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2O3对原位自生NbC增强镍基复合涂层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4
《Cr-DLC-Y2O3薄膜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研究》篇一Cr-DLC-Y2O3薄膜提高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研究一、引言不锈钢因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在众多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不锈钢在恶劣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仍需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薄膜技术在提高不锈钢耐腐蚀性能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旨在研究Cr-DLC(类金刚石碳膜)和Y2O3(氧化钇)复合薄膜(Cr-DLC-Y2O3)对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增强作用。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准备实验采用的不锈钢基底为304型号,经过预处理后用于制备Cr-DLC-Y2O3薄膜。
薄膜的制备采用了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
2. 薄膜制备首先在不锈钢基底上制备Cr-DLC薄膜,随后在Cr-DLC薄膜上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法生长Y2O3层,最终得到Cr-DLC-Y2O3复合薄膜。
3. 性能测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薄膜的形貌,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薄膜的成分和结构。
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不锈钢及涂覆薄膜的不锈钢在模拟腐蚀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
三、结果与讨论1. 薄膜形貌与结构分析SEM观察结果显示,Cr-DLC-Y2O3薄膜表面平整,无明显的孔洞和裂纹。
XPS分析表明,薄膜中Cr、DLC和Y2O3成分分布均匀,无明显的成分偏析现象。
2. 耐腐蚀性能测试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结果表明,涂覆Cr-DLC-Y2O3薄膜的不锈钢在模拟腐蚀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
与未涂覆薄膜的不锈钢相比,涂覆薄膜的不锈钢具有更高的腐蚀电位和更低的腐蚀电流密度,显示出更强的耐腐蚀性能。
3. 耐腐蚀性能增强机制分析Cr-DLC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抵抗腐蚀介质的侵蚀。
Y2O3层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薄膜的耐腐蚀性能,因为氧化钇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电学性能,能够为基底提供更好的保护作用。
此外,Cr、DLC和Y2O3的协同作用也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耐腐蚀性能。
Y_2O_3改性渗铝钢组织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杨柳松;文九巴;朱利敏
【期刊名称】《金属热处理》
【年(卷),期】2007(32)6
【摘要】在20钢表面复合电镀Ni-Y2O3层后900℃×6 h扩散渗铝,得到了
Y2O3改性的渗铝复合层。
利用SEM对渗铝层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并对渗层氧化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经Y2O3改性的渗铝层表面更加均匀致密,渗层组织得到细化,同时,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其氧化增重为纯铝渗层的2/5。
【总页数】3页(P69-71)
【关键词】Y2O3改性渗铝;复合沉积;抗氧化性
【作者】杨柳松;文九巴;朱利敏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72.82
【相关文献】
1.γ-TiAl合金表面粉末包埋渗铝改性层的组织与高温抗氧化性能 [J], 张扬;张平则;陈小虎;李淑琴;魏东博;魏祥飞;周鹏
2.P92钢单渗铝涂层与Ni-Al复合涂层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对比研究 [J], 张桐; 赵勇桃; 田志华; 鲁海涛; 任慧平
3.Y_2O_3改性渗铝工艺及渗层抗高温氧化性研究 [J], 杨柳松;文九巴;朱利敏;李全安
4.表面电沉积-烧结Y_2O_3薄膜的渗铝HK40钢的氧化行为研究 [J], 黄志荣;徐宏;李培宁
5.钢表面渗铝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J], 缪祥琨;卢德宏;张冬平;蒋业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Y2O3含量对Ni-20Cr-2.5AI合金高温抗氧化行为的影响付广艳;孟杰;张小玲;武永昭;杜伟昆【期刊名称】《沈阳化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2)001【摘要】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 Ni-20Cr-2.5Al、Ni-20Cr-2.5Al-0.8Y2O3、Ni-20Cr-2.5Al-3Y2O3镍基高温合金,研究不同含量的Y2O3对Ni-20Cr-2.5Al合金在1000℃时的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加入Y2O3后,试验合金的晶粒明显细化,Cr 在Ni中的固溶度也有所提高;试验合金的氧化增量随着Y2O3含量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高温抗氧化能力得到提高;试验合金氧化膜的均匀性、紧密度和与基体结合力得到提高,氧化膜的成分主要是 Al2O3.当 Y2O3质量分数为3 %时, Ni-20Cr-2.5Al合金的高温抗氧化能力最好.