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期(总202期)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5
法商研究Studies in Law and BusinessVol.38 No.2(2021)论次级经济制裁之阻断立法徐 伟 功*摘 要:阻断法是指阻断一定行为或阻断外国法域外效力的一种法律。
在不同的语境中,阻断法的含义是有差异的。
次级经济制裁中的阻断法是以次级经济制裁的违法性为基础的,域外证据取证中的阻断法是以域外证据开示程序不合理性为基础的。
前者阻断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包括立法、执法以及司法域外管辖;后者阻断的对象是局部的,仅仅是域外证据开示程序命令。
作为反制次级经济制裁的一种法律措施,阻断法之阻断依据是国家主权原则、国家管辖权原则及属地原则。
在具体的诉讼中,当事人可以根据母国的阻断法,提出基于正当程序原则、国际礼让原则、公共政策原则的抗辩。
欧盟确立的以《反对第三国立法域外适用条例》为核心的次级经济制裁阻断法具有典型性,我国可以在商务部2021年1月发布的《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的基础上,制定全面的次级经济制裁阻断法,明确立法依据,规定报告制度、例外豁免制度、清单制度及救济制度。
关键词:次级经济制裁 阻断法 国家主权原则 国家管辖权原则 属地原则针对美国的次级经济制裁,①欧盟及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或地区采取了政治、经济、外交、法律等各种反制措施。
其中,阻断法是重要的法律反制措施之一。
在目前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为了反对美国的次级经济制裁,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20年6月1日第58次委员长会议修改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即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对阻断、反制“长臂管辖”法律制度的研究工作。
这就需要我们对阻断法的内涵、阻断的对象、阻断的依据等问题做出深入的探讨。
·781·*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AFX026)有学者对次级经济制裁进行了探讨。
参见杨永红:《次级制裁及其反制———由美国次级制裁的立法与实践展开》,《法商研究》2019年第3期。
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能源与化学总767期第三十三期2021年11月KF库仑法和KF容量滴定法测试液体石油产品水分探讨张伟杰陈佳(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湖北襄阳441003)摘要:本文根据KF库仑法与KF容量滴定法测定原理的区别与联系,并通过试验,研究比较两种方法测试液体石油产品不同水分含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试验结果表明:KF容量滴定法适用于水分含量相对较高样品的测量,含水量在500~10000ppm时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KF库仑法适用于微量或痕量水分含量样品的测量,含水量在10~1000ppm时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关键词:KF库仑法;KF容量滴定法;水分测定中图分类号:O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33-0101-03A Discussion about the 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in Liquid Petroleum Products by Coulometry and Volumetric TitrimetryZHANG Weijie CHEN Jia(Hangyu life saving equipment Co.,Ltd.,Xiangyang Hubei441003)Abstract:This article has introduced the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coulometry and volumetric titrime⁃try.At the same time,this article has compared the accuracy and precision of moisture in liquid petroleum prod⁃ucts by the two methods.The experiment result shows that coulometry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samples with high⁃er moisture content.When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sample is between500ppm~1000ppm,the result tested by cou⁃lometry is more accurate and precise.Volumetric titrimetry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sam⁃ples with trace amount of moisture.When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sample is between10ppm~1000ppm,the re⁃sult tested by volumetric titrimetry is more accurate and precise.Keywords:coulometry;volumetric titrimetry;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德国人卡尔·费休(Karl Fischer,全文简称KF)1935年发明了一种测定水分的新方法:利用碘和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碱和甲醇的环境下,与水发生定量反应,再通过含碘的试剂不断滴定样品,观察碘过量时的颜色变化进而判断滴定终点。
办公自动化杂志0概述所谓时间序列(Time Series)是指把反映某一现象的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取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以此形成的一个动态数列。
时间序列分析也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数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是为了发现随时间变化的数据中具有的某种规律性,并能使用此规律性规则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也就是对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现象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Excel 作为一个入门级的工具,同时又足以满足统计学教学的需要,对于还未接触过数据分析软件的学生来说是非常理想的工具。
本文将以我国2010年至201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作为分析数据。
通过查询国家统计局官网所公布的次级资料,得到我国2010年至201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分别为:412119.3亿元、487940.2亿元、538580.0亿元、592963.2亿元、643563.1亿元、688858.2亿元、746395.1亿元、832035.9亿元、919281.1亿元,在进行分析之前先把数据输入Excel 工作表A1:B11单元格中。
1时间序列指标分析指标分析法是指通过计算一系列的时间序列分析指标,再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状况和发展变化程度的一种适用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其中根据反映现象的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可以再分为水平分析指标和速度分析指标,这两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各揭示不同的经济问题和状况,可根据研究目的分别采用或综合运用。
以下将利用我国2010年至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采用指标分析法计算分析我国2010年至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变化状况和程度。
1.1水平分析指标发展水平是指时间数列中各具体数值,一般用表示。
2010年至2019年的发展水平可直接得出,即是这十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平均发展水平是不同时间上发展水平的平均数,平均发展水平指标可以消除不同时间上数量的差异,说明现象在一段时期的一般水平。
1湍流入流下泵喷推进器力谱特性研究师帅康,黄修长,饶志强,华宏星17(1):1−10 2喷水推进器进口流道水动力性能分析邱继涛,尹晓辉,王仁智17(1):11−17 3船体伴流对直翼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黄璐,陈奕宏,曾柯,刘竹青17(1):18−24 4复合材料螺旋桨弯扭耦合刚度特性分析胡晓强,黄政,刘志华17(1):25−35 5基于伴随方法的舰船推进器优化设计王睿,熊鹰17(1):36−416升力分配系数对螺旋桨正倒车水动力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贺伟,郭家伟,胡小菲,刘明静,柏铁朝,李子如17(1):42−507跨域无人平台水面垂直起飞动态特性数值模拟邱磊,郑巢生17(1):51−598船舶操纵水动力导数的数值求解及敏感度分析孙寒冰,肖佳峰,王伟,刘伟杰,郑兴17(1):60−709基于FTESO和漂角补偿的船舶航向滑模控制储瑞婷,刘志全17(1):71−79 10系泊系统对波能发电装置动力响应的影响连宇顺,张斌,郑金海,刘海笑,马刚17(1):80−90, 116 11带自由液面有限长圆柱绕流数值模拟陈松涛,赵伟文,万德成,高洋洋17(1):91−98 12多周期稳定数值造波的参数设计方法吕磊,陈作钢17(1):99−107 13基于ABAQUS的载人潜水器观察窗结构蠕变行为分析杜青海,江海港,胡晓康17(1):108−116 14基于离散模块梁单元水弹性理论的复杂连接处建模方法陈永强,张宇,张显涛17(1):117−125, 146 15肋骨许用应力对环肋圆柱壳结构设计的影响李生,汪志强,殷洪17(1):126−131 16静压下考虑腔压的吸声覆盖层吸声性能分析董文凯,陈美霞17(1):132−140 17浮动核电站安全壳泄漏率指标分配季刚,苏晓亮,李海东,徐锋,谭美17(1):141−14618改进随机森林−蒙特卡罗法在A型液舱支座结构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李雪剑,秦斌,肖艺峰,付泽坤17(1):147−153, 16519基于SPH方法的M型快艇入水载荷仿真分析杨一凡,陈三桂,周维星,张涛17(1):154−165 20新型电液舵机的自抗扰控制算法及试验研究陈宗斌,廖健,刘帮会17(1):166−175 21基于比例伪时序算法的舰船电力风险评估系统詹锦皓,李维波,李齐,邹振杰,孙万峰17(1):176−186 22内河多工况船机桨匹配优化设计孙林,陈辉,管聪17(1):187−195 23回汽控制对舰用蒸汽动力系统的影响宋汉江,张国磊,曾帅17(1):196−20224置信检验自适应联邦卡尔曼滤波及其水下机器人组合导航应用陈帅,王宁,陈廷凯,杨毅,田嘉禾17(1):203−211, 22025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水下回收融合引导技术方案及算法赵蕊,许建17(1):212−220 26基于压缩感知的正交偶极子阵列信号参数估计王炜彤,杨健,郭晓冉,刘鲁涛17(1):221−226, 234 27基于运动与表象特征的广域船舶目标识别方法严荣慧,谢海成,花敏恒,羊箭锋17(1):227−234 28豪华邮轮设计相关技术及发展趋势综述孙家鹏,张敏健17(2):1−729邮轮关键设计因素对破损稳性的影响陈晶晶,周雪春,顾雅娟,陈新17(2):8−1630总布置对豪华邮轮外观设计的约束性研究崔濛,司南,孙利17(2):17−27, 37 31基于系统聚类法的邮轮外观品牌形象现状研究吕杰锋,周依鸣,王莫紫荆17(2):28−37 32邮轮内装的主题及其美学设计策略徐俊辉,黄蕾,潘长学,徐博亚17(2):38−48, 155 33船舶住舱热环境优化设计分析柏铁朝,许建,郑立捷,龙正伟,操桃秀17(2):49−56 34基于重叠网格的豪华邮轮多工况耐波性数值分析张牧,王建华,万德成17(2):57−62 35基于CFD的带附体KCS船在波浪中的阻力及纵摇优化李乐宇,吴建威,万德成17(2):63−72 36基于GEKO湍流模型的JBC流场数值模拟许辉,日野孝则,陈作钢17(2):73−80 37随机激励下液舱晃荡数值模拟分析姜胜超,徐博,王子豪17(2):81−90 38基于熵产理论的导管桨流动损失特性宋科,杨邦成17(2):91−97 39复杂扰动下水下机器人的轨迹精确跟踪控制陈浩华,赵红,王宁,郭晨,鲁挺,王宁17(2):98−108 40基于遗传算法的潜器压载敷设优化方法唐波,杨坤,周海波,周生俊,杨振锦17(2):109−118 41关键链技术在舰船等级修理周期管控中的应用研究张涛,刘云生,姚玉南,夏忠立,王华17(2):119−124 42基于BP神经网络的I型金属夹芯板极限强度预测卫钰汶,仲强,王德禹17(2):125−134 43总纵弯曲下舰船上层建筑结构强度钢模试验刘俊杰,丁震,马琳,卞鑫,李政杰17(2):135−14144基于GTN损伤模型的Q690钢及其对接接头断裂性能评估王江超,卓子超17(2):142−1472022年总目次序号文 题作 者卷(期):页码45基于既往优化知识的稳健性优化方法吕国臣,程远胜,易家祥,刘均17(2):148−155 46基于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的船舶结构优化方法王一镜,罗广恩,王陈阳,李爽17(2):156−164 47复杂加筋的锥−柱组合壳声振相似规律研究彭才赓,张诗洋,张冠军17(2):165−172 48网架箱体浮筏−艇体耦合特性及全频段隔振效果分析吕成刚,王壮,李晓彬,陈威17(2):173−18249预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螺旋桨水下动应变在线测试雷智洋,王春旭,吴崇建,丁国平,严小雨17(2):183−189, 20550基于改进傅里叶模态分解和频带熵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刘俊锋,俞翔,万海波17(2):190−19751燃机快速并车过程的冲击载荷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陈昊,周瑞平,樊红,雷俊松,周少伟17(2):198−205 52船舶桨轴系统的纵向双级隔振技术刘秀峰,李全超,周睿17(2):206−211 53变几何涡轮蛤壳状导叶的气动性能数值模拟分析汤涛,李彦静,宋义康,高杰17(2):212−219 54潜艇拖曳声呐总体工程设计时文达17(2):220−22755基于准Karhunen-Loève变换基的字典学习抗距离假目标干扰方法于乐新,张慧,龚琳舒,姜弢17(2):228−23256船海结构物水气泡混合流机理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进展张晓嵩,和康健,万德成17(3):1−28 57SPH理论和方法在高速水动力学中的研究进展钟诗蕴,孙鹏楠,吕鸿冠,彭玉祥,张阿漫17(3):29−48 58基于SPH方法的黄河破冰船冰阻力数值模拟分析郑兴,田治宗,谢志刚,张宁波17(3):49−57, 84 59修正内聚区长度计算公式在冰I型裂纹扩展中的应用倪宝玉,徐莹,黄其,尤嘉,薛彦卓17(3):58−66 60分层流中潜艇加减速对尾迹特征特性的影响于祥,胡开业17(3):67−77, 101 61艉斜浪下船舶倾覆特性直接CFD数值模拟刘李为,余嘉威,冯大奎,张志国,陈美霞17(3):78−84 62压浪板对高速两栖平台运动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杜尊峰,慕旭亮,李志军17(3):85−92 63实尺度船舶Z形操纵运动及流场特性模拟冀楠,钱志鹏,李浩然,万德成17(3):93−10164海洋内波影响水下航行体水动力特性数值模拟汪超,杜伟,李广华,杜鹏,赵森,李卓越,陈效鹏,胡海豹17(3):102−11165固定/浮式结构贯通类湍流场数值模拟吴家俊,李廷秋,王子平,陈令福17(3):112−118, 134 66波浪中自由自航船舶轴系功率特性的数值预报方法余嘉威,姚朝帮,张志国,冯大奎,王先洲17(3):119−12567结合Savitsky方法和重叠网格技术的滑行艇阻力数值计算与分析郭军,扈喆,朱子文,陈作钢,崔连正,李贵斌17(3):126−13468高速船舶减阻水翼附体数值计算分析陈前,刘志华,赵港全,刘文涛17(3):135−144 69亚临界雷诺数下单圆柱涡激振动研究周力,邱中秋,袁亚帅,宗智17(3):145−152 70顶端振荡激励下柔性立管涡激振动数值研究胡浩,吴建威,万德成17(3):153−159 71高雷诺数条件非线性弹簧下PTC圆柱流致振动数值模拟樊天慧,周诗博,孙海,陈超核17(3):160−169 72邮轮吊舱推进器水动力性能仿真研究聂远哲,欧阳武,李高强,张聪,周新聪17(3):170−177, 195 73翼型空化起始对应空化数及尺度效应分析常晟铭,丁恩宝,孙聪,王超,刘贵申17(3):178−186, 204 74亚格子模型对三维扭曲水翼空化现象的影响何朋朋,李子如,张孝旺,贺伟17(3):187−195 75文丘里管内空化流动大涡模拟的验证与确认梁蕴致,龙云,龙新平,程怀玉17(3):196−20476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三维有限长方柱绕流直接数值模拟张亚英,吴乘胜,王建春,金奕星17(3):205−21277潜艇转舵时舵叶材料及舵杆位置对流激噪声特性的影响彭利坤,秦珩,陈佳宝,屈铎17(3):213−22078逆风条件下柔性风帆性能的流固耦合研究方泽江,谭俊哲,纪光英,袁鹏,孙泽,王树杰17(3):221−22779基于遗传算法的多自由度波浪能装置浮体形状优化谭铭,杨宇轩,岑雨昊,司玉林,钱鹏,张大海17(3):228−23680基于CFD水动力参数的水下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罗一汉,吴家鸣,周汇锋17(3):237−245, 272 81基于短吹模型的主压载水舱吹除仿真与实验验证羿琦,林博群,张万良,钱宇,邹文天,张康17(3):246−252 82水下爆炸载荷下复合点阵夹层结构冲击响应分析毛柳伟,祝心明,黄治新,李营17(3):253−263 83计及砰击载荷的舰船疲劳损伤直接计算法分析许维军,华真,任慧龙,李陈峰,李沃达17(3):264−272 84基于无人艇跨域异构编队协同导航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徐博,王朝阳17(4):1−11, 5685基于交互式多模型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的船舶轨迹跟踪杨家轩,陈柏果,马令琪17(4):12−2386欠驱动船舶自适应神经网络有限时间轨迹跟踪张强,朱雅萍,孟祥飞,张树豪,胡宴才17(4):24−3187基于双偶极向量场的欠驱动无人船目标跟踪制导方法初庆栋,尹羿博,龚小旋,刘陆,王丹,彭周华17(4):32−3788自主水下航行器自适应S面三维轨迹跟踪的仿真验证李文魁,周铸,宦爱奇,夏宇轩17(4):38−46, 