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改错题
- 格式:doc
- 大小:687.50 KB
- 文档页数:11
1(1) 闷盖上没有毡圈;(2) 二轴承端盖与箱体间有调整垫片;(3) 轴的两端应有倒角;(4) 二轴承滚动体应画十字中心线;(5) 左轴承套筒改为带甩油环式;(6) 与齿轮配合的轴颈长度应比轮毂长短l~2mm;(7) 平键槽不应开到轴环上,应短一点;(8) 右轴承左边加一甩油环,轴环缩短;(9) 右轴承右边轴径应小于轴承内径,相应的锥端轴径也要减小;(10)透盖与轴间应有间隙,且应有密封毡圈;(11) 锥形轴端与联轴器应有半圆键联接,半圆键槽应与蜗轮处平键槽在同一条线上;(12) 锥形轴端长度应比联轴器锥孔长短一点,还应有轴端挡圈固定;(13) 闷盖、联轴器内凹过渡处及蜗轮辐板与轮毂过渡处均应画出圆角;(14) 蜗轮轮毂外圆应是锥面,端部倒角;(15) 闷盖、透盖外圆外侧应倒角,联轴器端部外圆、内孔均应倒角,联轴器外圆应倒角。
(1) 轴的右端面应缩到联轴器端面内1~2mm,轴端挡圈压到联轴器端面上,与轴端面留有间隙;(2) 联轴器与透盖不能接触,联轴器应右移;(3) 联轴器与轴配合直径应小一点,形成轴肩定位;(4) 联轴器处联接平键与蜗轮处联接平键应在一条线上,键与毂孔键槽底面间应有间隙;(6) 右轴承内圈左端面只能与套筒端面接触,与轴肩端面应有间隙,所以套筒内轴颈右端面应左移l~2mm;(7) 与蜗轮轮毂配合轴颈长度应比轮毂长短1~2m;轴颈右端面缩进去;(8) 左轴承内圈不能被轴环全挡住,轴环左部轴径减小至内圈厚度的2/3左右;(9) 透盖和闷盖外圆外侧应倒角,与箱体间均应有调整垫片。
(10) 联轴器外圆及左端外圆、内孔两头应倒角,有些类型联轴器应画出联接孔轴心线;(11) 轴的左端伸出轴承内圈过长,应缩短一点。
(1) 平键与透盖于涉了,应左移;(2) 轴伸出端应有台阶,用于输入联釉器轴向定位;(3) 透盖与轴间应有间隙,应有毡圈密封;(4) 透盖与套杯间,套杯与箱体间应有调整垫片:(5) 箱体端面非接合面应低一些,不加工,圆角过渡;(6) 箱体孔的中间一段直径加大些,减少精加工面;(7) 套杯内孔中间一段直径加大些,减少精加工面;(8) 右轴承右边应有甩油环,不使润滑油进入轴承;(9) 右轴承右边轴径应小于轴承内径,以使轴承能装到轴上,为此,齿轮应与轴作成两体,轴成台阶轴,用平键联接;(10) 轴承滚子中心应有中心线。
试分析如图所示轴系结构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指出错误之处,并编上号,简述其错误原因,并改正之。
)(至少改正5处)指出错误之处,并编上号,简述其错误原因(略)。
改正为:2、(10分)[解] 画出的正确结构图如图。
①固定轴肩端面与轴承盖的轴向间距太小。
②轴承盖与轴之间应有间隙。
③轴承内环和套简装不上,也拆不下来。
④轴承安装方向不对。
⑤轴承外圈内与壳体内壁间应有5-8mm间距。
⑥与轮毂相配的轴段长度应小于轮毂长。
⑦轴承内圈拆不下来。
每指出1个错误得1分,满分5分;每改正1个错误得1分,满分5分。
四、分析题(30分)[每题10分]1、在图示轴的结构图中存在多处错误,请指出错误点,说明出错原因,并加以改正。
1、1.无垫片;2无间隙、无密封3键太长4无定位轴肩5无轴肩6套筒高于内圈高度7轴和轮毂一样长,起不到定位作用;8无定位;9无垫片10采用反装。
指出1处(0.5分)改正1处(0.5分)3、(10分)[解] 7208C轴承的α=150,内部轴向力F d=0.4F r,F d1=0.4F r1=0.4×1000=400N (2分)方向如解所示向左F d2=0.4F r2=0.4×2060=824N (2分)方向如图所示向右F d2十F A=824十880=1704>F d1故轴承1为压紧端,轴承2为放松端。
