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食物链和食物网导学案冀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26.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学习目标】1.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感受生物间的密切联系。
2.知道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了解有毒物质的富集。
3.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预习导学】知识点一:食物链和食物网1.阅读课本中的《探究竟》,请写出任意三条食物链。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
它的起始环节是。
3.生态系统中的越复杂,越庞大,其中的食物链就越,彼此之间的联系也就越。
4.许多彼此交错、相互连接的复杂关系,叫做。
5.生产者通过把转化为,然后通过传给消费者、分解者。
知识点二:生态平衡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和各种生物的及,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的现象。
2.外界干扰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遭到破坏。
知识点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知识点四:有毒物质的富集1.有毒物质的富集是指一些有毒物质,如和一旦进入生态系统,就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却不易被排出,沿着食物链越积越多,越是处于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就的现象。
2.当有毒物质累积到一定量时,会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人类。
【合作探究】1.观察课本中的“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回答问题。
(1)该图共有几条食物链,请找出最长的和最短的食物链。
(2)在上述生态系统中,如果兔被大量捕杀,请分析该系统中和兔有关的生物的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2.资料: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海产丰富,是渔民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年产量不断增加,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
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
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
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
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精神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食物链和食物网-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知识目标1.掌握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并能用简单的方法表示出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关系;2.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3.掌握对生态系统中某个物种数量变化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学重点1.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能够描述出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关系;2.理解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掌握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功能。
教学难点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对平衡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理解一个物种数量变化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学准备1.制作多幅食物链和食物网图示;2.准备相关实验材料。
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2.实验观察;3.情景模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通过“一张图识生物”游戏,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关系。
教学1.食物链的概念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食物关系的一种简化。
在食物链中,食物来源被显示为一系列有序物种。
例如,一条由植物、蚂蚁、鸟和猫组成的食物链,可以表示为:植物→ 蚂蚁→ 鸟→ 猫2.食物网的概念食物网是一组相互联系的食物链。
在食物网中,许多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形式。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食物链是食物网中的一个小部分,食物网也可以被看作是许多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形成的。
实验将不同食物链组成一个食物网,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练习1.下列物种组成的食物链是()? A. 水草→ 小鱼→ 大鱼 B. 水草→ 大鱼→ 小鱼 C. 大鱼→ 小鱼→ 水草 D. 小鱼→ 水草→ 大鱼2.下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其中阴影部分代表捕食其他生物的物种,请问其中哪一个物种最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A. 龙虾 B. 小虾 C. 鱼儿 D. 海藻总结总结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和关系。
第二课时导入通过“环节找茬”游戏,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数量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教学1.食物网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而食物网则为生物数量变化提供了平衡,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2)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举例说明某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2。
过程与方法找出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分析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模拟游戏体验食物网中的生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体会到动植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意识到保护食物网中生物稳定性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食物链和食物网。
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2.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3。
有毒物质的富集与人类的关系.【教学方法】讨论法、分析法、讲解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游戏:看图片,猜成语。
师:哪位同学能根据图片中的内容猜出一个成语?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师:非常正确。
螳螂、蝉、黄雀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生:捕食关系。
师:那么,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会形成怎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各种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新知导学(一)食物链和食物网师:螳螂捕蝉,黄雀捕螳螂,那么,蝉吃什么?生:蝉以植物为食。
师:你能不能用箭头按捕食关系将它们连接起来呢?注意,箭头指向捕食者。
生:植物蝉螳螂黄雀师:同学们看,这些生物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了一条链子,我们就把这条链子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呢?生: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师:食物链的书写是有一定规则的.(1)食物链的起始环节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终点是最高营养级,即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如果中间有任何停顿性终结,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2)箭头要指向捕食者.(3)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根据食物链的书写规则,请同学们判断下面的食物链中哪一条才是书写正确的?A.草←食草昆虫←青蛙 B.草→食草昆虫→青蛙C.阳光→草→食草昆虫→青蛙 D.草→食草昆虫→青蛙→细菌和真菌生:选B。