91 89能量受限无人机与移动舰船通信中的轨迹优化张艺严,马巍,李彬17(4):47−5690海上无人系统时间协同航迹规划尹逢川,梁晓龙,陶浩,侯岳奇,齐铎,吴贤宁17(4):57−7091基于固定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底栖式AUV点镇定控制高鹏,万磊,徐钰斐,陈国防,张子洋17(4):71−78 92基于加权信息增益的并行融合AUV协同定位方法简杰,朱志宇17(4):79−9193基于自适应渐消Sage-Husa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协同定位算法周萌萌,张冰,赵强,潘梦婷,左思雨17(4):92−9794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船舶气象航线决策系统张大恒,张英俊,张闯17(4):98−106 95一种基于SDN的多约束无人船网络传输路由算法陈立家,周为,许毅,魏天明,田延飞17(4):107−113 96基于OTPA声源级估计的被动声呐探测距离评估方法周鑫,徐荣武,程果,李瑞彪,余文晶17(4):114−120, 133 97一种面向综合射频效能的舰载共形天线优化设计方法舒亚海17(4):121−125 98一种频率可重构的多模式微带准八木天线黄楷程,卞立安,刘雨,王垚锟,洪颖杰17(4):126−133 99基于铁氧体的宽带高增益微带天线设计陈攀,李高升17(4):134−138, 219 100拍动式仿鹞鲼水下机器人设计及其游动性能试验郭松子,马俊,李志印,张进华17(4):139−144 101基于学徒制算法的航母舰载机保障作业调度吴靳,戴明强,王俊杰,余珊珊,余明晖17(4):145−154 102某型自动化立体仓库储位优化算法研究陈俭新,黄予洛,宁蒙,李冠峰17(4):155−163 103基于Kalman滤波的船舶磁化干扰系数测量算法闫辉,周国华17(4):164−169 104旋流式复合喷头红外降温特性试验分析王振,朱森林,刘银水,李良才17(4):170−176 105用移动粒子半隐式方法数值模拟Poiseuille流动问题兰小杰,赵伟文,万德成17(4):177−182106无人帆船柔性风帆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方泽江,谭俊哲,纪光英,袁鹏,孙泽,王树杰17(4):183−193107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的箱型梁结构裂纹损伤检测方法骆撷冬,马栋梁,张松林,王德禹17(4):194−203108轴向循环载荷下加筋板极限承载性能分析崔虎威,丁启印17(4):204−211 109基于子程序二次开发的双向曲率板应变分布计算方法蔡向东,赵耀,魏振帅,常利春17(4):212−219 110舰艇损管指挥信息系统复杂网络结构建模及优化分析伞兵,侯岳,浦金云,王康勃17(4):220−227111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舰炮备品备件配置方法董正琼,唐少康,李晨阳,聂磊,周向东,丁善婷,范宜艳17(4):228−234112现代水面舰船技术发展思考朱英富,熊治国,袁奕,胡玉龙17(5):1−8113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王耀南,安果维,王传成,莫洋,缪志强,曾凯17(5):9−26114自主水下航行器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宋保维,潘光,张立川,黄桥高,于洋,田文龙,董华超,张新虎17(5):27−44115微波超天线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陈志宁17(5):45−51 116船舶与海洋工程流固耦合数值方法研究进展张桂勇,王双强,孙哲,肖启航17(5):52−73 117潜艇操舵系统噪声综述廖健,何琳,陈宗斌,谭晓朋17(5):74−84 118含水气界面水动力噪声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进展综述于连杰,赵伟文,万德成17(5):85−102 119舰船流场试验测试技术研究进展郭春雨,郐云飞,韩阳,徐鹏17(5):103−115 120潜艇大气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李俊华,焦桂萍,邓辉,曹聪霄,李芳,马强17(5):116−124 121船岸协同支持下的内河船舶远程驾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马枫,陈晨,刘佳仑,王绪明,严新平17(5):125−133 122自主水下航行器变浮力系统研究现状及控制技术李奔,黄哲敏,何斌,潘兴邦,徐国华17(5):134−147 123水下滑翔机垂直面运动的模糊滑模控制方法万磊,张栋梁,孙延超,秦洪德,曹禹17(5):148−156 124面向海上搜救的UAV与USV集群协同路径跟踪控制王浩亮,尹晨阳,卢丽宇,王丹,彭周华17(5):157−165 125欠驱动无人船单目视觉伺服镇定控制何红坤,王宁17(5):166−174, 183126面向过驱动UUV推进器容错控制的非线性观测自适应推力分配王观道,向先波,李锦江,杨少龙17(5):175−183127基于海事规则的中型无人艇避碰路径规划算法研究及应用王鸿东,易宏,向金林,付悦文17(5):184−195, 203128碎冰阻力的替代试验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宗智,陈昭炀17(5):196−203 129滑移边界对高雷诺钝体绕流流动分离及阻力的影响陈伟,冷文军,何鹏,王磊17(5):204−211130极地船舶结构设计思考Bernt J. LEIRA,柴威,GowthamRADHAKRISNAN17(5):212−219131液舱一体化浮筏隔振系统声学性能理论分析雷智洋,杜堃,吴崇建,陈志刚,闫肖杰,刘均17(5):220−227132水下爆炸作用下舰船冲击毁伤的瞬态流固耦合FSLAB软件数值模拟分析刘云龙,王平平,王诗平,张阿漫17(5):228−240133战斗部舱内爆炸下舰船耦合毁伤数值计算周沪,岳学森,孔祥韶,郑成,吴卫国17(5):241−249, 267 134双层隔振限位系统抗冲击性能的参数优化及偏差研究顾永鹏,王晓欣,王洪涛,李笑天17(5):250−256 135无人船综合电力技术应用与发展分析王东,纪锋,艾胜,胡鹏飞,刘治鑫,梅丹17(5):257−267136应用于中频逆变电源的基于切−割线中点逼近的不对称规则采样SPWM方法李维波,方鹏,潘峻锋,郝春昊,张忠田17(5):268−277, 288137齿轮激励下齿轮传动−推进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及影响规律试验研究黄志伟,陈彦齐,雷智洋,黄修长,彭伟才,华宏星17(5):278−288138基于图卷积网络的非均衡数据船舶柴油机故障诊断王瑞涵,陈辉,管聪,黄梦卓17(5):289−300 139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研究现状及展望罗莉,黄玉龙,常路宾,张勇刚17(5):301−313 140基于MBSE的装备作战概念模型化设计董晓明,韩研,王质松,王文恽17(5):314−322 141舰艇信息基础设施研究进展马辰,张小凡,李宁17(6):1−14 142无人舰船机舱智能化技术应用探析徐亮,郭力峰,钟琮玮,钱勤标17(6):15−21, 47 143船舶大容量储能系统应用研究综述方斯顿,王鸿东,张军军17(6):22−35 144船舶综合电力系统重构技术现状及展望梁正卓,朱琬璐,朱志宇,智鹏飞,楚浩清17(6):36−47 145面向船联网的高效隐私保护联邦学习方法张泽辉,管聪,高航,高铁杠,陈辉17(6):48−58146基于航行逻辑划分语义标签的可视化分析方法蔡智媛,余龙,杨俊,张芮菡,吴曾宇,王宇林,李从波17(6):59−69147基于统计学习的船舶泵喷推进系统实船快速性预报新方法杨琼方,伍锐,郑敏敏,马雪泉,刘恒,杨佾林17(6):70−78, 87148基于数据大脑的船岸一体机舱智能运维系统研究设计许萌萌,张成伟,梅顺峰,刘子杰,栾天宇17(6):79−87 149基于全息SDP的船舶推进轴系轴承故障诊断研究廖志强,贾宝柱17(6):88−95 150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蒸汽动力系统故障诊断苏健,宋汉江,宋福元,张国磊17(6):96−102 151基于动态特征融合的船舶柴油机进排气系统故障诊断曹乐乐,张鹏,高泽宇,张跃文,孙培廷17(6):103−110 152EEMD改进算法在异步电机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吴勇,朱建军,邹奔17(6):111−117 153基于Stacking的机舱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郭朝有,许喆,姚乾17(6):118−125 154基于维纳过程的船舶柴油机增压器寿命预测赵思恒,周航,周少伟17(6):126−132 155基于润滑数值模型和状态参数的艉轴承性能衰变研究张涛,郜慧敏,喻繁振,杨琨17(6):133−140, 147 156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推进轴系负荷预测分析张玉龙,吴炜,周建辉17(6):141−147157反馈–前馈变增益迭代学习法在某型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刘玄,李维波,邹振杰,高佳俊,詹锦皓17(6):148−154158基于鲸鱼优化算法的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船舶能效优化分析胡东亮,袁裕鹏,瞿小豪,尹奇志17(6):155−166159以型线图为数据输入的CATIA船体建模方法李井义,胡勇,俞峰,朱军17(6):167−173, 181 160基于抗沉干预行为的舰艇进水过程建模与仿真王式耀,侯岳,王康勃,龚立17(6):174−181 161舰船上方拱顶磁场等效面磁荷推算赵文春,欧阳剑锋,刘胜道,文昊东17(6):182−186 162初始横倾角对船舶横摇运动响应的影响章泽文,娄相芽,余象鹏,何林,柴威17(6):187−192 163采用弦式系泊系统的海洋平台水动力性能数值模拟分析付冲,赵刘群,孙雷17(6):193−208 164一种与障碍物距离可控的水面无人艇路径规划方法杨兵,赵建森,王胜正,谢宗轩,张学生17(6):209−215 165球形水下机器人滚进特性试验与动力学建模分析徐鹏飞,吕韬,葛彤,程红霞,赵敏17(6):216−222 166基于多电机协同推进的遥控水下航行器姿态控制研究王阳,曾庆军,戴晓强,吴伟17(6):223−235, 251 167开孔球面舱壁特征应力组合代理模型预报方法陈天怡,和卫平,刘均,程远胜17(6):236−243 168截卵形弹体侵彻加筋板架结构数值仿真祝奔霆,吴国民17(6):244−251 169基于陆上振动测试的水中圆柱壳结构声振响应计算方法李广生,陈美霞,原春晖17(6):252−260 170船舶护舷结构抗碰撞动态模拟胡艺,丁仕风,周利,鲍文倩,赵丽刚17(6):261−270。
【图林•史志】刘国钧先生著译系年目录(增订版):撰述演说(一)*•顾烨青吴薓年陶岚张路路殷环环(江南大学江苏无锡014120)[摘要]刘国钧(字衡如,1899.1915—1980.6.27)先生是我国图书馆界的一代宗师,著述丰富,成果涵盖图书馆学、文献学和文史哲等多个学科领域。
文章整理增订了刘国钧1215年至1626年撰述演说部分的目录。
[关键词]刘国钧刘衡如图书馆学家著述目录[中图法分类号]G27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845(2021)03-0067-06[引用本文格式]顾烨青,吴薓年,陶岚,张路路,殷环环.刘国钧先生著译系年目录(增订版)4異述演说(一)[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3):67-72—九一五年A021-1212-21生命名誉轻重说刘国钧《学生杂志》(南京)1卷1期文艺部分5-9页(7月)*作者署名旁标“三年级”。
A002-1912-02武汉论刘国钧《学生杂志》(南京)1卷1期学术部分22-21页(7月)* A021-1212-21东沙岛及西沙群岛之今昔观刘国钧《学生杂志》(南京)1卷1期学术部分21-22页(7月)*A004-1912-04Our National Flag IK C.Lin (刘国钧)《学生杂志》(南京)1卷1期E nglish SECTIFN部分1-7页(7月)*A002-1212-02A Visit to the Ming Tomb IK c.ll(刘国钧)《学生杂志》(南京)1卷1期E nglish SECTION部分7-6页(7月)*—九一八年A006-1213-01宋元明理学与佛教之关系刘国钧《金陵光》9卷5期2-12页(6月)*作者署名前注有“大学文科学生”。
—九一九年A007-1212-21罗师金之学说党生著刘国钧译《金陵光》9卷4期7-10页(6月)A025-1212-02福禄伯之教育原理刘衡如《时报》(上海)“教育周刊”(《时报》附张随报奉赠)之“世界教育新思潮”栏目“教育周刊”23、24号(7月28日、8月5日)连载#该文译自杜威《学校与社会》。
【图林·史志】民国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熊 静 (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惠爱瑙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 710048)[摘 要]《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传统目录学的最高成就。
对《总目》的研究始于民国时期。
通过对民国时期《四库全书总目》学研究进展的梳理可以清晰看出,民国的目录学家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目录学的思想和方法,另一方面积极汲取西方目录学思想的养分,从而使中国目录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高峰。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民国 研究述评[中图法分类号]G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845(2021)02-0078-06[引用本文格式]熊 静,惠爱瑙.民国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2):78-83 《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集大成之作,代表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传统的最高成就。
到了民国时期,传统目录学的研究方法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因为新材料的发现,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西学东渐,近代学术转型的深入,我国传统的治学之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理念被引介到中国,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训练后,中国学者也能十分纯熟地使用这些学术工具,进而内化到他们的研究工作中去。
可以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几乎没有学者能够独立于浪潮之外,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西方学术观念的影响。
四库总目学研究也不例外,不论是索引等研究工具的编纂,还是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新视角、新材料都体现了这一点。
因此,今天我们重新回顾民国时期四库总目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不仅是对前辈学者成就的致敬,更是对今天目录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价值。
1 陈垣的四库总目学研究陈垣先生是我国近代四库学研究第一人。
文津阁四库全书运抵北京,入藏京师图书馆后,于1917年面向社会开放,陈垣先生是对文津阁四库全书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的第一人。
收稿日期:2012-06-15作者简介:张守瑞(1968—),女,河南滑县人,工程师,1989年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现从事地测防治水工作。
新河矿总回风巷过断层防突水技术张守瑞1,杨海涛1,戎建伟2(1.焦煤集团白云煤业有限公司,河南焦作454361;2.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7)摘要:新河矿在总回风巷掘进过程中遇F 216断层,开采的二1煤层底板以下有3层含水层,存在一定的突水威胁。
分析了新河矿井总回风巷过F 216断层时的突水机理,针对性提出了新河矿总回风巷过断层的防突水措施,防突水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词:断层;构造破碎带;注浆;防突水中图分类号:TD745.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0506(2012)10-0045-02新河矿处于基建阶段,总回风巷掘进过程中遇到F 216断层。
根据新河矿的地质条件,二1煤层底板以下有3层含水层:L 8灰岩、L 2灰岩和O 2m 灰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层。
F 216断层为落差23m 的高角度正断层,断层带岩体破碎,一旦灰岩突水,对矿井的威胁将会大大增加。
1断层突水分析新河矿井底车场及主要巷道均布置在煤层顶板大占砂岩内,大占砂岩厚22.10 25.15m ,向采区延伸的3条主巷道(总回风巷、轨道大巷、胶带巷)均通过F 216断层形成的断层破碎带。
巷道穿过F 216断层进入下盘后下距二1煤层顶板7.3 12.0m ,煤层厚5.5m ,下距L 8灰岩约30m ,L 8灰岩厚10.3m ,水压5.6MPa 。
L 8灰岩是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
正常情况下,因其厚度不大、结构致密,静储量有限,通过疏排、降压,可以消除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威胁。
当其通过断层获得下伏强含水层水补给时,对矿井的威胁将会大大增加。
F 216断层为压扭性正断层,其走向近东西,倾向176ʎ,倾角68ʎ,落差23m ,断层破碎带宽1.8m ,压力显现长度为15 25m 。
