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牙龈癌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84.00 KB
- 文档页数:25
牙龈癌会转移肠癌或直肠癌吗,治疗方法牙龈癌不会转移为肠癌或直肠癌,因为它们是基于不同的组织类型和病理机制。
牙龈癌是口腔内粘膜的恶性病变,而肠癌或直肠癌是肠道的恶性肿瘤。
然而,肿瘤转移是可能发生的并且常常发生在癌症患者的身体里,这究竟是什么呢?癌症细胞可以从原发瘤处通过淋巴或血液进入到其他部位,然后在那里再生长形成新的瘤子或转移瘤。
因此,如果患者同时存在牙龈癌和肠癌或直肠癌,那么这两个癌症之间存在肿瘤转移的可能性。
治疗方法牙龈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旨在切除肿瘤和周边组织,以确保完全切除。
放疗可以破坏肿瘤细胞,使它们无法继续生长和扩散。
化疗可以破坏肿瘤细胞的DNA,防止它们继续分裂和生长。
这些治疗方法通常结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肠癌和直肠癌的治疗方式取决于癌症的类型、分期和患者的健康状况。
治疗方法可能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
手术是主要的治疗,它的目的是完全切除肿瘤并避免转移。
放疗和化疗可以预防或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特定目标的治疗方法,它可以破坏只在癌症细胞上表达的特定蛋白质或受体。
这些治疗方法通常也结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1、定期口腔检查:如果您有牙龈癌的风险因素,例如吸烟或饮酒,则应定期接受口腔检查。
口腔医生或牙医可以检查任何异常,这样可以及早检测和治疗牙龈癌。
2、饮食健康:饮食健康和均衡可以降低牙龈癌和肠癌的风险。
建议您吃更多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来获得足够的营养和纤维。
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盐和高热量的食物、糖果和饮料。
3、戒烟、戒酒:吸烟和饮酒是最常见的牙龈癌和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如果您吸烟或饮酒,应逐渐减少并逐渐停止。
尽可能避免二手烟和酒精。
4、及时治疗:如果您已经被诊断出牙龈癌、肠癌或直肠癌,应及时接受治疗。
早期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的机会,防止癌症复发和转移。
5、定期检查:即使您已经接受了治疗,也应定期接受检查以监测病情或看是否出现复发或转移。
1例牙龈癌病人放疗后引起颜面部疼痛的护理王小娟关键词:牙龈癌;疼痛;放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6.068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9B-2494-02 牙龈癌在我国头颈部肿瘤中发生率较高,其在恶性肿瘤构成比中仅次于舌癌[1]。
对肿瘤病人最好的治疗方案是值得关注的,同时治疗后的并发症也是应该重视的问题。
因为提高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是肿瘤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我科2012年5月13日收入1例因放疗后引起颜面部疼痛的病人,通过病情评估和制订护理计划,给予病人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有效护理措施,病人于2012年6月10日好转出院。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病人,男,87岁,2011年8月22日在院外活检诊断为左下牙龈鳞癌,分期为T4NIMO。
因病人年龄大,故未行手术。
2012年2月15日于我科行调强放疗,共25次,每次剂量为50Gy。
放疗后病人出现口腔及咽喉部干燥、疼痛,继之左侧面部疼痛,于2012年5月13日入我科继续治疗。
入院后用数字评估分量表(NRS)评估疼痛分值长期示6分~8分。
由于疼痛病人进食量少,以流食为主,病人自诉体重下降10kg,血液分析示白蛋白32.14g/L,钾2.92mmol/L。
病人易怒,不喜欢与他人交谈,情绪很不稳定。
根据这些情况,由责任组长和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组成的小组为病人制订有效的护理计划,经过将近4周的护理,病人好转出院。
2 护理2.1 疼痛护理 国际疼痛协会对疼痛的定义为:疼痛是非愉快的感觉体验和情感体验,通常在发生或引起各种组织损伤乃至继续损伤时的一种特殊表现。
目前疼痛已经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的第五生命体征[2]。
疼痛的发生会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
要解决病人的疼痛,首先应该知道疼痛的评估。
对该病人采用数字评估分量表(NRS),根据每天测得的分值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①指导病人床上漱口,用生理盐水500mL+0.1g利多卡因1支+5mg地塞米松2支,每天漱口3次。
一个人得了牙龈癌肺癌乳腺癌怎么办,治疗方法得了牙龈癌肺癌乳腺癌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对患者来说非常的痛苦和难受。
这篇文章将从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两个方面谈论一下,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一、牙龈癌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
牙龈癌是需要手术治疗的,一般的治疗方法有切开切除肿瘤和淋巴结清扫,保证病灶得到彻底的清除和根治。
术后可能需要进行口腔修复,包括再生材料或外科手术辅助等方式,使牙龈恢复正常形态和功能。
2、放疗和化疗。
如果手术不合适或患者不愿意进行手术治疗,可以考虑放疗和化疗。
这两种方法对于局部病灶控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转移病变的治疗效果有限,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1、定期复查。
牙龈癌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头颈部CT检查以及其他相关检查,防止复发和转移。
