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构造下现代家具艺术中的雕塑美学.doc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10
家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它代表人们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家具的形态设计也是众多艺术家设计的主要方向,家具的形态反映着人们的审美追求。
家具能反映给消费者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形态,所以研究几何形态在家具设计的创意模式非常有必要。
本文通过对几何形态的描述,几何形态在家具设计中的创意方法和创意模式,为几何形态家具发展应用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家具设计;几何形态;创意模式;探究1 几何形态概述 (2)2.现代家具设计中几何形态应用的历程 (2)3.几何形态在家具设计中的创意模式 (3)3.1 家具设计中几何形体的独立应用 (3)3.2 家具设计中几何形体的组合应用 (4)3.3 家具设计中几何形体的其他应用 (5)4结语 (6)参考文献: (7)致谢 (7)1 几何形态概述几何形态是由点、线、面等的空间几何元素构成的几何形态物体,它是抽象的、简洁的空间图形产物,它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和封闭性。
它是由明快的线条、简约的造型,整齐的构造等特点而包含时尚的审美情趣。
几何形态在家具的运用由来已久,中国古代方桌、太师椅等,无不贯穿着几何元素。
现代人对审美情趣越来越高,几何形态家具因为以期简约美观的风格被更多消费者所喜爱。
几何形态家具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家具的认识,满足了消费者对时尚美观的追求。
几何形态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和几何形态家具风格的形成,是设计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主要标志,几何形态元素见证了现代设计的成长历程,并贯穿了现代家具设计的始终。
2.现代家具设计中几何形态应用的历程随着几何形态科学分析研究的不断发展,几何形态家具所构筑的多样化的灵动造型,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简约、舒适、时尚的生活方式。
同时,几何形态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思维,能给设计师带了与众不同的设计创意,是设计师获取设计灵感的源泉。
几何形态的家具风格在家具设计中独树一帜,回顾家具发展的历史,几何形态家具与其它设计风格一样,有它自己的萌芽、成长、成熟以及多元化发展的时期。
几何形蕴含的美学价值如何体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几何形无处不在。
从古老的建筑到现代的艺术设计,从大自然的规律到人类思维的构建,几何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那么,几何形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美学价值?又是如何在各个领域中得以体现的呢?几何形最直观的美学价值体现在其简洁与秩序感上。
简单的几何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具有清晰明确的边界和结构。
这种简洁性使得它们能够在视觉上迅速被理解和感知,不会给人带来过多的复杂性和混乱感。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方形的建筑物常常给人一种稳定、坚实的感觉;而圆形的穹顶则能营造出一种和谐、完整的氛围。
这种简洁而有序的排列组合,让我们的视觉能够在瞬间捕捉到整体的形态和结构,从而产生一种舒适和安心的审美体验。
几何形的比例与对称性也是其美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黄金分割比例在许多艺术和设计作品中被广泛应用,如古希腊的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等。
这种比例关系被认为是最具美感的比例,能够使作品在视觉上达到一种和谐、平衡的效果。
对称性则更是一种常见的美学原则,无论是左右对称还是中心对称,都能给人带来一种稳定、整齐的美感。
比如,故宫的建筑布局就充分体现了对称的美学原则,中轴线的设计使得整个建筑群显得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几何形还能够通过重复和韵律来展现其美学魅力。
重复的几何图案可以在视觉上形成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在纺织品设计中,常见的条纹、格子图案就是通过几何形的重复来营造出独特的装饰效果。
在现代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中,也常常运用重复的几何元素来打造出富有动感和韵律的外观。
这种重复和韵律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还能让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统一和协调的美感。
此外,几何形的组合与变化也是其美学价值的重要方面。
不同几何形状的组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态和结构,从而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雕塑艺术中,艺术家常常通过将各种几何形状进行拼接和组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表现力的作品。
探析现代木雕艺术的形式美与表现手法现代木雕艺术是以木材为材料,借助雕刻工具和技术,通过艺术家个人的创意和表现手法,创造出具有形式美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品。
