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 格式:doc
- 大小:9.00 KB
- 文档页数:1
2012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习题及参考答案18412010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技术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粒料类基层中,属于嵌锁型的是( A )。
A.填隙碎石B.级配碎石C.级配砾石D.天然砂砾2.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的粒料是( D )。
A.填隙碎石B.泥结碎石C.天然砂砾D.级配碎石3.某二级公路采用级配碎石做路面基层,其压实度要求达到( A )。
A.≥98%B.≥96%C.≥95%D.≥93%4.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适于各级公路( D )。
A.面层B.上基层C.下基层D.调平层5.热拌沥青碎石的配合比设计不包括( B )。
A.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B.目标配合比验证阶段C.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D.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6.用于高速公路的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可以选择( C )。
A.水泥稳定细粒土B.二灰砂C.水泥稳定未筛分碎石D.石灰稳定级配碎石7.我们平时习惯称为“二灰土”的基层是属于( D )。
A.水泥灰稳定类B.石灰泥稳定类C.水泥石灰综合稳定类D.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8.二级公路的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不得使用( B )。
A.水泥稳定未筛分碎石B.石灰土C.水泥稳定碎石土D.二灰砾石9.水泥稳定基层中,对水泥最主要的技术要求是( A )。
A.终凝时间较长B.强度等级较高C.抗压强度较高D.抗折强度较高10.为提高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的早期强度,宜在混合料中掺人1%~2%的( B )。
A.早强剂B.水泥C.早强减水剂D.纤维二、多项选择题1.属于嵌锁型的粒料基层有( ACD )。
A.泥结碎石B.级配砂砾C.填隙碎石D.泥灰结碎石E.级配碎石2.水泥稳定类材料中确定水泥剂量应考虑( ABCD )。
A.拌合方法B.土类C.路面结构D.试验结果E.路基压实度3.热拌沥青碎石的配合比设计包括( BDE )。
A.理论油石比计算设计阶段B.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C.目标配合比验证阶段D.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E.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4.半刚性基层包括( BCD )。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法(新)第五章: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技术作为⾼等级道路路⾯的主要结构形式之⼀,沥青混合料路⾯以其表⾯平整、坚实、⽆接逢、⾏车平稳、舒适、噪⾳⼩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泛的应⽤。
为了保证⾼等级公路在⾼速、安全、经济和舒适四个⽅⾯的功能要求,沥青混合料除了要具备⼀定的⼒学强度,还要具备⾼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抗渗性等各项技术要求。
因此道路⼯程建设过程中,对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准确的检测,以确保沥青路⾯的⼯程质量。
本章简略介绍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和技术性能,重点介绍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法和技术性能指标的检测⽅法,同时介绍SMA的设计及检测⽅法第⼀节沥青混合料的分类及其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是由适当⽐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组成的矿质混合料与粘结材料沥青经拌和⽽成的混合材料,⼀般我们将沥青混凝⼟和沥青碎⽯通称为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的分类(⼀)按结合料分类1.⽯油沥青混合料:以⽯油沥青为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
2.煤沥青混合料:以煤沥青为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
(⼆)按施⼯温度分类1.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简称热拌沥青混合料。
沥青与矿料在热态拌和、热态铺筑的混合料。
2.常温沥青混合料:以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与矿料在常温状态下拌制、铺筑的混合料。
(三)按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分类1.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是按级配原则,从⼤到⼩各级粒径都有,按⽐例相互搭配组成的混合料,称为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
2.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中缺少⼀个或两个档次粒径的沥青混合料称为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四)按混合料密实度分类1.密级配沥青混凝⼟混合料:按密实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设计空隙率3%-6%。
2.半开级配沥青混凝⼟混合料:按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级配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设计空隙率6%-12%。
3.开级配沥青混凝⼟混合料:按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级配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设计空隙率⼤于18%。
情景五沥青混合料一、填空题:1、针入度、、被称为沥青三大指标。
2、乳化沥青主要由沥青、、水组成。
3、沥青胶体结构有三个类型,它们分别是、和凝胶型结构。
4、在选择沥青结合料时,应该优选性石料,如果没有时,可掺加各种抗剥剂以提高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
5、石油沥青的基本性质有:、、加热稳定性、闪火点、溶解度、含水量。
6、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中,认为沥青主要由、及三个组分组成。
7、沥青的四组分分析法中,认为沥青主要由、、及四个组分组成。
