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施工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82.22 KB
- 文档页数:2
超高层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技术摘要:超高层混凝土泵送压力高、难度大,易堵管,分析研究超高层混凝土泵送中的关键技术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技术;水洗技术;超高层建筑中图分类号:tu9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概述无锡润华国际大厦,55层,建筑面积144290.2m2,总高度218米。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32层以下为c60(墙柱)、c40(梁板梯);33层至44层为c50(墙柱)、c40(梁板梯);45层以上均为c40。
对于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随着泵送高度增加,输送压力不断提高,对于高强度混凝土,其黏度大、输送高度高、混凝土泵的出口压力大,泵送非常困难,给泵送施工带来一系列技术难题。
高强度混凝土的超高压泵送因输送压力过高,容易产生泄漏导致混凝土离析、堵管等诸多问题,由于本工程施工期间正处于高温季节,混凝土运至现场的坍落度损失值偏大,给泵送增加一定的难度。
要解决混凝土泵送问题,防止堵管,需从输送泵设备及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这两个方面进行解决。
二、混凝土输送泵设备的选择1、选择的设备必须具备确保能够混凝土能够顺利泵送的泵送能力,且成本费用小。
如选择使用接力泵,需对楼层结构进行加固,在楼层外侧需设置接料平台,则使用两台泵产生的直接费用与直接使用一台高压泵费用相比,不合算,且在施工过程不方便设备检修。
根据本工程高度、高性能混凝土及相关费用比较,选择使用三一重工生产的hbt90ch-2135d超高压泵,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其发生直接费用较低、施工方便,其具体参数详表1所示。
表1hbt90ch-2135d超高压泵主要技术参数2、根据hbt90ch-2135d超高压泵的技术参数,使用该泵,其泵送能力有一定的储备,确保了输送顺利、避免了堵管。
其双动力结构应用双泵合流技术,既可同时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单独作业,大大提高了了施工过程的可靠性。
超高压混凝土密封技术可实现一定范围内间隙自动补偿、防止漏浆,解决了混凝土易发生堵管的问题。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的施工要求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超长隧道、大型水利工程等相继而建,需要使用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而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的施工过程是十分复杂的,需要严格遵循施工要求,保证施工质量。
本文将从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的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的施工要求对于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其施工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适当的混凝土,确保其适合泵送以及施工环境。
2、选择合适的超高泵送设备,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泵送高度和泵送能力,并且经过严格的检测和调试,保证设备可靠性。
3、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进度、运输路线、泵送高度、泵送距离等。
4、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环境清理、布置泵送管路、限制现场人员等。
5、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6、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在进行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的施工前,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施工环境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需要在室外进行,环境的温度、湿度、风力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泵送效果。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混凝土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是决定泵送效果的重要因素,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材料、配比、龄期等因素进行评估,确保其适合泵送和施工环境。
3、泵送设备泵送设备的选用和调试是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需要选用具有可靠性和高效性的泵送设备,并进行适当的调试,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施工方案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保证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整体进度和质量。