其形式美与表现手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式美的表现1.线条美线条是木雕艺术中用于表现形体的基本手段之一,艺术家通过线条的高低、粗细、弯曲、卷曲等变化,表现出木雕作品的立体感和动态美。
线条美的运用,有时是为了表现雕刻形体的姿态和动作,有时是为了表现雕塑的气韵和情感,注重对线条的精心构造,以此来彰显形体的高贵与优美。
2.形态美形态美是木雕艺术中最具有表现力的部分之一,木雕艺术家用手中的雕刻工具将木材形态改变,创造出惟妙惟肖的作品。
形态美包括对模型的楷模精细描绘,对雕塑形态的细腻塑造,以及对雕塑的整体效果的精雕细琢等,通过创造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让观者领略到作品的精致之美。
3.质感美木材具有天然的材质感和纹路,每一块木材都是独一无二的,木雕艺术家会从木材的性质入手,调整雕刻的力度和方向,展现出木材天然的质感美。
通过对木材质地的把握和运用,创造出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赋予观者视觉上的享受。
二、表现手法的表现1.符号化符号化是木雕艺术家在创作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通过对符号的运用来表现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
例如:通过对雕塑的尺度、比例、形状、分布、动态等运用,表达出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情感和文化内涵。
2.抽象化抽象化是木雕艺术家在表达的过程中,运用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具体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表现方式。
通过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轮廓,创造出具有极强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的作品,赋予观者想象和感受的空间。
3.变换化变换化是木雕艺术家在表达中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
通过对物体的空间位置、比例、形态、尺寸、材质等方面的变换,创造出抽象的思想意义,呈现出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魅力。
综上所述,现代木雕艺术的形式美与表现手法包含了众多方面的艺术表现方式,这些表现手法营造出木雕作品的独特风貌和内涵,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艺术体验。
基于几何形态的现代家具设计应用探析作者:马志明洪雪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3期摘要:现代家具设计给予人们的是对生活体验的一种遐想,也是对传统家具设计思维、手法的颠覆。
本文主要探讨以几何形态为设计语言及其在现代主义家具设计中的重要性、表现手法、寻找可遵循的现代家具几何形态应用的系统化设计规律,让现代家具中的几何形态成为一种感受,一种新的发现。
关键词:几何形态功能体验形式语言中图分类号:TS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a)-0221-021形式语言在家具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意大利设计大师艾托尔·索扎斯就曾经说:“对我来说,设计是讨论生活的方式,是讨论社会、政治、美食……设计不应被限制于赋予蠢笨的工业产品以形式,而应加以引导,首先得教导设计者去研究生活,只有生活才能最终决定设计,也就是说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着设计。
”每一阶段大众生活方式的确定都影响着设计所表现的特点,这一特点即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语言,是人们对审美需求的集中体现和诉求,而家具设计正是其中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生活中没有家具,难以想象;没有家具,室内空间环境就没有了“灵魂”;一个家具设计没有自己的形式语言表现形式,就只能被看作是一个空洞的“壳”而已,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形式,也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和核心概念。
家具设计的道路还在继续探索,社会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更多的设计师,开始以“满足大众需求”为口号,而努力创造新的大众生活观念和方式的突破性设计-现代家具设计,同时拓展了更多设计形式,例如及绿色设计、波普家具设计、后现代家具设计等家具设计形式,这也正符合了这样广大的社会群体中出现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个体需求。
在这样周而复始的更替中,大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设计师们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形式语言的重要性和意义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形式语言在现代家具设计领域是掀起新潮流的动力,影响着设计的发展,形式语言启迪着创造的灵性。
几何造型的家具设计理念几何造型的家具设计理念现代家居设计注重简洁、大方、美观,而几何造型正是体现这些特点的关键元素之一。
几何造型的家具设计具有独特的美感和现代感,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艺术上的享受。
以下是我对几何造型家具设计理念的个人认识与探索。
首先,几何造型的家具设计具有简约的特点。
几何形状通常是由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直线、曲线、圆形、方形等组成,这些基本元素的组合和排列可以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家具形状。
简约的几何形状能够达到去繁就简的效果,给人以清爽、干净的感觉。
几何形状简约,也使得家具具有更强的现代感,与现代家居设计风格相得益彰。
