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危废利润怎样
- 格式:docx
- 大小:13.58 KB
- 文档页数:2
事实证明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已占据半壁江山本文梳理了全国各省危废产能数据,并根据相应的环评、经营许可描述,对生产工艺进行手动分类。
2018 年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产能规模快速扩张,产能规模已与传统焚烧较接近。
其中浙江、河南与广西规模居前。
一、水泥窑协同处置工艺占焚烧产能总量的45%截止2018年11 月底,我国已经获得经营许可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资质共计57 个,规模合计368 万吨/ 年。
其中,剔除陕西与河南区域8 个资质仅包含HW33的项目后(由于HW33曾经是部分水泥厂的重要原料,随着危险废物管理规范化,政府为水泥厂颁发资质以完成对危废管理的全面覆盖,但实际产能利用率较低),综合类危废处置项目合计49个,处置规模284 万吨。
较之目前全国传统无害化焚烧产能规模350 万吨/年,两者规模已较为接近。
因此,目前我国焚烧类危险废物处置合计产能634万吨/ 年,其中传统焚烧工艺占比55%,水泥窑协同处置占比45%。
1.1.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产能进入产能加速释放期2017-2018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规模累积增加262 万吨2017-2018 年,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项目分别新增19 个与26 个,新增规模分别为104 万吨/ 年和166 万吨/ 年,产能进入加速释放期。
这主要得益于①环保督查启动,显著提升各省危险废物合规处置的监管力度,产能建设进入加速期。
② 2017 年多项行业标准颁布,推动了行业的合法合规发展,也打消了地方政府对其技术稳定性与效果合法性的疑虑。
先天条件决定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工艺的产能释放速度快审批周期短:由于危废协同处置的设施直接建设在水泥厂内,而水泥厂本身卫生防护距离800 米,群众阻力较小,不存在选址难度。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项目,从项目备案到终投运,周期在2-3年之间,较之传统焚烧节约3 年左右时间。
单体项目产能规模大:目前参与协同处置改造的水泥窑,能规模普遍为5000t/d ,对应危废产能一般为10万吨/ 年,单体规模相当于传统专业焚烧炉的5-10 倍,显著提升了产能扩张速度。
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市场前景如何?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出台和人们意识的提高,城市固废垃圾的处置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在这种大形势下环保行业专家引进一种新的垃圾处理方式——通过水泥厂处理城市垃圾固废的新方法。
经过几天的查阅资料,小编明白了水泥窑协同技术是指在水泥生产企业在水泥制备过程中,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1300℃的高温同时对社会上产生的垃圾固废以及危废进行处理。
这也是目前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之一。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处理的废弃物较多,包括:城市垃圾、车胎橡胶废弃物、工业废渣等。
随着处置技术的成熟,不仅为水泥生产企业节省了燃料,而且可以为单位创造二次垃圾处理的营业收入等。
有业内人士为小编算过这样一笔账,目前垃圾填埋处理价格为2000-4000元每吨,焚烧处置价格为2000-5000元每吨。
通过水泥窑方式处理方式以中间价3500元每吨为例,以5000吨水泥窑为例,毛利率按35%计算,一年利润将达二千多万元。
由此可以看出,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固废经济优势明显。
其实,相较于垃圾焚烧的二恶英、粉尘、重金属污染等诟病,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优势很明显。
据业内专家介绍,水泥窑内温度高达1450℃以上,可以消纳各种废弃物,并将包括重金属在内的有害物质分解或固化于水泥晶体结构中,防止出现二次污染,实现城市垃圾的变废为宝。
各项技术由于具体实施方案不同,因此在投资、能耗以及处理效率等方面各有优势,总体呈现“百家争鸣”态势。
国家对于水泥窑处置固体废弃物的扶持也是很明显,诚然,与传统填埋、焚烧的处理方式相比,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的优势明显,国家也在政策、资金等多方面进行扶持,但由于起步晚,技术、运营、监管等多方面的体系构建不慎健全,故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重重阻碍。
破局之路还长,且行且探索。
本文“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市场前景如何?”的介绍,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摘要:
本报告旨在对2023年危废行业水泥窑协同处置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我们介绍了危废行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水泥窑作为
危废处置的重要方式的优势和问题。
接着,我们对2023年危废行业水泥
窑协同处置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评估,包括政策法规、技术措施和经
济效益等方面。
最后,我们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协同处
置方案的建议。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2.危废行业概述
2.1危废行业定义
2.2危废行业发展现状
3.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优势和问题
3.1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基本原理
3.2水泥窑协同处置方案的优势
3.3水泥窑协同处置方案存在的问题
4.2023年危废行业水泥窑协同处置调研和评估
4.1政策法规情况
4.2技术措施研究
4.3经济效益评估
5.问题和建议
5.1目前协同处置方案存在的问题
5.2改进协同处置方案的建议
6.结论
6.1研究结论
6.2研究的局限性
本文档将包含以上七个部分,共计1500字以上。
每个部分将详细描述相关内容,并提供数据和实证研究支持。
