能力低下的债务超过(debt overhanging)现

象,还有可能使股东主动放弃对债权人而言有利的投资项目。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企业投资发生投资不足。

梅耶斯(Myers,1977)最早分析了负债融资引起企业出现投资不足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梅耶斯认为,企业是一个发展的投资主体(going concern),企业的价值不仅包含市场对企业现有资产的评价价值,而且还包含市场对企业将来投资机会的市场评价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其所拥有的投资机会并非一定能够或一定愿意实际投入资金,企业在决定对其所拥有的投资项目是否进行资金投入时,企业的现有负债余额、现有负债的期间构成以及即将借入的新增负债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企业的现有负债余额、现有负债的期间以及新增负债额对企业股东和经营者新项目投资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被动放弃对股东而言有利的投资项目,出现投资不足。当企业拥有较多的负债余额而又缺乏偿还资金时,企业可能会因此导致融资能力降低,从而不得不放弃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

(2)主动放弃对债权人而言有利的投资项目,出现投资不足。当企业拥有的投资机会的净现值为正,但该净现值小于或等于企业现有负债余额或即将借入的负债额时,尽管对债权人而言,这种投资机会有利,应该投入资金,实施该项目,但是从股东的角度来看,并非一定愿意投资,原因很简单,股东实施该项目所获得投资收益将全部归债权人所有,股东自身得不到任何收益。

(二)负债融资的代理成本

在由负债融资引起的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或股东的道德风险行为,都会导致代理成本的发生。代理成本发生的原因在于,在资本市场上,合理的债权投资者(包括借款时的金融机构)在购买企业债券或向企业提供债务时,会充分考虑企业负债融资中的这种利益冲突以及股东可能从事的各种道德风险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债券价值进行评价或确定负债契约的利率水平,其结果势必导致资本市场上企业债券价格降低或负债契约利率上升。债券价格降低或负债契约利率上升的成本最终由股东承担。

(三)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冲突的回避

负债融资会导致负债的代理成本,且这种代理成本最终由股东承担,因此,从股东的角度看,在利用负债进行融资时,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股东与债权人利益的冲突,降低负债融资的代理成本。

(1)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或股票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convertible bond)是一种附带企业普通股股票转换权的公司债券。债券的持有人享有在债券发行时事先确定的一定期限内,按一定的转换价格或转换比率将所持有的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的

权利。可转换债权在未转换未普通股以前作为一种单纯的债券,债券持有人可获取到期的利息,且可获得债权的安全性。

股票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warrants)是债券的持有人可以在事先确定的一定期限内,按一定的价格购买企业普通股股票权力的一种公司债券。债权人享有的购买权包括企业既发股票、新发股票和未来预定发行股票的权利。

可转换公司债券和股票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两者具有非常相似的性质。对债权人而言,两者都类似于一种看涨期权。所不同的是,可转换公司债券一旦转换为公司普通股,债权人也就成为公司的股东;而股票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股票认购权后,其作为债权人在公司所享有的债权权利并未发生变化,而且还作为公司股票持有者享有普通股股东的权利。

正因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和股票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对债权人而言具有看涨期权的性质,所以,发行这两种债券来融资有利于克服普通公司债券发行而有可能导致的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特别是股东的资产替代行为的发生等(smith and warner,1979; mikkelson,1981)。

当企业发行普通公司债券融资时,选择相对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对股东有利,所以股东存在着从事资产替代行为的动机。如果债权人能合理的预期到股东的这种行为,市场上企业债券的价格就会相应的被低估,发生代理人成本。当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和股票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时,两种公司债券的市场价值将随企业普通股的市场价值的上升而上升。

(2)发行可赎回公司债券。

可赎回公司债券(callable bond)是发行公司有权在债券到期以前,以一定的价格买回部分或全部债券的一种债券。发行公司是否行使这种权利,视公司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是,债券赎回时的买回价格是在债券发行时事先予以确定的。买回价格既可以设定为债券的面值,也可以设定为比债券面值较高的一个价格。有学者分析指出,只要企业将可赎回公司债券的赎回价格设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就有可能克服投资项目选择中资产替代行为。

(3)选择合理的债券期限。

前面的分析表明,企业负债融资时,投资不足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债券偿还期现较长。因此,将企业负债的期间短期化,使负债期间预期相对应的融资资产相匹配,并采用短期负债展期融资(roll over)的方式,解决企业的长期负债资金需求,将有利于克服投资不足的问题。

当然,也必须认识到,利用短期负债展期融资方式来解决企业的长期负债资金需求会增加企业债券发行成本和交易成本。

(4)其他措施。

股东在发行公司债券时,通过在债务契约中增加其他附加条款的方式,回避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冲突。比如,可在债务契约中增加禁止发行与现有公司债券具有同等收益权的其他债券条款,以防止现有债券价值的稀薄化;还可以在债务契约中明确规定禁止负债融资后改变投资项目,如果改变投资项目,必须给予债权人利率补偿的条款等,以防止股东的资产替代行为。当然,这类附加条款契约的签订、执行会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监督和执行方面的代理成本。