2024年第1期(总第202期)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Heilongjiang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1ꎬ202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N.202历史学研究嘉靖倭患 再议王㊀华㊀锋(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ꎬ广东珠海519087)摘㊀要:明代素有 北虏南倭 边疆之患ꎬ其中 南倭 为患一度甚烈ꎬ前期可举洪武朝ꎬ后期则为嘉靖朝ꎮ不过ꎬ 嘉靖倭患 究竟始于何时ꎬ学界尚有不同意见ꎮ综合分析可以看出ꎬ 嘉靖二年 说与 嘉靖二十六年 说ꎬ不仅存在对中日勘合贸易制度以及当时中日关系过度解读的问题ꎬ亦是视明清时期中国 闭关锁国 观念的进一步固化ꎬ并将倭患爆发的原因指向明王朝实施的海疆政策ꎬ进而淡化了日本在东北亚海域侵略扩张的史实ꎻ 嘉靖三十一年 说则只是关注到了是年倭患爆发的表象ꎬ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ꎬ日本方是 嘉靖倭患 的始作俑者ꎮ实际上ꎬ嘉靖三十年ꎬ日本大内氏灭亡造成日本国内局势失控㊁明政府诏准 请宽海禁 造成中国海防废弛ꎬ在这样的双重作用之下ꎬ才最终导致了嘉靖三十一年的倭患爆发ꎮ关键词:嘉靖倭患ꎻ海疆政策ꎻ勘合贸易ꎻ宁波争贡之役中图分类号:K248.205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7-4937(2024)01-0113-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东南海海洋史 (19ZDA189)作者简介:王华锋ꎬ1975年生ꎬ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ꎬ历史学博士ꎮ㊀㊀明代素有 北虏南倭 边疆之患ꎬ其中 南倭为患一度甚烈ꎮ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ꎬ枢密院臣僚言: 去年日本商船焚掠庆元ꎬ官军不能敌ꎮ [1]此为倭寇侵扰中国海疆的最早记录ꎮ入明之后ꎬ首次记录倭寇入侵的时间为洪武二年(1369)正月: 倭人入寇山东海滨郡县ꎬ掠民男女而去ꎮ («明太祖实录»卷38ꎬ洪武二年正月丙申)自此ꎬ倭寇入侵中国事件不绝于书ꎮ综观有明一朝ꎬ倭寇扰边事件从未消失ꎬ时隐时显ꎬ但其活动主要集中于前期的洪武朝以及后期的嘉靖朝[据统计ꎬ自洪武二年至万历四十六年(1618)ꎬ倭寇入侵中国辽东㊁山东㊁江南/北㊁浙江㊁福建㊁广东等地共计663次ꎬ其中洪武至正德时期80次ꎬ嘉靖朝548次ꎬ隆庆㊁万历时期35次][2]162-167ꎬ其中又以嘉靖朝后期最为猖獗ꎮ浙江人采九德在其所著«倭变事略»中记载:㊀㊀嘉靖癸丑岁(三十二年ꎬ1553)ꎬ倭夷骚动闽㊁浙㊁苏㊁松之境ꎬ中患我邑ꎬ数载勿靖ꎮ幸而渐就歼灭ꎮ然东南罢敝极矣ꎮ 四郊庐舍ꎬ鞠为煨烬ꎻ千队貔貅ꎬ空填沟壑ꎮ既伤无辜之躯命ꎬ复浚有生之脂膏[3]ꎮ嘉靖朝后期 倭患 之烈由此可见一斑ꎮ嘉靖倭患 ꎬ即指嘉靖朝倭寇扰边事件ꎬ学界又称之为 嘉靖大倭患 后期倭寇 等ꎬ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㊁研究成果斐然ꎮ然而ꎬ 嘉靖倭患 究竟始于何时ꎬ目前学界尚无定论ꎬ主要有 嘉靖二年 (如藤家礼之助认为其发生于 十六世纪二十年代以后 [4]ꎻ山根幸夫指出ꎬ 宁波之乱 是 后期倭寇的发端 [5]ꎻ樊树志认为ꎬ 嘉靖二年发生了 宁波争贡事件 ꎬ使勘合贸易发生危机ꎬ因而成为 后期倭寇的发端 [6]ꎻ松浦章认为ꎬ发生于嘉靖二年的 宁波争贡之役 ꎬ可能是 诱发嘉靖时期倭寇兴风作浪的最大原因 [7]ꎻ宋烜指出ꎬ 嘉靖倭患 是从嘉靖二年 宁波争贡之役 开始的[8]ꎻ田中健夫在讲述 十六世纪倭寇 的时候ꎬ是从 宁波争贡之役 开始的[2]3)㊁ 嘉靖二十六年 [«明史»卷205«朱纨传»传载: (嘉靖)二十五年擢右副都御史ꎬ巡抚南㊁赣ꎮ明年七月ꎬ倭寇起ꎬ改提督浙㊁闽海防军务ꎬ巡抚浙江 [9]3599ꎻ晁中辰认为ꎬ朱纨出任浙江巡抚并最终服毒自杀成为一个转折点ꎬ此后闽浙地区陷入 嘉靖倭患 的混乱状态[10]ꎻ苏惠苹认为ꎬ朱纨因311厉行海禁而死ꎬ最终酿成 嘉靖倭患 [11]ꎻ潘洵认为ꎬ嘉靖二十六年浙江巡抚的设置可以看作 后期倭寇 的起点[12]]以及 嘉靖三十一年 (如郑梁生将嘉靖三十一年之后视为明代倭患的后期[13]ꎻ松浦章认为ꎬ嘉靖三十一年是史称 嘉靖大倭寇 的开始[14]55ꎻ吴大昕将嘉靖三十一年视为嘉靖朝倭患爆发的重要节点[15]ꎻ芮赵凯认为ꎬ嘉靖三十一年倭寇侵犯闽浙地区开启了明代倭患的高峰时期[16])三种观点ꎮ近年来ꎬ尽管有学者认为日本学界提出的 嘉靖二年 说 不仅不符合历史事实ꎬ而且目的并不单纯 [12]ꎬ但是 嘉靖二年 说已然被更多的中外学者所接受ꎮ众多学者支持 嘉靖二年 说并不令人意外ꎮ嘉靖二年ꎬ即日本大永三年ꎬ日本大名大内义兴派僧人宗设谦道㊁大名细川高国派僧人瑞佐赴明请求进行勘合贸易ꎬ但两位日本贡使在宁波因阅货先后与座席位次问题发生内讧:㊀㊀甲寅ꎬ日本国夷人宗设谦道等赍方物来ꎬ已而瑞佐㊁宋素卿等后至ꎬ俱泊浙之宁波ꎬ互争真伪ꎬ佐被设等杀死ꎬ素卿窜慈溪ꎬ纵火大掠ꎬ杀指挥刘锦㊁袁琎ꎬ蹂躏宁㊁绍间ꎬ遂夺舡出海去(«明世宗实录»卷28ꎬ嘉靖二年六月甲寅)ꎮ另据史载: 日本诸道争贡ꎬ大掠宁波沿海诸郡邑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55«沿海倭乱»)[17]832ꎻ 两相仇杀ꎬ毒流尘世ꎮ (郑若曾:«筹海图编»卷2上«倭国朝贡事略»)[18]172日本贡使在明王朝境内大肆杀掠ꎬ犹入无人之境ꎬ 倭自是有轻中国心 ꎮ给事中夏言遂上疏称 倭患起于市舶 ꎬ随之明政府罢市舶㊁断勘合ꎬ然而自此却 奸豪外交内诇ꎬ海上无宁日矣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55«沿海倭乱»)[17]833ꎮ兵部主事唐顺之据此认为 倭寇之患起于市舶不开 [19]ꎬ吏部主事许孚远亦断言 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许孚远:«疏通海禁疏»)[20]卷400ꎬ4334ꎬ但明政府还是一度讨论过 闭绝贡路ꎬ徐议征讨 («明世宗实录»卷52ꎬ嘉靖四年六月己亥)之事ꎮ诸多史料合并观察ꎬ 嘉靖倭患 始于 嘉靖二年 一说似为确论ꎮ㊀㊀一、各求所需的中日勘合贸易嘉靖二年的 宁波争贡之役 作为中日勘合贸易史上的一次突发事件ꎬ固然不容学界忽视ꎬ但日本学界坚持将 嘉靖二年 视作 嘉靖倭患 的起始时间ꎬ实际上是出于对中日勘合贸易的一种不当定位ꎮ首先ꎬ中日勘合贸易只是两国间的权宜举措ꎬ并非奠定两国关系的基石性制度ꎮ所谓勘合贸易ꎬ是指明政府向海外有关国家颁发勘合凭证ꎬ这些国家依据该凭证与明政府进行的朝贡贸易ꎮ洪武十六年ꎬ明太祖向暹罗㊁占城㊁真腊诸国颁发勘合凭证ꎬ从而揭开了中外勘合贸易的序幕ꎮ但此时中日两国间则因倭寇侵扰问题并未实施勘合贸易ꎮ直至永乐初年ꎬ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1358 1408)为了解决财政窘境ꎬ遂通过册封 朝贡 的方式获得了与明王朝进行金印勘合贸易之权ꎮ永乐二年(1404)ꎬ中日两国进行了第一次勘合贸易ꎮ而足利义政执政之后ꎬ因其 骄奢淫逸ꎬ花费颇多ꎬ国内战乱频仍ꎬ收不上税ꎬ只能依靠朝贡贸易ꎮ明朝朝廷希望通过朝贡贸易德化蛮夷 [21]ꎮ由此可知ꎬ勘合贸易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是日本与明政府通好的主因ꎬ而明政府虽有 锐意通四夷 («明史»卷304«宦官传»)[9]5201以树立 天朝上国 形象的考虑ꎬ但是希冀通过勘合贸易维持中日之间的有限接触ꎬ从而解决长期不靖的 南倭 问题方是其主要考量ꎮ实际上ꎬ明政府对日本入贡期限㊁入贡船只数量以及携带物品数量等都有规定 仅就贡期而言ꎬ相对于哈密每年一贡ꎬ朝鲜㊁爪哇等国三年一贡ꎬ哈烈㊁哈三㊁吐鲁番㊁天方㊁撒马尔罕诸国或三年㊁或五年一贡ꎬ西域 番人 五年一贡ꎬ日本则是十年一贡ꎬ贡期最长ꎬ明政府对日本的戒备之心可由此窥之ꎮ其次ꎬ日本屡屡违制之举致使中日勘合贸易制度成为虚设ꎮ中日勘合贸易实施之初ꎬ虽然明政府严格规定 日本十年一贡ꎬ人止二百ꎬ船止二艘ꎬ不得携军器ꎬ违者以寇论 («明史»卷322«日本传»)[9]5591ꎬ但是 十年一贡 与日本的利益诉求相去甚远ꎬ故而日本不仅在携带物资等方面违反规定ꎬ而且几乎年年遣使入贡ꎬ甚至一年数至ꎮ虽然永乐九年至宣德八年(1433)中日勘合贸易中断二十余载ꎬ但是宣德八年重新恢复后ꎬ明政府反而放宽了日本的入贡规模: 人毋过三百ꎬ舟毋过三艘ꎮ («明史»卷322«日本传»)[9]5591然而日本并411不满足于此ꎬ景泰四年(1453)的日本朝贡使团乘船多达10艘㊁人数则达1200余ꎬ且 贡物外所携私物增十倍 («明史»卷322«日本传»)[9]5591ꎮ日本的屡屡违制与明王朝的步步退让形成鲜明对比ꎬ其原因无外乎是明王朝在 北虏南倭 的双重压力下ꎬ迫切希望通过勘合贸易这一 怀柔 方式解决 南倭 问题ꎬ而日本则在一定程度上凭借 倭寇 问题与明王朝隐隐抗衡ꎮ最后ꎬ中日勘合贸易本应是明王朝与日本室町幕府之间的官方行为ꎬ但是 朝贡贸易自始就不是纯而又纯的官方贸易 [22]ꎮ随着政局变动ꎬ日本永亨六年(明宣德九年)后ꎬ勘合贸易权被地方封建领主大内氏与细川氏所控制ꎮ有学者指出ꎬ中日勘合贸易的第一期(1404 1410)ꎬ勘合船 无大名(藩侯)船与寺社船ꎬ概由幕府自行经营 ꎬ第二期(1432 1547)则是 藩侯船㊁寺社船占大部分ꎬ幕府船仅一二艘或竟无耳 [23]610ꎮ伴随日本赴明勘合贸易船只的变化ꎬ相关成员亦发生变化ꎬ 从行商 渐趋替代官员成为贡使团队的主体ꎮ如第二期第四次勘合贸易时(1468年)ꎬ日方的一号贡船所载人员ꎬ除正使及以下职员外ꎬ有从僧从仆54人㊁水手52人㊁客人35人ꎻ而到了第十次勘合贸易时(1540年)ꎬ其一号贡船有职员15人㊁水手58人㊁从行商112人ꎬ二号船有职员5人㊁水手40人㊁从行商95人ꎬ三号船有职员6人㊁水手35人㊁从行商90人 以前名为客人众ꎬ只许便乘之商人ꎬ后竟成为主体矣 [23]642ꎮ更为麻烦的是ꎬ这些所谓的 从行商 身份实在难以确定ꎬ而倭寇的主要来源地萨摩㊁肥后㊁长门㊁大隅㊁筑前㊁筑后㊁日向㊁摄津㊁播磨㊁纪伊㊁种子岛㊁丰前㊁丰后㊁和泉等[6]ꎬ其中大多数又是大内氏的控制范围ꎮ 大内氏拥有航海权ꎬ可以向室町幕府要勘合符或者直接向明朝朝廷请求颁发勘合符ꎬ掌管着日中贸易的实权ꎮ日本海盗也向大内氏借勘合符ꎬ所以也听命于大内氏ꎮ [21]中日勘合贸易凭证的旁落以及使用的混乱ꎬ无疑加大了明政府辨别日本 贡使 抑或 倭寇 的难度ꎮ实际上ꎬ无论是勘合船还是 从行商 ꎬ都在贸易与劫掠活动之间游走: 九州海滨以贼为业者ꎬ五船十船ꎬ号日本使而入大明ꎬ剽掠沿海郡县ꎬ是以不持日本书及勘合者ꎬ则坚防不入ꎮ [24]虽然有史家认为发生于嘉靖二年的 宁波争贡之役 使日本 自是有轻中国心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55«沿海倭乱»)[17]832ꎬ然而日本 轻中国之心 早已有之 自进行中日勘合贸易以来ꎬ日本的屡屡违制行为又何尝不是 轻中国之心 之举?正德六年(1511)ꎬ日本贡使曾言: 或者上国嫌厌往来之繁ꎬ一旦弃小国积世禁贼之功ꎬ欲显拒绝之意ꎮ变例如此ꎬ则恐失我国王之心ꎬ废职贡之事ꎬ他日海寇闻风复集ꎬ其罪谁当? [23]670已是对明王朝的公然威胁ꎮ㊀㊀二、中日勘合贸易冲突事件多有发生众多史书对于嘉靖二年的 宁波争贡之役 中日本使者沿途杀掠一事进行了详细描述[ 嘉靖二年五月ꎬ其贡使宗设抵宁波 («明史»卷322«日本传»)[9]5592ꎬ 沿途杀掠至西霍山洋ꎬ杀备倭都指挥刘锦㊁千户张镗ꎬ执指挥袁琎㊁百户刘恩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55«沿海倭乱»)[17]832[2]88㊁164ꎻ 嘉靖元年ꎬ掠宁波濒海乡镇ꎮ二年ꎬ日本诸道争贡ꎬ掠宁波濒海郡县 (郑若曾:«筹海图编»卷5«浙江倭变纪»)[18]322]ꎬ于是其被视为导致中日勘合贸易终止以及 嘉靖倭患 爆发的重要事件ꎮ但是从中日勘合贸易的整个历程观之ꎬ日本使团在明王朝境内引发的冲突事件并非此一孤例ꎮ如:景泰四年ꎬ 日本使臣至临清ꎬ掠夺居人ꎬ及令指挥往诘ꎬ又殴之ꎬ几死 («明英宗实录»卷234ꎬ景泰四年冬十月甲申)ꎻ成化四年(1468)ꎬ 日本国使臣麻答二郎于市买物使酒ꎬ手刃伤人 («明宪宗实录»卷60ꎬ成化四年十一月壬午)ꎻ成化十三年ꎬ 锦衣卫奏朵颜等卫并日本国差来使臣于会同馆争夺柴薪ꎬ日本贡使从人殴伤朵颜夷人 («明宪宗实录»卷172ꎬ成化十三年十一月甲子)ꎻ成化十七年ꎬ日本使臣 沿途多索船马ꎬ夹带货物ꎬ装载私盐ꎬ收买人口ꎬ酗酒逞凶ꎬ骚扰驿递 («明宪宗实录»卷220ꎬ成化十七年冬十月壬寅)ꎻ弘治九年(1496)ꎬ 日本国遣使入贡ꎬ至济宁州ꎬ夷众有持刅杀人者ꎬ其正副使寿蓂等不能约束 («明孝宗实录»卷116ꎬ弘治九年八月庚辰)ꎻ等等ꎮ尽管日本贡使在中国境内的不法行为时有发生ꎬ但中日勘合贸易并未因此中断ꎮ明代中日勘合贸易前后共进行17次[23]623-627ꎬ其中6次引发511了规模大小不一的冲突ꎬ而 宁波争贡之役 不过是其中的一次而已ꎮ与以往不同的是ꎬ 宁波争贡之役 是两个日本 贸易使团 在中国境内发生火并ꎬ且向明王朝军队发动进攻ꎬ进而引发东南海疆动荡的冲突事件ꎮ尽管明王朝在此次冲突事件中损失惨重ꎬ且因给事中夏言上书 倭患起于市舶 废除浙江市舶司ꎬ但到了嘉靖十八年ꎬ足利义晴派僧人周良赴明ꎬ请求明王朝发给准许贸易的勘合符ꎬ得到允许ꎮ于是中日两国于嘉靖十八年与嘉靖二十七年顺利进行了勘合贸易ꎮ另据统计ꎬ嘉靖二年至嘉靖二十六年间仅发生过9次倭寇侵扰事件[2]164-165ꎬ可见这一时期倭患问题并不严重ꎬ亦可证明所谓的 海禁 之举 关闭市舶 与倭患问题并无太大关联ꎮ相对于日本贡使的不法行为ꎬ其身份更令人难以确认ꎮ弘治年间吏部右侍郎杨守陈曾云:㊀㊀倭奴僻在海岛ꎬ其俗狙诈而狼贪 至永乐初ꎬ始复来贡ꎬ而后许之ꎮ于是往来数数ꎬ知我中国之虚实ꎬ山川之险易ꎮ因肆奸谲ꎬ时拿舟载其方物㊁戎器ꎬ出没海道而窥伺我ꎮ得间ꎬ则张其戎器ꎬ而肆侵扰ꎻ不得间ꎬ则陈其方物ꎬ而假称朝贡ꎮ侵扰ꎬ则卷民财ꎻ朝贡ꎬ则沾国赐ꎮ间有得不得ꎬ而利无不得ꎮ其计之狡如是(郑若曾:«筹海图编»卷12«经略三 通贡道»)[18]847ꎮ中日勘合贸易的第二期ꎬ日本已进入战国时代ꎬ勘合贸易的主导权逐渐落入地方大名之手ꎬ因而 伪贡 事件时有发生ꎮ如: 成化二年ꎬ伪贡ꎮ倭船至宁波ꎬ觇知有备ꎬ矫称进贡ꎮ时都指挥张翥洞烛其伪贡之奸 (郑若曾:«筹海图编»卷2上«倭国朝贡事略»)[18]171-172ꎬ而日本船只乘明政府官军不备ꎬ 袭破大嵩所 (郑若曾:«筹海图编»卷5«浙江倭变纪»)[18]322ꎻ成化五年ꎬ 倭夷奸谲ꎬ时来剽掠海边ꎬ见官兵巡捕ꎬ乃阳为入贡ꎬ伺虚则掩袭边境 («明宪宗实录»卷67ꎬ成化五年五月辛丑)ꎻ在 宁波争贡之役 后ꎬ时任兵科给事中夏言亦曾提及日本 差遣先后并勘合真伪 问题[25]ꎮ除 伪贡 之外ꎬ另有 不及期 入贡的情况发生ꎮ如:嘉靖二十三年ꎬ 夷僧寿光等一百五十人来贡ꎬ以不及期却之 ꎻ嘉靖二十四年ꎬ 夷属肥后国得请勘合于夷王宫ꎬ遣僧亻即俅来贡ꎬ以不及期却之 (郑舜功:«日本一鉴»卷7«奉贡»)[26]ꎮ因史料阙如ꎬ 不及期 入贡者的身份亦难界定ꎮ时人曾云: 倭之来也ꎬ辄矫云求贡ꎬ苟或海防弛备ꎬ即肆劫掠ꎮ (钱薇:«与当道处倭议»)[20]卷214ꎬ2237学者指出ꎬ日本贡使真伪难辨 在明朝君臣看来才是真正的致乱之源 [27]ꎮ对于明政府而言ꎬ实无解决倭患问题之良策ꎮ元世祖时期ꎬ 舟师十万征之ꎬ至五龙山遭暴风ꎬ军尽没 («明史»卷322«日本传»)[9]5587ꎬ元朝东征日本的前车之鉴为时不远ꎬ加之 北虏 的巨大压力ꎬ使得明政府在处理倭患问题之时显得非常谨慎ꎮ洪武五年ꎬ朱元璋对刘基言道: 东夷固非北胡心腹之患ꎬ犹蚊萤警寤ꎬ自觉不宁ꎮ议其俗尚禅教ꎬ宜选高僧说其归顺ꎮ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2«日本国»)[28]52而在中日勘合贸易的初期ꎬ日本政府对倭寇的打击力度较大ꎬ如: 永乐乙酉冬十二月 献所获倭寇尝为边患者二十余人ꎻ永乐丁亥 献所获倭寇道金等 永乐戊子 献所获倭寇ꎮ (郑舜功:«日本一鉴»卷7«奉贡»)[26]学者指出: 在第一期勘合贸易时代ꎬ两国使船ꎬ来往不绝ꎮ [23]599由此可见ꎬ由于日本政府打击倭寇之功ꎬ明政府默许了日方在贡期㊁货物等方面的屡屡违制行为ꎮ然至中日勘合贸易第二期ꎬ 日本只欲得贸易之利益ꎬ未曾遵守«宣德条约»ꎬ进贡之度数㊁人数和船数ꎬ力求增多ꎬ而无讨伐倭寇捕送于明之事 [23]598ꎬ加之日本贡使在中国境内屡造事端ꎬ遂使明王朝陷于两难境地ꎮ一方面ꎬ明王朝担心 拒绝交通ꎬ则倭寇之侵害愈甚 [23]598ꎻ另一方面ꎬ出兵征讨日本则既不切实际ꎬ又力有不逮ꎮ㊀㊀三㊁针对走私贸易的 朱纨海禁有明一代多海禁之策ꎬ故有学者认为 海禁政策正是当初导致倭寇之祸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 [29]ꎬ而嘉靖二十六年朱纨出任浙江巡抚并厉行海禁ꎬ亦被一些学者视为 嘉靖倭患 的诱因ꎮ实际上ꎬ当时东南海疆地区的走私贸易与海禁政策实施的关联性更大一些ꎮ嘉靖二十六年ꎬ巡按御史杨九泽以浙闽地区 时有倭患 和 海寇出没无常 为由ꎬ请求设 巡视重臣 [杨九泽指出: 浙江宁㊁绍㊁台㊁温皆枕山濒海ꎬ连延福建福㊁兴㊁泉㊁611漳诸郡ꎬ时有倭患ꎮ沿海虽设卫所城池控制要害ꎬ及巡海副使㊁备倭都司督兵捍御ꎬ但海寇出没无常ꎬ两省官僚不相统摄ꎬ制御之法终难画一 («明世宗实录»卷324ꎬ嘉靖二十六年六月癸卯)]ꎮ朱纨的浙江巡抚授职敕书载:㊀㊀浙江濒海阻山ꎬ宁波乃倭夷入贡之路ꎬ衢㊁处二府矿徒时或窃发ꎬ近年福建漳㊁泉等府豪民通番入海ꎬ因而劫掠沿海军民ꎬ肆行残害ꎬ甚则潜从外夷ꎬ敢行反叛ꎮ宁㊁绍等处亦虽各设有海道兵备及总督备倭等官ꎬ全不举职ꎬ且浙江地大ꎬ钱粮狱讼视他省倍繁硕ꎬ久无巡抚官统理ꎬ是为缺典(朱纨:«甓余杂集»卷1«浙江巡抚»)[30]14ꎮ此段史料涉及日本朝贡㊁矿工暴乱㊁违禁通番下海以及浙江地方官制等问题ꎬ虽然提及 倭夷 ꎬ但只是时人对日本人的称谓ꎬ并非 倭寇 之意ꎮ正如清人赵翼所言ꎬ尽管明清以来 倭乱由海禁所致 之论支持者甚众ꎬ但实系 闽浙人腾谤之语 [31]ꎮ与 时有倭患 相比ꎬ 海寇出没无常 与 福建漳㊁泉等府豪民通番入海 所引发的走私贸易问题方是明政府关注的焦点ꎮ明王朝与他国之间虽以勘合贸易为主ꎬ但是私人贸易尤其是海上走私贸易从未中断ꎮ如宣德年间ꎬ 官员军民不知遵守ꎬ往往私造海舟ꎬ假朝廷干办为名ꎬ擅自下番 («明宣宗实录»卷103ꎬ宣德八年六月己未)ꎻ至弘治时期ꎬ仍 有贪利之徒ꎬ治巨舰出海与夷人交易 («明孝宗实录»卷82ꎬ弘治六年十一月乙卯)ꎮ学者指出ꎬ洪熙至弘治年间 私人海外贸易仍在暗中存在并有所发展 ꎬ正德年间则 随着抽分制的实行和海禁的废弛ꎬ朝贡贸易进一步衰落ꎬ而私人海外贸易明显趋于活跃 [32]ꎮ嘉靖三年ꎬ御史王以旗指出: 福建滨海居民ꎬ每因夷人进贡ꎬ交通诱引ꎬ贻患地方 («明世宗实录»卷38ꎬ嘉靖三年四月壬寅)ꎻ嘉靖四年ꎬ浙江巡按御史潘仿指出: 漳㊁泉等府黠猾军民ꎬ私造双桅大舡下海ꎬ名为商贩ꎬ时出剽劫 («明世宗实录»卷54ꎬ嘉靖四年八月甲辰)ꎮ此时的走私贸易与海盗劫掠活动已有扩大之势ꎮ嘉靖八年ꎬ林富上疏请宽海禁ꎬ又致使走私贸易得到较快发展ꎻ而葡萄牙人从广东转移到闽浙一带活动ꎬ遂导致走私贸易渐趋失控ꎮ针对此种情形ꎬ嘉靖帝不得不下令禁止私人贸易: 禁沿海居民毋得私充牙行ꎬ居积番货ꎬ以为窝主ꎮ势豪违禁大船ꎬ悉报官拆毁ꎬ以杜后患 («明世宗实录»卷108ꎬ嘉靖八年十二月戊寅)ꎻ嘉靖十二年ꎬ嘉靖帝再次要求 一切违禁大船ꎬ尽数毁之ꎮ沿海居民ꎬ私与贼市ꎬ其邻舍不举者连坐 («明世宗实录»卷154ꎬ嘉靖十二年九月辛亥)ꎬ然而收效甚微ꎮ此时参与中国沿海地区走私贸易的主要是中国的海寇与葡萄牙人ꎬ虽有日本人参与其中ꎬ但倭寇入侵事件并不多见ꎮ 宁波争贡之役 之后ꎬ海疆政策收紧已是大势所趋ꎮ朱纨出任浙江巡抚后ꎬ实施 革渡船㊁严保甲㊁搜捕奸民 («明史»卷205«朱纨传»)[9]3599三策ꎬ其中 奸民 主要指海寇和从事走私贸易者ꎬ而非倭寇ꎮ同时值得关注的是ꎬ朱纨因遭闽浙 势家构陷 而自杀ꎬ亦令人把怀疑的矛头指向 奸民 ꎮ由此可见ꎬ朱纨出任浙江巡抚并厉行海禁的嘉靖二十六年ꎬ亦非 嘉靖大倭患 之开始时间ꎮ又据史载:㊀㊀(王直嘉靖)乙巳岁(二十四年)往市日本ꎬ始诱博多津倭助才门等三人来市双屿ꎮ明年复行ꎬ风布其地ꎬ直㊁浙倭患始生矣(郑舜功:«日本一鉴»卷6«海市»)[26]ꎮ尽管这里称 浙倭患始生 ꎬ但是此时日本人主要聚集于双屿ꎬ且数量有限ꎮ朱纨于嘉靖二十七年攻打双屿㊁嘉靖二十八年攻打走马溪时ꎬ击毙与擒获的多为中国人与葡萄牙人ꎬ亦可证明这一时期 嘉靖倭患 尚未形成ꎮ㊀㊀四、嘉靖三十年中日局势的变动尽管众多学者将 嘉靖大倭患 爆发的原因指向明王朝的海禁政策ꎬ但是陈学文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指出: 嘉靖倭患的发生是由日明双方深刻的政治经济矛盾所引起的ꎮ [33]嘉靖三十年(日本天文二十年)ꎬ日本大内氏的灭亡以及明政府的 宽海禁 政策对 嘉靖倭患 的爆发产生了重要影响ꎮ日本应仁元年(明成化三年)ꎬ细川胜元等势力强大的守护大名参与了畠山家发生的家督斗争ꎬ并引发了以足利义尚㊁山名宗全为西军与以足利义视㊁细川胜元为东军的二分天下的斗争ꎬ该斗711争一直延续至文明九年(成化十三年)ꎬ史称 应仁之乱 ꎮ此次动乱对日本影响深远ꎬ 放火㊁抢劫成为家常便饭ꎬ殃及普通民众ꎮ不仅仅是京都ꎬ战乱还波及守护大名的领国ꎬ整个国家处于动荡之中ꎮ [34]连年战争导致室町幕府名存实亡ꎬ失去了对日本全国的控制权ꎮ与此同时ꎬ中日勘合贸易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港口城市堺的商人承包了遣明船ꎬ后来又被和博多商人联合的大名大内氏垄断ꎮ [35]大内氏垄断中日勘合贸易的行为引起其他地方大名的强烈不满ꎮ日本天文二十年八月ꎬ长期掌握中日勘合贸易权的大内氏遭受重创ꎬ大内义隆(1507 1551)家臣陶隆房(后改名晴贤)发动叛乱ꎬ大内义隆被迫自杀[36]ꎬ 勘合符也被战火烧毁ꎬ而幕府政府也因战乱无暇顾及勘合贸易 [37]ꎮ连年战乱与荒旱天灾ꎬ致使日本民不聊生ꎬ于是 海盗㊁奸商㊁武士㊁浪人㊁流民㊁亡命ꎬ在大内(封建领主)支持下ꎬ勾结中国的奸商㊁凶徒㊁逸囚等不逞之徒ꎬ以及蒙蔽一些失业的劳动人民ꎬ组成一支庞大的海盗队伍㊁向我国沿海进行掠夺的武装集团 [33]ꎮ中日勘合贸易制度在实施之初ꎬ虽然存在诸多问题ꎬ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日之间相对正常的贸易往来ꎮ然而ꎬ中日勘合贸易凭证在战火中烧毁ꎬ无疑使得原本可以从事中日贸易的 倭人 失去了谋生之道ꎬ从而走上了掠夺之路ꎮ就明政府而言ꎬ早期虽然希望日本能够主动缉捕倭寇ꎬ但是并未放松海防建设ꎮ明政府实行了 寓兵于农㊁屯守结合 的卫所制度ꎬ其中沿海地区共设卫54㊁千户所127㊁巡检司231ꎬ另有烽堠㊁墩台㊁水寨若干[18]卷3-7ꎬ217-490ꎮ卫所制度以及出海巡捕等海防措施的实行ꎬ对倭寇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38]285ꎬ尤其是望海埚之战后ꎬ 倭大惧ꎬ百余年间ꎬ海上无大侵犯ꎮ («明史»卷91«兵志三»)[9]1499然而ꎬ明中叶以后ꎬ地方承平日久ꎬ武备废弛ꎬ人多不知兵ꎬ 府虽有城而弛斥不堪御寇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3«日本国»)[28]103ꎮ 由于沿海卫所制度在16世纪以前被忽视ꎬ这给海盗创造了许多机会 [39]ꎬ此时的海盗群体自然包括来自日本的倭寇ꎮ朱纨出任浙江巡抚前ꎬ 浙㊁闽海防久堕ꎬ战船㊁哨船十存一二ꎬ漳㊁泉巡检司弓兵旧额二千五百余ꎬ仅存千人 («明史»卷205«朱纨传»)[9]3599ꎮ朱纨则言:㊀㊀问军数不知ꎬ问船数不知 又如战哨等船ꎬ铜山寨二十只ꎬ见在止有一只ꎻ玄钟澳二十只ꎬ见在止有四只ꎻ浯屿寨四十只ꎬ见在止有十三只:见在者俱称损坏未修ꎬ其余则称未造ꎮ又如巡检司在漳州沿海者ꎬ九龙镇等处共一十三司ꎬ弓兵九百五十名ꎬ见在止有三百七十六名ꎻ在泉州沿海者ꎬ苎溪等处共一十七司ꎬ弓兵一千五百六十名ꎬ见在止有六百七十三名(朱纨:«甓余杂集»卷2«阅视海防事»)[30]24-25ꎮ朱纨出任浙江巡抚之后ꎬ一方面通过 禁海 解决沿海走私贸易和海寇问题: 凡双樯艅艎ꎬ一切毁之ꎬ违者斩ꎮ乃日夜练兵甲ꎬ严纠察ꎬ数寻舶盗渊薮ꎬ破诛之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55«沿海倭乱»)[17]834ꎻ另一方面则加强海防建设ꎬ添置新船㊁增设水寨㊁整顿水军ꎬ并派得力将官驻扎险要之地:福建都指挥使卢镗率水军守福宁㊁海道副使翁学渊率陆兵守福宁㊁海道副使柯乔守漳州㊁佥事余爌守泉州㊁备倭黎秀守金门㊁把总孙敖守流江等ꎮ朱纨的海疆治理措施取得一定实效ꎬ 旬月之间ꎬ虽月港㊁云霄㊁诏安㊁梅岭等处ꎬ素称难制ꎬ俱就约束ꎮ府㊁县各官ꎬ交口称赞 (朱纨:«甓余杂集»卷2«阅视海防事»)[30]24-25ꎮ随后ꎬ双屿之战的胜利以及走马溪大捷亦证明了朱纨加强海防建设之成绩ꎮ然而ꎬ嘉靖二十八年ꎬ朱纨因厉行海禁被闽浙人构陷而自杀身亡ꎬ随后明政府 罢巡视大臣不设ꎬ中外摇手不敢言海禁事 ꎬ 浙中卫所四十一ꎬ战船四百三十九ꎬ尺籍尽耗 ꎬ就连其招募的 福清捕盗船四十余ꎬ分布海道ꎬ在台州海门卫者十有四ꎬ为黄岩外障ꎬ副使丁湛尽散遣之 («明史»卷205«朱纨传»)[9]3600-3601ꎮ 一卫不满千余ꎬ一所不满百余 (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20]卷260ꎬ2749成为常态ꎬ海防再度废弛ꎮ嘉靖三十年ꎬ日本大内义隆被迫自杀㊁勘合贸易凭证被毁ꎬ而明政府的海防政策也出现重大转变ꎮ经兵部尚书赵锦覆议的董威㊁宿应参 请宽海禁 的建议得到嘉靖帝批准ꎬ自此海防洞开ꎬ倭患再起[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55«沿海倭乱»载: 嘉靖三十年夏四月ꎬ浙江巡按御史董威㊁811。