通过本报告的编写,我们旨在深入分析2023年危废行业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优缺点,明确问题所在,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危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arket市 场M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前景好但困难大Cement kiln co-disposal waste: good prospects but difficult文/白 雪市 场Market21泥厂首次实现了水泥窑大规模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建成了年处理10万吨工业废弃物的示范线。
2007年四川天台水泥厂建成垃圾焚烧系统。
2009年,广州越堡建成水泥窑污泥处置项目。
2010年,海螺集团和日本川崎公司联合开发水泥窑和气化炉相结合的处置城市垃圾技术。
虽然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已经在我国多家水泥厂成功运行,但现实却走得“步履维艰”。
水泥窑不是万能的废弃物处置厂回到最初的问题,在这次工业固废长期堆放事件中,水泥厂拒绝了低品位的尾矿渣是否合理呢?业内专家表示,水泥窑不是万能的废弃物处置厂,其处理过程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否则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安全(人身、环境、设备)和质量问题。
戚政韬解释说,水泥窑协同处置要考虑进料对于水泥窑的影响,氯、氟、硫容易影响水泥质量,同时容易在水泥窑中循环富集,增加预热系统结皮堵塞的可能性。
在生活垃圾、危废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氯、氟、硫等物质。
根据原环保部出台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氟、氯、硫、碱需要满足水泥窑入窑要求。
中材国际研究总院总工程师蔡玉良表示,“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有着很大的区别。
”这是由危险废弃物的种类或类别,以及危险废弃物的五大危害性(腐蚀性、生物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感染性)决定的,在利用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方面,水泥窑炉不是万能的处置工具,必须有所控制,尤其接纳危废物的类别和处置体量,必须严格控制;对于处置过程中可能潜在的各种(时间上:瞬间、短期、中短期、长期问题的)安全(主体:人身、环境、装备)风险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有些问题仍需要研究。
蔡玉良举例说,如危废中所含各种微量或超量元素及再合成物对水泥产品的长期安全性能的影响问题;对水泥生产系统装备的腐蚀和危害带来的安全问题;处置过程中可能再生毒物和未知污染物影响周边环境等问题,还有待研究、评估和论证。
占比45%!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已占半壁江山,专业焚烧炉该醒醒了!水泥窑协同处置被誉为处理过程最安全、处理结果最彻底方式之一,且与水泥生产的共摊成本,边际成本较低。
加上近年来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危废处理市场需求爆发,水泥窑协同处置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日益成为危废处理的主流方式。
市场预计,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将在5年内爆发出数千亿的市场空间,或将大部分替代现有的专业焚烧炉,值得期待。
现有的专业焚烧炉危废处置企业,或许该醒醒了?!不知不觉间,水泥窑协同处置已经成为危废处理的主流,产能不断扩张,占据了半壁江山,并引发危废龙头们的跑马圈地、争夺市场。
发达国家危废在固废中的占比介于5%~10%,假设我国现阶段危废占比为3%,那危废的实际产量已经超过1亿吨。
伴随从中央到地方的加强监管,危废实际产量与统计量差额缩小,综合处置率上升,2020年的市场规模可以轻松突破1000亿元。
危废处理方式多种多样,水泥窑协同处置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在于其独树一帜的优势,譬如适用于60%种类的危废处理;焚烧温度高、时间长,处置较为彻底;处置能力强,无二次处理需求等,故而被公认为处理过程最安全、处理结果最彻底方式之一。
历经40多年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处理危废的标配。
据悉,在发达国家,2/3以上的水泥厂可以进行协同焚烧处置,对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与固废处置的双赢意义重大。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水泥窑协同处置的积极探索,并于2005年建成第一个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国家层面对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重视程度空前。
2015年《关于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工作的通知》出台;2016年《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面世;2017年《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核指南》发布……截至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标准规范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经过充分的奠基,2018年,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产能和规模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
关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技术研究引言现阶段,我国危急废物的规模与数量不断增多,并且“规范渠道处置流程”的政策要求也日渐增加。
因此危急废物的处理与监管压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导致水泥窑危急废物处理技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伴随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动,建筑行业对水泥的需求明显提升。
现阶段协同处置技术渐渐成为我国污染治理的关键手段,能够客观地提升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然而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照旧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需要相关专家及学者进行深化的讨论与探究。