2、改良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重要的,患者需要坚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戒烟戒酒等不良习惯。
二、肺癌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
在早期肺癌的治疗中,手术是比较合适的治疗方式,可以切除病变组织,防止发展和转移。
但是对于晚期肺癌,由于肺癌已经在身体内部发展了很久,手术治疗就可能会面临一些失败的情况。
2、化疗和放疗。
化疗和放疗是比较适合早期肺癌的治疗,可以防止病变发展和转移,并减少病变对身体的损伤,使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高。
注意事项:1、保持心情愉悦。
肺癌治疗的同时,患者的心情也非常的重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情绪,积极应对疾病,这对治疗和康复都有很大的帮助。
2、调整饮食习惯。
肺癌治疗期间需要注意调整饮食,主要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高热量食物。
三、乳腺癌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
乳腺癌的治疗中,手术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治疗方式,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将肿瘤组织切除,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2、辅助治疗。
手术之后,还需要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方法,以控制病情的进展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注意事项:1、饮食调节。
口腔癌护理口腔癌包括舌癌、牙龈癌、口底癌、颊癌及软腭癌。
多为鳞癌,男性多于女性,但近来有女性增多及发病年龄更年轻化的趋势。
口腔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口腔癌扩大根治术+颈淋巴清扫术+功能和外形的整复重建术。
【观察要点】1、监测生命征、神志、意识、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注意呼吸道情况。
2、观察引流情况。
3、观察皮瓣的颜色、皮纹、充盈情况。
4、评估患者体位。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手术原因,在术后颜面、气切、进食方式、交流方式都有一定程度改变。
所以护士在手术前要依据病人不同的手术方式给予不同的指导。
与同种病例术后恢复期的患者交谈,使其减轻恐惧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对术后出现张口、语言及进食困难等情况,均与事先告知,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口腔护理:术前根据患者的情况做牙周清洁,及时治疗口腔、鼻腔炎症。
遵嘱给予漱口剂漱口,防止术后伤口感染。
3、常规术前准备:按外科手术常规做好输血、备皮准备。
如病灶过大,需做临近组织瓣转移或游离组织瓣整复者,用肥皂水及温水清洁供皮区,供皮肢体禁抽血、输液等有创操作。
4、修复体准备:需做一侧下颌骨切除者,术前应为患者做好健侧的斜面导板并试戴,便于术后佩带,防止下颌偏位。
术后护理1、按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气切患者按气切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呕吐物或血液吸入气管引起呼吸障碍或窒息。
3、注意伤口渗血情况,保持负压引流通畅。
4、鼻饲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营养的流质饮食,如混合奶、要素饮食等管喂。
同时静脉补液,以维持和增强机体抗病力。
5、做好口腔护理:常规用生理盐水溶液。
若口腔内血痂较多,先用1—1.5%过氧化氢溶液清除口内分泌物再用生理盐水洗净,防止伤口感染。
6、皮瓣观察:对口腔癌切除行游离组织瓣整复者取平卧位,一般取患侧制动3—7天防止皮瓣痉挛。
48小时内每隔1—2小时观察口内皮瓣的颜色、血液充盈情况。
口腔癌的护理(总3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口腔癌的护理一、口腔癌症状与体征(1)疼痛:早期口腔鳞癌一般无痛或仅有感觉异常或轻微触痛,伴发肿块溃疡时始发生较明显的疼痛,但疼痛程度不如炎症剧烈。
因此当病人主诉疼痛,特别是牙龈痛或舌痛时应仔细检查疼痛处有无硬结、肿块与溃疡。
若疼痛或舌痛时应仔细检查疼痛处有无硬结、肿块与溃疡。
苦疼痛局部有上述体征,应高度怀疑该处有癌症。
口腔癌中舌癌与牙龈癌早期主诉疼痛者较多。
若疼痛部位与口腔肿块溃疡的部位不符,则需要考虑肿瘤有向其他部位扩散的可能。
牙痛可因牙龈癌引起,亦可因颊粘膜癌、硬腭癌、口底癌或舌癌扩散侵犯牙龈或舌神经所致。
耳痛、咽痛可以是口咽癌的症状,亦可以是舌体癌侵犯舌根或颊、硬腭、牙龈,或侧口底癌向后侵犯咽侧壁而引起。
(2)斑块:口腔鳞癌位于浅表时可呈浅表浸润的斑块,口腔癌症狀此时不作活组织检查难与白斑或增生性红斑相鉴别。
(3)溃疡:口腔鳞癌常发生溃疡,典型的表现为质硬、边缘隆起不规则、基底呈凹凸不平的浸润肿块,溃疡面波及整个肿瘤区。
有时需与一般溃疡相区别:①创伤性溃疡:此溃疡常发生于舌侧缘,与溃疡相对应处总有尖牙、牙残根或不规则的牙修复体,说明溃疡是由上述刺激物引起。
溃疡质软,基底软无硬结。
消除上述刺激物1~2周后溃疡即可自愈。
②结核性溃疡:几乎均为继发性,大多为开放性肺结核直接蔓延的结果,口腔癌症状常发生于软腭、颊粘膜及舌背,溃疡较癌性溃疡浅,溃疡基底软无侵润硬结,抗结核治疗有效。
(4)肿块:口腔鳞癌起源于口腔粘膜上皮,其肿块是由鳞形上皮增殖而成。
无论向口腔内溃破形成溃疡或向深部浸润,其形成的肿块均较浅表,其粘膜上总可见到癌组织病变。
一旦临床确定肿块来自口腔癌即应进一步判断其侵犯范围与深度。
口腔癌症状凡伴有咽痛、耳痛、鼻塞、鼻出血、张口困难、舌运动受限以及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时,均应考虑肿瘤可能已侵犯至口咽、上颌窦、鼻腔、舌外肌、咀嚼间隙以及下颌骨,从而结合口腔癌所在部位选用适当的景象学检查来进一步推断。
牙龈癌手术注意事项手术作为牙龈癌作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切除患者体内的癌症病灶,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可是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手术治疗尚且存在弊端,需要患者在术前术后做好护理工作,那么牙龈癌术前术后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牙龈癌术前术后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1、牙龈癌术后护理a、牙龈癌手术后要预防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b、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除口腔里的分泌物。