中华文史论丛总目(第1-42期)《中华文史论丛》目録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中华文史论丛》简介是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上海古籍出版社主办的学术刊物,创刊于1962年,甫一问世便以刊发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为海内外学术界所瞩目,至2005年共出版了八十辑,声誉历久不衰,1989年后改为丛刊。
近年来,各高校、科研机构形成了一股持续高涨的研究热潮,2006年也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50周年,《中华文史论丛》正式恢复刊号出版。
第一辑卜辭金文中所見社會經濟史實考釋平心(1) “冠禮”新探楊寬 (21)略論《山海經》的寫作時代及其產生地域蒙文通(43) 經傳小辨(三題) 任銘善(71)《楚辭新注》導論蔣天樞(81)楚辭解故朱季海(137)招魂試解陳子展 (153)“采詩”和“賦《詩》” 夏承燾(171)黄鐘管長考陳奇猷(183)漢大曲管窺丘瓊蓀(189)章學誠“六經皆史說”初探周予同湯志鈞(211) 康有為公羊三世說的歷史進化觀點研究——康有為史學研究之一吳澤(229)關於歸義軍節度的幾種資料跋唐長孺(275) 影印《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十六回後記俞平伯(299)王亥即伐鬼方之震平心(20)奭字略釋平心(136)釋好平心(l70)好之同族字平心(210)朱之臣《水經注刪》元陀(228)讀清史隨筆——清代歷朝《實錄》的錯字錢實甫(340)第二辑論錢舜舉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李亞農遺著(1)論“王安省變法” 楊向奎(31)土地問題檢論陳守實(57)楚辭解故識遺(上) 朱季海(77)蕭衍、李白“上雲樂”的體和用任半塘(105) 李白兩入長安辨稗山(125) 論高密詩派汪辟疆(137)論魏良輔新腔創立和他的《南詞引正》黄芝岡(149)鄂君啟節銘文釋地譚其驤(169)讀呂紀隨筆沈瓞民(191)《論衡》篇數考蔣祖怡(221)十二律管之長考陳奇猷(235)述現存永樂大典中的醫書范行準(245) 古書句讀數例述辨章秋農(267) 馮夢龍墨憨齋詞譜輯佚錢南揚(281)讀《四時纂要》剳記胡道靜(104) 激廬讀老札記張心澂(124)艾、又、宥、賄等字義訓考釋(《補白集乙:南周文字雜釋》 ) 平心(148)清順治初年黃河並未自復故道趙世暹(220)第三辑春秋戰國是封建割據時代唐蘭(1) 論漢宋間佃農的身份束世澂(33)西周『舀』器銘文綜合研究譚戒甫(65) 《〈者汈鐘銘〉考釋》讀後記平心(91) 談耦耕何茲全(101)釋菽篇胡道靜(111)《詩經》中『止』字的辨釋于省吾(121) 《杜臆》前言顧廷龍(133)金聖歎的文學批評劉大杰章培恆(145) 四聲五音及其在漠魏六朝文學中之應用詹锳(163) 談吳江派錢南揚(193)《神思篇》虚静說柬釋王元化(219)黄庭堅的政治態度及其論詩主張朱東潤(225) 讀倪雲林傳札記黃苗子(247) 記馬平泉的學說嵇文甫(273)樂書訂誤兩則丘瓊蓀(285)治河史札杜省物(295)補《全唐詩》王重民(301)“逐鹿”與“逐兔” 高振鐸(110)徐光啟的農學著作問題胡道靜 (120) 顧亭林佚文兩篇王重九(144)康熙十年李自成餘部活動記載的糾誤方福仁(224) 《影印脂評石頭記十六回後記》的補充說明俞平伯 (294)第四辑『鄉敛酒禮』與餐禮』新探楊寬(1) 墨子的科學——力學與光學陳奇猷(33) 公羊春秋“三世”說探源段熙仲(67)周頌考釋(上) 高亨(77)楚辭解故識遗(下) 朱季海(109)跋晉人書曹娥碑墨蹟楊仁愷(139)再論永明聲病說郭紹虞(157)玉谿詩箋舉例汪辟疆(183)明代初、中期此雜劇的盛行和衰落黄芝岡(197) 南卓考卞孝萱(133)據《白氏長慶集》考唐代長安曲江池夏承燾(245)太平天国的官級于立夫(251)乾惕居讀四子書札迻徐仁甫(289)渤澥一勺王仲犖(305)《保卣》銘略釋平心(32)曙樓學記四則平心(66)殷人疾病補考陳世辉(138)元代虎符考丁彥博(196)虎頭金牌與獅頭金牌蘇繼廎(232)鄭板橋《劉柳邨冊子》墨蹟殘本陳子良(288)第五辑“贄見禮”新探楊寬(1)《詩經》新解平心(35)周頌考釋《中》高亨(71)保卣銘考釋蔣大沂(93)關於鄂君啟節交通路棧的復原問題黃盛璋(143) 再論鄂君啟節地理答黄盛璋同志譚其驤(169)梁代文論三派述要周勛初(195)四聲舉說夏承燾(223)法曲丘瓊蓀(237)韓昌黎詩拾詁徐復(299)《詞品》補正唐圭璋(315)《白居易詩選》編年注釋質疑朱金城(321)論八旗制度李旭(345)《揚州十日記》辨誤張德芳(365)敦煌所出唐代法律文書兩種跋唐長孺(377) 談新刊《乾隆抄本百廿回紅樓夢稿》俞平伯(395)《大盂鼎銘》『女妹辰又大服』解平心(194) 《詩經》『牆有茨』與《周易》『剝牀』合解平心(232) 古代地圖測繪技術上的『七法』問題: 胡道靜(236) 《瓠子歌》原為一章辨徐仁甫(320)讀《世說新語》札記陳直(364)唐人誤記唐詩陰法魯(446)第六辑論墨子與楊朱學派關鋒(1)《管子?五行篇》音律思想研究李純一(57)周頌考釋《下》高亨(83)詩『履帝武敏散』解于省吾(111)古漢語自動詞和使動詞的配對王力(121) 談鄂君啟節銘文中幾個文字和幾個地名等問題商承祚(143) 戰國初年魯國公室的集權與季氏的獨立統書業(159) 鄭樵年代考索二题楊國楨(167)元代的探馬赤軍楊志玖(181)論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七十八回本)的構成、年代和評語吳世昌(215)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話二則賀昌羣(285) 兩漢三國南北朝隋唐醫方簡錄范行準(295)《鄂君啟節》兩個地名簡說殷滌非(82) 北河(上) 禾子(180)北河《下》禾子(214)释“界身” 李詩(348)第七辑(复刊号),1978年7月堅持“雙百”方針繁榮學術研究——上海文史研究工作者在《中華文史論叢》座談會上的發言李俊民朱東润周谷城郭紹虞顧廷龍徐崙吳文祺吳澤張世祿徐中玉蔡尚思王運熙陳旭麓譚其驤李培南陳子展徐震堮章巽魏建猷 (以發言先後為序)(1)徹底批判“幫史學”,努力作出新貢獻顧頡剛(49) 奴隸主與經古今周谷城(59)商文化起源于我國北方說金景芳(65)王安石變法與商品經濟谷霽光(71)龔自珍思想筆談王元化(107)《山海經》寫作的時地及篇目考袁珂(147) 《山經》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譚其驤(173) 記舊抄本古航海圖章巽(193)六義說考辨郭紹虞(207)論《卜居》、《漁父》為屈原所作陳子展(239) 梅堯臣詩的評價朱東潤(255) 曹雪芹佚著辨偽陳毓羆劉世德(281)讀《天雨花》舊抄二十六回本札記阿英遺稿(337) 論再生緣《上》陳寅恪遺稿(343)記《花鏡》作者陳淏子誠堂(146)陰山(上) 禾子(172)陰山(下) 禾子(206)王紹蘭未刊稿《禮堂集義》沈文倬(254)《全唐詩》未取材於《永樂大典》說李詩(336)王韜《蘅華館日記稿》陳左高(392)第八辑,1978年10月紀念卓越的無產階級文化戰士郭沬若同志周谷城商承祚胡厚宣沈之瑜(1) 《水浒》叢談徐中玉簡茂森商韜葉玉華樊樹志張于(35)戰國秦漢時期的歷史真相吳澤(93)《百篇書序》的流傳蔣善國(113)《唐律》歷史淵源略論稿楊廷福(141)豐台唐墓玉册初探段熙仲(183)論定陶的興衰與古代中原水運交通的變遷鄒逸麟(191)惠施“歷物之意”及相關諸問題楊向奎(209)一本荒謬的中國文學史吳文祺(229)可怜無醭費精神唐振常(243)讀温飛卿詞札記施蛰存(273)談辛棄疾《永漫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陸成侯(283) 論再生緣(下) 陳寅恪遺稿(297)劉長卿事迹考辨傅璇琮(345)李益年譜稿卞孝萱(371)徐霞客贈妙行七律二首墨迹跋史樹青(415) 顧炎武與驚隱詩社謝國楨(423) 最早的《詩經》白話註本吳德鐸(112) 曹寅及其詩文集一丁(228)李賀《秦宮詩》補注段熙仲(140) “朋友”考(上、下) 錢宗范(272、282) 《明史》不諱龍鳳正朔辛雨(190) “土伯九約”新解汪冬青(296) 書《明史?詹鼎傳》後辛雨(190) 劉銓福和趙之謙莊葳(414)方克勤之死辛雨(208)《蕙風宦遺印》小識莊葳(422)第九辑,1979年第1辑孔子哲学思想分析冯契(1)关于孔子的几个问题周予同贺卓君(5) 孔子和历代孔子崇拜者的关系问题蔡尚思(19) 孔丘思想评析孙叔平(25)真假批孔论严北溟(33)《保卣铭》新释平心遗稿(49)西周的土地所有制和剥削形态韩连琪(81) 论唐代封建经济的变化朱伯康(103) 明代的官田和民田伍丹戈(119)梁书刘勰传笺注杨明照(165)刘勰身世与士庶区别问题王元化(189) 《文心雕龙?史传篇》疏证金毓黻遗稿(209) 《文心雕龙?体性篇》札记蒋祖怡(269)史可法的评价问题李廷先(275)曾国藩所存《李秀成供》稿本考略荣孟源(291) 在拜上帝会与天地会关系问题的背后魏建猷(315)白氏长庆集人名笺证朱金城(327) 苏轼卜居宜兴考宗典(377)曹寅与朱彝尊王利器(387)评章学诚七《志》书后黄苇(393)记龚自珍佚文《学隶图跋》与魏源佚诗三首樊克政(413) 关于《废艺斋集稿》的消息吴恩裕(429)后书钞阁读书记罗继祖(18、24、32、48)云烟过眼新录黄裳(80、164、188、208)“容斋逸史”补证吴企明(268)《青溪寇轨》非曹溶改题吴企明(290)纳兰性德与《通志堂集》一丁(326)记洪昇佚曲一套枚坤(376)关于《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的通信裴汝诚谷霁光(432)补唐书黄君汉传林烨卿(434)首批留美学生名单枕书(436)第十辑,1979年第2辑关于历史人物评价问题(新论坛) 罗竹风戎笙田昌五关文发彭大雍孙祚民冉光荣高敏李天佑孙达人(1)《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顾颉刚(31)略论《山海经》的神话袁珂(59)马王堆汉墓帛画的神话史意义锺敬文(75) 马王堆汉墓帛画日月神话起源考周士琦(99)释旅彝黄盛璋(105)丁卯斧辨伪郭若愚(121)读《经法》郭元兴(125)《指物论》诠释王煦华(137)《水经注》校本的研究胡適遗稿(145)《〈楚辞新注〉导论》质疑谭优学(221) 《〈楚辞新注〉导论》二蒋天枢(233)《穆天子传》中一些部落的方位考实赵俪生(287) 江南运河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魏嵩山王文楚(303)左思《三都赋》写作年代质疑傅璇琮(319) 萨都辩生平仕履考辨张旭光(331)论吴江派和汤沈之争邵曾祺(353)释“幹” 程应谬(373)尚让叛降考陆枫(381)宋江招安资料辨正裴汝诚许沛藻(391) 定宗征拔都杨志玖(401)海宁陈家孟森遗稿(411)关于太平玉玺上“八位万岁”的考释董蔡时(443) 论康有为的“大同三世”说汤志钧(457)从《新修本草》看中日两国的学术交流吴德铎(471)宋代俗语“踏逐” 陈奇猷(58)毛笔始于战国说张道贵(103)陆游卒年小议于北山(104)《李益年谱稿》补记卞孝萱(136)云烟过眼新录黄裳(30l、371)陆游“老学菴”命名年代子文(302)涵芬楼影印《文心雕龙》非嘉靖本弢甫(330)《沈吟楼诗选》和《广阳诗集》赵昌(372)康南海推崇沈寐叟郑逸梅(390)《石湖擢歌百首》手稿郑逸梅(400)后书钞阁读书记罗继祖(4l0)马叙伦《石屋续溶》补正钱剑夫(442) 释“王相” 祁龙威(456)《登鹳雀楼》诗为畅诸作吴企明(470)第十一辑,1979年第3辑满城汉墓出土错金银鸟虫书铜壶(甲)释文张政娘(1) 《山海经》初探袁行霈(7)唐五代瓜沙张曹两世家考姜亮夫(37) 高适何时入河西幕陈铁民(59)铁公鸡考罗尔纲(67)《李秀成自述》中的马塘桥考董迟(71) 谥法探源吴静渊(79)“史德”“史识”辨仓修良(95)中国古代金丹术的医药化学特征及其方术的西传 [英国]李约瑟(99)《梦溪笔谈》补证胡道静(111)我国早期的二十八宿观测及其时代考潘鼐(137) 晚翠园科学技术史札记陈奇猷(183)论《水经注》的版本陈桥驿(191)沈钦韩《水经注疏证》稿本概述段熙仲(205) 唐代“条支”地望质疑朱方(215)读古诗札迻徐仁甫(219)论“枚乘诗” 郑文(225)读昌谷诗札记钱仲联(241)《三国演义》看校札记周邨(255)《红楼梦》后四十回非高鹗续作陶剑平(271)南画研究童书业遗稿(283)南唐艺文志唐圭璋(337)江浙访书小识谢国桢(357)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王欣夫遗稿(389)关于毛人的早期记载金园(36)后书钞阁读书记罗继祖(58)我国古代引种国外植物苜蓿顾吉辰(66)沈括的《灵苑方》吴佐忻(78)唐末王氏墓志与泗州城址王少华(136)《黄生才供词》不可信茅家琦(190)《聊斋志异》的稿本荣孟源(204)读陆放翁题跋札记沈宗威(214)记《行水金鉴》辑录者郑元庆一令(282) 源远流长的中日医药交流傅维康(386)第十二辑,1979年第4辑《楚辞?九歌》之全面观察及其篇义分析陈子展(1) 帛书《五行篇》校注庞朴(47)《世说新语》简论(附《世说新语》词语简释) 徐震堮(73)弘法大师与《文镜秘府论》王利器(129) 《徐霞客游记》原始抄本的发现和探讨周宁霞吴应寿褚绍唐(155)太平军与反帝队伍的关系谢兴尧(190) 记新本《石达开自述》方诗铭(196) 论洪秀全张寄谦(202)石达开评价的几个问题陈周棠郭群一(221) 韦昌辉与“天京事变” 张道贵周衍发(233)续《渤澥一勺》杨向奎(243)唐诗札丛马茂元(253)读韩偓词札记施蛰存(273)读《桂之华轩诗集》朱东润(283)(《天雨花》作者为明末奇女子刘淑英考熊德基(295) 论《废艺斋集稿》的真伪吴恩裕(329)庋橡偶识王伯祥遗稿清嘉录 (70)孪史 (70)十国春秋 (71)书目答问 (152)历代讳字谱 (153),历代名人家书 (242)司空诗品注释 (242)李秘园辑字学七种 (282)元人小令集(又一部) (381)易义阐 (381)汉学师承记 (382)旧钞周易通论周易观彖 (382)梦厂杂著 (383)觚賸正续集 (383)闺秀艳迹录 (383)水道提纲 (383)六十种曲叙录 (384)剧说 (384)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 (384)第十三辑,1980年第1辑试谈西周纪年荣孟源(1)论秦汉的分封制杨宽(23)曾敏行的《独醒杂志》与方腊起义李祖德(39) 清初内地人民抗清斗争的性质问题商鸿逵(53) 龚魏之历史哲学与变法思想香港中文大学许冠三(69) 西周莽京新考陈云鸾(105)从《梁书》佚文考盘盘国的方位王仲荦(113) 上海地区最早的对外贸易港——青龙镇邹逸麟(119)略论玄奘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杨廷福(133) 再论宣南诗社与林则徐杨国桢(149)《诗序》作者考辨陈允吉(159)论韩愈诗的几个问题江辛眉(187)刘禹锡与令狐楚卞孝萱(211)金圣叹与《水浒》林文山(241)论徐士范本《西厢记》蒋星煜(259) 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序冯其庸(285) 《波斯人》作者非蒲松龄美国芝加哥大学马泰来(295) 乐书订误二则丘琼荪遗稿(297)互卦说冒鹤亭遗稿(22)汉文帝置三经博士罗义俊(38)关于高超的一条史料李迪(1l0)灭国真非蔑古真龚方震(111)李白诗中的丹阳马里千(130)杜诗“乌鬼”、“黄鱼”考锺来茵(131)刘长卿别李白事迹小辨郁贤皓(146)记宋本《杜荀鹤文集》沈津(148) “官奴”非王献之小字周本淳(240) 《织云楼诗合刻》小记施舍(292)洪秀全与“拜上帝会” 茅家琦(294)有正本《原本聊斋志异》述略杨震方(306)第十四辑,1980年第2辑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何兹全(1)辽后期迁都中京考实谭其骧(43)元置澎湖巡检司考孔立(55)滇越考汶江(61)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裘锡圭(67) 居延汉简考略陈邦怀(83)《明史》校勘札记汤纲王鸿江傅贵九(95) 《稽古录》浅探王敬之(121) 思托撰鉴真和尚原传述略汪向荣(133) 沈括文物二三事胡道静(151)董其昌论伍蠡甫(171)清世祖董鄂妃生死特殊典礼孟森遗稿(195)附:赘言商鸿逵(200)读《顾亭林文集》札记华忱之(203) 魏源信札考释(三篇) 李瑚(219) 关于魏源佚诗《题尺五庄饯春图》樊克政(23a)论《水浒》的繁本和简本聂绀弩(237) 论《水浒》繁本与简本的关系王根林(295) 袁无涯刊本《水浒》李贽评辨伪崔文印(311)左诂补正陆澹安遗稿(40)“绪”、“思”非人名辨闻乐(41)刘禹锡的医学著作吴佐忻(54)《天问》“帝乃降觏”系“降祸”考萧兵(82)补《唐书?胡曾传》王重民遗稿(168)读陶随笔吴鹭山(230)随园遗事罗继祖(236)敦煌藏卷劫余小记罗继祖(294)储光羲贯润州延陵考黄进德(310)冯云山的家庭出身邢凤麟邢凤梧(318)来函摘登(二篇) (132)第十五辑,1980年第3辑说《尚书?金滕》篇赵光贤(1)郭沫若《释五十》补说陈炜湛(13) 满城汉墓铜壶(甲)释文商榷范祥雍(19) 《文心雕龙》板本叙录詹锳(23) 《世说新语》原名考略周本淳(43) 庾信《哀江南赋》四解曹道衡(49) 评刘知幾对《三国志》的评论张孟伦(55) 南唐二主词叙论施蛰存(61)读《容斋随笔》札记曹融南(79) 读《沧浪诗话》诗札吴调公(87)《镜花缘》作者的疑案孙佳讯(101)唐代的衣冠户和形势户张泽咸(155) 《唐两京城坊考》东都部分质疑高敏075) 《旧五代史?