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
- 格式:doc
- 大小:927.50 KB
- 文档页数:15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在江苏近三年的高考中,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判断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考题分布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它们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及有关化学实验密切联系在一起,尤其是重要物质制备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结合,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成为近年来考查的亮点。
在2013年的备考中,需要重点关注书写提供信息的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时不要有心理负担,只要利用所给的信息并按氧化还原反应或离子反应规律预测产物,再加以配平。
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其原理1 (2011·上海高考题)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 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 气体。
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应,As2S3和Sn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性、还原性 反应类型 判断 转移电子数计算 化学方程式书写 常见反应式 推理反应式流程中的反应式(2) 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________________吸收。
(3) 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10H++10NO错误! ===2H3AsO4+3S+10NO2↑+2H2O。
若生成2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若反应产物NO2与11。
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________(填字母)。
a. 小于0。
5molb. 等于0.5molc。
大于0.5mol d。
无法确定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题的两个关键1。
要理清知识线索,即价升高—失电子-还原剂—氧化反应—氧化产物(或价降低—得电子—氧化剂—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导图】【目标导航】本专题内容为各种考试的高频考点,主要考查点有四:一是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辨析,包括判断所给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的判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等;二是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包括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化合价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等;三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主要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规律书写产物,并能够利用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等;四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计算,主要是利用电子守恒进行相关量的计算等。
【重难点精讲】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2.基于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关系规律总结:分析电子转移数目的关键——标出元素化合价(1)基本方法: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2)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价氢、钾、钠、氟、氯、溴、碘、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3)明确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CuFeS 2:Cu +2、Fe +2、S -2;K 2FeO 4:Fe +6;Li 2NH 、LiNH 2、AlN :N -3;Na 2S 2O 3:S +2;MO +2:M +5;C 2O 2-4:C +3;HCN :C +2、N -3;CuH :Cu +1、H -1;FeO n -4:Fe +8-n;Si 3N 4:Si +4、N -3。
概括为“氧、氧、得、降、还、还、还”。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间的关系 根据下图,将下面反应类型的序号填入下表中。
反应实例 反应类型 CO +CuO=====高温Cu +CO 2____________ CaCO 3=====高温CaO +CO 2↑ ____________ 2FeCl 2+Cl 2===2FeCl 3 ____________ NH 3+HCl===NH 4Cl ____________ Zn +H 2SO 4===ZnSO 4+H 2↑ ____________ HCl +NaOH===NaCl +H 2O ____________ 2KClO 3=====MnO 2△2KCl +3O 2↑____________根据上表总结:①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反应。
考点考题示例考情分析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2023福建T6X2022北京T6X2020海南T9)(2023浙江1月T6X2022浙江6月T10X2022山东T8X2022山东71)(2021山东T5X2023辽宁T12X2022辽宁T6)氧化还原反应是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一个工具,每年高考中都会考查,在选择题中考查基本概念、规律及计算,在非选择题中考查方程式的书写,考频很高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2023北京T12X2023湖南T10X2023湖南T14X2022湖南T9X2021湖南T8X2021山东T13X2022海南T15)考点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和相关概念1.本质和特征(1)本质:电子的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
(2)特征: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2.相关概念及其关系失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还*剂摩{还原性代生(氧化反应怦4氧化产物),1:[反甲物)(生庐物)(氧匕剂摩(氧化性昨噩底反泸也[还原产物]r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注意①置换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不是所有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2Na+△M O24Cl2NaCl、2H O2H O+O t是氧化还原高温反应。
但CaCO3CaO+CO f、CaO+HOCa(OH)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物质类型举例对应还原产物某些非金属单质X(卤素)X~O、。
3H O或OH一或O_或0一含较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MnO Mn+含氧酸浓硫酸SOhno3NO或NOHC1O cr盐KMnO4(H+)Mn+Fe3+Fe+或FeNaClO Cl~过氧化物Na O、H O H0或OFT等(^42)5年高考3年模拟A版高考化学(2)常见的还原剂物质类型举例对应氧化产物活泼金属单质Na.Fe.Al Na+、Fe+或Fe3+,A13+某些非金属单质H、C、SH0或H+、CO或CO、SO含较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CO COSO so3或sor 氢化物nh3N或NOH S s或SO离子SO3-so「Fe+Fe3+r I二、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方法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比较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考点过关练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1.(2023全国乙,7,6分)下列应用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答案 C2.(2022山东,1,2分)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答案 C3.(2022北京,6,3分)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pH减小的是( )A.向NaHSO4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向NaOH和Fe(OH)2的悬浊液中通入空气,生成红褐色沉淀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生成蓝绿色沉淀[Cu2(OH)2CO3]D.向H2S溶液中通入氯气,生成黄色沉淀答案 D4.(2022辽宁,6,3分)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液体分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褪色原因为I2被Fe还原B.液体分层后,上层呈紫红色C.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易生锈D.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I-被氧化答案 D5.(双选)(2020海南,9,4分)含有下列有害组分的尾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以保护环境。
