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
- 格式:ppt
- 大小:6.51 MB
- 文档页数:39
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危急值试题及答案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危急值管理与护理是医院内重要的工作之一。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和危急值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医院应当制定严格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并进行培训和考核,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从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和危急值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试题和答案以供参考。
一、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1. 院内安全转运的定义院内安全转运是指在医院内部将急危重症患者从就诊地点安全、迅速地转运到相应的救治部门或抢救室的过程。
2. 院内安全转运的注意事项(1)确保患者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必要的吸氧治疗。
(2)根据患者的病情,准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如心电监护、呼吸机、急救药品等。
(3)转运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保持与接收部门的密切沟通,提前告知患者的病情和转运时间,确保接收部门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3. 试题及答案(1)院内安全转运的定义是什么?答案:院内安全转运是指在医院内部将急危重症患者从就诊地点安全、迅速地转运到相应的救治部门或抢救室的过程。
(2)院内安全转运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是必须准备的急救设备和药品?A. 心电监护B. 呼吸机C. 急救药品D. 吸氧治疗答案:D. 吸氧治疗二、危急值的管理1. 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是指患者生命体征或辅助检查结果异常,提示患者可能发生严重疾病或病情恶化,需要立即采取救治措施的数值。
2. 危急值的管理流程(1)明确危急值的范围:根据不同科室和疾病的特点,制定本部门的危急值范围,并进行公示。
(2)危急值的报告:发现患者的检测结果达到危急值范围,应立即向责任医生和护士报告。
(3)危急值的处理:责任医生和护士收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评估和处理,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4)危急值的记录和跟踪:对达到危急值的患者,应详细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并进行跟踪观察。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流程急诊科是医院中最繁忙和重要的科室之一,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急危重症患者需要迅速转移到相应的治疗科室,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院内安全转运流程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步骤之一院内安全转运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a.接收通知:当急危重症患者需要转运时,护士长或班长会接到相关通知,并发出呼叫,通知相关人员准备转运。
b.资源准备:准备好转运所需的护理设备、呼吸机、监护仪等。
c.人员安排:确定转运所需的医护人员,包括主治医生、主管护士、护士等。
2.病情评估:a.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并符合转运的条件。
b.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例如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
c.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决定是否需要特殊措施如氧气给予等。
3.转运准备:a.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转运的必要性和步骤。
b.确保床位及床位清洁:与接收科室沟通,确认床位的可用性及清洁情况。
d.准备转运记录单:准备相关的转运记录单,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摘要、治疗情况和治疗计划等。
4.转运过程:a.医护人员组织:由主治医生和主管护士领导,组织其他医护人员参与转运工作。
b.转运设备准备:确保转运所需的设备如担架、氧气瓶、急救药等都已准备就绪。
c.安全措施:按照转运所需的安全措施,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如固定好急救设备、保障患者舒适度等。
d.患者监护:在转运过程中,确保对患者的持续监护,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必要的急救措施等。
5.到达接收科室:a.将患者交接给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将患者情况进行简要汇报。
b.确保接收科室已做好准备,包括床位清洁、护理设备的准备等。
c.提供转运记录单及其他相关的医疗文件,以供接收科室参考和继续治疗。
6.过程记录:a.完成转运过程的相关记录,包括转运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转运所用时间、转运中发生的问题等。
b.将记录归档,并与病历等相关文件整理和存档。
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的基本要求1. 转运的重要性说到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事儿听起来简单,但其实可不是那么回事儿。
你想啊,一个病得不轻的病人,从医院转到另一家医院,或是去做个手术,真是个大工程。
我们说“救人如救火”,这话真不是白说的。
病人如果在转运过程中出了问题,那可真是“祸从天降”。
所以,转运的安全性、迅速性,还有专业性,都是不能忽视的。
而且,急危重症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各种指标都要时时监控,真是“一步走错,步步错”。
就拿心脏病患者来说,转运时可得时时盯着心率、血压等,不然一眨眼就可能“掉链子”。
所以,这个过程就像在走钢丝,既要平衡又要快速,丝毫不能松懈。
2. 转运的准备工作2.1 设备与人员说到准备,咱得先聊聊转运设备和人员。
设备上,心电监护仪、氧气机、急救药品,样样都不能少。
你可别小看这些东西,往往就是它们的存在,让病人多了一份安全感。
试想,如果一个病人连基本的监测都没有,那真是“无米之炊”,可怎么办呢?再来是人员,转运团队的专业素养可是关键中的关键。
得有医生、护士,还有专门的转运员,大家得齐心协力,才能让转运过程顺利进行。
这就像是足球场上的配合,只有每个人都发挥好,才能进球。
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得心中有数,分工明确,才能做到“各司其职”。
2.2 病情评估与沟通病情评估也是转运准备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在转运之前,医生得好好评估患者的病情,看看病人的各项指标,了解是否适合转运。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事,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点不容忽视。
