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精确饲喂
- 格式:pptx
- 大小:14.68 MB
- 文档页数:199
母猪的饲喂要点,分娩猪舍卫生管理的三个方面加强种猪饲养管理,提高种猪质量,保证种猪健康,才能提高猪场生产效益。
本文为大家介绍母猪的饲喂要点、仔猪的补料方法,以及分娩猪舍卫生管理等问题。
一、母猪的饲喂要点母猪临产前2~3天开始减料,分娩当天不喂料或少喂料,分娩后第一天喂1.0千克,第二天喂2.0~2.5千克,第三天喂3~3.5千克,5~7天后增加至哺乳量(2千克+0.5×带仔数)。
在生产实践中如果把握不好母猪饲喂量,如临产前喂太多料易造成母猪产后便秘,产后1~3天饲喂过多易造成母猪出现消化不良等现象,5~7天后喂料太少,又会影响到母猪泌乳量和断奶后体况,而断奶后母猪的体况好坏又直接影响到母猪发情。
不让母猪吃发霉料,饲喂母猪的料一定要新鲜,每天保证饲喂的母猪料没有发霉变质,同时每天必须清理料槽1~2次,以防止在料槽边角的饲料发霉变质而影响到母猪的采食量。
二、仔猪的补料方法仔猪出生后5日龄左右开始补料,料槽要保持清洁,少喂勤添,保持饲料新鲜,每天补料4~5次,晚间补添一次。
此项工作主要是刺激仔猪的肠道发育,同时提前准备好断奶时仔猪由母乳过渡到饲料采食,此工作控制不好,如补料不新鲜,易造成仔猪腹泻,补料不及时,易造成断奶后仔猪不吃料等现象增多,直接影响到仔猪的成活率、生产速度和饲料报酬,对生产影响较大。
三、猪舍的卫生管理为母猪和仔猪创造一个相对干燥、清洁的卫生环境对减少病原,保障母子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产房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根据生产计划和栏舍情况,安排好母猪和仔猪的调入和调出,每出完一间猪,对此间栏舍进行全面清洗、空栏和消毒,消毒后空栏1周,下一批进入母猪冲洗、消毒后才可调入。
2、产房日常卫生产房卫生要经常清扫,定期检查,屋顶无蜘蛛网、窗户干净明亮,走道必须每天要进行清扫,料槽每天至少要清理两次,猪粪及时清除,保证猪体干净,屋外水沟定时清理,胎衣、死猪和垃圾分开处理。
正大母猪料饲喂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正大母猪料是一种专门为母猪设计的营养全面,科学合理的饲料。
合理的饲喂标准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性能,还可以减少生猪养殖中的浪费,降低疾病发生率,从而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正大母猪料的饲喂标准。
一、合理的饲料配方1.能量含量:母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消耗量很大,饲料中需要有足够的能量来支持母猪的生长和生产。
正大母猪料中含有适量的能量,可以满足母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2.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母猪生长和繁殖的关键营养素,正大母猪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3.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正大母猪料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满足母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间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保证母猪和猪崽的健康生长。
二、合理的喂养量和次数1.妊娠期:正大母猪料在妊娠期的饲喂量应根据母猪的体重和妊娠阶段进行调整,一般建议每头母猪每天的喂食量为2-3%。