三、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进行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泵送管路的检查和维护,确保管路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关键技术探讨发布时间:2021-01-08T14:32:53.88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作者:臧岩[导读] 摘要:超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近年来,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作为现代城市地标,正不断地改变着城市生活和景观。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6000摘要:超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近年来,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作为现代城市地标,正不断地改变着城市生活和景观。
混凝土泵送施工是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核心环节,通常也是施工难点。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一般指泵送高度超过200m的现代混凝土泵送技术,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往往强度等级高、粘稠度大,泵送阻力大,泵送压力高,致使泵送施工困难,容易出现堵管、爆管、泵送压力损失的情况,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因此,做好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对超高层建筑乃至建筑技术的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从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产品性能、泵管布置、泵送设备选型及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为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泵送施工引言近几年,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当输送的高度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对输送泵、输送管线、混凝土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任何一项环节没有达到要求的话,都会影响施工质量。
因此,需要掌握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并将其有效应用到施工中,以实现运输效率高、效率快等优势,为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基础性的保证。
1混凝土泵送原理概述泵送混凝土要具有粘滞性和流体性,在外力作用下,混凝土仍旧可以流动。
在泵送压力的影响下,管内混凝土的水泥砂浆在管外侧流动,同时在管壁形成一层水泥砂浆,这种砂浆的屈服剪应力比较小,因此保障管内混凝土的流动性,这层水泥砂浆可以发挥润滑剂的作用,避免混凝土和管壁之间产生摩擦。
超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论述摘要:随着城市中超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及施工工艺的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及工艺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用混凝土输送泵浇筑混凝土,主要表现在缩短浇筑时间,效率高,质量控制好,施工成本低,同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等,在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1.混凝土的泵送原理泵送混凝土是一种粘滞流体物质,它的特性是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流动,但屈服值不为零。
管内混凝土在泵送压力作用下,混凝土内的水泥砂浆向管的外侧流动,在管壁形成了一薄层屈服剪应力较小的水泥砂浆,它的屈服剪应力要比混凝土的屈服剪应力小得多,于是管内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在管内流动,这层水泥砂浆就好似混凝土与管壁之间的润滑剂。
混凝土泵是连续式运输机具之一,它以混凝土泵为动力,将混凝土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或贮料斗中卸入泵的料斗后,利用泵的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直接输送到浇筑地点,可以同时完成水平和垂直运输,是发展较快的一种混凝土运输方法,具有明显的综合效益。
2.超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要点2.1泵送混凝土的管道布置及敷设混凝土输送管是泵送混凝土作业中主要配套部件,有直管、弯管、锥形管和浇注软管。
输送管线布置应尽可能短和直,转弯要缓,接头严密,少用锥形管,以减少压力损失。
如果输送管道向下倾斜,要防止因自重使混凝土流动中断,以及混入空气而引起混凝土离析,产生阻塞。
当建筑施工层高度超过泵的输送能力时,可采用接泵方法,即在地面和中间的楼面层各设置一台混凝土泵,地面泵将混凝土拌和物送至楼层受料斗内,再由楼面泵将混凝土送至施工层。
2.2泵送混凝土布料设备泵送混凝土布料设备一般用独立式混凝土布料机。
可以安放在待浇注楼板的模板平面上,支撑要牢固。
它一端接通混凝土输送管道,另一端用一根软管接通,可用人力推动做水平布料。
布料杆360°回转,半径为4~9m。
它也可用塔式起重机吊装和移动。
C80高强混凝土设计与泵送施工技术摘要:C80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泵送技术及管理要求。