【总页数】5页(P80-84)【作者】付广艳;孟杰;张小玲;武永昭;杜伟昆【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42;沈阳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42;沈阳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42;沈阳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42;沈阳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74.2【相关文献】1.Y2O3含量对Ni-20Cr-5Al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J], 孙端君;梁春园;尚金龙;赖灿伟;尹继辉;宋亚茹;张修海2.Y2O3含量对Ni-20Cr-2.5Al合金高温抗氧化行为的影响 [J], 付广艳;孟杰;张小玲;武永昭;杜伟昆;3.Y2O3含量对机械合金化Fe-15Cr合金循环氧化行为的影响 [J], 李雨莎;付广艳;林立海;祁泽艳4.Y2O3含量对机械合金化Fe-15Cr合金循环氧化行为的影响 [J], 李雨莎;付广艳;林立海;祁泽艳;5.Y2O3含量对机械合金化Fe-20Cr合金循环氧化行为的影响 [J], 付广艳;武永昭;俞立艳;林立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含纳米Y2O3过共晶Fe-Cr-C合金显微组织与耐磨性研究》篇一摘要:本文研究了含纳米Y2O3过共晶Fe-Cr-C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其对耐磨性的影响。
通过采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我们深入探讨了合金的微观结构、相组成以及硬度、耐磨性等性能参数。
研究结果表明,纳米Y23O的加入显著改善了合金的显微组织,提高了其耐磨性。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优化合金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引言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耐磨材料在各种工业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过共晶Fe-Cr-C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工业和矿山设备等领域。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合金材料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研究旨在探讨含纳米Y2O3过共晶Fe-Cr-C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其对耐磨性的影响,以期为该类合金的优化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制备采用高纯度的Fe、Cr、C和纳米Y2O3粉末作为原料,通过熔炼法制备含纳米Y2O3过共晶Fe-Cr-C合金。
2. 实验方法(1)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合金的相组成;(2)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合金的显微组织;(3)进行硬度测试和耐磨性实验,评估合金的力学性能;(4)通过对比实验,分析纳米Y2O3对合金显微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
三、结果与讨论1. 显微组织分析XRD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主要由Fe、Cr的固溶体以及碳化物等相组成。
SEM观察显示,纳米Y2O3的加入使得合金的显微组织更加均匀,碳化物的分布更加细小且密集。
2. 硬度与耐磨性测试硬度测试表明,含纳米Y2O3的合金硬度明显高于未添加Y2O3的合金。
耐磨性实验结果显示,含纳米Y2O3的合金在磨损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耐磨性能,磨损率明显降低。
3. 纳米Y2O3的影响纳米Y2O3的加入对合金的显微组织和耐磨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纳米尺度的Y2O3能够细化晶粒,促进碳化物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合金的硬度。
《含纳米Y2O3过共晶Fe-Cr-C合金显微组织与耐磨性研究》篇一摘要:本文研究了含纳米Y2O3过共晶Fe-Cr-C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其对耐磨性的影响。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观察了合金的微观结构,并探讨了其耐磨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纳米Y2O3的加入显著改善了合金的显微组织,提高了合金的耐磨性。
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耐磨性方面。
Fe-Cr-C合金因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在许多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合金材料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研究旨在探讨含纳米Y2O3过共晶Fe-Cr-C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其对耐磨性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制备本实验采用Fe-Cr-C合金为基础材料,通过添加纳米Y2O3制备过共晶合金。
具体工艺流程包括配料、熔炼、凝固和热处理等步骤。
2. 实验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的显微组织;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合金的物相组成;通过磨损试验机测试合金的耐磨性能。
三、结果与讨论1. 显微组织观察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含纳米Y2O3的过共晶Fe-Cr-C合金具有明显的显微组织特征。
