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鱼病诊治技能实训(实践)》考核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10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生产实习教学大纲一、实习任务本课程是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课程,实施本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满足现代水产养殖行业对生产、科研培养科研技术操作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鱼病学的基本知识及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及社会能力。
二、实习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应职岗位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水产养殖行业防病治病的技术带头人。
(一)知识目标1、了解寄生虫学、病理学、药理学基本原理2、掌握常见鱼病种类及诊断和防治方法3、掌握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二)技能目标1 、通过实验、实习了解鱼病种类的特点2、能较准确地诊断鱼病3、能正确地使用鱼药4、能有效地防治鱼病(三)德育目标1、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建立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意识。
2、以教师的严传身教使学生爱岗敬业,对学业精益求精。
3、通过严格的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建立严谨的学风,形成科学的态度。
4、通过生产实习和参加实际生产活动使学生建立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专业基础知识部分1、鱼病学基础知识(1)了解鱼病学的发展概况。
(2)了解寄生虫学、病理学、药理学的基本原理。
2、鱼病种类(1)了解鱼病种类。
(2)掌握鱼病的特征。
①学会鱼病的预防的方法。
②理解鱼病发病的原因,掌握诊断及防治方法。
3、鱼药(1)了解鱼药的种类。
(2)掌握药物的性质和作用。
(二)技能部分1、鱼病种类(1)了解鱼病种类。
(2)能掌握常见20-30多种鱼病特征。
2、防病治病(1)能借助显微镜较准确地辩认病原菌。
(2)能正确地进行鱼病诊断及防治。
3、鱼药(1)了解鱼药种类和性能。
(2)能较准确地对症下药。
4、鱼类敌害(1)能识别鱼类敌害的常见种类。
(2)能有效地防治鱼类敌害。
四、说明1、成立生产实习指导小组:由专业教师负责,基础课教师和生产单位领导组成,具体指导并安排工作,制定实习计划(实习地点的联络、物品准备、人员安排及培训、安全教学等);负责实习期间学生的组织管理(业务指导和生活安排);贯彻执行学生与渔场的领导、工人密切配合的原则,全面完成实习任务,并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和对实习进行全面总结。
常见鱼病的诊断与防治(一)引言概述:常见鱼病的诊断与防治是养殖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鱼病常常会导致鱼类损失、生产效益下降甚至养殖场倒闭。
因此,对鱼类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的熟悉和掌握对于鱼类养殖业者而言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病因分析、症状诊断、实验室检测、防治措施和预防措施。
正文内容:1. 病因分析:1.1 环境因素:水质、温度、氧气含量等1.2 病原菌:细菌、病毒、寄生虫等1.3 饲养管理不当:过度饲养、不均衡饲料等2. 症状诊断:2.1 外观症状:色泽异常、皮肤溃烂等2.2 行为异常:食欲减退、活动力下降等2.3 呼吸问题:呼吸困难、鳃片异常等3. 实验室检测:3.1 细菌培养和鉴定3.2 病毒检测方法3.3 寄生虫鉴定3.4 细胞学检查4. 防治措施:4.1 药物治疗: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等4.2 改善环境条件:调整水质、提高氧气含量等4.3 饲养管理优化:合理饲养密度、科学投喂等4.4 疫苗接种:预防疾病发生4.5 物理治疗方法:温度处理、光照治疗等5. 预防措施:5.1 饲养场卫生管理: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等5.2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5.3 营养均衡饲料的使用5.4 防止过度捕捞和人为破坏生态环境5.5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常见鱼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了解病因分析、症状诊断和实验室检测对于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非常重要。
在防治措施方面,药物治疗、环境改善和饲养管理的优化是常用的方法。
此外,预防也是至关重要的,包括饲养场的卫生管理、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和定期体检等。
