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1
- 格式:ppt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55
心肺复苏名词解释心肺复苏,也称作心肺复苏术(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一种紧急急救措施,用于恢复心跳和呼吸。
它的目的是尽快恢复血液循环,以保证大脑等重要器官继续得到氧气供应,增加生存机会。
以下是一些与心肺复苏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1. 心肺复苏术:指的是通过外部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等手段,恢复心脏收缩和人体呼吸功能的急救方法。
2. 心跳骤停:心脏突然停止收缩的状态,导致血液无法正常循环供氧,是进行心肺复苏的主要原因。
3. 胸外按压:通过用手掌压迫胸部,以恢复心脏收缩并推动血液循环,维持血氧供应。
4. 人工呼吸: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以模拟自然呼吸机制,向患者提供氧气,维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5.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心脏节律并给予电击的设备。
它用于终止某些心律失常并恢复正常心律。
6. 呼吸道开放:确保患者的呼吸道暢通,以便呼吸。
7. 患者定位:将患者放在平坦的地面上,确保其全面接触地面,方便执行心肺复苏。
8. 颈静脉观察:通过观察颈静脉充盈情况来判断心脏泵血是否有效,以及是否需要采取其他措施。
9. 呼吸评估:检查患者的呼吸是否存在异常,包括频率、深度和有无呼吸音等。
10. 循环检查:检查患者的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及时呼叫急救电话,判断心跳是否停止,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一系列操作,直到有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的急救措施,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因此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巧非常重要。
论述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援技术,用于帮助心脏骤停的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
以下是心肺复苏的一般操作流程:
1. 判断意识和呼吸:首先,确保自身处在安全的环境下,然后靠近患者,轻拍双肩并呼喊,以判断患者是否失去意识。
同时,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以确认其是否正在呼吸。
2. 呼叫急救: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 120),并告知他们患者的情况和所在位置。
3. 进行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平面上,确保其背部得到支撑。
然后,将一只手掌放在患者胸骨中央,另一只手掌叠放在上面,手指交叉。
用身体的重量向下按压胸骨,使其下降约 5 厘米,然后放松,让胸骨回到原来的位置。
按压频率为每分钟 100-120 次。
4. 进行人工呼吸:在进行胸外按压 30 次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将患者的头后仰,用手指捏住患者的鼻子,用自己的嘴对着患者的嘴进行吹气,使其胸部隆起。
每次吹气持续约 1 秒,确保胸部有明显的起伏。
5. 继续进行 CPR:交替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和呼吸。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不要停止 CPR。
6.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附近有 AED 设备,应尽快使用。
AED 可以分析患者的心律,并提供电击治疗,有助于恢复正常心律。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心肺复苏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和指导,以确保操作正确有效。
如果您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应尽快呼叫急救人员并遵循他们的指示。
徒手心肺复苏项目分值技术操作流程与标准评分得分备注A B C D操作前准备5 1.仪表端庄、服饰整洁。
2.反映迅速、敏捷。
32212操作流程5 一、判断与舒适;脱离危险环境,认真查对,病人体位舒适、安全。
5 4 3 210二、判断病人意识,确认心跳停止,立即呼救,下口头医嘱。
1.迅速判断病人意识;呼叫病人,轻拍病人肩部。
(5秒)2.判断病人颈动脉搏动。
(10秒)3.‘颈动脉无搏动!’确认病人心跳停止,立即呼救;‘快来人呀!准备抢救!’(2秒)4.下口头医嘱;拿除颤仪,测血压,建立静脉通道。
(3秒)23231212115 三、准备胸外按压(5秒)1.迅速将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或胸下垫胸外按压板)。
