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预案【精1】
- 格式:doc
- 大小:192.18 KB
- 文档页数:29
神经内科急救流程神经内科急救流程是指在神经内科急诊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来处理和管理患者,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神经内科急救流程的标准格式文本:1. 急诊接诊- 当患者到达急诊科时,接待护士应立即进行初步的评估,包括患者的主诉、病史、生命体征等。
-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将其分为急性危重、急性重症和急性轻症三个级别,以确定优先处理的顺序。
2. 紧急处理- 对于急性危重患者,应立即启动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通路建立等。
- 对于急性重症患者,应迅速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头颅CT等,以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 对于急性轻症患者,应进行初步的体格检查和问诊,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3. 诊断和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确定初步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对于急性危重和急性重症患者,应立即启动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溶栓治疗等。
- 对于急性轻症患者,应根据病情轻重和病因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4. 监护和观察- 对于急性危重和急性重症患者,应进行密切的监护和观察,包括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心电图等指标的监测。
-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
- 对于急性轻症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确保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5. 护理和康复- 对于急性危重和急性重症患者,应提供全面的护理和康复措施,包括卧床休息、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
- 对于急性轻症患者,应提供必要的护理和康复指导,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
6. 出院和随访- 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况,决定是否出院。
- 出院时,医生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用药注意事项、康复锻炼、饮食调理等。
- 出院后,应定期进行随访,以确保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以上是一份详细的神经内科急救流程的标准格式文本,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来处理和管理神经内科急诊患者,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一、总则1. 为确保神经内科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救治质量,制定本预案。
2. 本预案适用于神经内科所有急诊患者的救治工作。
3. 遵循“快速、准确、有效、人性化”的原则,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神经内科紧急救治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预案。
2. 神经内科紧急救治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协调、指挥神经内科紧急救治工作;(2)制定、修订和完善本预案;(3)对紧急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4)对违反本预案的行为进行查处。
3. 神经内科紧急救治小组成员职责:(1)值班医师:负责患者接诊、初步评估、救治措施制定及与上级医师沟通;(2)护士:负责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护理、配合医师救治;(3)护士长:负责护理团队管理,确保护理工作顺利进行;(4)其他医护人员:按照救治小组指令,协助完成各项救治工作。
三、救治流程1. 患者接诊:(1)接诊医师接到患者后,迅速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2)询问患者病史,了解发病经过;(3)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语言、肢体活动等;(4)对疑似急诊患者,立即启动绿色通道。
2. 急诊评估:(1)值班医师根据患者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迅速判断病情,确定救治方案;(2)必要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共同制定救治方案。
3. 急救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气管插管等;(2)纠正血压、血糖、电解质紊乱;(3)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等治疗;(4)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立即进行手术;(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沟通与转诊:(1)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病情及救治措施;(2)如需转诊,及时联系相关科室,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四、紧急救治措施1. 脑卒中:(1)静脉溶栓:对于符合静脉溶栓条件的患者,立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2)动脉溶栓:对于符合动脉溶栓条件的患者,及时进行动脉溶栓治疗;(3)机械取栓:对于符合机械取栓条件的患者,立即进行机械取栓治疗。
一、预案背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神经内科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急性脑血管疾病、癫痫、重症肌无力等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等特点,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提高神经内科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神经内科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识别和应对能力。
2. 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治工作。
3. 降低突发事件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危害,减少医疗纠纷。
4. 提高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范围1. 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2. 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发作等。
3. 重症肌无力:肌无力危象、重症肌无力加重等。
4. 其他神经内科急症:如重症肌无力危象、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神经内科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由科主任担任总指挥,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患者的救治、病情评估、转运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用药等工作。