吸收过程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A.SO3B.Cl2C.NO2D.HBr答案BC6.(2023浙江1月选考,6,3分)关于反应2NH2OH+4Fe3+ N2O↑+4Fe2++4H++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1 mol N2O,转移4 mol电子B.H2O是还原产物C.NH2O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若设计成原电池,Fe2+为负极产物答案 A7.(2022浙江6月选考,10,2分)关于反应Na2S2O3+H2SO4 Na2SO4+S↓+S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SO4发生还原反应B.Na2S2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1 mol Na2S2O3发生反应,转移4 mol电子答案 B8.(2021山东,5,2分)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向NaHSO3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HS O3-具有氧化性B.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Fe3O4粉末,紫色褪去,证明Fe3O4中含Fe(Ⅱ)C.向浓HNO3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炭可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D.向NaClO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NaClO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答案 C9.(2023福建,6,4分)稀有气体氙的氟化物(XeF n)与NaOH溶液反应剧烈,与水反应则较为温和,反应式如下:ⅰ.2XeF2+2H2O2Xe↑+O2↑+4HFⅱ.2XeF2+4OH-2Xe↑+O2↑+4F-+2H2Oⅳ.2XeF6+4Na++16OH-ⅲ.XeF6+3H2O XeO3+6HFNa4XeO6↓+Xe↑+O2↑+12F-+8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eO3具有平面三角形结构B.OH-的还原性比H2O强C.反应ⅰ~ⅳ中有3个氧化还原反应D.反应ⅳ每生成1 mol O2,转移6 mol电子答案 A10.(2022山东,8,2分)实验室制备KMnO4过程为①高温下在熔融强碱性介质中用KClO3氧化MnO2制备K2MnO4;②水溶后冷却,调溶液pH至弱碱性,K2MnO4歧化生成KMnO4和MnO2;③减压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减压过滤得KMnO4。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考点知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无论是全国的理科综合试卷还是江苏、上海等省市的单科考试,氧化还原反应始终是考查的重点,命题率较高。
其考查方式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适中,形式新颖灵活。
涉及的知识有1、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反应类型;2、判断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比较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及反应产物等已经由单纯的配平方程式向与生产、生活、实验等于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转化。
预计今后的高考命题趋势是:以社会实际问题或典型实例为载体,考查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与物质分析、推断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科内综合应用能力。
重点、难点探源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1)概念: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2)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3)实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得失或电子转移。
2、有关概念及相互关系例如:反应MnO2+4HCl MnCl2+Cl2↑+2H2O中(1)MnO2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
(2)HCl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
二、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物质类型举例对应还原产物活泼的非金属单质X2(卤素)X-O2 O3H2O OH-元素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化合物或离子氧化物MnO2Mn2+含氧酸浓H2SO4SO2HNO3NO NO2盐KMnO4Mn2+Fe3+Fe2+ Fe2、常见还原剂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一般情况下主要表现某一方面的性质。
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遵循以下规律(简称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与得失电子守恒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在近三年江苏高考中主要体现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与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应用和运用,尤其是在是电化学中的运用,新情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与配平,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据江苏省教研室刘江田统计,2013江苏高考化学试卷中与氧化还原沾边的内容分值达49分。
【知识网络】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课堂目标】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学会判断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基础梳理】活动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判断(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是,实质是。
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判断Na2S2O3中S ; CuFeS2中Cu Fe S ;MO+2中M ; C2O2-4中C ;Li2NH中N ;LiNH2中N ; AlN中N ; HCN中C N ;Si3N4中Si N ; NO x中N ; Fe3O4中Fe ; FeO n-4中Fe 。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①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及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时可抓住下表中的关系:②理清下列网络关系:(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例题1】(必修1P 96-7)在NO 2与水的反应中A.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B.NO 2只是氧化剂C.NO 2只是还原剂D.N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变式1-1】(必修1P 38-5)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有氧元素参加B.氧化剂本身发生氧化反应C.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D.一定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变式1-2】(必修1P38-7)在下列反应中,HCl作还原剂的是A.NaOH+HCl=NaCl+H2OB.Zn+2HCl=ZnCl2+H2↑C.MnO2+4HCl(浓)MnCl2+2H2O+Cl2↑D.CuO+2HCl=CuCl2+H2O活动二: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①。
一般被还原为:②。
[考纲要求]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初步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考点一基于“双线桥”辨析概念理清知识线索题组一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的正误判断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2014·山东理综,7C)(2)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2014·山东理综,7D)(3)因为Fe3+具有氧化性,所以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2013·广东理综,10B)(4)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2012·山东理综,7A)(5)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2012·广东理综,10C)(6)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2012·广东理综,10A)题组二 “双线桥”分析“陌生”反应2.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是否超标,通过悬挂涂有CuI(白色)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亮黄色至暗红色)及变色所需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汞含量。
发生的化学反应为4CuI +Hg===Cu 2HgI 4+2Cu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上述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当有1 mol CuI 反应时,转移电子为0.5 molC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为CuID .Cu 2HgI 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答案 D 解析B 项,当有1 mol CuI 反应时,转移电子为2 mol 4=0.5 mol ,正确;C 项,根据上述分析,得电子的是+1价的铜,所以CuI 为氧化剂;D 项,Cu 2HgI 4仅是氧化产物。