8、石油沥青的温度稳定性以和表示。
9、沥青材料是由极其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和这些碳氢化合物的所组成的混合物。
10、地沥青可分为和。
11、用粘滞度仪可以把我国液体石油沥青的等级是按划分的,其表示方式C T d 中,T表示,d表示。
12、我国粘稠沥青的牌号是按针入度划分的,以为单位,测试仪器的名称是,测试条件为25度、、。
13、马歇尔试验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毛体积密度、、和沥青饱和度和残留稳定性。
14、为保证沥青混合料施工加热时的安全性,应该测试沥青的和两个指标。
15、标准马歇尔试件的直径为mm,高度为mm。
16、沥青混合料是经人工合理选择组成的矿质混合料,与适量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17、沥青混合料按矿质材料的级配类型分类,可分为和。
18、根据沥青与矿料相互作用原理,沥青用量要适量,使混合料中形成足够多的沥青,尽量少形成沥青。
19、检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是和。
20、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有,,,,。
21、沥青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类,可分为、、和。
2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和三个阶段。
23、在AC—25C中,AC表示;25表示;C表示。
24、我国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用油量是采用法进行确定的。
二、名词解释:1、地沥青2、焦油沥青3、煤沥青4、乳化沥青5、针入度6、延度7、闪点8、沥青的老化9、沥青混凝土混合料:10、沥青混合料:11、油石比:12、热稳定性:13、沥青碎石混合料:三、单选题:1、用于寒冷地区沥青路面工程时,沥青的()应大一些。
1 总则1.0.1为贯彻“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1.0.3沥青路面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
1.0.4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
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10℃(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5℃(其他等级公路),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1.0.5沥青面层宜连续施工,避免与可能污染沥青层的其他工序交叉干扰,以杜绝施工和运输污染。
1.0.6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安全,有良好的劳动保护。
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配制和使用液体石油沥青的全过程严禁烟火。
使用煤沥青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吸入煤沥青或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造成身体伤害。
1.0.7沥青路面试验检测的实验室应通过认证,取得相应的资质,试验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
1.0.8沥青路面工程应积极采用经试验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1.0.9沥青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特殊地质条件和地区的沥青路面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补充规定。
各省、市、自治区或工程建设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技术指南,但技术要求不宜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代号2.1术语2.1.1沥青结合料 asphalt binder,asphalt cement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
2.1.2乳化沥青emulsified bitumen(英), asphalt emulsion,emulsified asphalt(美)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2.1.3液体沥青 liquid bitumen(英), cutback asphalt(美)用汽油、煤油、柴油等溶剂将石油沥青稀释而成的沥青产品,也称轻制沥青或稀释沥青。
(一)沥青路面结构及类型1.沥青路面结构层分四部分: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
2.面层可由1—3层组成,表面层要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面层、下面层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厚度、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结构层。
3.基层是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对材料强度有较高要求;可设一层或两层,设两层时,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
4.底基层起次要承重作用;材料强度要求比基层略低;可设一层或两层,设两层时,分别称为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5.垫层设在底基层与土层之间,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两水、两防)6.沥青路面按技术品质和使用情况分为四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
7.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各级公路的面层(使用年限15—20年)。
优点:(1)采用相当数量的矿粉;(2)较高的粘结力使路面有很高的强度,可承受繁重交通;(3)较小的空隙率使其具有透水性小,水稳性好,耐久性高,有较强的抵抗自然因素的能力。
不足:(1)允许拉应变值较小,会产生横向裂缝,对基层强度要求高;(2)对高温和低温稳定性均有要求。
8.沥青碎石路面:热拌沥青碎石适于三、四级公路;中粒式、粗粒式沥青碎石宜作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下层、联结层和整平层。
优点:(1)高温稳定性好,不易起波浪;(2)冬季不易产生冻缩裂缝,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少;(3)路面易保持粗糙,有利于高速行车;(4)对材料要求宽,材料组成设计比容易满足要求;(5)沥青用量少,不用矿粉,造价低。
不足:孔隙较大,路面容易渗水和老化。
9.沥青贯入式:适于三、四级路面,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联结层。
优点:(1)强度与稳定性主要由石料相互嵌挤作用而成。
(2)温度稳定性好,热天不易出现推移、壅包,冷天不易出现低温裂缝。
10.沥青表面处治: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合铺筑而成的厚度不超过3cm沥青面层。
