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奥数
- 格式:pdf
- 大小:157.39 KB
- 文档页数:2
精选初中奥数题及答案精选初中奥数题及答案1、若a 0,则a+ =2、绝对值最小的数是3、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等于其本身,这个数是( )A、正数B、非负数C、零D、负数4、已知x与1互为相反数,且| a+x |与 x 互倒数,求 x 2000—a x2001的值。
5、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的3倍少2,若将个位与百位上的数字顺序颠倒后,所得的三位数与原三位数的和是1171,求这个三位数。
6、设a,b,c为实数,且|a|+a=0,|ab|=ab,|c|-c=0,化简代数式|b|-|a+b|-|c-b|+|a-c|7、已知(m+n)*(m+n)+|m|=m,|2m-n-2|=0,求mn的值8、现有4个有理数3,4,-6,10运用24点游戏规则,使其结果得24.(写4种不同的)9、由于-(-6)=6,所以1小题中给出的四个有理数与3,4,6,10,本质相同,请运用加,减,乘,除以及括号,写出结果不大于24的算式10、任意改变某三位数数码顺序所得之数与原数之和能否为999?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02、03、B4、5、法一:设这个三位数是xyz,则x=y+1,z=3y-2,所以y=x-1,z=3x-5。
这个三位数是100x+10y+z=100x+10(x-1)+3x-5=113x-15若将个位与百位上的数字顺序颠倒后,新的三位数是zyx,即100z+10y+x=100(3x-5)+10(x-1)+x=311x-510两个三位数的和是1171,所以,113x-15+311x-510=1171。
解得x=4。
所以,y=x-1=3,z=3x-5=7。
所以这个三位数是437.法二:解:设百位是100(X+1) , 十位是 10X , 个位是3X-2100(X+1)+10X+(3X-2)+100(3X-2)+10X+(X+1)=1171 X=3百位:100(X+1)=100(3+1)=400 十位:10X=3 x 10=30 个位:3X-2=3 x 3 -2=7 三位数:400+30+7=4376、因为|a|=-a,所以a0,又因为|ab|=ab,所以b0,因为|c|=c,所以c0.所以a+b0,c-b0,a-c0.所以原式=-b+(a+b)-(c-b)-(a-c)=b.7、解答:有(m+n)*(m+n)+|m|=m推出m〉0所以|m|=m 所以(m+n)*(m+n)=0,m=-n,n0由|2m-n-2|=0 3n=-2 n=-2/3 m=2/38、(10-6+4)*3=24 (10-4)*3-(-6)=24(10-4)-(-6)*3=24 4-10*(-6)/3=24 3*[4+(10-6)]=24 (10-4)*3+6=246/3*10+4=24 6*3+10-4=249、3+4+6+10=2324 (10-6)*4+3=1924 10*3-4*6=624 (10-6+4)*3=24。
初中易考奥数试题及答案1. 题目:小明有若干个苹果和橘子,如果从苹果中取出3个放到橘子堆里,那么苹果和橘子的数量就相等;如果从橘子中取出2个放到苹果堆里,那么苹果的数量就是橘子的2倍。
问小明原来各有多少个苹果和橘子?答案:设小明原来有x个苹果和y个橘子。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方程:x - 3 = y + 3x + 2 = 2(y - 2)解这两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x = 13y = 7所以,小明原来有13个苹果和7个橘子。
2. 题目:一个数的3倍加上另一个数的4倍等于100,这个数的4倍加上另一个数的3倍等于92。
求这两个数。
答案:设这两个数分别为a和b。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方程:3a + 4b = 1004a + 3b = 92解这两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a = 12b = 16所以,这两个数分别是12和16。
3. 题目: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3,如果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互换,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小9。
求这个两位数。
答案:设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x,个位数字为y。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方程:x = y + 310x + y - (10y + x) = 9解这两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x = 4y = 1所以,这个两位数是41。
4.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如果长增加4厘米,宽增加2厘米,那么面积就增加了24平方厘米。
求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
答案:设长方形的宽为x厘米,那么长为2x厘米。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2x + 4)(x + 2) - 2x * x = 24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x = 4所以,原来长方形的长为8厘米,宽为4厘米。
5. 题目:一个数的5倍减去另一个数的3倍等于8,如果这两个数的和是20,求这两个数。
答案:设这两个数分别为a和b。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方程:5a - 3b = 8a +b = 20解这两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a = 12b = 8所以,这两个数分别是12和8。
初中奥数题目及答案大全
初中阶段是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的关键时期,而奥数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帮助初中生们更好地备战奥数竞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奥数题目及其详细答案解析,供学生们参考。
1. 试题一:已知一边长为3cm的正方形S1,如果将它的所有顶点连接起来,形成的正方形叫做S2,依此类推,每次都将新形成的正方形的顶点连接起来,问第n次形成的正方形S(n)的面积是多少?