食物链和食物网课时目标1.概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举例说明某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学习重点:1.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学习难点: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课时活动设计【看图猜谜语】谜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教师问题: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总结食物链的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在教师的追问和引导中获取新知,建构概念——食物链,既能温故知新,又保证了知识的连续性。
建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出它们之间的捕食关系。
强调正确书写食物链的方法:生产者首位,箭头指向后位,分解者退位。
利用一些谚语让学生练习食物链的正确书写。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建构食物链的概念;明确食物链的书写规则和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关系,纠正学生极易出现的错误概念;在指导学生写出食物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并解释食物链中箭头需要指向捕食者的意义,即表示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流动。
组织学生完成课本P99“探究竟·资料分析”,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画出食物链,看看连线呈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结合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运用食物链的书写规则,尝试书写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建构食物网的概念,提升思维的逻辑性。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并思考以下问题:1.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食虫鸟的数量减少了,会对其他生物产生什么影响?2.假如在这片草原生态系统中,只生活着昆虫、食虫鸟和猫头鹰,有一天食虫鸟消失了,会出现什么后果?3.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意图:在建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的基础上,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建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这一概念,并深刻认识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体会稳态与平衡观。
7.2.2食物链和食物网知识点梳理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生态系统中________越复杂,________越庞大, 食物链________,彼此之间的联系也就越________。
2、书写要求:起始一般是________(生产者),终点是________的动物(消费者),不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箭头指向_______(不可逆),由________消费者指向________消费者,表示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流动方向。
3、食物网:许多________彼此交错相互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食物网(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是 完整的一条食物链)。
4、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和各种生物数量及______________,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______________,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的。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________越多,________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________。
(________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6、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7、过程: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食物链(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过程中进行着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8、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等元素在生态系统中进行着从__________到生物体,又从生物体到__________中的循环运动。
碳元素以__________的形式循环往复 9、能量流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数量也随着食物链逐级越少) 10、富集现象:有毒物质沿着__________,越积越多,越是处于_________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越_________。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本质,掌握食物链的结构和能量流动方式,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杂性。
2. 教学内容2.1 食物链1.定义:将一个群落中的各种生物按照它们之间的食性关系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条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更高等级消费者的有序链条,这条链条被称为食物链。
2.举例:草地生物群落中的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食肉动物等都可以组成不同的食物链。
2.2 食物网1.定义:各种食物链相互联系,形成全面而广泛的有序网络,这个有序网络就被称为食物网。
2.举例:草地生物群落中的食物网可以包含多个食物链,如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植物-草食动物-食腐动物、植物-草食动物-食肉动物等。
2.3 能量流动1.定义:食物链或食物网中,能量从一个生物到另一个生物的流动。
2.举例:在草地生物群落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部分被草食动物吃掉,草食动物则通过消化吸收植物的能量,并消耗部分能量维持生命,再被食肉动物吃掉,直至能量被消耗殆尽。
2.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杂性1.定义: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了生态系统,其中包括物种、环境和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等等。
2.举例:草地的生态系统不仅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还包括其他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等,若某个生物因为某种原因大量死亡,就会对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
3. 教学活动3.1 活动一1.活动内容:教师通过幻灯片深入浅出的讲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结构、能量流动方式等。
2.活动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明确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
3.2 活动二1.活动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分析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活动目标: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系统思维和环保意识。
