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批传统村落调查推荐表

第五批传统村落调查推荐表

第五批传统村落调查推荐表
第五批传统村落调查推荐表

附件

编号:×××××× (县级行政区域代

码)- ××× 号

第五批传统村落调查推荐表

村落名称:

所属镇(乡):

所属县(区、市、旗):

所属市(地区、州、盟):

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

制作单位(盖章):

制作负责人签字:

填表日期:年月日

、村落概况村落概况表

、周围环境

周围环境表

三、选址格局

选址格局表

四、传统建筑

1.传统建筑总表

2.重要传统建筑及图照表(每栋建筑一个表)

五、历史环境要素

1.历史环境要素总表

2.历史环境要素及图照表(每项一个表)

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

附件: 编号:第号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

(一)村落基本信息 村落形成年代 □ 元代以前 □ 明代 □ 清代 □ 民国时期 □ 建国以后 村落形成原因 村域面积 平方公里 村庄占地面积 亩 户籍人口 人 地形地 貌特征 常住人口 人 村落名称: (本村属于:自然村、行政村) 所属镇(乡): 所属县(区、市、旗): 所属市(地区、州、盟): 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 调查负责单位(盖章): 调查负责人签字: 调查负责人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村集体年收入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元主要民族族 列出产值较高的 2-3个主要产业 村落是否列入各级保护或示范名录列入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省级 列入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国家级□省级 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是□否 其他,请注明名称及由哪一级认定公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护规划及保护利用状况保护规划 □有,规划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划批准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 □无规划 保护利用状况 (可多选) □闲置废弃 □照常使用,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 □发展旅游和服务业 □以博物馆的方式进行保护 □其他,具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村落传统建筑 注:传统建筑是指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类建筑。 如村落无传统建筑可不填写此栏。

基本信息 建筑名称 (见注释) 建筑年代 建筑规模 (平方米)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及数量 认定为历史建 筑的数量 国家级:处 省级:处 市级:处 县级:处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 查新发现不可移动 文物数量: 处 文保单位是否为古 建筑群: □是 □否 市级政府认 定: 处 县级政府认 定: 处注:建筑名称填写民居、祠堂、庙宇、书院、牌坊 等,以及乡土建筑名称,如徽派民居、XX故居,吊 脚楼、土楼、窑洞等。如传统建筑较多,可按表格 内容另加附页。 全部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

【调研问卷模板】关于传统村落的调查报告

【调研问卷模板】关于传统村落的调查报告 村落文化构成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理解中国社会必不可少的透视角。分析村落文化,不仅对认识中国社会的过去和现在,而且对认识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选项。耽搁您宝贵的时间询问一些问题,愿您协助我们搞好这项调查工作。我们不会透露您的个人资料。谢谢!请选择最符合您自身情况的选项,若选“其他”请写出您的答案,并注明原因。 1. 您的性别? 男 女 2. 您的职业 务工人员 国家公职人员 学生 私营业主 其他 3. 您的受教育程度 初中及以下 高中 大专 本科 硕士及以上 4. 1、请问您在村落里居住多长时间了?

5年及以下 5至15年 15至20年 20年以上 5. 您的家庭常住人口? 3人以下 3至5人 5人以上 6. 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 普通工作 从事旅游业 私营工作 其他 7. 已经有多少人口住进了现代化新民居?大多数人 一半一半 少数人 8. 您认为应该保护村落文化吗? 应该 不应该 9. 您认为村落文化保护的现状如何? 保护的很好,开发与保护并举 保护的还可以,得到基本保护 保护不到位 基本没有得到保护

10. 您对村落里的居住环境满意吗? 满意 不太满意 不满意 11. 是否有开发公司进行考察与规划? 是 否 12. 您认为哪些因素阻碍村落的开发与保护?政府关注程度不够 村民保护与传承的意识不够 地理交通影响 市场需求低下 其他 13. 您觉得村落开发成旅游景点会有什么影响?村落得到关注,村民收入增加 破坏环境,村民生活受到影响 历史文化得到传承 和以前一样,没什么大变化 其他 14. 您对村落文化的哪些部分感兴趣? 手工艺品 村落起源与形成 传统习俗 饮食起居 都不感兴趣

传统村落档案表及填表说明

附件: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制作要求 档案编号:××××××(县级行政区域代码)- ×××号 中国传统村落档案 村落名称:硝水泉村 所属镇(乡):洪水泉回族乡 所属县(区、市、旗):平安县 所属市(地区、州、盟):海东市 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青海省 立档负责单位(盖章): 立档负责人签字: 建档日期:年月日