(3)护理支持组:负责患者的护理、监测、记录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供应等工作。
(5)信息联络组:负责与医院其他部门、患者家属、上级主管部门等沟通联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突发事件发生时,现场救援组立即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并通知医疗救护组、护理支持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
2. 医疗救护组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根据病情制定救治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
3. 护理支持组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护,记录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4. 后勤保障组根据需求,及时调配应急物资,保障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5. 信息联络组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患者家属等通报病情及救治进展。
6. 救治过程中,如遇病情恶化,立即启动紧急预案,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进行抢救。
神经内科急救流程急性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需要迅速而准确的处理。
神经内科急救流程是一套标准化的程序,旨在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治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以下是神经内科急救流程的详细步骤:1. 评估患者状况:-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基本信息。
- 了解患者的主诉和病史。
- 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
- 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包括神经反射、瞳孔反应和肌力。
2. 紧急处理:-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颅内压增高,需要立即降低颅内压,如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或进行颅内压监测。
3. 实施急救措施:-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如给予氧气、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高血压等。
- 根据患者的病情,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血液检查、头部CT扫描、脑电图等。
4. 神经内科专家参与:- 在急救过程中,神经内科专家需要参与并提供指导。
- 根据患者的病情,神经内科专家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如脑血管造影、脑脊液检查等。
5. 监测和观察:- 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包括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状况和病情变化。
- 定期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记录相关数据。
6. 给予适当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凝血药、抗高血压药等。
- 给予患者必要的支持治疗,如补液、营养支持等。
7. 康复和转诊:- 在急救过程结束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康复计划。
- 如果患者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或康复,安排转诊至相关专科医生或康复科。
8. 记录和报告:- 对患者的急救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病史、病情变化、治疗措施和效果等。
- 及时向相关医务人员报告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
以上是神经内科急救流程的详细步骤。
在实施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合作,确保每个步骤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此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个别调整和适应。
最终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和治疗,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内科应急预案神经系统突发事件的急救指南内科应急预案:神经系统突发事件的急救指南(正文开始)随着生活压力和环境污染的增加,神经系统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在逐渐上升。
为了能及时做出应对,有效救治,本文制定了一份内科应急预案,用于应对神经系统突发事件。
以下是针对不同神经系统疾病的急救指南。
一、脑中风(中风)脑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突发事件,时刻都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
在发现中风症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病情和地址;2. 让患者保持安静,躺平休息;3. 注意确保患者通畅呼吸,宽松衣领;4. 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减少并阻止不必要的干扰;5. 避免给患者进食或饮水,以防窒息;6. 尽可能记录病情并告知医护人员,包括发病时间、症状以及可能的诱因。
二、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是由于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引发的突发病症。
面对癫痫发作,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 确保患者的周围环境安全,清除可能的障碍物;2. 不要强行约束患者,以免增加伤害风险;3. 在患者嘴边垫上软物,以防咬伤;4. 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将患者轻轻翻至一侧,以预防窒息;5. 病发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频度增加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6. 记录癫痫发作的时间、持续时间和症状,以帮助医护人员评估病情。
三、急性脑炎急性脑炎是一种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急性炎症。
面对急性脑炎的患者,应该:1.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及时降低高热;2. 给予适当的抗病毒或抗生素治疗,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3. 保持患者的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4. 注意给予适量的液体,以维持患者的水分平衡;5. 提供高营养的食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6. 定期出现医疗机构进行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四、癫痫持续状态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发作超过30分钟,或连续多次发生,患者长时间处于失去意识状态。