2.哺乳期:在哺乳期,母猪的饲喂量会逐渐增加,一般建议每头母猪每天的喂食量为5-6%,分2-3次喂食,保证母猪有足够的能量维持哺乳期的生产。
三、遵循科学的饲喂原则1.量多饲喂:母猪在妊娠和哺乳期间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素来支持生长和繁殖,保证母猪每天摄入足够的饲料是保证母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关键。
2.间歇性饲喂:母猪在哺乳期要求比较频繁的饲料,一般每天分2-3次喂食,避免长时间饿得过久对母猪和猪崽的生长有不利影响。
3.逐步调整饲喂量:随着母猪生长和生产的不同阶段,需要逐步调整饲喂量和配方,保证母猪生长和生产的需求。
四、注意饲料的保存和卫生1.饲料的保存:正大母猪料在存放时应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防止发霉和变质。
存放时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饲料的卫生:在饲喂母猪时,应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和新鲜,及时清理残留饲料和粪便,避免饲料受到污染。
要定期清洁和消毒饲料槽和饮水器,保持母猪的生产环境清洁卫生。
这样饲喂母猪可以获得高产!你学会了吗?母猪能否获得高产,跟我们的饲喂有很大的关系,饲喂的方法掌握不好,严重的母猪可能因为你饲喂的原因而死亡。
后备母猪到了三四个月龄就要开始饲喂后备母猪料了,这时起就要分餐饲喂,每天四至五斤,到了六月龄就开始初情,到了七个半月龄后就要准备配种了。
在配种的前几天可以一天喂五斤以上的哺乳料,或者饲料里加些鱼粉鸡蛋动物性蛋白饲料。
初配母猪配种后每天采食量应该控制在四斤之内,可用怀孕料一直饲喂到生产。
生产后换哺乳母猪料。
注意一直四斤怀孕料从配种到母猪生产,否则可能会因为胎儿过大造成难产甚至死亡!经产母猪配种后的一个月内每天饲喂的量不能够超过四斤,一个月后再根据母猪的膘情来增减饲喂量,膘情适中的则根据母猪的体型大小饲喂体型小的保持日采食量四斤,体型大的则可以多喂一到四两。
如果太瘦的了猪一定要这段时间内调节好,特别上胎带仔太多过瘦的母猪,我试验过,日采食量要达到七八斤才能在产前一个月把膘情补起来。
母猪配种后到了八十四日之后,要逐渐增加彩食量,采食量要根据母猪的体型大小来定,而且是不同的厂家的饲料喂食量也有所不同,推荐采日食量是七斤。
到了临近出生前七天就要开始减小采食量了,到了产前三天日采食量就只能四斤了。
估计母猪要生了,就不能够喂食了,母猪生产完十小时之后方可喂食,用水拌一斤料调成粥一样。
第二餐两斤水拌料,以后日采食量每天增加一斤,五天后喂三餐,七日后采食量就基本达到了八斤,分四餐饲喂,继续增加到十斤,以后根据带仔的多少来增加采食量,我的母猪在生产十五天后最多的日饲喂量达到了十六斤。
在整个哺乳期间要注意观察母猪与小猪,如果母猪腹部膨大,母猪拉软便,就要立即缩减给食量,防止母猪消化良造成膨气。
有时候小猪拉稀也跟母猪的采食量有关,采食量大了,母猪消化不良时,小猪会拉稀,采食量太大了母猪的奶水太多了也可以引起小猪的拉稀,采食量小了,母猪分解体内脂肪,造成乳汁中的脂肪过高也会引起小猪的拉稀,我的母猪一般不会因为采食量过小引起小猪拉稀,我处理哺乳小猪拉稀的方法是减小母猪的给食量,给母猪饲料里加替米考星或者土霉素。
母猪不同阶段的饲喂量汇总仅供参考怀孕阶段饲喂量注意事项
75kg后 2.2-2.5kg/d 配种前P2点的背膘厚度应在18mm以上,体重在120kg以上,日龄大于220d。
配种前10d 3.-3.5 kg/d
配种后至怀孕3天1.5 kg/d,三胎
以上1.8 kg
高采食量会降低血液中体内秘素浓度而导致
胚胎死亡率增加,配种后48-72小时是关键
期,食量一定要低,在夏天及年轻母猪影
响更大。
配种后3-30天 2.0-2.2kg 背膘厚以17-18mm为宜,体型评分以3分为宜。
依体型肥瘦增减食量,夏天要在清晨或入夜时给饲可避免流产并增加产仔数。
配种后30-85天2.0-2.5 kg
维持所需营养,也有报告指出,此阶段营养
太少,会造成肌肉纤维不足,影响后代生长