科学调查和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制作说明 一、科学调查内容与要求 科学调查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历史资料、传统村落选址格局及周边环境、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有形传统资源;二是村落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及其他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乡风民俗、民间技艺等无形传统资源;三是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相关的各类规划、政策和管理制度等资料。调查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村域环境调查 1.调查内容:村域范围内的山川水系、地质地貌、植被动物等自然环境以及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 2.调查要求:应在不小于1:5000的近期测绘地形图上,标示上述要素,并配以相应的照片、文字说明,形成文字性的“村域环境分析”及“村域环境分析图”图纸。 (二)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调查 1.调查内容:与村落的选址、发展紧密关联的地形地貌以及山川水系、村落形状,主要街巷(道路)格局肌理、重要公共空间等。 2.调查要求:应在不小于1:5000的近期测绘地形图上标示上述要素,并配以能反映其特点的照片、文字说明,形成文字性的“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分析”及“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分析图”图纸。 (三)传统建筑调查 1.调查内容:村落中传统建筑物(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建议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其他传统建筑)的位置、建成年代、面积、基本形制、建造工艺、结构形式、主要材料、装饰特点、建造相关的传统活动、历史功能、产权归属、使用状况、保存状况等。 2.调查要求:应在不小于1:2000的近期测绘地形图上标示各传统建筑物与构筑物,形成“传统建筑分布图”。对主要传统建筑物与构筑物,每一处均应建立单独的登记表,以表格、文字、照片、图纸等形式进行记录。对极为重要的或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优秀传统建筑物和构筑物,还应搜集现有能完整真实反映现状保存信息的测绘图纸,对不能完整真实反映现状保护信息的,应重新进行测绘。 (四)历史环境要素调查 1.调查内容:反映村落历史风貌、构成村落特征的要素如塔桥亭阁、井泉沟渠、壕沟寨墙、堤坝涵洞、石阶铺地、码头驳岸、碑幢刻石、庭院园林、古树名木以及传统产业遗存、历史上建造的用于生产、消防、防盗、防御的特殊设施等。 2.调查要求:应在不小于1:2000的近期测绘地形图上标示各历史环境要素,形成“历史环境要素分布图”。对主要的历史环境要素,每一处均应建立单独的登记表,以表格、文字、照片、图纸等形式进行

传统村落调研报告

传统村落的定义: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2012年12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发通知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入选该名单,其中贵州省最多,有90个,云南省和陕西省分别为62个、49个,分列2、3位。 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已达到2555个(2012年第一批共计646个,2013年第二批共计915个,2014年第三批共计994个)。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中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 国家统计局: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4.77%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传统村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可以说,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比如,有的村落坐落在山环水抱、茂林修竹之中,与周边的自然要素巧妙融合,形成了人类理想的聚居地。这些村落在空间布局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上往往构思巧妙,经历很长时期的传承,包含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智慧。例如,浙江省永嘉县的苍坡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既有利于农业生产生活,又寄托着先人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等美好愿望。这些传统村落,无疑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传统村落是维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特征的关键。中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传承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传统农业一切来自土地,又全部回到土地之中,对大自然干扰是最小的。当前,

传统村落文化困境调查问卷完成

传统村落文化困境调查问卷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独特的历史风貌, 继承和发扬古村文化精华,协调村庄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 护的关系,本研究课题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特邀请您对贵村的历史文 化遗产及村庄的文化困境能对我们进行指导, 希望能得到您的大力支 持! 被访者的基本情况: 性别:□男 □女 年龄:□儿童14岁以下 □中年29 — 59岁 职业:□工人 □农民 □学生 公务员 □待业人员其他 一、物质文化 1. 您到此地的主要原因是: □休闲度假 归属:□原居民 □外来人员 □青年15 — 28岁 □老年60岁以上 □技术人员 □个体经营者 □租房 □其他 □知名度 □没有 □有一些 □很多 □参观历史建筑、了解文化 □打工 □定居 2. 你认为该村落的知名度怎样? □一点也不知名 □有点知名度 高 3. 你认为该传统村落有一些重要标志吗

4. 你所了解物质文化的界定范围是什么? 历史的过去,不可能重新再创造 □前两者都是 □不知道 4. 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存在的文化含量怎样? □低 □中 □高 5. 村落中存在哪些物质文化? □文物如碑刻、书籍和绘画等 人类工程、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 6、 您认为什么最能体现贵村的历史文化特色? □传统建筑 □传统的生活习俗 5. 你认为该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如果是建筑物包括建筑价值怎样? □低 □中等 □高 6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对外来人员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吗? □没有 □有一些 □高 7、您对居住在传统建筑内最满意的是? 空间缺乏 □其他 8该传统村落是否会定期举行一些现场活动? □没有 □有一些 □许多 9. 是否允许外来人员清楚地了解到传统村落物质文化的全部? □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 □是已经成为 □文化遗址如 □前两者都是 □空间格局 □是 □老一辈留下的 □离耕作区近 □住习惯了 □邻里关系融洽 口

