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制图第十一章 装配图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66
机械装配图的画法-工程概述装配图是用来表达部件或机器的一种图样,是进行设计、装配、检验、安装、调试和维修时所必需的技术文件,。
§1装配图的内容(1)一组图形:表达出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主要结构形状。
(2)必要的尺寸:主要是指与部件或机器有关的规格,装配,安装,外形等方面的尺寸。
(3)技术要求:提出与部件或机器有关的性能,装配,检验,试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4)零件的编号和明细栏:说明部件或机器的组成情况,如零件的代号、名称、数量和材料等。
(5)标题栏:填写图名、图号、设计单位,制图、审核、日期和比例等。
§2部件或机器的表达•装配图以表达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为主,力求做到表达正确、完整、清晰和简练。
•需很好地掌握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各种表达方法和视图方案的选择问题。
•画图时先选主视图,再考虑其它视图,然后再综合分析确定一组图形。
2.1 装配图图样画法2.1.1 实心零件的画法在装配图中,对于紧固件以及轴、连杆、球、钩子、键、销等实心零件,若按纵向剖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与对称平面相平行的平面或轴线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如需要特别表明这些零件上的局部结构,如凹槽、键槽、销孔等则可用局部剖视表示2.1.2 相邻零件的轮廓线和剖面线的画法•两相邻零件的接触面或配合面只用一条轮廓线表示,而未接触的两表面用两条轮廓线表示,若空隙很小可夸大表示。
• 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零件,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应相反,或者方向一致而间隔不等以示区别。
•同一零件在不同视图中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必须一致。
2.1.3 拆卸画法当某些零件遮住必须表示的装配关系时,可将某些零件拆卸后绘制。
2.1.4 零件移出画法2.1.5 相邻辅助零件的表示法相邻辅助零、部件用双点画线绘制,一般不应遮盖其后面的零(部)件。
2.1.6 剖视图中再剖视的画法在剖视图的剖面中可再作一次局部剖,采用这种表达方法时,两个剖面的剖面线应同方向、同间隔,但要互相错开,并用引出线标注其名称。
装配图画法第二十八课装配图学习目的1、培养绘制和阅读常见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2、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和绘制方法3、介绍装配体结构的合理性,让学生学习装配体的测绘方法与步骤,为课程设计打好基础知识要点1.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掌握绘制和阅读装配图的方法。
2. 掌握常见装配结构的设计和画法。
3. 掌握部件测绘的一般方法。
4. 会装配图的测绘、阅读和由装配图拆绘零件图。
课时:6学时作业: 10-1 10-2授课内容:第十章装配图10.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 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
通常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零、部件间的装配、连接关系,是机械设计和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
, 在产品设计中,一般先根据产品的工作原理图画出装配草图,由装配草图整理成装配图,然后再根据装配图进行零件设计并画出零件图;在产品制造中,装配图是制订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和检验的技术依据;在机器使用和维修时,也需要通过装配图来了解机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必须具有下列内容:一、一组视图用一组视图完整、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机器的工作原理、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及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和重要零件的形状结构。
图10-1是滑动轴承的装配轴测图,它直观地表示了滑动轴承的外形结构,但不能清晰地表示各零件的装配关系。
图10-2是滑动轴承的装配图,图中采用了三个基本视图,由于结构基本对称,所以三个视图均采用了半剖视,这就比较清楚地表示了轴承盖、轴承座和上下轴衬的装配关系。
如图10-1二、必要的尺寸装配图上要有表示机器或部件的规格、装配、检验和安装时所需要的一些尺寸。
三、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就是说明机器或部件的性能和装配、调整、试验等所必须满足的技术条件。
四、零件的序号、明细栏和标题栏装配图中的零件编号、明细栏用于说明每个零件的名称、代号、数量和材料等。
标题栏包括零部件名称、比例、绘图及审核人员的签名等。
第九章零件常用的表达方法§9-1 视图一、基本视图1、基本视图的展开2、基本视图的配置与标注a、主、俯、左三个视图不能随便变动位置b、其它视图可变动位置,但应标注①、投影方向②、视图名称3、基本视图的画法:①、要注意投影方向②、要注意找对称图③、要注意虚线的画法④、要注意视图的数量二、斜视图1、斜视图的标注①、投影方向②、视图名称2、斜视图的画法①、要注意投影方向及视图的反转方向②、要注意波浪线的画法3、斜视图的配置三、局部视图1、局部视图的标注①、投影方向②、视图名称2、局部视图的画法①、要注意投影方向及视图的反转方向②、要注意波浪线的画法,对完整封闭的轮廓线可省去波浪线3、局部视图的配置四、第三角画法简介§9-2 剖视一、剖视的概念假象用剖切平面把零件剖开,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这种方法称为剖视。
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1、剖视的画法a、画剖视图的步骤:①、确定剖切位置②、画剖切后的可见轮廓线a、移去部分外形轮廓线不存在b、内部形状剖开后可见,虚线变实线。
c、向后投影可见的线,虚线变实线③、在断面上画剖面符号剖视图中,剖切到的断面部分为剖面,应画上剖面符号。
b、画剖视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剖切平面应通过孔、槽的中心线并平行或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②、当零件的一个视图上取剖视后,其他视图仍然应该完整的画出。
③、在剖切平面后方的可见轮廓线必须用粗实线全部画出,不能遗漏。
④、对已经表达清楚的内外结构,取剖视以后其虚线一般省略不画。
⑤、在同一零件的各个剖视图中,其剖面线应方向一致且间隔相等。
⑥、对零件上的肋板、轮辐及薄板,当被纵向剖切后,不画剖面线。
2、剖视的标注a、标注内容:①、剖切位置②、投影方向③、视图名称b、国标规定的标注:①、当剖面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可以省略箭头。
②、当剖切平面与机件的对称面重合,且剖面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可以不标注。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学时数 72学分数 4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目标本课程是研究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及计算机绘图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具有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任务(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作图方法及其应用,具有用图解法和图示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
(2)熟练掌握仪器绘图、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具备查阅常用国家标准的能力。
(3)掌握机械图样的基本规范。
(4)熟练掌握阅读、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
(5)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培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严谨求实的工程素养。
三、大纲制定的依据根据机械类、近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应具备机械设计制造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
同时,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制定了教学大纲。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1)本课程以讲授为主,通过板图训练、上机训练及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作业,加深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2)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精讲多练,做到理论教学与绘图训练相结合,画图和看图相结合,物体与图样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加强学生研究性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部分建议学时分配《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学时分配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纲要上篇: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绪论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本课程的功能与目标、课程学习的内容与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要点:本课程的功能与目标,课程基本内容,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