关键词:C80;高强混凝土;泵送施工;质量控制1概述高强混凝土主要指依靠添加高效减水剂和一定数量的活性矿物掺合料,使新拌混凝土拥有良好的工作性,并在硬化后具有较高强度的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的发展已成为混凝土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并且已经成功地在许多实际工程中应用,包括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桥梁结构等。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强混凝土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它降低构件截面面积、减少混凝土成本。
配制出C80以上强度的混凝土,对于当今的科技技术却不是难题。
但配制出的混凝土能否满足泵送要求,却是施工中的难点。
如何优化高强混凝土的配比,使其即能满足泵送要求,又能在龄期到后满足强度要求。
2 C80高强泵送混凝土的配制2.1 C80高强混凝土配制技术C80高强混凝土的配制的技术途径:掺加超塑化剂和超细矿物质掺合料,浆集体积比大约为35:65,砂率取决于粗集料的级配和粒型,粗细集料的比例宜为40%。
超塑化剂可以大幅度降低混凝土水胶比,提高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
超细矿物质掺合料能替代水泥,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还可与水泥水化产生的Ca(OH)2发生二次火山灰反应形成C-S-H凝胶,形成高强致密的水泥石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2 C80高强混凝土的泵送高强混凝土泵送技术主要是解决混凝土强度与可泵性这一矛盾。
高强要求混凝土的水胶比尽量小,导致混凝土粘度大,宜造成混凝土与管壁的摩擦阻力过大而堵泵。
可泵性要求混凝土拌合水足够多,保持混凝土的大流动性,和低粘度。
问题的解决要依靠高性能的超塑化剂,级配、粒型良好的集料,性能良好的矿物质掺合料,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以满足泵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
2.3原材料2.3.1粗骨料应根据泵送高度、泵管直径、选用不同的粒径级配。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粗骨料粒径宜小于管径的1/3,其质量应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之规定。
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已经是一种必然的发展方向,而混凝土泵送施工是高层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关键。
关键字: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一般要求1.1、高层建筑基础深、层数多,需要混凝土质量高、数量大,宜采用预拌泵送混凝土;1.2、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为基本要求,并根据不同用途强化某些性能,形成补偿收缩混凝土、自密实免振混凝土等;1.3、列举混凝土工程应符合的主要标准;1.4、强调混凝土应及时有效养护及养护覆盖的主要方法;1.5、冬期混凝土受冻的临界强度和高空作业的挡风保温措施;1.6、高层建筑不同强度的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需要有关单位具体商议解决;1.7、混凝土施工缝留置的具体位置和浇筑应符合有关规程和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2、施工准备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大多为现浇混凝土框架、框架剪力墙等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c20~c60等级别。
混凝土需求量很大、工期紧张、结构质量标准高等工程特点决定工程结构混凝土大多采用商品泵送混凝土。
因此需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3、材料要求3.1、泵送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3.1.1、水泥用量较多,强度等级c20~c60范围为350~550kg/m3。
3.1.2、超细掺合料时有添加,为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约水泥和降低造价,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矿渣、沸石粉等掺合料。
3.1.3、砂率偏高、砂用量多,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以便于运输、泵送和浇筑,泵送混凝土的砂率要比普通流动性混凝土增大砂率6%以上,约为38~45%。
3.1.4、石子最大粒径,为满足泵送和抗压强度要求,与管道直径比1∶2.5(卵石)、1∶3(碎石)、1∶4、1∶5等。
3.1.5、水灰比宜为0.4~0.6,水灰比小于0.4时,混凝土的泵送阻力急剧增大;大于0.6时,混凝土则易泌水、分层、离析,也影响泵送。
2混凝土技术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一般是指泵送高度超过200m的现代混凝土泵送技术,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泵送高度超过300m的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因而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已成为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包含混凝土制备技术、泵送参数计算、泵送机械选定与调试、泵管布设和过程控制等内容。