传统村落的自查报告

传统村落的自查报告 XX村传统村落位于XX河东侧,由6个组村民的聚居形成的一条街道,俗称茶马古道上的“XX驿站”。村落东靠青山,西靠XX 河,村落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建于河谷平坝。XX站地形独特,小 镇场头小,场尾大,再加上周边河床、地质的相伴,站在后山观看,像个葫芦。场头有一条直通大云寺庙的缓步坡路,不到百米。寺庙门前有一棵几百年的大桢楠树,大树连着路,大路连着XX站 坊头,故此有“金钱吊葫儿”之说。 根据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和“修旧如故”的原则,对XX村 民居的兴盛店和中和店进行修缮,在修缮过程中保持了原有的外 部形状以及构造方式,没有破坏XX驿站的整体风貌。同时鼓励和 支持民居房屋所有权人按相关要求进行整治修缮,但明确要求所 有者不能随意拆毁乡土建筑。 该村落采用分散式供水方式来满足村民饮用水需求,水源来 自后山的xxx(小地名),个人简历污水采用直排的方式,一般用于农业灌溉、清洗路面等等。电力引自大田坝乡的照射平变电站 和石龙电站,电力线采用架空敷射的方式,目前能够满足村民的 一般生活用电的需求。电信线引自XX县电信局。电信线采用架空 敷设的方式。能源主要采用电能。村落内建有垃圾池,垃圾采用 转运方式进行处理。村内修建了村道、联户路等,交通更加方便,在主干道安装了路灯。现在正在修建XX大桥,建成后到XX村的交

通更加方便。 XX村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XX站,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分别为兴盛店、戏台、兴发店,同时还有很多古井、古桥、古碑等并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如村内的古碑两处,一是晒经寺古碑;二是刻有“茶马古道 XX驿站”的碑文。村内保存的古井有多处,对曾为饮用水源的古井进行修缮,并清理干净周围杂草;村内仍在使用的石拱桥——平镇桥,已对其进行加固维修。 村落内有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隐患点所危及的人户全部张贴“两卡”,并组织进行应急演练,熟悉逃生路线,在发生灾害的第一时间能够快速逃离危险区,安排专人负责监测隐患点,并要求监测员在雨前、雨中、雨后都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异情,及时上报、处理。建立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的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XX村XX驿站紧畔XX河下游,依山傍水,登高远望,蔚为壮观。这一历史遗产将会给人们以及XX旅游事业增光添彩,提供良好平台。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 为了促进xx县文化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根据《xx县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计划要点》,县人大常委会于10月至11月组织人员采取实地察看、查阅资料、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到县住建局、文物局等有关单位,禾亭、冷水、湾井等乡镇的琵琶岗、小桃源、上宜骆家、下灌等传统村落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前往湘西、贵州等地进行了对比性考察。现将调查情况及思考建议报告如下: 一、全县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 xx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舜帝藏精之所,光武发祥之基,濂溪汤沐之乡,牌祖生卒之地”之盛誉。境内的青山绿水间,散落着不少传统村落,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已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有禾亭镇的小桃源村、琵琶岗村,湾井镇的下灌村、路亭村、久安背村,冷水镇的骆家村,九嶷山乡的西湾村,天堂镇的大阳洞村,中和镇的岭头村,柏家坪镇的柏家村,清水桥镇的平田村,太平镇的城盘岭村等12个村;拟推荐入选的有柏家坪镇的马头上村、郑古元村、刘均申村、礼仕湾社区,保安镇的保安社区、古溪村,太平镇的紫云村,湾井镇的东江村、东安头村,五龙山乡的石家洞村,中和镇的周家村、麻田村,天堂镇的石海山村,冷水镇的百美村,水市镇的周家村、冬瓜冲村,太平镇的上界头村等17个村。这些村都有着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拥有较为丰厚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

另外还有一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村落,有待发现、保护和申报。 二、全县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xx县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上,虽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保护不够,抢救不及时,利用过少,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1.损毁极为严重。由于数百年来的自然灾害、内外战争、群众运动、房屋拆建或失窃等因素影响,全县的传统村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一些满载传统文化内涵的古建、古物已韵味全无。如平田村,始建于南宋,距今已近900年历史,曾拥有众多的明清古建筑,青石板巷道、石桥、石刻、牌坊、凉亭、戏台、八角楼、庙宇庵子、雕梁画栋等处处皆是。但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石达开过境的焚烧,“文革”时期“破四旧”的冲击以及近三十年来乱拆乱建等方面的原因,至今已损毁得面目全非,连一条完整石板路也找不出了。又如有着1500多年建村历史的下灌村,改革开放初期尚有600多座古民居,而现存只有110多座了,其损毁之严重可以说是不堪回首。 2.保护意识不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无论民间还是官方都普遍缺乏保护意识。农村很少有人意识到老祖宗留下来那些雕龙画凤的老房子其实蕴藏着“金银财宝”;不少家庭建新房时都拆掉了旧房,即使不拆也不修整,任其虫蛀雨淋,墙塌瓦掉。有的政府部门为了上新项目,征地拆迁时,大拆大改,根本不考虑对传