只有加强防病意识,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降低鱼类养殖业中的疾病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水产养殖常见鱼病的分析诊断表调查询问在诊断某种疾病之前,首先向渔农询问,了解其水源情况、养殖品种及密度、往年的发病史、用过何种药物,使用药物的浓度和次数、效果怎样,调查中应注意,病鱼是陆续少量死亡还是死亡有明显的高峰期,前者应考虑是寄生虫侵袭的可能,而后者可能是暴发性传染疾病。
2、现场观察现场观察也是诊断鱼病的重要环节,现场观察的内容包括水质状态、水产养殖动物在水中的表现、池塘的大小、水深、底质及周围环境以及发病后采取的防治措施等。
(1)了解水质变化了解水体的透明度、肥瘦情况、酸碱度、溶氧、氨氮、亚硝酸盐、有无农田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流水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可引起养殖鱼类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
(2)观察水产养殖动物在水中的活动观察濒死养殖动物的游动情况和体色的改变等特征。
鱼病的发生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型鱼病,有的表现出血等症状,有的外表与正常鱼区别不大,但一经出现死亡,死亡率就会急剧上升,常在短期内出现死亡高峰。
慢性型鱼病,病鱼体色变黑,游动缓慢,死亡率缓慢上升。
有些鱼病,病鱼一旦离开水体或死亡之后,一些典型症状会看不见,对确诊造成困难,如白头白嘴病,鱼体在水中躁动不安,上窜下跳,有时急剧狂游,出现此情况一是因为寄生虫侵袭,二是水中含有有毒物质,若是前者,鱼可能慢慢死亡,若是后原因,则往往突然大批死亡。
还有一种情况鱼浮头,开增氧机也不下去,可能是亚硝酸盐中毒所致。
3、鱼体检查通过询问和现场调查,对于鱼病发生的外部环境有了一些了解,对某些鱼病可能会做出诊断。
但对于大多数鱼病要做出正确的诊断,则主要靠鱼体检查。
检查的病鱼最好是濒死的或刚死未腐烂的病鱼。
检查应由表及里、先目检、后用生物显微镜镜检。
不好确定的疾病还可通过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
(1)目检目检是检查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有些鱼病通过肉眼就可确定,象水霉病及一些大型寄生虫病等,有些可借助症状诊断。
一般来讲,病毒性鱼病往往鳃盖眼眶以及肌肉和肠道充血;细菌性鱼病表现为局部充血、发炎、脓肿、腐烂、鳍条基部充血、蛀鳍、竖鳞等症状;寄生虫性鱼病常见症状为体表黏液增多、出血、有点状或块状孢囊等症状。
水产实训实习实践考查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水产实训实习是水产养殖或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实习,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已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工作适应能力,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并参与了仙桃胡场鱼类繁育场的养殖繁育工作。
该繁育场拥有二十余年的繁殖经验,养殖繁育鱼类包括四大家鱼、鲤鲫鳊等常规鱼类以及斑点叉尾等特色鱼类。
通过实地观察和学习,我们对鱼类的生殖生理、人工繁殖技术、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我们还参与了鱼病的防治工作,学习了鱼病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掌握了消毒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操作技巧。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能够准确识别鱼类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参与了水质监测和调控工作。
我们学习了水质指标的检测方法,如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并了解了不同水质指标对鱼类养殖的影响。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水质调控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根据水质状况及时调整养殖水体的环境条件。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对养殖过程中的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联系,明白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并激发了我们对水产养殖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强对养殖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其次,我们在团队合作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最后,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需求。
四、总结与建议通过水产实训实习,我们收获颇丰,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实训:鱼类疾病常规检查与诊断1、实训目标(1)、初步掌握病鱼的检查方法。
(2)、能初步识别各种病原体。
.2、实训材料与用具活的或刚死的病鱼;解剖盘、解剖器械(解剖刀、大小剪刀、镊子、解剖针等)、培养皿、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解剖镜、0.7%的生理盐水等。
