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直线与方程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310.50 KB
- 文档页数:6
直线与方程复习大全一、 直线与方程:1. 直线的倾斜角 x 轴正方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因此,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180°).2. 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α不是90°的直线,α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通常用k 表示. 即tan k α=. 当α=0°时,k =0;当α∈(0°, 90°)时,k >0;当α∈(90°, 180°)时,k <0;当α=90°时,k 不存在.②经过两点P 1(x 1, y 1), P 2(x 2, y 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212x x x x y y k ≠--= (1).若直线过点(1,2),(4,2+3),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90°(2).直线1x =的倾斜角和斜率分别是( )A 045,1B 0135,1- C 090,不存在 D 0180,不存在 (3). 如图1,直线1l ,2l ,3l 的斜率分别为k 1、k 2、k 3,则必有( ) A. k 1<k 3<k 2 B. k 3<k 1<k 2C. k 1<k 2<k 3D. k 3<k 2<k 13、 直线的方程a. 点斜式:)(11x x k y y -=-直线斜率为k ,且过点(x 1, y 1).注意:当直线的倾斜角为0°时直线的斜率k =0,直线的方程是y =y 1;当直线的倾斜角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直线的方程是x =x 1;b. 斜截式:b kx y +=,直线斜率为k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b ∈R )c. 两点式:112121y y x x y y x x --=--(1212,x x y y ≠≠)直线经过两点P 1(x 1, y 1), P 2(x 2, y 2) d. 截矩式:1x y a b += 直线l 过点(,0)a 和点(0,)b , 即l 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b(a ≠0且b ≠0)注意:直线l 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时,斜率为-1或经过原点;直线l 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时,斜率为1或经过原点;e. 一般式:Ax +By +C =0(A , B 不全为0)注意: ①平行于x 轴的直线:y =b (b 为常数), 直线的斜率为0;②平行于y 轴的直线:x =a (a 为常数), 直线的斜率不存在;③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可以为一切实数1.把直线l 的一般式方程2x-y+6=0化成斜截式方程是 .2.直线l:132=-+-y x 在x 轴上的截距是 .3.过点P(1,2)且在X轴,Y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是 .4.线过原点且倾角的正弦值是54,则直线方程为 . 5.直线x+6y+2=0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 ) A.213, B.--213, C.--123, D.-2,-3 6.mx +ny =1(mn ≠0)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7.已知0,0ab bc <<,则直线ax by c +=通过( )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一、二、四象限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 8 设直线0ax by c ++=的倾斜角为α,且sin cos 0αα+=,则,a b 满足( ) A 1=+b a B 1=-b a C 0=+b a D 0=-b a9已知A (1,2)、B (-1,4)、C (5,2),则ΔABC 的边AB 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A )x+5y-15=0 (B)x=3 (C) x-y+1=0 (D)y-3=010.已知直线1l 过点P (2,2)-,(1)若1l 的倾斜角是直线210l y ++=倾斜角的12,求直线1l 的方程; (2)若1l 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求直线1l 的方程;(3)若1l 与两坐标轴构成单位面积的三角形,求直线1l 的方程。
直线与方程一、倾斜角当直线与X轴相交时,取X轴为基准,叫做直线得倾斜角。
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直线得倾斜角为,因此,直线得倾斜角得取值范围就是。
