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猫教学设计一等奖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3
《猫》第2课时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概述1. 《猫》是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通过描述作者与猫相处的故事,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在学生中引起了较大的共鸣。
2. 本文围绕《猫》第2课时的获奖教学设计展开,对设计方案进行详细剖析,并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散文《猫》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理解作者与猫之间的情感交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和关怀意识,促进学生的自然情感的表达和体验。
2.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故事的撰写和展现,让学生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爱心与关怀。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表达自己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
3. 教学方法1)导入:以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猫的情感认知和表达。
2)呈现:通过阅读散文《猫》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感受作者与猫的情感交流。
3)理解:通过问题与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散文中的重点内容和情感交流。
4)表达:组织学生进行情感表达,让学生通过书面和口头表达,将自己与动物的情感表达出来。
4. 教学内容1)阅读散文《猫》。
2)词汇学习和句式分析。
3)情感表达和写作训练。
三、实施情况1. 教学实施1)课前,老师会给学生编写一份预习材料,让学生对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2)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通过图片、话题等引导,让学生对猫产生共鸣;3)引导学生阅读散文《猫》,并带领学生分析散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4)组织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和写作训练。
2. 教学效果1)学生在散文中产生了较强的共鸣,能够理解作者与猫的情感交流;2)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写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3)学生的爱心与关怀意识也有所增强。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设计上,对情感的引导和培养还需要更加深入和细致,可以增加一些情感交流的活动;2. 在词汇和句式的学习上,可以增加一些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3. 在教学效果上,需要对学生的情感和写作能力进行跟进和进一步的巩固。
《猫》第二课时最新教学设计一等奖《《猫》第二课时最新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猫》第二课时最新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
2、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3、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试写一段话。
4、培养学习提问的能力。
【教具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衔接过渡1、衔接:上节课,我们从课文中认识了老舍先生家的那只古怪却又很可爱的大花猫,谁能看着提纲,说说大花猫的古怪?出示:老实贪玩尽职古怪高兴不高兴怕勇猛2、过渡:对于这么古怪的猫,老舍先生却是注意观察,传神描绘,足可见老舍先生是个多么爱猫的人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看本课教学目标。
出示教学目标:了解内容,感受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意义段,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板书: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二、梳理问题1、小结: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边学习边解决。
2、过渡:要知道“为什么满月的小猫更可爱?”首先得了解它的“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认真读每一句话,找出有关词句来说一说。
三、讨论交流1、腿脚还不稳,已经学会淘气。
(从淘气中可以看出可爱。
)2、一根鸡毛,一个线团……好玩具。
(从“耍个没完没了”,看出小猫很顽皮。
)小结:刚才这位同学,不但找出句子,而且抓住关键词语说理由,真棒!板书:鸡毛线团3、……再跑再跌……板书:摔跌跑小猫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真是生气勃勃。
4、……撞疼了也不哭。
板书:撞小猫勇敢、坚强。
5、……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这么小的猫,还懂得找新地方玩,真可爱。
⑴ “开辟”是什么意思?原来的游戏场所在哪里?板书:屋子里扩展到什么地方?板书:院子里──老舍先生养花的.地方⑵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连接上文)⑶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试读──个读──齐读。
6、……花盆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在新的游戏场所里,小猫又找到了新玩具,玩什么呢?板书:花盆摔跤花枝抱打⑴ 可想而知,后果是什么?──枝折花落。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 了解猫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猫的基本生理结构和特征;3. 了解猫的品种和常见疾病;4. 培养爱护动物、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准备】1. 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2. 猫的解剖模型;3. 猫的药品手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猫咪的可爱图片或者视频,以及介绍有趣的猫咪趣闻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2)提出问题:你知道猫是怎么来的吗?猫的起源在哪里?是否和人类有着紧密的关系?二、教学内容(30分钟)(1)猫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这部分主要介绍猫的起源、进化和传播史。
注: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和动画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视听体验感。
(2)猫的基本生理结构和特征主要介绍猫的外貌特征、器官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1. 猫的结构和特征(头、躯干、四肢),不同品种有不同特点,特别是关于毛色的区别。
2. 猫的生理特征(如视力、鼻嗅、听觉、味觉等)以及猫对家族的认知和交流方式(如姿态、表情和声音等)。
(3)猫的品种和常见疾病1. 猫的品种: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展示,介绍猫的常见品种和特征;2. 猫的常见疾病:常见猫病、疾病预防和治疗等知识。
(4)培养爱护动物、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意识通过科普知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意识,倡导科学、文明地与动物共生共存。
三、案例分析(15分钟)在此环节,老师可以通过展示猫的常见病症、药品和治疗技巧、维护猫咪健康的方法等等,引导学生以及有宠物的家长关心家中宠物的健康和安全。
四、讨论交流(20分钟)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进行讨论交流,深入探讨猫的起源、进化、传播记录以及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等等。
学生也可以就爱护动物、关注环境,倡导生态平衡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念。
五、总结(10分钟)针对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看法,老师可以做出总结,强调学生的关注点和重点,使学生对于课堂的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计之《猫》教案2猫郑振铎教案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猫》。
文章详细描绘了猫的习性、外貌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探讨猫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细节,体会到猫的可爱与灵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猫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猫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课文难点,体会猫的可爱与灵性。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猫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
5.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内容进行解答。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猫》2. 生字词:娇、灵、嬉、闹、温柔、淘气等。
3. 课文结构:猫的习性、外貌、与人类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写一篇关于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他作家笔下的猫形象,进一步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讲解环节。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3猫》第2课时:市级一等奖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猫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和与人的互动关系,提高学生对动物的认知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重点内容- 猫的生活习性- 猫的性格特点- 人与猫的互动关系重点环节- 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人与猫的互动关系。
三、教学难点难点内容- 学生对猫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理解。
难点环节-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猫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与猫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阅读材料。
-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猫的基本知识。
课堂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猫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 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关于猫的知识。
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分析猫的行为和表情,了解猫的情感需求。
-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猫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和与人的互动关系。