2.立即解开病人衣领、腰带。
3221120四、立即胸外按压(C)30次。
(18秒)。
1.立即进行胸外按压30次,抢救者将一手掌根部按在病人胸骨下1/3,双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十指交叉,手指不触及胸壁(小于1岁双手环抱法或双指按压法,1到8岁单掌按压法或双掌按压法)。
2.最号呈姿,双关节伸直,借臂、肩和上半身体重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3.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比例1 :1。
4.按压幅度为至少1/3胸廓前后径(成人至少5cm,儿童大约5cm,婴儿大约4cm)。
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放松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
5555444433332222。
心肺复苏打分标准(新版)
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的心肺复苏打分标准,以帮助急救人员在有需要时正确评估患者的心肺复苏情况。
1. 评估指标
1.1 呼吸
- 0 分:无自主呼吸
- 1 分:呼吸频率小于10次/分钟
- 2 分:呼吸频率在10-29次/分钟
- 3 分:呼吸频率大于等于30次/分钟
1.2 循环
- 0 分:无脉搏
- 1 分:有脉搏但无效循环(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 2 分:有脉搏但心率小于60次/分钟
- 3 分:有脉搏且心率大于等于60次/分钟
2. 总分评级
根据呼吸和循环的评分,患者的心肺复苏情况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 0 分:死亡(无自主呼吸且无脉搏)
- 1-5 分:严重(呼吸或循环评分为0,另一项评分为1-3)
- 6-7 分:危重(呼吸或循环评分为1-2,另一项评分为2-3)- 8-10 分:可疑(呼吸和循环评分均为2-3)
- 11-13 分:中度(呼吸和循环评分均为3)
- 14-18 分:轻度(呼吸和循环评分均为3,且其中一项评分为3+)
请注意本文档所提供的打分标准仅供参考,确切的心肺复苏评估结果应基于具体情况和专业医务人员的判断。
另外,如有新的研究或指南发布,应及时更新评分标准。
参考文献:。
1双人心肺复苏具体操作流程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恢复心脏停搏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双人心肺复苏指的是两人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提高复苏效果。
以下是双人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流程。
2.准备工作:在进行心肺复苏前,确保患者处于平坦坚硬的地面上。
移除患者身上的饰品或金属物品,并保持患者的胸部暴露。
确保自己的手部干燥,以避免滑动。
3.按压位置:找到患者的胸骨,沿着胸骨中线在两个乳头之间放置手掌,另一只手放在上方。
保持肘部直,使上半身垂直于患者。
4.开始按压:两名救护人员同时进行按压,以维持持续的血液循环。
按压深度应为至少2英寸(5厘米),但不超过2.4英寸(6厘米)。
每分钟按压速率应保持在100-120次。
5.按序换位:为了避免疲劳,每隔2分钟或按需进行按压换位。
换位时要确保不中断按压。
新的救护人员放置手掌的位置应与之前的位置一致。
6.人工呼吸:在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人工呼吸。
救护人员在患者鼻腔夹紧,并吹气进入患者嘴中,使胸廓上抬,然后进行第二次呼吸。
每次呼吸应持续1秒钟,但不应过度充气,以避免损害患者。
7.响应AED:如果有AED可用,尽快将其接通并使用。
按照AED的指示进行操作,包括清除胸部,贴上电极,分析心律,判断是否需要除颤。
8.继续心肺复苏:无论是否使用AED,都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医疗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并接管患者的抢救工作。
9.交流配合:在进行双人心肺复苏时,两名救护人员需要有良好的配合和交流,以确保按压和人工呼吸的节奏一致。
可以使用口头计数或采用音乐的节奏来帮助保持速度和节奏的一致。
10.保持耐心和专注:心肺复苏是一项累人而且有挑战性的任务,救护人员需要保持耐心和专注,以提高复苏的成功率。
总之,双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包括快速确认、准备工作、按压位置、开始按压、按序换位、人工呼吸、响应AED、继续心肺复苏、交流配合和保持耐心和专注。
通过遵循这一操作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心肺复苏的效果,并提高心脏停搏患者的存活机会。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助措施,用于在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时维持血液循环。
一、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1.呼叫急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前开始心肺复苏。
2.检查呼吸和脉搏:检查患者的呼吸和脉搏是否正常。