3.(2013·上海,18改编)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 3+2KNO 3―→K 2O +5Na 2O +16N 2↑。
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 mol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生成40.0 L N 2(标准状况) B .有0.250 mol KNO 3被氧化 C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 mol D .被还原的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 mol 答案 C解析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当生成16 mol N 2,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 mol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 ,被氧化的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0 mol ,有2 mol KNO 3被还原。
现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 mol ,则生成2 mol N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 mol ,被氧化的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 mol ,因此,C 正确,D 错误。
理解概念抓实质,解题应用靠特征,即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去分析理解有关的概念,而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应从分析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入手。
具体方法是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
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不同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考点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性质强弱规律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元素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可从“热>冷”(温度)、“浓>稀”(浓度)、“易>难”(反应条件、剧烈程度),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电池原理、电解池中离子的放电顺序等角度判断;还要学会从化学反应方向的角度判断“剂>物”(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2.反应先后规律3.价态归中规律即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反应,高价态的元素化合价降低,低价态的元素化合价升高,但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不能交叉。
如:KClO3+6HCl===3Cl2+KCl+3H2O,氧化剂KClO3,还原剂HCl,氧化产物Cl2,还原产物Cl2。
4.邻位价态规律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时,其价态一般先变为邻位价态如:(1)Cl-被氧化成Cl2,而不是更高价态氯元素。
(2)S2-一般被氧化为S,S单质一般被氧化成SO2。
(3)ClO-、ClO-3作氧化剂、Cl-作还原剂时,一般被还原成Cl2,而不是Cl-。
5.电子守恒规律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关键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得失电子守恒,列出守恒关系求解,即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题组一性质强弱规律的应用(一)由方程式判断强弱1.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Ce4++Fe2+===Fe3++Ce3+,Sn2++2Fe3+===2Fe2++Sn4+。
由此推断Fe2+、Ce3+、Sn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Sn2+、Fe2+、Ce3+B.Fe2+、Ce3+、Sn2+C.Fe2+、Sn2+、Ce3+D.Ce3+、Fe2+、Sn2+答案 A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两个方程式可以得到还原性强弱顺序:Fe2+>Ce3+,Sn2+>Fe2+。
故A项正确。
(二)依据顺序判断反应是否发生2.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I2===FeCl2+I2C.Co2O3+6HCl===2CoCl2+Cl2↑+3H2OD.2Fe3++2I-===2Fe2++I2答案 A解析Fe3+能氧化I-,所以不可能生成FeI3,A错,D对;B项,当Cl2少量时,I-先被氧化;C项,由于Co2O3的氧化性强于Cl2的,所以Co2O3能氧化Cl-得到Cl2,而Co2O3被还原为Co2+。
(三)相互竞争的反应3.(2013·上海,16)已知氧化性Br2>Fe3+。
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Fe2++b Br-+c Cl2―→d Fe3++e Br2+f Cl-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A.24322 6B.02101 2C.20120 2D.22221 4答案 B解析Cl2先氧化Fe2+;A项,Cl2过量;C项,Cl2少量;D项,FeBr2和Cl2等量。
正确运用有关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规律,对于提高解题能力有很大帮助。
有关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比较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查,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常考的判断依据:(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
①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从K→Au逐渐减弱,其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从K+→Au2+逐渐增强。
②非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般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2)根据原电池两极和电解池两极的放电顺序进行判断。
原电池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作负极,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作正极;电解池中,阳极上物质的放电顺序即为对应物质还原性次序,阴极上的阳离子放电顺序即为阳离子氧化性次序。
题组二守恒规律的灵活应用(一)根据电子守恒进行计算4.在反应3BrF3+5H2O===9HF+Br2+HBrO3+O2↑中,若有5 mol H2O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溴元素为( )A .1 mol B.23molC.43 mol D .2 mol 答案 C解析 设被水还原的溴元素的物质的量为x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得:3x =4 mol 则x =43 mol 。
5.(2014·上海,16)含有砒霜(As 2O 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 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
若砷的质量为1.50 mg ,则( ) A .被氧化的砒霜为1.98 mg B .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 mL C .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 mg D .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 N A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砒霜(As 2O 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的方程式为As 2O 3+6Zn +12HCl ―→2AsH 3+6ZnCl 2+3H 2O 。
根据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5,若砷的质量为1.50 mg ,物质的量为0.02 mmol ,被还原的砒霜为0.02 mmol÷2×198 g·mol -1=1.98 mg ,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 mg 。
2AsH 3――→△2As + 3H 2分解产生的氢气标准状态下为0.03 mmol ×22.4 L·mol-1=0.672 mL; 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8×10-3N A 。
步骤1 找物质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步骤2 定得失确定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 步骤3 列等式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步骤4 找关系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中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
(二)根据“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进行配平6.(1)ZnSO 4溶液中含有少量Fe 2+和Mn 2+,为了除去这两种离子,调节溶液pH 为5,然后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使之生成沉淀。
已知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 2。
请写出该过程中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2·新课标全国卷Ⅱ,26(3)(4)]FeCl 3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
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