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周长与面积
- 格式:pptx
- 大小:496.00 KB
- 文档页数:26
教学目标:1、理解并初步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能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运用.难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灵活运用,及对“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性质的理解,特别是对它的反向应用的理解,即对“由面积比求相似比”的理解.知识讲解: 1.复习提问:已知: ∆ABC ∽∆A ’B ’C ’,根据相似的定义,我们有哪些结论?(从对应边上看; 从对应角上看:)问:两个三角形相似,除了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之外, 我们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2.思考:(1)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 (2)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3)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有什么关系? 结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即:如果 △ABC ∽△A ′B ′C ′,且相似比为k , 那么k AC C B B A CABC AB =''+''+''++.性质2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即:如果 △ABC ∽△A ′B ′C ′,且相似比为k , 那么22)(k B A AB S S C B A ABC =''='''∆∆.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1.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2.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四、例题讲解例 1 已知△ABC ∽△A ′B ′C ′,它们的周长分别是 60 cm 和72 cm ,且AB =15 cm ,B ′C ′=24 cm ,求BC 、AB 、A ′B ′、A ′C ′的长.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可以求出BC 等边的长.五、课堂练习 1.填空:(1)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为3∶5 ,那么它们的相似比为________,周长的比为_____,面积的比为_____.(2)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为3∶5 ,那么它们的相似比为________,周长的比为________.(3)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把三角形截成的一个小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______,面积比等于_______.(4)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长分别是6 cm 和18 cm ,若较大三角形的周长是42 cm ,面积是12 cm 2,则较小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cm ,面积为_______cm 2.2.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A 1B 1C 1和△A 2B 2C 2,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如果相似,求出△A 1B 1C 1和△A 2B 2C 2的面积比.3.如图,点D 、E 分别是△ABC 边AB 、AC 上的点,且DE ∥BC ,BD =2AD ,那么△ADE 的周长︰△ABC 的周长= . 4.已知:如图,△ABC 中,DE ∥BC , (1)若32EC AE =,① 求AC AE 的值; ② 求ABC ADE S S ∆∆的值; ③ 若5S ABC =∆,求△ADE 的面积;(第3题)(2)若S S ABC =∆,32EC AE =,过点E 作EF ∥AB 交BC 于F ,求□BFED 的面积; (3)若k ECAE=, 5S ABC =∆,过点E 作EF ∥AB 交BC 于F ,求□BFED 的面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所有的正三角形都相似②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③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④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A.1B.2C.3D.42.如图27-2-1-1所示,在Rt △ABC 中,∠ACB=90°,CD ⊥AB 于D 点,则图中相似三角形有( )A.1对B.2对C.3对D.4对图27-2-1-1 图27-2-1-2 图27-2-1-3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8 cm,6 cm,12 cm,另一个与它相似的三角形的最短边为3 cm ,则其余两边长为______________.1.如图27-2-1-2,已知△ADE ∽△ACB,其中∠AED=∠B,则下列比例式成立的是( )A.BC DE AB AE AC AD == B.BC DEAC AE AB AD == C.BC DE AB AC AE AD == D.BCDEEC AE AB AD == 2.如图27-2-1-3,锐角△ABC 的高BD,CE 交于O 点,则图中与△BOE 相似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A.1B.2C.3D.43.如图27-2-1-4,过梯形ABCD 对角线AC,BD 的交点O 作EF ∥AD,分别交两腰AB,DC 于E,F 两点,则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共有( ) A.7对 B.6对 C.5对 D.4对图27-2-1-4 图27-2-1-54.在△ABC 和△A ′B ′C ′中,∠B=∠B ′,下列条件不能判断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是( )A.∠A=∠C ′B.∠A=∠A ′C.C B B A BC AB ''''= D.CA B A AC AB ''''=5.如图27-2-1-5所示,铁道口的栏杆短臂长1 m,长臂长16 m,当短臂端点下降0.5 m,长臂端点升高 ( )A.11.25 mB.6.6 mC.8 mD.10.5 m6.如图27-2-1-6,△ABC 内接于⊙O,∠BAC 的平分线交⊙O 于点D,交边BC 于点E,连结BD.(1)根据题设条件,请你找出图中各对相似三角形; (2)请选择其中的一对相似三角形加以证明.图27-2-1-6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②有一个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③所有的等腰三角形相似④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A.1B.2C.3D.42.