解答: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发现每次形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上一次正方形的边长的平方根。
所以第n次形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为3^(1/2)^n cm。
由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为S = a^2^,所以第n次形成的正方形的面积为S(n) = (3^(1/2))^2^n = 3^n。
2. 试题二:已知正整数a、b和c满足a^b^ = c^3^,求证:a、b和c 必有一个是3的倍数。
解答: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a^b^ = c^3^的公式。
根据数学定理知,一个正整数的质因数分解形式中,每个质因子的指数都是3的倍数。
所以,对于a、b和c的质因数分解形式来说,它们必有一个是3的倍数。
因此,题目得证。
通过以上两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到,在解答初中奥数题目时,我们需要注重数学知识的运用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挥。
只有通过不断练习和思考,才能在奥数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以
上题目及答案解析进行充分的练习和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迈向数学之巅!。
初中生奥数考试题及答案1. 题目:一个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1, 2, 4,从第四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三项的和。
求这个数列的第10项是多少?答案:根据题目描述,数列的前三项是1, 2, 4。
第四项是前三项的和,即1+2+4=7。
第五项是第二项、第三项和第四项的和,即2+4+7=13。
以此类推,可以计算出数列的后续项。
继续计算,第六项为4+7+13=24,第七项为7+13+24=44,第八项为13+24+44=81,第九项为24+44+81=149,第十项为44+81+149=274。
因此,数列的第10项是274。
2. 题目: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求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圆的面积公式是A=πr²,其中A是面积,r是半径。
根据题目,半径r=5厘米。
将半径代入公式,得到A=π×5²=π×25。
圆周率π约等于3.14,所以面积A≈3.14×25=78.5平方厘米。
因此,这个圆的面积约为78.5平方厘米。
3. 题目: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8厘米和6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答案: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V=lwh,其中V是体积,l是长,w是宽,h 是高。
根据题目,长l=10厘米,宽w=8厘米,高h=6厘米。
将这些值代入公式,得到V=10×8×6=480立方厘米。
因此,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480立方厘米。
4. 题目: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3,公差是2,求这个数列的第20项是多少?答案:等差数列的第n项公式是an=a1+(n-1)d,其中an是第n项,a1是首项,d是公差,n是项数。
根据题目,首项a1=3,公差d=2,项数n=20。
将这些值代入公式,得到a20=3+(20-1)×2=3+38=41。
因此,这个等差数列的第20项是41。
5. 题目: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45度、60度和75度,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已知底边长为10厘米。
初中数学奥数题及答案篇一:经典初中数学题【题4】已知: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BF=CE,AB?ED,AC?FD,证明AB=DE,AC=DF.【题5】已知:如图,?ABC是正三角形,P是三角形内一点,PA,3,PB,4,PC,5( 【题6】如图:?ABC中,?ACB=90?,AC=BC,AE是BC边上的中线,过C作CF?AE,垂足是F,过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D。
(1) 求证:AE=CD;(2) 若AC=12?,求BD的长.【题7】等边三角形CEF于菱形ABCD边长相等. 求证:(1)?AEF=?AFE(2)角B的度数【题8】如图,在?ABC中,?C=2?B,AD是?ABC的角平分线,?1=?B,求证:AB=AC+CD.【题9】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的中点,BE的延长线交AC于点F. 求证:AF=FC121【题10】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C旋转到A'B'CD'的位置,若?B'CB=30度,求AE的长.【题11】AD,BE分别是等边?ABC中BC,AC上的高。
M,N分别在AD,BE的延长线上,?CBM=?ACN.求证AM=BN.【题12】已知:如图,AD、BC相交于点O,OA=OD,OB=OC,点E、F在AD上,且AE=DF,?ABE,?DCF.【练1】如图,已知BE垂直于AD,CF垂直于AD,且BE=CF. (1)请你判断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还是角平分线,请证明你的结论。