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

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 调查日期:20 年月日 调查员: 一、村庄概况 1.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 2.村庄名称县(市)镇(乡) (村) 3.行政村总面积亩,管辖个村民小组。 地势主要类型: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其他 4.本村所属经济趋于类型: A.农区 B. 牧区 C. 林区 D.其它 5.耕地情况 (1)耕地总面积亩,其中村集体经营面积亩;可灌溉耕地面积亩,上年年新增加耕地亩,减少耕地亩。 (2)村里主要粮食作物(可多选):A.小麦 B.稻谷 C.玉米 D.大豆 E.薯类F.其他 (3)村里主要非粮食经济作物有。种植面积、产量各是多少? 6.人口状况(2012年)

7.经济情况 (1)本村经济发达程度占所在县(市)什么水平? A.上等 B.中上等C中等D中下等E.下等 (2)全村上年年实际总收入万元,其中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万元。 (3)全村上年年利、税万元,比去年增长 %。 (4)上年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万元,比去年增长 %;其中,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依次是。 二、村庄建设 1.村委会是否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A.有 B.否若有,占地平方米。 2.村里有个医务室和诊所,占地平方米,医务人员人,床位数。 3.有个图书室,占地平方米。 4.村内是否有小学? A.有 B.否 若有,占地平方米,学生人数人。 5.村内是否有幼儿园? A.有 B.否 若有,占地平方米,儿童人数人。 6. 村内是否有市场?若有,占地平方米。 7.村里是否有企业? A.是,有个,企业全年总产值万元,经营方式(集体、私营)? B.没有 8.村里有没有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 A.有 B没有 如果有,有哪些。 9.村民住房主要类型是什么? A.钢筋混凝土 B砖混 C砖石 D砖木 E土房 F土木 G木建筑 H其它

古村落调查社区问卷

珠海古村落研究 1.您认为古村落存在的最大价值是() A.文化价值 B.经济 C.情感 D.历史 2.平常是否有一些娱乐活动,村民是否聚集() A.吃饭,摆酒 B.逛街,去市区玩 C.打牌 D.社区活动(宗族举办) 3.村民是否会经常聚集起来聊天,做休闲活动() A.经常会 B.有时会 C.很少会 D.从不会 4.您认为古村落的经济发展怎样() A.发展很好 B.发展一般 C.不怎么好 D.不了解 5.您向往怎样的古村落经济形式() A.向外发展,以传统文化吸引游客 B.自给自足,向内发展 C.外出打工,不需要怎么发现 D发展风景区,优雅人居,吸引入住,会所古居 6.您了解政府对于该村落的规划/安排吗,认为是否满意() A.很好 B.一般 C.不好 D.不了解 7.您认为如果政府推出新政策,希望是关于哪方面是要借助政策才能改变的() A.经济利益 B.文化生活 C.日常生活 D.社区设施 8.你满意当前村落的人口数量吗() A.多 B.少 C.一般 D.不多 9.你认为当前古村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更少的人口吗()

A需要 B.现在就好 C.少一点好 D.无看法 10.现如今古村落中大部分人的生产方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否有利于村落经济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您觉得当前古村落的古建筑保存状况如何?(A.很好 B.好 C.不好 D.不了解)如果有修缮九五的需要,出于保护古迹的需要,是否应由政府出资呢?___________________。 12.您是否有外出打工的想法?_____________是否去过?___________因何原因?__________是愿意继续留在村里还是考虑宜居到城市,亦或是已在市区居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城市生活更舒服还是村内生活更舒服?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你是否认为随着商业的发展,村内人的生活方式已被改变(和传统生活方式相比),向好/向坏的方面发展?___________. 14.您对当前村落的居住环境满意么()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满意 D.不满意

第五批传统村落调查表

附件 编号:××××××(县级行政区域代码)- ×××号第五批传统村落调查推荐表 村落名称: 所属镇(乡): 所属县(区、市、旗): 所属市(地区、州、盟): 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 制作单位(盖章): 制作负责人签字: 填表日期:年月日

一、村落概况 村落概况表 村落名称省市县(市)镇(乡)村 村落属性□行政村□自然村村落形成年代□元代以前□明代□清代□民国时期□建国以后 地理信息经度: 地形地貌特征 □高原□山地□平原 □丘陵□河网地区 纬度: 海拔: 村域面积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亩户籍人口人常住人口人村集体年收入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元主要民族族主要产业 村民对传统村落是否了解□不了解□了解 村民了解方式:□村民大会□张贴通知□其它方式: 本行政村是否 已有中国传统 村落 □无□有:村名: 村落是否列入各级保护或示范名录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省级□市级□县级 列入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省级 列入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国家级□省级 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是□否 其他,请注明名称及由哪一级认定公布: 村落简介一句话(10个字以内)概括村落特点: 描述村落地理环境:地理位置、行政管属、自然条件(气候、地貌、地质、水文、土壤、植被、动物、主要灾害等)、村落面积、布局等。

描述村落宗族、分布、人口、户数等。描述村落产业、村民收入、经济状况。 村落历史描述村落迁徙历史。 描述村落建村历史过程。描述村落建制变迁史。 重要 历史人物 描述主要历史人物的生卒年、重要事迹、依据等。 重要 历史事件 描述主要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经过,出处等。掌故轶事 简要讲述村庄历史上发生的趣事轶闻等。