如图27-2-1-7,D为△ABC的边AB上一点,且∠ABC=∠ACD,AD=3 cm,AB=4 cm,则AC的长为_______________.3.在△ABC中,∠C=90°,D是边AB上一点(不与点A,B重合),过点D作直线与另一边相交,使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这样的直线有( )A.1条B.2条C.3条D.4条4.如图27-2-1-8,正方形ABCD内接于等腰三角形PQR,则PA∶PQ等于( )A.1∶2B.1∶2C.1∶3D.2∶3图27-2-1-7 图27-2-1-8 图27-2-1-95.如图27-2-1-9,阳光通过窗口照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了2.7 m宽的亮区,已知亮区的一边到窗下的墙角距离CE=8.7 m,窗口高AB=1.8 m,那么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为BC=______.6.将两块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板摆放成如图27-2-1-10所示的样子,假设图中的所有点,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问图中(1)共有多少个三角形?把它们一一写出来.(2)有相似(不包括全等)三角形吗?若有,请把它们一一写出来.图27-2-1-107.如图27-2-1-11,已知△ABC,△DCE,△FEG 是三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底边BC,CE,EG 在同一直线上,且AB=3,BC=1,连结BF,分别交AC,DC,DE 于点P,Q,R.(1)求BF 的长;(2)求BR 的长;(3)求BQ 的长;(4)求PQ 的长.图27-2-1-118.如图27-2-1-12,在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中,△ABC 的顶点A,B,C 在单位正方形的顶点上,请在图中画一个△A 1B 1C 1,使△A 1B 1C 1∽△ABC(相似比不为1),且点A 1,B 1,C 1都在单位正方形的顶点上.图27-2-1-129.比例规是一种画图工具,如图27-2-1-13,使用它可以把线段按一定比例伸长或缩短.它是由长度相等的两脚AD 和BC 交叉构成的.如果把比例规的两脚合上,使螺丝钉固定在刻度3的地方(即同时使OA=3OD,OB=3OC),然后张开两脚,使A,B 两个尖端分别在线段l 的两个端点上,这时CD=31AB,为什么?图27-2-1-1310.小明正在攀登一个如图27-2-1-14所示的攀登架,DE和BC是两根互相平行的固定架,DE=10 m,BC=18 m,小明从底部固定点B开始攀登,攀行8米,遇上第二个固定点D,小明再攀行多少米可到达这个攀登架的顶部A?图27-2-1-1411.如图27-2-1-15,AB⊥BD,CD⊥BD,P为BD上一动点,AB=60 cm,CD=40 cm,BD=140 cm,当P点在BD上由B点向D点运动时,PB的长满足什么条件,可以使图中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请说明理由.图27-2-1-15。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比例关系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但尺寸不同的两个或多个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相似三角形和比例关系是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
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的三角形,其对应的内角相等,而边的比例也相等。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边的比例相等,就称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相似三角形具有如下性质:1.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比例相等,可以表示为:∠A/∠A'=∠B/∠B'=∠C/∠C'=k(k为常数)。
2.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例等于对应边的比例,表示为:AB/AB'=BC/BC'=AC/AC'=k。
3.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例等于对应边长度的平方比例,表示为:[ABC]/[A'B'C']=(AB/AB')²=(BC/BC')²=(AC/AC')²=k²。
二、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例推导假设有两个相似三角形ABC和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AB/AB'=BC/BC'=AC/AC'=k(k为常数)。
由此可以推导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例。
设ABC的周长为L1, A'B'C'的周长为L2。
根据定义可知:AB/AB'=BC/BC'=AC/AC'=k。
则有L1=k(AB+BC+AC),L2=k(AB'+B'C'+A'C')。
因此,L1/L2=(k(AB+BC+AC))/(k(AB'+B'C'+A'C'))=AB+BC+AC/AB'+B'C'+A'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AB/AB'=BC/BC'=AC/AC',可以将k代入上式,得到L1/L2=3k/3k=1。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关系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但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相似三角形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特殊的比例关系。
本文将探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之间的关系。
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相似三角形指的是具有相同形状的两个或多个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角度相等,而对应边的长度之比保持一致。
设有两个相似三角形ABC和DEF,如果∠A = ∠D,∠B = ∠E,∠C = ∠F,并且AB/DE =BC/EF = AC/DF,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二、相似三角形的面积关系根据几何学的知识,我们知道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它们对应边长的平方之比。
即如果两个三角形ABC和DEF相似,那么它们的面积之比为S(ABC)/S(DEF) = (AB/DE)² = (BC/EF)² = (AC/DF)²。
推论一:如果相似三角形的边长之比为a:b,那么它们的面积之比为a²:b²。
推论二:如果相似三角形的边长之比为a:b,那么它们的高之比也为a:b。
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面积关系。
设有两个相似三角形ABC和DEF,已知AB/DE = BC/EF = AC/DF = 2/3。
如果我们已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S1,那么三角形DEF的面积S2可以根据面积之比计算出来。