党项传》族姓考苏乾英(187) 薛史《王仁裕传》辑补胡文楷(197) 论清朝苏南义庄的性质与族权的关系冯尔康(205) 《虏在目中》小考张守常(219) 珲春铜柱铭考董万仑(223)姜太公考戴乐志(231)卞著《李益年谱稿》之商榷谭优学(247) 初读龚贤《草香堂集》白坚(267) 李方膺叙传管劲丞遗稿(277)读常见书斋小记汪辟疆遗稿(289)《诗经》疑义解析徐仁甫(48)妾俑与妾字殷涤非(86)鄢地存疑贺江(100)《山海经》“荣草”释尚志钧(186)我国古代海上计程单位“更”的长度考证朱鉴秋(202)关于马可波罗的中文史料吴德铎(204)岑仲勉《唐人行第录》补正周夷(228)“君莫舞”试释金文明(244)龚自珍与中日文化交流竺柏松(303)龚自珍集外文一篇洪克夷(304)第十六辑,1980年4辑虚白斋金文考释田宜超(1)金文字典述评马国权(27)寒山子诗歌的创作年代王运熙杨明(47) 唐初白话诗人王梵志考略张锡厚(61) 访蜀读杜札记金涛声(77)苏轼词注释疑张公弛(91)中菲友好史上的一件大事王利器王贞平潘以红(99)关于崔浩国史之狱周一良(113)读明清史考微王春瑜(121)《铁公鸡考》补证罗尔纲(127)语源丛考闻宥(133)《侈靡篇》断代质疑胡家聪(149)《荀子》零笺金德建(161)《荀子》校释补刘如瑛(177)韩非论稿王元化(191)《棋经十三篇》作者考李毓珍(219)附:《棋经十三篇》校注 (252)施耐庵生平探考刘冬(283)谢肇淛的《金瓶梅跋》马泰来(299) 《醒世姻缘传》作者非蒲松龄说金性尧(307)《诗经》疑义解析徐仁甫(60)《钱农部请师本末》补缺钱涛(76)《诗比兴笺》作者佳话刘埜(96)《郭沫若〈释五十〉补说》再补陈炜湛(98)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札记曹道衡(130、190、216)吴梅村“绝笔”词小考李学颖(131)“冀州”小议郝毓楠(158)《新校正梦溪笔谈》标点商榷张良皋(174)沈括生年记误倪文木(175)吴门质疑录吴企明(217)魏源《老子本义》成书年代质疑黄丽镛(281)薛涛与蜀帅陈文华(306)《猪嘴道人》《张牧》作者亦非蒲松龄 [英国]白亚仁(318)第十七辑,1981年1辑《民报》“封禁”事件诸问题唐振常(1) 光绪帝与戊戌变法武克金潘君祥(35)《离骚经》解题陈子展(49)《离骚》著作时期考严晓青(91)记故宫博物院新收的两片甲骨卜辞胡厚宣(107) 睡虎地秦简《编年记》考证韩连琪(127) 跋敦煌抄本唐人作品两种岑仲勉遗稿(149) 唐敦煌“书仪”写本中所见的沙州玉关驿户起义姜伯勤(157)《汉军法》辑补吴忠匡(171)静安寺始建年代辨譌吴贵芳(181)读杜随笔二则邓绍基(189)郑大鹤校梦窗词手稿笺记任铭善遗稿(197) 关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黄清士(207) 谈辛弃疾《永遇乐》词刘初棠(213)有关《庄子》历史资料续考江世荣(219) 评《淮南子》的无为思想谢天佑王家范(231) 从“意”到“言” [美国]杜维明(255)从李若水的《捕盗偶成》诗论历史上的宋江马泰来(263) 杨万里交游考略于北山(269)中国本草学发展史略宋大仁(301)范睢疑年考谢巍(33)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札记曹道衡(48)《诗比兴笺》作者辨申君(88)《教坊记》作者崔令钦的时代张旭光(104)唐人看甘露之变董乃斌(105)读唐诗随笔富寿荪(126、186)《能改斋漫录》读记张公弛(178)左诂补正陆澹安遗稿(196)李翱卒年订误陈尚君(212)后书钞阁读书记罗继祖(218、262、300)第十八辑,1981年2辑明清史国际掌术讨论会论文选载明清道教音乐考稿(I) 陈国符(1)机构选择和社会改革:明王朝初期(1350一1425)的政体发展 [美国]法默尔(29) 均徭法、九等法和均徭事例 [日本]岩见宏(55) 明代两畿鲁豫的民养官马制度南炳文(69)清兵入关与吴三桂降清问题陈生玺(99) 乾隆十七年马朝柱的反清运动 [日本]铃木中正(125) 陆西星、吴承恩事迹补考 [澳大利亚]柳存仁(141) 略论明代的编民养马刘重日(163) 李自成史实三考方福仁(181)清代皇商介休范家商鸿逵(195)敦煌变文研究王重民遗稿(203)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陈尚君(245) 论苏轼的“技道两进”说徐中玉(271) 萨都剌登第年龄质疑张迎胜丁生俊(2s5)元杂剧人物的出场和“冲末” 杨鹤年(293) 菊花新曲破之发现及其意义胡忌(303)陶集札迻郭在贻(68、98)《能改斋漫录》读记张公弛(140、291) 顾炎武诗中之韵目代字富寿荪(161)江西出土碑志选考陈柏泉(180、194、270) 苏东坡“阳关三迭说”小议徐仁甫(244) 蚕豆与豌豆马里千(268)小品二则郑逸梅(284)《明清进士题名碑录》小札马泰来(292) 谈明铜活字本唐人诗集徐小蛮(316) 第十九辑,1981年第3辑中古文学丛考沈玉成傅璇琮(1) 李义山诗偶评黄侃遗稿(23)论《红楼梦》早期抄本的回前诗和回末诗对刘梦溪(31)论《魏风?伐檀》陈智贤袁宝泉(61) 《豳风?七月》历法考辨聂鸿音(71)关于《九辩》、《离骚》、《哀郢》中的一些问题张家英(83)与郭沫若、于省吾论学书平心遗稿(99) 伊尹的出身及其姓名陈奇猷(111) “左徒”与“登徒” 汤炳正(119)几阁考沈文倬(127)监门考吴荣曾(131)云梦秦简官私奴隶问题试探唐赞功(143) 汉简中所见物价考释徐扬杰(167)僮幹释疑彭神保(195)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幹李春润(215) 《大赦菴记》真伪考方积六(229)关于西辽史的几个问题周良霄(243) 方志渊源考辨黄苇(259)《清史稿?儒林?文苑传》校记汪宗衍(277) 吴虞与青木正儿唐振常(289) 《诗经》疑义解析徐仁甫(22)“官道”一解刘彭(118)汉魏司马门杂考(一) 杨鸿年(140)《文心雕龙》校注辨正陈书良(142、166、316)温飞卿《湖阴词序》辨林邦钧(194)唐大顺元年历荣孟源(214)《梦溪笔谈》札记二则马泰来(25s、276)洪全福假尸案罗尔纲(317)来函照登邹逸麟(320)第二十辑,1981年第4辑《红楼梦》讨论通信顾颉刚遗稿(1) 牛津大学所藏明代简本《水浒》残叶书后马幼垣(47)关于《九歌》的问题李延陵(67)《敦煌写本王梵志诗校注》补正项楚(89) 《宋诗话辑佚?古今诗话》按语补吴企明(115) 韩偓生平及其诗作简论陈伯海(125) 高明史料辨侯百朋(143) 剩和尚之狱及其它杨积庆(153)《补全唐诗》拾遗王重民辑录刘修业整理(159)关于金文中的“?京(?)、蒿、丰、邦”问题辨正黄盛璋(1s3)《西周?京新考》质疑宗德生(199) 镐京新考张懋镕(209)读《水经注》溱水篇札记祝鹏(213) 碣石新辨王育民(237)马尔蒂尼(卫匡国)在华活动及其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徐明德(249)璧流离和印度宝石贸易沈福伟(275)西汉献费考周振鹤周翔鹤(287)银雀山简本《孙子》校读举例李零(299) 读《清人别集丛刊》二则周采泉(317)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札记曹道衡(46、114、124)汉魏司马门杂考(二) 杨鸿年(140)后书钞阁读书记罗继祖(206、248)《文心雕龙》校注辨正陈书良(314)《金薯传习录》纪要晓今(320)第二十一辑,1982年第1辑《中国科学技术史》编写计划的缘起、进展与现状 [英国]李约瑟(1)李长吉歌诗研究林同济遗稿(17)记元刻《新编红白蜘蛛小说》残页黄永年(99) 麻城刘家和《金瓶梅》马泰来(111) 记《河东君柳夫人墓碣》瞿凤起(121) 读《李方膺叙传》质疑胡艺(125) 校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残稿的一点新发现附:被毁残存及未收书目提要沈津(133)“明保”与“保”考辨赵光贤(181)华不注考晁福林(197)人与夷王献唐遗稿(203)略论西突厥史中的若干问题林幹(229) 南宋海外贸易收入及其在财政岁赋中的比率郭正忠(255)宋金榷场贸易考略陈新权(271)金田起义时太平军的来源问题李微(291)评《<指物论>诠释》杨俊光(299)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举正弢甫(313) 菿闇述礼沈文倬(124、202、270、298)潘景郑寄沤填词图序谢国桢(132)寄沤题跋潘景郑(178)神瑛侍者与通灵宝玉是一是二? 周煦良(227)任堇叔遗稿跋郑逸梅(254)蒋毓英修《台湾府志》潘君祥(311)第二十二辑,1982年第2辑元人散曲概论隋树森(1)《西厢记》徐本屠本评释蒋星煜(37) 白仁甫二三事李修生(53)《双仙会》传奇作者考刘世德(57)汉诗管窥郑文(79)王粲《七哀诗》考 [日本]伊藤正文(113) 《白氏长庆集》人名笺证续编朱金城(129)楚官考吴永章(157)秦汉的上计和上计吏葛剑雄(181)刘知幾实录史学探源许冠三(201) 认《隋志》看汉隋之际史学的发展施丁(239) 《三国志集解》辨证赵幼文(263)关于伊尹的姓氏名号及其他王维堤(283) 秦观陆游名字解诂陈冠明(295) 《民报》的续刊及其争论杨天石(301)菿闇述礼沈文倬(36、52、282)高適《塞下曲》辨伪佟培基(77)《楚辞》待问录萧兵(112、198、238) 刘歆作《左传》一证徐仁甫(156) 《施耐庵生平探考》质疑徐朔方(180) 黄周星与《西游证道书》官桂铨(200) 海外译名知见录马泰来(262)《笔生花》作者邱心如家世考丁志安(299)。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治藏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19ZDA15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末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档案整理与研究”(15ZDB128)、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民国时期四川省县级通俗图书馆研究”(SC18B149)和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民国时期川康民族地区国家治理政策研究”(2019SYB08)研究成果之一。
【图林·史志】民国时期四川县级通俗图书馆发展研究———以四川营山县晋康图书馆为例●秦 慧 (西南民族大学 成都 610041)[摘 要]民国时期县级通俗图书馆为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开启民智、传播知识、普及教育方面的影响深远。
文章以四川营山县晋康图书馆为例,概述其创办缘由、发展历程以及从资金来源、读者服务、建章立制等方面深入分析其发展因素,并总结民国时期四川县级通俗图书馆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民国 四川 通俗图书馆[中图法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845(2021)02-0089-05[引用本文格式]秦 慧.民国时期四川县级通俗图书馆发展研究———以四川营山县晋康图书馆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2):89-93 通俗图书馆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独树一帜,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在开启民智、传播知识、普及教育等方面影响深远,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学界对通俗图书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较为发达的省级图书馆,而对西南地区县级通俗图书馆的关注较少。
本文选取四川省营山县晋康图书馆作为县级通俗图书馆的微观个案研究,从而丰富我们对四川县级及其他省份和其他城市的通俗图书馆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我们对近代图书馆事业变革和发展的宏观认识和理解。
1 晋康图书馆的创办缘由民国初期四川长年混战,各路军阀将各自势力范围内军、政、财、文等大权集于一身[1],不仅在政治上、军事上激烈相争,而且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极为重视,在各自防区内大力推进地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962022年7月总第202期第4期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engd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Serial.No.202,No.4Jul.202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歌舞剧的教育实践:以黎锦晖为论述中心谭 梅 范 月 陶 颖(成都大学 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摘 要:儿童歌舞剧是儿童戏剧的一种重要类型,它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萌芽,并在此后20年间得到迅速发展。
儿童歌舞剧的迅速发展既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儿童文学运动等时代因素的影响,也与以黎锦晖为代表的一大批儿童戏剧创作者们所开展的教育实践有关。
本文结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以黎锦晖为论述中心,探析萌芽时期儿童歌舞剧的创作特点,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歌舞剧的教育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儿童歌舞剧;教育实践;黎锦晖中图分类号: J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342(2022)04-96-08收稿日期:2022-02-27作者简介:谭梅(1979—),女,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博士;范月(1998—),女,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陶颖(1995—),女,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
① 谈凤霞:《启蒙思想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发生》,《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第70页。
·文艺论丛·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发现了儿童,出于对儿童的重视,儿童文学得到较快发展。
儿童戏剧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此时萌芽。
儿童戏剧是一种面向儿童,由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
与儿童诗歌、儿童散文、儿童小说、童话这些体裁相比,儿童戏剧具有直观性、故事性、动作性和趣味性,更能做到寓教于乐、寓美于乐。
因此众多热心儿童事业的知识分子不约而同地选择儿童戏剧这一体裁进行艺术创作与教育实践,而这一举动大大推动了萌芽时期儿童戏剧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研究·收稿日期:2022-02-16作者简介:胡静(1991—),女,山东大学(威海)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① 子荣:《论组织建设》,山西省档案馆:《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3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18页。
② 祝灵君:《适应新时代新挑战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党建研究》2018年第6期,第24-26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组织力建设探析胡 静(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摘 要:以“系统”模型研究党的组织力建设,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人民之问”有着独特的解释力。
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设定为“系统”,中国共产党无疑是系统的核心,其核心地位的确立亦是党的组织力建设的过程。
党的组织这一系统,内含着“群众路线”“自我调适”“精神文化”等元素,各元素的统合过程,便是“结构”建立联结的路径,从而形成“系统”的稳固样态。
党的组织力作为表征中国共产党性质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建设过程可阐释为以机构保障、力量凝聚、思想引导的方式进行的社会整合。
这一昭示了党组织核心强固的过程,传递着丰厚继承性的经验,将续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长期领导。
关键词:党的组织;党的组织力;系统;核心中图分类号: D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342(2022)04-01-13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整个工作的一部分,它必须与党的整个工作相联结,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
建党不是技术工作,如果脱离了党的整个工作,而孤立起来去进行建设,那就会把它降低到技术工作的地位。
①党的建设是党的组织力彰显的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揭开了宏大叙事中“建党—整党—治党”的历史进路,因而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组织力建设”为分析对象具有鲜明指向性。
鉴于此,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可解释为“系统工程”。
结合系统论的史学解释方法,系统的“接触与渗透—冲突与调适—融合与互动”的进阶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力生成、建构、发展过程相对应。
最高法、最高检与建设工程有关的12个公报案例裁判要旨作者|李燚律师,南京律协建设工程委员会副主任阅读提示:梳理最高法、最高检与建设工程有关的12个公报案例及裁判要旨,主要是拓展律师实务代理思路,而非推崇一案定论,毕竟公报案例并非指导性案例,参考须斟酌。
一、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不能对抗明显质量问题公报案例: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与吴江恒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裁判摘要:(1)承包人交付的建设工程应符合合同约定的交付条件及相关工程验收标准。
工程实际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承包人以工程竣工验收合格证明等主张工程质量合格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在双方当事人已失去合作信任的情况下,为解决双方矛盾,人民法院可以判决由发包人自行委托第三方参照修复设计方案对工程质量予以整改,所需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14年第8期(总第214期)二、承包人未经发包人同意对工程组织验收,单方向质量监督部门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则质检部门验收报告是否有法律效力公报案例:威海市鲸园建筑有限公司与威海市福利企业服务公司、威海市盛发贸易有限公司拖欠建筑工程款纠纷案裁判摘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建设工程竣工后,发包人应当按照相关施工验收规定对工程及时组织验收,该验收既是发包人的义务,亦是发包人的权利。