传统村落调研报告

传统村落调研报告

传统村落的定义: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12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发通知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入选该名单,其中贵州省最多,有90个,云南省和陕西省分别为62个、49个,分列2、3位。 截止到年底,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已达到2555个(第一批共计646个,第二批共计915个,第三批共计994个)。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中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传统村落不但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 国家统计局:中国城镇化率为54.77%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传统村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能够说,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比如,有的村落坐落在山环水抱、茂林修竹之中,与周边的自然要素巧妙融合,形成了人类理想的聚居地。这些村落在空间布局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上往往构思巧妙,经历很长时期的传承,包含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智慧。例如,浙江省永嘉县的苍坡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既有利于农业生产生活,又寄托着先人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等美好愿望。这些传统村落,无疑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传统村落是维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特征的关键。中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传承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传统农业一切来自土地,又全部回到土地之中,对大自然干扰是最小的。当前,中国提倡循环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要向传统的农耕文明学习,从原始的生态文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传统村落使农民能够就近就地进行耕作,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能够把当地的土壤、地质和耕种技艺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出许多独特的具有地方风味的传统产品。比如,西湖龙井等成千上万的地方名品,就是中国优质农副产品的代表,而这些优质农副产品都是以传统村落为载体的。国际上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 为了促进xx县化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根据《xx县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计划要点》,县人大常委会于10月至11月组织人员采取实地察看、查阅资料、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到县住建局、物局等有关单位,禾亭、冷水、湾井等乡镇的琵琶岗、小桃、上宜骆家、下灌等传统村落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前往湘西、贵州等地进行了对比性考察。现将调查情况及思考建议报告如下: 一、全县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 xx县历史悠久,化底蕴深厚,素有舜帝藏精之所,光武发祥之基,濂溪汤沐之乡,牌祖生卒之地之盛誉。境内的青山绿水间,散落着不少传统村落,承载着极为丰富的化遗产。其中,已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有禾亭镇的小桃村、琵琶岗村,湾井镇的下灌村、路亭村、久安背村,冷水镇的骆家村,九嶷山乡的西湾村,天堂镇的大阳洞村,中和镇的岭头村,柏家坪镇的柏家村,清水桥镇的平田村,太平镇的城盘岭村等12个村;拟推荐入选的有柏家坪镇的马头上村、郑古元村、刘均申村、礼仕湾社区,保安镇的保安社区、古溪村,太平镇的紫云村,湾井镇的东江村、东安头村,五龙山乡的石家洞村,中和镇的周家村、麻田村,天堂镇的石海山村,冷水

镇的百美村,水市镇的周家村、冬瓜冲村,太平镇的上界头村等17个村。这些村都有着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拥有较为丰厚的化与自然资,具有一定的历史、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另外还有一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村落,有待发现、保护和申报。 二、全县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年,xx县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上,虽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说,保护不够,抢救不及时,利用过少,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1.损毁极为严重。由于数百年的自然灾害、内外战争、群众运动、房屋拆建或失窃等因素影响,全县的传统村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一些满载传统化内涵的古建、古物已韵味全无。如平田村,始建于南宋,距今已近900年历史,曾拥有众多的明清古建筑,青石板巷道、石桥、石刻、牌坊、凉亭、戏台、八角楼、庙宇庵子、雕梁画栋等处处皆是。但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石达开过境的焚烧,革时期破四旧的冲击以及近三十年乱拆乱建等方面的原因,至今已损毁得面目全非,连一条完整石板路也找不出了。又如有着1500多年建村历史的下灌村,改革开放初期尚有600多座古民居,而现存只有110多座了,其损毁之严重可以说是不堪回首。 2.保护意识不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无论民间还是官方都普遍缺乏保护意识。农村很少有人意识到老祖宗留下那

传统村落调研提纲

传统村落规划调研提纲 一、必要图纸文件资料 1.地形图 2.上一轮城镇总体规划的电子版 3.乡志,镇志及其他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 4.土地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规划图 5.已批准的上一级城市总体规划资料 6.已批准、实施或编制完成的其他规划 7.上报传统村落的材料 8.其他必要资料 二、基础资料 1、自然资料 土地和矿产资源:土地总量、耕地面积、土地详查资料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资料。其他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开采价值、现状开发情况。 2、经济资料 (经济资料采用表格形式统计) 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产值、 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划,“十二五”计划,党政有关领导对经济发展的有关报告、讲话等。 农林牧副渔的生产面积、年产值,主要产品的名称、产量、产值及收入等。 主要工业企业性质(市、县、区、乡镇、村办,或三资、个体等)名称、位置、产品、产量、产值、用电量、用水量、职工人数、占地面积、发展设想等。 3、人口资料 (人口资料采用表格形式统计) 户数、人口男女比例、劳动力数量、从业结构等。现状人口规模及构成,包括总人口、总户数、男女比例、劳动力比例、各自然村人口情况等 4、历史资料 历史沿革,文物保护单位,风景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调查古建筑、古树、古井、