其次,几何造型的家具设计具有大方的特点。
几何形状通常是坚实、稳定的,能够给人以厚重感和稳重感。
大方的几何形状能够使家具看起来更加有质感,为家居增添高雅的氛围。
例如,一个几何造型的沙发,简约而大方的线条能够使人感受到它的稳定和舒适,与家居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
再次,几何造型的家具设计具有美观的特点。
几何形状的家具设计通常具有对称美和比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几何形状严谨的家具设计,能够使家具的每一个部分都显得精致和完美。
例如,一个几何形状的餐桌,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不仅具有稳定性和功能性,更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几何造型的家具设计,将美学与功能性相结合,使每一个家具成为了艺术品,不仅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观赏价值。
此外,几何造型的家具设计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材质和色彩加以变化和创新。
例如,可以使用金属材质来打造几何造型的家具,使其更加坚固耐用;可以使用亮丽的色彩来装饰几何造型的家具,使其更加生动活泼。
几何造型的家具设计,不仅仅是形状的变化,更可以通过材质与色彩的变化,使家具设计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变化。
综上所述,几何造型的家具设计理念是基于简约、大方、美观的原则,通过几何形状的精心设计和制作,使家具具有独特的美感和现代感。
几何造型的家具设计,既能够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更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艺术上的享受。
如何利用几何知识设计出更美观的家具在家具设计的领域中,几何知识的运用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开启创造美观与实用兼具的家具的大门。
几何形状和比例的巧妙组合,可以赋予家具独特的视觉魅力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那么,究竟如何利用几何知识来设计出更美观的家具呢?首先,我们要理解几何形状的特性。
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象征意义。
圆形给人以柔和、流畅和完整的感觉,常用于桌面、椅座等部位,能够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方形则展现出稳定、规整和简洁的特质,适合作为柜体、框架等结构的基础形状,传递出一种坚实可靠的印象。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和动态感,可用于支架、靠背等部分,增加家具的结构强度和视觉张力。
在设计家具时,巧妙运用几何形状的组合能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例如,将圆形与方形相结合,可以在方形的柜体上添加圆形的把手或装饰,打破方形的单调,增添一丝灵动。
或者在一张方形的餐桌上搭配圆形的转盘,既实用又美观。
几何比例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黄金分割比例在家具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它能使家具的各个部分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美感。
比如,一个衣柜的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如果符合黄金分割,会让人在视觉上感到舒适和平衡。
同样,椅子的座面高度与靠背高度的比例、沙发的长度与宽度的比例等,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计算和调整,以确保使用的舒适性和外观的美观性。
另外,对称与不对称的几何布局也能为家具带来不同的风格。
对称设计给人一种庄重、平衡和整齐的感觉,常用于传统风格的家具中。
比如,一对对称的床头柜或者一张对称的梳妆台,都能展现出古典的美感。
而不对称设计则更具现代感和个性,通过打破常规的平衡,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冲击。
例如,一个一侧较长一侧较短的茶几,或者一个形状不规则的书架,能够为空间增添一份活泼与灵动。
在利用几何知识进行家具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材质与色彩的搭配。
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质感和光泽度,与几何形状相互作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比如,金属材质的线条简洁硬朗,适合用来构建几何框架,展现出现代工业风的美感。
浅论现代家具设计中几何形态的应用摘要:几何形态以其整齐的构造、明快的线条、简洁的艺术表现形式,受到许多设计师的青睐。
他们用几何形态来追求不同的设计理念和艺术的表现语言。
几何形态家具的设计与其他艺术设计风格一样,有其萌芽、成长、成熟以及多元化发展的时期。
家具设计中几何形态的造型方法,主要有几何形体的分割、切削、分裂、组合、叠加、扭、曲、挤、接等。
关键词:家具设计几何形态构造方法应用一、现代家具设计中几何形态应用概述及历程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几何形态应用概述及历程,是研究几何形态的大小、形状及位置关系的学科。
“几何”是英语“geometry”前三个字母“geo”的音译,是几何学的简称,最早见于明代利玛窦(原名玛提欧·利奇,意大利人,1552——1610年)与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中,由徐光启所创。
由基本的点、线、面元素构成的三维形态,便是通常我们认为的几何形物体。
几何形物体在三维空间里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秩序规则性与相对封闭性,大都由三个以上的线与面或两种甚至更多的构成元素结合而形成,常见的有锥体、方体、柱体及球体等存在物体形态。