按浇洒沥青和撒布集料遍数不同,分为单层、双层、三层式。
一般用于三、四级公路,也可用作沥青路面的磨耗层、防滑层。
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绪论●道路工程材料是道路工程建设与养护的物质基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道路工程质量和服务寿命和结构形式.●路面结构由下而上有:垫层,基层,面层.●面层结构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良好的表面特性。
第一章●砂石材料是石料和集料的统称●岩石物理常数为密度和孔隙率●真实密度:指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单位真实体积的质量。
●毛体积密度: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空隙(闭口、开口空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是指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开口空隙和闭口空隙)的百分率。
●吸水性:岩石吸入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来表征。
●吸水率:是岩石试样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饱和吸水率:是岩石在常温及真空抽气条件下,最大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在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集料:是由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组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级配: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也是石料强度的相对指标.压碎值是对石料的标准试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加荷,测试石料被压碎后,标准筛上筛余质量的百分率。
(:试验后通过2.36mm筛孔的细集料质量)●磨光值:是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是决定某种集料能否用于沥青路面抗滑磨耗层的关键指标。
●冲击值:反映粗集料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由于路表集料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冲击作用,这一指标对道路表层用料非常重要。
●磨耗值:用于评定道路路面表层所用粗集料抵抗车轮磨耗作用的能力。
●级配参数:●天然砂的细度模数,系度模数越大,表示细集料越粗。
●根据矿质集料级配曲线的形状,将其划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在连续级配类型的集料中,由大到小且各级粒径的颗粒都有,各级颗粒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绘制出的级配曲线圆滑不间断;在间断级配集料中,缺少一级或几个粒级的颗粒,大颗粒与小颗粒之间有较大的“空档”,所做出的级配曲线是非连续的.第二章●沥青按照形态分类:粘稠沥青、液体沥青。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每日一练)判断题(共20 题)1、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需要检测1d、5d和7d。
(A)•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2、沥青混合料原材料中的粗、细集料和矿粉技术指标分为料源特性指标和加工特性指标。
(A)•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3、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力学特性,在长期气候与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塑性降低,脆性增加,粘聚力减小,从而出现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其他类等各种病害。
(A)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4、沥青路面各种病害产生的破坏机理和发生原因相同,都是一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B) •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5、沥青混合料类型按级配及空隙率的大小,可分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和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A)•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6、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分为悬浮-密实型(AC)、骨架-空隙型(LSPM、ATPB、OGFC等)和骨架-密实型(SMA、SAC、ATB等)。
(A)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7、沥青混合料耐久性指标用水稳定性、耐疲劳、抗车辙和耐老化来进行表征。
(B) •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8、在沥青混合料原材料质量控制中,应加强成品改性沥青技术指标实时检测和控制。
(A) •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9、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分为快裂、中裂和慢裂。
(A)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10、消石灰应采用III级及以上镁质消石灰粉,且保持干燥与洁净,能从粉料仓自由流出,进场消石灰粉应做好防潮与防尘污染。
(B)•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11、沥青混合料原材料中的填料必须采用由石灰石磨细的矿粉。
(A)•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12、沥青混合料原材料中的纤维所起的作用是分散沥青和矿粉、吸附及吸收沥青、稳定沥青玛蹄脂、增加沥青与矿粉的粘附。
A SPHALT TECHNOLOGY沥青技术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是指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大于26.5mm、具有一定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大粒径沥青混合料通常用作路面结构中的基层。
它是一种半开级配的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与传统沥青混合料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大粒径的骨架结构,最粗一级的粗集料含量通常在75%以上,且最大公称粒径比较大。