3、方法与步骤(1)检查方法A、肉眼检查法(目检)。
由于病原体的寄生,往往在病鱼的相应部位呈现出一定的病理变化,有时症状很清楚,用肉眼就可诊断。
但有不少的病原,对鱼体却不表现出明显的病状。
一些病原体及相关症状,又往往因隐藏在寄主的器官组织内,肉眼也难以鉴别。
因此,除用肉眼检查外,还应进行镜检,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完整、可靠、正确。
B、光学显微镜检查法(镜检)。
主要使用载玻片压展法观察,适用于低倍或高倍显微镜检查,方法是用剪刀或镊子取出一小块组织或一小滴内含物置于载玻片上,滴加一小滴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轻轻地压平后,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检查,发现寄生虫或可疑现象,再用高倍显微镜仔细检查。
(2)检查步骤一般只着重检查鱼的体表、鳃、肠道这三个部位。
A、体表。
将鱼放在解剖盘里,首先观察其体色及肥瘦等有关情况,按顺序从头部、嘴、眼、鳃盖、鳞片和鳍条等处仔细观察。
注意观察皮肤是否擦伤或腐烂、是否长了水霉、有无发炎充血或出血、鳍条是否蛀烂、有没有锚头蚤、虱等寄生虫及白色小点状的小瓜虫囊泡或白色的黏孢子虫孢囊等。
在鱼类体表除肉眼可能见到的病症和病原体外,往往还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寄生虫,如斜管虫、指环虫、鱼波豆虫、小瓜虫、口丝虫、隐鞭虫、车轮虫、三代虫等,这些病原须用镜检才能观察清楚,检查方法是用解剖针或弯头镊子刮取体表黏液,置于载玻片上,加上1~2滴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进行镜检。
小白点或黑色孢囊经盖玻片压碎后可以看到虫体形态。
B、鳃。
肉眼首先检查,观察鳃丝的色泽,黏液的多少,有无充血、发白、肥肿:有无污泥,是否腐烂,鳃盖是否"开天窗";有无肉眼可见的白色胞囊及大型的寄生虫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淡水产养殖专业《常见鱼病诊治技能实训》考核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要求常见鱼病诊治技能实训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水产养殖专业专科阶段的基本必修课程。
选用的教材是《鱼虾疾病诊断和安全用药实用技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组编,王泰健等编著。
中国科技出版社2009年出版)。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水产养殖专业学员对于鱼虾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害有一个较全面的认知和了解,熟悉水产动物主要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流行特点、危害程度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水产养殖过程各养殖品种所发生的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本课程是常见鱼病诊治技能实训的应用课程,需要以水产动物疾病学、微生物学、渔药制剂学、渔业环境与养殖水质分析等学科作为其理论和技术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与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控制相结合。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在学习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开展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诊治技能的实训,使学生了解常见鱼病的病害种类、危害对象、流行规律、诊断技术和科学用药防治技术,掌握常见鱼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在保障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媒体与教学形式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建议选用文字教材与患病水产动物解剖诊断实验相结合。
其中文字教材是课程的基本媒体,包含所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教材。
对病体的解剖诊断实验教学,则是为了提高学员的感性认识,是掌握实践技能的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形式包括:1.自主学习认真阅读和理解大纲与教材。
自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常见鱼病诊治技能实训》教材的相关章节,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自学者应深入学习各章的内容,掌握我国当前水产养殖的基本状况,了解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产病害发生的现状。
同时,要注意各章之间的相互关联,掌握水产动物疾病的基本诊断技术、系统防治技术和安全用药技术。
自学者应在全面系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进行深入学习,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全部内容。