文物古迹等历史文化遗存以及建筑特色、风景名胜等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风俗、传说。 5.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概况等资料; 1)工程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村庄,必须做专项调查。 注:调查村庄是否有过地质灾害情况,有地质灾害的区域要落实到现纸上。 2)调查区域旅游,地矿资源分布情况。 注:本项内容结合现场调研与设计单位共同填写。 6.现状建设资料 村庄建设情况,包括村庄分布、建筑物现状及分析(含房屋用途、层数、建筑质量、产权等)、各类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现状等; 交通条件概况:公路、铁路、航运名称(在图上标出)等,与周围村庄的关系距离,在境内的长度等。境内公路国道、省道名称,长度及宽度。乡村道路的走向(图中标出)、宽度。 7. 市政及基础设施情况 (1)给水工程 ·周围各水库库容、近年来水量、集水面积、水库位置、大坝高程、当前水库用途·流经的主要河流平水年径流量、枯水年径流量、最小流量、集水面积、径流系数·村庄范围内地下水分布、单井出水量 ·现状水源地情况(水质、水量) ·村庄主要供水管道布置图(标明走向、长度、管径)、供水压力 (2)排水工程 ·村庄主要排水灌渠布置图(标明走向、长度、规格、标高) ·村庄现有排水体制、雨水回收利用情况 ·现有排水泵站的位置、规模 (3)电力 ·村庄输入电源走向、回数、电压等级 ·村庄主要变电站数量、位置、主要变压器容量村庄配电变压器数量、总容量·输配电网络概况、高压线走向、高压走廊 ·现状配电配电线路总长度、敷设方式、电力设施为知己电力网路地理接线图

传统村落调查与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71781365.html, 传统村落调查与研究 作者:陈硕延相东 来源:《现代园艺》2016年第11期 摘要: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延续和文化传承的实物载体,是我们重要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中国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各具风情、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更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云南省墨江县联珠镇镇区范围内的大寨村为例,进行一次传统村落的调研。 关键词:大寨村;传统村落;调查 1癸能大寨村自然概况 1.1地理位置 大寨村位于东经101° 43′8″~101°44′54″,北纬230°26′57″~23°26′56″之间,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哈尼族历史、古朴纯真哈尼族风情、厚重宽广哈尼族文化的传统村落,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传统村落。村落建在金厂河谷的中部,背靠“阿皮谷主”(老祖山),座东朝西,龙潭箐河流淌在北面3km处。 1.2地形地貌 大寨村位于癸能河谷的中部,坐东朝西,呈东北高、西南低,北面窄、南面宽,中间低凹,形成北回归线上特殊的河谷地带,沿着河谷层层梯田绕山脚,山寨背靠“啊皮谷主”(寨子后山),寨子的四周有数百亩的梯田、鱼塘、菜园,寨子后山有竹丛、茶树、柏木树。寨子内有耕地74.27hm2,人均耕地面积820m2;林地570.2hm2,其中经济林果地面积47.93hm2,人均拥有林果地面积527m2,森林覆盖率达63.1%以上,平均海拔1350m。 1.3气候条件 大寨村属亚热带半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气候温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春早冬晚、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冷暖不太分明,年平均气温 22.1℃,年平均日照数为2161.2h,年降水量1124.00mm,年平均降水116.6天,每年5~10月为湿季,降水量为全年的84%,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6%。有四季如春之称,干湿季明显。 1.4植被及植物资源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行政村普查表填写说明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行政村普查表 表号: 604表 公民应依法履行如实申报调查项目的义务,调查的原始资料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制表机关: 国家统计局 国务院农业普查办公室 文号: 国统字〔2016〕108号 有效期至: 2017年12月 _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_____县(市、区、旗)_________________乡(镇、街道)__________________村(居委会) 地址代码□□□□□□—□□□—□□□ C001行政村类型□1.村委会 2.居委会3.具有村级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 C002地形地貌□1.平原2.丘陵3.山区 C003是否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村□1.否 2.国定3.省定 4.市定(如果选1,跳填C006) C004是否脱贫摘帽村□1.是 2.否 C005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标准______________元 C006是否少数民族聚居村□1.是 2.否 C007 是否中国传统村落□ 1.是 2.否 C008 是否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1.是2.否 C009 进村主要道路路面状况□1.水泥 2.柏油3.沙石 4.砖、石板 5.其他 C010 村内主要道路路面状况□ 1.水泥 2.柏油 3.沙石 4.砖、石板 5.其他 C011 村内主要道路修建主要资金来源□1.政府2.村集体 3.村民自筹 4.其他 C012 村内主要道路是否有路灯□ 1.是 2.否 C013 生活垃圾是否集中处理□1.是 2.否(如果选2,跳填C015) C014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主要资金来源□1.政府 2.村集体 3.村民自筹 4.其他 C015 生活污水是否经过集中处理□1.是 2.否(如果选2,跳填C017) C016 生活污水排污设施主要资金来源□ 1.政府 2.村集体 3.村民自筹 4.其他 C017 是否有畜禽集中养殖区□1.是2.否(如果选2,跳填C019) C018 集中养殖区是否有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 1.是 2.否 C019 是否通公共交通□ 1.是 2.否 C020 是否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1.是 2.否