及瘦肉率。
配种后85-110天2.7-3.5kg
背膘厚以18-20mm为宜,体型评分以3-3.5
分为宜。
胎儿快速发育期,注重提升母猪采
食量,保证仔猪初生体重及泌乳期母猪食
欲。
分娩前4天至分娩后2天3.0kg逐渐减到
1.0kg
体型评分以 3.5分为宜。
多喝水,少喂料,
分娩后逐渐增加喂料量,注意便秘问题,以
避免难产及产后母猪问题。
哺乳期逐日增加食
量,尽可能任
饲
哺乳10天后,采食量尽可能高于6kg/d,断
奶时体型以2.5分为佳。
母猪采食量估算:采食量=1.8-2.5kg+0.4*带
仔数
断奶后 3.0kg以上立即催情,每日采食3kg以上哺乳母猪料,目的在增加排卵数。
母猪各阶段的饲喂量标准
在养猪生产中,合理的饲喂量对于母猪的健康、繁殖性能以及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母猪各阶段的饲喂量标准,帮助养猪生产者合理安排母猪的饮食,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配种前增量饲喂,增加排卵数,提高产仔数
在配种前的阶段,通过增加饲喂量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排卵数,从而提高产仔数。
研究表明,在配种前的14天内,每天增加0.5公斤的饲喂量,能够显著提高母猪的排卵数,进而提高产仔数。
因此,在配种前应适当增加母猪的饲喂量。
妊娠前期,控制采食量以降低胚胎死亡
妊娠前期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此时母猪的体重增加不应过多,以降低胚胎的成活率。
实验表明,在配种后的7天内,每天的饲喂量不得超过1.5公斤,能够有效地降低胚胎死亡。
因此,在妊娠前期应严格控制母猪的采食量。
哺乳期,适量增加饲喂量以满足母猪和仔猪的需求
在哺乳期,为了满足母猪和仔猪的需求,需要适量增加饲喂量。
同时,需要保持饲料的质量,避免出现饲料堆积的情况。
具体而言,应根据母猪的泌乳量和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来确定饲喂量,以满足母猪和仔猪的需求。
总结
本文总结了母猪各阶段的饲喂量标准。
在配种前阶段,
增加0.5公斤的饲喂量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排卵数和产仔数;妊娠前期应严格控制采食量,以降低胚胎死亡;哺乳期应适量增加饲喂量以满足母猪和仔猪的需求。
这些标准能够为养猪生产提供合理的参考,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母猪每天该怎么喂料喂多少才好母猪从配种到哺乳这段时间差不多有有四个半月多快五个七天月,还是比较常,这期间母猪经历了发情怀孕生产哺乳等几个阶段。
不同阶段母猪对营养各不相同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这当中需要根据需不同状态调整母猪状态。
那么母猪每天该怎么孙令衔?喂多少才好?1.母猪配种隔天立即降低饲喂量至1.6-1.8公斤/天,转喂怀孕母猪料(粗蛋白含量14%)。
母猪获得的营养总是优先选择供应给发育中的胚胎,而胚胎的需要量又很小,在通常情况下,的营养水平不太可能影响窝产仔数。
2.配后40-60天,喂怀孕母猪料2.0公斤/天。
3.配后60-90天,喂怀孕母猪料2.0-2.5公斤/天。
母猪每天该怎么喂料?喂多少才好?母猪怀孕35-90天阶段是生长、机体储备、体况适当调整恢复时期,对过肥或过瘦的母猪适当地进行减料或加料,使怀孕母猪在分娩前达到保持良好状态,各胎次母猪受孕时的P2背膘厚都应为18-19毫米。
4.怀孕90天—喂哺乳母猪料2.5-3.0公斤/天。
(日粮粗蛋白含量16%)①此是胎儿的快速生长和乳腺生长期,建议无论小母猪还是母猪,应采食9500千卡消化能/天。
②产前母猪喂料过多会使母猪产后食欲降低,采食量减少,影响母猪泌乳量。
③通过产前母猪增加饲喂量提高仔猪出生体重的做法增大成本不合算。
5.哺乳母猪—饲喂量以3Kg+330g×带仔数/头母猪计算。