面对癫痫持续状态应:1. 快速拨打急救电话,告知病情和地址;2. 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3.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干扰;4. 不要强行限制患者的活动;5. 记录癫痫发作的时间、持续时间和症状,以便医生进行评估。
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预案【精1】危重症抢救预案目录一、前言危重症是指生命体征不稳定,生命体征多系统功能衰竭的病情。
危重症的抢救是医院急诊科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提高危重症抢救的效率和质量,本医院制定了危重症抢救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科室。
二、危重症抢救的基本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抢救方案。
2.早期干预,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3.综合治疗,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4.重视团队合作,协调各科室、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抢救工作。
三、危重症抢救的流程1.抢救前准备1)召集抢救组成员,明确各人员职责。
2)准备好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药品。
3)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和抢救前的处理情况。
2.抢救过程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3)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3.抢救后处理1)对抢救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2)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和观察,及时跟进患者病情。
四、危重症抢救的注意事项1.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和循环稳定。
2.抢救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3.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4.抢救过程中应注意团队合作,协调各科室、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抢救工作。
五、结语危重症抢救是医院急诊科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医务人员的职责所在。
本预案旨在提高危重症抢救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呼吸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急救。
以下是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1.立即呼叫急救车,并通知医院准备好相关设备和药品。
2.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3.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立即使用它进行电击除颤。
4.在急救车到达之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术,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关药物治疗。
5.一旦急救车到达,将患者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的关键是快速行动。
神经内科急救流程引言概述:神经内科急救流程是指在神经内科医生面对急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时,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救治措施。
神经内科急救流程的目的是尽快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减轻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患者评估1.1 了解患者病史:包括既往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
1.2 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功能、感觉、运动、反射等方面的检查。
1.3 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二、急救处理2.1 给予氧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以维持氧合。
2.2 给予静脉输液:保持患者循环稳定,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3 给予抗凝治疗:如患者出现急性脑血管事件,及时给予抗凝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
三、影像学检查3.1 进行头部CT/MRI检查:对急性脑血管疾病、颅内出血等疾病进行影像学检查。
3.2 进行脑电图检查:对癫痫、脑电活动异常等疾病进行脑电图检查。
3.3 进行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疾病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
四、药物治疗4.1 给予溶栓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尽早恢复脑血流。
4.2 给予抗凝药物:对存在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减少血栓形成。
4.3 给予抗癫痫药物:对癫痫发作的患者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控制癫痫发作。
五、康复和转归5.1 进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脑损伤等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5.2 进行转归评估:对患者进行转归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5.3 进行长期随访: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神经内科急救流程是神经内科医生面对急性神经系统疾病时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只有熟练掌握急救流程,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神经内科医生在急救过程中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神经内科急救流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神经内科急救流程。
一、预案概述神经科急诊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救治神经系统急危重症患者的重任。
为提高神经科急诊的救治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神经科急诊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设立神经科急诊应急救护小组,负责具体救护工作的实施。
三、应急响应流程1. 接诊(1)接诊人员接到急诊电话后,应立即了解患者病情,快速判断病情危重程度。
(2)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救护小组。