01协同处置在危急废物处置中的优势1.1 处置效果好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拥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在协同处置的过程中,危急废弃物焚烧充分、停留时间长,并不会对影响水泥窑生成NO的过程,相较于传统的废物焚烧炉,协同处置能够很好地降低NO的排放量,并且在负压状态下工作,粉尘和烟气很难消失外溢问题,彻底了规避了危急废物的再污染。
此外由于协同处理拥有吸氯、吸硫功能,HCl、SO等酸性物质能够得到很好的抑制,进而降低并改善污染物质的排放量,提升水泥窑的无害化处置质量。
而在重金属层面,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能够将危急废物中的硫、氟、氯等有害元素的含量满意相应的配方标准,使危急废弃物排放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因此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拥有良好的环保效应。
1.2 资源利用高在协同处置技术的支持下,危急废弃物能够分解成水泥生产和制造的原材料,实现了对危急废物的再利用和回收,并且废物协同处理与水泥制造和生产的过程,无污染,牢靠性高,可以极大地降低废物处理成本,降低废弃物对四周环境的影响。
依据相关调查显示,能够发觉,我国协同处置成本或资金投入量约为一般焚烧炉成本的1/3.并且无论是建设成本,亦或者运营成本,水泥窑协同处置的资金投入量普遍低于一般焚烧炉,所以可以说,协同处置在成本消耗层面上拥有较强的建设优势。
1.3 焚毁去除率强水泥窑使用范围广、焚烧空间大,可以实现多种类、大规模废物的处理。
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运营模式及利弊分析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其中在固体废物方面,尤其是危险废物,对水、大气、土壤等的环境质量影响日益突出。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制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主要包括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
根据《控制性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划定的类别基础上,并结合我国行业产生等实际情况,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中将危险废物划分为46类别,共计479种。
我国危险废物具有产生量大、种类多、来源广泛等特点。
经过20余年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较完备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形成了以焚烧、固化稳定化、水泥窑协同处置等为代表的处置技术。
实践表明,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已成为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途径之一。
1、我国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利用现状1.1 我国危险废物产生情况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分别为5347.3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2823.71万吨,处置量1605.80万吨,贮存量1158.26万吨。
危险废物处置及利用量共计4429.51万吨,占危险废物产生量的82.54%,与2015年相比,危险废物处置及利用率提高2.64%[3]。
我国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等行业,具体如表1所示。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技术已逐渐成熟,并已广泛推广应用。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4]:(1)溶剂再生:通过分离废溶剂中的污染物使溶剂再生,生产具有原有溶剂质量的再生溶剂,或者低一级的其他用途产品(如喷漆稀释剂等);(2)油脂再生:废润滑油经再生处理后,所得到的回收油质量基本相当于原有产品质量;(3)燃料利用:燃料利用包括燃料的调制与能量的回收,主要是从废油、废溶剂、蒸馏釜残物等危险废物中回收生产废物衍生燃料的过程;(4)金属回收:金属回收主要是从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中回收金属,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
水泥窑处理城市垃圾成本节省又增效!目前,我国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危险废弃物的违法事件频繁报道于各大媒体,在事件屡禁不止的背后是垃圾固废处置资源的缺乏,大部分违法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抱着侥幸心理不惜以身试法。
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企业处置固废危废途径不通畅,很难找到正规接收处置的途径导致索性就一倒了之。
随着江苏绿森推出的水泥窑协同处理技术的正式商用,通过水泥生产企业在水泥制备的过程中协同处理垃圾、固废、危废将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为城市和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一条康庄大道。
今天小编在江苏绿森水泥窑协同业务部巧遇了负责这方面的lodi,随着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传入我国,水泥生产企业也开始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固废的新工艺、新方法。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举措积极鼓励水泥生产单位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但是截止目前业内对这一处置路线的可行性还存有争议。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具有环境无害化、处置危险废物能力强等特点,利用现有的水泥窑设施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有其独特优势:(1)无害化处置效果好:停留时间长,水泥窑燃烧过程充分,焚烧状态易于稳定,有机物彻底分解,重金属有效固熔,有效抑制二噁英的形成、降低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环保优势明显。