(2)链接BF,CE,若四边形BFCE是菱形,则三角形ABC中应添加一个什么条件,篇二:初中奥数题及答案初中奥数题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如果a,b都代表有理数,并且a,b=0,那么 ( ) A(a,b都是0 B(a,b之一是0 C(a,b互为相反数 D(a,b互为倒数答案:C解析:令a=2,b=,2,满足2+(,2)=0,由此a、b互为相反数。
初中奥数题目及答案(3篇)初中奥数题目及答案 1时钟问题解法与算法公式解题关键:时钟问题属于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
钟面上按“时”分为12大格,按“分”分为60小格。
每小时,时针走1大格合5小格,分针走12大格合60小格,时针的转速是分针的,两针速度差是分针的速度的,分针每小时可追及。
1、二点到三点钟之间,分针与时针什么时候重合?分析:两点钟的时候,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2,分针在时针后5×2=10(小格)。
而分针每分钟可追及1-=(小格),要两针重合,分针必须追上10小格,这样所需要时间应为(10÷)分钟。
解:(5×2)÷(1-)=10÷=10(分)答:2点10分时,两针重合。
初中奥数题目及答案 2一只挂钟,每小时慢5分钟,标准时间中午12点时,把钟与标准时间对准。
现在是标准时间下午5点30分,问,再经过多长时间,该挂钟才能走到5点30分?分析:1、这钟每小时慢5分钟,也就是当标准钟走60分时,这挂钟只能走60-5=55(分),即速度是标准钟速度的=2、因每小时慢5分,标准钟从中午12点走到下午5点30分时,此挂钟共慢了5×(17-12)=27(分),也就是此挂钟要差27分才到5点30分。
3、此挂钟走到5点30分,按标准时间还要走27分,因它的速度是标准时钟速度的,实际走完这27分所要时间应是27÷。
解:5×(17-12) =27 (分) 27÷=30(分)答:再经过30分钟,该挂钟才能走到5点30分。
初中奥数题目及答案 31、运送29.5吨煤,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5吨的货车运。
还要运几次才能完?还要运x次才能完29.5-3x4=2.5x17.5=2.5xx=7还要运7次才能完2、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几米?它的高是x米x(7+11)=90x218x=180x=10它的高是10米3、某车间计划四月份生产零件5480个。
初中数学奥数题库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已知一组数的平均值是40,如果其中一个数被改为71,那么平均值将变为多少?解析:设原有数的和为S,个数为n,则有S/n=40。
改变后的和为S+71-x,个数仍为n,根据平均值的定义(S+71-x)/n=新平均值。
根据题意,新平均值等于40,代入即可得到(S+71-x)/n=40。
根据等式S/n=40解得S=40n。
将S代入到等式中,(40n+71-x)/n=40。
整理得到71-x=0。
因此,新的平均值还是40。
2.某数除以3的余数是2,如果再加上2就可以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是多少?解析:设这个数为x,则x÷3有余数2,即x=3k+2。
如果再加上2就可以被3整除,即(x+2)÷3没有余数,即(3k+2+2)÷3=3k+4÷3没有余数。
化简得到1÷3=0余数1,显然不成立。
因此,这个数不存在。
二、填空题1.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所截,如下图所示:(图略)那么∠a = ______,∠b = _______。
解析:根据平行线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性质,我们知道∠a和∠b都是对顶角,即∠a=∠b。
2.正整数x满足x ≠ 1,且x的平方的10次方根等于x,那么x的值为_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x的平方的10次方根等于x。
即(x^2)^(1/10)=x。
根据指数运算的性质,我们可以化简得到x^2/10=x。
进一步化简得到x^(2/10)=x^1。
根据等式两边底数相等,指数相等的指数运算性质,可得到2/10=1。
因此,这个方程无解。
三、解答题1.解方程:2(x-1)+3(2x+5)=4(x-3)+1解析:首先进行合并同类项,得到2x-2+6x+15=4x-12+1。
接着继续合并同类项,得到8x+13=4x-11。
然后,将4x移到等式右边,得到8x-4x=-11-13,化简得到4x=-24。
最后,将系数为4的x移到等式右边,得到x=-6。
50道经典初中奥数题及答案详细解析现在很多孩子都在补习奥数,奥数在小升初有着重要作用,以下是无忧考网分享的50道经典奥数题及答案详细解析,快来猜猜你和孩子的水平吧。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想: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解: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想: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解:45+5×3=45+15=60(千克)答:3箱梨重60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想: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
