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发展现状
- 格式:pptx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25
运营管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现状及发展趋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危险废物经营记录薄管理1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4年前---发展缓慢始于2000年左右。
截至2014年底,我国水泥企业中仅有16家获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北水、华新和河北金隅红树林3家开展了多类别危废协同处置业务,其他为单一危险废物协同处置企业。
:ü缺乏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和标准规范引导,水泥企业跨界经营存在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
ü水泥市场求旺盛,效益好,缺乏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内在动力ü 经济效益不明显☆ 2014年后---爆发式增长近两年我国建成、在建和规划建设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物项目超过百余项。
ü 水泥行业脱困需要ü 部分区域处置能力需求增大ü 相关标准规范陆续出台☆ 政策支持ü2013年《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及《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这两项重要国标发布。
ü2013年两高出台了环境污染犯罪司法解释,非法倾倒、排放、处置3吨以上危废入刑。
ü2016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取消危险废物省内转移审批手续。
ü2017年环保部出台“十三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各省近期均推出省级危废规范化管理督查方案。
ü2018年起实施《环境保护税法》,危废税额1000元/吨。
ü各省市陆续出台“十三五危险废物设施建设规划”。
ü开展协同处置的水泥企业可以享受不错峰或少错峰政策。
l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国共有77家水泥厂开展协同处置危废,核发危废经营许可资质量476万吨/年。
l另有148个项目正在开展环评或建设,合计设计能力1307万吨/年。
数据说明: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资质核准量占比约4.93%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项目占比约3.11%2474家77家9661万吨/年476万吨/年p 项目现状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项目占比约28.1%274家77家l 全国危废项目占比:l 处置类(焚烧、填埋、协同处置)项目占比:l 全国危废资质核准量:华北 18 家l 北京 2l 河北 7l 山西 6l 内蒙古 2l天津 1东北 3 家l 吉林 2l辽宁 1华东 25 家l 浙江 11l 福建 6l 江苏 3l 安徽 2l 江西 2l山东 1华中 6 家l湖北 2 河南 3 湖南 1西南 8 家l重庆 3 云南 3 四川 1 贵州 1西北 12 家l 陕西 10l 青海 1l新疆 1华南 5家l 广西 4 l海南 1p 已投运项目区域分布情况数据说明: 截至2019年6月30日p 集团分布情况(已运行项目)金隅冀东 12 家红狮 12家中建材系8家(南方+中联+中材)海创 13家(海螺+尧柏)其它:32家l金圆 4家l 华新 2家l 京兰 2家l 华润 1家 ……其 它p 处置类别情况(已运行项目)综合类别经 营 许 可 数 量 核 准 经 营 规 模单一类别16家61家128.7万吨/年347.3万吨/年78.5海 创(海螺+尧柏)59.86万吨/年红 狮94万吨/年金 圆26.4万吨/年京 兰8.3万吨/年华 新4.2万吨/年其 他78.5万吨/年中建材系(南方+中联+中材)64.2万吨/年金隅冀东45.1万吨/年说明:1) 未统计单一资质HW33氰化尾渣p 各集团核准经营规模情况(已运行项目)1.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发展趋势010203p发展趋势未来3-5年,国内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项目仍将以无害化处置为主。
摘要:
本报告旨在对2023年危废行业水泥窑协同处置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我们介绍了危废行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水泥窑作为
危废处置的重要方式的优势和问题。
接着,我们对2023年危废行业水泥
窑协同处置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评估,包括政策法规、技术措施和经
济效益等方面。
最后,我们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协同处
置方案的建议。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2.危废行业概述
2.1危废行业定义
2.2危废行业发展现状
3.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优势和问题
3.1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基本原理
3.2水泥窑协同处置方案的优势
3.3水泥窑协同处置方案存在的问题
4.2023年危废行业水泥窑协同处置调研和评估
4.1政策法规情况
4.2技术措施研究
4.3经济效益评估
5.问题和建议
5.1目前协同处置方案存在的问题
5.2改进协同处置方案的建议
6.结论
6.1研究结论
6.2研究的局限性
本文档将包含以上七个部分,共计1500字以上。
每个部分将详细描述相关内容,并提供数据和实证研究支持。
通过本报告的编写,我们旨在深入分析2023年危废行业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优缺点,明确问题所在,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危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现状剖析和发展建议发布时间:2022-09-25T05:38:20.356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10期5月作者:张永军[导读] 随着目前社会竞争的白热化,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张永军吐鲁番天山金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838000摘要:随着目前社会竞争的白热化,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在此阶段中的水泥企业想要得到更好发展,务必要朝着成本低、绿色转型趋势前进。
逐渐从规模不断拓展、集约增长进行转型;同时还要从纯基础原材料的产业朝着环保多功能产业逐渐发展。
对此,我国专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给予一定支持,使水泥行业朝着绿色发展趋势转型,尤其是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这个方面更是提高了重视。