几何形态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与时代的审美情趣,是大自然具象物体图形在构造、线条和外形上被符号化后提炼出的产物。
家具设计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主要标志是几何形态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及风格的形成,几何形态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的成长历程中贯穿了始终。
几何形态家具发展的历史有其萌芽、成长、成熟以及多元化发展的四个时期。
远古时期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各种点、面、线、方、圆、宽等概念,在认识这些概念的基础上,确认它们的位置与数量关系之间的,逐步形成了几何学的基本概念。
家具设计史上每一次的风格变换,几何形态都被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及独具个性的造型语言,为追求不同设计理念的设计师所青睐。
1.几何形态家具风格的萌芽阶段无论是西方的中世纪,还是东方的封建时代晚期,家具设计中很难见到纯几何形态的家具。
探析现代木雕艺术的形式美与表现手法1. 引言1.1 现代木雕艺术的定义现代木雕艺术是一种将木材作为主要材料进行雕刻创作的艺术形式。
它在传统木雕技艺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艺术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标准,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现代木雕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雕刻技法,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更注重对形式美的追求和表现手法的创新。
通过对木材的雕刻、细腻的刻画和精湛的技艺,现代木雕作品往往能够展现出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
现代木雕艺术的定义并不仅限于雕刻木材,它还包括了对传统木雕技法的挑战和超越。
现代木雕艺术家通过对材料、形式和表现手法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使得木雕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现代木雕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而且在审美价值和艺术表达上也具有深厚的内涵和精神内核。
通过现代木雕艺术,艺术家们能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去诠释世界,传达情感,表达思想,引发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2000字】1.2 形式美与表现手法的重要性形式美和表现手法是现代木雕艺术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达力。
形式美指的是作品在形式结构、线条美感、比例关系等方面的美感表现,是木雕作品的外在美学表现。
而表现手法则是艺术家通过创造性的手法和技巧来表达作品所要传达的主题、情感和思想,是木雕作品的内在表现力。
形式美在现代木雕艺术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具有优美形式的木雕作品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引发情感共鸣,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
形式美的体现需要艺术家具备扎实的造型能力和审美眼光,通过对形式结构的处理和线条的运用来打造出富有韵律美和动感美的作品。
表现手法在现代木雕艺术中同样至关重要。
艺术家可以通过刻划细节、运用色彩、表现技法等手段来展现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境,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让作品更具个性化和独创性,引起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形式美与表现手法的重要性在现代木雕艺术中不可忽视,它们共同为作品赋予了更深刻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丰富了木雕艺术的表现形式与语言,促进了木雕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如何利用三维几何体创造富有创意的家具设计在当今的家具设计领域,创新和个性化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
三维几何体作为一种基本的造型元素,为家具设计师们提供了无限的创作可能性。
通过巧妙地运用各种三维几何体,我们可以打造出独具特色、富有创意的家具作品,为人们的生活空间增添魅力。
一、认识三维几何体在深入探讨如何利用三维几何体进行家具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常见的三维几何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常见的三维几何体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圆锥体等等。
这些几何体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性质。
正方体和长方体是最为常见和基础的几何体,它们具有规整的形状和稳定的结构,适合用于构建家具的框架和主体部分。
圆柱体则以其流畅的线条和圆润的外观,常常被运用在家具的支撑结构或者装饰元素中。
球体给人一种完整和饱满的感觉,可以作为独特的装饰点缀或者家具的局部造型。
圆锥体具有尖锐的顶点和逐渐扩大的底面,在一些具有动态感的家具设计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