承包人未经发包人同意对工程组织验收,单方向质量监督部门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的,侵害了发包人工程验收权利。
在此情况下,质检部门对该工程出具的验收报告及工程优良证书因不符合法定验收程序,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13年第8期(总第202期)三、判决生效后原告又以实际争议标的额超出原诉讼请求为由,就超出的数额另行起诉的,法院是否应予受理?公报案例:河源市劳动服务建筑工程公司与龙川县人民政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裁判摘要:在民事诉讼中,一事不再理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当事人不得就已经向法院起诉的案件重新起诉;第二,一案在判决生效之后,产生既判力,当事人不得就双方争议的法律关系,再行起诉。
2024年第1期(总第202期)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Heilongjiang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1ꎬ202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N.202历史学研究清华简«筮法»尚中观念探赜孙㊀航ꎬ骆㊀炀(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ꎬ山东曲阜273165)摘㊀要:尚中思想是中国类型文化的基本要义之一ꎮ在清华简«筮法»中虽然没有专门的理论叙述ꎬ但是在具体筮例中并不难见尚中的观念ꎮ经过对相关内容的剖析ꎬ可以发现在清华简«筮法»中ꎬ尚中观念有着四个层次的义蕴ꎬ即数之中㊁卦之中㊁位之中和体之中ꎮ由于清华简«筮法»文本性质的限制ꎬ虽未能呈现出系统㊁成熟的理论形态ꎬ但以具体的形式反映了先秦时期尚中思想在卜筮领域的影响ꎮ关键词:清华简«筮法»ꎻ«周易»ꎻ中道ꎻ中庸中图分类号:B22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7-4937(2024)01-0139-05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数字卦研究 (20YJC720019)作者简介:孙航ꎬ1986年生ꎬ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ꎬ历史学博士ꎻ骆炀ꎬ1998年生ꎬ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硕士研究生ꎮ㊀㊀尚中思想是«周易»哲学的根本ꎬ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成为思想界的通义ꎬ甚至可以追溯至史前时期[1]88-90[2][3]10ꎮ它之所以能够在先秦时期得到广泛的认同ꎬ并在后世传承发展为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ꎬ关键不仅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判断是非的尺度ꎬ而且在于它具有指导人生和社会实践的实际价值ꎮ对此ꎬ学者有着清醒的认识ꎬ以为在不断变化的时间和空间中ꎬ消极的中足以 无大过 ꎬ积极的中足以 有作为 [4]ꎮ具体到清华简«筮法»而言ꎬ因其筮书性质的限制ꎬ表达比较隐晦ꎬ并未引起重视ꎬ故相关讨论明显欠缺ꎮ尽管它属于卜筮的技术性书籍ꎬ但是由之可观 大道 ꎬ窥见中国类型文化的基本要义之一(根据庞朴先生的研究ꎬ 中国类型的文化 是一种 以阴阳五行为骨架㊁以中庸思想为内容㊁以伦理道德为特色的文化 )[1]77ꎮ经过对清华简«筮法»内容的深入剖析ꎬ可以发现它从数之中㊁卦之中㊁位之中和体之中四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类型文化的尚中思想ꎮ㊀㊀一㊁数之中在清华简«筮法»中ꎬ筮数共有六个ꎬ分别为虚数七㊁六和恶爻八㊁五㊁九㊁四ꎮ从数值大小的角度讲ꎬ七为奇数五㊁七㊁九之中数ꎬ六为偶数四㊁六㊁八之中数ꎬ即七㊁六为筮数之中数ꎮ无论是从筮数出现概率的角度ꎬ还是从清华简«筮法»中涉及卦㊁爻内容之比例的角度ꎬ抑或是从 虚 和 恶爻 体用关系的角度讲ꎬ七㊁六不仅是筮数之中ꎬ而且是清华简«筮法»理论体系的基本盘ꎮ按照«系辞» 天一地二ꎬ天三地四ꎬ天五地六ꎬ天七地八ꎬ天九地十 的说法ꎬ在«周易»理论体系中ꎬ五㊁六被视为天地之中数ꎬ具有与众不同的数理特征ꎮ第一ꎬ五㊁六分别为天数㊁地数之中ꎬ为天地之中数ꎬ两者之和为十一ꎮ其中ꎬ一㊁三㊁五㊁七㊁九为天数ꎬ而以五为中ꎻ二㊁四㊁六㊁八㊁十为地数ꎬ而以六为中ꎮ第二ꎬ二㊁三㊁四㊁七㊁八㊁九ꎬ各自相乘ꎬ所得积数末位数字都发生变化ꎬ二二得四㊁三三得九㊁四四十六㊁七七四十九㊁八八六十四㊁九九八十一ꎬ而五㊁六两数自乘ꎬ末位数字则保持不变ꎬ五五二十五㊁六六三十六ꎬ所以五㊁六为天地之中数ꎮ第三ꎬ五㊁六两数ꎬ居乎中而能御乎外ꎬ所以不变ꎮ又不变而能应万变ꎬ所以居中ꎮ第四ꎬ五五二十五㊁六六三十六ꎬ和为六十一ꎮ以六乘六十一ꎬ为三百六十六ꎬ恰是一年三百六十六日之931数ꎬ合于天地自然之数[5]ꎮ据此ꎬ杨效雷和张金平先生认为ꎬ这正是淳化石桥陶罐刻十一个数字卦的缘由ꎬ反映了 尚中 的思想[6][3]205-208ꎮ可见ꎬ数之中的观念不仅有其古老的来源ꎬ而且存在明确的数理基础ꎮ在清华简«筮法»中ꎬ七㊁六为筮数之中ꎻ在«周易»中ꎬ七㊁八为筮数之中ꎬ而五㊁六为天数和地数之中ꎮ两者的理论体系及其中数虽然存在差异ꎬ但是从数的角度体现尚中的思想ꎬ则是彼此共通的要义ꎮ㊀㊀二㊁卦之中«系辞»曰: «易»之为书也ꎬ广大悉备ꎮ有天道焉ꎬ有人道焉ꎬ有地道焉ꎬ兼三材而两之ꎬ故六ꎮ六者ꎬ非它也ꎬ三材之道也ꎮ 这是将六爻一分为三ꎬ包括天㊁人㊁地三材ꎮ按照这种六爻三分的思维ꎬ中间两爻即三爻和四爻为人位ꎬ可以称之为 中爻 ꎬ是为 卦之中 ꎮ在清华简«筮法»中ꎬ 同 与 不同 之所论ꎬ恰如易卦中的三材之人位ꎬ即 卦之中 ꎮ第一ꎬ卦之中ꎬ需要以六爻卦的观念为依托ꎮ清华简«筮法»虽重在用四位分析法ꎬ体现四位八卦的观念ꎬ但也反映了六爻卦的理念ꎮ从清华简«别卦»来看ꎬ重卦与六爻卦的理念是存在的ꎮ将筮数七㊁六称为 虚 ꎬ充分说明了筮数七㊁六的符号化意义ꎮ从这个意义上说ꎬ在清华简«筮法»中已经存在符号卦的理念ꎬ«别卦»㊁卦位图㊁人身图中的易卦就是最好的证明ꎮ从«死生» 六虚 五虚同一虚 和«男女» 凡男ꎬ上去二ꎬ下去一ꎬ中男乃男ꎬ女乃女 看ꎬ确已有将六爻视为一个整体的观念ꎬ说明在清华简«筮法»中已经存在类似于 卦有六位 的观念[7][8]165-166ꎬ可能只是限于«筮法»理论体系的独特性ꎬ未能得到明确的体现ꎮ第二ꎬ卦之中的观念ꎬ在清华简«筮法»中有着较为具体的反映ꎮ第十七节«成»曰[9]103(下文凡引清华简«筮法»释文ꎬ皆本诸«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ꎬ并采用宽式ꎬ灵活处理ꎬ恕不一一说明):㊀㊀㊀凡成ꎬ同ꎬ乃成ꎮ㊀不同ꎬ乃不成ꎮ对这两个筮例如何理解ꎬ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ꎮ约而言之ꎬ大体可以分为三类ꎮ一是中心四爻说ꎮ整理者是从爻之相同的视角进行解释的ꎬ认为 同 是指第一例中心四爻皆为五ꎬ 不同 是指第二例中心四爻为七和六ꎬ筮数不同[9]103ꎮ季旭升先生从之[10]72ꎮ这是以四位卦的中心四爻为依据ꎬ观察筮数相同与否ꎬ判断 成 和 不成 ꎮ子居先生肯定以中心四爻解释的观点ꎬ并略作发挥ꎬ认为中心四爻皆五是为了 凸显中心四爻的重要性 ꎬ并不一定要求是特殊的筮数[11]27ꎮ可见ꎬ这一说法特别注重中心四爻的价值ꎮ二是中四爻说ꎮ与中心四爻的意见不同ꎬ谷继明先生根据第十二节«男女» 上去二ꎬ下去一 的办法提出一种意见ꎬ认为 同 是指第一例右卦和左卦的中四爻都是 七五五六 ꎬ 不同 是指第二例右卦中四爻为 七六七六 ꎬ和左卦中四爻为 六七六七 不同[12]25-26ꎮ这是以初爻和上爻之外的 中四爻 来解释 同 和 不同 ꎬ与中心四爻说视角不同ꎮ谢炳军先生认为第一例右卦和左卦中四爻相同ꎬ意味着谈判各方意见一致ꎬ而第二例中四爻不同ꎬ意味着讲和失败[13]54-55ꎬ也是这一思路ꎮ三是互体说ꎮ按照 上去二ꎬ下去一 的思路ꎬ郭和杰先生认为它们是 看互体卦象ꎬ两边卦象相同则为 同 ꎬ完全相反则为 不同 [14]ꎮ与此相同ꎬ李宛庭先生在肯定中心四爻说的基础上ꎬ将 上去二ꎬ下去一 应用于«成»节筮例的解读中ꎬ认为第一例左右两卦分别 上去二ꎬ下去一 ꎬ皆为巽卦ꎬ代表可成ꎻ第二例为离卦和坎卦ꎬ两者不同ꎬ代表不成[15]ꎮ对于清华简«筮法»ꎬ从卦例和筮辞一致性的角度看ꎬ以中心四爻解读 同 和 不同 的说法是可取的ꎮ从«果»节所陈述的诠释原则 如卦如爻ꎬ上下同状ꎬ果 看ꎬ«成»节属于 爻同 占法的范畴ꎮ以此观之ꎬ中心四爻说也更为可取ꎮ这样ꎬ它实际上是从 卦之中 的层面ꎬ体现了清华简«筮法»理论体系尚中的思想ꎮ㊀㊀三㊁位之中位之中ꎬ是清华简«筮法»尚中观念的基本内涵之一ꎬ有着较为具体的展现ꎮ第一ꎬ位之中ꎬ需要以三位经卦的理念为依041托ꎮ在«周易»中ꎬ二爻为 柔中 ꎬ五爻为 刚中 ꎬ分居上下卦之中ꎮ既中且正ꎬ故多吉ꎬ是«周易»尚中思想的体现ꎮ关于这一点ꎬ历来学者多有阐发ꎮ孔颖达认为中爻居中无偏ꎬ故能 统摄一卦之义 ꎬ且一以贯之[16]ꎮ程颐则认为二㊁五之中ꎬ之所以 吉者独多 ꎬ是因为 正未必中ꎬ中则无不正 ꎮ对于此义ꎬ钱大昕予以高度概括ꎬ说: «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ꎬ一言以蔽之ꎬ曰 中 而已矣ꎮ [17]有鉴于此ꎬ既可以将它视作 介于二者之间的中介 ꎬ也可以视作 超乎二者之外的中立 ꎬ还可以视作 驾乎二者之上的中正 ꎮ总之ꎬ它是 给僵持的双方带来新的生机的中和力量 [1]89ꎮ按照清华简«筮法»的说法ꎬ这就是四位卦的 位之中 ꎮ第二ꎬ在清华简«筮法»中ꎬ第十九节«志事㊁军旅»涉及 位之中 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尚中的观念ꎮ其文曰:㊀㊀㊀凡筮志事ꎬ而见同次于四位之中ꎬ乃曰争之ꎬ且相恶也ꎮ㊀如筮军旅ꎬ乃曰不和ꎬ且不相用命ꎮ对以上两例如何理解ꎬ学界存在不同的意见ꎮ括而言之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ꎮ一是四位中爻说ꎮ整理者以为 四位 是指右上㊁右下㊁左上㊁左下四卦ꎬ怀疑 见同次于四位之中 是指四位卦之次爻彼此相同ꎬ如第一例次爻皆为阴爻ꎬ第二例次爻皆为阳爻[9]105ꎮ对此ꎬ贾连翔㊁王化平和谷继明等先生皆持肯定的态度ꎬ并有程度不同的申述ꎮ贾连翔先生结合«成»节进行考察ꎬ怀疑这种诠释方法是将四位卦的十二爻分为三组:右卦和左卦的三爻和四爻㊁二爻和五爻㊁初爻和上爻各为一组ꎬ即每组四个爻ꎬ筮数一致为 同 ꎬ不一致为 不同 [18]151[19]234ꎮ王化平先生认为它们是通过比较上下卦相同爻位的筮数或阴阳进行诠释的ꎬ推测在理论上存在以右卦和左卦的初爻和上爻一致与否解卦的情况[8]180-182ꎮ这一认识ꎬ与贾连翔先生的看法有近似之处ꎮ谷继明先生则以爻之 中 和 应 解释此节的核心概念 中 ꎬ认为它是指上下左右四卦各自之 中 ꎮ之所以 相恶 ꎬ是因为四位卦 中爻的性质相同而不相应 ꎮ不相应为恶为不和ꎬ相应则为爱为和[12]25ꎮ二是四位卦序说ꎮ郭和杰先生否定整理者以 同次 为 次爻相同 的说法ꎬ以 次 为 次序 ꎬ认为 同次于四位之中 是指 卦象在四位中依父母㊁少男少女㊁中男中女㊁长男长女的次序各就其位 ꎬ强调 同次 是指 艮兑居右下ꎬ震巽居左下 [14]ꎮ这一认识ꎬ或是基于子居先生的卦序特意安排说而形成的:在对«志事㊁军旅»的解释中ꎬ子居先生以为这两个卦例震坎艮乾㊁巽离兑坤的卦序 是特意安排的 [11]27-28ꎮ第三ꎬ从卦例与筮辞的对应看ꎬ四位中爻说是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的ꎮ第一例和第二例相比ꎬ或因其四位之中相同的缘故ꎬ除命辞不同ꎬ曰 凡筮志事 或 如筮军旅 外ꎬ两者共用 见同次于四位之中 的占辞ꎬ其中后者是承上省略ꎻ其断辞虽然不同ꎬ但是意义是一致的:前一例谓 乃曰争之ꎬ且相恶也 ꎬ后一例谓 乃曰不和ꎬ且不相用命 ꎮ如前所述ꎬ在«成»节中ꎬ 同 是指中心四爻皆 五 ꎬ 不同 是指中心四爻为 七 和 六 ꎮ这里说 见同次于四位之中 ꎬ是以四位之中的 爻 同与不同判断吉凶ꎬ运用的同样是 爻同 占法ꎮ据 同ꎬ乃成 之例ꎬ问 志事㊁军旅 而 见同次于四位之中 ꎬ是应当 成 的ꎬ然而此处却说 乃曰争之ꎬ且相恶也 乃曰不和ꎬ且不相用命 ꎮ之所以如此ꎬ大概是因为事体不同ꎬ所尚不同的缘故ꎮ论 成 (讲和)尚 同 ꎬ论 志事㊁军旅 不尚 同 而尚 和 ꎬ 同 则为 争 为 不和 ꎮ总之ꎬ战与成ꎬ皆就敌我双方而言ꎮ战尚争ꎬ主要是敌我双方综合国力整体上的激烈较量ꎬ故曰 胜 ꎬ而以 内胜外 外胜内 论其吉凶ꎬ注重分析八经卦整体上的关系ꎮ成尚同ꎬ表现为双方外交使节的互相博弈ꎬ故曰 同 ꎬ而以 同 不同 论其吉凶ꎬ注重分析四位卦临界四爻的关系ꎮ«志事㊁军旅»主要是就我方而言ꎬ着重指内部的谋议ꎮ因此ꎬ四位卦的分析注重四位卦各卦中心一爻的关系ꎮ内部崇尚上下应和ꎬ故 凡筮志事ꎬ而见同次于四位之中 为 争之ꎬ且相恶也 ꎬ 筮军旅 而 见同次于四位之中 为 不和ꎬ且不相用命 ꎮ这里对四位中爻的重视ꎬ可以视为尚中观念的反映ꎮ㊀㊀四、体之中体之中ꎬ同样需要以六位卦的观念为依托ꎮ141在易卦中ꎬ和初爻㊁上爻相比ꎬ中四爻具有特殊地位[20]ꎮ«系辞»说: 若夫杂物撰德ꎬ辨是与非ꎬ则非其中爻不备ꎮ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ꎬ其善不同ꎬ二多誉ꎬ四多惧ꎬ近也ꎮ柔之为道ꎬ不利远者ꎬ其要无咎ꎬ其用柔中也ꎮ三与五同功而异位ꎬ三多凶ꎬ五多功ꎬ贵贱之等也ꎮ其柔危ꎬ其刚胜邪ꎮ 它详细论述了爻位㊁爻性和爻辞之间的普遍联系[21]47ꎮ据此ꎬ王弼提出 初上无位 的说法ꎬ曰: 初上者是事之终始ꎬ无阴阳定位也ꎮ 王船山予以发挥ꎬ说: 中四爻者ꎬ出乎地ꎬ尽乎人ꎬ而应乎天ꎬ爻之成德备于此矣ꎮ [22]其言辞虽然不同ꎬ但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ꎬ都是以除初爻和上爻之外的二爻㊁三爻㊁四爻㊁五爻为 中爻 ꎬ强调中四爻在易卦中的重要性ꎮ后世所谓 互体 ꎬ正是就 中四爻 而言ꎮ仿照互体的思路ꎬ暂且将清华简«筮法» 上去二ꎬ下去一 的方案称为 体之中 ꎮ第一ꎬ在清华简«筮法»中ꎬ第十二节«男女» 上去二ꎬ下去一 的内容ꎬ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 体之中 的尚中观念ꎮ其文曰:㊀㊀㊀凡男ꎬ上去二ꎬ下去一ꎬ中男乃男ꎬ女乃女ꎮ从其内容看ꎬ此节是 筮问生育男女 ꎮ整理者认为ꎬ这一卦例右侧上卦去其自上二爻ꎬ下卦去其自下一爻ꎬ左侧的卦同样操作ꎬ结果其中间都是坎卦ꎬ代表男性ꎬ为得男之象[9]96ꎮ在此基础上ꎬ贾连翔先生认为它类同于后世以互体解卦的方式[18]144[19]227ꎮ于此ꎬ刘大钧先生讲得更为明白ꎬ认为 上去二ꎬ下去一 是指 六画卦除去上爻㊁五爻和初爻 ꎬ用的是 八卦互体之说 ꎬ 中男乃男ꎬ女乃女 是指 中间二㊁三㊁四爻互体所成之卦为阳卦则生男ꎬ为阴卦则生女 [23]ꎮ与之相类ꎬ谷继明先生承认«男女»节的诠释是取左右两卦二至四爻ꎬ看其男女属性予以判断ꎬ认为它和互体的思维相通㊁目的相同[12]26ꎮ不同的是ꎬ谢炳军先生否定自互体的视角进行解释ꎬ认为它是用删减四位卦之后的卦体性质进行判断[13]54ꎮ这一说法固然有其合理性ꎬ但忽视 上去二ꎬ下去一 与互体的一致性ꎬ拒绝自互体的视角进行考察ꎬ既不符合易学的传统ꎬ也无益于问题的解决ꎮ以上几种解释虽有不同ꎬ但皆是以 中 为方位名词ꎮ与此不同ꎬ季旭升先生认为 中 可以有三种解释:一是形容词说ꎬ即 中男 为一个词ꎬ是相对于长男㊁少男而言ꎻ二是名词说ꎬ即 中 指 中间的爻 ꎬ 中男 包括长男㊁中男㊁少男ꎻ三是动词说ꎬ即以 中 为 得 ꎬ 中男 为 得男卦 [10]54-55ꎮ从筮例看ꎬ这里明确说 上去二ꎬ下去一 ꎬ因此所谓 中 是方位名词ꎬ指一卦六爻除去上面两爻和下面一爻后余下的三爻在整个卦中的位置ꎮ第二ꎬ在此处所举成例之外ꎬ子居先生还予以推论ꎬ假设遇到 左右各得一男卦一女卦 的情况ꎬ认为 似是继续执行该步骤ꎬ即右卦居上ꎬ左卦居下ꎬ再次 上去二ꎬ下去一 ꎬ以剩下的一个卦象判断男女[11]25ꎮ这固然是善意的周全ꎬ但«筮法»本身只是些经典案例ꎬ恰恰是不周全的ꎮ按照此处 上去二ꎬ下去一 而观其所余之爻组成之卦的性别判断男女的方法ꎬ确如子居先生所见ꎬ会有三种情况出现:一是所余之爻组成的卦ꎬ左右两个皆为男卦ꎻ二是左右皆为女卦ꎻ三是一个男卦ꎬ一个女卦ꎮ依据 中男乃男ꎬ女乃女 的判断方法ꎬ前两种情况易知ꎬ第三种情况则不可知ꎮ这里只记前两种情况ꎬ而不记第三种ꎬ大概是从肯定性经验的角度出发ꎬ记其准确率高且易于判断的情况ꎬ而第三种情况因男女混杂ꎬ不易判断ꎬ或者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判断方法ꎬ故而未论ꎮ子居先生所说的方法ꎬ作为一种推测ꎬ不失为应对第三种情况的一种可行性方案ꎬ但它未必是唯一的ꎮ对于左右各得一男卦一女卦的情况ꎬ按照此例可以重新筮卦ꎬ直到出现 中男乃男ꎬ女乃女 的卦象为止ꎮ除此之外ꎬ遇到双生的情况如何判断ꎬ同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ꎮ由上可知ꎬ清华简«筮法»将 上去二ꎬ下去一 这一方法应用到具体的诠释之中ꎬ体现了对卦体中间三爻的重视ꎬ蕴含有尚中的观念ꎮ结㊀语总之ꎬ 中 是«周易»所透露出的最古老的哲学概念之一ꎬ经孔子之手上升为哲学范畴ꎬ并逐渐形成了一套 中庸之道 的思想体系[21]50ꎮ就清华简«筮法»而言ꎬ鉴于其理论体系的特殊性ꎬ虽然远远无法建构 中庸之道 的思想体系ꎬ但是通过对其相关内容的分析ꎬ可以揭示出 中 的四个241维度:数之中㊁卦之中㊁位之中㊁体之中ꎮ四者一体ꎬ共同展现了清华简«筮法»尚中观念的基本面貌ꎮ这种对 中 的重视ꎬ应是先秦时期尚中思想在易学领域的应用和体现ꎬ与清华简«保训»篇所阐释的中道思想正相呼应ꎮ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尚中思想在先秦时期流传的广度和深度ꎮ参考文献:[1]㊀庞朴:«阴阳五行探源»ꎬ«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ꎮ[2]㊀郑吉雄:«中国古代形上学中数字观念的发展»ꎬ«周易研究»2006年第5期ꎬ第16-17页ꎮ[3]㊀张金平:«考古发现与易学溯源研究»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ꎮ[4]㊀赖贵三:«说 易 在上古的形成㊁流传与诠释»ꎬ«易学思想与时代易学论文集»ꎬ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版ꎬ第151-152页ꎮ[5]㊀顾净缘:«周易发微»ꎬ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版ꎬ第115-117页ꎮ[6]㊀杨效雷㊁张金平:«陕西淳化西周陶罐筮数易卦新探»ꎬ«周易研究»2013年第4期ꎬ第31页ꎮ[7]㊀王化平:«读清华简‹筮法›随札»ꎬ«周易研究»2014年第3期ꎬ第72页ꎮ[8]㊀王化平㊁周燕:«万物皆有数:数字卦与先秦易筮研究»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ꎮ[9]㊀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四 下册)ꎬ上海:中西书局2013年版ꎮ[10]㊀季旭升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四)读本»ꎬ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版ꎮ[11]㊀子居:«清华简‹筮法›解析»(修订稿上)ꎬ«周易研究»2014年第6期ꎮ[12]㊀谷继明:«清华简‹筮法›偶识»ꎬ«周易研究»2015年第2期ꎮ[13]㊀谢炳军:«清华简‹筮法›理论性与体系性新探»ꎬ«理论月刊»2015年第6期ꎮ[14]㊀郭和杰:«清华简‹筮法›全文注解(附‹别卦›)»ꎬ易学网ꎬ2014年10月5日ꎮ[15]㊀李宛庭:«‹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四) 筮法›研究»ꎬ台中: 国立中兴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ꎬ2016年ꎬ第181-182页ꎮ[16]㊀孔颖达:«周易正义»ꎬ«十三经注疏»(上)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ꎬ第90页ꎮ[17]㊀钱大昕:«潜研堂集»ꎬ吕友仁校点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ꎬ第39页ꎮ[18]㊀贾连翔:«出土数字卦材料整理与研究»ꎬ北京: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ꎬ2014年ꎮ[19]㊀贾连翔:«出土数字卦文献辑释»ꎬ上海:中西书局2020年版ꎮ[20]㊀尚秉和:«焦氏易诂»ꎬ张善文校理:«尚氏易学存稿校理»(第1卷)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ꎬ第21-23㊁26页ꎮ[21]㊀萧汉明:«论‹周易›的哲学思想与爻性爻位的关系»ꎬ«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ꎮ[22]㊀王夫之:«周易内传»ꎬ«船山遗书»(第1册)ꎬ北京:中国书店2016年版ꎬ第291-292页ꎮ[23]㊀刘大钧:«读清华简‹筮法›»ꎬ«周易研究»2015年第2期ꎬ第8页ꎮ[责任编辑:王㊀昊]341。