关键词: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发展现况对于水泥窑协同处理废弃物而言,其逐渐获得国际认可,觉得这是一种最有效、最安全的方式,跟其他处置废弃物的方式进行对比,水泥窑的协同处理能够达到节能环保且经济,这种方法是现阶段国际处理废弃物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逐渐成为城市清洁、有效处理生产垃圾和污泥等废弃物的重要路径,同样是发展循环经济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
1技术和成本优势第一,对危险废弃物进行焚烧可以将其当做原料进行使用,没有灰渣排放。
这种废弃物在水泥窑焚烧之后是一种无机组分,其可以直接进入到水泥生产原材料当中,跟原料进行混合、通过高温对其煅烧成熟料矿物这项工艺流程非常简便,没有跟一般焚烧炉或者电厂进行灰渣二次处理相关问题,能够将危险物当中的灰渣外部运输量和处理费用减少;第二,水泥工业能够消纳的废弃物品类型很多,而且适用面广,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时,并不会对水泥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
水泥窑对各类废弃物进行处理时有很强适应力。
有效进行调整,并不会对水泥熟料的正常功能和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不会影响窑的正常操作运转;第三,对于水泥回转窑而言,其热容量很大,工作处于稳定状态,处理非常多的危险废弃物。
其内部温度达到1500℃左右的高温物料很多,能够将其当做废弃物燃烧的稳定填料,更好抵抗废弃物处理料中的波动和过量温度产生的波动。
论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争白热化,在此背景下,水泥企业降低成本、绿色转型是大势所趋。
从规模扩张、粗放生长向内生性、集约增长转型;从纯基础原材料产业向环保多功能产业转型;从产品同质化向多元化、差异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水泥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特别是关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这一领域更是予以了高度重视。
【关键词】水泥窑废物现状分析发展趋势一、技术及成本优势(一)危险废弃物焚烧灰渣直接作为原料利用,无灰渣排放。
危险废弃物在水泥窑焚烧后的无机组分(灰渣),直接进入水泥生产的原料中,与原料混合、高温煅烧成熟料矿物,工艺流程简洁,无一般焚烧炉或电厂处理所需要的灰渣二次处理问题,减少了约占危险废弃物总量(湿基)10%的灰渣的外部运输量和处置费用。
{二}水泥工业可消纳的废物种类多,适用范围广。
处置废物不影响水泥产品质量。
水泥窑对各种废物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略作调整就不会影响水泥熟料的正常性能和质量,也不会影响窑的正常操作运行。
(三)水泥回转窑热容量大,工作状态稳定,危险废弃物处理量大。
水泥回转窑内温度在1000摄氏度~1450摄氏度上的高温物料约100吨,可以作为废弃物燃烧的热稳定填料,能抗废弃物处理量的波动和进料温度的波动。
因此处理量大,处理非常稳定、彻底。
(四)仅需要增加废物接收、储存及预处理系统,节省投资。
废物焚烧设备与水泥生产设备共用,无需设置专门的窑炉,节省建设窑炉系统的投资。
(五)高温区停留时间长,废物焚烧彻底。
水泥窑内温度高,火焰温度高达1800摄氏度~2000摄氏度物料温度高达1450摄氏度。
废物在高温区的停时间长,有害成分均能被彻底分解,确保环境安全。
(六)碱性环境抑制酸性气体排放,避免二恶英产生。
生产水泥过程的中间产物是CaO,且以悬浮态均匀分布在系统中,颗粒分布细、浓度高极具吸附性。
烧成系统内的碱性气氛,可将SO2和Cl等化学成分化合成盐类固定下来,有效地抑制酸性物质的排放,减少或避免了焚烧处理后产生“二恶英”的现象。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发展现状伍静发布时间:2021-08-15T01:36:29.79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6期作者:伍静[导读]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量逐渐增加,生活污泥产生量也随之增加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摘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量逐渐增加,生活污泥产生量也随之增加。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城市、县城、乡镇及镇乡级特殊区域污水处理厂共计6189座(污水处理量约为6.3×1010m3),产生含水率为80%的污泥约6300余万t(按污水量的0.1%计)。
此外,造纸、冶金、石油、电镀、钢铁等行业也会产生大量工业污泥。
由此产生了两个矛盾,即污泥产生量大与污泥处理处置能力不足的矛盾,以及社会对环保的重视与对工业生产需要的矛盾。
在此背景下,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关键词: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建、改建、提规运营污水处理厂数量不断增加,对污水处理的副产物污泥的处置成为了越来越凸显的废物处置问题。
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9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国已有6189座污水处理厂在运行,处理能力合计约1.93亿m3/d。
假定污泥含水率为80%,产泥量按每10000m3产5t计,估算出污泥年产生量约3522万t,预测到2021年底,污泥产量极有可能超过7500万t。
污泥含水率高,体积大,易腐烂且含大量病菌、重金属、难生物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等,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空气产生不可预估的污染和危害,甚至直接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污泥产量递增趋势明显,而国内污泥处置效率却未见鲜明提升。
1我国污泥处置现状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产物,具有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易腐化发臭等特性,若不能对其进行合理处置,将对大气、水体、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可能造成危害程度甚至大于污水本身。
1引言当前水泥窑废物处理技术被广泛用于废弃物、危害物等物质的销毁工作中,虽然现阶段该工艺的各项环节较为完善,但是其中仍存在些许技术上的不足,对此,专业人员正在不断地分析该技术的问题现状,并且通过创新和研究高效技术来促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技术水平的提高。
2简述水泥窑协同处置无用物工艺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理废弃物技术工作环节较为全面,通过将废弃物以及危险物等需要处理的物质进行预处理,最后将处理物的状态控制在水泥窑处理的标准之内。
首先,一些固体废物以及危险物需要通过准入控制工作来将其状态变为处理工作所需状态,并且通过对处理物的评估来选择最适合的处理方式,一般的处理方式分为:水泥窑焚毁处理、燃料替代处理以及原料替代处理。