四、代理成本与企业最优资本结构选择

前面分析表明,股权融资会产生代理成本,债权融资也会产生代理成本,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在选择融资方式和确定最优资本结构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各种融资方式的代理成本,将资本结构确定在各种代理成本最低的最优点上。

假设管理者持有股权,外部股东持有股权,外部债权人持有债权。那么,企业全部股权价值为,企业总价值为,外部股权融资比例为。

假设股权融资的代理成本为,债权融资的代理成本为,那么,总代理成本。根据前面的分析,随着股权融资比例的提高,股权融资代理成本增加,也就是说,股权融资代理成本与呈递增函数关系,,;随着股权融资比例的提高,负债融资代理成本降低,也就是说,负债融资代理成本与呈递减函数关系,,。总代理成本最低点处于股权代理成本与债权代理成本相交点,在这一点上,股权融资的边际代理成本与债权融资的边际代理成本相等,即,总代理成本最低。

0 1

代理成本模型

委托代理理论

从家族企业看委托代理理论 ——基于李锦记家族企业分析 摘要伴随着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而产生的两权分离, 导致了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分析由于委托代理制而产生的代理风险、代理成本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及其原因,从公司治理结构视角探讨了如何在现代企业内部建立激励、监替和制约三个有效机制,以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等问题。本文主要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出发,基于香港李锦记集团的李氏家族,明晰了家族企业、委托代理理论概念,分析了治理家族对促进家业的意义。 关键字委托代理理论李锦记 一、委托代理理论概念 委托代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设是: 各个人 (集团)都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但他们之间又需要相互合作。它所隐含的另一个假设是: 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代理问题的实质是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 委托人与代理人追求的目标并不一致。股东的目标是追求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而经理人员往往有自己的追求, 与股东所追求的目标并不完全相同。在公司治理问题中,企业委托人(所有者)希望以尽可能少的薪资水平使得企业经营代理人(职业经理人)尽全力工作以实现企业委托人的最大整体利益。而企业经营代理人(职业经理人)则在个人利益一定的情况下,选择尽可能少的努力,并尽可能多的占有或占用企业委托人(所有者)的企业资源。由于委托人与代理 人的信息不对称,双方博弈的结果是形成了一套剩余收益的分配机制。如果这套机制能够实 现双方理想的激励相容, 那么企业的健康发展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是在企业的现实运 行中,双方理想的激励相容情况往往难以实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1]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我们知道, 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利益不一致, 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在家族企业中,委托代理问题表现为两个方面:①从代理人的角度来说,家族企 业在用人机制上长期陷人了“先家庭后企业”的怪圈,不少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家族成员怎样安而不考虑这种对企业合不合理,对企业有没有利,能不能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 用人机制任化,只讲求忠诚而非表现在用人上没有长远的计划,优秀人才自然不会向家族企业流动。商级科技和管理人才来到家族企业,是想寻找舞台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家族企业的创业者大权独揽,计划的随意性和亲朋好友的牵制使现代化管理也无从操作,在企业中得不到应有的地位、权利和薄重,商级人才只有选择离去。同②委托人的角度来说,在与代理人缔结契约之后,代理人获得一个由契约所赋予的独立的经营活动空间,并在相对独立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和他的经营伙伴缔结合同,这使得委托人、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化,由于监价技术、利益目标、信息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双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利用偷懒和机会主义等败德行为为自己谋利益。 二、案例分析 香港李锦记集团就是亚洲地区一家历经四代的华人家族企业。李锦记集团由李锦裳先生 创建于1888年,其间历经李锦裳、李兆南、李文达、李惠民兄弟等四代,迄今已有118余年 的历史。目前李锦记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的经济实体和跨国公司,拥有亿万资产,其系 列产品扩展到100多种,且以强劲势头向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发展。2005年4月,李锦记集团的 子公司——广东南方李锦记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同时获得由美国HewittAssociates 颁“2005