2. 救护(1)应急救护小组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3)根据患者病情,迅速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如:抗癫痫治疗、脱水降颅压、止血、呼吸支持等。
(4)如患者病情稳定,及时将患者转入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
3. 交接(1)将患者病情及救治情况向病房医护人员进行详细交接。
(2)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抚工作,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
四、应急物资及设备1. 常规药品:抗癫痫药、脱水药、止血药、呼吸支持药物等。
2. 生命支持设备:呼吸机、除颤仪、心电图机、吸氧设备等。
3. 急救器材:急救包、气管插管、心电监护仪等。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急救技能、应急预案执行、物资设备准备等。
六、应急培训1. 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应急救治水平。
2. 定期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急救技能。
七、预案修订1.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订本预案。
2. 对预案的修订情况进行记录,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八、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的解释权归神经科急诊应急领导小组。
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神经科急诊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急危重症是指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甚至威胁生命的患者,常见于神经内科的急危重症包括脑卒中、颅脑创伤、颅内压增高、癫痫持续状态等。
抢救这些病情的关键是快速、准确地诊断和积极的治疗干预。
以下是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一、脑卒中急危重症抢救流程:1.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病情,包括血压、心率、意识状态、瞳孔大小等。
2.建立静脉通路: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以便给予必要药物和液体。
3.检查CCT:进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CT),以确定脑卒中的类型(缺血性或出血性)。
4.控制血压:根据脑卒中类型以及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合理控制血压,以防止发生进一步脑损伤。
5.气道管理:如有意识障碍或喉肌麻痹,应尽快进行气道管理,确保患者的通气道畅通。
6.治疗颅脑水肿:对于脑水肿较重的患者,可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控制颅内压增高。
7.抗凝治疗: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合并症,可能需要抗凝治疗。
8.合并症处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处理可能出现的合并症,如高血糖、感染等。
二、颅脑创伤急危重症抢救流程:1.评估患者:评估患者伤情,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状态、瞳孔大小等。
2.建立静脉通路: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以便给予必要的药物和液体。
3.检查头颅CT:进行头颅CT,以明确创伤的程度和类型。
4.气道管理: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进行相应的气道管理。
5.控制颅内压: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使用呋塞米等药物控制颅内压。
6.抗惊厥治疗:对于伴有癫痫发作的患者,可使用苯妥英钠等抗惊厥药物进行治疗。
7.抗感染治疗:对于合并颅内感染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措施。
三、颅内压增高急危重症抢救流程:1.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状态等。
2.建立静脉通路: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以便给予必要的药物和液体。
3.气道管理:如果患者的意识状态较差,需要进行气道管理,确保通气道畅通。
4.控制颅内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颅内压,如提高床头高度、控制血压、利用呋塞米等药物进行利尿等。
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出血性脑卒中诊疗流程1.明确病因,以便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脑出血有高血压高血压脑出CVST、A VM、CAA,血常见部位moyamoya病等高血压性脑出血瘤卒中,血液病,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等2.内科治疗2.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2-4周。
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将头歪向一侧,必要时气管切开。
有意识障碍、血氧饱和度下降或有缺氧现象的患者给予吸氧。
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在发病2-3天应鼻饲。
昏迷患者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躁动不安的患者使用镇静药物。
便秘者使用泻药。
留置尿管时应做膀胱冲洗。
病情危重时,监测生命体征。
加强护理,定期翻身,防止褥疮。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
2.2脱水降颅压:脑出血后3-5天,脑水肿达到高峰。
脱水剂包括甘露醇、甘油果糖及速尿。
降颅压目标是ICP小于200mmH2O。
2.3控制高血压:当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110mmHg时,应降血压治疗,使血压略高于发病前水平。
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5mmHg时,可不必使用降血压药物。
2.4亚低温治疗:局部亚低温治疗实施越早越好,建议在脑出血发病6小时内给予低温治疗,治疗时间应至少持续48-72小时。
2.5并发症的防治: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及水电解质紊乱见缺血性脑卒中抢救标准操作规程。
中枢性高热,给予物理降温治疗。
2.6抗纤溶药物:SAH患者酌情选用抗纤溶药物:EACA,初始剂量4-6g,溶于1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5-30分钟滴完,以后静滴1g/h,维持12-24小时,以后12-24g/d。
持续7-10天,逐渐减量至8g/d,共用2-3周;PAMBA,0.1-0.2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2-3次,共2-3周。
2.7钙通道阻滞剂:SAH患者,易出现脑血管痉挛,早期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口服,40-60mg,每日4-6次,,共服21天。