F a1=F d2十F A=1704N (3分)F a2=F d2=824N (3分)四、分析题(20分)1.(11分) (1)在图中啮合处齿轮1和齿轮2所受轴向力F a1和F a2的方向如图(2分)。
(2)蜗杆3轮齿的螺旋线方向,蜗轮4轮齿的螺旋线方向及其转动方向如图(2分)。
(3)蜗杆和蜗轮所受各分力的方向。
(6分四、分析题(8分)1、图示为由圆锥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
已知:Ⅰ轴为输入轴,转向如图所示。
(1)在下图中标出各轮转向。
(2分)(2)为使2、3两轮的轴向力方向相反,确定并在图中标出3、4两轮的螺旋线方向。
○
1.无垫片;○2无间隙、无密封○3键太长○4无定位轴肩○5无轴肩 ○
6套筒高于内圈高度○7轴和轮毂一样长,起不到定位作用; ○8无定位;○9无垫片○10采用反装。
(1) 轴端与轴承盖之间应有间隙(2) 安装轴承的轴段不应有键(3)轴承安装方向反了(4) 轴环直径太大,不便轴承拆卸
① (5)齿轮与轴周向固定应有键(6) 轴段分界面应收进齿轮孔内(7) 不能有轴环,应考虑齿轮的装拆(8)轴承盖与轴之间应有间隙,
此轴段直径联轴器无轴向定位②联轴器与端盖接触③端盖不能与轴接触 ④端盖中缺密封圈⑤套筒处不应有键⑥轴承座孔不应有凸肩
应小一些,便于轴承装拆(9) 轴承盖中安装毡圈处应为梯形(10)不应顶住轴承盖,应有轴肩定位(11)轴上零件应轴向(12)轮毂上键
1
2
槽视图线条不对⑦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⑧右端轴承不需要弹性挡圈
⑨右端盖未顶到轴承外圈⑩与端盖的配合面应凸起。
}(1)缺少调整垫片;(2)轮毂键槽结构不对;(3)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4)键槽处没有局部剖;(5)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6)多一个键;—(7)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8)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9)轴承安装方向不对;(10)轴承外圈定位超高;(11)轴与轴承端盖相碰。
^①轴承内圈定位过高②与轮毂相配的轴段长度应短于轮毂长度③键槽过长"④应有调整垫片⑤动静件之间应有间隙应有调整垫片⑥轴承盖处应设密封装置⑦轴段过长,不利于轴承安装,应设计为阶梯轴⑧键槽位置错误⑨联轴器轴向定位错误'>①左端轴承的左端无轴向定位②与轮毂相配的轴段长度应短于轮毂长度③与轮毂相配键槽位置错误④右端轴承的右端无轴向定位⑤右端齿轮处的键槽位置错误⑥右端齿轮处的轴径错误⑦中间齿轮相配轴段过长,不利于轴承安装,应设计为阶梯轴:…①轴端无倒角,装拆不方便;与轮毂相配的轴段长度应短于轮毂长度;②轴肩过高③轴承内圈定位过高④轴段过长,不利于轴承安装,应设计为阶梯轴⑤键槽位置错误,联轴器没有轴向定位。
(①无倒角,轴承装拆不方便;与轮毂相配的轴段长度应短于轮毂长度;②轴肩过高,轴承无法拆卸;③轮毂与轴无键联接,周向固定不可靠;④轴头过长,齿轮装拆不便;》⑤轴与轴承盖无密封件,盖孔与轴间无间隙,动静件未分开,工作时会干涉;一.齿轮轴轴系上的错误结构并改正。
(轴承采用脂润滑,齿轮采用油润滑。
)—"];¥!1.转动件与静止件接触1) 轴与端盖接触;2) 套筒与轴承外圈接触;2.轴上零件未定位、固定3) 套筒顶不住齿轮;4)联轴器没轴向固定及定位;5 )联轴器没周向固定;6)此弹性圈没有用。
3.工艺不合理 (属加工方面)7) 精加工面过长,且装拆轴承不便;8)联轴器孔未打通;9)箱体端面加工面与非加工面没有分开;10)轴肩太高,无法拆卸轴承;11)键过长,套筒无法装入。
12)无调整垫片,无法调整轴承间隙。
《机械设计基础》改错题..《机械设计》计算题改错题⼀、⽤⽂字指出下图中的错误,并在图上改正之。
⼆、请⽤⽂字指出图⽰螺纹联接结构中的错误。