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概念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是建立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基础上,它强调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不一致并且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因此,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核心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 二、委托代理理论的起源 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979),他是最早发现股份制公司中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关系。他在《国富论》中指出:“股份公司中的经理人员使用别人而不是自己的钱财,不可能期望他们会有像私人公司合伙人那样的觉悟性去管理企业……因此,在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或多或少地疏忽大意和奢侈浪费的事总是会流行”。现代经典的委托代理理论起源于伯利和米恩斯(1932),他们指出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但是,此时的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他们的理论还仅限于“两权分离”的问题。到了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深入“黑箱”内部,研究企业内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的问题,委托代理理论才真正发展起来。 三、委托代理问题表述 由于代理人委托人双方目标函数不一致,而且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并监督,就会出现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委托代理问题。 代理成本来源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学的假设是人都是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定总是相同,而且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因而使得两者之间的代理关系容易产生一种非协作。一方面由于委托人不可能对代理人做到完全激励,另一方面委托人对代理人实行监督的成本有可能大于其收益,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 肯尼思·阿罗(1985)将委托代理问题区分为两种类型,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就是指代理人借委托人观察监督困难之机而采取的不利于委托人的行动。逆向选择就是代理人占有委托人所观察不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私人信息进行决策。 因此,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四、委托代理问题在中国的表现 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是政府机关的附属物、是单一的全名所有制企业,由国家来统一支配、调拨。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缺乏活力。企业资本难以流动。同时,国家作为非人格化的出资人机构和经营机构,难以满足资本对利益的追求,严重束缚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 因此,我们必须依据现实和委托代理理论对国企进行再认识,重视对国有企业内部的基本关系并进行研究,解决好委托代理问题。下面对国企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1)、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委托——代理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对于委托代理机制来说是客观存在的,其表现可分为两个方面:一类是逆向选择问题。即卖主掌握着许多有关自身商品实际质量的私人信息。另一类是道德风险问题,其基本含义是在经济活动中,代理人比委托人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偏好、努力程度,更了解实际行业运作情况和公司内部情况,市场环境变化和企业外部环境,以及决策的风险与收益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掌握取决于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委托人很难获得,或者因为取得的成本太高而不得不放弃。因此立约的一方凭借信息优势可能会为最大程度增加自身利益而采取不利于他人的行动。这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陈向明 发表日期:2005年9月29日作者:本页面已被访问 735 次 在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领域,一个十分著名的方法是格拉斯(Glaser )和斯特劳斯(Str auss )提出的“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1967)。扎根理论是一种作质的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Strauss,1987:5)。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在哲学思想上,扎根理论方法基于的是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对目前已经建构的理论进行证伪。 扎根理论的方法起源于格拉斯和斯特劳斯两人(1965,1968)60年代在一所医院里对医务人员处理即将去世的病人的一项实地观察。这个方面的形成与两方面的理论思想有关,分别来自哲学和社会学:一是美国的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G.米德和皮尔士的思想,他们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注重对有问题的情境进行处理,在问题解决中产生方法;另外一个影响来自芝加哥社会学派,该学派广泛使用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强调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互动、社会过程和社会变化。 一、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 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者认为,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如果理论与资料相吻合,理论便具有了实际的用途,可以被用来指导人们具体的生活实践。 扎根理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介于宏大理论和微观操作性假设之间的实质理论(即适用于

金融法专业方向

金融法专业方向 目录 第一部分:北京大学金融法中心介绍 (1) 第二部分:金融法专业方向介绍 (4) 第三部分:师资介绍 (5) 第四部分:专业高级课程简介 (12) 第五部分:选拔标准和程序 (16) 第六部分:金融法专业方向教学培养计划(略) (17) 第一部分:北京大学金融法中心介绍 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成立于1993年9月,是一个以金融法律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术机构。中心主要从事国内外的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货币市场监管和金融机构监管等法律问题的研究,同时为国内外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提供金融法律培训和咨询。此外,中心还接受国际经济组织和国内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的委托开展课题项目研究。迄今为止,已承担多项司法部、教育部和国家社

科基金、国土资源部等国家级和部委课题,并承担了世界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机构和组织委托的多项科研项目。 中心经常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学术机构、法律实务界共同举办金融法律学术研讨会。例如,1998年4月顺利举办“海峡两岸银行实务与法律研讨会”;1999 年11月与日本森综合律师事务所合作举办“中日证券法律研讨会”;2001年5 月成功主办首届“北京大学金融法春季论坛”,2002 年 3 月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合作主办“北京大学金融法春季论坛及亚洲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国际研讨会”;2005年5月举办“2005年春季论坛公开讲座暨诺顿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授予仪式”,等等。 除了项目研究和研讨会以外,自 1998 年起,中心与法律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合作,定期出版《金融法苑》和其他学术专著。目前已出版了《香港商业银行与法律》、《中央银行法制》、《商业银行法务》、《金融法的“四色原理”》、《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法》、《犯罪学原理》、

委托代理理论案例

委托与代理理论 中国市场企业发展作为背景 、背景 农村孩子要想有出息,只有两条路:读书和打工。阿科选择了第 二条路,因为他的成绩不好,在这15 年里,他先是跟一个师傅学做木工3 年,出师后做了几年小木匠,再到江浙地区的家具厂做木工,后来在一个家具厂里学会了电脑绘图和设计欧式家具,并且从一个普通木工变成班长。去年年底,老板提拔他为经理,让他春节后招聘一批木工到厂里,同时设计一套管理体系。 从一个小学文化的小木匠,变身为管理十几个人的企业经理,阿 科的年收入大大增加了(应该比理论多),但是他也发现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了。企业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围绕企业的招聘、薪酬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多次对话。在理论和实践的交相辉映中,送给小木匠套有趣且有用的企业理论。 二、招聘 对话从招人开始。合格的员工能使管理事半功倍,因为只有好的 投入才有好的产出,更何况春节后是工人供给的高峰期。如果春节后招不到合适的工人,那么平时再去农村集中招人几乎不可能。