3.3 活动三1.活动内容:教师组织学生们实地考察本地的一些自然生态系统,通过观察实际情况了解生态系统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食物链和食物网【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2.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特点.3.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合作探究】1.下图是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食物网含______条食物链,猫头鹰占有的营养级是______,属于______级消费者.(2)兔与食草昆虫的关系是______,蟾蜍与蜘蛛的关系是______.(3)由于某种原因鼠突然死亡,蛇和蟾蜍的数量变化情况依次为 ______.【达标检测】1.下例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B.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D.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2.用一个网罩将一片草场罩起来,草可能会被虫子吃光了,其主要原因是( )A.罩住后虫子的天敌进不去,虫子的数量迅速增加,把草吃光了B.罩住后阳光能进去,植物不能生长而很快被吃光了C.网罩内还有其他的动物帮助吃草D.罩住后虫子迅速繁殖而把草吃光了3.请指出下列四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狼B.草→昆虫→青蛙→蛇C.蛇→青蛙→昆虫→草D.草→蝗虫→细菌和真菌4.南极生态环境脆弱,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5.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①淡水中的衣藻②高山上的油松③土壤中的细菌④朽木上的蘑菇⑤树上的麻雀⑥河边的青蛙⑦池塘里的蠕虫⑧树叶上的毛毛虫A.①③ B.⑦⑧C.③⑦ D.③④6.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7.人们大量捕杀麻雀,将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其主要原因是( )A.破坏了植被 B.破坏了食物链C.污染了环境 D.杀灭了物种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之间是通过食物关系而互相联系成食物链的B.植物能为动物提供能量C.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D.动植物的残体形成煤、石油后就不再参与碳循环了。
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预习案
【预习目标】
1.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感受生物间的密切联系。
2.知道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了解有毒物质的富集。
3.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预习要点】
知识点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
它的起始环节是。
2.生态系统中的越复杂,越庞大,其中的食物链就越,彼此之间的联系也就越。
3.许多彼此交错、相互连接的复杂关系,叫做。
4.生产者通过把转化为,然后通过传给消费者、分解者。
知识点二生态平衡
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和各种生物的及,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的现象。
2.外界干扰超过一定限度, 就会遭到破坏。
知识点三有毒物质的富集
1.有毒物质的富集是指一些有毒物质,如和一旦进入生态系统,就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却不易被排出,沿着食物链越积越多,越是处于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就的现象。
2.当有毒物质累积到一定量时,会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人类。
【达标练习】
1.(连云港)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下列各项可表示食物链的是()
A.兔子→狼→狮子B.阳光→草→兔子→狼
C.昆虫→青蛙→鹰→草D.草→昆虫→青蛙→蛇→鹰
2.(聊城)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沿着下列哪条食物链正常流动
A.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B.草→食草鸟→鼠→青蛙
C.草→兔→是草昆虫→猫头鹰
D.狐→兔→蜘蛛→草
3.(桐城)右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B.生态系统只包含图中生物
C.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链食物
D.青蛙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菏泽) 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链组成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
(2)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____营养级。
(3)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及_。
(4)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汞等有毒物质长期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___。
(5)通过和把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整体。
5.(临沂)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C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从图中可看出,细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作为参与物质循环的。
(2)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如果大肆捕杀鹰之后,兔群数量的变化是。
因此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杀灭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弱,原因是。
二、探究案
【要点回顾】
1.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食物链。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 。
1.食物网: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网状结构。
2.食物链和食物网不仅反映了各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复杂关系,同时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越来越少)。
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食物链传递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
【问题展示】
1.观察课本中的“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回答问题。
(1)根据课本中的《探究竟》,请写出任意三条食物链。
(2)该图共有几条食物链,请找出最长的和最短的食物链。
(3)在上述生态系统中,如果兔被大量捕杀,请分析该系统中和兔有关的生物的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2.观察图7-2-8 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
3.观察图7-2-9 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能量流动的过程。
4.资料: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海产丰富,是渔民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年产量不断增加,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
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
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
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
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精神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
经数年调查研究,于1956年8月由日本熊本国立大学医学院研究报告证实,这是由于居民长期食用了八代海水俣湾中含有汞的海产品所致。
请你用食物链的有关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5.畅所欲言:环境保护,你可以做些什么?
【方法总结】
书写食物链时一要注意完整性,起点是植物。
二要注意方向性,箭头指向右面,第二种生物多数是植食性动物,三要注意范围性,不包括分解者即微生物和非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一种肉食性动物可以吃多种植食性动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也可以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的食物。
一种生物往往并不固定在一条食物链上。
【拓展交流】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据图回答: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____。
(2)生态系统中A属于_________,B属于_________。
(3)图中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
(4)生态系统的能量沿着_________流动从图中看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达标练习】
1D 2A3A
4(1)草→鼠→蛇→鹰(2)3、4(3)分解者(4)鹰(5)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5.(1)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分解者(2)草→兔→鹰先增加后减少生态平衡(3)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
【拓展交流】
(1)生产者;消费者(2)竞争;太阳能(3)2;植物→鼠→蛇(4)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