1.主要技术内容混凝土制备与性能要求(1)原材料的选择应选择C2S含量高的水泥,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塌落度损失有显著的效果;粗骨料宜选用连续级配,应控制针片状含量,而且要考虑最大粒径与泵送管径之比;细骨料选用中砂,细砂会使混凝土变得干涩,而粗砂容易使混凝土离析;采用性能优良的矿物掺合料,如矿粉、硅粉和一级粉煤灰等,可使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工作性;外加剂应优先选用减水率高、保塑时间长的聚羧酸型泵送剂,泵送剂应与水泥和掺合料有良好的相容性。
(2)混凝土的制备通过优化设计和工艺措施,使制备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流动性高,虽黏度较小,但无离析泌水现象,因而有较小的流动阻力,易于泵送。
(3)泵送设备的选择和泵管的布设泵送设备的选定应参照《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中规定的技术条件来进行,首先要进行泵送参数的验算,包括混凝土输送泵的型号和泵送能力,水平管压力损失、垂直管压力损失、特殊管的压力损失和泵送效率等。
(4)泵送施工的过程控制混凝土的性能是能否顺利泵送的第一关,应对到场的混凝土进行塌落度、扩展度和含气量的检测,如出现不正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泵送过程中,要实时检查泵车的压力变化、泵管有无漏水、漏浆情况,连接件的状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技术指标(1)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良好,无离析泌水,塌落度一般在180~200mm,泵送高度超过300m的,塌落度宜>240mm,扩展度>600mm,倒锥法混凝土下落时间<15s。
(2)硬化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建筑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超高层建筑质量的不断提升得益于建筑技术的发展。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中,但仍存在很多因素会对其质量造成影响,需要在发展和运用过程中不断地总结不足之处,并以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实践来更好地促进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和建设。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一、混凝土性能研究1.1 可泵性评价混凝土可泵性,多是新拌混凝土在泵压条件下,管道输送流动难度,稳定度等,多为内聚性、流动性。
其中,流动性是在重力、外加屈服力作用下,拌合物产生明显流变特性,当流变性越高时,则越可以促进混凝土泵送。
内聚性主要为拌合物抵抗分层离析能力,在压力、振动状态下,混凝土拌合物不会出现浆体、骨料分层问题,且可泵性良好,可以确保混凝土泵送环节的流动性,降低阻力,不会出现泌水、离析问题,也不会堵塞管道。
1.2 原材料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应当满足以下要求:第一,水泥使用量: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水泥使用量少,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要求。
当水泥使用量较大时中,则混凝土粘度比较大,会加大泵送难度。
所以,水泥使用量必须深入分析可泵性、强度指标。
普通硅酸盐水泥保水性能良好,泌水度小,因此便于泵送。
第二,粗骨料:粗骨料最大粒径、泵管管径比为1:4-1:5。
针片状石子含量小于10%,泵送混凝土时,避免堵塞甭管。
粗骨料应用连续级配方式。
第三,坍落度:为了避免超高层混凝土泵送阻力,应当将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mm-200mm。
第四,粉煤灰与外加剂:为了确保超高层混凝土泵送可泵性、流动性,延长混凝土凝固时间,降低水化热,避免出现离析问题二、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2.1 泵机设备选型与位置布设为了保证一次性泵送成功,必须深入分析工程实况,合理选择泵机规格与型号。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泵机运输距离应当大于150m,出口压力理论值达到35MPa,泵送排量为每小时90m,水平泵送距离为6075m,垂直泵送高度为1125m。
高强混凝土的超高泵送技术一、混凝土可泵性的评价与指标确定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一般是指泵送高度超过200m 的现代混凝土泵送技术。
对于高度大于200m的高标号混凝土超高层泵送来说,混凝土强度高、黏度大,因此泵送压力较高,泵送施工尤其困难,给整个施工浇筑过程带来一系列有待探讨的技术难题。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已成为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并且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受到各国工程界的重视。
不断研究高标号混凝土的超高泵送技术,对于提高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意义。
混凝土可泵性是表示混凝土在泵压下沿输送管道流动的难易程度以及稳定程度的特性。
可泵性主要表现为流动性和内聚性。
流动性是能够泵送的主要性能;内聚性是抵抗分层离析的能力,即使在振动状态下或在压力条件下也不易发生水与骨料的分离。
要较好的可泵性,就要保证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阻力小、不离析、不易泌水、不堵塞管道等性质。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意义使得该技术的普及推广成为趋势,也对泵送混凝土提出了以下要求:1、混凝土与管壁的摩擦阻力要小,泵送压力合适,否则输送的距离和单位时间内输送量受到限制;混凝土承受的压力加大,混凝土质量会发生改变。
2、泵送过程中不得有离析现象,否则粗骨料在砂浆中则处于非悬浮状态,骨料相互接触,摩擦阻力增大,超过泵送压力时,将引起堵管。
造成堵塞的原因也有很多:离析(内聚性太差,黏度过低),各物料不能同步移动;细颗粒含量太高,拌合物的摩擦阻力大(黏度过大),活塞通过水传递的压力不足以推动混凝土;水在压力下在拌合物内部发生了大的转移,水不连续导致压力无法传递。