而且,和病人的家属沟通也是很重要的。
跟他们说清楚转运的过程、可能的风险,以及预期的结果,避免后期出现误解。
毕竟,家属们可都是“如临大敌”,有啥不明白的事儿都得给他们解释清楚,让他们心里有底,不至于胡思乱想。
3. 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1 安全监测在转运过程中,安全监测是重中之重。
无论是行驶的路上,还是转运过程中,病人的各种生命体征都得随时监控。
急危重病人安全转运制度急危重病人安全转运制度是指在病人需要进行紧急转运时,为了确保病人的安全和保障其基本生命体征的稳定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因为紧急转运可能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需要专业团队的协助和合理的规范操作,保障病人安全并减少转运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发生。
1.紧急转运团队的建立:成立专业的急危重病人转运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急救人员、司机等,确保团队成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应对不同情况下的转运需求。
2.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在转运前,团队需要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和监测,包括病人的病情、生命体征、机体功能等方面的评估,并及时记录在转运单上,以备后续参考。
3.转运方案的制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转运方案,包括转运的目的地、转运所需的设备和药品、转运的交通工具等。
4.转运过程中的监护和护理:在病人转运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护和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通畅呼吸道、维持循环稳定等。
5.转运中的沟通和协调:转运团队需要与病人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及时告知病情和转运进展,以安抚病人及家属的情绪,并提供必要的情绪支持。
6.转运后的安全评估和跟踪:转运团队应对病人进行转运后的安全评估和跟踪,包括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记录病人的转运后情况等。
7.转运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转运团队需要对转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包括病人的突发状况、交通事故、设备故障等。
团队成员应具备应急处置的能力,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8.转运记录和报告:转运团队需要详细记录转运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包括转运前的评估、转运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转运设备的使用情况等,以便后续的评估和研究。
急危重病人安全转运制度的实施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和专业操作。
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规范和专业的操作流程,才能确保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转运团队成员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经过专业培训和实践,能够熟练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并确保病人的安全。
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时间:参加人员:急危重症患者经急诊救治后,需转运至各检查室以明确诊断,或转运至临床科室进一步治疗与护理。
途中虽短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但如果运送不当,易发生意外不良事件,如坠床.窒息. 意外脱管. 心搏骤停等。
因此,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过程是一个护送.监护.治疗的过程,是急诊科救治与病房诊治连续性的关键环节。
一.危险因素1.病情因素:在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相对集中,在转运途中可能因病情不稳定,检测治疗设备限制和人员不足以及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导致患者发生危险因素,其中31%是与患者病情相关,循环系统如血压异常.心律失常.动静脉栓塞,呼吸系统方面,如低氧血症.呼吸道高压.痰液较多.剧烈咳嗽;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如烦躁.抽搐.出血.高热等,严重颅脑外伤.脑出血.心梗.心衰.心脏损伤.心包填塞易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血气胸.多发性损伤内脏损伤.宫外孕.心脏疾患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可发生低血压甚至休克2.转运因素:选择的搬运工具不当,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缺氧.肺动脉栓塞.颈部和肢体的损伤. 骨折加重以及伤口裂开.坠床,还可造成人工气道.输液导管.胃管尿管等滑脱或移位。
搬运中体位的改变也会导致监护探头血压袖带移位,仪器的抗干扰能力降低,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护士对病情的判断。
此外,如果转运过程中缺乏人性化设计,例如:转运等待时.转运路线拥堵.无障碍设施少,都会延长转运时间,增加转运风险3.人员因素:转运时如果没有安排合适的. 足够的医务人员护送,或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不熟练. 工作责任心不强. 在转运前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准确对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预见性不足,以及不能及时正确判断和有效处理出现的意外情况,就会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4、药物与设备因素:如果危重患者转运途中缺少可携带的监护设备和相对完善的急救设备以及药品,使医务人员不能及时持续检测病情,并做出相应的应急处理,则会贻误病情。
较常发生的与药品设备相关的危险事件包括:使用氧气枕使氧流量很难调节或在放射检查等过程中无人看护,使氧气不能准确或连续供给;没有配备简易呼吸气囊或呼吸囊漏气;药物配备不足,静脉通路不畅或堵塞;监护仪功能异常. 电池电量不足. 干扰. 屏幕显示不清;吸引设备无负压吸引或吸引力不够等;5.沟通因素:患者转运前转运人员未能与接受科室或患者家属沟通病情. 转运的目的和风险. 转运时医护人员的协调不妥当,接收科室的床单位. 监护设备和吸氧吸痰装置等准备不完善,不能及时. 顺利地接受治疗和监护,就会影响安全运送,甚至出现送错科室的情况;而运送人员将患者转运后,如果与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交接不严密细致,使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不能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 治疗措施. 心理状态等,也会影响患者下一步的治疗和护理二.整改措施(一)转运前1.风险评估对于危重患者是否必须转运进行分析与评估,对途中患者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患者承受能力转运人员的应急能力需全面评估。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在医院内,危重症患者的转运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环节,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治疗效果。