阿科:现在社会上很看重一个人的文凭。你说理论是不是应该尽可能招文凭高一点的,比如高中毕业生? 理论:未必。根据信号发射理论,文凭是显示能力的一种信号, 但未必适合于所有行业。你自己也是小学毕业,今天不是干得挺好吗?关键是,你们这个行业怎么判断一个人的专业水平呢? 阿科:哦,这个简单。就是问他有几年的木工经验。 理论:如果经验多的机会就多,那人家撒谎怎么办?比如,明明只干过一年木工活,但可能骗你说干了三年。你们这行也没有实习经 历证明啊。这样会导致你招到的人反而是没有足够工作经验的人,理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逆向选择”。 阿科:但有一样东西是骗不了人的,就是工人手掌上的老茧。干活年份越久,肯定老茧越厚。同样是木工,拿刨子的和拿打孔机的又不同。而且木工的老茧长在手上的位置和其他行业的也不同。 理论:那就是理论们要的信号啊。如果是招干体力活的木工,那么看老茧肯定比看文凭更管用。好,现在理论们得到了企业理论的第一个原则。 原则一:看文凭不如看老茧

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

委托代理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新一轮的经济衰退,产品市场严重过剩,各国公司的管理重点从先前的生产控制转向风险控制,公司规模大大缩小甚至倒闭,从而引发了西方各国对公司治理问代理理论题的热烈讨论。 1、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研究。 Jensen(1976)等人发表《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构建建立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委托给代理人。当股东与经理人员都是效用最大化者时,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经理人员不会总以股东的最大利益行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股东必须给予经理人员适当的激励,以及通过提高约束代理人越轨活动监督费用,可使得双方利益偏差有限。另外,在某些情形下,为确保经理人员不采取某种危及股东的行动,由经理人员支付一笔费用(保证金)确保股东可以得到补偿。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福利最大化的决策之间会存在某些偏差,这种偏差是一种剩余损失。Jensen给出了代理成本的内容:(1)委托人的监督支出; (2)代理人的保证支付; (3)剩余损失。 委托—代理问题以及代理成本的出现来源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而这种不完备的信息导致双方无法签订完全契约,同时信息不对称迫使委托人向代理人支付租金(或进行转移支付),这些使得双方无法实现最优契约,最终选择次优契约均衡点(甚至是无效率契约均衡)。 2、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中的公司治理机制 1.内部控制机制对代理成本的降低 无法直接观察和判断经理人的努力程度和真实水平,这时所导致的双方信息差距就严重影响了契约均衡点的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一是让经理人自发的传递信息,二是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监督,股东通过观察来获取经理人的信息。 激励:在现代公司中,解决经理人在事后偷懒、内部交易等道德风险的重要机制设计是,在事前与经理人签订一份建立在可观测变量上的激励合约。所谓激励合约是通过在投资者(或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订立隐性或显性合约,来实现把对经理人努力的补偿(年薪、股权或期权等)建立在企业业绩等可证实的指标上,从而使经理人在一定程度上,按照投资者的利益行事的一种激励手段。 监督:利用公司董事会与外部董事来监督经营者。由于在分散股权结构下,股东仅作为出资人不可能经常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对经理人进行监督,所以股东将自身的权利赋予一个公司常设机构———董事会来代理他们对经理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从而降低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两个原因导致了董事会不能尽职:首先,事实上在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样存在于股东与董事之间,董事很少拥有太多的公司股份,董事能否为股东利益着想很难得到保证;其次,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往往经理人员对董事会成员的选举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董事会很容易被经理人员操纵。 2.外部控制机制对代理成本的降低。 通过市场竞争传递信号,从而能够对经理人员的效率和信息进行甄别。这种解决思路与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竞争理论相关联。竞争激励理论指的是竞争能产生一种非合同式的“隐含激励”( implicit incentives),这种隐含激励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动力: (1)信息比较动力。竞争可以让企业经理人员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更加充分公开,从而做到更有效的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2)生存动力。充分的竞争导致企业在市场中生存或死亡,经理