少喂多餐或自由采食的饲喂演算法。
①哺乳期间母猪要尽量增加饲喂次数,如分4-6餐饲喂。
夏天早晚多喂,中午少喂。
②哺乳期母猪掉膘过多会影响断奶后发情正常和下一胎。
带仔多和身材矮小母猪尽量多喂。
③夏天由于母猪食料减少,要注意调整饲料营养。
④需注意清理食槽剩料,防止母猪食用霉变饲料。
6.哺乳母猪—饲喂量以3Kg+330g×带仔数/头母猪计算。
少喂多餐或自由猎捕的饲喂方法。
7.断奶母猪—母猪断奶当天减低喂料量至3.0-3.5公斤/天,喂哺乳母猪料。
母猪断奶后,应将膘情不一的火鸡分开,避免弱猪因受伤淘汰;头胎刚出生母猪专栏饲养,对瘦弱母猪和头胎母猪充分加料,以促其尽快发情,如有疏忽,可能出现导致部分母猪有的放矢及早淘汰(瘦弱母猪多为产仔多,带仔多,奶水好的母猪)。
后备母猪的饲喂技术要点
饲养后备母猪时要根据不同的成长阶段,调整猪饲料的配比和饲养方式,因为后配母猪的饲养方式关系到母猪初次发情的时间、日增重以及配种时的受孕率等,因此,要十分重视饲料的配比,以下是后备母猪的饲喂要点。
1、后备母猪体重达到50kg以后,换成专用的后备母猪饲料。
2、后备母猪体重在50~90kg阶段,自由采食,至少保证没头每天能吃2.5kg饲料。
3、90kg至配种前10~14天,适当控制喂料量,实行控制饲养,即可控制体重的高速增长,防止偏肥,又能保证各器官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充分发育。
4、配种前14天开始进行催情饲养,提高饲养水平,实行短期优饲,增加母猪排卵数,从而增加第一胎产仔数。
具体做法:后备母猪首次发情(不配)后至下一次或第三次发情配种前10~14天,提高饲养水平,每天给每头猪提供3.5~4kg饲料,实行湿拌料饲喂。
母猪的饲喂方法
母猪的饲喂方法如下:
1. 怀孕母猪:从配种到产前3天,每天饲喂6到7斤配合饲料和3斤青绿
饲料。
饲料中长期添加维安1公斤,并在每月的1000斤饲料中加入“孕畜康5包+蓝独灵1公斤”,保健一周。
2. 哺乳母猪:产后10天,用包衣替米考星,产后7天停止使用;产后25
天内,每天使用补血生乳丹50克和“和维安” 10克。
3. 断奶母猪:种猪保每天5克,多情多仔每天50克,直至发情配种。
4. 断奶小猪:断奶前3天开始加两周,100斤饲料中加入“和维安”100克、包衣替米考星100克、科特免300~500克。
两周后,1000斤饲料中加入“和维安”1公斤+蓝圆转阴1型、2型各500克。
此外,母猪每隔4~6个月使用通灭注射一次6~8毫升进行驱虫,仔猪在
50日龄使用通灭注射1毫升。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可以根据猪场的具体情
况进行调整。
哺乳母猪的饲喂程序哺乳母猪的饲喂要根据母猪的具体体况,适当地给母猪增减饲喂量,使哺乳母猪安稳地渡过哺乳期,保证其身体状况在哺乳期间良好,同时为下次发情配种打好基础。
所以,我们要制定好哺乳母猪的饲喂程序。
(1)产前7天转到产床上的母猪应逐渐过渡为哺乳母猪饲料,日喂量7~8斤,每天喂两次,每次喂3.6~4斤。
(2)产前2天,每天喂两次,每次喂3斤;产前1天喂两次,每次喂2斤。
产仔当天不需要喂饲料,但要给消瘦的母猪喂25克电解多维,保证其生产能力良好。
(3)产后第一天喂1次,喂1斤;产后第二天喂1次,喂2斤;产后第三天喂3次,喂5斤。
从产后第四天开始,饲喂量每天增加1斤,直到每天饲喂量达12~16斤,每天分3次或4次饲喂,产仔数超过10头的哺乳母猪日喂料量可以达到16斤,产仔数少于10头的要适当减少饲喂量,可以参考公式:日喂料量(斤)=4+0.8*产仔数。
(4)断奶后仍然要喂哺乳母猪料,每天喂5~6斤,膘情差的母猪采用自由采食直到配种。
下面分享下正大集团某养猪场的哺乳母猪饲喂程序,给大家做个简单参考:产前7天,后备母猪每天喂6斤,经产母猪每天喂7斤,每天喂2次;产后第一天喂2斤,分两次饲喂;产后第二天喂4斤,也是分两次饲喂;以后每天增长1斤,直到每天饲喂量达到14斤。
为确保日喂料量的准确性,可以用特定容量的器具来添加饲料,以加快养猪生产效率。
比如用一只碗来添加饲料,先称量好一碗饲料的重量约为1斤,需要喂4斤料,直接添加4碗就可以了。