2024年第1期(总第202期)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Heilongjiang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1ꎬ202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N.202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从抗拒到接纳史蒂文斯诗学中赫拉克利特 流变 观探赜杨㊀胜㊀男(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ꎬ哈尔滨150025)摘㊀要:史蒂文斯是20世纪初美国诗坛重要诗人之一ꎮ他作品中丰富的措辞㊁多变的意象以及哲人般的洞见令其在美国诗坛独树一帜ꎮ他在哲学领域的广泛涉猎ꎬ丰富了他的思考和创作ꎬ但也为他的作品蒙上了玄妙的面纱ꎮ这使得部分史蒂文斯的研究者将视线转向哲学领域ꎬ以期从另一视角探究其诗歌的意蕴ꎮ对史蒂文斯而言ꎬ赫拉克利特 流变 代表着现代意识的不断变迁以及我们对现实的认知的不稳定性ꎮ他的诗歌试图通过实验语言和形式捕捉体验的短暂本质和想象的流动性ꎮ通过接受变化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条件ꎬ史蒂文斯发展出了一个细腻而又变革性的而非固定和绝对的诗歌视角ꎮ他的动态观点使他的美学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保持一致ꎬ同时也反映了源自古典哲学的无常主题ꎮ通过对他的主要作品的紧密分析ꎬ探讨流变观对史蒂文斯现代性的诗意描绘的重要性ꎬ从而可以揭示他的诗学是如何从最初抵制流变所提出的形而上学问题ꎬ最终转变为接受变化作为他艺术视角的现实基础的ꎮ关键词:华莱士 史蒂文斯ꎻ赫拉克利特ꎻ 流变 观中图分类号:I71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7-4937(2024)01-0097-06基金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优秀科研团队 中西比较文学创新团队 资助项目ꎻ2022年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 创伤视阈下的种族性回归 索尔 贝娄小说研究 (WY2022043-C)作者简介:杨胜男ꎬ1985年生ꎬ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讲师ꎮ㊀㊀华莱士 史蒂文斯(1879 1955)是20世纪美国诗坛独具魅力的人物ꎮ这位大器晚成的 哲学诗人 善于思考ꎬ热爱读书ꎬ尤其在哲学方面涉猎广泛ꎮ他常常以诗论诗ꎬ被后人称为 二十世纪英语作家中最富有哲学意蕴的诗人 [1]ꎮ然而晦涩的哲学思辨和生僻的用词ꎬ往往令他的诗歌玄妙难解ꎮ对于学界来说ꎬ一方面史蒂文斯独特的创作风范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场域ꎬ另一方面史蒂文斯深奥的诗观使研究者不得不转向文学之外的其他领域ꎬ用更宽泛的视角探究史蒂文斯诗歌的意蕴ꎮ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ꎬ史蒂文斯被纳入学者的研究视野ꎬ中西方学界已结合了哲学㊁语言学㊁美学㊁跨文化㊁心理学㊁宗教等各个视角对史蒂文斯诗歌中出现的概念如 想象与现实 存在与虚无 秩序与混乱 信仰与救赎 加以诠释ꎬ对诗歌用词的 抽象性 词源情结 韵律性 诗意性 和 意象性 等加以探讨ꎬ对诗歌的创作风格与 浪漫主义 超验主义 人文主义 女性主义 中国古诗词 的作品进行了比较ꎬ这些成果都为史蒂文斯诗学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ꎮ但纵观之前的研究ꎬ有两个领域少有涉及:其一是史蒂文斯晚期 流变 主题的转向ꎬ其二是前苏格拉底智慧在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演绎ꎮ本文将以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ꎬ前544 483)的 流变 学说为切入点ꎬ分析史蒂文斯晚期作品中的 流变 情结ꎬ基于史料考量史蒂文斯对赫拉克利特思想的触及ꎬ并用文本分析法在史蒂文斯诗歌中探究其表现ꎬ展现史蒂文斯诗歌中对于 流变 思想的感悟和接受ꎬ以期为史蒂文斯诗观的溯源探究提供新的依据ꎬ也为史蒂文斯诗歌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ꎮ79㊀㊀一㊁赫拉克利特 流变 说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ꎮ作为爱菲斯(希腊语Eφεσσοζ)学派的创始人ꎬ他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ꎮ这位 晦涩哲学家 被黑格尔(G.W.F.Hegel)认为是辩证法的奠基人ꎬ并称: 没有一个赫拉克利特的命题ꎬ我没有纳入我的逻辑学中ꎮ [2]恩格斯曾评价: 赫拉克利特是首位明白阐述万物存在着ꎬ同时又不存在着ꎬ因为万物皆在流动ꎬ万物皆在变化着ꎬ万物皆在不断产生与消灭的过程中ꎮ [3]20赫拉克利特著有«论自然»一书ꎬ内容包括 论万物 论政治 和 论神灵 三部分ꎬ但并未完整留传下来ꎮ尽管如此ꎬ他尚有130余条残篇流传于世ꎬ为同时期哲学家最多ꎬ足见他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ꎮ罗素(Ber ̄trandArthurWilliamRussell)将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主要归为四个方面:一是永恒与变化ꎻ二是对立面的统一ꎻ三是理性的规律ꎻ四是心理学与伦理学[4]ꎮ本文主要探寻 永恒与变化 即赫拉克利特的 流变 说在史蒂文斯晚期诗歌中的体现ꎮ赫拉克利特将火看作世界的本源ꎬ他称: 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ꎬ既不是任何神ꎬ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ꎬ它过去是㊁现在是㊁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ꎬ按照一定分寸燃烧ꎬ按照一定分寸熄灭ꎮ [3]44 活火 这个概念突出了运动变化的永恒性ꎮ对于赫拉克利特来说ꎬ这团 活火 预示着万物生生不息地流动和转化ꎬ万物化为火ꎬ火又化为万物ꎬ两者并行ꎬ时刻运动着ꎮ 火生于土之死ꎬ气生于火之死ꎬ水生于气之死ꎬ土生于水之死ꎮ火死则气生ꎬ气死则水生ꎮ土死生水ꎬ水死生气ꎬ气死生火ꎻ反过来也一样ꎮ [3]90一切事物都换成火ꎬ火又换成一切事物ꎬ正像货物换成黄金ꎬ黄金换成货物一样[3]105ꎮ正是这种 按照一定分寸的 守恒运动ꎬ带来了整体的稳定ꎮ因此ꎬ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是 过去㊁现在和将来总是如此 ꎬ它一直保持着相同的状态并没有生成或消亡ꎮ赫拉克利特如此朴素直接的哲学观点ꎬ是如何跨越千年被纳入史蒂文斯的视野的?以下我们基于史料ꎬ考量史蒂文斯对赫拉克利特思想跨时空的 惊鸿一瞥 抑或是 持久凝望 ꎮ㊀㊀二㊁史蒂文斯与赫拉克利特的渊源史蒂文斯诗学的研究者ꎬ在开始之初面临的最大障碍亦最大乐趣是史蒂文斯的诗歌不炫耀哲学家的名字ꎬ也不直接引用他们的名言ꎮ与同时代的埃兹拉 庞德(EzraPound)和T.S.艾略特(ThomasStearnsEliot)不同ꎬ史蒂文斯不是那种会告诉我们其想法出处的作家ꎬ更不会点出他们的名字ꎮ尽管他爱好读书㊁熟悉至少是知道众多的希腊哲学家ꎬ但在他现存的共12万余字的作品中ꎬ却仅有3位被提到ꎬ且次数甚少:柏拉图3次㊁亚里士多德2次㊁苏格拉底1次[5]107ꎮ赫拉克利特的名字从未出现在他的诗歌和演讲中ꎬ因此我们只能从史蒂文斯的书信中ꎬ探寻两者关联的蛛丝马迹ꎮ1944年3月ꎬ史蒂文斯在给友人的信中称ꎬ自己有幸拿到了约翰 伯内特(JohnBurnet)的«早期古希腊哲学»(EarlyGreekPhilosophy)一书[6]461-462ꎮ在之后4月的信中史蒂文斯称他已经阅读了该书的一部分ꎬ并且提到了伯内特对巴门尼德(ParmenidesofElea)的评价ꎮ在该书的编排上ꎬ巴门尼德一章正是在赫拉克利特之后ꎮ这使我们推断史蒂文斯可能此时已经读完了有关赫拉克利特的章节ꎮ在这本书中ꎬ伯内特用了48页的篇幅详细介绍了赫拉克利特的个人生平㊁思想理论和格言式的写作风格ꎬ并收录了他留存的130余条残篇ꎮ此外ꎬ1951年史蒂文斯在芝加哥大学的演讲«哲学集»(ACollectofPhilosophy)中ꎬ引用了罗杰斯(RogersꎬArthurKenyon)在其著作«学生哲学史»(AStudentᶄsHistoryofPhilosophy)中的话来总结叔本华的学说[7]ꎮ可见史蒂文斯应该阅读过这本«学生哲学史»ꎮ而该书中ꎬ有一章概述了赫拉克利特及其相关思想ꎬ其中主要涉及他的 流变 思想㊁世界本源说㊁对立统一说以及逻格斯说ꎮ另外ꎬ柏拉图(Plato)对赫拉克利特的思想尤其是 流变 说也有继承ꎬ而史蒂文斯曾不止一次在信中表达对柏拉图思想的热衷[6]42㊁82㊁98㊁306ꎮ然而ꎬ通过以上的史料考证ꎬ我们也只能推断史蒂文斯曾经阅读过有关赫拉克利特的著作ꎮ在史料上ꎬ目前还无法考证在史蒂文89斯青年时期ꎬ尤其是他在哈佛期间(1897 1900)是否曾经读过赫拉克利特的文字并受到启发ꎮ对于两者思想的关联ꎬ我们在回归史蒂文斯的作品后ꎬ找到了答案ꎮ㊀㊀三㊁史蒂文斯晚期诗歌中的 赫拉克利特河 1950年出版的«秋日极光»(TheAurorasofAutumn)是史蒂文斯最后一本新诗诗集ꎮ全集收录32首他在1947 1949年间创作的诗歌ꎮ与以往诗歌集中关注 想象 与 现实 的关系不同ꎬ«秋日极光»有了隐约的主题转向ꎬ评论家B.J.莱格特(B.J.Leggett)称这部诗集中 大部分诗篇是关于 流变 ꎬ即与当下的割裂ꎮ史蒂文斯在早期诗歌中追求与现实一致的努力ꎬ在此受到了另一威胁ꎬ那就是现实的无情变化 [5]64ꎮ值得注意的是ꎬ在上文我们基于现有史料ꎬ推断史蒂文斯较早是在1944年接触到赫拉克利特的思想ꎮ而«秋日极光»是这之后出版的最近一本诗集ꎬ此前史蒂文斯的诗歌大多被置于想象与现实的拉扯中ꎬ而此次诗歌主题的转向令我们推断«秋日极光»的创作或多或少受到了赫拉克利特 流变 观的影响ꎬ而我们下文将要提到的那条 不能两次被同样踏过的河 将更加证明这一推测ꎮ史蒂文斯对«秋日极光»诗集名字的解释是: 标题中的极光指的是北极光ꎬ也就是偶尔能在哈特福德(Hartford)看到的北极光ꎮ这些光ꎬ象征着悲伤而荒凉ꎮ [6]852这种悲凉之感随后被写入诗歌ꎬ以表达他对 一切皆流 的无奈与感伤ꎮ 赫拉克利特河 就此在他的诗歌中开始流淌ꎬ起点便是«洪流的孤独»(TheSolitudeofCata ̄racts)[8]424ꎮB.J.莱格特在评论史蒂文斯诗集«秋日极光»时ꎬ谈及该诗时称史蒂文斯把 流变 的象征物 从极光转换成了赫拉克利特河(Heracli ̄tus-inspiredriver) [5]67ꎮ因为诗歌开篇即写道 他从未对这条斑驳的河流有过两次同样的感觉 ꎬ这不免让人联想到赫拉克利特的 流变 说ꎮ如前所述ꎬ赫拉克利特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一切都在流动和变化之中ꎮ在他现存的残篇中有三则以过河为例ꎬ阐述这一观点:当踏入同一条河流ꎬ会不停地遇到新的水流[3]30ꎻ我们踏入又非踏入同一河流ꎬ我们存在亦不存在[3]65ꎻ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3]106ꎮ其中最著名的是柏拉图对赫拉克利特言论的引用: 赫拉克利特曾说一切皆流ꎬ无物常住ꎬ他把万物比作川流ꎬ断言我们不能两次走下同一条河ꎮ [3]32因此ꎬ评论家埃莉诺 库克(EleanorCook)将史蒂文斯«洪流的孤独»的开篇句称为 教科书式的范例来呼应赫拉克利特的 人不能两次跨过同一条河 [9]245ꎮ然而20世纪初的西方思潮涌动ꎬ在哲思思辨大行其道的年代ꎬ如此经典的金句出现在文人的作品中并不稀奇ꎮ但史蒂文斯不仅是将其拿来引用ꎬ更将其纳入接下来的诗歌意象中ꎬ借以言说他对 流变 的诗意思索ꎮ在史蒂文斯后期诗歌中ꎬ这条 赫拉克利特河 绵延流淌ꎬ未曾停歇ꎮ诗人对这代表沧桑变化的湍湍 洪流 ꎬ对这宿命般通向死亡的 赤黑的河 ꎬ从«秋日极光»中的无奈与抗拒ꎬ最终化解为«岩石»(TheRock)中的坦然面对ꎬ而诗人思想变化的本身ꎬ恰似也在无声地证明 赫拉克利特河 隐性的存在ꎮ(一)无奈与抗拒:«秋日极光»中的 赫拉克利特河在«秋日极光»中有3首颇为有代表的河流诗歌:«洪流的孤独»㊁«乡下人»(TheCountry ̄man)[8]428㊁«退化的隐喻»(MetaphorAsDegenera ̄tion)[8]444ꎮ它们在«秋日极光»中相互呼应ꎬ巧妙连贯地展示了史蒂文斯对 一切皆流ꎬ无物常驻 的无奈和抗拒ꎮ«洪流的孤独»是«秋日极光»中的第一首河流诗ꎮ他是 赫拉克利特河 在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源头ꎮ如前所述ꎬ«秋日极光»的开篇ꎬ诗人即给出了赫拉克利特的命题来表示现实的流动不定:你 永远无法两次感受同一条河 ꎬ因为它 永远都不会以一种方式流淌两次 ꎮ接着ꎬ诗人抛出了赫拉克利特的另一个命题: 它流经各处ꎬ仿佛是全然未动的一个整体ꎮ 赫拉克利特曾说: 它因变化而静止ꎮ [10]一切的运动发生在内部ꎬ而内部事物的永恒转化ꎬ维持了整体世界的永恒稳定ꎮ在这里诗人看到了河流的运动ꎬ而整体来看ꎬ这种运动却似乎又是静止的ꎮ这时ꎬ野鸭的 振翼激起了湖面的涟漪 ꎬ搅动了 思绪一样的山丘 在 湖中的倒影 ꎮ史蒂文斯曾解释说: 像思绪一样的山丘 可以理解为 像山丘一样99的思绪 ꎮ深埋在湖面的山的倒影有第二个特征ꎮ湖面的波光让山的倒影有点不真实:像思想一样ꎮ [6]823莫纳达克山是新英格兰的一座山(Monadnock在英文中有山丘之意ꎬ在此史蒂文斯一语双关ꎬ用复数形式来泛指山丘ꎬ又将单词首字母大写ꎬ使其作为专有名词ꎬ暗指真实存在的莫纳达克山)ꎬ这座海拔965米的山ꎬ曾经出现在拉尔夫 沃尔多 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和亨利 大卫 梭罗(HenryDavidThoreau)的著作中ꎬ也在史蒂文斯之前和之后的作品中反复出现ꎮ学者普遍认为 山 在史蒂文斯的诗中往往代表着触及不到的所谓 永恒的真实 ꎬ如同诗歌下文所说的 看似真实却如此的不真实 ꎮ诗人想要 走在他旁边 与这流动的世界平行ꎬ而不想被卷入其中与之同流ꎮ诗歌结尾处ꎬ诗人清晰地表达了他对永久安宁的渴望ꎬ与逃脱死亡命运的夙愿: 在梧桐树下ꎬ在被钉得紧紧的月光下/他希望他的心脏停止跳动ꎬ他的思绪得以安歇/永恒久远ꎬ没有任何野鸭/或者不是山的山ꎬ只想知道那会是怎样的感受ꎬ/只想知道解脱的感觉/从毁灭中ꎮ 这种 毁灭中的解脱 是 不受制于死亡 [9]245ꎮ值得注意的是ꎬ在此诗集发表之时ꎬ史蒂文斯已经年近70岁ꎬ此时的他一改年轻时的锋芒ꎬ对于万物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颇感无奈ꎬ诗人不愿随时光向前ꎬ因为它的归宿是死亡ꎮ这一情绪在«乡下人»中得以延续和扩张ꎮ在«乡下人»中ꎬ诗人对 流变 的无奈情绪上升到抗拒ꎬ诗的开篇就展示了时间势不可挡的流动ꎮ赤黑的河 斯瓦塔拉 在向下流 ꎬ最终汇入 赤黑的海 ꎮ此处向下流淌的河是在照应«洪流的孤独»中的 洪流 ꎬ即那条永不停步的 赫拉克利特河 ꎮ河的颜色是黑的ꎬ暗示着它流向死亡ꎮ在河流的涌动中ꎬ 那沉重的山 正 悬于你头顶 ꎮ这座代表恒久不变的 山 再次出现ꎬ与流动的河形成了静与动的对比ꎮ 一个乡下人走在你旁边 同«洪流的孤独»中出现的人物一样ꎬ他愿与流动的河平行而走ꎬ而不愿被卷入时间的洪流ꎬ不愿流向另一端的死亡ꎮ他不关心河流的开始也不关心它的归宿ꎬ只关注他当下 赤黑的涌动 ꎬ只 在乎斯瓦塔拉正在呼吸 ꎬ在乎那条被称作 斯瓦塔拉 的河ꎮ在这里作者将命名(语言)看作和想象一样都是暂时的存在ꎬ而他关注的只是这即可的存在ꎬ他只想停留在当下ꎮ 他在你旁边没有说话ꎮ/他在那里因为他想在那里ꎮ 诗人直白地表露出对 流变 的抗拒ꎬ对走向死亡的拒绝ꎮ然而ꎬ尽管他不愿随波逐流ꎬ最终还是逃不脱 流变 的命运ꎮ在诗的结尾ꎬ他看着 一个赤黑的存在ꎬ慢慢地ꎬ转向另一个赤黑的名字 ꎮ想象㊁思考㊁语言都无法静止ꎬ只能不断变化ꎮ这条被命名为 斯瓦塔拉 的河ꎬ已经不再是 斯瓦塔拉 ꎬ它抛下了这个名字ꎬ去寻找下一刻的意义ꎮ如果说在前两首诗歌中诗人还在含蓄地表达着当下与死亡的思考ꎬ那么«退化的隐喻»作为«秋日极光»中最后一首 赫拉克利特河 之诗便明白地袒露出作者对生死的思索ꎮ诗歌开篇说ꎬ 有一个像大理石一样白的人 坐在树林里 ꎬ想象着死亡ꎻ另外一个人 在黑暗的空间里 沉思着河流的嘈杂 ꎮ白色代表着生ꎬ黑色预示着死ꎬ而河流代表着运动ꎬ死亡是它的归宿又是它的开始ꎮ此处呼应了赫拉克利特在其残篇中对生死的叙述: 在我们身上ꎬ生与死ꎬ醒与梦ꎬ少与老ꎬ都始终是同一的东西ꎮ后者变化了ꎬ就成为前者ꎬ前者在变化ꎬ又成为后者ꎮ [3]102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生死都是万物流转的过程ꎬ对立之物最终会走向统一ꎮ对于那嘈杂的河流ꎬ诗人说: 可以确定的是那条河/不是斯瓦塔拉ꎬ那赤黑的河/那绕着地球ꎬ穿过天空ꎬ/在宇宙空间中旋转的河ꎮ/不是斯瓦塔拉ꎮ它是一直存在的ꎮ/是那斑驳流动的河 这里 斯瓦塔拉 再次流过ꎬ与上一首诗呼应ꎬ作者再次表明这条川流不息的河已不再叫 斯瓦塔拉 ꎬ因为河水的瞬息变化使得命名在发生时就已失去意义ꎮ但他还是那条 斑驳流动的河 ꎬ永恒变化的河ꎬ那条 赫拉克利特河 ꎮ面对着一切的变化ꎬ作者毕生颂扬的 想象 ꎬ那让人类与真实世界紧密相连ꎬ让诗歌通往最高虚空的 想象 ꎬ变得无能为力ꎬ它似乎无处安放而悄然退化ꎮ在诗人眼里诗歌是能让人们最接近真实的手段ꎬ而对于这真实世界的无常ꎬ诗人在1949年的信中感悟到了 诗的本质是变化 [6]468ꎮ对于他来说ꎬ 必要的是要意识到ꎬ变化是恒常不变的 [6]366ꎮ因此ꎬ在诗中诗人将生命的死与想象的灭亡联系起来ꎬ同样面对万千的变化ꎬ想象会衰001弱而褪去ꎬ而生命也趋向终结ꎮ诗的最后一段ꎬ诗人转向描述岸边 黑色的紫罗兰向下长到岸边/记忆的苔藓将绿色覆与河面ꎬ随它向前 ꎮ代表死亡的 黑色紫罗兰 垂入河岸迎接河流的眷顾ꎬ而象征生命的 绿色 早已投入河水ꎬ随波逐流ꎮ此刻诗人再次呼应了赫拉克利特的 生死同一 说ꎬ就这样生与死流动转换ꎬ在川流不息中融为一体ꎮ«秋日极光»的3首河流诗ꎬ连贯一致地呈现出作者这一阶段对 流变 产生的挣扎情绪ꎮ此时的 赫拉克利特河 在诗人眼中是 赤黑的 湍急的 涌动的 毁灭 ꎬ而面对它我们是 孤独的 ꎬ会 退化 进而 死亡 而无法 解脱 ꎮ在诗人看来ꎬ无论是想象㊁诗歌还是人生ꎬ似乎都逃不开这变化的无常ꎬ最终只能走进死亡的漩涡ꎮ尽管 生死同一 ꎬ但诗人却只想 停留 以得 安宁 ꎮ诗人想要抵抗却无能为力ꎮ然而ꎬ诗人的这些情绪在«岩石»这部诗集中却悄然发生了转变ꎬ由抵抗变成了接受ꎮ(二)接受与和解:«岩石»中的 赫拉克利特河«岩石»是诗人生前出版的最后25篇诗歌的合集ꎮ这组诗歌并未单独出版ꎬ而是作为了1954年出版的«史蒂文斯诗选»(TheCollectedPoemsofWallaceStevens)的最后一章ꎮ这一系列诗歌 出人意料地朴实无华ꎬ剥去了前几卷书中浮夸的想象力和认识论上的困惑 [5]62ꎻ «岩石»中的许多诗歌呈现了诗人的衰老和虚弱ꎬ以及他与其一生所求却未曾触及的现实的渐行渐远ꎮ [5]72正如«岩石»系列的大部分诗歌所表达的那样ꎬ作者在诗歌生涯的最后ꎬ与早年间所有的纠结和解了ꎮ对于 一切皆流 的世界ꎬ诗人也展现了释然的姿态ꎮ«岩石»的第一首诗题为«一个睡着的老人»(AnOldManAsleep)[8]501ꎬ从中不难看出ꎬ史蒂文斯在迟暮之年的转变ꎬ这种转变是温和明朗的ꎮ在这首短诗的开篇ꎬ作者写道: 两个世界都已入睡ꎮ 这是他终其一生辗转奔波的两个世界:想象与真实ꎮ两者之间的纠缠与拉扯贯穿了史蒂文斯的全部诗歌生涯ꎮ然而ꎬ现在他们都睡着了ꎮ这也许是70岁的史蒂文斯身体渐弱的真实感受ꎬ亦或是他在经历沧桑变化后ꎬ心灵上的真切释然ꎮ此时 赫拉克利特河 又一次流淌而来ꎬ只是这一次在诗人眼中ꎬ他不再是那 赤黑的涌动 ꎬ不再是那 起伏绵延的河流 ꎮ诗人似乎接受了他的永流不止ꎬ也不再去渴望那份片刻的停留ꎮ因此ꎬ这一次河流变得温和而静谧ꎬ尽管他依然是 在运动中 ꎬ因为只有变化是恒常不变的ꎮ可以看出ꎬ诗人一改«秋日极光»中对于纷繁变化㊁岁月流转的抵制ꎬ取而代之的是坦然与接纳ꎮ诗里面没有了 沉重的山 ꎬ没有了流向死亡 赤黑的河 ꎬ也没有了 岸边想要与流水平行而走的人 ꎬ只有安静熟睡的老人和他安静熟睡的世界ꎬ这似乎暗示诗人面对流变的世界ꎬ已经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ꎮ值得注意的是ꎬ诗人并未因为这平淡无奇的场景ꎬ让整首诗显得平庸乏味ꎮ在诗的最后诗人称这 