二、斜率(1)定义:一条直线得倾斜角得叫做这条直线得斜率;当直线得倾斜角时,该直线得斜率;当直线得倾斜角等于时,直线得斜率。
(2)过两点得直线得斜率公式:过两点得直线得斜率公式。
若,则直线得斜率,此时直线得倾斜角为。
练习:1、已知下列直线得倾斜角,求直线得斜率(1)(2)(3)(4)2、求经过下列两点直线得斜率,并判断其倾斜角就是锐角还就是钝角(1) (2)(3) (4)3,判断正误(1)直线得倾斜角为任意实数。
( )(2)任何直线都有斜率。
( )(3)过点得直线得倾斜角就是。
( )(4)若三点共线,则得值就是-2、( )三、注:必记得特殊三角函数值表四、直线得常用方程1、直线得点斜式: 适用条件就是:斜率存在得直线。
2、斜截式:3、截距式: ,为x轴与y轴上得截距。
4、两点式: ()5、直线得一般式方程:练习:1、写出下列直线得点斜式方程(1)经过点A(3,-1),斜率为(2)经过点倾斜角就是(3)经过点C(0,3),倾斜角就是(4)经过点D(-4,-2),倾斜角就是2、写出下列直线得斜截式方程(1)斜率就是在轴上得截距就是-2(2)斜率就是-2,在y轴上得截距就是43、填空题(1)已知直线得点斜式方程就是则直线得斜率就是_________,经过定点________,倾斜角就是______________;(2)已知直线得点斜式方程就是则直线得斜率就是_________,经过定点________,倾斜角就是______________;4、判断(1)经过顶点得直线都可以用方程表示。
( )(2)经过顶点得直线都可以用方程表示。
( )(3)不经过原点得直线都可以用表示。
( )(4)经过任意两个不同得点得直线都可以用方程表示。
( )直线得一般式方程为:,当B不等于0时直线得斜率为_________一般求完直线方程后化成一般式。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一)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直线与x 轴相交时,取x 轴非负半轴作为基准,把x 轴的正方向按逆时针旋转至与直线重合的最小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平行于 x 轴或与x 轴重合时,我们规定直线的倾斜角为0°.2. 范围: 0°≤α<180° 倾斜角[0°,180°) 二面角[0°,180°]线面角[0°,90°] 异面直线成角(0°,90°](二)直线的斜率1.定义:倾斜角α不是90°的直线,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即k=tanα,当直线的倾斜角等于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2.倾斜角α与斜率k 的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斜率公式经过两点P ₁(x ₁,y ₁),P ₂(x ₂,y ₂)的直线的斜率是: k =y 2−y1x 2−x 1注:(1)斜率公式适用范围x ₁≠ x ₂ (2)斜率公式变形. y₂−y₁=k (x₂−x₁)例1 (1)过 P(-1,-1)的直线l 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 P 恰为线段AB 的中点,求直线l 的斜率和倾斜角.k =-1,α = 135°(2)若经过点A(1-t ,1+t)和点B(3,2t)的直线的倾斜角为钝角,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2,1)(3)若直线l 的倾斜角是连接(-3,5),(0,9)两点的直线倾斜角的2倍,则直线l 的斜率为 −247.k =tanα=43k ′=tan2α=−247(4)直线l 的方程为x+ycosθ+3=0(θ∈R),则倾斜角的范围为 [π4,3π4].tanα=−1cosθ∈(−∞,+∞)(5)已知两点A(2,3)和B(-1,2),过点 P(1,-1)的直线l 与线段AB 有交点,则直线l 斜率k 的取值范围为 (−∞,−32]U [4,+∞).名称 方程 适用条件 参数几何意义 斜截式 y=kx+b α≠90° k:斜率b :纵截距(可正,可负)点斜式y-y ₀=k(x-x ₀)α≠90°k:斜率 点(x ₀,y ₀)例2 (1)过P(-2,2)点引一条直线l,使其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4,求直线 l的方程.解析{b−a=12abab=8或−8∴{a=2+2√3b=−2+2√3 j{a=−2−2√3b=2−2√3(2)直线l过点P(-2,3),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若 P恰为线段AB 的中点,求直线l的方程.3x-2y+12 = 0(3)若直线((2m²+m-3)x+(2-m)y=4m-1在 x轴上的截距为1,则实数 m是(D)A.1B.2C.−12 D.2 或−12(4)①在x轴,y轴上截距分别是-2,3的直线方程是3x-2y+6=0②求过点 P(2,3),并且在两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y=32x或.x+y-5 =0例3 (1)直线l的方程为.Ax+By+C=0(A、B不同时为零),根据下列各位置特征,写出A,B,C应满足的关系:①l与两坐标轴都相交A≠0;B≠0 ;②l过原点 C=0 ;③l只与x轴相交 B=0 ;④l是y轴所在直线 B=0,C=0 ;⑤l在x,y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①C=0. A≠0,B≠0②C≠0且A= B≠0 .(2)①直线kx+y+1=0(k∈ R)恒过定点 (0,-1) .②直线kx+k+3k²x+k²y=0(k∈R)恒过定点 (-1,3) .(3)过点P(3,0)有一条直线l,它夹在两条直线l₁:2x−y−2=0与l₂:x+y+3=0之间的线段恰被点 P平分,求直线l的方程。