根据推论一,S1/S2 = (2/3)² = 4/9,即S2 = (9/4)S1。
这表明,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间的比例是一个定值,与具体的三角形大小无关。
三、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关系我们知道,周长是指一个几何图形的边界长度。
对于两个相似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边长之比是固定的,而周长即为边长之和。
因此,对于相似三角形ABC和DEF,它们的边长之比为a:b,那么它们的周长之比也为a:b。
即P(ABC)/P(DEF) = AB+BC+AC/DE+EF+DF = a/b,其中P表示三角形的周长。
四、面积和周长的关系现在我们来探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周长比的应用在几何学中,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但大小不一的三角形。
而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周长比是一种重要的几何关系,可以应用在各种实际问题中。
本文将探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周长比的应用。
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但大小不一的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是它们对应角度相等。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包括边长比例相等、角度相等以及面积比例相等等。
二、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的应用1. 面积比的计算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它们边长比的平方。
假设有两个相似三角形,边长比为a:b,则它们的面积比为a²:b²。
2. 面积比的应用举例(1)建筑物的放大和缩小在建筑规划中,经常需要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按照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
如果已知两个相似建筑物的边长比为a:b,则它们的面积比为a²:b²。
通过计算面积比,可以得知放大或缩小后的建筑物的面积变化情况。
(2)地图的绘制地图是一种将地球表面按比例缩小至纸面上的平面图。
在制作地图时,需要将地球上的各个地区按照比例进行缩小,并保持相似性。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可以帮助绘制出比例准确的地图。
三、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的应用1. 周长比的计算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它们边长比的比例。
假设有两个相似三角形,边长比为a:b,则它们的周长比为a:b。
2. 周长比的应用举例(1)相似物体的放大和缩小在工程制图或模型制作中,常常需要将实物或图纸上的物体按照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
已知两个相似物体的边长比为a:b,则它们的周长比为a:b。
通过计算周长比,可以得知放大或缩小后的物体的周长变化情况。
(2)道路规划在城市规划或交通规划中,需要对不同区域之间的道路进行规划。
如果两个区域的形状相似,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来确定道路的长度比例,从而给出合理的道路规划方案。
四、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1. 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如何求另一个三角形的周长?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周长比。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与面积比相似三角形是几何学中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具有相同形状但可能不同大小的三角形。
在研究相似三角形时,我们常常关注它们的周长比与面积比。
本文将详细介绍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与面积比,并通过示例来说明它们的应用。
一、周长比的定义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指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
设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分别为a、b、c和k×a、k×b、k×c,其中k为比例因子。
那么它们的周长比为k×(a+b+c)∶(k×a+k×b+k×c),化简后得到周长比为k∶1。
周长比的性质如下:1.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k∶1,其中k为比例因子。
2. 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k∶1,则它们的边长比也为k∶1。
二、面积比的定义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指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
设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底边长度分别为a和k×a,高分别为h和k×h,则它们的面积比为(aa∶k^2×aa),化简后得到面积比为1∶k^2。
面积比的性质如下:1.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1∶k^2,其中k为比例因子。
2. 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1∶k^2,则它们的边长比也为1∶k。
三、应用示例下面通过一个实际的应用示例来说明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与面积比的计算方法。
示例: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3∶2,求它们的面积比。
解:设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分别为3a和2a。
根据周长比的性质,可以得到:3a∶2a = 3∶2若其中一个相似三角形的底边长度为b,则另一个相似三角形的底边长度为(2/3)×b。
设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高分别为h和(2/3)×h。
根据面积比的定义,可以得到:面积比 = b×h∶((2/3)×b)×((2/3)×h) = 9∶4所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4。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周长比相似三角形是指两个或多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
在研究相似三角形时,我们经常涉及到面积比和周长比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周长比之间的关系。