水泥窑处置废物的流程为:运用石灰石、锅渣以及某种替代原料加入原料磨中,通过生料均化库来改变处理物的状态,并且与替代燃料一起输入回转窑中,处理完成之后,废弃物会通过熟料库输入打散机中,降低废物的体积,再通过水泥磨将废物进行预处理,最后输入水泥窑当中完全销毁。
此工艺的环节较为全面,且排出的废气能够通过增湿塔以及布袋除尘进行过滤,减小废气对环境的危害。
3我国各地区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现状3.1危险废物协同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当前部分地区运用水泥窑处理废物的工作仍然存在些许不足。
首先是工作环境容易出现纰漏,导致危险废物的处理不彻底,最终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这一点表现在处理装置检测工作上,由于工作机械的检修工作出现纰漏,部分管道的断裂现象没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危险废弃物通过裂口渗出,由于处理过程中的废弃物毒性较为强烈,最终导致该区域环境受到污染。
其次是废物种类控制及评估工作的不足,由于对处理物的评估方法不正确,导致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不能完全地将处理物中的有害物质销毁,最后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以广州某厂利用水泥窑处置废弃皮革工作为例,其中部分皮革的成分当中含有铬离子,此类皮革的处理方式若不妥当,会对人体的多种系统产生较大的危害。
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运营模式及利弊分析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其中在固体废物方面,尤其是危险废物,对水、大气、土壤等的环境质量影响日益突出。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制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主要包括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
根据《控制性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划定的类别基础上,并结合我国行业产生等实际情况,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中将危险废物划分为46类别,共计479种。
我国危险废物具有产生量大、种类多、来源广泛等特点。
经过20余年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较完备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形成了以焚烧、固化稳定化、水泥窑协同处置等为代表的处置技术。
实践表明,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已成为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途径之一。
1、我国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利用现状1.1 我国危险废物产生情况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分别为5347.3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2823.71万吨,处置量1605.80万吨,贮存量1158.26万吨。
危险废物处置及利用量共计4429.51万吨,占危险废物产生量的82.54%,与2015年相比,危险废物处置及利用率提高2.64%[3]。
我国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等行业,具体如表1所示。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技术已逐渐成熟,并已广泛推广应用。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4]:(1)溶剂再生:通过分离废溶剂中的污染物使溶剂再生,生产具有原有溶剂质量的再生溶剂,或者低一级的其他用途产品(如喷漆稀释剂等);(2)油脂再生:废润滑油经再生处理后,所得到的回收油质量基本相当于原有产品质量;(3)燃料利用:燃料利用包括燃料的调制与能量的回收,主要是从废油、废溶剂、蒸馏釜残物等危险废物中回收生产废物衍生燃料的过程;(4)金属回收:金属回收主要是从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中回收金属,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
新时代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现状及发展建议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水泥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水泥生产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等问题,CO2排放占到全国5%~9%,使得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具有一定的压力和挑战性。
基于此,对新时代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现状及发展建议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泥;协同处置;碳排放;碳减排引言我国绝大多数水泥企业的SO2排放浓度都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但部分水泥企业因石灰石、硅铝质原料、铁质矫正原料、煤等原燃料发生变化或烧成工况发生波动时,会存在SO2超标现象,尤其是当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时,SO2的波动也较为常见。
通过对原燃料及固体废物中硫的化学性质、释放机理、烧成工艺等进行研究分析,以便从根本上解决二氧化硫的超标排放,从而实现达标排放。
1工艺简介水泥窑协同处置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最环保的措施。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是以水泥回转窑为载体,将满足入窑要求的固废投入水泥生产过程中。
可根据废物类别,可将固体废弃物划分为:可替代原料、可替代燃料、不可替代原燃料三种,可做替代原料指固体废弃物的成分符合水泥的原料要求且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可在生料配料系统中作为原料协同利用;可做替代燃料指固体废弃物成分热值较高且稳定,可在水泥窑头高温段燃烧系统内作为燃料利用;不可替代原燃料主要指热值低且不可作为水泥原料的固废,在水泥窑头高温段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置。
2工艺流程1、有机固废处理流程无机固废处置工艺流程有害气体处置流程第一级冷却,直接将自然空气鼓入“骤冷室”,与热烟气混合,使烟气温度从1100℃迅速降低至420℃。
第二级冷却,经一级冷却后的混合烟气,进入空冷多管冷却器中,通过其表面向外传热,与强制吹向冷却器表面的自然空气进行热交换,强制散热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