(a)①扳⼿空间不够②弹簧垫圈开⼝⽅向错③被连接件应与螺拉有间隙④螺杆螺纹太短⑤缺螺纹加⼯尾部⑥加⼯孔画⼤了(b)①被联接件表⾯应加⼯②被联接件与螺钉应有间隙③螺纹拧⼊长度太短④螺纹加⼯尾部未画⑤螺纹加⼯先钻孔未画三、试从结构、⼯艺、装拆等⽅⾯分析图⽰轴系中的不合理或错误之处。
1.⼀对轴承宜正装2.套杯左端应顶住轴承外圈3.端盖凸缘并应顶住外圈4.锥齿轮上键槽表达不对应开通5.锥齿轮轴向固定不宜采⽤园螺母,最好⽤挡板以螺钉固定为减少加⼯⾯套杯内腔⾮配合⾯直径可稍⼤些,不加⼯或粗加⼯四、改正下列结构图中的错误,并⽤⽂字指出其错误的性质。
五、试从结构、⼯艺、装拆等⽅⾯分析,指出并说明图⽰轴系中的不合理或错误之处。
①带轮⽤向未定位②带轮轴向未定位③轴承外圈未定位④轴承定位轴肩太⾼⑤齿轮轴向未定位⑥轴承安装不对,应正安装⑦盖不应顶住轴承内圈,轴承盖应六、下图为⼀单级园柱齿轮减速器的低速级现采⽤6类轴承,毡圈密封,试在图中画出轴上零件的周向及轴向定位件,轴承,密封等零件部。
并改正其结构上的不合理之处。
1.轴承设计画法2.密封轴套3.平键4.叁处改正①②③七、改正下列螺钉及螺栓联接在结构及表达上的错误之处。
1)螺钉联接⽤沉孔不合适或把沉孔扩⼤以供板⼿套⼊。
2)上联接板应有间隙,螺纹不应延伸⾄头部、光杆部分在结合⾯上⼼。
3)弹簧垫圈⽅向相反(开⼝处)4)螺栓只能倒过来装,画中表达装不进去。
5)螺纹缺画6)螺栓孔径应⼤于螺栓直径留有间隙。
⼋、若图中所有圆⾓、倒⾓均符合要求,⽤⽂字指出下图的错误。
1.键槽太长9.要有调整垫⽚2.伸出端应安装油封10.端盖要内凹3.盖与轴间有间隙11.轴段同⼀直径轴承不易压⼊4.轴承盖不能顶住轴承内圈5,7.定位轴肩太⾼(轴承)6.齿轮装不进去8.轴承盖应顶住外圈九、改正下图中结构及表达上错误之处,并加⽂字说明其性质。
1.在一般工作条件下,齿面硬度HB≤350的闭式齿轮传动,通常的主要失效形式为【】A.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疲劳点蚀C.齿面胶合 D. 齿面塑性变形2.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A.包角α太小 B. 初拉力F0太小C.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D. 传动过载3.在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是【】A.6208 B. N208 C. 3208 D. 52084.下列四种螺纹中,自锁性能最好的是【】A.粗牙普通螺纹 B.细牙普通螺纹C.梯形螺纹 D.锯齿形螺纹7.普通平键接联采用两个键时,一般两键间的布置角度为【】A.90° B. 120° C.135° D.180°8.V带在减速传动过程中,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A.V带离开大带轮处 B. V带绕上大带轮处C.V带离开小带轮处 D. V带绕上小带轮处9.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A.拉力 B.扭矩C.压力 D.拉力和扭矩1.轴如按受载性质区分,主要受的轴为心轴,主要受的轴为传动轴。
2.代号62203的滚动轴承,为轴承,其内径为mm。
3.在一般机械中的圆柱齿轮传动,往往使小齿轮齿宽b1大齿轮齿宽b2;在计算齿轮强度时,工作齿宽b应取。
4.普通平键联接的工作面是键的;楔键联接的工作面是键的。
5.为了便于互换及适应大量生产,轴承内圈孔与轴的配合采用制,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制。
6.不随时间变化的应力称为,随时间变化的应力称为,具有周期性的变应力称为。
7.按照平面图形的形状,螺纹分为、和等。
8.按照工作条件,齿轮传动可分为和两种。