在开始讨论之前,先来回顾一下面积和周长的定义。
三角形的面积是指该三角形所包围的平面区域的大小,而周长则是指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之和。
考虑两个相似三角形,其中一个的边长比为k。
设第一个三角形的边长为a,b,c,而第二个三角形的边长为ka,kb,kc(即第二个三角形的边长是第一个三角形边长的k倍)。
首先,我们来比较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
根据几何学的知识,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边长比的平方。
也就是说,第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第二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k的平方。
用公式表示如下:(第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第二个三角形的面积)= k²接下来,我们来讨论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
由于两个相似三角形的边长比为k,那么相应的周长比也是k。
即:(第一个三角形的周长)/(第二个三角形的周长)= k现在,我们将面积比和周长比结合起来。
假设第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A,第二个三角形的面积为k²A,第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P,第二个三角形的周长为kP。
根据上述推导,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第一个三角形的周长)=(第二个三角形的面积)/(第二个三角形的周长)代入具体数值,可以得出:A/P = k²A/kP经过简化,可得:A/P = k通过这个推导,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周长比相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周长比的关系: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边长比的平方,而周长比等于边长比。
这个结论在几何学和数学的应用中非常重要。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个关系,我们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更好地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简化问题的求解步骤。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周长比的关系在数学教学和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一、知识要点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二、例题解析例1.证明: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已知:如图所示,如果ΔABC∽ΔA1B1C1,AD是BC边上的高,A1D1是B1C1边上的高,且,求证:。
分析:在这里要通过三角形相似去证比例式,先要看所证的比例式在哪两个三角形中,在这里是在ΔABD与ΔA1B1D1中,只需要证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
再想想:要证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具备了哪些条件,还差哪些条件?证明:∵ΔABC∽ΔA1B1C1,∴∠B=∠B1又∵AD是BC边上的高,A1D1是B1C1边上的高∴∠ADB=∠A1D1B1=90°∴ΔABD∽ΔA1B1D1∴例2.证明:相似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已知:如图所示,如果ΔABC∽ΔA1B1C1,AE是∠BAC 的角平分线,A1E1是∠B1A1C1的角平分线,且,试证:。
证明:∵ΔABC∽ΔA1B1C1,∴∠B=∠B1,∠BAC=∠B1A1C1又∵AE是∠BAC 的角平分线,A1E1是∠B1A1C1的角平分线∴∠BAE=∠BAC,∠B1A1E1=∠B1A1C1∴∠BAE=∠B1A1E1∴ΔABE∽ΔA1B1E1∴例3.有同一三角形地块的甲、乙两地图,比例尺分别为1∶200和1∶500,求:甲地图与乙地图的相似比和面积比。
解:设原地块为△ABC,地块在甲图上为△A1B1C1,在乙图上为△A2B2C2。
∴△ABC∽△A1B1C1∽△A2B2C2且,,∴,∴。
例4.如图所示是步枪在瞄准时的俯视图,OE是从眼睛到准星的距离80cm,AB是步枪上的准星宽度2mm,CD是目标的正面宽度50cm,求眼睛到目标的距离OF.分析: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教学目标:1、理解并初步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能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重点、难点:1.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运用.2.难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灵活运用,及对“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性质的理解,特别是对它的反向应用的理解,即对“由面积比求相似比”的理解.难点的突破方法:(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还可以补充④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2)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其前提条件是两个三角形相似,不满足前提条件,不能应用相应的性质.如:两个三角形周长比是32,它们的面积之比不一定是94,因为没有明确指出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以此教育学生要认真审题.(3)在应用性质2“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时,要注意有相似比求面积必要平方,这一点学生容易掌握,但反过来,由面积比求相似必要开方,学生往往掌握不好,教学时可增加一些这方面的练习.如: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为3∶5 ,那么它们的相似比为________,周长的比为________.(4)讲完性质后,可先安排一组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巩固,然后再讲例题. 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1.复习提问:已知: ∆ABC ∽∆A’B’C’,根据相似的定义,我们有哪些结论?(从对应边上看; 从对应角上看:)问:两个三角形相似,除了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之外,我们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2、学生讨论后把讨论结果在班内交流,给予肯定后引入课题:相似三角形的其他性质的认识。