一个良好的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对于医院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医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定义、目的、患者选择、转运流程、转运人员及装备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定义危重症患者转运是指在医院内,将病情危重、需要立即转运的患者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或到另一家医院,以获得更专业和及时的治疗。
二、危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1.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危重症患者病情多变,一旦出现意外,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因此需要专业的人员和设备进行转运,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 提高医疗质量。
在更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
3. 缓解急重症患者集中的医疗资源。
通过转运,能够将不同病情的患者分流到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避免资源过分集中导致医疗供给不足的情况发生。
三、危重症患者的选择1. 病情危重。
必须明确诊断的病情危重患者,如重症监护室病人、病情急性发展的患者等。
2. 需要立即转运。
病情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急救、治疗的患者。
3. 医疗资源不足。
在当前医疗机构无法提供有效救治的患者。
四、危重症患者转运流程1. 评估患者病情。
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转运,并确定转运的紧急程度。
2. 患者准备。
负责转运的医护人员需要准备好转运所需的设备、药品等,确保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3. 通知接收单位。
在确定患者需要转运之后,需要及时联系接收单位,告知患者的病情及转运计划。
4. 转运过程。
将患者从原来的病房转移到车辆中,负责护送患者的医护人员需要全程监护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病情变化。
5. 接收患者。
到达接收单位后,将患者转交给接收单位的医护人员,并详细汇报患者病情及转运过程。
五、转运人员及装备1. 转运人员。
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负责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包括医生、护士等。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急诊科危重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护理工作。
在转运过程中,护士需要熟悉转运的基本原则,熟悉转运设备和技术,并掌握转运中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1.确保患者的稳定:在进行院内安全转运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稳定性和转运需求。
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如呼吸、循环和意识状态。
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或需要急救措施,护士应先进行适当的治疗,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2.准备适当的转运设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转运需求,选择适当的转运设备。
这可能包括各种监护仪、呼吸机、吸氧机、输液泵等。
在准备转运设备时,护士需要检查设备的正常功能,并确保设备已经消毒清洁。
3.加强团队合作:院内安全转运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合作。
护士需要与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如医生、急救人员等协调配合。
患者的转运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负责监护和操作转运设备,另外还需要有人员负责患者的安全。
4.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转运过程中,护士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监测指标的变化可能意味着病情的加重或者转运过程中的并发症。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
5.确保设备的安全:在转运过程中,需要将各种转运设备连接到患者身上,如导管、气管插管、胸管等。
护士需要确保这些设备的安全连接,避免设备脱落或者误位。
另外,还需要注意设备的管路通畅,防止堵塞和漏液。
6.防止感染:院内安全转运过程中,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如洗手、戴手套和口罩等,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并对转运设备进行消毒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7.提供心理支持:急危重患者经历了剧烈的身体和心理的刺激,转运过程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不适和焦虑。
护士应提供患者的心理支持,安抚他们的情绪,并对转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解释说明。
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急危重症患者在院内安全转运过程中,需要进行评估和准备工作。
评估包括患者生命体征、专科病情、心理反应和转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等方面的考虑。
准备工作包括病人、物品、急救药品及护送人员的准备。
在转运前,需要计划最佳转运路线,检查各种导管是否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
负责转运的医护人员应该具备责任心和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协调能力。
在转运过程中,需要根据病情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并采取正确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保护隐私,关心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和家属有安全感。
在转运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处理,如去除增加颅内压的因素、纠正严重心律失常、妥善固定骨折患者等。
使用转运呼吸机的患者应保证转运呼吸机各种参数尽可能与转运前一致。
