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1《公民的基本义务》知识点梳理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1《公民基本义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义务》这一章节位于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明确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如何履行这些义务。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可能对公民义务的认识不够深入,不知道如何履行这些义务。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讨论、分析,提高他们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明确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公民基本义务的问题,并激发他们主动履行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公民义务的思考。
2.案例分析:呈现几个与公民基本义务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讨论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公民基本义务的履行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4.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过程。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
6.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履行公民基本义务,并在下一节课分享。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一节《公民基本义务》学习任务清单汇总【教学目标】1:通过宪法知识解读,让学生知道宪法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培养学生宪法至上的观念。
2:让学生懂得公民的基本义务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他们了解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原因和要求,了解维护国家利益的内容,树立依法服兵役的意识,培养正确的纳税观念。
3:过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让学生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履行公民基本义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程标准是“法治教育”学习主题,对应的学段内容要求是: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难点:履行义务的社会价值。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学生身边的感动图片。
小结导入: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一、学要求:(阅读书本45-50页,把下列问题写在课本相应位置,把答案划出并标注序号①②③。
填空内容即关键词在课本上用红笔圈出。
时间:8分钟)1.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1)遵守宪法法律、、、依法纳税。
(2)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等。
2.3.维护国家利益的内容 :维护和。
(2)维护国家、和。
二、研设置情景:张扬同学带着他的新疆朋友巴图尔游览青岛,他们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又有哪些收获呢?【探究活动一】青岛风景之美教师谈话引入:如果你是张扬,你会带巴图尔游览青岛的哪些美景?师出示资料:游览崂山游客须知教师引导:如果你是小导游,你还会向张扬和巴图尔介绍哪些类似的规定?教师引导: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定呢?学生分享。
教师出示资料:对下列表格中“微行为”进行“微点评”。
学生点评。
【探究活动二】青岛海魂之美研究性小组的展示由一名同学主持,主持人和全班同学互动解决问题并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3、政治自由的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4、监督权的内容: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网上评议政府的意义:(1)网上评议政府,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2)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6、网上评议政府的内容:(1)工作业绩、(2)工作效率、(3)执行力建设7、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8、人身自由的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人身自由的地位、作用: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0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11、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法律依据: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12、人格尊严权内容: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13、住宅不受侵犯的法律依据: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节公民基本义务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有:注:受教育和劳动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1.含义: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2.原因(1)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2)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3.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4.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该怎么做?(1)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2)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5.举例:公民要爱护文物和名胜古迹的原因(1)我国的文物和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
(2)爱护文物和名胜古迹,不仅是个人良好文明素质的表现,而且是我们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表现。
(3)根据文物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的规定,破坏文物或者名胜古迹的行为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二、维护国家利益(变题: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主要有哪些?)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1)重要性(原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2)做法(变题:公民应如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始终做到认识不含糊,行动不动摇。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1)原因: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内容(3)维护国家安全义务的做法(措施)和意义①做法(措施)A.个人: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要求我们应该做到捍卫国家主权,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公民义务》知识点4.1公民基本义务1、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①遵守宪法和法律。
②维护国家利益。
③依法服兵役。
④依法纳税。
⑤劳动的义务。
⑥受教育的义务。
⑦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⑧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2、遵守宪法和法律我们要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用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3、依法纳税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2依法履行义务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①权利义务相统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③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④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2、怎样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3、怎样履行法定义务?①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③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违反不同的法律,承担不同的责任)。
部编(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学习笔记
第一章:人生初体验
- 人生有无数次机会,但是选择时要谨慎。
- 不同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要学会尊重他人。
- 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第二章:法律面面观
- 法律是社会的行为规范,它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 了解法律,可以避免违法行为,并维护自己的权益。
- 法律要求公正、公平、公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
第三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公民有权利和义务,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公民权利包括、人身自由、隐私权等。
- 公民义务包括遵纪守法、尊重他人权利等。
第四章:青少年网络素养
- 网络可以带来便利和娱乐,但要注意网络安全。
- 青少年应该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避免网络欺诈和依赖。
- 学会使用网络是必要的,但要保持良好的网络行为惯。
第五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 了解环境问题,鼓励节约资源和提倡可持续发展。
- 每个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做贡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第六章:法律与道德