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解:4×2÷4=8÷4=2(千米)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想: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答:每支铅笔0.2元。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初中奥数试题精选及答案
1. 题目:一个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1,2,3,从第四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三项的和。
求数列的第10项是多少?
答案:数列的第10项是144。
2. 题目: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cm、3cm、4cm,求其所有棱的总和。
答案:长方体的棱总和是48cm。
3. 题目:一个自然数,它加上100后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它加上168后也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求这个自然数。
答案:这个自然数是196。
4. 题目:一个圆的直径是10cm,求其面积。
答案:圆的面积是78.5平方厘米。
5. 题目: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2,5,8,求这个数列的第10项。
答案:数列的第10项是27。
6. 题目: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是多少?
答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是180度。
7. 题目:一个数的平方是289,求这个数。
答案:这个数是±17。
8. 题目: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如果其中一个底角是40度,求顶角的度数。
答案:顶角的度数是100度。
9. 题目:一个数列的前三项是1,2,3,从第四项开始,每一项都是
前三项的和。
求数列的前10项的和。
答案:数列的前10项的和是144。
10. 题目: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cm、4cm、5cm,求其体积。
答案:长方体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
初中奥数真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已知一个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1,2,4,且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两倍,那么这个数列的第5项是多少?A. 8B. 16C. 32D. 64答案:C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且满足a+b+c=12,a^2+b^2+c^2=144,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A. 48B. 96C. 192D. 288答案:B3. 一个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等于半径,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A. πr^2B. 2πr^2C. 4πr^2D. 8πr^2答案:A4.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那么这个数列的第10项是多少?A. 23B. 25C. 27D. 29答案:A5.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A. 3B. 4C. 6D. 9答案:C6. 一个正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A. 540B. 720C. 900D. 1080答案:B7.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可能是多少?A. 0B. 1C. -1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8. 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3,那么这个数列的第5项是多少?A. 486B. 729C. 1458D. 2187答案:B9. 一个圆的周长为2πr,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多少?A. 2rB. 4rC. 6rD. 8r答案:A10. 如果一个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2,4,8,且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两倍,那么这个数列的第4项是多少?A. 16B. 32C. 64D. 128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5,公差为3,那么这个数列的第8项是________。
答案:2912. 一个圆的面积为πr^2,如果这个圆的半径为5,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
答案:25π13.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60度和80度,那么第三个内角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