如果没有,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开始按压胸部:将患者仰面放平,然后站在患者头部朝向,将两只手手掌交叠放在患者胸骨下缘,使手臂伸直,压下至少5厘米,然后松开手压出来的力道,重复按压30次。
4.进行人工呼吸:将一个手指放在患者下颌下端,以托起下颌,再用另一只手捏住鼻子,嘴唇贴紧患者口部,每次吹入空气1秒钟,让患者的胸部抬起。
重复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5.继续胸外按压:继续按压胸部30次,然后再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6.检查和监控患者反应:检查患者是否有反应,如有则停止心肺复苏措施并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二、考核评分标准:
1.呼吸开放性:评分为1分,若患者呼吸道开放且能自主呼吸。
2.脉搏和心跳:评分为1分,若患者有脉搏或心跳。
3.快速通气:评分为1分,若患者每次吹入空气超过1秒钟。
4.胸外按压深度:评分为1-2分,按压深度每低于5厘米扣一分,最高扣2分。
5.按压频率:评分为1-2分,按压频率每缓慢5次扣一分,最高扣2分。
6.发生误动作:评分为1-2分,根据情况但不超过2分。
7.总体评估:得分4-7分为“优秀”,得分2-3分为“及格”,得分0-1分为“不及格”。
以上是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的详细完整版。
在实践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操作,同时需要定期进行复训,提高应急救援的水平和准确度。
心肺复苏概念名词解释
1. 心肺复苏(CPR):对心跳及呼吸停止的患者施行的紧急抢救方法,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心脏及呼吸功能。
2. 稳定侧位(recovery position):一种用于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的急救步骤,通过侧躺将患者保持在一定的姿势,以充分保持呼吸道通畅。
3. 先心律失常(shockable rhythms):一些心室颤动和室速等
心电图异常,需要立即施行电除颤治疗。
4. 后心律失常(non-shockable rhythms):一些心脏骤停的心
电图异常,如无脉性心室停搏需施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生命。
5. 阻止呼吸(obstructed airway):呼吸道受到阻塞,如过度
咳嗽、窒息或呕吐导致的空气流通受限等。
6. 成人高级生命支持(ALS):一种高级的CPR技术,包括
电除颤、药物治疗和气管插管等措施,常用于心脏骤停的患者。
7. 婴幼儿心肺复苏:特别针对婴幼儿心跳呼吸停止的紧急抢救方法,主要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心脏及呼吸功能。
⼼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版_2020最新⼼肺复苏全步骤⼼肺复苏已成为我们医疗卫⽣事业单位考试⾯试中重要的考点之⼀,以下是⼩编为⼤家准备的关于⼼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版,欢迎⼤家前来参阅。
⼼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版⾸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1、意识的判断;⽤双⼿轻拍病⼈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呼吸,3、呼救:来⼈啊!喊医⽣!推抢救车!除颤仪!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右⼿的中指和⾷指从⽓管正中环状软⾻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领及裤带。
6、胸外⼼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中下1/3处),⽤左⼿掌跟紧贴病⼈的胸部,两⼿重叠,左⼿五指翘起,双臂深直,⽤上⾝⼒量⽤⼒按压30次(按压频率⾄少100次⁄分,按压深度⾄少5cm)7、打开⽓道;仰头抬颌法。
⼝腔⽆分泌物,⽆假⽛。
8、⼈⼯呼吸:应⽤简易呼吸器,⼀⼿以“CE”⼿法固定,⼀⼿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效率的CPR:以⼼脏按压:⼈⼯呼吸=30:2的⽐例进⾏,操作5个周期。
(⼼脏按压开始送⽓结束)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进⼀步⽣命⽀持。
⼼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管病⼈死亡数达百万⼈,约占总死亡病因1/2。
⽽因⼼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在院前。
因此,美国成年⼈中约有85%的⼈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的⽣命。
⼼脏跳动停⽌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员进⼀步⼼脏救⽣,死⽽复⽣的可能性最⼤,因此时间就是⽣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