总之,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和方法,以及对患者病情进行处理,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安全稳定。
5、在转运时,应根据病情和专科要求选择适当的体位,拉起床栏并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固定,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应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的姿势,转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剧烈震荡,保持头部在前方,上下坡时应保持头高位,以确保安全舒适的转运体位。
6、在转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患者主诉以及各种仪器参数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7、如果在转运途中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应立即进行就地抢救,并呼叫附近的医护人员协助。
8、在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暖,尽可能减少平车或床的颠簸,保证平稳,搬运患者时要轻动作稳,协调一致,防止平车轮椅撞墙、门、物等,随时与相关部门人员保持联系,避免转运途中时间延误,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9、在转运过程中,责任护士应站在患者头侧或穿刺部位一侧,随时观察病情及输液情况,责任医生应站在靠近患者头侧,以便能够随时观察和处理,呼吸治疗师应站在患者头的两侧,保证呼吸机的正常运转,监护仪应放在患者测量血压的一侧,不能有用物遮挡,输液泵注射泵应放在患者输液的位置,责任护士随时观察并调整输液速度,观察输液部位、滴速等,急救包应放在床尾,保证随时能够快速开启,患者生活用品应放在转运床下面的用品栏内(或由家属协助),其他协助转送人员应站在患者的头、足两侧,平稳推送患者,减少颠簸。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院内安全转运是指将急危重症患者从一个医疗部门或病区转移到另一个医疗部门或病区的过程。
在急诊科,由于患者的病情不稳定和治疗的紧迫性,院内安全转运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的示例:第一步:准备转运计划在院内安全转运之前,医护人员应准备好转运计划。
这包括确定转运的目的地和方式、确定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及准备相关的转运设备和药品。
与此同时,还要更新患者的转运指示单,将患者的病情和转运需求明确记录下来,例如需氧支持、呼吸机使用、抢救药物等。
转运计划应包括可能的并发症和风险评估,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二步:评估患者病情和稳定性在转运前,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并达到转运的条件。
这包括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例如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
同时,还应评估患者的气道通畅性、呼吸功能和心血管状态等。
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或存在严重的生命威胁,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三步:组织转运团队根据患者的转运需求和病情特点,组织合适的转运团队。
团队成员包括医生、护士、急救人员和技术人员等。
在转运过程中,要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保持团队的战斗力和团队协同性。
第四步:准备转运设备和物资根据患者的转运需求,准备好相应的转运设备和物资。
例如,如果患者需要氧气支持,就需要准备好氧气气瓶和面罩;如果患者需要呼吸机支持,就需要准备好呼吸机和相应的呼吸机管道和面罩等等。
此外,还应准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例如心电监护仪、除颤器等,以备不时之需。
第五步:确保转运过程中的患者安全在转运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首先,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保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其次,要监测和维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同时,要注意保暖、保持体位的舒适和稳定等。
此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医院急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一、背景与意义急危重症患者是指病情危急且需要大量治疗干预的患者,常常需要立即转运至更高级别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由于转运过程中可能遭受二次伤害,因此建立安全的转运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转运准备、人员配置、装备要求、转运风险评估与防范、转移路径选择等方面探讨医院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二、转运准备在转运准备方面,医院应制定专门的转运准备制度,确保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可以迅速高效地进行。
具体包括:1.准备人员:确保医护人员的转运培训和技能储备,要求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转运操作能力。
2.转运装备:确保有配备先进的监护仪器和设备,并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3.制定转运操作规程:规范转运过程,包括准备患者资料、检查转运设备、检查氧气和药品的供应等。
三、转运人员配置在进行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人员的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不仅需要合理的搭配医护人员,还需要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协调配合。
具体配置原则如下:1.医学指导人员: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担任,负责对转运过程进行调度和指导,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顺利转运。
2.主治医生:对患者的转运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负责制定转运方案,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
3.护理人员: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护理和紧急处理等工作,提供必要的药物和设备支持。
4.辅助人员:包括司机、安保人员和护士助理等,负责患者转运途中的安全保障和患者生活照料。
四、转运装备要求为了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安全和顺利转运,转运装备的选择和配置要求不可忽视。
具体要求如下:1.转运车辆:应该具备良好的行驶性能和舒适性,能够保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平稳和安全。