浅谈金融法基本原理

浅论金融法基本原理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国家金融运行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而急迫的任务。金融法对于经济领域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本文中,我们将从金融法的概念、性质和特征、地位、调整对象和体系当中阐述金融法的基本原理,以求进一步推动金融法学的完善和发展。 首先,对于金融法的概念,可以从实质意义上、也可以从形式意义上加以理解。法是由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系统构成的,调整同一类性质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集合为一个法律部门或法律制度。所谓实质意义上理解的金融法,就是指调整金融关系及金融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或表述为金融法规范之总称。不论金融法规表现在法律之中,还是表现在行政法规或政府规章中都是实质意义上的金融法。 法的形式是法的具体的外部表现形态,如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因此,形式意义上的金融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调整金融关系的规范性文件,也就是金融法律或者金融法规,例如,《商业银行法》、《外汇管理条例》等。目前我国尚未制定集中调整金融关系的以“金融法”命名的法律:《金融法》。对于金融法,大多从实质意义上去定义。徐孟洲老师这样定义:金融法是调整货币流通和社会信用活动中所发生的金融关系和政府对金融机构、金融行为进行监管与调控所产生的金融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简而言之,金融法是调整金融关系及其金融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 对于金融法的性质和特征,经济法在本质上是属于经济法的范畴的。因此,他的性质与经济法有很大的相似性。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作为金融法调整对象的金融及金融关系具有强烈的经济属性,是国家调控经济、监督市场过程中发生的核心经济关系;第二、金融法具有经济法法律部门的一般特征;第三、金融法确立国家调控和监管金融业的法律原则,金融主管机关据此依法调控金融业和监管金融市场,体现出金融法规范和约束政府权力的经济法性质的作用。与其他法部门相比,它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金融法有宏观调控性。它是以实现国家对金融业的调控和监管为目的的法。 2、金融法以强制性规范为主。因金融法较多体现了国家对于金融活动的干预,所以必然存在着大量的强制性规范。 3、金融法是公法和私法的融合。金融法调整金融调控和监管关系,其具有宏观调控性、以强制性规范为主的特点,决定了金融法的公法性;同时,金融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金融交易关系,包含有大量的司法规则和制度,具有明显的私法性。 4、金融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金融法主要规定金融主体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等实体法的内容,但也规定实现这些权利、义务的程序、步骤、方式等程序法内容。 地位: 金融法的地位是指金融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位置,即它是否属于部门法,是属于哪一级部门法,以及它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等。金融法单独作为一门学科,是因为金融社会关系的独立特点、研究的社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存在所要求的。从其调整对象上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规律,因此,是独立的部门法。从金融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上也可以看出金融法的独立地位。

扎根理论案例

扎根理论 开放分类:社会学经济经济理论 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芝加哥大学的BarneyGlaser和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Strauss两位学者共同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编辑摘要 目录 [隐藏 1 简介 2 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 1. 2.1 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2. 2.2 首要任务 3. 2.3 对理论保持敏感 4. 2.4 不断比较的方法 5. 2.5 理论抽样的方法 6. 2.6 灵活运用文献 7. 2.7 理论性评价 3 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 1. 3.1 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 2. 3.2 二级编码(关联式登录) 3. 3.3 三级编码(核心式登录) 4. 3.4 核心式登录的具体步骤 5. 3.5 举例论证 4 一个分析实例 1. 4.1 研究问题 2. 4.2 初步回答 3. 4.3 广泛的抽样 5 研究工具与技巧 1. 5.1 增进理论触觉的技巧 2. 5.2 条件矩阵 6 泛行动系统 1. 6.1 行动系统的几个性质 2. 6.2 使用条件矩阵的益处 扎根理论 - 简介 扎根理论是一种作质的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Strauss,1987:5)。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

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者认为,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如果理论与资料相吻合,理论便具有了实际的用途,可以被用来指导人们具体的生活实践。 首要任务 扎根理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介于宏大理论和微观操作性假设之间的实质理论(即适用于特定时空的理论),但也不排除对具有普适性的形式理论的建构。然而,形式理论必须建立在实质理论的基础之上,只有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实质理论以后,形式理论才可能在各类相关实质理论之上建立起来。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认为知识是积累而成的,是一个不断地从事实到实质理论,然后到形式理论演进的过程。建构形式理论需要大量的资料来源,需要实质理论的中介。如果从一个资料来源直接建构形式理论,这其中的跳跃性太大,有可能产生很多漏洞。此外,形式理论不必只有一个单一的构成形式,可以涵盖许多不同的实质性理论,将许多不同的概念和观点整合、浓缩、生成为一个整体。这种密集型的形式理论比那些单一的形式理论,其内蕴更加丰富,可以为一个更为广泛的现象领域提供意义解释。 对理论保持敏感 由于扎根理论的主要宗旨是建构理论,因此它特别强调研究者对理论保持高度的敏感。不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时候,研究者都应该对自己现有的理论、前人的理论以及资料中呈现的理论保持敏感,注意捕捉新的建构理论的线索。保持理论敏感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收集资料时有一定的焦点和方向,而且在分析资料时注意寻找那些可以比较集中、浓缩地表达资料内容的概念,特别是当资料内容本身比较松散时。 通常,质的研究者比较擅长对研究的现象进行细密的描述性分析,而对理论建构不是特别敏感,也不是特别有兴趣。扎根理论出于自己的特殊关怀,认为理论比纯粹的描述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因此强调研究者对理论保持敏感。 不断比较的方法 扎根理论的主要分析思路是比较,在资料和资料之间、理论和理论之间不断进行对比,然后根据资料与理论之间的相关关系提炼出有关的类属(category)及其属性。比较通常有四个步骤:1 )根据概念的类别对资料进行比较:对资料进行编码并将资料归到尽可能多的概念类属下面以后,将编码过的资料在同样和不同的概念类属中进行对比,为每一个概念类属找到属性。2)将有关概念类属与它们的属性进行整合,对这些概念类属进行比较,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将这些关系用某种方式联系起来。3)勾勒出初步呈现的理论,确定该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将初步理论返回到原始资料进行验证,同时不断地优化现有理论,使之变得更加精细。4)对理论进行陈述,将所掌握的资料、概念类属、类属的特性以及概念类属之间的关系一层层地描述出来,作为对研究问题的回答。 理论抽样的方法