注意,每天具体饲喂时间、具体饲喂量请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来定。
但一定要给每一头母猪恰当的饲料量,防止哺乳母猪过肥或过瘦,影响猪场生产。
最后,您也可以在评论中写出您所在猪场的哺乳母猪饲喂程序来给大家一个参考学习。
谢谢阅读~欢迎转载并注明。
母猪养殖技术要点1.妊娠母猪饲喂母猪在妊娠阶段,采食量的充足能够有效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并为母猪泌乳期泌乳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常条件下,母猪妊娠期每天饲喂2—2.5kg饲喂为宜,妊娠后期即分娩前两周,增加饲喂量1—1.5kg。
在妊娠期饲喂时也要根据母猪自身体况、膘情控制饲喂量。
2.妊娠母猪饲养妊娠母猪在进行管理时可进行定位栏饲养和分群饲养两种,定位栏饲养的优点在于采食量均匀,提高猪舍空间利用率。
分群饲养的优点在于母猪可以自由运动,增加食欲,母猪体况好。
不管哪一种情况,每天都要多观察母猪采食,饮水、粪便、精神状态等,做好防病治病,定期驱虫。
3.妊娠母猪便秘预防妊娠母猪便秘,可在妊娠母猪的日粮里加入百分之15到20的麦麸,母猪泌乳阶段在饲料里加入百分之10到15的麦麸,增强消化能力。
在母猪怀孕期间,平均每头每天10升水,母猪在泌乳期间,平均每头每天15升水,饮水管道要畅通确保水源。
一旦发生便秘,对母猪采取积极的治疗,对便秘猪做上标记,适当的增加它们的运动量。
4.临产母猪临产前5天~7天,按日粮的10%~20%减少精料,必要时可加入50%的麦麸,以防便秘;临产前10小时~12小时,加水不加料,并在饮水中加入少量轻泻性饲料(如麦麸)和少许食盐与抗生素。
冬天要用温水擦洗母体。
5.母猪产前准备母猪产前1周左右,猪场人员往往要把母猪赶上产床,在进行上产床前要对产床进行彻底的清扫,并用消毒水进行消毒,熏蒸法效果较好;对将要上产床的母猪进行全身冲洗干净,保证产床清洁,减少出生仔猪的疾病感染。
产前要准备好碘酒、高锰酸钾、干净毛巾、干燥粉、照明灯,保温箱等。
6.母猪产后护理母猪分娩后,体况通常会有所下降,体内所需大量的营养,所以从产仔到断奶可采取自由采食的饲养方式。
在泌乳早期,饲料中可添加一些抗生素,减少母猪子宫炎和缺乳症的发生。
7.母猪产后消炎拌料使用阿莫西林可溶性粉,5-7天,最安全的消炎药。
在母猪产仔第9头左右颈部肌肉注射一次,可以加快胎衣排除,一针搞定产后炎症,一头母猪15ml最佳。
不同阶段猪只的精准营养需求及饲喂(附表格)规模猪场精准营养调控是建立在饲料加工精准管理和猪场精准管理基础之上的,在饲料加工环节从原料质量控制、加工管理以及原料和成品的储运,形成了饲料管理系统。
对猪群进行阶段划分,每一阶段实行精准管理和营养调控,进而实现猪群的精准管理。
依据猪群状态、饲料营养调控,开展科学饲喂,真正实现猪场的精准营养,这也是未来猪场营养探索的方向。
1.1 后备母猪营养及饲喂管理后备母猪的培育,旨在合适的体重和日龄条件下,获得正常发情的后备母猪,使之转变成母猪。
后备母猪培育过程中,其体重生长与日龄间有着严格的限制,常见的后备母猪生长节点见表1。
建议后备母猪从40kg后开始选育;其目的为了尽早补充繁殖营养,为后期高产做准备并减少疾病的感染。
引进品种后备母猪达到配种的条件通常在210日龄以上,体重135~150kg之间,背膘厚为16~18mm,通常在第二次发情后配种。
第一次发情后,后备母猪的饲喂策略需要根据其体况进行调整,以确定是采用自由采食或脉冲式限料。
为获取良好的排卵效果,需要进行相应的配方调整,从而尽可能满足后备母猪配种时的体况要求及体组织沉积需求。
后备母猪的营养需求推荐如下:日粮中猪净能值大于9.87MJ/kg;粗蛋白大于16%;可消化赖氨酸大于0.8%。
特别关注配方的原料组成,使用优质膳食纤维和油脂;繁殖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要足够;配种前15d要进行优饲,日粮能量和氨基酸进行相应的上调,使用优质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提供优质的动物蛋白质。