二、三维几何体在家具设计中的优势1、结构稳定性三维几何体本身具有稳定的结构特性。
例如,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六个面相互垂直,能够提供坚实的支撑;圆柱体的轴对称结构使其在承受压力时能够均匀分布力量。
利用这些几何体构建家具的基本框架,可以确保家具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2、形式简洁性几何体的简洁外形能够为家具带来简洁、现代的视觉效果。
在追求简约风格的当下,这种简洁性符合大众对于简洁、清晰的审美需求,使家具更容易融入各种室内装饰风格。
3、组合多样性不同的三维几何体可以通过组合、拼接、嵌套等方式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态。
这种多样性为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可以根据设计理念和功能需求灵活地组合几何体,创造出独特的家具造型。
4、空间利用高效性合理运用三维几何体能够充分利用空间。
例如,长方体的柜体可以有效地利用垂直空间进行存储;圆柱体的凳子可以在有限的面积内提供舒适的座位。
三、创意设计方法1、几何体的变形与扭曲对基本的三维几何体进行变形和扭曲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创意手法。
雕塑艺术知识:立体雕刻艺术中的美学特征立体雕刻艺术是一种在三维空间中呈现的雕塑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
本文将详细介绍立体雕刻艺术的美学特征,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一、立体感立体雕刻艺术最为显著的美学特征就是其强烈的立体感。
在普通的平面绘画中,画面只有长度和宽度上的大小关系,而在立体雕塑中,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雕塑作品的深度和厚度,从而达到更加真实的感受效果。
艺术家可以通过雕刻物体的高低变化、凹凸表现、质感差异等手法,营造出更具有现实感的距离感和空间感,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法国雕刻家奥古斯特•罗丹的作品《思想者》等,都是优秀的立体雕刻作品,它们强烈的立体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形态美形态美是立体雕刻艺术中另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
作为雕刻艺术家,他们不仅仅是在设计一个立体作品,更重要的是在创造出一个美丽的形态。
艺术家可以通过人物造型、物体形状、色彩对比等方面去塑造出一个和谐、美妙的意境,营造出视觉上的享受。
例如希腊雕刻家普拉克西特利斯的作品《阿波罗草铜》、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张锡钧的作品《三羊开泰》等,它们都具有极佳的形态美,令人为之一振。
三、灵动美灵动美是也是立体雕刻艺术中的重要美学特征。
雕刻的艺术家和观众在看待作品时往往很难抱有全面的知觉态度,而是在感知后悔立即领会其在动感上的图像;这种灵动美造成的视觉摩擦使好的立体雕刻作品更有生命力.雕刻家可能运用人物与动物或者装置运用摆动,变化为作品添加灵动感。
例如荷兰雕刻家Maurits Cornelis Escher的作品《上下全同胞》、德国工艺美术家Fritz Winter的作品《幻觉》等,它们都是具有出色的灵动美的经典作品。
四、艺术内涵立体雕刻艺术还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它是作者追求自我精神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
依次,艺术家不仅仅是在完成一件作品,更重要的是要传递一种思想和情感。
艺术的内涵往往随着年代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宗教信仰、到后来的人道主义、到现在的文化多元,艺术家们都在不断地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和深化社会对于这些核心价值的理解。
几何形态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家具设计论文-设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几何形态由于其整齐的构造、鲜明的线条以及简单的艺术特点,备受广大设计师的欢迎和喜爱,在现代家居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何形态的家具并不是要体现一种特定的风格,所构成的部分都是统一标准的,而是其中组成的每一部分都可以进行自由转化,也就是由于这一特点铸就了几何化的造型,设计手法应用水到渠成,采用加、减、换、改等设计方式,创造出各式各样的造型,完美体现了设计的多样化。
本文主要针对几何形态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几何形态;钢管椅;茶几1在“椅”设计中的应用钢管椅为现代家具的设计发展开启了大门,“瓦西里椅”是世界上诞生的第一把钢管椅,至今已经有85年之久,钢管椅在现代家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钢管椅”所组成的元素较为简单,造型千变万化,随着压弯成型机和管材弯曲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从而使钢管自身的性质得到充分地施展,钢管一致的弯曲半径带给人规范有序和无限的美感,在“钢管椅”的造型中,横撑、框架和表面的装饰都充分体现了几何化的特性,各种不同的几何形态所呈现出来的风格也是不一样的。
1.1几何形体的单独应用在钢管椅的造型设计中,支撑部分主要依靠框架来完成,通过线条的几何变化从而实现造型变化的目的,座位和椅背部分都可以运用单独的几何体来打造造型,通过对形体的初步处理,从而打造出美观的造型。
即合理的处理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类:几何体的加减法创造。
加法创造则是将简单的形体进行重复、渐变、交替等不同的组合,从而构成复杂体。
减法创造则是对基本形体进行分割、切削、等,其中图1所展示的就是钢管椅的设计图。
通过框架线的几何变化呈现美观的造型,作为以及椅背都是通过圆柱来呈现,一方面满足了座椅的基本特性和功能,另一方面又体现了重复美。