金融法理论与实务考试题库

第一部分综合自学测试题(客观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某银行与甲公司签订贷款合同,由甲公司向某银行借款100万元,乙公司为上述贷款合同提供连带责任的保证。合同签订后,某银行按约向甲公司发放了贷款。但甲公司在贷款期限届满后未履行还款责任,乙公司也未履行担保责任。此后,某银行与丙公司签订1份债权转让协议,约定:某银行将上述贷款合同产生的债权全部转让给丙公司。债权转让协议签订后,丙公司支付给某银行100万元。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A.该债权发生移转,保证人乙公司即免除了保证责任 B.该债权发生移转,保证人乙公司应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 C.该债权移转必须得到保证人乙公司的同意,保证人乙公司才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 D.该债权移转如果不通知保证人乙公司,保证人乙公司则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2.在抵押期间,由()收取孳息。 A.债权人B.债务人C.抵押人D.抵押权人 3.甲公司向银行贷款,并以所持乙上市公司股份用于质押。根据《物权法》的规定:质押合同的生效时间是()。 A.借款合同签订之日 B.质押合同签订之日 C.向证券登记机构申请办理出质登记之日D.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4.空头支票罚款的标准是() A.票面金额5%但不高于1000元 B.票面金额5%但不低于1000元 C.票面金额3%但不高于1000元 D.票面金额3%但不高于1000元 5.关于票据结算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票据有支付、汇兑、信用、结算、融资功能 B.票据的当事人分为基本当事人和非基本当事人 C.票据权利包括追索权和付款请求权。追索权是第一顺序的权利,付款请求权是第二顺序的权利 D.出票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规定的,票据无效

扎根理论案例

目录 [隐藏] 扎根理论就是一种作质的研究的方式, 其主要宗旨就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Strauss,1987:5)。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这就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