-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 学生观察家中的猫,记录其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课后练习题和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 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家中的猫,培养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资源- 图片、视频和阅读材料:与猫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于课堂导入和观察学习;阅读材料,用于自主学习和课后作业。
- 课后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 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课后观察和记录家中的猫。
13《猫》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猫》是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
作者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下第四单元以“可爱的动物"为主题,编排了老舍的《猫》《母鸡》和丰子恺的《白鹅》三篇作品,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习作回归生活,以“我的动物朋友"为话题,要求“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
作者运用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却又如数家珍般地描述了它种种惹人喜爱的举止情态。
老舍先生善用平实的口语,亲切有味,自然生动。
看似平常的语气词,却极富有表现力,让文章充满了生活味。
作者还不着痕迹地运用了拟人、比喻等手法。
比如文中写猫“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仿佛猫成了家庭的重要一员。
而“决定要出去玩玩"撞疼了也不哭”等语句,又把它当成了任性可爱的孩子,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自然段,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猫的情感。
2.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
3.学习明贬实褒的表达特点,体会作家运用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和运用语气词、拟人、比喻等方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
2.体会明贬实褒的表达特点,运用“明贬实褒"的方法来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链接要素,明确目标上节课,我们开启了漫游动物王国之旅,到达了猫咪小屋站,遇见了老舍笔下的猫,回忆一下:围绕大猫和刚满月的猫,作者分别写了它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古怪、淘气)上节课我们已经见识了小猫的淘气,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13课《猫》(板书课题:13.猫),了解大猫的古怪。
请看单元目标(出示单元导读页):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猫》第二课时-市级优质一等奖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意识。
2. 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技巧。
难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3. 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回顾猫的特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细节描写1. 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猫性格特点的细节描写。
2. 小组讨论,分析这些细节描写如何表现猫的性格特点。
3. 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尝试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5. 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 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家里宠物的小作文,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宠物的性格特点。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课文方面有较大的进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生字词学习方面,学生能主动查找资料,积极交流,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有了明显提高。
但在细节描写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五、评价与反馈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如下:1. 朗读课文:大多数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1、《猫》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3、读板书。
4、出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
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比较: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生:(接答)像唱歌、说话(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2)出示填空: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专心、耐心、决心)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3)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5、师: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再读读第一段,找出刚才没有读的句子。
13《猫》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猫》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学习这篇文章,我们除了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的感情,还要了解作家的表达方式。
《猫》这篇课文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作品,他在文中运用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细致描述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他对猫的喜爱之情。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们深受触动,于猫的古怪和淘气之中,看到了老舍先生那颗爱猫之心。
二、学生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加上平时的阅读积累和四年的学习经历,已经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能较容易地读懂课文内容,且他们在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候,他们能较容易地找到课文中概括大猫和小猫性格特点的词语,并且能找出大猫古怪的地方和小猫的淘气举动。
但是明贬实褒这种写作手法他们以前从未接触过,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时,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明确。
另外学生抓住文中一些直接抒情的句子很容易知道作者是爱猫的,但是作者爱猫又不止于此,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来,但是因为学生的水平有限,并不能很容易发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适当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猫的性格特点。
2、了解猫的古怪,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体会作者是怎么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体现喜爱之情的。
四、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么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体现喜爱之情的。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应用:教师利用网络查找猫的图片及猫叫声音频,并根据教学设计方案的要求事先制作好《猫》第二课时的多媒体课件,以供教学之用。
这既为提高教学效率做好准备,又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利用多媒体课件,不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凸显学习内容的趣味性。
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猫教学设计一等奖
猫教学设计一等奖
下面是WTT整理的猫教学设计一等奖,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2.激发同学热爱生活的情趣,初步培养同学抓住特点观察动物的兴趣。
3.学习课文的写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
教学过程:
一、品词句,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浏览课文1---3自然段,找出这一部分的中心句。
2.默读课文,围绕“古怪”老舍先生写出了哪几个生活场景中的猫?(举例:老实的猫)
3.交流。
4.思考老舍先生喜欢他家这只性格古怪的猫吗?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妙笔生花
1.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老舍先生家的大猫的特点,你选哪一句?如果用一个词语呢?(明确:本文围绕总起句写,内容具体,描
写生动。
)作者就是这样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先总再分,选取具
体的事例。
为我们展示了一只性格古怪的大猫。
2.拓展(播放视频)
(1)用一个词语来说自己喜欢的动物或人或场景的特征。
(举例:自习课的特点老师用一个词“热闹”)
(2)把词语补充成一句话。
(举例:自习课上教室里正热闹呀!)
(3)想一想围绕这个中心句,你可以写哪几个事例?(举例:我
班的调皮鬼在干什么;爱唱歌的在干什么;我同位在干什么......)
(4)连词成句,连句成段。
(提示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
3.交流点评。
三、品词句,体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体会作者对猫
的喜爱之情。
过渡:现在我们不仅在老舍先生的描述下认识了这只性格古
怪的大猫,还学会了语言大师的写作方法。
接下来我们再来跟着
老舍先生一起回忆一下这只猫小时候的样子。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你觉得这是一只( )的猫。
2.交流:哪两个词提现了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自由朗读,读出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总结全篇,
同学你喜欢老舍先生家的这只猫吗?为什么?
五、作业
1、课后留心观察,把刚才写的片段修改完善。
2、搜集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阅读。
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15 猫大猫古怪高兴不高兴
胆小勇猛
小猫可爱和淘气
自“姜海燕工作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