1.2几何形体的组合应用在现代几何形态的家居设计中,几何形体的组合应用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方法,通常家具的设计是以几何形体为基本的模块,采用构成的设计手法展现新的产品造型。
几何元素在现代雕塑中的运用作者:张正一来源:《艺术科技》2017年第01期摘要:从雕塑艺术走进现代雕塑时代起,其意识形态便企图摆脱古典雕塑的束缚,追求新观念、新价值。
然而,传统的、旧有的表达途径却难以满足雕塑家们的诉求。
新的途径到底在何处?就在这个时期,饱受孤立的、相对抽象概括的几何元素走到了时代的前沿。
它于现代雕塑发展里程中,乃至当代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拟就几何元素的形态语言是如何更加契合现当代雕塑艺术家的表达途径,承载艺术家的创新动力及内心诉求,又如何再定义审美趣味,概括人们的认识及表达,从而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进而对几何元素在雕塑艺术中所创造的新的价值进行尽可能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现代雕塑;几何元素;几何造型;造型语言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中出现了不少现代的艺术流派,新思潮、新观念也不断涌现。
现代社会下的艺术流派的产生有许多社会因素,观念、思想上的革新因素,这些因素也直接影响了雕塑艺术,在罗丹、马约尔之后的雕塑艺术便进入了这样的现代雕塑时代。
此时期的艺术家们逐渐将侧重点从理性转到感性中去,不再死板地模仿自然,而是站在与自然对话的角度,“安排自然”“表现自然”“解析自然”“感知自然”,进而从生活中到作品中融入自然里。
在新的艺术环境下,传统的表达手段已经很难满足新时代艺术家们的口味。
虽然文艺复兴以来奠定的写实艺术传统已历经几个世纪之久,但艺术家们天生自由不羁的主观情感从未停滞,在逆境中孕育出了一种形态语言——“几何元素”,而它为什么能够在现代雕塑艺术中很好地满足艺术家的需求,又从哪些方面为现代雕塑艺术带来了新价值?1 雕塑中几何元素造型美感及感受几何元素对现代雕塑艺术的重构作用源于其自身的多变性,体现在雕塑艺术创作的很多方面。
例如,雕塑的构图结构、空间造型、色彩应用等,通过这些领域,几何元素运用自身形态来阐述信息、表达特定语言、传递造型美感。
丰富多变的造型形态是几何元素完善上述领域的重要特性,这种多样性可以从形态万千的客观存在中看出来。
如何利用几何原理设计出更舒适的家具产品在家具设计的领域中,几何原理的应用是实现舒适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家具不仅是生活中的实用物品,更是影响我们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要元素。
通过巧妙地运用几何原理,我们可以打造出既美观又舒适的家具产品,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生活的追求。
一、几何形状与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家具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应用至关重要。
而几何形状在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椅子为例,椅背的形状通常采用弧形或符合人体脊柱曲线的形状。
这种设计基于几何中的曲线原理,能够更好地支撑人体的背部,减轻脊椎的压力。
座椅的深度和宽度也需要根据人体的尺寸和几何比例来确定。
如果座椅过深,会导致腿部无法得到良好的支撑;过浅则会让人感到不舒适。
通过合理的几何计算,可以确定出最适合人体的座椅深度和宽度。
再看桌子,桌面的高度应该与使用者的肘部高度相适应,以保证在使用时手臂能够自然伸展,减少疲劳。
这就需要考虑到人体的身高比例以及几何中的垂直和平行关系。
二、几何稳定性与家具结构家具的稳定性是保证使用安全和舒适的重要因素。
几何原理中的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在家具结构设计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许多椅子的腿部结构采用三角形的支撑方式。
这种结构能够使椅子在承受重量时更加稳固,不易摇晃。
同样,床的框架结构也常常运用三角形的加固设计,增加床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影响睡眠质量。
此外,几何中的对称原理也有助于提高家具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对称的结构能够使家具在视觉上更加平衡,给人一种稳定、可靠的感觉。
三、几何比例与视觉舒适度除了满足人体工程学和结构稳定性的要求,几何比例在营造视觉舒适度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家具设计中,黄金分割比例(约为 1:1618)常常被用于确定家具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比如,一个衣柜的高度与宽度、抽屉的大小与柜体的比例等,如果符合黄金分割比例,会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和谐、舒适的感觉。
几何元素语境在现代雕塑中的运用
现代雕塑领域的几何元素使用各种方式在艺术中变得日渐流行。
几何
是表达形状和空间的方式之一。
它是一种神秘和结构性的方法,被视
为一种富有因果联系的思想空间。
一.形状
1.线性形状:现代雕塑中使用的线性形状,包括长线、短线、折线和弧线,它们为雕塑赋予了一个抽象和流动的外形。
2.面形状:现代雕塑中使用的面形状,包括平面、体积及其他复杂形状,它们为雕塑赋予了各种的形状特征,如穹顶、圆顶、拱顶及仿传统建
筑形状等。
二.空间
1.直线空间:现代雕塑中使用的直线空间,包括线形、方形、圆形等,它们给艺术家带来更多的自由创作空间,使得雕塑创作更加多样而且
充满想象力。
2.立体空间:现代雕塑中使用的立体空间,是指不同的深度方向,遵循一定的三维原则,为雕塑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形成多维度、多面
性的独特美学艺术效果。
三.几何元素的运用
1.几何几何元素的运用在现代雕塑中,包括诸如立方体、立方体、圆柱体、几何形状等等,艺术家们利用几何元素给雕塑赋予流动感和形式感,使雕塑更有层次和更加丰富多彩。
