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形态及类型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51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形态一.名词解释生物膜(华东师范大学01)内吞作用(华中师范大学2005)中心体(厦门大学1995)叶绿体(厦门大学1996 华师大2016)细胞骨架(cytoskeleton)(厦门大学2001湖南师范大学2004)中南大学2008 中国科学院2008 昆明理工大学2009Cytosheleton四川大学2005Mitochondrion 四川大学2013Microbody (云南大学2001)线粒体暨南大学2008细胞学说(cell theory)中国科学院2007 安徽大学2007 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cell theory 华侨大学 2014生物膜(cell membrane)中国科学院2007cell membrane华侨大学 2014核小体中南大学2008暨南大学2016导肽中南大学2008次级溶酶体中南大学2006信号肽中南大学2006染色质中南大学2006染色体云南大学2013吞噬作用中南大学2004整合蛋白暨南大学2013 (回忆版)第二信使暨南大学2013 (回忆版)细胞连接昆明理工大学2011细胞融合昆明理工大学2009原核类云南大学2013整合蛋白暨南大学2013流动镶嵌模型西南科技大学2014 华师大2016信号分子温州大学2015细胞通讯扬州大学 2014常染色质东北大学2016细胞器华师大2016高尔基复合体四川大学2014二.选择1.细胞内一种相互通连的扁平囊泡构成的膜性管道系统叫()(云南大学97)A、高尔基体B、内质网C、液泡D、微丝和微管2下面哪一层是细胞膜的结构()(云南大学97)A、中胶层B、亮层C、胞间层D、初生壁层:3促进微管解聚的因素有()。
A、长春花碱B、秋水仙素C、细胞松弛素BD、鬼笔环肽中国科学院20074 DNA存在于()。
A、细胞核B、线粒体C、内质网D、溶酶体E、叶绿体中国科学院20075.异染色质是()A.松散和转录活跃的B.松散和转录不活跃的C.处于凝集状态和转录不活跃的D.处于凝集状态和转录活跃的中国科学院20096 相邻两细胞间的物质与信息传导是通过()实现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1细胞膜 2细胞壁(植物特有)3细胞质基质 4叶绿体(植物特有)5高尔基体 6核仁 7染色质 8核外膜9核内膜 10核孔 11线粒体 12内质网13核糖体14中央大液泡(植物特有)15液泡膜(植物特有)1.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有支持和保护功能。
2.细胞膜(1)组成:主要为磷脂双分子层(基本骨架)和蛋白质,另有糖蛋白。
(2)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3)功能:保护,控制物质进出,信息交流3.细胞质:细胞质基质 + 细胞器(1)细胞质基质:为代谢提供场所和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细胞的形状、分裂、运动及细胞器的转运等。
(2)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液泡;中心体。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又称”动力车间”。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双层)含少量的DNA。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双层)含少量的DNA。
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和糖类合成的“车间”。
(单层)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单层)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有的依附在内质网上称为附着核糖体,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称为游离核糖体。
(无膜)由RNA和蛋白质构成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
(“消化车间”)(单层)液泡是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是植物细胞保持坚挺的细胞器。
含有色素(花青素)(单层)中心体与低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无膜)4.细胞核(1)组成:核膜、核仁、染色质(2)核膜:双层膜,有核孔(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必须通过核孔。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总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元。
在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第三章,我们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
本文将对细胞的基本结构进行总结,包括细胞的类型、细胞的组成和细胞的功能。
首先,细胞的类型是多样的。
根据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其细胞结构相对简单;而真核细胞则具有明确的细胞核。
细胞的形态也有很大的变化,包括红细胞、神经细胞、骨细胞等。
细胞的组成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膜,在控制物质的进出和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内部的物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器外基质。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特征之一,其中包含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细胞器是位于细胞质中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细胞膜是细胞结构的基础,通过他的选择性通透性,细胞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其中有很多蛋白质嵌入其中。
磷脂的疏水性使得细胞膜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屏障,阻止溶液中的溶质的自由扩散。
膜蛋白负责细胞膜的功能,包括传输、识别、通信等。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物质,其中包含了细胞的各种细胞器。
线粒体是主要负责细胞的能量供应。
线粒体具有双层结构,外层平滑,内层则有许多隔离的折叠膜。
线粒体内部有线粒体 DNA (mtDNA),负责合成线粒体所需的 protein,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内质网是由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通道系统,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修饰。
高尔基体是由扁平的囊泡和平膜组成的物质转运中心,参与蛋白质等物质的转运和分泌。
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中心,其中包含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细胞核由核膜、染色质、染色体和核仁组成。
核膜是由两层膜系统组成的,其中外膜与内质网相连,内外膜之间形成核孔。
染色质是DNA与蛋白质复合体的集合,其中包含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有丝分裂时可见的形态,人类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坏境分隔开推测的原始海洋景观想象图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需要的物质废物释放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物质演示注意: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内分泌细胞靶细胞激素血管靶细胞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发出信号的细胞靶细胞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胞间连丝 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二、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对细胞膜的成分探索19世纪末,欧文顿通过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通透性的实验,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1925年,荷兰科学家戈特等人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结论: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
讨论:☆为什么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可以铺展成单分子层呢?☆请画出水面单分子层的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极性)疏水“尾”部(非极性)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7~8nm)。
磷脂、蛋白质等成分如何构成细胞膜?缺点:静态模型,无法解释细胞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等。
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辛格和尼格尔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科学方法2:提出假说科学假说是人们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用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
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同时还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