急危重症抢救预案目录呼吸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2)重症出血性脑卒中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3)脑疝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4)癫痫大发作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5)癫痫持续状态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7)大面积脑梗死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8)呼吸肌麻痹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9)重症肌无力胆碱能危象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0)急性脑膜炎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2)重型颅脑损伤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3)惊厥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4)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脑病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5)躁动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7)患者精神症状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8)呼吸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应急预案】1、发现患者呼吸心脏骤停时,快速评估病情,轻拍呼唤患者,判断有无反应,若无反应按心肺复苏术进行心肺复苏。
2、立即呼叫医生,准备急救车、急救器材。
3、持续心电监护,如有室颤,应尽快进行电除颤。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对症治疗。
5、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评价复苏效果。
6、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7、做好基础护理及抢救记录。
【抢救流程】↓↓↓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应急预案】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症状。
2、立即停用或清除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迅速置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通知医生。
3、遵医嘱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等)和抗组织胺药物(如异丙嗪等),扩充血容量。
4、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措施。
5、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末梢循环、尿量等。
6、做好基础护理,不得随意搬动患者,注意保暖。
7、保留可疑致敏物,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8、详细准确记录抢救过程。
【抢救流程】↓↓重症出血性脑卒中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应急预案】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患者有脑出血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等)时,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做好急救准备,备好急救器械和急救车。
2、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头部抬高15~30°,给予氧气吸入。
3、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快速滴入脱水、降低颅内压、解除脑血管痉挛等抢救药物。
4、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血糖、肢体活动,适度降低血压在适宜水平。
5、有呼吸道阻塞者,将下颌向前托起,若患者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表浅呈潮式呼吸等,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时,应协助医生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并做好相应救治工作。
6、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做好记录,有咖啡色呕吐物时,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7、病情危重者,发病24~48h内禁食,按医嘱静脉补液,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观察大、小便情况,准确记录出人量。
8、头部置冰块或冰帽,以降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9、防止继发感染及各种并发症。
10、做好急诊手术前的准备。
1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搬动,肢体置于功能位,做好皮肤护理。
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再出血或血肿扩大。
12、做好抢救记录。
【抢救流程】↓↓↓脑疝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应急预案】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患者有脑疝形成的先兆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血压上升,一侧瞳孔散大,脉搏慢而有力,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健侧肢体活动障碍等)时,立即通知医生。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立即快速滴注20%甘露醇125~250 ml,严重时同时静脉推注呋塞米20~40mg,以脱水、利尿,遵医嘱适当给予地塞米松5~10mg。
3、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给予氧气吸入,置患者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床头抬高15°~30°,防止坠床。
4、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血氧饱和度、肢体活动度和液体出入量。
5、必要时做好脑室引流准备。
6、若病人呼吸停止、心脏停搏时,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心肺复苏措施,并遵医嘱给予呼吸兴奋剂及强心剂等药物治疗。
7、头部放置冰袋或冰帽,进行脑复苏,防止脑水肿。
8、做好基础护理及抢救记录。
【抢救流程】↓↓癫痫大发作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应急预案】1、当病人发生全身抽搐前将要倒地时,患者家属或救助者若在附近,要立即上前扶住病人,尽量让其慢慢倒下,以免跌伤。
2、保持呼吸道通畅,趁病人嘴巴未紧闭之前,迅速将手绢、纱布等卷成卷,垫在病人的上下齿之间,预防牙关紧闭时咬伤舌部。
对于已经倒地并且面部着地的,应使之翻过身,以免呼吸道阻塞。
此时若病人已牙关紧闭,不要强行橇开,否则会造成病人牙齿松动脱落。
然后救助者可解开病人的衣领和裤带,使其呼吸通畅。
为防止病人吐出的唾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救助者或家人应始终守护在病人的身旁,随时擦去病人的吐出物。
3、病人抽搐时,不可强行按压肢体,以免造成韧带撕裂、关节脱臼、甚至骨折等损伤。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5、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度的变化,注意有无窒息、尿失禁等。