2.抽象几何元素的运用:在现代雕塑中也可以使用抽象几何元素,如半径、半径、半径以及多边形等,艺术家们运用这些元素给雕塑赋予一种抽象的、自由的创作感觉,使其产生神秘的形象效果。
综上所述,现代雕塑中使用的几何元素丰富了雕塑创作,同时强调形状、空间和几何元素的重要性,让观众受到内心的冲击和感染,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几何元素的正确使精,可以让现代雕塑达到无限分形和意境,从而体现出批判性的美学观念。
几何构造下现代家具艺术中的雕塑美学XX年3月1日,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展厅开幕的“从本土发生:中央美术学院家居产品设计学科教学回顾展”中,一系列设计样式独特、颠覆了实用与审美的精美作品,给人们带来了对“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哲学思辨。
诚然,这次展览作为第7届“为坐而设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央美术学院家居产品设计学科发展的一次巡礼,本身是基于对“基础教学”“重拾传统”“反问当代”设计教学学科的讨论,呈现的是中央美术学院对于设计教育的思考,实践与总结,但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昭示了当代艺术设计在实用与审美两大倾向中一种跨界式的理念突破。
当观众身临现场,如果仅仅把这些为坐而设计的各种作品单纯当作座椅式的家具来看,未免太对不起设计师们在其中赋予的心血。
简洁而优雅的形状、生态环保的材料和生动自然的颜色如果换个欣赏角度,会发现这些元素构成的作品不仅仅是家具,更是一件件精美的雕塑。
包括第7届“为坐而设计"获奖作品在内的大量精美之作,在充分尊重与强调了实用性特征的同时,也深深弥漫着强烈的美学特征。
一,“从本土发生:中央美术学院家居产品设计学科教学回顾展”作品解读f urniture/王洋洋/美国白橡木,不锈钢/XX毕业设计/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家居产品设计专业当前快速拼装、造型简洁的家具形式依靠新的宣传媒介的推动,创造了一系列商业模式中的奇迹。
蕴含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高度发达的技艺、巧妙的设计构思,慎重选择的材料,缜密的制作工艺的中国古典家具,又该有如何的发展前景呢?汲取古人的智慧,应用于当下,服务于大众,将是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古典器物遇上现代的购物方式,我们便有必要在中式风格的平板家具上作出新的探索。
2.报纸凳2/李永玲/XX上海世博会城市示范区伦敦市零碳馆/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九工作室废物利用,材料翻新是现代科技条件下制作领域的一种新模式。
报纸本身轻,薄并且没有支撑与承重能力,但大量报纸卷起来的支撑能力就足够强大。
在这个原理上,把许多报纸围合成一个个环形空间,形成了一个结实的体量,就具备了“座椅”的可能。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心齐,泰山移"等传统文化以劝导的新形式给人以新的启迪。
3.几何/王一丰/木/XX年毕业设计/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九工作室以数学为设计原点的家具作品被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几何家具集群。
这组趣味的数学家具设计可以把让人觉得略显枯燥和书卷气的数学原理生动的表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理解和了解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并为之赞叹生发启迪,同时也深切地体会艺术和设计的创造力所赋予生活的魅力。
曲与直,正与斜,糙与滑等元素,体现出了空间艺术造型的魅力。
4.家•人/侯旭南/黑胡桃,黄铜/XX年毕业设计/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家居产品设计专业该作品以物喻人,体现出家具与使用者的特征关系,将“家文化”的隐喻暗藏于产品的细节之中,在寂静中述说着社会变迁对家居发展的影响。
家具以“全家福”的形式呈现,体现在注重“家文化"的国度里人们的亲情与温暖,是具备社会属性与文化属性的缩影。
设计元素上提取传统古典家具的细节元素,结合现代简化几何风格元素进行新的构成,在方圆之间完成产品的形式与功能的融合。
5.卖座/江黎/金属,棉/中央美术学院第九工作室采用观念主义的造型方式,将一辆超市购物车进行改造后,搭配坐垫与靠垫,形成了一种功能上的转化,运载工具由此成为坐具。
柔软的座椅,靠垫与金属的坚硬形成对比, 让乘坐者在其中矛盾对比中,坐下来反思过度消费背后的隐患。
6.切片系列/梁文华/综合材料/XX毕业设/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家居产品设计专业设计者选取了物品被使用时的空间移动,磁场的形状以及天气气温的变化三个信息源,并分别融入到茶台,时钟以及灯具的设计中。
目的是通过把生活空间中难以察觉的信息运动化、可视化,实现不同感知体验模式之间的融汇与对接。
7.相/周美汜/铝/XX年毕业设计/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家居产品设计专业“相”是指一个宏观物理系统所具有的一组状态,也通称为物态。
设计者把日常家具进行抽象化设计,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构成模式,表达一种客观世界中物质的存在样态。
二、第7届“为坐而设计"获奖作品解读1.“丰意德”设计大奖〃王一丰/ABS塑料/780X350X 67 0每个人的幼年梦想中,都有一些美丽的童话场景,孩子们往往在理想的世界中扮演自己的国王。
这件结合了座椅的使用功能和木马的娱乐功能的作品,就充分照顾了人们的这种情怀。
使用者既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稳定的座椅,也可以把它变为一个木马。
家具与玩具兼具的属性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有助于孩子快乐的成长。
2.金奖/《亲密关系》/曹林涛/藤/1700X670X1340该设计作品采用拟人化手法呼应了人与座椅的互动属性。