3、在泵送过程中(压力条件下)混凝土质量不得发生明显变化。
本来泵压足够,但浆体保水差、骨料吸水率大,在压力条件下,水分向前方迁移和骨料内部迁移,使混凝土浆体流动性降低、润滑层水分丧失而干涩、含气量降低,局部混凝土受到挤压密实,引起摩擦阻力加大,超过泵送压力,引起堵管;本来因输送距离和摩擦阻力原因造成泵压不足,同时浆体流动性不足,拌和物移动速度过缓,混凝土承受压力时间过长,持续压力条件下,保水性好的混凝土虽然无水分迁移但含气量引起损失,使局部混凝土受到挤压而密实并丧失流动性,摩擦阻力进一步加大,泵压更为不足,引起堵管。
超高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本文以前邢家河大桥高墩悬臂现浇梁泵送混凝土施工为依托,主要对高层建筑及大体积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选定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前邢家河大桥位于山岭区,跨越典型V型沟谷,桥高132m。
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钢构+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箱梁,现浇箱梁及桥面铺装8000m3混凝土全部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输送高度最高达120m。
一、原材料选择1.水泥本次配合比设计选用洛阳黄河同力牌P.O52.5水泥,实测3d胶砂抗折强度值6.1MPa,抗压强度值32.9MPa;28d胶砂抗折强度值7.9MPa,抗压强度值55.3MPa;氯离子含量0.024%,烧失量1.22%,氧化镁(MgO)4.29%,三氧化硫(SO3)1.85%,比表面积420m2/kg;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
2.细集料本项目选用洛阳卢氏磨沟口聚鑫砂石场生产的中砂,同一配合比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超过0.3。
在筛分试验中,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少于15%,通过0.16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少于5%;细度模数2.9,堆积密度1580kg/m3,表观密度2570kg/m3,含泥量1.4%,泥块含量0%,空隙率39%,各项指标均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3.粗集料泵送混凝土粗集料粒径的规定,泵送高度在100m以上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道之比小于1︰5.0。
试验室采用洛阳卢氏九龙碎石场生产的5~10mm、10~20mm两种碎石(掺配比例质量比为5~10mm︰10~20mm碎石=4︰6)配制连续级配,母岩立方体抗压强度为160MPa,压碎值在10%以内。
压碎值8.1%,针片状含量3.3%,含泥量0.2%,泥块含量0%,堆积密度1740kg/m3,表观密度2710kg/m3,空隙率36%,各项指标均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碎石中针片状颗粒严格控制不宜超过8%。
4.外加剂选用外加剂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加后期强度,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与水泥的相容性,外加剂的稳定性。
超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各地不断掀起超高层建筑的建设热潮,建筑最大高度不断刷新,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已成为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中关键的一环。
为了将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泵送至200m以上的高度,必须要克服泵送压力大,混凝土强度高、黏度大等困难,因此会产生一系列的技术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满足超高层建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泵送的施工要求,需要不断研究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提高超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某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04725.2m2,建筑高度226m,其中地上40层,地下3层,主体结构形式为型钢混凝土核心筒+钢外框结构,混凝土泵送最大高度205m。
2工程难点分析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混凝土核心筒+钢外框结构,涉及高强混凝土泵送的部位为核心筒剪力墙及外框钢柱柱芯,最大泵送高度均为205m,混凝土强度为C60,属高强度混凝土,水泥用量多,混凝土自身黏度大,导致泵送阻力大;同时,核心筒剪力墙钢筋直径大且排列密集,墙内分布有劲性钢骨柱及钢连梁等钢构件,外框钢柱内隔板、栓钉数量多且排布密集,功能隔板开孔直径为500mm。