直线与方程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直线方程 \( y = mx + b \) 中,\( m \) 表示直线的斜率,\( b \) 表示直线与y轴的交点。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下列哪个方程表示的是过点 (1,2) 且斜率为3的直线?A. \( y = 3x + 1 \)B. \( y = 3x - 1 \)C. \( y = 3x + 2 \)D. \( y = 3x - 2 \)答案:C3. 直线 \( x + 2y - 6 = 0 \) 与 \( x - y + 5 = 0 \) 的交点坐标为:A. (1,3)B. (3,1)C. (-1,-3)D. (-3,-1)答案:A二、填空题1. 直线 \( ax + by + c = 0 \) 的斜截式方程是 \( y = \frac{-a}{b}x + \frac{c}{b} \)。
答案:\( \frac{-a}{b} \),\( \frac{c}{b} \)2. 若直线 \( l \) 与直线 \( 3x - 4y + 5 = 0 \) 平行,则直线\( l \) 的斜率为 \( \frac{3}{4} \)。
答案:\( \frac{3}{4} \)三、解答题1. 求过点 (2,3) 且垂直于直线 \( 2x - 3y + 6 = 0 \) 的直线方程。
解:已知直线 \( 2x - 3y + 6 = 0 \) 的斜率为 \( \frac{2}{3} \),垂直于它的直线斜率为 \( -\frac{3}{2} \)。
代入点斜式方程\( y - y_1 = m(x - x_1) \) 得:\( y - 3 = -\frac{3}{2}(x - 2) \)化简得:\( 3x + 2y - 12 = 0 \)2. 已知直线 \( l \) 经过点 (1,0) 和 (0,1),求直线 \( l \) 的方程。
解:直线 \( l \) 经过点 (1,0) 和 (0,1),其斜率为\( \frac{1 - 0}{0 - 1} = -1 \)。
直线与方程总复习及练习知识点:1.倾斜角:X 轴正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001800<≤α2. 斜率:αtan =k1212x x y y k --= 斜率k 与倾斜角 α之间的关系:⎪⎪⎩⎪⎪⎨⎧<=⇒<<⇒⇒=>=⇒<<==⇒=0tan 18090)(tan 900tan 90000tan 0a k a k a a a k a k a 不存在不存在3.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①两直线平行的判定:(1)1 ∥2 ⇔ k 1=k 2 且21b b ≠或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
(2)1 ∥2 ⇔12210A B A B -=且12210B C B C -≠②两直线垂直的判定:(1)1 ⊥2 ⇔ k 1·k 2=-1或一条直线斜率为0,另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
(2)1 ⊥2 ⇔12120A A B B +=4.直线的方程:(1)点斜式:已知直线过点00(,)x y 斜率为k ,则直线方程为00()y y k x x -=-,它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
(2)斜截式:已知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和斜率k ,则直线方程为y kx b =+,它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
(3)两点式:已知直线经过111(,)P x y 、222(,)P x y 两点,则直线方程为121121x x x x y y y y --=--,它不包括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
(4)截距式:已知直线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为,a b ,则直线方程为1=+by a x ,它不包括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和过原点的直线。
(5)一般式:任何直线均可写成0Ax By C ++=(A,B 不同时为0)的形式。