超化村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

1`附件: 编号:第号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 村落名称:超化村(本村属于:行政村) 所属镇(乡):超化镇 所属县(区、市、旗):新密市 所属市(地区、州、盟):郑州市 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河南省 调查负责单位(盖章):新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调查负责人签字:陈铁建 调查负责人联系电话:69816661 填表日期: 2015 年4 月 16日

(一)村落基本信息 村落形成年代?元代以前 □明代 □清代 □民国时期 □建国以后 村落形成原因 伴随超化寺的兴衰而成 村,因超化深厚的文化 底蕴和优美环境而驰 名。 村域面积 1.5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460亩 户籍人口4836 人 地形地 貌特征 西南高,东北低,浽水、洧水交汇,呈小盆地。 常住人口5200人 村集体年收入28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5900元 主要民族汉族列出产值较高的 2-3个主要产业 煤炭、商贸、建材 村落是否列入各级保护或示范名录列入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省级列入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国家级□省级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是□否其他,请注明名称及由哪一级认定公布: 保护规划及保护利用状况 保护规划 □有,规划名称是: 规划批准单位是: □无规划 保护利用状况 (可多选) □闲置废弃 □照常使用,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 ?发展旅游和服务业 □以博物馆的方式进行保护 □其他,具体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村落传统建筑 注:传统建筑是指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类建筑。 如村落无传统建筑可不填写此栏。 基本信息建筑名称 (见注释) 建筑年代 建筑规模 (平方米)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及数量 认定为历史建 筑的数量 钱家大院明486 国家级:处 省级: 1 处 市级: 1 处 县级处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 查新发现不可移动 文物数量: 处 文保单位是否为古 建筑群: □是 □否 市级政府认 定:1 处 县级政府认 定: 处晁家大院明464 张家大院明462 孙家大院明456 西寨门明76 超化寨东炮楼民国86 周家大院明242 蔡家老宅明168 高家老宅明176 杨氏老宅明189 周金堂老宅明258 宋大运老宅明366 张丙乾老宅清456 钱满仓老宅清136 王旺老宅清148 王得治老宅清158 周合泉老宅明224 高钦老宅清146 杨发成老宅民国180

传统古村落调研表格案例

传统村落基础资料调查表村域环境调查

二、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调查 对村落选址r 格局有重要影响的历史要素及数量 历史环境要 素名称填写 古河道、古 树、古井、 传统公共空 间等. 名称: 数量: 处(个、座》 名称: 数置: 处(金、座) 名称; 数量: 处〔个、座) 名称; 数量: 处(个、座〉 三、传统建筑调查 ① 三街村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② 建筑長(单体式、二警院或多院落式); ③ 房屋构架形式: ④ 建筑布局(卧室、客厅 ........... ): ⑤ 建筑材料(石灰、砖瓦、土坯、木材、石材): ⑥ 屋頌、墻面、门楼、屋檐、铺地、台阶、11?.天花板、基础、柱础等形式; 进行建筑编号和照片记录r

、历史环境要素调查 构成村落特征的要素如塔桥亭阁、井泉沟渠、壕沟寨墙、堤坝涵洞、石阶铺地、码头驳岸、碑幢刻石、庭院园林、古树名木以及传统产业遗存、历史上建造的用于生产、消防、防盗、防御的特殊设施等。

①村落中的传统民俗和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他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乡风民俗等内容以及其所依托的场所和建筑、用具实物; ②了解相关知识的特殊村民(如族长、寨老、非遗传承人、老手艺人、庙会主持人,传承了 传统建造技术、手工艺的工匠等;传统手工艺品、食品、器具的做法工艺等)。 ③对上述要素的性质、产生与发展演变过程、与村落发展的关系、传承现状、群众参与规 模、管理与保护现状等进行调查分析形成文字性的“村落非物质文化分析”,并以照片、录 音录像、图纸等形式进行记录。

1. 调查内容:包括志书、族谱、历史舆图、碑刻题记、地契、匾联等;吟咏描述村落风物的诗词、游记等;村落沿革、变迁、重要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等,在历史上曾起过的重要职能、传统产业等的相关图、文、音像资料;当代有关村落研究的论文、出版物等资料。 2. 调查要求:上述资料应以拍摄、扫描等方式电子化作为档案的附件;对篇幅较大而难以电子化的当代出版物,应注明出处、藏处。对于收集到的历史文献资料不应带有主观要素的删减、修改或加工,但为了减少后继使用的便利,可对主要信息进行必要的整理和汇编。

传统村落调查表

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 村落名称:(本村属于:自然村、行政村)所属镇(乡): 所属县(区、市、旗): 所属市(地区、州、盟): 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 调查负责单位(盖章): 调查负责人签字: 调查负责人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年月日 (一)村落基本信息 村落形成年代□元代以前村落形成原因