2.面授助学社会助学者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要求,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把握指定教材的基本内容,对自学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纠正自学中的各种偏向,体现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要正确处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者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者对水产动物病害的认识水平和在防治病害过程中科学安全用药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对学员的实践能力要求较强。
社会助学者应根据这门课程和考试命题的特点,指导自学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章节和重点问题,把对水产动物疾病的认知诊断和科学防治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课程考核要求的层次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诊断、防治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掌握主要水产动物疾病的病害种类、病原病因、流行规律、危害程度等情况,并了解水产动物疾病发生与水质变化的关联性。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掌握:在识记的基础上,面对病例,能正确地利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外观检查,必要时结合病理解剖和微生物培养,对常见水产养殖品种的常见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疾病诊断的基础上,能利用所学的渔药知识,针对疾病提出正确的用药品种、有效配伍和科学安全使用的防治方法。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水产动物疾病现状,学习了解水产动物疾病的基本基本诊断技术和防治技术,了解和掌握在水产病害防治过程中安全用药技术。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现状第二节水产动物疾病的病因和基本诊断技术一、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二、发病外因的调查三、由体表及内脏器官,检查鱼虾病体四、鱼类疾病诊断导引图五、诊断注意事项第三节水产动物疾病的系统防治技术一、“八字精养法”新内涵与鱼虾的关系二、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三、养殖技术措施要适应养殖动物的生物特性四、防病和日常管理措施要到位第四节安全用药的技术要求一、渔药使用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二、渔药使用的基本原则第五节常规渔药使用技术要点一、常规渔药品种和功能二、渔药使用的通用技术要点三、消毒剂四、水质和底质改良剂五、抗菌药物六、寄生虫药物七、疫苗三、重点与难点(一)疾病诊断导引(二)安全用药技术四、考核要求(一)疾病诊断导引1.识记: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其与养殖环境条件的关系2.领会:疾病诊断导引图(二)安全用药技术1.识记:常用渔药种类2.应用:常用渔药安全使用技术。
第二章鱼类体表出血症诊治技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常见鱼类体表出血症概况和疾病种类,掌握鱼类体表出血症的诊治技术。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鱼类体表出血症的概况一、常见体表出血症概况二、鱼类出血症的诊断技术要点三、体表出血症的防治要点第二节各种体表出血症的诊治技术一、草鱼出血病二、鲤春病毒血病三、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四、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五、鳗红点病六、鳗赤鳍病七、赤皮病八、应激性出血等出血病三、重点与难点(一)鱼类出血症的诊断技术要点(二)主要病症安全用药防治技术四、考核要求(一)鱼类出血症的诊断技术要点1.领会:各种鱼类体表出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因(二)主要病症安全用药防治技术1.识记:常用针对性渔药种类2.应用:不同鱼类品种所发病害时,采用的不同用药技术。
第三章体表溃烂症的诊治技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常见鱼类体表溃烂症概况和疾病种类,掌握鱼类体表溃烂症的诊治技术。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鱼类体表溃烂症的概况第二节各种体表溃烂症的诊治技术一、弧菌病二、打印病三、疖疮病四、鳗鱼爱德华氏菌病(肝肾病)五、罗非鱼运动性气单胞菌病六、加州鲈溃疡综合症七、斑鳢、乌鳢溃疡综合症八、大口鲶、胡子鲶、黄鳝等无鳞鱼类的溃疡综合症三、重点与难点(一)鱼类溃烂症的诊断技术要点(二)主要病症安全用药防治技术四、考核要求(一)鱼类溃烂症的诊断技术要点1.领会:各种鱼类体表出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因(二)主要病症安全用药防治技术1.识记:常用针对性渔药种类2.应用:不同鱼类品种所发病害时,采用的不同用药技术。