(2)资源化利用程度高:废物可部分替代水泥生产使用的原燃料;可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与再生化处理,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成本较低,水泥窑协同处置单位投资额仅为新建/扩建专业焚烧炉的1/3左右,运营成本也显著低于专业焚烧炉,成本优势显著。
(3)焚烧空间大,大空间的水泥窑焚烧的应用充分保障了大量危险废物得到有效处置,还可以使危险废物在焚烧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焚烧温度高,一些难以分解的稳定有机物也会得到完全的分解处置,高温条件下,能使危险废物中的重金属固化并稳定留存于矿物燃料中。
德国、日本以外,美国、瑞士、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已经建立起从废物产生源头到水泥厂处置的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既考虑污染物排放又要保证水泥和混凝土的质量。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行业专家权威解读一、水泥窑协同处置基本情况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传入我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处理工艺已相当成熟,是继焚烧、填埋、生物分解后的第四种垃圾固废处理技术。
值得称道的是,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理技术不仅可以处置垃圾、固废,对危废和淤泥、飞灰等也有着明显的作用和意义。
所谓的水泥窑协同处置,需具备3项条件:(1)保证生产水泥的合格;(2)达到大气中重金属排放标准;(3)协同处置的目的,包括协同处置废弃物,城市的、生活的、产业的,现在比较多的有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再者是协同处置生活污泥,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废弃物,此外,个别地方还包括长江漂浮物,秸秆等情况。
目前,江苏绿森通过水泥窑协同技术创新和改造在建及建成的水泥窑相关项目大概有几十家,水泥行业不景气,协同处置时比较好的方向。
这里需要提醒两点:(1)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只能是生活垃圾处置模式的一种补充;(2)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门槛相对较高,包括选址、运营要求等方面。
二、水泥窑协同技术问答Q:第一、水泥窑协同处置与平时处置危废选用的不管是回转窑、热选炉相比对危废的品类上有什么要求?一般处置什么类型的危废比较多一些?第二、选址标准是什么样子的?A:对于选址方面,每个地区都不一样。
协同处置项目立项是按照危废处置中心的要求,选址方面,现在为危废处置中心的选址的顺序是先找地方,满足化工企业的选址规范的要求基本差不多,水泥窑的要求是在现有的水泥生产企业中选适合做协同处置的企业,这是选址上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因为危废处置中心目前排放方面有一个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也有标准,危废处置标准里有一个主要问题关于二噁英,重金属的排放;但水泥窑协同处置里除了这些还有一个(目前水泥被认为是重污染企业,产能过剩的行业)情况,就是地方会出台自己的排放标准和规范。
因此,水泥窑协同这块的选址标准会比危废处置中心选址会严格一些。
Q:水泥窑大概有1000多个厂,满足选址的大概有多少个?A:如果不考虑其他的因素,1500家水泥企业,适合做危险废弃物协同处置的应该有一半。
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危废利润怎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保有量逐渐呈现上升趋势,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城市生活垃圾量也不断增长。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2013 年初我国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1.8 亿吨,堆存量70 多亿吨,占地5 亿多平方米,“垃圾围城”问题日益显现。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已成为部分工业化国家消纳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之一。
经过百度,小编了解到在国外,水泥窑协同处置是固废危废处置的主要手段之一,已经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
德国在焚烧垃圾方面就一直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和垃圾发电两条途径。
而且水泥工业中燃料替代率保持了迅猛增长势头,处理废物种类主要为废旧轮胎、废弃油、废木材以及工业废物。
同时,固废处置产业链也较为完善,在水泥厂附近有配套的垃圾分选处理厂,把热值高、宜焚烧的成分分选出来进行破碎,再运到水泥厂,以确保焚烧时的燃料添加达到最小化,又能控制二恶英产生。
随着国家政策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的鼓励,加上水泥窑协同处置日益成熟的技术,海螺、华新、金隅等传统水泥生产企业纷纷涉足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
同时,环保企业也纷纷联手水泥企业,实现强强联合,共同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产业。
根据记者的粗略计算,危废行业盈利能力强,毛利率平均在35%以上,净利率20%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平均处理垃圾费用在3000-5000元/吨之间,以3500元/吨为例,5000吨水泥窑每年处理3000吨来算,一年有近2亿元左右的净利润。
这笔钱对水泥企业来说可是非常可观的,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提供绝对优势。
水泥窑协同处理技术在国内个别水泥生产企业已开始实践,有国家政策扶持,也有行业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创新必然会找到适合国内水泥企业生产特色的新工艺,不但给水泥生产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可长期的造福社会和人民!江苏绿森相信,任何有可能造福社会的新技术都值得我们研究和积极探索,同时始终坚信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技术会迎来灿烂的明天!
本文“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危废利润怎样?”相关资讯,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