9.齿轮传动设计时,软齿面闭式传动通常先按设计公式确定传动尺寸,然后验算轮齿弯曲强度。
10.直径较小的钢制齿轮,当齿根圆直径与轴径接近时,可以将齿轮和轴做成一体,称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结构改错题
1.图示为轴承面对面安装的轴系结构,指出轴系结构中不少于10处的错误。
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不考虑。
解:
1、缺少调整垫片
2、4箱体上非加工面应低于加工面;
3、右轴承装反了;
5、缺少调整垫片;
6、缺轴端挡板;
7、缺键联接;
8、透盖与轴之间应有间隙;
9、缺毡圈油封;
10、轴承左边轴径应小于轴承内经;
11、装齿轮轴段长应小于轮毂宽。
2 图示为小锥齿轮轴系部件结构图,齿轮采用油润滑,轴承为脂润滑。
指出途中不合理或错误的结构,在图中用序号标出,并按序号简要说明错误原因。
解:
说明:
①没有必要设圆螺母及轴上螺纹轴头,因齿轮上F a向右;
②锥齿轮孔键槽是通的,以便于加工,且槽底与键顶面间有间隙;
③轴环外径太大,应低于轴承内圈1/3厚,以方便内圈拆卸;
④两轴承内圈之间的轴外径小于轴承内径,以使左轴承能装人;
⑤两轴承外圈之间的套杯内径应小于轴承外径,以便于轴承定位;
⑥透盖左端面与轴承外圈端面问应留间隙,以避免干涉;
⑦套杯应加端环,端环左端面应加调整垫片,以调整轴系位置;
⑧套杯右端面与端盖间应加密封垫,起密封作用;
⑨轴用弹性挡圈改为圆螺母及防松垫片(轴上制螺纹及槽),用以调整轴承的游隙;⑩端盖内孔应加毡圈油封,起密封作用,端盖与轴间应有间隙;
11 轴上螺纹右边轴径应小于螺纹外径,以方便装配;
12 此处应设轴肩,对轴上零件起轴向定位作用;
13 轴上两个键槽应处同一母线上,以方便加工。
3.指出轴系零部件结构中的错误,并说明错误原因。
解:
1 轴上两个平键应在同一母线上;
2 齿轮的联接平键长度不能超出联接轴段长;
3 轴右端的轴用弹性挡圈没必要,轴可缩短;
4 轴环将右轴承左端内圈全挡住了、无法拆卸,轴肩要降低到内圈外径下1/3召处;
5 两个轴承端盖与箱体间应有调整垫片;
6 箱体上不加工的毛坯面应比加工面低(2 处);
7 螺钉联接多处错误:①箱体上是盲螺孔,不是光孔;②螺孔有效深度应大于螺钉拧入深度;③底孔深度应大于螺纹孔深度;④弹簧垫圈开口方向画反了。
8 轴上左边轴承以左轴段外径应比轴承内径稍小;
9 透盖与轴之间应有间隙;
10 透盖内应加毡圈油封。
4.请将图中轴系结构又错误及不合理处,用序号标出,并按序号简要说明原因。
解:
①轴的右端面应缩进带轮右端面l-2mm,且应有轴端挡圈固定带轮;
②带轮与轴间应有键联接;
③带轮左端面靠轴肩定位,下一段轴径加大;
④带轮两个槽中没有线;
⑤取消套筒(若保留套筒对带轮定位也可,那么套筒应穿过透盖顶到轴承内圈右端面);
⑥透盖与轴之间应有间隙,且还应有密封毡圈;
⑦应改为喇叭口斜线,用角接触球轴承;
⑧与轮毂配合段轴颈长度应比轮毂长小于1 -2mm ;
⑨轮毂与轴之间应有键联接;
⑩两个轴承端盖与箱体间应有调整垫片;
11 箱体上端盖接触面之外的外表面应低一些;
12 轴承端盖外圆外侧应倒角。
5.指出图上的结构错误并提出改正意见。
解:
①两个轴承端盖外圆外侧应倒角;
②两个轴承端盖与箱体接触面间应有调整垫片;
③箱体上与端盖的接触面之外的外表面应低一些;
④轴端太长,可与轴承左端面平齐或略长;
⑤没有必要设置套筒,可改为外径不超过内圈厚2/ 3 的轴颈,靠轴肩给轴承定位;
⑥齿轮和轴之间应有键联接;
⑦与齿轮配合的轴颈长度应比齿轮宽度小1一2mm ;
⑧透盖与轴之间应有间隙,且应有密封毡圈;
⑨联轴器与透盖不能接触,联轴器应右移;
⑩联轴器与轴间应有轴肩定位,与其配合段轴径应减少;
11 联轴器与轴间应有键联接,且应与⑥处键在一条线上;
12 轴右端面不应超出联轴器端面,应缩进去1-2mm;
13 联轴器上外圆及其左端面内、外圆均应倒角;
14 某些类型联轴器应划联接孔的中心线。
6.