通过上述难点分析可知,为了满足本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要求,必须研究如何改进混凝土配合比及选择泵送方式等两个主要技术难题。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1混凝土原料选择本工程核心筒剪力墙为普通高强度混凝土,钢外框柱芯采用自密实高强度混凝土。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以及昆明地区材料生产情况,混凝土原料选择如下:水泥: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5~31.5mm连续级配碎石;细骨料:II区中砂,MX≤2.8;掺和料:粉煤灰、矿渣;外加剂:PCA-800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3.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前提下,想要尽可能地提升混凝土的流动性和降低混凝土的黏度,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技术难题:3.2.1黏度与和易性问题混凝土在管道内泵送时,会与管道内壁不断地进行摩擦,在此过程中会造成混凝土浆液损耗,从而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和易性的降低,引发泵管堵塞、混凝土离析等问题,阻碍混凝土浇筑施工正常进行。
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指在建造高层建筑时,使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输送至施工现场的一种施工技术。
它具有效率高、质量稳定、安全可靠等优点,因此在今天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混凝土输送原理、泵送设备、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对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一、混凝土输送原理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需要克服自身的重力、摩擦力和管道阻力等因素。
混凝土泵通过压缩空气、液压或机械动力等方式将混凝土压送至施工现场。
在泵送过程中,混凝土在泵管内受到压力的作用,快速流动并经过管道输送至目标位置。
泵送混凝土的主要功效是提高混凝土输送效率和施工质量。
二、泵送设备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所使用的主要设备是混凝土泵。
混凝土泵主要由输送管道、泵体、输送缸、压泵装置和控制装置等组成。
根据泵送距离和施工需求的不同,混凝土泵又可以分为汽车泵、拖式泵和塔式泵等不同类型。
其中,塔式泵由于其泵送高度较高,适用于高层建筑施工。
三、施工步骤(1)准备工作:施工前需要对泵送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障碍物,为泵送混凝土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2)搭设泵送管道: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将泵送管道搭设到施工现场。
同时,要注意管道的稳固与安全,确保泵送过程中不发生倾斜和跌落等意外情况。
(3)混凝土泵送:启动混凝土泵,并设置合适的泵送参数。
将混凝土从配料车辆或混凝土搅拌站输送至混凝土泵,再通过泵送管道将混凝土输送至目标位置。
(4)施工操作:施工人员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混凝土流量和泵送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同时,进行必要的振捣和抹光等操作,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平整度。
四、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施工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注意防止泵送管道发生堵塞、泵送管爆裂等意外情况。
(2)保养维修:定期对泵送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13T11:54:14.6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李杰
[导读] 摘要:现代建筑逐渐向超高层方向发展。
这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 518052
摘要:现代建筑逐渐向超高层方向发展。
这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对于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施工来说,更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技术。
本文通过对泵的选型——现场布管——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等方面的探讨和实践,为其它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经验。
关键词: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
引言
混凝土泵送技术主要是结合混凝土泵和输送管道的作用将混凝土运送到超高层楼层施工点实行施工,其具备较多优势,如运输速度快,施工效率高等,同时也是当前超高层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施工技术之一,而如何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并保持其施工效率,需要进一步探讨。
1工程概括
工程由办公主楼、裙房、地下车库等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约225449m2。
地上主楼55层,地下3层。
主楼为钢管混凝土框架。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核心筒通过钢框架梁与外框20根钢管混凝土柱连成一体。
主楼核心筒结构高度254m,剪力墙厚度从1200mm减至
30mm,采用C35~C60混凝土。
钢管柱直径为ψ1000-1500,钢管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钢管柱混凝土浇筑高度254.3m。
2泵送方法及设备选型、配管设计
2.1泵送方法
根据泵送设备性能同时考虑保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连续性和尽可能缩短浇筑混凝土时间,确定采用2泵2管1次直接泵送到顶的泵送施工方法[1]。