小母猪在第1情期和第2情期之间增加采食量,可提高排卵数,在配种前10~14d,提高新母猪的采食量,保持能量的摄入量,有提高头胎母猪繁殖成绩的效果。
1.2 妊娠母猪精准营养及饲喂管理妊娠母猪的营养特点:其对能量和蛋白的需求不高,但是对维生素、矿物质和某些氨基酸的需求远高于其他饲养阶段。
初产母猪氨基酸需求高于经产母猪;妊娠后期高于妊娠前期。
妊娠后期代谢压力较大,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同时体内毒素蓄积,需要开展精准营养调控。
产房母猪饲喂标准
以下是产房母猪的饲喂标准:
1.对于进入产房的母猪,需要逐渐增加喂料量,从怀孕母猪的最后一个月的每天
2.5公斤增加到产前最后7天的每天4公斤,然后在产后的第一周将喂料量逐渐增加到每天6公斤。
2.在产前5-7天,需要将母猪转入产房,开始每天喂两次,每次饲喂量约为1.8-2公斤。
3.在产前2天,需要将母猪转入产房,开始每天喂两次,每次饲喂量约为1公斤。
4.在分娩后,母猪需要禁食24小时,但在分娩后的第一天需要将少量水提供给母猪,以帮助母猪恢复体力。
从第二天开始,可以每天逐渐增加饲料喂给量。
5.在哺乳期间,母猪需要保持足够的食欲和水分,以确保充足的奶水来喂养新生的猪崽。
具体的饲料喂给量和时间间隔需要根据母猪的食欲和身体状况来确定。
6.除了饲料喂给量的控制外,还需要注意饲料的品质和营养均衡。
在产房母猪的饲料中应该包含足够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满足母猪在怀孕期、哺乳期以及断奶后再次配种的需要。
7.另外,在产房母猪的饲料管理方面,需要保持饲料的卫生和干燥,避免饲料酸败和霉变。
同时,需要定期清理残留的饲料,保持饲料的清洁和卫生。
以上是产房母猪的饲喂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和母猪精益化饲喂方案六和母猪精益化饲喂方案图示:妊娠母猪料饲喂阶段级用量和作用:(每日饲喂量精确算法—根据母猪自身体重):母猪妊娠0—30天:饲喂母猪自身体重的1.2%。
作用:可以减少受精后的受精卵死亡率,增加产子数原因:母猪配种后的48-72小时是胚胎死亡高峰期,过高的采食量和过高的日进食能量,会导致母猪血液中孕酮减少,会降低卵子受精几率,同时也会导致受精卵死亡率增加,产仔数减少。
母猪妊娠30-75天:饲喂母猪自身体重的1.4%作用:适当的增加采食量,可以调节母猪体型,巩固受精卵的着床,提高受精卵成活的稳定系数。
原因:母猪过瘦,产后普如期奶水不足,母猪过肥,压缩体内子宫空间,抑制仔猪初生重。
母猪妊娠75-95天:饲喂母猪自身体重的1.6%作用:促进母猪乳腺发育,保证母猪产仔后有充足的奶水来给仔猪扑入原因:乳腺发育不完全,会导致母猪产仔后奶水不足,满足不了仔猪生长需要泌乳母猪料饲喂阶段及用量和作用:1、妊娠95天—分娩:饲喂母猪自身体重的2%。
作用:提高仔猪出生重(出生差一两,分窝差一斤)原因:此时仔猪在母体内重量大约在6-8两,仔猪大约2/3的体重都是在这个时机生长的。
2、分娩—下一次配种:饲喂母猪自身体重的3%。
作用:足够的产奶量可以满足仔猪生长需要,母猪失重每增加10kg,下一胎产仔数下降0.5头,发情时间向后延迟5天,而且需要消耗更多的饲料来恢复体重母猪一个生产周期总成本的核算(以体重300斤母猪为例):六和母猪全价料特点:妊娠母猪全价料556产品特点:1、富含ω-3脂肪酸,促进排卵,促进胚胎发育,提高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2、均衡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促进蹄部血液循环和正常脂类分泌,提高蹄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有效预防蹄裂。
3、高质量的膳食纤维和缓释泻盐,刺激肠道蠕动速度,增加饲料持水力;添加微生态制剂,维持和调整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便秘,避免难产、猝死、乳房炎、子宫炎和无乳症的发生。