第四章鳃部病变的诊治技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常见鱼类鳃部病变性疾病的概况和疾病种类,掌握鱼类鳃部病变性疾病的诊治技术。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鱼类鳃病概况一、常见鳃部疾病及病因二、鳃部疾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第二节烂鳃病的诊治一、细菌性烂鳃病二、寄生虫性烂鳃三、鳃霉病第三节由病毒引起的鳃部病变的诊治一、鳗鳃丝坏死病二、鳗鳃淤血病(病毒性血管内皮坏死病)三、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病四、鳜脾肾坏死病四、鲤春病毒血病五、淋巴囊肿病毒病第四节水质和营养引起的鳃病一、水质恶变引起鳃部病变二、营养缺乏性鳃部病变三、重点与难点(一)鱼类鳃部病变性疾病的诊断技术要点(二)主要病症安全用药防治技术四、考核要求(一)鱼类鳃部病变性疾病的诊断技术要点1.领会:各种鱼类体表出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因(二)主要病症安全用药防治技术1.识记:常用针对性渔药种类2.应用:不同鱼类品种所发病害时,采用的不同用药技术。
第五章肝胆病变的诊治技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常见鱼类肝胆性病症概况和疾病种类,掌握鱼类肝胆性病症的诊治技术。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鱼类肝胆病变概况第二节白色包囊、结节状或糜烂状肝胆病变的诊治一、类结节症二、诺卡氏菌病三、爱德华氏菌病第三节肝脏肿大颜色异常病变的诊治技术一、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二、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三、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四、脂肪肝五、营养性绿肝病六、有机磷中毒七、喹乙醇中毒八、低温应激反应九、棉子酚中毒十、亚硝酸盐中毒三、重点与难点(一)鱼类肝胆性疾病的诊断技术要点(二)主要病症安全用药防治技术四、考核要求(一)鱼类肝胆性疾病的诊断技术要点1.领会:各种鱼类体表出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因(二)主要病症安全用药防治技术1.识记:常用针对性渔药、解毒剂和水质改良剂种类。
2.应用:不同鱼类品种所发病害时,采用的不同用药技术。
第六章鱼类寄生虫疾病的防治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常见鱼类寄生虫疾病概况和疾病种类,掌握鱼类寄生虫疾病的诊治技术。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鱼类寄生虫病概况一、常见鱼类寄生虫病二、寄生虫病的诊断思路二、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第二节肉眼可判断的体表寄生虫病一、锚头鳋病二、中华鳋病三、鱼鲺病四、钩介幼虫病五、鱼怪病第三节肉眼可初步判断的体内寄生虫病一、鲤蠢绦虫病二、头槽绦虫病三、舌形绦虫病四、嗜子宫线虫病五、毛细线虫病六、棘头虫病七、鳗居线虫病第四节通过症状可初步判断的寄生虫病一、小瓜虫病二、碘泡虫病三、球虫病四、复口吸虫病(双穴吸虫病)五、固着类纤毛虫病第五节通过镜检判断的体表、鳃部寄生虫病一、车轮虫病二、隐鞭虫病三、斜管虫病四、杯体虫病五、指环虫病六、三代虫病七、鳗鱼伪指环虫病第六节其它需通过显微镜判断的寄生虫病一、六前鞭毛虫病二、锥体虫病三、血居吸虫病四、侧殖吸虫病三、重点与难点(一)鱼类寄生虫疾病的诊断技术要点(二)主要病症安全用药防治技术四、考核要求(一)鱼类寄生虫疾病的诊断技术要点1.领会:各种鱼类寄生虫疾病的临床特点及病原体(二)主要病症安全用药防治技术1.识记:常用针对性渔用杀虫种类。
2.应用:不同鱼类品种及养殖模式情况下,发寄生虫病时,采用的不同用药技术。
第七章虾蟹常见疾病的诊治技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常见虾蟹疾病概况和疾病种类,掌握虾蟹疾病的诊治技术。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常见虾蟹病害概况一、南美白对虾疾病概况二、河蟹疾病概况三、虾蟹疾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第二节对虾头胸甲白斑病的诊治技术一、应激性白斑病二、细菌性白斑病三、病毒性白斑病第三节对虾红体病的诊治技术一、应激性红体病二、软壳红体病三、硬壳红体病第四节对虾鳃部疾病的诊治技术一、肿鳃病二、黄鳃病三、黑鳃、烂鳃病第五节对虾体表疾病的诊治技术一、红须、断须二、体表黑点三、肌肉白浊第六节对虾体内疾病的诊治技术一、空肠空胃二、肝胰脏红肿三、肝胰脏紫肿第七节对虾偷死症的诊治技术一、土池偷死二、高位池偷死三、肌肉白浊第八节对虾中毒症的诊治技术一、缺氧二、氨氮中毒三、亚硝酸盐中毒四、药品中毒第九节河蟹常见病的诊治技术一、河蟹疾病的基本诊断技术二、河蟹颤抖病三、河蟹呼肠孤病毒病四、河蟹上岸不下水症五、河蟹黑鳃病六、河蟹水肿病七、甲壳附肢溃疡病八、河蟹甲壳附肢溃疡病(腐壳病、褐斑病、水锈病)九、固着类纤毛虫病十、河蟹烂肢病十一、脱壳障碍症十二、河蟹弧菌病三、重点与难点(一)常见虾蟹疾病的诊断技术要点(二)主要病症安全用药防治技术四、考核要求(一)常见虾蟹疾病的诊断技术要点1.领会:常见虾蟹疾病的临床特点及病原病因(二)主要病症安全用药防治技术1.识记:常用针对性虾蟹用渔药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