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基本义务
- 格式:ppt
- 大小:8.30 MB
- 文档页数:18
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节公民基本义务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有:注:受教育和劳动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1.含义: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2.原因(1)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2)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3.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4.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该怎么做?(1)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2)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5.举例:公民要爱护文物和名胜古迹的原因(1)我国的文物和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
(2)爱护文物和名胜古迹,不仅是个人良好文明素质的表现,而且是我们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表现。
(3)根据文物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的规定,破坏文物或者名胜古迹的行为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二、维护国家利益(变题: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主要有哪些?)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1)重要性(原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2)做法(变题:公民应如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始终做到认识不含糊,行动不动摇。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1)原因: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内容(3)维护国家安全义务的做法(措施)和意义①做法(措施)A.个人: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要求我们应该做到捍卫国家主权,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谈谈对我国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理解。
我国宪法中的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是指在法律保护下,每个公民所具有的一系列权利和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
以下是我对我国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理解:
1. 公民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确保了公民的多项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
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等,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等,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财产权等,社会权利包括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等。
这些权利的保障旨在确保每个公民的个人尊严和自由,并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 公民基本义务:我国宪法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应当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包括守法、纳税、保卫祖国、参加劳动、尊重他人权利等。
守法是公民的首要义务,不仅包括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还包括遵循社会公德、道德规范和契约精神。
纳税义务是公民按照国家规定,按时足额地缴纳税款。
保卫祖国义务要求公民为维护国家安全、尊严和利益,积极参与国防建设和国防教育。
参加劳动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通过劳动,个人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尊重他人权利义务体现了公民要建立和谐社会的责任,尊重他人的人权、民主权利和法律权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权利与义务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和相互配套的关系。
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有义务履行,这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确保社会各方面正常运作的前提条
件。
公民既要依法享有自身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之间的关系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力:(1)政治权利和自由;(2)宗教信仰自由;(3)人身自由;(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5)社会经济权利;(6)文化教育权利;(7)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的保护;(8)保护华侨、归侨和侨誉的权利和利益。
我国公民的五大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
基本权利是由宪法律规范所确定的一种综合性的权利体系,所谓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赋予的、表明权利主体在权利体系中重要地位的权利。
基本权利作为宪法调整的权利形态,在整个权利体系中处于核心与基础地位。
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需要履行不同形式的法律义务,其中对于国家来说具有首要意义的义务,即对公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义务构成宪法规定功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决定着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
基本权力与基本义务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层次上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
(1)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辨证统一关系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人人在行使他的权利和自由的时候,只受法律所确定的限制,而确定该限制的唯一目的就在于保证对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给予应有的承认和尊重。
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由公民基本权利的社会属性所决定。
因为人的权利只能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存在。
在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及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某一主体享有某项权利,就意味着要求其他主体有尊重并不得侵犯这项权利的义务。
否则,任何人的权利都无法实现和得到保障。
但是,权利和义务又有可分性的一面。
因为权利和义务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与范畴。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
按照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的原则,公民既然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也就应当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宪法第三十三条第四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国家的统一是公民实现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前提。
没有国家的统一,任何权利和自由的实现都没有基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任何公民都负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不得从事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
(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宪法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追究;全国人民都负有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此外,宪法还规定了公民有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祖国安全,是指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不受干扰,国家政权不受威胁。
它是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根本保障。
只有在祖国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维护祖国荣誉,就是维护国家的声誉和荣誉不受损害,同有辱祖国荣誉、损害祖国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公民对祖国应当有自尊心和自豪感,要把维护祖国荣誉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祖国利益是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是相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言的,公民在享受宪法规定的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必须自觉地维护祖国利益,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指在一个国家法律框架下,每个公民所享有的权益和应履行的责任。
这些权利和义务是保障社会秩序和个人自由的重要基石。
本文将从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探讨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1. 生命权与健康权生命权与健康权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这意味着每个人有权享有自己的生命,并受到医疗保健的保护和关怀。
政府应该致力于提供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确保公民的健康状况。
2. 言论自由与表达权言论自由与表达权是公民行使权利和表达意见的基础。
每个公民都有权交流思想和意见,包括言论、新闻自由和和平集会的权利。
保护言论自由有助于促进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进步。
3. 人身自由与个人隐私权人身自由与个人隐私权确保了每个公民的自由和尊严。
公民不应遭受非法逮捕、拘留或残酷待遇。
同时,每个人都有权保护个人隐私,不受非法侵犯。
4. 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实践宗教和信仰的权利。
政府应该保护每个公民追求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并且不能因为个人的信仰而进行歧视或迫害。
5. 教育权教育权是每个公民应享有的权利。
政府应该致力于提供平等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确保所有公民有机会接受教育,以发展个人潜力和为国家贡献。
二、公民的基本义务1. 遵守法律作为公民,遵守法律是最基本的义务。
公民应该遵守国家法律并尊重法律的权威。
通过遵守法律,公民能够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公共安全。
2. 参与公共事务公民应该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包括选举、投票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通过参与公共事务,公民能够表达自己的声音、影响社会决策,并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3. 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遵守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
公民应该对他人的种族、宗教、性别、性取向等方面保持尊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 纳税义务纳税是公民的一项重要义务。
纳税能够支持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
公民应该按时足额缴纳税款,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平等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6)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
(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8)妇女保护权,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
(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义务?