如舌后坠,可将穿舌的牵引线前拉并固定,使舌前伸。
仔细观察切口渗出情况,如有出血应及时报告医师。
如行气管切开术,按气管切开术后进行护理。
c、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用复方氯己定液等漱口,每日3~4次。
d、增进营养,可进半流质食物及软食。
牙龈癌的术后注意事项:1、避免某些鱼类,例如比萨里的鳀鱼、三明治里的鲔鱼,都可能造成口腔气味。
2、以开水代替酒精饮料,咖啡、啤酒、葡萄酒、威士忌等都要尽量避免。
这些都是牙龈癌的护理方法。
3、随身携带牙刷,可使某些气味暂时或完全的消失,若无法刷牙,可以漱口取代。
4、避免辛辣的熏肉制品,以免因挥发性精油而使气味残留口腔内。
5、某些特殊的起司及干酪等乳制品容易残留在口鼻中。
2、牙龈癌的术前护理a、协助病人完成各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试验、心电图检查等。
b、做牙龈癌的手术前用复方氯己定等漱口液含漱。
c、根据需要准备修复体,一侧上颌骨截除者备好腭护板或预成膺复体,下颌骨截除者需做好健侧的斜面导板。
d、积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手术的目的、手术过程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如实告知术后将出现的问题,消除其焦虑和恐惧的心理,使病人以积极的心态主动配合手术和护理。
除此之外,要想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防止其出现复发转移的弊端,建议患者在采用手术治疗的同时积极地配合生物免疫治疗,生物免疫治疗是一种以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激发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的新型治疗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提取病人体内不成熟的免疫细胞,应用国际最新的生物技术在体外进行培养后回输到病人体内,不仅可以准确高效的杀灭肿瘤细胞,还能激发机体产生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从而使免疫系统发挥正常作用以杀死肿瘤细胞,并启动免疫监视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口腔肿瘤护理讲解概述口腔肿瘤是指在口腔内出现的恶性或良性肿瘤。
口腔肿瘤的护理是指针对口腔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方法。
本文旨在介绍口腔肿瘤护理的相关内容。
护理目标口腔肿瘤护理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全面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具体的护理目标包括:1. 缓解疼痛:针对口腔肿瘤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症状,通过合理的药物管理和疼痛控制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2. 预防感染:加强口腔卫生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并及时处理感染,防止其扩散。
3. 维持营养平衡:根据口腔肿瘤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膳食计划,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并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
4. 心理支持: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治疗过程和康复阶段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5.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口腔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口腔肿瘤护理的具体措施如下:1. 口腔卫生护理:定期进行口腔清洁,包括刷牙、使用牙线、漱口等,保持口腔的清洁和健康。
2. 疼痛控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症状,合理使用药物进行疼痛控制,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3. 膳食管理:根据患者的口腔肿瘤类型和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的膳食计划,包括调整食物质地、选择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等。
4. 情绪支持:与口腔肿瘤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
5.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包括咀嚼和吞咽训练、言语康复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口腔功能。
注意事项在口腔肿瘤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展。
2. 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定期检查口腔病变,及时处理。
3. 遵循医嘱和治疗计划,按时服药和接受治疗,避免治疗间隔过长或过短。
4. 饮食方面要注意均衡营养,避免摄入过多的刺激性食物和饮品。
5. 心理支持方面,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口腔癌病人护理方法一、概述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与吸烟、饮酒、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
口腔癌的治疗过程往往伴随着较大的身心痛苦,因此,针对口腔癌病人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一套专业、详细的口腔癌病人护理方法。