泌乳母猪全价料557三大优势及效果:失重少,奶水旺:平均每天产奶12kg以上出生体重大:仔猪初生重达1.4-1.6kg断奶至配种间隔短:提高断奶后5天内发情率。
秋季怀孕母猪的精细喂养技术
增加营养秋季除了喂给母畜优质的青草外,还要添加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如鱼粉、血肉粉、豆饼、骨粉、石粉等,并供给充足的含碳水化合物精料,如玉米、高粱等。
怀孕母畜只有吃饱喝足、膘肥体壮,胎儿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
否则会因孕畜营养不良而导致流产、死胎或幼畜先天发育不良。
加强饲管秋季雨水较多,草料容易变质腐烂。
因此,在饲养和使役中,必须做到五净,即料净、草净、水净、圈净、畜体净,以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害畜体。
同时,还要注意不喂冷饲料,如霜草、露水草等;注意天气变化,防止孕畜受凉感冒;使役、饲喂、放牧时做到让孕畜不拥挤、不奔跑、不踢打、不打冷鞭,以防孕畜子宫反射性收缩引起流产。
合理使役在使役时,不要用孕畜驾辕、跑长途或干重活,使役时做到勤干勤歇。
因为如果孕畜疲劳过度,容易引起体内二氧化碳聚积,造成耗氧过多,致使胎儿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从而导致流产。
控制饮水孕畜饮水要清洁,不能空腹饮水,使役后不要马上饮水,要特别注意防止暴饮。
因为暴饮会使肠胃痉挛,引起子宫收缩,造成胎膜血管破裂而造成流产。
预防疾病秋季孕畜多以鲜嫩青草为主要饲料,由于这些饲草含水量较多,或因孕畜采食了带霜或带露水的青草,常引起孕畜拉稀,很容易导致流产。
因此,饲喂时要在鲜嫩的青草中掺些干草,并且不要
让孕畜采食带露水或带霜的饲草。
如果发现孕畜拉稀,可及时用炒好的红高粱均匀地拌在饲料中饲喂,每次以0.5公斤~1公斤为宜,一般两次即可见效。
母猪饲喂新方法在过去的二三年中其,许多养猪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朝着多产奶的方向转变。
尽管调节了姑母堵的饲喂水平,但由于每头母猪每年的产仔数在春季不断增加,因而每头仔猪所获得的母乳量依旧不足。
一些专家提醒,生产者应对哺乳仔猪或进行补饲。
对母猪传统的饲喂方式是在配种后和分娩前分别少喂和多喂几百克饲料,而都饲喂方式则提倡在母猪不同的怀孕阶段饲喂量新的非常接近。
如果母绪不是更为重要瘦,一般配种后至产子第七周每天喂饲料2.4千克,8~12周饲喂量司以增加到每天2.8千克,在怀孕期的后4周每天喂饲料3千克。
如果分娩前几天给母猪增加过多的饲料,较肥的母猪产前吃到得太多,分娩后采食量就会降低,此外还容易得无乳症。
由于怀孕后期饲喂量的再婚减缓,因此需要补充由此造成的营养素和鲜和维生素供给不足。
具体做法是:增加母猪在分娩前后几天营养物质的摄取量。
实践证明,改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初生仔猪提高的活力,从而而使仔猪更易找到乳头,同时还可促进母猪分娩后的早日恢复。
怀孕后期限饲,母猪分娩的易发生便秘。
因此分娩前夕可按粪母猪体重的1%,约用2千克的饲料进行饲喂。
分娩当天减到500克,并提供大量清洁的饮水。
分娩后逐渐加料,第一周可由每天2千克逐渐增加到每天4千克,到第十天可喂到5.5千克(适于哺乳9头仔猪的母猪),每多I头仔猪给母猪增加400克的饲料量。
现代遗传育种及管理技术使母猪产奶量产仔数和的不断不断增加。
在过去30多年中,西方品种的母猪平均每头产奶量起码增加了100毫升,这很难与过去5年里母猪的布琼丽增加0.6~0.9头相比,因此对仔猪一定要补饲。
补饲可从仔猪4曰龄开始,但仔猪最后的采食量差异很大,可从零至几百布不等。
这种变化主要的原因主要与母猪泌乳性质有关,如果母猪在产后前四天产奶量非常高,仔猪在3~4周龄时就会吃较多的尿素,如果母猪在产后3~4周产奶量高,则仔猪到3~4周龄时个体就不会很大,采食补饲也不会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