舒缓 的河为R河ꎬR这一不同寻常的命名ꎬ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ꎮ埃莉诺库克(EleanorCook)认为R一语双关ꎬ可以指一个熟睡的人轻轻地打鼾的声音ꎬ也可以指第二人称的 是 (与英语are发音相同)[9]279ꎮ如果真是这样ꎬ那么从英语语法的角度ꎬ这个句子是不完整的ꎬ说明R之后这首诗或者这条河还在继续ꎮ笔者赞同埃莉诺的说法ꎬ并认为R河还可以指«康涅狄格众河之河»(TheRiverOfRiversinCon ̄necticut)[8]533里的河ꎮ因为一方面史蒂文斯善于挖掘词语的多重含义和用法ꎬ并喜欢在韵律和声音上制造惊喜ꎻ另一方面ꎬ史蒂文斯常常让同义词或意像反复出现在不同诗歌中ꎬ使每首诗中看似支离破碎的意象ꎬ在总体上呈现出完整和谐ꎬ也会更加突出该意象的深刻ꎮ而这其中最好的例子也正是 赫拉克利特河 ꎮ赫拉克利特河 的再次和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康纳狄格众河之河»中ꎮ该诗是«岩石»集的倒数第二首诗ꎬ也可算作是史蒂文斯创作生涯的倒数第二首诗歌ꎮ作为对之前所有 赫拉克利特河 之诗的呼应ꎬ诗人这一次ꎬ在面对这条生生流动但注定通向死亡的河时ꎬ不再畏惧ꎬ或者说诗人对死亡已坦然接受ꎬ并积极去拥抱现实的美好ꎮ这是 史蒂文斯最后也是最伟大的河诗之一ꎮ这是对生命惊人力量的有力证明ꎬ随着死亡的临近ꎬ这一点更加明显和必要 [9]294-295ꎮ面对它ꎬ诗人101说: 水流淌着ꎬ这本身就是一种欢乐ꎮ 与«秋日极光»中的诗不同ꎬ这次 岸边没有影子行走 ꎮ对比之前诗人想与河平行而动ꎬ不愿与之相交ꎬ被卷入洪流ꎬ这次他不再纠结于此ꎮ尽管这条河是宿命的 ꎬ因为最后会引向死亡ꎮ 再叫他一次ꎬ再叫一次ꎬ那条无名的河流 ꎬ这里诗人不再像«乡下人»和«退化的隐喻»中一样ꎬ称这条河是斯瓦塔拉或给他命名ꎮ诗人不再挣扎于是否要留住当下ꎬ而是接受变化并直接称其为 无名的河 ꎮ接下来ꎬ诗人公开地赞颂这无所不包的变化ꎬ称这条河 它的流淌 充满空间 ꎻ 它的流淌 映照四季 ꎬ贯穿于时间ꎻ 它的流淌 充盈在人类文明的各个角落ꎮ最后诗人写道: 再呼唤它ꎬ一遍一遍ꎬ/这条流向乌有的河ꎬ如海洋之河一般ꎮ 海洋之河是环绕地球的河流ꎬ在希腊神话中是荷马㊁赫西奥德等人的生命之源ꎮ [9]296诗人在结尾的表述再一次紧扣赫拉克利特对于生死转换的思考ꎮ虽然诗人承认这条河是 宿命 的ꎬ终将流向死亡ꎬ然而在诗的结尾ꎬ诗人又使其汇入代表生命意义的 海洋之河 ꎬ可以说这暗示了诗人对万物变化的坦然接受ꎬ对死亡的不再恐惧ꎮ结㊀语综上ꎬ 流变 主题贯穿了史帝文斯的晚期作品ꎮ诗人借用 赫拉克利特河 的意象ꎬ在作品中表达了他对 一切皆流ꎬ无物常驻 的思考:由无奈抗争到坦然接受ꎮ20世纪初的美国ꎬ正经历着由近代向当代的历史性变革ꎮ伴随科学浪潮的冲击以及达尔文进化论和实用主义对美国人心灵的征服ꎬ宗教跌下神坛ꎬ而尼采的 上帝已死 之叹ꎬ对于身为基督徒的史蒂文斯更是难以接受的改变ꎮ也许正因如此ꎬ史蒂文斯才会从古老的哲学智慧中寻找一丝共鸣ꎮ对于赫拉克利特的 流变 说ꎬ史蒂文斯在作品中呈现出的是诗人的感叹㊁诗意的思考ꎬ而并非像哲学家般探求运动与静止的玄妙奥义ꎮ也许史蒂文斯对于 流变 说的具体要义领悟并不深刻ꎬ但这已不再重要ꎬ对他而言ꎬ哲学给予诗人更多的是美学的灵感与思绪的源泉ꎮ正如史蒂文斯所说: 我的目标是写出符合审美的诗歌ꎬ哲学上的正误并不是我所关心的ꎮ [6]752参考文献:[1]㊀BloomHaroldꎬWallaceStevens:ThePoemsofOurCli ̄mateꎬIthaca:CornellUniversity.Pressꎬ1993ꎬp.327. [2]㊀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ꎬ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ꎬ第295页ꎮ[3]㊀屈万山:«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评注»ꎬ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ꎮ[4]㊀伯兰特 罗素:«西方哲学史»ꎬ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ꎬ第17页ꎮ[5]㊀SerioJohnNꎬTheCambridgeCompaniontoWallaceSte ̄vensꎬ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ꎬ2007. [6]㊀StevensWallaceꎬLettersofWallaceStevensꎬNewYork:Al ̄fredA.Knopfꎬ1954.[7]㊀StevensWallaceꎬWallaceStevens-CollectedPoetry&proseꎬNewYork:LibraryofAmericaꎬ1997ꎬp.858. [8]㊀StevensWallaceꎬTheCollectedPoemsofWallaceSte ̄venꎬNewYork:AlfredA.Knopfꎬ1954. [9]㊀CookEleanorꎬAReaderᶄsGuidetoWallaceStevensꎬPrincetonꎬ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ꎬ2009. [10]㊀BurnetJohnꎬEarlyGreekPhilosophyꎬLondon:A.Blackꎬ1892ꎬp.153.[责任编辑:姜㊀博]201。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2020年第10期(总第202期)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No.10.2020General.No.202收稿日期:2020-09-23基金项目:2020年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CXZZSS2020036)作者简介:毛婷婷(1995—),女,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俄关系研究。
一、“接触区”的定义在现代文献中,“接触区”一词最常指的是殖民地边界上的边疆领土,在此区域,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文化被混合甚至互相转化。
社会语言学家玛丽·劳斯·普拉特(Mary Louse Pratt )在南美前西班牙殖民地研究了西班牙语的转换,将接触区描述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空间”,从第一次接触的那一刻起,不同民族之间就曾在历史上进行过地理划分[1]。
她认为,接触区是不稳定的,因为它们是在领土扩张以及进一步扩张计划的背景下出现的。
本文考虑的情况是两个大陆帝国(清朝和俄罗斯)之间的边界地区。
从17世纪到18世纪上半叶,清朝和俄罗斯大部分领土都经过蒙古人民居住的土地。
因此,中蒙俄在经历了一系列军事冲突之后,他们确信彼此的军事力量是相称的,于是沿既定边界终止了双方进一步的领土扩张。
因此,除了术语“接触区”的一般定义以外,可以说在蒙古接触区中,尽管存在新的政治现实(边界分离、公民权和从属权力机构隶属帝国、禁止越境等),但当地居民仍然是一个单一的文化共同体(种族、语言、宗教等)。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地讨论清朝当局如何“填充”接触区,以及人口如何从该帝国的其他地区迁移到蒙古北部,再到恰克图买卖城,特别是在受到监管的情况下。
二、清代亚洲内陆的移民17世纪末至18世纪,清帝国疆土达到最大规模。
此时,领土征服伴随着帝国各地不同人口的大量迁徙。
人口被迫迁移最常见的原因有部队部署、逃离征服和压制、被流放以及帝国边远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等。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李东升① 李妙婷① 【摘要】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出血性脑梗死(HI)患者的效果。
方法:以2020年10月—2022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80例H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依达拉奉,观察组予依达拉奉右莰醇。
比较两组总有效率、Fugl-Meyer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评分、炎症指标水平、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N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NT-proBNP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HI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调控神经因子,提高自理能力。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右莰醇 神经功能 doi:10.14033/ki.cfmr.2023.21.0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21-0067-04 Effect of Edaravone and Dexborneol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LI Dongsheng, LI Miaoting.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3, 21(21): 67-7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daravone and Dexborneol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 (HI). Method: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HI admitted to Zhangzho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October 2020 to Febr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computer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drugs. On this basi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Edaravo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daravone and Dexborneol.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 score, Barthel index scale (BI) scor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 (NDS) score, inflammatory index level, 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 (NT-proBNP) level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72.5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FMA score and BI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NDS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interleukin-1β (IL-1β),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nd homocysteine (Hcy) in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NT-proBNP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NT-proBN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Edaravone and Dexborneol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HI, which can 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hibit inflammation, regulate neurofactors and 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Edaravone and Dexborneol Neurological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Zhangzho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Zhangzhou 363000, China 出血性脑梗死(HI)为临床常见急性脑血管疾病,占脑梗死比例高达43%,其要特征为继发性出血,由梗死灶内病变血管发生渗血引起,具有高致死率及高致残率等特点[1]。
第67期(总202期)
驻马店市农村沼气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12月24日
目录
●我市举办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技术迎检培训班
●王爱月对确山县08年新增沼气国债项目
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新蔡县举行村级沼气技术服务网点授车仪式
我市举办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技术
迎检培训班
为全面落实完成我市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任务,推动全市沼气建设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近日,市农业局举办了全市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技术培训班暨国债项目迎检培训会。
受市农业局党组成员、纪检书记王爱月同志的委托,市能源站站长王艳作开班讲话。
市能源站高级农艺师罗亚斌为学员授课。
各县区能源站负责人、项目财务负责人30人参加了培训班。
培训班上王艳就我市当前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工作通报,肯定了前期工作取得的成绩,结合市局抽查的情况,明确指出了当前沼气建设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她强调,各县区能源站负责人会后要认真总结,向主管领导作好汇报,制定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项目财务负责人要严格遵守项目财务制度,完善台账。
各部门要搞好配合,通力合作,做实工作,迎接上级检查验收,确保全市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会后王艳还认真听取了部分县区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了工作进度和进一步采取措施的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会议印发了《驻马店市农村沼气建设实用技术手册》和
《农村沼气建设文件汇编》。
从当前沼气国债项目建设的意义、提高对工作性质的认识到技术层面的要求,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技术培训。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王爱月对确山县08年新增沼气国债项目
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12月14日上午,市农业局党组成员、纪检书记王爱月,市能源站站长王艳一行,对确山县08年新增沼气国债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确山县农业局局长李德荣陪同检查。
王爱月首先听取了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对确山县08年新增沼气国债项目完成情况的工作汇报,随后深入三里河乡刘庄村联户沼气工程建设工地进行了实地详细察看。
王爱月充分肯定了县农业局在沼气建设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对坚守一线工作人员提出了表扬。
她指出,要严格执行中央有关要求,加强领导,强化监管,快速推进,切实抓好08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期完工,投产使用。
她强调,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带动新农村的养殖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建设农村沼气工程一定要从长远出发,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工夫,在研究解决沼气联户使用管理上下工
夫,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做实,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新蔡县举行村级沼气技术服务网点
授车仪式
12月14日上午,新蔡县举行了“村级沼气技术服务网点授车仪式”,县政府副县长魏中同志参加授车仪式,县农业局局长全立新主持。
在副县长魏中同志的监督下,新蔡县农业局能源站与该县第一批7个村级服务网点负责人,签订了沼气服务网点固定资产使用协议书。
随后,魏副县长将多功能沼渣沼液吸运车的钥匙交到了7个农村沼气技术服务站负责人手中。
授车仪式顺利交接标志着新蔡县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正逐步走向成熟。
新蔡县电视台也对授车仪式作了专题新闻报道和采访。
农村沼气技术服务站负责人纷纷表示,一定管好用好沼渣沼液吸运车,搞好服务,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本次7个村级服务站建成后,对推动该县沼气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一是可为该县广大沼气用户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解除了广大沼气用户的后顾之忧;二是能普遍提高沼气池使用寿命,最长超过15年;三是90%的作物秸秆和沼渣沼液得到综合利用,有力支持了该县农村沼气建设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报:省沼气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
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市农村沼气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市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新闻单位发:各县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县区农村沼气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共印9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