注意:设直线方程的一些常用技巧:(1)知直线纵截距b ,常设其方程为y kx b =+;(2)知直线横截距0x ,常设其方程为0x my x =+(它不适用于斜率为0的直线);(3)知直线过点00(,)x y ,当斜率k 存在时,常设其方程为00()y k x x y =-+,当斜率k 不存在时,则其方程为0x x =;(4)与直线:0l Ax By C ++=平行的直线可表示为10Ax By C ++=;(5)与直线:0l Ax By C ++=垂直的直线可表示为10Bx Ay C -+=.提醒:求直线方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恰当选择方程的形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 知识网络☞ 课堂学习题型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考点1:直线的倾斜角例1、过点),2(a M -和)4,(a N 的直线的斜率等于1, 则a 的值为( )A 、1B 、4C 、1或3D 、1或4 变式1:已知点)3,1(A 、)33,1(-B ,则直线AB 的倾斜角是( )A 、︒60B 、︒30C 、︒120D 、︒150变式2:已知两点()2,3A ,()1,4-B ,求过点()1,0-C 的直线l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求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考点2:直线的斜率及应用斜率公式1212x x y y k --=与两点顺序无关,即两点的横纵坐标在公式中的前后次序相同;斜率变化分两段,2π是分界线,遇到斜率要特别谨慎 例1:已知R ∈θ,则直线013sin =+-y x θ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A 、[]︒30,0B 、[)︒︒180,150C 、[][)︒︒︒180,15030,0D 、[]︒︒150,30例2、三点共线——若三点()2,2A 、()0,a B 、()b C ,0,()0≠ab 共线,则ba 11+的值等于变式2:若()3,2-A 、()2,3-B 、⎪⎭⎫⎝⎛m C ,21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m 的值为( )A 、2-B 、2C 、21-D 、21 考点3: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对于斜率都存在且不重合的两条直线21l l 、,2121//k k l l =⇔,12121-=⋅⇔⊥k k l l .若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那么另一条直线的斜率是多少要特别注意例、已知点()2,2M ,()2,5-N ,点P 在x 轴上,分别求满足下列条件的P 点坐标。
(1)OPN MOP ∠=∠(O 是坐标原点);(2) MPN ∠是直角题型2:直线方程名称 方程的形式 已知条件局限性点斜式 ()00x x k y y -=-()11y x 、为直线上一定点,k 为斜率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斜截式 b kx y +=k 为斜率,b 是直线在y 轴上截距两点式 121121x x x x y y y y --=--(21x x ≠且21y y ≠) ()11y x 、,()22y x 、是直线上两定点不包括垂直于x 轴和y 轴的直线截距式 1=+by a x b a 、是直线在轴上的非零截距一般式0=++C By Ax B A 、不同时为C B A 、、为系数;无限制,可表示任何位置的直线考点1:直线方程的求法例1、下列四个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 、经过定点()00y x P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00x x k y y -=-表示B 、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111y x P 、和()222y x P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121121y y x x x x y y --=--表示C 、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1=+bya x 表示D 、经过定点()b A ,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b kx y +=表示 例2、若()()0134422=+⋅+-+⋅-y m m x m 表示直线,则( )A 、2±≠m 且1≠m ,3≠mB 、2±≠mC 、1≠m 且3≠mD 、m 可取任意实数 变式1:直线0632=--y x 在x 轴上的截距为a ,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则( )A 、2,3==b aB 、2,3-==b aC 、2,3=-=b aD 、2,3-=-=b a变式2:过点)3,2(P ,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方程是 ;在两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变式3:过点)1,2(-P ,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b a 、,且满足b a 3=的直线方程是 考点2:用一般式方程判定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已知直线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则(1) 0//122121=-⇔B A B A l l 且01221≠-C A C A (或01221≠-C B C B )或212121C C B B A A ≠=(222C B A 、、均0≠)(2) 