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就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就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就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这就是因为扎根理论者认为,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如果理论与资料相吻合,理论便具有了实际的用途,可以被用来指导人们具体的生活实践。 首要任务 扎根理论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介于宏大理论与微观操作性假设之间的实质理论(即适用于特定时空的理论) ,但也不排除对具有普适性的形式理论的建构。然而,形式理论必须建立在实质理论的基础之上,只有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实质理论以后,形式理论才可能在各类相关实质理论之上建立起来。这就是因为,扎根理论认为知识就是积累而成的,就是一个不断地从事实到实质理论,然后到形式理论演进的过程。建构形式理论需要大量的资料来源,需要实质理论的中介。如果从一个资料来源直接建构形式理论,这其中的跳跃性太大,有可能产生很多漏洞。此外,形式理论不必只有一个单一的构成形式,可以涵盖许多不同的实质性理论,将许多不同的概念与观点整合、浓缩、生成为一个整体。这种密集型的形式理论比那些单一的形式理论,其内蕴更加丰富,可以为一个更为广泛的现象领域提供意义解释。 对理论保持敏感 由于扎根理论的主要宗旨就是建构理论,因此它特别强调研究者对理论保持高度的敏感。不论就是在设计阶段 ,还就是在收集与分析资料的时候,研究者都应该对自己现有的理论、前人的理论以及资料中呈现的理论保持敏感,注意捕捉新的建构理论的线索。保持理论敏感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收集资料时有一定的焦点与方向,而且在分析资料时注意寻找那些可以比较集中、浓缩地表达资料内容的概念,特别就是当资料内容本身比较松散时。 通常,质的研究者比较擅长对研究的现象进行细密的描述性分析,而对理论建构不就是特别敏感,也不就是特别有兴趣。扎根理论出于自己的特殊关怀,认为理论比纯粹的描述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因此强调研究者对理论保持敏感。 不断比较的方法 扎根理论的主要分析思路就是比较,在资料与资料之间、理论与理论之间不断进行对比,然后根据资料与理论之间的相关关系提炼出有关的类属(category)及其属性。比较通常有四个步骤:1 )根据概念的类别对资料进行比较:对资料进行编码并将资料归到尽可能多的概念类属下面以后,将编码过的资料在同样与不同的概念类属中进行对比,为每一个概念类属找到属性。2)将有关概念类属与它们的属性进行整合,对这些概念类属进行比较,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将这些关系用某种方式联系起来。3)勾勒出初步呈现的理论, 确定该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将初步理论返回到原始资料进行验证,同时不断地优化现有理论,使之变得更加精细。4) 对理论进行陈述,将所掌握的资料、概念类属、类属的特性以及概念类属之间的关系一层层地描述出来,作为对研究问题的回答。 理论抽样的方法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当前,国内许多学者使用委托代理分析框架研究企业理论问题,并将其作为研究企业、特别是研究国有企业的重要分析手段。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在理论和现实解释能力方面的理由,并为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从整个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前进方向来看,随着产权结构日益复杂化和人类合作不断深化,委托代理理论存在的不足也越来越明显。 1.委托代理理论 早期的代理人理论强调委托人在签订合同以前就拥有对代理人的完全信息,这意味着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不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及利润的分配结构,因为代理所产生的问题在事先都被资产所有者认识到了,且可以被写到事前的契约里。针对这些苛刻的假设,后期的委托代理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则强调合同签订以前的激励的重要性。面对更为复杂的代理关系,他们的解决方案就是在签约前设计最优的激励契约以达到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最优激励。 (1)在激励理论方面 伦德纳(Radner,1981)和罗宾斯泰英(Rubbin-stein,1979)建立了动态博弈模型,强调了委托人和代理人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就能保持他们的长期契约关系,以此解决代理问题。魏茨曼(1980)的棘轮效应模型和莱瑟尔(Lazear, 1979)的“强制退休”(mandatory retirement)的模型都在解释委托人约束代理人的有效性。 (2)在信号传递理论方面 70年代末,随着金融工具不断创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期权市场的快速发展使激励机制理论再也无法以原有的逻辑表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复杂的模型。法玛(Fama,1980)明确提出了声誉问题,经理只有通过改进自己在经理市场上的声誉,从而提高未来的收入。霍姆斯特姆(Holmstrom , 1982)模型简化了法玛的思想,建立了代理人声誉模型;克瑞普斯等人(Kreps,1982)提出的声誉模型,将模型扩展到多重博弈,参与人因为长期利益而需要建立并维护自己的声誉,使长期间的合作得以实现。 至此,委托代理理论基于契约的完全性的假设建构了许多复杂的形式化模型以保护股东的权利。他们应付了来自融资方式多元化、参与人关系复杂化的挑战,为经济学寻找标准化答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东财《金融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依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设立商业银行的最低注册资本数额是人民币()。 A: 1亿元 B: 5亿元 C: 10亿元 D: 20亿元 答案: C 【2】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注册资本为() A: 33.8 亿 B: 50亿 C: 48亿 D: 80亿 答案: A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证券法禁止的欺骗客户行为的有()。 A: 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证券交易量 B: 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 C: 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 D: 未经客户委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或者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答案: A 【4】利用涂改、粘贴、拼接等手段无中生有或 者以小变大的非法改变货币的外形或面额的犯罪 行为定为() A: 变造票据罪 B: 伪造票据罪 C: 变造货币罪 D: 伪造货币罪 答案: C 【5】下列关于保险价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保险金额不得超过保险价值 B: 如果超过的,则超过的部分无效,被保险人 不得对超过部分请求赔偿 C: 保险金额低于保险价值的,除合同另有约定 外,保险人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承担 赔偿责任 D: 在人身保险中,保险金额也要由保险价值来 确定 答案: D 【6】某公司投保财产保险200万元,在一次属 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火灾事故中,实际遭受损失 为195万元,为保护和抢救财产支出必要费用10 万元,为确认保险损失交付的评估费用5万元。 保险公司应赔偿() A: 195万元 B: 200万元 C: 205万元 D: 210万元 答案: B 【7】汽车金融公司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A: 4% B: 7% C: 8% D: 10% 答案: D 【8】依据我国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股票发行 人如申请其发行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则 其股本总额至少应达到的数额是()。 A: 3000万元 B: 4000万元 C: 5000万元 D: 6000万元 答案: A 【9】下列财产中可作为信托财产使用的是()。 A: 麻醉品 B: 放射物品 C: 国家级文物 D: 软件版权 答案: D 【10】公司申请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债券 实际发行额应不少于人民币() A: 3000万元 B: 5000万元 C: 1亿元 D: 1.5亿元 答案: A 【11】根据《贷款通则》的规定,有权批准贷款 人豁免贷款的机构是()。 A: 中国人民银行 B: 财政部 C: 国务院 D: 审计署 答案: C 【12】依票据法原理,票据被称为无因证券,其 含义指的是( ) A: 取得票据无需合法原因 B: 转让票据须以向受让方交付票据为先决条件 C: 占有票据即能行使票据权利,不问占有原因 和资金关系 D: 当事人发行、转让、背书等票据行为须依法 定形式进行 答案: C 【13】贴现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汇票向人民银 行贴现,通过转让汇票取得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行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 委托代理关系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当存在“专业化”时就可能出现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代理人由于相对优势而代表委托人行动。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委托代理理论从不同于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它在解释一些组织现象时,优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但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而世界——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代理理论的理论意义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因此委托代理理论被用于解决各种问题。如国有企业中,国家与国企经理、国企经理与雇员、国企所有者与注册会计师,公司股东与经理,选民与官员,医生与病人,债权人与债务人都是委托代理关系。因此,寻求激励的影响因素,设计最优的激励机制,将会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智慧树知到《金融法》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金融法》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包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一切经济活动。 A:对 B:错 答案:对 2、金融调控与监管关系指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相应业务活动而与其他金融主体之间发生的平等主体间的经济关系。 A:对 B:错 答案:错 3、我国金融法的体系主要由金融机构法、货币管理法、票据法、证券法、金融衍生品法、信托法、投资基金法、保险法等几个法律部门组成。 A:对 B:错 答案:对 4、2017年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一项是将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组建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统一监管银行业和保险业。 A:对 B:错 答案:对 5、下列不属于金融法律关系的三要素的是()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责任 答案:责任 6、下列哪一年被称为我国的“金融立法年”,在这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相继通过了《中国人民银行法》等多部金融法律() A:1986年 B:1995年 C:1998年 D:2003年 答案:1995年 7、下列哪一部法规的出台表明了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正式确立? A:198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 B: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银行管理暂行条例》 C: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 D: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答案:198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 8、下列哪些法律关系属于金融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A:金融调控与监管关系 B:金融业务关系 C:人身关系 D:继承法律关系 答案:金融调控与监管关系,金融业务关系