6、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呼吸机辅助呼吸。
7、当病人全身肌肉抽搐痉挛停止,进入昏睡期后,应迅速将病人的头转向一侧,同时抽去其上下牙之间的垫塞物,让病人口中的唾液和呕吐物流出,避免窒息。
此时病人的全身肌肉已放松,可将其原来的强泊姿势改为侧卧,这样可使病人全身肌肉放松,口水流出防止窒息,同时舌根也不易后坠而阻塞气道。
并注意病人保暖及周围环境的安静。
8、准确记录发作形式、持续时间、有无呼吸暂停、瞳孔散大、口吐白沫、发绀、舌咬伤情况及抢救记录。
【抢救流程】↓↓↓癫痫持续状态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应急预案】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或频繁发作时,应立即通知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立即吸痰、清除口鼻分泌物,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管或行气管插管;备气管切开包、呼吸机于床旁,做好随时行气管切开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准备。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尽快控制发作。
遵医嘱用药,微量泵入地西泮、丙戊酸钠等镇静剂。
4、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度的变化,注意有无窒息、尿失禁等。
5、维持呼吸、循环功能,防止并发症。
6、头部放置冰袋或冰帽,防治脑水肿,高热时,采取物理降温。
7、放置床档,以防坠床,避免用力按压患者肢体,以防发生骨折。
8、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
9、做好基础护理及抢救记录。
【抢救流程】↓↓↓大面积脑梗死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应急预案】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脑梗死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做好急救准备,备好急救器材和药品。
2、保持呼吸道通畅,置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取下义齿,清除口鼻分泌物,高流量吸氧,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管或行气管插管;备气管切开包、呼吸机于床旁,做好随时行气管切开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准备。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及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改善循环、脱水、降颅压等药物治疗。
4、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度的变化。
5、维持呼吸、循环功能,防止并发症。
6、做好对症护理(1)高热时给予冰帽、冰袋、冰毯机等物理降温。
(2)意识障碍或躁动不安时,加床档,以免坠床,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约束带加以约束。
(3)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状、颜色及量,有咖啡色呕吐物时,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7、做好基础护理及抢救记录。
【抢救流程】↓↓呼吸肌麻痹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应急预案】1、严密观察病情,发现患者出现呼吸肌麻痹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做好急救准备,备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急救器材和药品。
2、保持呼吸道通畅,置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取下义齿,清除口鼻分泌物,高流量吸氧,必要时使用喉罩。
3、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4、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肢体活动度的变化。
5、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血浆置换疗法、糖皮质激素治疗。
6、维持呼吸、循环功能,防止并发症。
7、做好基础护理及抢救记录。
【抢救流程】↓↓重症肌无力胆碱能危象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应急预案】1、严密观察病情,发现患者出现重症肌无力胆碱能危象症状(瞳孔缩小、肌束震颤、腹痛、流延)时,应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做好急救准备,备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急救器材和药品。
2、保持呼吸道通畅,置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取下义齿,清除口鼻分泌物,高流量吸氧,必要时使用喉罩。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
4、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5、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咳嗽反射、肢体活动度的变化。
6、维持呼吸、循环功能,防止并发症。
7、安抚患者情绪,做好基础护理及抢救记录。
【抢救流程】↓↓急性脑膜炎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应急预案】 1、严密观察病情,发现神经系统征象(发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神经功能障碍及脑膜刺激症状时,立即通知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置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取下义齿,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误吸,给予吸氧。
3、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肢体活动度的变化。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镇静、抗惊厥、脱水降颅压药物;按时足量应用抗生素、抗结核、抗病毒药物。
5、维持呼吸、循环功能,防止并发症。
6、做好对症护理(1)出现痫性发作时,护士应立即置患者于卧位,解开衣领,在合适的时机放置牙垫,以防舌咬伤。
(2)高热时给予冰帽、冰袋、冰毯机等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冬眠亚低温治疗。
(3)意识障碍和躁动不安时,使用床档,以防坠床,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约束带,给予保护性约束;避免用力按压患者肢体,以防骨折。
(4)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的性状、颜色及量,并做好记录。
7、安抚患者情绪,做好基础护理及抢救记录。
【抢救流程】↓↓重型颅脑损伤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应急预案】1、询问病史,监测生命体征,立即报告医生。
2、视伤情选择适当体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3、控制活动性出血,妥善处理伤口。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1)颅内高压及脑疝形成的患者需降低颅内压,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快速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地塞米松10~20mg。
(2)抽搐躁动者需给予镇静药物,如地西泮、苯巴比妥钠、丙戊酸钠等缓慢静脉推注。