□明代 □清代 □民国时期 □建国以后 村域面积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亩 户籍人口人 地形地 貌特征 常住人口人 村集体年收入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元 主要民族族列出产值较高的2-3个主要产业 村落是否列入各级保护或示范名录列入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省级 列入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国家级□省级 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是□否 其他,请注明名称及由哪一级认定公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护规划及保护利用状况保护规划 □有,规划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划批准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 □无规划 保护利用状况 (可多选) □闲置废弃 □照常使用,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 □发展旅游和服务业 □以博物馆的方式进行保护 □其他,具体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村落传统建筑 注:传统建筑是指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类建筑。 如村落无传统建筑可不填写此栏。

基本信息 建筑名称 (见注释) 建筑年代 建筑规模 (平方米)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及数量 认定为历史建 筑的数量 国家级:处 省级:处 市级:处 县级:处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 查新发现不可移动 文物数量: 处 文保单位是否为古 建筑群: □是 □否 市级政府认 定: 处 县级政府认 定: 处 注:建筑名称填写民居、祠堂、庙宇、书院、牌坊 等,以及乡土建筑名称,如徽派民居、XX故居,吊 脚楼、土楼、窑洞等。如传统建筑较多,可按表格 内容另加附页。 全部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 村落简介内容要求:简述村落整体风貌特征,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分布和保存的情况,主要传统建筑建造工艺特点和文化内涵。(空白不足可另加附页) 图纸及照片要求:提供村落平面布置图,并标明传统建筑位置,提供反映村落整体风貌保持情况的照片,提供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分布照片,提供各类重要代表性建筑主体和细部(如建筑材料和工艺)照片,作为本栏附页。每张照片需注明拍摄对象和时间。

传统村落调查表

传统村落调查资料一、传统村落基本信息表

二、村落设施基本情况 县乡(镇)村委屯联系人:职务:电话: 1、道路交通 1、是否与国道、高速路、主要道路(县级以上)相邻? ○是,公路名称,距离米。○否 2、是否所有的自然村全部通公路? ○是○否,还有自然村未通。 3、进村主要道路路面状况? ○水泥○柏油○土路○砖、沙石○其他。 4、村内主要道路路面状况? ○水泥○柏油○土路○青石板路○其他。 5、村内道路总里程公里,其中已完成硬化里程公里。 6、村内主要道路是否有路灯? ○有,完善○有,但不完善○没有 路灯类型:○普通照明○太阳能○两种并存(比例)。 7、主要道路宽度:米,巷路宽度:米。 8、道路建成维修情况 村内道路已建成年,上次维修为年前。 2、供水工程 ①饮用水是否经过集中净化处理?○是○否 ②是否与其他村共建共享?○是○否 ③水质是否安全卫生,达到饮用水标准? ○是○否○不清楚 ④是否所有的自然村均安装有自来水系统? ○是○否,还有村未安装。 ⑤现状供水水源类型? ○各户自打水井,有口。 ○集中蓄水池收集山泉水。已建成年。 ○村里自备井统一供水,有眼,总供水能力吨/日,井深米,水厂位置。 ○市政集中供水,供水量吨/日,有无水塔,容积 m3,有

无清水池,容积 m3。 ⑥村内配水管网系统建设情况?管网设施已建成年。 ○完善○不完善主管径 DN。次管径 DN。 ⑦供水水量及是否能够满足需要? ○是○否补充说明:供水量吨,人均日用水量升。 ⑧消防用水 消防水源为:。主管径 DN。次管径 DN。 消防水池个。面积平米。容量立方米。 室内消防栓个。室外消防栓个。服务半径米。 消防设施已建成年。 3、排水工程 ①排水体制○雨污分排○雨污混排 ②居民生活污水收集排放情况: ○随意自流○渗井、渗坑○管道收集○未经任何处理 ③是否与其他村共建共享?○是○否 ④居民生活污水处理情况:(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设施) ○独立处理设施,规模吨/日;覆盖户数户。 ○接入市政管网,污水量吨/日;覆盖户数户。 ⑥雨水收集排放情况: ○砌筑明沟米○土质明沟米 ○砌筑暗沟米○管道收集米 ⑦雨水利用情况:○自然排放○收集利用主要用途:。 ⑧防洪现状情况及存在问题。 ⑨排水还存在哪些问题。 4、环卫设施 ①是否所有的自然村全部完成改厕?○是○否,还有自然村未完成。 ②家庭厕所情况:旱厕户,占 %;已改厕户,占 %。 ③公共厕所:○无○有,座,其中水冲式公厕座。 ④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方式:○村自行收集、运输○村收集,由镇统一运输 ⑤垃圾堆放方式:○封闭式存放○露天堆放 ⑥垃圾转运频率:○1天以内○2—3天○4天以上 ⑦垃圾无害化处理情况: ○村内垃圾坑简易堆放、填埋○焚烧池直接焚烧 ○由镇或县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位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