1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 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护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5 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6 其他方面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公民的16项基本义务
公民的16项基本义务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规则,它们是:
1、尊重宪法和法律;
2、尊重社会公德;
3、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4、服从国家的统一领导;
5、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6、遵守劳动纪律,守法劳动;
7、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8、爱护公共财物;
9、保护环境;10、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11、缴纳税款;12、服从国防召集;13、参加公共服务;14、参加国家考试;15、报告犯罪行为;16、参加民主选举。
我们作为公民,应当尊重法律,服从国家统一领导,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遵守劳动纪律,守法劳动,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缴纳税款,服从国防召集,参加公共服务,参加国家考试,报告犯罪行为,参加民主选举等。
这些义务是我们作为公民的基本责任,也是我们作为社会主体的义务,我们应当认真遵守。
概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与人格权;
5、监督权;
6、社会经济权利;
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
8、妇女保护权;
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监督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文化活动权;妇女的平等权;保障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权益。
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包括:抚养、赡养以及计划生育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遵纪守法的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一、概念和意义1.1 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每个公民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言论自由权、宗教信仰自由权、财产权等。
1.2 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每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包括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参加国防建设等。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2.1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得到维护可以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
2.2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利于国家建设和发展公民履行基本义务意味着对国家和社会负责,有利于国家建设和发展。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3.1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a) 人身自由权:指公民不受任意拘禁的权利,包括身体自由权和个人自由权;b) 言论自由权:指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c) 宗教信仰自由权:指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d) 财产权:指公民有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3.2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a) 遵守法律法规:公民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违法犯罪;b) 维护社会秩序:公民应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c) 参加国防建设:公民应根据国家的需要,参加国防建设。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依据4.1 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法律依据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宪法的保护,同时也受到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言论自由法》等。
4.2 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法律依据公民的基本义务也受到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义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等。
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保障途径5.1 司法途径公民可以通过司法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5.2 社会监督途径公民可以通过社会监督途径,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保障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促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得到有效保障。
作为一名大学生,你了解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1)选举权(2)表达权(3)民主管理权(4)监督权;
人身权利:(1)生命健康权(2)人身自由权(3)人格尊严权(4)住宅安全权(5)通信自由权;
财产权利:(1)私有财产权(2)继承权;
社会经济权力:(1)劳动权(2)休息权(3)社会保障权(4)物质帮助权;
宗教信仰自由;文化教育权力(1)受教育权(2)文化权利;
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5、依法纳税的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识点
》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宪法保障的自由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宪法保障的各种自由、权利和利益,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身安全权
所谓人身安全权,是指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它包括言论自由、出入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安全保护权等。
2、财产权
所谓财产权,是指公民拥有的土地、财物、房屋等物权的保护。
3、社会保障权
所谓社会保障权,是指公民有权获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抚恤金、安全饮食及其他社会福利。
4、学习、就业等权利
所谓学习、就业等权利,是指公民有权和自由选择学习、就业,社会提供各种支持。
二、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公民应尽的基本法律义务,公民应尊重宪法和法律,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和其他法规,这是公民最基本的义务。
具体包括:
1、尊重宪法
公民应遵守宪法有关的法规,维护宪法尊严,尊重宪法,保护宪
法。
2、遵守法律
公民应完全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和其他法规,承担公民义务,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基本秩序。
3、热爱祖国
公民要热爱祖国,尊重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热爱祖国的土地和人民,爱护祖国的财富,保护祖国的环境。
4、诚实守信
公民应尊重诚信,拒绝欺骗和谎言,遵守条约和政策,拒绝利用欺诈手段来损害其他公民的权益。
5、安全文明
公民应维护社会的安全,尊重社会文明秩序,以及抵制社会淫秽色情和暴力行为。
6、尊重公民权利
公民应尊重公民的权利,不得侵犯公民的正当权益,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不得歧视他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