2.转运床位:床位应具有带滑轮的床头、固定带和安全侧栏等,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便于操作和监护。
3.监护设备:包括先进的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以满足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及时监测和紧急救治需求。
4.药品与物资:携带常用的急救药品和生活物资,以确保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的治疗和维护。
急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试题1.关于危重患者院际转运决策描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核心是使患者获益B.以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为出发点C.医生独自评估决策即可(正确答案)D.基于患者病情、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充分沟通院际转运的必要性和潜在风险E.转运既存在风险2.怎么最大程度的规避危重患者转运并发症的发生,不包括()([单选题]A.根据危重患者安全转运要素进行转运前中后准备B.转运中医护各司其职,实时评估,动态监测,协作确保危重患者转运安全C.以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为出发点,无需征求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正确答案)D.提前通知接收部门,确定转运时间,告知需求,联系电梯救护车E.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实时评估,动态监测3.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特点()A.病因诊断不明(正确答案)B.病情危重紧急(正确答案)C.病情危急变化快(正确答案)D急症危重患者数量和病情的不稳定性(正确答案)4.转运患者病情分级标准从患者的()进行评估来确定转运的分级(A.生命体征(正确答案)B.意识状态(正确答案)C.呼吸支持(正确答案)D.循环支持(正确答案)E.主要临床问题(正确答案)5.使用转运呼吸机转运患者时针对设备需做哪些准备()A.查看电量(正确答案)B.查看剩余氧气量(正确答案)C.设备调试运行(正确答案)D.报警音量(正确答案)6.以下哪些是转运完成后的交接内容()A.气管插管深度(正确答案)B.意识(正确答案)C.生命体征(正确答案)D.皮肤(正确答案)7.患者在转运途中出现口唇面色紫绀、明显三凹征、双肺可闻及哮鸣音、生命体征P:160次/分、R:37次/分、SPO2:76%,您会如何急救()A.立刻高流量吸氧(正确答案)B.翻身扣背(正确答案)C.吸痰(正确答案)D.立即CPR8.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管道护理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确保通畅(正确答案)B.妥善固定(正确答案)C.标记在位(正确答案)D.防止感染(正确答案)9.危重患者转运中需要以下哪些人员共同参与()A.医生(正确答案)B.家属(正确答案)C.接收部门(正确答案)D.护士(正确答案)E.电梯员(正确答案)10.关于危重患者安全转运描述正确的是()A.氧气储备应确保全程所需并有30min以上剩余(正确答案)B.妥善固定各类导管,对于躁动患者可以适当使用镇静剂,止痛剂(正确答案)C.针对患者病情携带相关必备药物及抢救药物(正确答案)D.关注转运时的天气,注意为患者保暖及隐私保护(正确答案)E.针对患者病情携带相关必备药物及抢救药物(正确答案)11.患者转运分为哪几类?()院际转运(正确答案)院内转运(正确答案)科内转运室间转运12.危重患者转运中关于医护配合描述正确的是()A.转运前医护共同评估权衡获益与风睑(正确答案)B.医生护士必需站在患者头侧C.人工气道患者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节律,呼吸道分泌物以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情况(正确答案)D.医生负责观察各个医疗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及时处理突发情况(正确答案)E.转运中医护各司其职,实时评估,动态监测,协作确保危重患者转运安全(正确答案)13.危重患者转运安全实施依托于()A.正确的决策(正确答案)B.全面的评估病情(正确答案)C.必要的设备和交通工具(正确答案)D.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正确答案)E.全面监测与交接(正确答案)14.危重患者转运中携带的相关医疗设备需满足()A.大小合适(正确答案)B.性能完好(正确答案)C.蓄电充足(正确答案)D.妥善安置(正确答案)E.根据患者病情评估选其所需(正确答案)15.危重患者转运常见的并发症有()A.低通气(正确答案)B.低血压(正确答案)C低氧(正确答案)D.呼吸心跳骤停(正确答案)E.以上都不对16.出发前按照转运分级再次评估病情,并检查各种管路及引流固定妥当,确保通畅,评估完后应立即转运。
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的基本要求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呢?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讲讲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的基本要求吧!
我们要保证转运车辆的安全性。
急危重症患者的身体状况非常脆弱,所以在转运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在选择转运车辆时,一定要选择性能良好、设备齐全、维修保养得当的车辆。
在行驶过程中也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速适中,避免急刹车等行为。
我们要保证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急危重症患者的情况非常复杂多变,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操作技能。
因此,在进行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前,一定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和操作流程。
第三,我们要保证转运过程的协调性。
急危重症患者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发病地点到治疗地点的转运。
因此,在进行转运前,一定要制定详细的转运计划,并与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
在转运过程中也要注意与其他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作,确保整个转运过程有序进行。
第四,我们要保证转运过程中的信息共享。
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非常快,需要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来进行处理。
因此,在进行转运前,一定要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患者的病情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
在转运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持通讯畅通,随时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联系。
第五,我们要保证转运后的跟踪服务。
急危重症患者的康复过程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
因此,在完成转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