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概念 委托代理理论就是现代企业理论得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就是建立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得基础上,它强调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利益不一致并且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因此,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得核心就是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得目标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所谓得“委托代理问题”。 二、委托代理理论得起源 委托代理理论得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979),她就是最早发现股份制公司中存在着委托代理得关系.她在《国富论》中指出:“股份公司中得经理人员使用别人而不就是自己得钱财,不可能期望她们会有像私人公司合伙人那样得觉悟性去管理企业……因此,在这些企业得经营管理中,或多或少地疏忽大意与奢侈浪费得事总就是会流行"。现代经典得委托代理理论起源于伯利与米恩斯(1932),她们指出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得做法存在着极大得弊端,倡导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但就是,此时得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她们得理论还仅限于“两权分离”得问题。到了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深入“黑箱"内部,研究企业内得信息不对称与激励得问题,委托代理理论才真正发展起来。 三、委托代理问题表述 由于代理人委托人双方目标函数不一致,而且存在不确定性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得目标函数,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并监督,就会出现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利益得委托代理问题。 代理成本来源于管理人员不就是企业得完全所有者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学得假设就是人都就是理性得效用最大化者,因为委托人与代理人得效用函数不一定总就是相同,而且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因而使得两者之间得代理关系容易产生一种非协作。一方面由于委托人不可能对代理人做到完全激励,另一方面委托人对代理人实行监督得成本有可能大于其收益,不可能建立起完善得监督机制。 肯尼思·阿罗(1985)将委托代理问题区分为两种类型,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就就是指代理人借委托人观察监督困难之机而采取得不利于委托人得行动。逆向选择就就是代理人占有委托人所观察不到得信息,并利用这些私人信息进行决策. 因此,委托代理理论得中心任务就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与信息不对称得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四、委托代理问题在中国得表现 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至关重要得理论与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得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就是政府机关得附属物、就是单一得全名所有制企业,由国家来统一支配、调拨.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缺乏有效得激励机制,缺乏活力。企业资本难以

公司金融 委托代理理论

第五专题资本结构:代理成本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理论的发展以及不确定性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等新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在资本结构理论中的应用,以探讨MM定理是否存在的资本结构理论受到众多经济学家的挑战,资本结构理论获得了较大发展,步入新资本结构理论时期。新资本结构理论主要以资本结构委托代理论、资本结构信息经济学理论和资本结构证券设计理论的等构成。 新资本结构理论的最突出特征是认识到了信息不对称在资本结构决定中的主导作用。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者占有的信息是不同的。在信息不对称分布下,拥有较少信息的一方希望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取信息,而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则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获利。金融市场的买卖双方就存在着典型的信息不对称。比如,借方比贷方更清楚借贷抵押品的可靠性、管理层的勤俭程度和道德水准;对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说,企业家总是拥有一些不为他人所知的有关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内幕信息,这就使企业家在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抗争博弈中占有优势。 资本结构委托代理理论和资本结构信息经济学理论都是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研究资本结构问题,但两种理论研究的问题是不同的,体现在:资本结构委托代理论研究的是金融契约事后信息不对称(即隐藏行动)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分析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和最优资本结构决定等问题;资本结构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是金融契约事前信息不对称(即隐藏信息)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探讨企业资本结构、融资方式选择在克服逆向选择问题方面的信息传递功能以及对经济主体投资决策的影响。 本专题首先研究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的资本结构委托代理理论。 一、企业融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一)企业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 科斯(Coase,1937)在其著名的论文《企业的本质》中提出,“企业是生产要素的一组契约,其中每一种要素都以自我利益为驱动力”,这即是所谓的科斯的“企业是一种契约”的企业契约理论。围绕科斯 的“企业是一种契约”的思想,众多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科斯的企业契约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企业委托代理论。 企业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是由构成企业的各利益相关主体(stakeholder)(包括外部的债权人、关联交易商、客户、内部股东、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等)组成的共同组织,是这些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缔结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