二、护理评估1. 病史了解:了解病人发病原因、病程、治疗经过等信息,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2. 身体状况评估:观察病人面部、口腔、颈部等部位的伤口、疼痛、功能障碍等情况,评估病人整体状况。
3. 心理状况评估:了解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心理承受能力、情绪变化等,以便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三、护理措施1. 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每日进行口腔冲洗,防止口腔感染。
- 餐后口腔护理,避免食物残渣堆积,减少口腔细菌繁殖。
- 观察口腔黏膜、牙齿、舌头等部位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2.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干燥,避免碰撞、摩擦等导致伤口裂开。
-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 遵医嘱进行伤口换药,确保伤口清洁。
3. 疼痛护理:- 了解病人疼痛程度、性质、持续时间等信息,评估疼痛状况。
-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 采取非药物止痛方法,如穴位按摩、冷热敷等,减轻疼痛。
4.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 注意食物的口感和温度,避免过热、过冷、过硬的食物刺激口腔。
- 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5. 心理护理:- 倾听病人及家属的诉说,给予关爱和支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 针对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组织病友交流,分享治疗经验和护理心得,提高病人及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
四、护理效果评价1. 病人口腔状况改善,口腔疼痛减轻,伤口愈合良好。
2. 病人饮食状况改善,体重稳定增长,营养状况良好。
3. 病人心理状况稳定,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和护理。
牙龈瘤的诊疗及护理
牙龈瘤,是较常见的一种瘤样病变,来源于牙周膜及牙槽突的结缔组织。
局部刺激因素,如残根、残冠、结石及不良修复体等易诱发。
【主要表现】
(1)病史:局部可有刺激因素存在,如残根、残冠、结石及不良修复体等。
(2)症状体征:女性较多,病变多位于颊唇侧牙龈乳头部,肿物较局限,呈圆球或椭圆形,有时呈分叶状。
大小不一,直径由几毫米至数厘米。
有蒂或无蒂,牙可松动或被压迫移位。
较大的肿物可以遮盖一部分牙及牙槽突,表面可见齿痕、溃疡,伴发感染。
随着肿物的增大,牙槽骨壁可被破坏。
(3)辅助检查:X线摄片可见骨质吸收、牙周膜增宽的阴影。
【治疗与护理】
(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肿瘤为主要治疗方法,拔除相关牙齿,刮除牙周膜。
(2)去除病因:去除刺激因素,避免复发。
(3)护理措施:手术治疗者,按要求做好手术前后护理。
肿瘤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一)新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及时安置床位,详细介绍病室环境及住院须知,并及时通知医生。
(二)做好入院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和身高。
(三)人院后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连续3天,正常者改为每日1次。
异常者仍需每日测量3次,39℃以上者每4小时测量1次,连续测6次,未再超过39℃者,每日测量3次,连续3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每日记录大便次数,并注意大便的性质,注意保持大便通畅,3天无大便者,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通便措施。
(四)遵医嘱落实分级护理及饮食。
一般患者给予高热量、富含蛋白质、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并嘱患者多饮水。
(五)准确执行各类医嘱,并按医嘱收取各种标本并及时送检。
(六)长期卧床的患者,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化疗、放疗患者以及晚期衰竭患者注意口腔护理,每日用朵贝尔液含漱。
注意保持外阴部的卫生。
(七)有伤口、管道者应及时换药,妥善包扎,如有管道引流,应接无菌引流管及引流袋,并按要求及时更换。
(八)经常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反应,执行保护性医疗,因人而异地做好心理护理,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
(九)住院期间做好相关的健康卫生宣教,出院时按病情做好出院指导,并督促患者定期复查。
二、颅内肿瘤患者的护理常规(脑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额叶肿瘤、颞叶肿瘤、顶叶肿瘤、枕叶肿瘤)(一)按肿瘤科常规护理(二)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介绍疾病、手术相关知识及预后,关心体贴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
(三)治疗配合放化疗者按放化疗护理常规护理。
(四)症状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和肢体活动情况,遵医嘱使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减轻或消除脑水肿。
2.神志不清、躁动或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应加床档并适当约束,避免不良刺激。
3.肢体功能障碍者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加强功能锻炼,被动运动关节和按摩患肢3-4次/d,每次15-30分钟,勤翻身拍背,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地咳嗽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