如图所示的减速器输出轴,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
指出其中的结构错误,并说明原因。
(指出5处即可)
解:
1 键轴上两个键槽不在同一母线上;
2 左轴承盖与轴直接接触;
3 左轴承盖与箱体无调整密封垫片;
4 轴套超过轴承内圈定位高度;
5 齿轮所处轴段长度过长,出现过定位,齿轮定位不可靠;
6 键顶部与轮毂接触;
7 无挡油盘:
8 两轴承盖的端面处应减少加工面。
7.指出图中所示轴系中的结构错误,用笔圈出错误之处,并简要说明错误的原因。
解:
1.弹性挡圈为多余零件;
2.装轴承段应无键槽;
3.轴肩太高,不便拆卸;
4.应无轴环,齿轮无法从右装入,改为套筒固定,或齿轮用过盈配合实现轴向固定;
5.应由键槽,周向固定;
6.此处应加工成阶梯轴;
7.端盖不应与轴接触;
8.端盖密封槽形状应为梯形;
9.平键顶部与轮毂槽间应有间隙;
10.联轴器无轴向固定,且与端盖间隙太小,易接触;
11.轴端部与端盖间应有一定间隙;
12.应该有调整垫片。
8.指出图中轴系结构的错误,(注:轴承支撑形式为两端固定,其润滑方式不考虑,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
①右轴承外圈无轴向固定;
②套筒做成阶梯形,低于轴承内圈的一端抵紧轴承;
③轴头长应小于齿轮轮毂宽度;
④键长应短于轴头长度;
⑤轴肩高于左轴承内圈;
⑥左轴承外圈无轴向固定;
⑦套筒抵紧左轴承盖严重错误,应取消套筒,轴伸出处做一小段阶梯使左面齿轮轴肩定位.
⑧键太长,应在左齿轮轮毂内;
⑨箱体应有凸台减少与右轴承盖接触的加工面;
⑩轴上弹性挡圈无作用应取消
9.指出图中轴系结构设计中的错误,依次标出序号(不要多指),并简要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改正措施。
解:
①轴端面应缩进带轮端面内1 -2mm ,再加轴端挡圈,以使带轮轴向固定。
②带轮没有轴向定位,应加套筒或在轴上设置台肩来对带轮轴向定位。
③带轮基准直径D 与孔径d 之比较大,带轮应采用腹板式,以省材料、减轻重量。
④带轮轮缘太宽,浪费材料,应减窄,且应倒角。
⑤透盖与转轴(或套筒)之间应有间隙,且应有密封毡圈。
⑥轴承端盖与箱体之间应有调整垫片,以调整轴承松紧(2 处)。
⑦箱体上轴承端盖接触面之外部分非加工面应凹进去一些(2 处)。
⑧轴环将使轴承、套筒装不进去,应取消,改为套简(或圆螺母)对轴承内圈固定,轴承
内径应加大,且与其配合的轴应缩进轴承右端面内1 -2mm 。
⑨右轴承放反了,喇叭口应朝左。
,
⑩与齿轮配合的轴颈长应比齿轮宽度小于1 -2mm ,以保证套筒压住齿轮端面。
11 轴肩过高,轴承拆卸不便,应将轴肩高降至轴承内圈厚的2 / 3 左右。
12 两个轴承端盖外圆外侧应倒角。
13 两个轴承端盖外侧中间应内凹,以减少加工面,左轴承孔及右轴承孔箱体内壁少线。
10.指出图示中轴系结构的错误,不少于10处。
解:
①缺少调整垫片;
②右轴承装反了;
③轴右端太长,与端盖不能接触,轴端面到轴承内圈右端面即可;
④应有箱体内壁粗实线;
⑤应设一轴环对齿轮轴向定位;
⑥与齿轮配合轴颈长应比齿轮宽少于1 -2mm ;
⑦此键没有,取消;
.
⑧此键与联轴器键应在一条线上;
⑨透盖与轴颈之间应有间隙;
⑩轴上键的周边应画局部剖面图;
11 联轴器上键槽应是贯通的,且槽底面与键的上平面间应有间隙;
12 缺少调整垫片。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