0212121=+⇔⊥B B A A l l(3) 1l 与2l 重合01221=-⇔B A B A 且01221=-C A C A (或01221=-C B C B )或212121C C B B A A ==(222C B A 、、均0≠)(4) 1l 与2l 相交01221≠-⇔B A B A 或记2121B B A A ≠(22B A 、均0≠)例1、已知直线01=++ny mx 平行于直线0534=++y x ,且在y 轴上的截距为31,则n m 、的值分别为( )A 、4和3B 、4-和3C 、4-和3-D 、4和3- 变式1:直线02:1=++y kx l 和032:2=--y x l , 若21//l l ,则1l 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的和( )A 、1-B 、2-C 、2D 、6 例2、已知直线02=+-a y ax 与直线()012=++-a ay x a 互相垂直,则a 等于( )A 、1B 、0C 、1或0D 、1或1-变式2:两条直线0=-+n y mx 和01=++my x 互相平行的条件是( )A 、1=mB 、1±mC 、⎩⎨⎧-≠=11n m D 、⎩⎨⎧-≠-=11n m 或⎩⎨⎧≠=11n m变式3:两条直线03=++m y x 和03=+-n y x 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垂直C 、相交但不垂直D 、与n m 、的取值有关 变式4:原点在直线l 上的射影是()1,2-P ,则直线l 的方程为( )A 、02=+y xB 、042=-+y xC 、052=+-y xD 、032=++y x 例3、三条直线01=+-y x 、042=-+y x 、02=+-y ax 共有两个交点,则a 的值为( )A 、1B 、2C 、1或2-D 、1-或2 变式5:直线()0523=+++-k y k x 与直线()0232=+-+y k kx 相交,则实数k 的值为( )A 、1≠k 或9≠kB 、1≠k 或9-≠kC 、1≠k 且9≠kD 、1≠k 且9-≠k 变式6:直线x y 3=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为 ( )A 、1133y x =-+ B 、113y x =-+ C 、33y x =- D 、113y x =+ 考点3:直线方程的应用1、直线3y x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090,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 )A 、 1133y x =-+B 、 113y x =-+ C 、 33y x =- D 、 113y x =+2、直线方程b kx y +=中,当[]4,3-∈x 时,[]13,8-∈y ,此直线方程▲直线l 过点()12,M 且分别与y 、x 轴正半轴交于B A ,两点,O 为坐标原点,(1)当AOB ∆的面积最小时,求直线l 的方程;(2)当MB MA ⋅取得最小时,求直线l 的方程;(3)当OB OA +最小时,求直线l 的方程。
直线与方程专题复习
一、知识归类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反映直线倾斜程度的两个量,它们的关系_____________)90(0
≠α
(2)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 .
(3)直线过))(,(),,(21222111x x y x P y x P ≠两点的斜率公式为:=k .
2.两直线垂直与平行的判定
(1)对于不重合的两条直线21,l l ,其斜率分别为21,k k ,,则有:
⇔21//l l ;⇔⊥21l l .
(2)当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时,这两条直线 ;当一条直线斜率为0,另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两条直线 . 3.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4.几个距离公式
(1)两点),(),,(222111y x P y x P 之间的距离公式是:=||21P P . (2)点),(00y x P 到直线0:
=++c By Ax l 的距离公式是:=d .
(3)两条平行线0:,0:21=++=++c By Ax l c By Ax l 间的距离公式是:
=d .
二、典型例题
题型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问题
例1.直线x - y + 3 = 0的倾斜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90°
练习 1. 已知坐标平面内三点)13,2(),1,1(),1,1(+-C B A .求直线AC BC AB 、、的斜率和倾斜角.
题型二:直线的平行与垂直问题
例2.直线3x+y+1=0和直线6x+2y+1=0的位置关系是( ) A.重合 B.平行 C.垂直 D.相交但不垂直
练习2.已知两条直线y=ax-2和y=(a+2)x+1互相垂直,则a 等于( ) A.2 B.1 C.0 D.-1
练习3. 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01243=-+y x ,求下列直线l '的方程,
l '满足(1)过点)3,1(-,且与l 平行;(2)过)3,1(-,且与l 垂直.