- 法律和道德有联系又有区别,但都对人们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 理解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对我们的行为有指导意义。
- 遵守法律和道德,可以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以上是部编(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学习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目录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权威第1课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党的领导、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权+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设置国家机构、规范权力运行第2课保障宪法实施坚持依宪治国:宪法地位、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宪法监督制度+宪法意识第二单元权利义务第3课权利内容+如何行使第4课义务内容+如何履行第三单元制度、机关第5课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第6课权力机关、国家主席、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第四单元法治精神第7课自由平等第8课公平正义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2、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填空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自身角度)/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原则和我国的国家性质P3 填空(1)宪法的基本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2)宪法的基本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3-5①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方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6、最大的人权是什么P6: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7、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P7:人权的主体:包括我国公民和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模块的内容:
1. 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
- 道德:道德的基本概念、道德与道德规范;
- 法律: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与公平正义、法律的等级;
-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 合法与合理的区别。
2. 公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权益保护:
- 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法律的作用与意义、公民的法律义务;
- 法律权益保护:合法权益的种类、合法权益的保护方式、法律维权的途径与方法。
3. 犯罪与刑事法律的相关知识:
- 犯罪:犯罪的基本概念、犯罪的种类与特点、犯罪的危害性;
- 刑事法律: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刑事责任的性质与特点、刑事法律的种类与适用。
4. 社会公德与个人道德:
- 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基本概念、社会公德的内容与要求、社会公德的培养与践行; - 个人道德:个人道德的基本概念、个人道德的标准与要求、个人道德的培养与践行。
5. 反邪教与维护社会稳定:
- 邪教与非法组织的危害:邪教与非法组织的基本特点、邪教与非法组织的危害;
- 反邪教与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反邪教的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律与制度。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主要的知识点,具体的内容可能会有一些详细的补
充扩展。
不同教材版本的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异,请根据自己使用的教材进行具体学习。
1 第一单元宪法总纲一、思维导图二、基础知识1、核心价值追求: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2、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3、宪法的本质: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4、宪法的内容: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5、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6、宪法是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7、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8、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9、人权主体很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10、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11、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三、重要知识1、※宪法地位:①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②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④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宪法如何保障权利属于人民?①宪法规定国家性质保障权利属于人民。
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宪法规定国家经济制度保障权利属于人民。
宪法规定我国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宪法规定国家政治制度保障权利属于人民。
规定我国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④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权利属于人民⑤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科学立法)国家的立法活动中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及侵权责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②(严格执法)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公正司法)审判机关、检查机关要独立行使审判权、检查权。
④(全民守法)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增强法治观念,形成守法氛围。
4、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关系方面: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居主导地位。
(4
)依法纳税
(5)其它基本义务
环节二:理解公
民义务
第一站:小长假见与感
感悟一——遵守宪法法律
1.场景呈现
每逢假期,我们选择不同的方式度过,有的
回家祭祖、
有的出行
游玩,每到
假期都会
涌现出许
多社会现
象,有人将
中国人的
假期成为文明素质的试金石。
(1)应急车道超车酿事故推卸责任栽赃他
人
(2)摇
树制造
“樱花
雨”
(3)景区文物到此一游
模块教学
经验说理
分解知识点
材料:近
一年来,多部军旅题材的电影上映狂揽票房,这些电影分别展示了海陆空等国家武装力量的强大和军人的飒爽英姿,有人将这些很“燃”的电影戏称为征兵宣传片。
2.学生思考
3.展示宪法原文(第五十五条)
4.拓展延伸
可是我们在电影中不难看出,尽管很燃,但真实的军旅生涯要更苦更累,我们为什么要服
兵役?
5.材料补充
(1)福建宁
德青年拒服
兵役面临处
罚
(2)北大女孩宋玺:“要当就当最好的兵”
6.教师小
结
首先,保
卫祖国,抵。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公民义务
第一框“公民的基本义务”知识点梳理
一、不履行自己法定义务的后果:
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公民的基本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
2、维护国家利益
3、依法服兵役
4、依法纳税
5、其他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三、遵守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1、保守国家秘密
2、爱护公共财产
3、遵守劳动纪律
4、遵守公共秩序
5、尊重社会公德
四、全国各族人民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我国宪法和法律
五、建设法治社会的做法
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六、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七、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容
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八、维护国家荣誉的内容
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
九、维护国家利益的内容
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
十、国家安全法通过的时间
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十一、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每年的4月15日
十二、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意义
有助于帮助公民认清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树立国家安全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和机关法律,积极支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履行职责,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十三、我国的兵役制度
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十四、兵役的种类
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十五、现役军人的职责
现役军人的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
十六、预备役人员的职责
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十七、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