纳米Y2O3的加入使得合金中的晶粒细化,晶界清晰,且分布均匀。
此外,还观察到了一些硬质相的析出,这些硬质相对提高合金的耐磨性具有重要作用。
2. 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中主要存在Fe、Cr、C以及Y2O3等物相。
纳米Y2O3的加入使得合金中的硬质相增多,这些硬质相在磨损过程中能够起到支撑和磨粒的作用,从而提高合金的耐磨性。
3. 耐磨性测试通过磨损试验机测试发现,含纳米Y2O3的过共晶Fe-Cr-C 合金具有较高的耐磨性。
这主要归因于其细化的晶粒、清晰的晶界以及增多的硬质相。
在磨损过程中,这些硬质相能够有效地抵抗磨粒的侵蚀和摩擦力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合金的耐磨性。
四、结论本研究表明,含纳米Y2O3过共晶Fe-Cr-C合金的显微组织对其耐磨性具有重要影响。
《含纳米Y2O3过共晶Fe-Cr-C合金显微组织与耐磨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制造业的持续进步,对于耐磨材料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在此背景下,Fe-Cr-C合金由于其独特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其性能,我们尝试在合金中引入纳米级的Y2O3。
纳米Y2O3的加入不仅能够优化合金的显微组织,同时还能增强其耐磨性。
本篇论文主要针对含纳米Y2O3过共晶Fe-Cr-C合金的显微组织以及其耐磨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材料制备及方法首先,我们制备了含纳米Y2O3的过共晶Fe-Cr-C合金。
该过程涉及金属元素和碳源的熔炼,然后纳米氧化钑(Y2O3)纳米粒子的添加与均匀混合。
随后,我们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
此外,我们还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合金的耐磨性,并结合SEM进行磨痕观察与性能评估。
三、结果与讨论1. 显微组织分析通过光学显微镜、SEM和TEM的观察,我们发现纳米Y2O3的加入明显改变了合金的显微组织。
在合金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量的硬质相颗粒,这些颗粒被均匀地分散在基体中。
硬质相的存在使合金在摩擦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有助于提高其耐磨性。
此外,纳米Y2O3的加入还使得合金的晶粒更加细化,这也有助于提高其整体力学性能。
2. 耐磨性研究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含纳米Y2O3过共晶Fe-Cr-C合金进行测试,我们发现其耐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相同条件下,与未添加纳米Y2O3的合金相比,该合金的磨损率明显降低。
这主要归因于硬质相颗粒的分散分布以及纳米Y2O3对晶粒细化的作用。
硬质相颗粒能够有效地承受摩擦力,降低磨损;而晶粒细化则能够提高合金的整体强度和韧性,使其在摩擦过程中不易发生断裂和脱落。
四、结论本研究通过引入纳米Y2O3,成功优化了过共晶Fe-Cr-C合金的显微组织,显著提高了其耐磨性。
氩弧熔覆原位自生(Ti,Nb)C增强镍基复合涂层的抗磨性能王永东;李柏茹;金国;郑光海;刘爱莲【摘要】Ni60A composite coating and C-Ti-Nb-Ni reinforced Ni-based composite coating were fabricated on the surface of 16Mn steel by means of argon arc cladding technique using pre-alloyed powders of Ni60A and Nb, Ti and C powders as raw materials. The microstructure, phase constituent, micro-hardness, wear properties of these two kinds of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OM, SEM, XRD, HV2000 Micro-hardness tester and MMS-2B ring block wear test machine, and the wear mechanism was also explo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excellent metallurgy bonding is formed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coating and substrate, there are no pores and cracks in the interface. The micro-hardness of Ti-Nb-C reinforced Ni-based coating is about 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ubstrate, and 0.45 time than that of Ni60A coating.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wear property of Ti-Nb-C reinforced Ni-based coating is 6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ubstrate, and 2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Ni60A coating. Severe abrasive wear and adhesive wear occur on the surface of 16Mn steel and abrasive wear is the main wear mechanism occurred in the surface of Ni60A composite coating. The wear mechanism of Ti-Nb-C reinforced Ni-based coating is microscopic abrasions wear.%以Ti、C、Nb粉和Ni60A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氩弧熔覆技术在16Mn钢基材表面分别制备(Ti, Nb)C颗粒增强Ni60A复合涂层(C-Ti-Nb-Ni60A涂层)和Ni60A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