题型三:直线方程
例3. 过两点(-1,1)和(3,9)的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是
练习4.平行于直线0132=++y x ,且经过点)2,1(-的直线一般式方程是
练习5.已知直线l 经过点)4,3(P ,它的倾斜角是直线3
3
03=+-y x 的倾斜
角的两倍,求直线l 的方程
题型四:直线的交点、距离问题
例4.三直线ax+2y+8=0,4x+3y=10,2x-y=10相交于一点,则a 的值是( ) A.-2 B.-1 C.0 D.1
练习6.点(2,1)到直线3x -4y + 2 = 0的距离是 (A )54
(B )4
5 (C )254 (D )425
【检测反馈】
1.若直线过点),32,4(),2,1(+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 ).
(A )030 (B )045 (C )060 (D ) 090 2.如图1,直线l 1、l 2、l 3的斜率分别为k 1、k 2、k 3,则必有 A. k 1<k 3<k 2 B. k 3<k 1<k 2
C. k 1<k 2<k 3
D. k 3<k 2<k 1
3.如果直线02=++y x a 与直线013=-+y x 平行,则实数a 的值为 ( )
A .31
B .3
C .3
1
- D .3-
4. 过点(1,3)P -且垂直于直线032=+-y x 的直线方程为( ) A. 012=-+
y x B. 052=-+y x C. 052=-+y x D. 072=+-y x
5.直线
013=+-y x 的倾斜角为 _________
6. 点(1,1)P -到直线10x y -+=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
7.已知A(-4,-6),B(-3,-1),C(5,a)三点共线,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8.已知点P(2,3)到直线l :3x+my-4=0的距离为2,则实数m =
9. 求经过直线0323:,0532:21=--=-+y x l y x l 的交点且平行于直线
032=-+y x 的直线方程
10.已知三角形ABC 的顶点坐标为A (-1,5)、B (-2,-1)、C (4,3),M 是BC 边上的中点。
(1)求AB 边所在的直线方程;(2)求中线AM 的长(3)求AB 边的高所在直线方程。
直线与方程专题复习答案
题型一 例1 B ;
练习1:解:依题意得 0)
1(11
1=---=
AB k ,则直线AB 的倾斜角为00;
31
21
13=--+=
BC k ,则直线BC 的倾斜角为060;
3
3
)1(2113=---+=
AC k ,则直线BC 的倾斜角为030
题型二
例2 . B ; 练习2. D
练习3. 解:(1)直线l 01243=-+y x 的斜率为4
3
-
,因为l l //' 所以4
3
-==l
l k k ,由点斜式得 )1(433+-=-x y ,即0943=-+y x (2)直线l 01243=-+y x 的斜率为4
3
-
,因为l l ⊥' 所以1-=∙'l l k k 则3
4
='l k 由点斜式得
)1(343+=-x y ,即01334=+-y x
题型三
例3. 23
-; 练习4. 0432=-+y x
练习5. 03343=-+-y x
题型四
例4. B 练习6. A
检测反馈
1. A ;
2. A ;
3. B ;
4. A ;
5. 060;
6.
233; 7. 39; 8. -4或5
8
9. 解:联立方程组
{
5320
323=-+=--y x y x ,得⎩⎨⎧==1319
13
9x y ,直线032=-+y x 的斜率
为-2,设所求直线为l ,则2-=l k ,由点斜式得)13
19
(2139--=-x y ,得
0471326=-+y x
10. 解:(1)由两点式写方程得 1
21
515+-+=---x y ,即 6x-y+11=0 或 直线AB 的斜率为 61
6
)1(251=--=-----=k
直线AB 的方程为
)1(65+=-x y 即 6x-y+11=0
(2)设M 的坐标为(00,y x ),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12
31,124200=+-==+-=
y x 故M (1,1)52)51()11(22=-++=AM
(3)因为直线AB 的斜率为k AB =
51
612
+=-+ 设AB 边的高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则有1
616
AB
k k k k ⨯=⨯=-∴=-· 所以AB 边高所在直线方程
为1
3(4)6
y x -=-- 即6220x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