藤这种材料本身给人的感觉是自然、舒适和放松,这种放松的感受更像是和好友或者情侣在一起所带来的。
这款座具是为两个人所设计,共同坐一个坐具上会很自然地拉近两个人的距离,给两个人制造互动的机会。
3.银奖/《巢椅》/李非繁/瓦楞纸1500X1 260X680蜂巢,是蜂群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果,蜂巢单体六面结果,相互平行,相互分压,相互支撑,集合形成这个作品。
单木难以成林本,滴水难以为海,相互支持,相互信任正是本设计所体现的创意点。
也许使用者会心存疑虑一一大量镂空的隔断坐上去是否舒服?还有稳定性与安全感又如何呢?4.银奖/竹•翼/王一宇/竹子,铝合金,木材/59 0X460X730这件作品是传统圈椅的现代演绎。
坚韧的竹片层层叠加, 在支撑处转折、弯曲,依次堆叠排放,在满足倚靠的同时,也塑造出了翅膀般的轻巧灵动;冰冷的不锈钢经过喷砂处理过后反而显得含蓄而又内敛。
该作品将坚韧的竹,温润的木,冰冷的钢,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材料融合在一起,并以一种巧妙的连接方式使其新颖又不突兀。
自然材料与工业化材料的结合,使得整件作品刚强中又不失柔美的感觉。
5.铜奖/垛/姚鹏/榆木、芦苇/1430X460X46 0这是一件有趣的作品,显得扎实,自然,含蓄而又质朴大方。
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芦苇杆的天然性,把传统意义上的芦苇垛,设计成现代感的坐墩。
作者对材料的使用,可谓独具慧眼。
6.铜奖/承/张伟、陈龙雨/木材、竹/500X38 0X510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托举的手,像父母抱着婴儿时手托住臀部的状态,这也是人生中我们第一次对“坐”的感知。
采用传统的木艺棒卯和竹编工艺,体现一种对生命繁衍、传统文化的传承。
7 .铜奖/卷-盒-固/张凯帆/瓦楞纸,金属/500X500 X500作为一件承载“坐”的功能的作品,因为构思巧妙而显得极为异类。
三个同样的模块衔接构成,每个独立模块皆具有稳定性,便于拆装,方便运输,可循环再生,看上去非常和谐。
作者对于材料的把握巧妙而又娴熟,纸独有的天然质感,强韧与柔韧并存的属性,非常符合循环再生的环保理念。
8.最佳创意奖/共鸣气球椅/王瑞琪/金属、玻璃、布料/670X570X1 240金属,玻璃的对接,显得轻巧而优雅。
设计者结合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寻找一种不是音响装置,但是能够发出一定频率声音的方法。
模仿海螺和空腔共振的原理,通过椅子上的共振器放大的白噪音来代替数字音响,对于久坐时听音乐的习惯可以进行一些改变,使人能够逐渐在寂静环境中变得专注,或者意识到自己坐的时间是否太长。
9.最佳制作奖/蜗居/李星澄最佳制作奖/藤、布料、皮/400X400X550背篓式的造型,细腻的竹编工艺,让作品有了独特的样式。
除了坐的实用属性,该作品还有新的作用一一收纳。
每天你的脏衣物是否随手扔置,无心打理呢?一天天的堆积是否更让你无从下手?你是否急需一个收纳脏衣物的办法呢? 坐在“蜗居”之上,时时刻刻提醒着你清洗衣物,且能分开衣物深浅。
藤材质既透气又防潮,收纳于中再好不过10.最佳制作奖/生长在墙上的一把椅子/李朔/木材、布料/700X 2 50X570墙上长出椅子7是的。
这把生长在墙上的椅子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抬高视角,改善了低头族玩手机时的不良坐姿, 配有无线充电器方便充电,而且比一般椅子要小巧些,起坐方便。
你还在因为长时间玩手机的不良坐姿而痛苦吗?还在为因为长时间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浪费掉的时间而懊悔吗?还在因为手机没电时离插座太远而烦恼吗?看看这把椅子吧。
11.优秀设计奖/莫比乌斯/王响晴/藤/960 X 700 X 900奇怪的造型,奇怪的名称。
莫比乌斯?公元185 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和约翰-李斯丁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纸带——“莫比鸟斯带”,把一根纸条扭转180。
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
这款座椅的想法应当就来自于莫比乌斯环,藤的盘旋往复缠绕增强了作品的流线般的别致造型。
12.优秀设计奖/推拉/周旭/松木/950X910X970这是一把表面上由三把宜家的“亨利克"组成的公共坐具,“推拉”是一个实现坐姿的动作,也是作品的主题。
椅子表面两种材料的交叉折射出一种束缚与被束缚的感受,三把椅子互相交叉,需要入座时,把椅子拉出坐下即可,起身时一个推力即可收回,推拉的过程中椅子腿会和底面摩擦发出。
吱”的声音,如此一来这个分裂的过程就是痛苦的,好比人与群体的关系。
13.优秀设计奖/CupChair/曾梓珊/藤、海绵/500 X500 X800像是酒壶,又像杯子,CupChair是一件为宠物和主人设计的吧椅作品。
作品造型灵感来源于倒置的布丁杯的造型,数根藤条由上至下勾勒出整个吧椅的轮廓,既充满现代气息,又不失朴素大方。
不仅能作为人们日常的坐具,脚踏以下围合的空间铺上藤皮编织的软垫也可以供宠物玩耍或是作为宠物的窝,节省了家居空间,拉近了宠物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满足了一些宠物爱黏在主人身边的需求。
藤和布艺两种材质的搭配,传达出人与宠物之间相互依偎的温暖感。
14.优秀设计奖/枝/董梦琪/金属,实木/1640X450X 700作品取自大自然中的树枝形态的灵感,并将它运用到了凳子的整体框架的设计中。
凳子框架为不锈钢的材料,配以明快的座面,将自然形态与现代材料相结合,使金属框架丝毫不觉冰冷,为紧张而重复的都市生活带来大自然的气息, 可以使人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清新自然的气息。
15.优秀设计奖/打开/纪芯蕾/木材,皮革/600X350X 720木制支架的不规则框架结构像是人体的骨盆,潜意识里起到一种保护与围合的作用。
坐垫由黑色的皮革材质构成, 可以坐,也可以提,挂。
椅子样式简洁,使用极为简单,打开木板即可;不用时可合上收纳起来,不占空间。
实际上,在欧洲许多国家里,家具往往被作为雕塑艺术作品来设计,其美学价值变得与实用价值一样重要,甚至远远超过了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