2.2混凝土泵选型
根据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选定型号为HBT80.18.195RS的大力神混凝土输送泵用于混凝土泵送施工。
2.3配管设计
(1)配管设计原则及对应措施
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机械、运输道路、施工用水等的布置,泵管水平部分长度及布置路线,多台输送泵工作时互不干扰等因素;确定2台混凝土输送拖泵设置于主楼的北侧。
(2)混凝土泵管设计及固定
①泵管选择。
超高层混凝土浇筑中,泵管选择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泵管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最长的使用周期,我们综合考虑材质、使用寿命、价格及成本等因素后确定选择内径ψ125壁厚8mm的Q345B耐磨无缝钢管作为混凝土输送管道。
②水平管布置。
按照水平管路的长度。
垂直管路高度1/5的原则,本工程建筑高度254.55m,地面水平管路长度应不小于51m。
结合2台混凝土泵的停放位置及泵管布置路线,确定1号泵水平泵管的长度为63m,2号泵水平泵管的长度为54m。
③泵管固定。
利用固定装置将输送泵管固定在混凝土墩、墙体及混凝土梁上,安装高度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确定,保证每节竖向钢管均有.个以上连接点,每节水平钢管有2个以上连接点。
泵管通过带橡胶)型箍与型钢连接件上的钢板螺栓连接固定,型钢连接件与预埋钢板焊接连接[2]。
(3)布料机布置
根据布料机浇筑混凝土时能覆盖整个核心筒及多台布料机之间互不干扰、布料机进管与垂直管道连接部位等因素,确定布置2台布料机,布料机安装位置分别在核心筒低区候梯厅及中高区候梯厅的中间部位。
3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3.1概述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一般是指泵送高度超过300m的
现代混凝土泵送技术。
3.2技术要点
1)原材料品质。
(1)水泥:有两个主要的技术指标:①用量;②水泥的流变性,即水泥与高性能减水剂的相容性问题。
要想获得低用水量、大流动性、且坍落度经时损失小的效果,必须使两者的相容性好,才能达到所需的要求[3]。
(2)细集料: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对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应选用不同细度模数的中砂。
(3)掺合料:作为高性能高泵送混凝土重要组成材料更需要从活性、颗粒组成、减水效果、水化热、泵送性能等方面加以平衡选择。
(4)外加剂:多组分复合以及针对具体工程配制特定要求的外加剂已成为外加剂生产厂加强现场服务的重要方面。
2)混凝土配制:①适宜的水泥用量:为保证泵送混凝土的正常输送,应着重考虑水泥用量的强度和可泵性;坍落度:宜控制为
180mm-200mm;③外加剂:应通过试验来确定外加剂的复合组分;④要求最大骨料粒径与管径之比小于1:5,避免在泵送管道中因出现压力大而导致离析现象[4]。
3)混凝土泵送。
泵送前应先湿润泵的料斗、泵室、输送管道与混凝土接触部分,检查管路无异常后方可用水泥砂浆润滑泵送。
4起动泵送混凝土泵送
起泵工序是混凝土泵送施工过程中关键而重要的工序,其中管道润湿尤为重要。
起动泵送顺利能大大降低爆管、堵管的发生率。
本工程C60以上混凝土有12400m2’占总混凝土量的28%。
泵管润泵应满足泵管润透、无积水、混凝土不发生离析的原则[5]。
起动泵送工艺:泵送水(加一料斗混凝土用水),泵送10个以上行程,水量不小于0.5m3——打开料斗卸料门和7管置于中位——排净混凝土缸和料斗水并关闭卸料门——向料斗内投加2m3砂浆并泵送至搅拌轴以下(剩余约半斗)——泵送混凝土(混凝土罐车高速旋转0.5min),泵送频率小于
或等于10次/min——混凝土连续泵送。
5泵管内剩余混凝土直接水洗
混凝土泵管内壁洁净光滑,泵送施工过程就少发生堵塞现象。
依托混凝土泵自带的水洗功能,直接通过高压水泵将管道内的剩余混凝土至浇筑层,并清洗泵管;泵送多高、水洗多高,既减少材料浪费又保护环境。
现场制作2个水箱(容积约1立方米,1个贮水,1个用于过滤)用于承接水洗泵管时溢出的部分脏水。
采用混凝土输送泵直接泵水清洗,泵管出水后用自制注水斗导流溢出的水至PVC排水管并可防止污染[6]。
泵管在施工层溢水后进行反抽,泵管内的残余石子、砂浆等由于自重下落至水平管道,反抽时由于形成真空且在高压水的作用下,石子等吸入回料斗。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技术在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
本工程一次泵送高度254.55m,混凝土最高强度等级为C60混凝土泵型号的选择、泵送工艺的保证及泵送施工技术措施的实施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施工。
本工程混凝土高压泵送技术经实践检验,整个超高层结构混凝土观感质量优良,受到了业内的一致好评,对同类超高层工程的混凝土泵送施工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艳青,郭中光,张云飞.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研究进展[J]. 商品混凝土,2013(06):25-26+49.
[2]吴明威,刘冬冬,李耀宗,周雷. 超高索塔泵送混凝土技术[J]. 施工技术,2017,46(08):113-116.
[3]尹新生,杜芹芹,李忠望. 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 四川建材,2017,43(07):5-6.
[4]吴德龙,陈建大,杨正宏,沈剑峰. 超高泵送混凝土材料性能关键技术研究[J]. 粉煤灰,2016,28(03):39-42.
[5]杨建华. 超高泵送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J]. 施工技术,2016,45(19):121-123+128.
[6]刘嘉茵,虞海菊,黄立沙,陈凤兰,张春燕. 义务世贸中心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J]. 施工技术,2014,43(09):16-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