二、新知探究:1.学生活动:思考探究(1)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2)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3)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有什么关系?2、汇报探究结果,引导推导(见教材P54.)结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即:如果 △ABC ∽△A ′B ′C ′,且相似比为k ,那么 k AC C B B A CA BC AB =''+''+''++. 性质2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如果 △ABC ∽△A ′B ′C ′,且相似比为k ,那么 22)(k B A AB S S C B A ABC =''='''∆∆. 拓展:相似多边形的性质1.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多边形的性质2.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三、新知应用范例讲解1、例 1(补充) 已知:如图:△ABC ∽△A ′B ′C ′,它们的周长分别是 60 cm 和72 cm ,且AB =15 cm ,B ′C ′=24 cm ,求BC 、AB 、A ′B ′、A ′C ′的长.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可以求出BC 等边的长. 解:略(此题学生可以让自己完成).2、 例2(教材P53例6)分析:根据已知可以得到21AC DF AB DE ==,又有夹角∠D=∠A ,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 可以得到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且相似比为21,故△DEF 的周长和面积可求出.解:略(见教材P54)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1.教材P54.1.2.填空:(1)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为3∶5 ,那么它们的相似比为________,周长的比为_____,面积的比为_____.(2)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为3∶5 ,那么它们的相似比为________,周长的比为________.(3)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把三角形截成的一个小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______,面积比等于_______.(4)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长分别是6 cm和18 cm,若较大三角形的周长是42 cm ,面积是12 cm 2,则较小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cm,面积为_______cm2.3.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A1B1C1和△A2B2C2,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如果相似,求出△A1B1C1和△A2B2C2的面积比.五、课时小结,收获盘点:六、作业布置:p57第13、14题七、教学后记:(第3题)。
27.2.3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一.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以及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两条定理的证明方法,并会运用定理进行有关简单的计算.2.在动手参与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主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观察、归纳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的探究与证明. 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由于马路拓宽,有一个面积是100平方米、周长80米的三角形的绿化地被削去了一个角,变成了一块梯形绿地,原绿化地的一边AB 的长由原来的20米缩短成12米(如图所示).这块失去的面积到底有多大?它的周长是多少?你能够将上面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吗?(通过对课本例题进行“再创造”,引出数学问题.既尊重课本内容又符合加强数学与现实联系的要求.)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1.分组探究活动附件1:通过上一节课完成的实验报告单,让学生回答实验报告单中的思考作业.(对上一节课实验报告单的再次利用,让学生发现,通过上一节课的动手测量和本节课在网格图中的动手计算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关系的猜想完全一致,再次证明学生猜想的正确性.)猜测得到命题: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证明所得命题已知:如图,△ABC ∽△111A B C ,相似比为k ,求证: 111ABC A B C C k C ∆∆=,1112ABCA B CS k S ∆∆=. 证明:△ABC ∽△111A B C 111111111111AB kA B AB AC BC k AC kAC A B AC B C BC kB C=⎧⎪⇒===⇒=⎨⎪=⎩111111111ABC A B C C AB BC CAC A B AC B C ∆∆++=++111111111111111ABC A B C C kA B kAC kB C k C A B AC B C ∆∆++⇒==++.分别过A 、A’作△ABC, △A’B’C’ 的高AD,A’D’△ABC ∽△111A B CAD 、11A D 分别是△ABC 、△111A B C 的高11111111AD kA D BC ADk BC kB C B C A D =⎧⇒==⇒⎨=⎩11111111212ABC A B C BC AD S S B C A D ∆∆•=• 111ABC A B C S S ∆∆⇒=()()1111211111212kB C kA D k B C A D =•.⎫⎪⎪⎪⎬⎪⎪⎪⎭⎫⎪⎪⎪⎬⎪⎪⎪⎭⎫⎪⎪⎪⎬⎪⎪⎪⎭C(三)运用性质,熟悉新知2.实际问题的解决 如图,已知,在△ABC 中,DE ∥BC ,AB =20m,BD=12m, △ABC 的周长为80m ,面积为100m 2,求:△ADE 的周长和面积. (四)小结反思, 自主评价 1. 知识技能部分的小结: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两条有关定理的证明思路与证明方法;定理的运用(进行有关简单的计算). 2.自主评价:如:对网格图上的两个格点三角形相似的认识;对运用定理解决问题的注意点的反思性总结;对自己及同伴在课堂上数学学习表现的评价;提出自己的困惑与不解,或进行质疑等.(五)作业必做题: P54 习题27.2 第6题. 1. 选做题:(1)对引例继续探究过点E 作EF//AB ,EF 交BC 于点F,其他条件不变,则EFC 的面积等于多少?平行四边形DBFE 面积为多少?(2)猜想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有怎样的关系? (六)课后反思: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