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的沥青稳定基层最大粒径为:基层25、37.5、50mm;底基层为50、63cm。
德克萨斯州给出的沥青稳定基层最大粒径分别为:基层37.5mm、45mm,给出的沥青混凝土基层为:37.5mm(粗型)、25mm (细型)。
我国大粒径沥青混合料采用的最大公称粒径一般为:26.5mm、31.5mm。
公称粒径大使得一档集料跨度较大,集料控制更加困难。
且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相对传统的沥青混合料较低,一般只有3.2%左右,颗粒之间的黏结力较小。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这些特点,相对传统沥青混合料而言更容易发生离析。
同时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于其施工工艺的研究还处于不断研究探索中,由于最大公称粒径较大,所以沥青稳定基层的厚度一般都大于15cm,如果采用两层摊铺在铺第二层是会对第一层造成很大的破坏;另外由于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级配为骨架嵌挤结构,为了避免更多的粗骨料破碎,所以采取一次摊铺。
我国的沥青混合料施工机械都是按照传统的沥青混合料设计,对大粒径混合料的摊铺和一次摊铺大厚度的混合料缺乏经验,这就更加剧了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离析的可能性。
因此分析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离析特征与路用性能影响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离析特征与原因端部离析端部离析是最常见的离析形式,它在路面上形成规则的翼状离析。
在摊铺机中央区域细集料较多,比较密实,表面纹理较浅;而在摊铺机两侧粗集料较集中,细集料、沥青含量较少,空隙率较大,表面纹理深。
特别是沥青面层采用一台摊铺机施工的中、下面层,端部离析现象比较严重,这主要是由于摊铺机的摊铺参数设置不当造的。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2]490号文的要求,由交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7年5月1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2—86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交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四日1总则1.0.1为贯彻沥青路面“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使铺筑的沥青路面坚实、平整、稳定、耐久,有良好的抗滑性能,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和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1.0.3沥青路面施工应有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1.0.4沥青面层不得在雨天施工,当施工中遇雨时,应停止施工。
雨季施工时应采取路面排水措施。
1.0.5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人员应有良好的劳动保护。
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
配制液体石油沥青的车间严禁烟火。
使用煤沥青的施工人员应采取防止吸入煤沥青蒸气或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而使身体受到损害的保护措施。
1.0.6沥青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代号2.1术语2.1.1石油沥青由石油经蒸馏、吹氧、调和等工艺加工得到的,主要为可溶于二硫化碳的碳氢化合物的半固体粘稠状物质。
2.1.2道路石油沥青符合沥青路面使用技术标准的沥青结合料。
2.1.3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符合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重交通量道路使用,并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道路石油沥青,简称重交通道路沥青。
2.1.4煤沥青由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再经蒸馏加工制成的沥青。
2.1.5混合沥青不同标号的石油沥青按一定比例互相掺配,或以煤沥青与石油沥青互相掺配而制得的沥青。
2.1.6乳化沥青石油沥青或煤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沥青面层种类咱就说这沥青面层啊,那种类还真不少呢。
(一)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这可是最常见的一种呢。
它是把沥青和矿料在热态下拌制、摊铺、压实成型的。
热拌沥青混合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就像一个很靠谱的小伙伴,能承受住车辆的反复碾压。
在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这些车流量大、对路面要求高的地方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它的种类也挺多的,根据矿料的级配类型不同,又可以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等。
密级配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就像一个严实的包裹,空隙率比较小,这样就不容易透水,对路面的耐久性很有好处。
(二)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这个和热拌就不一样啦。
冷拌是在常温下进行拌制的。
它的优点是施工方便,不需要像热拌那样有复杂的加热设备。
不过呢,它的强度形成比较慢,而且初期强度也相对较低。
一般用在一些交通量比较小的道路或者是一些维修工程里。
比如说一些小区内部的道路,或者是道路上一些小面积的修补,冷拌沥青混合料就可以派上用场啦。
(三)沥青贯入式面层这种面层啊,施工的时候是先把主层石料铺好,然后再把沥青贯入进去。
它的强度也是很不错的,而且具有较好的抗滑性能。
不过它的表面不够平整,所以常常会在上面再铺一层封层或者磨耗层,让路面看起来更平整,也能更好地保护路面。
这种面层在一些低等级的公路或者是一些停车场之类的地方比较常见。
(四)沥青表面处治面层这是一种比较薄的面层,主要是对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或者是改善路面的抗滑性能。
就像是给路面穿了一件薄薄的防护衣。
它的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也比较低。
比如说一些乡村道路,或者是一些旧路面需要简单维护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概括来说呢,不同的沥青面层种类都有它们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道路建设和维护的时候,就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沥青面层种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